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28 09:10:4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7篇【优选】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语文教案7篇【优选】

语文教案 篇1

  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他们每天能够接触到韵新鲜事物也比较多,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还是缺乏对现实生活有意识的关注。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注意身边发生的事情,敏锐地发现事件的价值所在,并能通过简单的新闻写作技巧把他们所关注的事件表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学写新闻稿的写作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初步掌握关于新闻写作的知识,具备阅读新闻的基本能力,而且能把与学生未来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意识”明朗化,让他们自觉地关注新闻,筛选新闻,利用新闻,意义是比较深远的。但是第一次新闻稿的写作课要完成上述所有目标未免苛求,对学生“新闻意识”的进一步培养还是要在日后的学习中联系生活实际逐步加深,让语文课程的学习真正能做到为学生服务终身。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闻写作切忌没有“源头活水”,而我们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广泛搜集感兴趣的新闻材料,让学生对新闻稿的概念有较充分的感性认识,从而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总结出新闻稿的特点。下一步写新闻,是在对新闻稿特点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运用大家都熟悉的题材深化对新闻稿“倒金字塔”结构的认识和运用,并且强调写新闻要有出新的意识。第三步现场采访写新闻,让学生写最新鲜和生活最贴近的新闻事件,在第二课时举行“校内新闻发布会”,评选出好的新闻稿件。

  [教学目的]

  1.教会学生新闻稿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新闻稿的特点,把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难点:训练学生写新闻稿,把握新闻稿的“倒金字塔”的结构。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设问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什么是新闻?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一条狗咬了人,这不算是新闻;然而,当一个人咬了一条狗,这便是新闻了!”这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可是它反映了新闻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呢?

  (诙谐的新闻事例导入写作课,让学生了解新闻的重要特点“新”,不过有可能会出现类似于“反常”、“奇怪”等答案,教师要注意巧妙引导。)”

  看来,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情的报道,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二、梳理特点,研究写法

  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不少新闻材料,下面咱们开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把你最感兴趣的新闻播报给我们大家昕,也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吧!

  (学生交流3分钟后自由发言,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新闻内容要避免重复,让学生在对外界信息的了解中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学生比较关注的近期新闻有:岛内分子参拜靖国的神社、痛说毒品摧残下的残酷青春——何媛走进《面对面》、日本批准新版右翼教科书、肯德基公布苏丹红调查结果、冒名写封信天才少女被开除等,这些新闻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点。)

  听了这么多的新闻,大家能不能再稍微系统地梳理一下,新闻有什么特点?

  (通过引导学生看新闻的来源、新闻的篇幅、新闻的时间、新闻的语言,整理出如下特点:真实性、简明性、时效性、语言准确等。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很快整理出新闻的总体特点,这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新闻是有好处的。)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新闻的写作,大家都要成为小记者。在写新闻之前,咱们先看看这些新闻都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学生浏览搜集的新闻,七嘴八舌回答问题,如人物、时间、地点等,教师要注意归纳。这些新闻在内容上都有共同的特点,要说清楚与事件有关的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件

  的经过和原因。人(who)、时间(when)、地点(where)、事件(what)和原因(why)被称为是新闻的五要素。因为英文单词都是w打头,也被称为5w。一般而言,新闻稿中对这五个w都要有所交代。]

  另外,新闻稿在写法上也有它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发现写法上的共同点,即新闻的套路模式。介绍必要的新闻知识。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个部分。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提要,要求用一句话反映新闻事件。导语是概括报道事实或中心,是新闻内容的浓缩。主体部分则是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三个部分的关系可用下面的不等式表示:标题<导语<主体,呈倒金字塔型,也叫“倒金字塔”结构。)

  三、实际运用,落实出新

  通过大家收集的新闻展示与交流,我们了解了新闻真、简、新的特点,也知道了5个w和倒金字塔结构,下面我们就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开始写新闻吧!我们一共有两次写作训练,第一次要求大家都写一个主题,看看谁写得最好!最近咱们班发生的最大的事情是什么?以此为主题,写一则一百字左右的新闻吧。

  (最近该班获得校运动会年级总分第一名,学生十分关注此事,写起来都很感兴趣。教师在学生写作的时候要相机指导,这个环节十分重要。提示学生对同一新闻要写出新意,可从如下方面入手:题目的新颖醒目、切入点的特别、内容上的侧重等,同时一定要强调“倒金字塔”结构的落实。教师巡堂,关注学生的进展,帮学生解决写作上的瓶颈。)

  大家差不多写完了,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们的习作,然后每个组挑选最好的新闻稿,把它的题目写在黑板上,我们来结合题目和内容评选出今天的“最佳新闻”。

  (学生交流活跃,各式各样的拟题出现在黑板上,每有特别题目的出现就引起学生的议论,现场十分热闹。题目写完后,教师征询学生意见,让他们挑选最感兴趣的题目,然后让所属小组“播送”该新闻,学生评点,教师指导,评出运动会的“最佳新闻”。要注意的是,由于评选形式的限制,不排除有好的新闻稿被学生疏忽了,教师根据学生喜欢的题目的随机抽取评点也会漏掉好的新闻,所以教师在巡堂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在评选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那些拟题新颖、写作形式规范、’’内容上有独到之处的新闻稿件作为写作范例,可以把好的稿件在课下展示出来。)

  四、结束本课,布置任务

  同学们评选“最佳新闻”的环节完成得非常好,我们在这节课上不但了解了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还大胆尝试了一次自己写新闻的滋味,评出了我们大家最喜欢的新闻稿。那么下节课呢,我们要召开一次以小组为单位的“校级新闻发布会”,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学校范围内挖掘最新鲜、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把它写成新闻稿,我们将评选出“最佳新闻报道组”和其他若干由你们自己设定的奖项,大家赶快行动吧!

  (这个环节把发现新闻的实践过程放到了课下,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深入到同学们中去,教师也不妨给学生指点一下,比如可以扩大采访面,除了采访同学还可以采访老师、校长;采访内容上可以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采访程序上可以准备提纲或者调查问卷等等,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深刻体会发现新闻的乐趣。)

  第二课时

  一、学生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开始

  教师在发布会开始前要安排好主持人,并在学生中征集新闻评选的其他奖项,把奖项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

  小组自己确定新闻发布的形式。

  二、小组新闻发布

  学生的.创造力和发现力是惊人的。在新闻发布的形式上体现了电视节目的多种形式,有“新闻联播”式,有专家访谈式,有现场连线式等等:在新闻的内容上无所不包,有关于寝室卫生的,有关于考试成绩的,有关于食堂改造的,有关于理财调查的……学生播得高兴,下面听得开心,课堂气氛始终十分活跃。

  三、奖项评选和发奖,主持人小结

  除了“最佳新闻报道组”以外,其他小组都有各自的精彩表现,其他奖项也很快被“瓜分一空”,如“最佳发现奖”、“最实用新闻奖”、“最惊世骇俗奖”、“最沉重新闻奖”……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评价他人并被他人评价,通过展示与比较,很快理解到新闻的发现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关系,既满足了好奇心,又达到了与他人交流、与学校小社会交流的目的,再通过他们的笔表达出来,更使学生有种无法言喻的成就感。

  新闻告诉我们:在世界上正在发生着什么,伊拉克战争、日本“争常”、苏丹红事件……这些事件也许有的离我们生活很远,但我们国家、我们生活的城市、我们的学校以及我们个人的许多决策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形成的。新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我们发生了联系,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新闻就是了解世界的窗口。如果我们能充分地了解世界,我们就有可能有效地选择生活。

  新闻写作课的教学如何开展?既然写新闻,就要立足于“鲜活”。一是研究素材和写作素材的鲜活。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于生活的关注力,从感兴趣的媒体新闻到生活中熟悉的事件,进一步延伸到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点点滴滴,研究和写作的素材来自于实际生活中,最贴近他们的东西,这样何愁下笔“言之无文而行之不远”呢?二是教学环节设计的鲜活。搜集素材——课堂交流——总结规律——现场动笔——即时评议——课下采访——新闻发布,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力求从学生兴趣出发,让他们在每一个环节中感受发现的快乐,享受创作的成就感,有了这样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动力不怕调动不起来。

  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要做到审时度势,相机启发诱导,且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经历新闻稿写作由认知到实践操作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并完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逐层深人。

语文教案 篇2

  A.教学目标:

  1.能整理本文中的重点实词意义和特殊句式;

  2.能理解文中孟子逐步推理、正反对比阐明自己看法的方式,并能运用这种方式阐明事理;

  3.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并能合理评价这种思想,语文教案-庄暴见孟子。

  B.设想:

  1.学情:这篇短文,学生应该能从文中发现全文思想的中心句,进而把握文章主旨。可能使学生感到疑惑的是:孟子只是通过两次假设性的对比,就能把“与民同乐”的大的观点论证出来了,是不是有说服力呢?教学上应该联系实例,并通过练习,掌握逐步推理的论证方式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技巧,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论述的强度。至于文言词句,本文在理解上没什么难度,应该布置课堂作业,及时整理。

  2.教法:诵读法、练习法

  3.课时:一课时

  C.过程:

  一.导入:

  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这种“民本”思想在《孟子》七章中多有论述。事实上,在战国时代,各诸侯忙于称霸,不但没多少闲工夫来考虑百姓的利益,反而加重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今天,孟子就要站一心“王天下”的齐王面前,向他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无疑是一次挑战,至于结果如何,还是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 请一学生朗读课文,正音、正句。

  2. 学生齐读,,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明确:“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三.局部理解

  1. 用五分钟时间,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有疑难先作记号,等一会集中讨论。

  2. 解疑。可以让学生提问,学生解答。

  3. 教师归纳重要词语:

  见、语、好、乐、今、王

  4. 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孟子与齐王的对话,第一节却写了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这是不是多余的文字?为什么?

  (明确:不是。①通过庄暴和孟子的回答,引出话题,明确论述的议题,起引子的作用;②庄暴对“王好乐”无言以对,表明话题有难度,反衬出孟子谈话艺术的高超。)

  5.思考: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意思?

  (明确:①写孟子主动发问,提出“好乐”的话题,为转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创造条件;②孟子借“为王言乐”,从正反两方面“与民同乐”的重要性。)

  6. 讨论:

  ① 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时,脸色应该是怎么的?为什么会“变色”?

  (明确:无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可以说“恼怒,恨庄暴转告孟子”,也可以说“良心发现,羞愧不已”。

  ② 孟子谈音乐侧重于品位还是侧重于音乐的欣赏?为什么?

  (明确:欣赏。孟子善于从对方能够接受的角度谈话,消除对方的反常心理,便于展开自己的论述。这就是求同存异法。)

  7. 试用简表表示孟子展开论述的思路。 (请一学生上黑板来画。)

  转换概念 转换话题 再换话题

  吸引对方 诱敌上钩 直奔中心

  四、亮点探究

  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探究学习:学界出现了这样三种解释: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应该“好乐”;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庄暴见孟子》。权衡上述几说,以第三说为最佳。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恚”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并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先王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手段,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甚吻合了。齐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讳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是考虑到隐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转弯抹角了,免得孟子纠缠下去。而后来谈话之所以还能继续进行,是因为孟子并不反对他爱好“世俗之乐”。也有人认为:“齐王感到作为国君而爱好音乐,当为舆论所不许,怕受到孟子的批评,因而脸上表现得有点惭愧。”(李炳英《孟子文选》)其实,战国时期爱好“世俗之乐”的国君不乏其人,齐宣王也用不着为此而到“惭愧”。所以,齐王的“变乎色”应是“愠怒之色”。

  2.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探究学习: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四.练习巩固

  1. 有一个同学热衷电子游戏,几乎不能自拔,请你对他说一番话,运用孟子的谈话的技巧,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 课堂整理相关文言基础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内容,懂得孝敬老人,帮助病残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叙事的基本方法。

  2、讨论要点,明确本次训练的重点是既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又要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具体地写出来。

  3、按照要求,选择做过的一件事写下来,做到把经过写具体,动内容写生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难点: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写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学习例文,归纳写法。

  1、轻声读例文,完成练习。

  (1)《给爷爷洗脚》主要写()的事。

  (2)小作者在叙述给爷爷洗脚这件事时,先写(),再写(),最后写(),其中重点写()。

  2、小结。

  3、结合“习作要点讨论”,归纳写法。

  (1)写一件事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写事情要有重点,要把事情的主要部分写具体,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写出来。

  (板书:按顺序写具体)

  (三)细读例文,启发讨论。

  1、仔细读例文,启发讨论:

  小作者是怎么样把给爷爷洗脚的经过写具体的?

  2、归纳小结:小作者把给爷爷洗脚的经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分成了几个部分:打水-脱袜-搓洗,每一部份都写得很细致。另外,小作者还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写出来。这样就十分具体了。

  (四)审清题意,循序渐进练习。

  1、审清题意:你们知道今天作文是写什么?有哪些要求?

  2、开拓思路。

  3、教师指导:

  (1)指导学生在选择好内容的基础上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组织材料,列好提纲。

  (2)让一个学生具体地口述自己为老人或病残人做过的一件事的经过。

  4、学生练习草稿,教师巡回辅导。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习惯和根据上下文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2、培养学生阅读时读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感阅读,陶冶情操,感受阅读的乐趣。

  3、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感受;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伴奏《快乐的节日》歌曲《快乐的节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1、教师自我介绍

  2、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有很多很多的节日。(板书:节日)

  你们知道有哪些节日吗?(学生回答)

  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过“快乐的节日”的吗?

  哪个节日是属于我们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呢?

  对,“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少年儿童最快乐的节日,(师在“节日”前加上“快乐的”)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过过这个快乐的节日。(展示学生欢度“六一节”的画面)

  谁能用“快乐的节日”说一句话?

  二、“我是小老师”

  1、为了对同学们的节日表示祝贺,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份小礼物,看!(出示课文投影字幕)

  2、这首诗歌读起来非常好听,你愿意自己试着读还是听老师读?(如果学生选择自己读,选用A种教学方式;如学生选择听老师读,用B种教学方式)

  〖A:学生自己读

  (1)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学生回答)

  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吧!愿意怎样读就怎样读。

  (2)学生自由读书。

  (3)读累了吧,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请你们当一回“小老师”,这个小老师有任务要完成。(出示课件:1、同桌互相检查读生字,读对的在他的生字表旁边打上100分。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谁读通顺了也在他的课文的题目旁打上100分。3、同桌互相帮助完成没有掌握好的部分。)读完了老师要看一看,谁的课本上能被同桌打上两个100分,有信心吗?

  (4)教师检查。

  〖B:学生听老师读。

  (1)教师范读

  (2)好听吧,同学们赶快试一试。

  (3)学生练读。

  (4)读累了吧,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这次我请你们给同桌当“小老师”,这个“小老师”有任务要完成。(出示课件:1、同桌互相检查读生字,谁读对了,就在他的生字表旁边打上100分。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谁读通顺了,就在他的课文的题目旁打上100分。3、同桌互相帮助完成没有掌握好的部分)读完了老师要看一看,谁的课本上能被同桌打上两个100分,有信心吗?

  (5)教师检查

  三、“我就是作者”

  1、刚才听到同学们读书声,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也想来凑热闹了,你听!(点击课件,出现丁丁配乐范读课文的画面和声音。)

  师:丁丁读的怎么样?(学生评价)那你知道丁丁为什么能读好吗?我们来听听丁丁读书的秘诀吧。示丁丁的秘诀:我在读书时把自己当成了作者,那么,诗歌中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所以读书自然就有感情了。)

  师:对,这是一种读书的方法,同学们按照丁丁说的试一试吧。看一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2、学生练读。

  3、哪位“作者”能把“自己”的诗歌读给大家听?

  师:别人推选你,你可要读好呀!你准备带着什么感情去读?

  你读课文的时候,你希望同学们怎么做?请你给在座的同学们提个小建议吧!

  4、学生读诗歌。

  5、师:你觉得读的怎么样?(学生自评)

  想不想听听别人的评价?(学生互评)

  四、“我是读书小能手”

  1、刚才,丁丁说了他的读书的秘诀,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比丁丁更好的读书秘诀呢?

  2、学生交流

  3、哇,收获不小。看来同学们读书都有自己的“绝招”,那赶快把你的“绝招”亮出来吧!这首诗歌一共有四个小节,我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小节,分组比一比好吗?看一看谁是“读书小能手”。

  4、学生加入到自己喜欢的小组。

  5、教师布置任务。(每组选出一名代表,组内同学帮助代表出点子,不但要让代表读好,而且还要让代表告诉全班同学读了这一小节,你们知道了什么?)

  6、学生练读

  7、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从看到的、听到的、字词等方面适时进行调控。第一小节:说说看到的欢乐的场景,感悟欢乐。指导朗读。第二小节:想像花儿、小溪向小朋友们祝贺的情景,指导朗读。第三小节:引导学生畅谈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第四小节:引导学生表演邀请朋友过节的场景,指导朗读。),

  五、“我是艺术家”

  同学们,老师你们带来的这个礼物非常神奇,它不但读起来好听,而且唱起来也非常好听,想听吗?让我们一起看着诗歌,来听!(出示课文,放映歌曲)

  1、学生听歌。

  2、好听吗,你想唱吗?来,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次你可以一边听一边小声跟唱。

  3、同学们,除了用歌声来表达我们节日的喜悦外,你还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节日的快乐呢?

  (学生回答自己喜欢的方式)

  4、同学们真是一个“小艺术家”,那好,下面就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度过这个快乐的节日吧!可以画(可以到黑板上画也可以在下面画),可以读,可以唱,可以跳。

  六、“我爱我的祖国”

  同学们,“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快乐的节日里,我想起了一个朋友,他的名字叫三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的遭遇(多媒体展示《三毛流浪记》片断)

  今天我们能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你有没有想过是谁送给我们的呢?(学生回答)

  师:对,是祖国妈妈。是我们的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没有祖国妈妈的培养、爱护,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那我们怎样报答祖国妈妈呢?请你对着我们的党和祖国的说说你的心里话。(学生畅谈理想)

  刚才同学们都谈出了自己的理想,希望同学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2.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注重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语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介绍荀子。明确荀子的生卒年代、历史地位、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重点介绍荀子散文的特点和文学地位,说明本文出处。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劝学》一文的这些特点较为明显。而《劝学》一文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比喻的运用,它多达20个,且形式灵活。巧妙有力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是学习本文的重点、难点。因此只有准确理解比喻的含义,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5.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6.谈感悟: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感悟?

  7.布置作业:期中考试在即,同学们都在紧张备考,咱班某位同学贪玩,无心学习。请你作为朋友给他写一段话,劝说他专心复习,争取考出理想成绩。

语文教案 篇6

  二、教学目标

  1.会做书签,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和勤俭节约的。

  2.能把做书签的过程,以及书签打算送给谁连起来说一段话。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把做书签的过程用连接词说清楚。

  教学难点:

  1.用连接词说书签的制作过程。

  2.写一句有意思的话送给谁。

  四、教学准备

  卡片纸、水彩笔、剪刀、彩色线。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看图谈话揭题。

  (1)(看书上插图>同学们,你们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谁知道书签是于什么用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做书签(揭题),并且要能清楚地按顺序说说做书签的过程。

  2.看老师做书签,说过程。

  (1)要求:看清老师是分几步做的?在座位上低声说说。

  (师边做可边引导学生试用上连接语:先……接着……等等,后面的话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由发挥)

  ①先剪下一条长方形的纸片;

  ②接着在纸片上用剪刀剪个孔,穿上丝线打结;

  ⑦然后画上一个兔子头;

  ④最后写上一句鼓励的话。

  (2)指名试说过程,根据学生所说出示句式:先……接着……然后……最后……

  (3)请你把老师做书签的过程用上句式自己说说。

  (4)互说。

  (5)开火车说。(师生。重点:1.是否按顺序说。2.“剪、穿”等动词用得是否确切。)

  3.学生做书签,说话训练。

  (1)(观察插图)书签的外形除了长方形还可以剪成什么形?你打算呢?

  (再看插图)画上的书签上写了哪些鼓励的`话?你打算写什么?

  (2)自己做书签。

  (3)做完后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自己做书签的过程。

  (4)同学们,你用的丝线是什么颜色的?

  ()的丝线指名说。

  (5)你画的小动物是什么样的?

  ()的()开火车说,边说边举看。

  (6)用上这些词,大家更喜欢你的书签了。

  自由练说,指名说,开火车说。

  4.这张书签你打算送给谁呢?为什么要写书签上的这句话呢?(也可以送给自己)

  自由说,指名说。

  师归纳句式:这张书签我想送给(),希望()。

  用句式自由说,开火车说。

  5.把做书签的过程,送给谁连起来说段话。

  自由说,互说,上台比赛说。

  6.:

  今天我们学会了做书签,以后可以夹在书里,鼓励自己,帮助别人进步。我们还学会了把做书签的过程和送给谁连起来有顺序地说一段话。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会认14个生字,会写“弱、应该”。

  2、 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 通过对文本的朗读,感悟,体会萨沙不甘为弱者,有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课题。

  1.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对子:美对丑,爱对恨,……

  学生做对对子的游戏:索取——奉献 热忱——冷漠 光明——(黑暗)白天——黑夜 开心 ——难过 喜欢——讨厌 强大——(弱小)

  出示词语:弱小。学习生字“弱”,注意翘舌音。

  师:你觉得什么是弱小?(指名说)

  2.小朋友们对“弱小”这个词有了自己的理解,我们来看看书上又是怎么来说“弱小”的。

  请小朋友们打开书,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思考: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怎样才是最弱小的?并用“——”画出来。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弱小 周末 萨沙 托利亚 铃兰花 簇拥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 聊天 倾盆大雨 递给 娇嫩 掀起

  A、出示带拼音的(“萨沙 托利亚”可多读几遍,“末”和“未”要注意区分,“铃、倾”是后鼻音,“掀”读准字音)

  B、去掉拼音

  开火车读 齐读

  三、研读课文:

  1.检查提出的问题:怎样才是最弱小的呢?

  指名回答。出示句子: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

  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师相机点拨)

  2.你读了课文,你觉得课文中谁是最弱小的?再快速地读读课文。

  (学生有的说蔷薇花,也有的说萨沙,师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不同说法)

  随机板书:萨沙 蔷薇花

  (一)、学习3——6段

  师:有小朋友认为萨沙最弱小,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前面的课文

  课文当中那句话会让你觉得萨沙是弱小的?

  1、引导学生找出句子并出示:

  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萨沙。

  从妈妈和托利亚的动作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妈妈和托利亚的眼里,萨沙是最弱小的)

  2、而萨沙又是怎么想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之间的对话。

  出示片断:

  萨沙不解地问:“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妈妈回答说:“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萨沙又问:“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

  请一名小朋友站起来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萨沙是怎么想的?

  相机指导:萨沙不解地问:“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这句话让你读懂了什么?“不解”说明他怎么样呢?(不理解,很奇怪)

  萨沙为什么会很奇怪呀?妈妈的回答又让萨沙产生了新的疑问——“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你觉得这个时候萨沙内心的想法是怎么样的?(不服气 不甘心)

  再自己好好读读,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萨沙内心的想法。

  3、学生练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

  4、是啊,妈妈说:要是你谁也不好不了,你就是最弱小的,你觉得萨沙听了这句话会怎么想,如果你是萨沙又会怎么想呢?

  (我不是最弱小的!)

  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萨沙会觉得自己不是最弱小的.,所以他才会很自信地说出——我不是最弱小的(出示课题)齐读。

  既然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那么谁又是最弱小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讨论。

  5、现在我们再来复习一下生字,你记住它们了吗?

  6、生字小朋友都记住了,让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下萨沙内心的不服气,一起来读读3——6自然段。

  四、写字指导。

  1、师:小朋友们,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在生活中,我们不是最弱小的,我们还应该保护(生:比自己更弱小的)。板书: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2、出示“应该、弱”,今天我们就来写写这三个生字。

  3、学生说说怎样写。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板书设计: 7、我不是最弱小的

  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萨沙 蔷薇花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研组的磨课活动中,我们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通过商量,选定了《我不是最弱弱小的》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作为磨课的内容。

  我们选这篇课文的主要原因是读了这篇课文我们能感觉到,爱是一条无形的丝带,它把我们每个人的心牢牢地拴在了一起,于是我们互相关心着、爱护着。

  有了爱,不管生活中有什么风雨,我们都不会害怕。当风雨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保护比我们更弱小的,让融融的爱意温暖我们的心,鼓舞我们战胜风雨。

  在前两次的磨课中,在教案的设计上主要是体现在理清两条主线,一是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二是风雨前后蔷薇花的对比。

  通过提问“你们认为课文中谁是最弱小的?”来引发学生的争议:萨沙和蔷薇花,从而深入到课文中去,把这两条主线落到实处。

  本来设计的意图是很好的,但在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的时候,把这两条主线在课堂上落实到位却有些困难,主要是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引导他们理解、感悟,并且朗读好,内容就略显得多一些,要把整堂课设计的教案上完,就会有匆匆过场的感觉

  于是在第三磨中对前两次的教案设计进行了删改,最主要的是把先前设计到的两条线删减为一条,在第一课时的引领当中最主要的还是要把重点放到研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上。通过萨沙和妈妈的对话,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让学生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这一道理。

  本文的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萨沙带着自信、坚强和自豪想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文章的题眼,课文所叙述的故事最后就落脚在这句话上:我不是最弱小的,因为我可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因为我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物。

  所以在第三磨中,对于课题的出示也有了较大的改动,设计的想法是在课堂的伊始不要急着出示课题,在对课文的逐步深入中,当小朋友们逐渐理解到五岁的萨沙虽然在父母和哥哥的眼里是最弱小的,但他自己却能意识到自己并不弱小,或者说并不甘心做最弱小的

  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再来出示课题,这个时候学生们都知道“我不是最弱小的”——这句话说出了萨沙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当时的他是很自信的,小朋友们和萨沙一样,也会很自信来读好课题,理解课题,这样的设计安排真正使这个课题取到了题眼的作用。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好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并在读中有所悟,在自然和平实的对话中

  蕴含着浓浓的感情和深刻的道理,要引导用心体会,并通过读好带问号和叹号的句子,表达其中的感情。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教案(经典)10-16

[经典]语文教案09-02

语文《公输》教案09-18

语文教案(经典)09-11

(经典)语文教案09-21

语文教案12-20

语文教案12-20

语文教案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