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30 08:34:13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7篇【优】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7篇【优】

语文教案 篇1

  14 、古代寓言二则

  教材分析:两则寓言分别揭示了事物都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不顾客观实际,主观武断,自以为是,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会弄巧成拙,会失去到手的机会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规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这两则寓言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规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这两则寓言所要说明的道理。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学生:搜集其他寓言故事。

  教学方法:讲解、探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1.读书指导。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①板书课题。

  ②谈话导入。

  根据平时的积累,说说你了解的寓言故事,最好能说出寓言给你的启示。

  (学生发言交流后,教师顺势引入新课。)

  ③其他导入形式。

  或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如:(投影几幅有关寓言故事的图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用一个恰当的成语形容画面内容。(组织学生成语竞猜)这些成语有很多都是由寓言故事演变而来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则古代寓言。

  或讲述现实社会中有关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小故事,与学生对话交流导入。

  或检查学生课前查找资料的情况,让学生交流介绍有关《古代寓言二则》的资料,直接导入新课。

  (2)朗读课文———“奇文共赏”。

  ①自读:组织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通顺流畅,并标注有疑问的地方。

  ②互读:组织学生协作,组内分别轮流朗读,并互相评读,尽可能解决自读时的疑难问题,并标注互读产生的新的疑难问题。

  ③听读:播放两则寓言的录音朗读,组织学生仔细听读,尤其注意字音和句读。

  这一环节侧重于培养学生诵读古文的能力,重点是让学生在读准字音,把握句读的基础上能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语句意思,对文意理解上出现的疑问可巧妙设悬,暂不作答,以激发学生兴趣。

  (3)疏通文意———“合作释疑”。

  ①各协作小组结合课下注释,查阅有关工具书,自己疏通文意。

  ②各小组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白纸上。

  ③教师汇总各小组疑难问题,并投影共性问题,班级交流,集体释疑。

  ④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文意对疏通理解方法作一些必要的指导。

  (这里通过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师生相互合作的基础上质疑解惑。教师对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解疑释疑能力,应给予充分肯定;对涉及到的文言基本知识可加以适当补充,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4)理解想象———配音作画。

  通过感知课文,我们对文中的人物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作品中的故事也有了一个感性的理解。那么,如何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更准确地把握故事内涵呢?(以下供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①配音。

  “有声有色,耳目一新。”视听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文中寓言故事的理解,仔细观看《揠苗助长》动画,以小组为单位,分配角色,为故事同步配音。

  a.请选择配音活动的同学,每4人组成临时小组。

  b.各小组根据需要,分配角色。

  c.播放《揠苗助长》动画,组织学生练习配音。

  d.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②动笔作画。

  “文以画形象,画借文生辉。”图文并茂,感染力强。请你为寓言《画蛇添足》配一幅富有感染力的`画。

  a.组织选择这类活动的学生发挥想象,认真创作。

  b.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结合课文、作品表现力度,以及是否有创意作点评。

  c.教师投影名家典型作品,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欣赏、比较、点评。

  (5)创新设计———创设情境,提升对寓意的理解。

  ①表演采访(采访农夫本人:你为什么会拔苗?现在你后悔吗?)

  ②揭示寓意:是呀,禾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养料,在土壤中慢慢长大,这是禾苗生长的规律。(板书:规律)这位农夫错就错在他 ?(相机板书:违反)还错在他急于求成。(板书:急于求成)

  ③继续采访:(采访农夫本人: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④续编故事:(出示)

  现在这个农夫懊悔不已,他发誓以后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农夫又种禾苗了。这回,他……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看谁的故事编得棒。

  交流评价。

  (6)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故事呢?请大家用生动的语言叙述故事,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组织学生交流,并作适当点评。

  (7)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这两则寓言短小精悍、一针见血,隐含着广博的智慧和深刻的哲理。同学们以惟妙惟肖的配音、动感十足的画面、相得益彰的诗文,进一步把睿智的思维演绎得多彩多姿。让老师看到了一批正在成长中的智者,那么,本节课中你在哪些地方有所收获呢?请同学们思考后,与同桌交流,并将你的收获记录下来,装入成长记录袋中。

  2.积累内化。

  (1)背诵两则寓言。

  (2)认读生字,指导书写生字。

  3.实践活动。

  (1)搜集一则寓言故事,并练习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以准备开展一次“寓言故事大赛”。

  (2)依据你搜集的寓言故事,创作一幅漫画,并在画中适当的位置配以精练的文字,以准备参加“漫画作品展览会”。

  板书设计:

  14 古代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 画蛇添足

  将苗拔高 强求速成 画完蛇能喝到酒 不顾客观实际

  结果苗死 反而弄糟 又为蛇添足没有喝到酒 弄巧成拙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的诚信品质。

  2.理解母亲说的话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教学重点】

  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教学难点】

  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5课《中彩那天》。(板书课题)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下面我们将细细地读这篇文章。

  二、感受中奖心情

  1.在学习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幸运之神突然眷顾你,让你中了500元钱,对小孩来说500元钱挺多的了,这500元钱由你任意支配,你最想干什么?

  干自己想干的事,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虽然不是真的,但想想都挺开心,课文中的父亲就中了一辆奔驰牌汽车,谁知道奔驰牌汽车?

  2.看图,啊,父亲开着车来了,看看周围的人,想想他们什么心情?车开到身边,甚至会有什么动作,说些什么?

  3.自由读3~5自然段,说说“我”的心情如何?从哪能看出来?(兴奋、简直不敢相信)

  指导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

  4.所有人都沉浸在快乐中、羡慕中、兴奋中,父亲又如何呢?(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看到父亲的神情,我感到——(疑惑),那怎么读这一句,谁来试试?

  还能从哪看出父亲不高兴?(我几次……被他赶了下来)

  三、理解“道德难题”

  1.我很疑惑为什么中了彩父亲还不高兴,自读第6自然段,说说是什么原因?

  2.自读第7、8自然段,看看父亲到底遇到了什么道德难题?(板书:留?还?)

  3.如果父亲要留下这辆车,他有足够的理由吗?读课文,帮父亲找理由,划出相关语句。

  a.“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到的?“拮据”是什么意思?谁能读好这种语气?孩子们生活在这个家里,他们就没有想要点什么吗?请你用“我想要( ),因为生活很拮据,只好( )。”来说一说。其实每个人对生活都充满了欲望,可是孩子们无法实现,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引读句子)。哎,家里这么穷,今天终于中了彩,真想把这车留下!

  b.“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梦寐以求”是什么意思?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他如此熟悉汽车,如此喜爱汽车,多么想拥有一辆汽车呀,你能读出父亲那种渴望吗?眼看梦想就要成真了,真想把这车留下!

  c.“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啊!”

  这辆汽车对库伯来说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但对我们这个穷人家来说,那可是一笔巨大的财产啊!谁来读读这一句。面对中彩得到的汽车,却又不属于自己,谁能不激动啊!再读。

  d .“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

  你从这两句中看出什么来了?(看出父亲想要这辆车)这个K字是用铅笔写的,同学们,你们都用铅笔写过字,铅笔写的字擦起来感觉怎么样?(很容易)但父亲擦过还留下了淡淡的痕迹,谁能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父亲当时心里不平静,想到了什么?)正是因为父亲这矛盾的心理,这K字才没有被完全擦掉,留下了淡淡的痕迹。淡淡的K字到底淡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读出来?

  看到父亲如此为难,我们替他拿个主意,就把这辆车留下吧,行吗?说说不行的理由。

  是啊,怎么能这样做呢?怎么能不守信用呢?请你用“就算……我也不能……”这样的句式来推翻前面说的留车的理由。

  四、感悟诚信

  1.读第9自然段,说说父亲最后怎样选择了?

  想想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

  2.文章最后写到:“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为什么说这个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呢?

  3.文中有一句话与这句首尾照应,找一找。(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板书:诚实+信用=财富)

  五、板书设计

  5 中彩那天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留?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道德难题

  还?

  诚实+信用=财富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写作的意图;把握文章的主旨。

  3、进行多角度的阅读:探究人物做法,能提出自己的意见;

  4、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感悟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2、采用读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

  教学重点:

  复述故事情节。 整体感知课文,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方法:

  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写作的意图;把握文章的主旨

  3、感悟人生哲理。

  教材分析:

  一、导入:

  上课前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作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他是怎样克服自己的困难的吗?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板书题目、作者)。刚才这个故事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的前半部分在选入教材时做了删节。作者讲自己之所以能够战胜困难,是由于小时候的一段经历留下的启示。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到底作者小时候发生过一件什么事,可以使他在长大之后,勇于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

  二、阅读: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1)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一次怎样的人生经历?

  (2)作者用哪句话结束了人生经历的讲述?

  (3)在这种经历中,作者领悟到了什么?

  (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

  2、复述故事情节。

  用三分钟的时间浏览课文,准备复述故事情节。提出明确要求:①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②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③尽量用自己的话。

  (1)复述前的准备--抢答

  --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

  -- 故事发生的时间?

  -- 爬崖的孩子有几个?有名字的是谁?

  --那座悬崖有多高?石架有多高?

  -- 孩子们为什么去爬悬崖?

  -- “我”为什么不下来?

  -- “我”最后是怎样下来的?

  (本环节的设计所针对的是我们所授课的初一学生,听课、读书注意力不够集中,效率差的问题。同时也为复述课文作准备。)

  (2)把故事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可谓是“冒险”,后一部分可谓是“脱险”,请一位同学复述“冒险”,一位同学复述“脱险”。

  在复述过程中可以由多个学生重复复述,要求逐渐提高。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体会记叙文的记叙顺序详略安排,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及修辞手法的作用,以及故事情节的前后铺垫、呼应。

  <本环节的设计的目的是多方面的:1、进行口语训练。2、引导学生体会记叙文写作的特点。3、熟悉文章内容,为研讨主旨作准备。本环节参与复述的学生有限,其他学生可通过听复述和找毛病,作补充的方式来参与>

  (3)根据复述的得失,想一想自己的'默读应该如何改进。把经验记下来。

  3、文章结构(提问)。

  板书:

  (一)“我”跟小伙伴去爬悬崖(1~6段)

  (二)“我”爬到半途陷入困境。 (7~15段)

  (三)“我”在父亲的指点下爬下悬崖。 (16~22段)

  (四)童年经历留给“我”的人生经验。 (23段)

  4、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

  5、主旨研讨

  (1)从课文内容看,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联系结尾的议论来理解: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

  (2)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

  --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3)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

  (本环节是课文悟读,师生畅谈自己的理解:面对巨大的困难,往往心怯了。其实只要不要想着这巨大的困难,勇敢地脚踏实地迈出第一步,走了第一步继续走下一步,坚持不懈;当某天蓦然回首时,困难就已化为乌有。莫顿亨特先生从悬崖上习得的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在主旨研讨上,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独特的意见。>

  三、拓展延伸:

  阅读文章,学会了很多,从中领悟了人生哲理。

  送同学们一首小诗《一步》:一步走不完长征路/长征却少不了每一步/一步登不上高山顶/一步却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请珍重每一步

  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及小诗,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提示:你在生活中曾遇到什么困难?当时你怎样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这个环节主要是强调文章主旨以及学以至用>

  四、课堂小结

  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要失去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这堂课在与莫顿亨特先生心灵的对话中,我们结交了这位智者朋友,拾取了智慧。而我们只有把这份智慧化为下一刻的实际行动,才算真正汲取了这份营养。

  五、布置作业

  1、选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至少三个造一段话。

  2、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还给你哪些启示呢?假如你是“我”,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的同学,将怎么办?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教“我”自己下来?

  请同学们在课间讨论交流,整理在练笔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深入理解课文主旨,多角度理解文章。

  一、导入: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老师对达芬奇谈自己画蛋的体会,他说:“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形状便立即不同了。

  我国宋代伟大诗人苏轼也谈过类似的体会,他仔细观察过庐山,然后作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则材料告诉我们,无论绘画还是观景,都要选择不同的角度。这样,才能发现事物、景物的不同特点,画画,才能画出新意;观景,才能观出新意。对一些意蕴丰富的文章也应如此,应从多个方面去想,读得有创意,提高阅读质量。

  二、 再读课文,赏析文中的精彩语言。

  文中有哪些词句让你感到精彩?为什么?

  <本环节主要锻炼学生的语言感悟力>

  三、多角度阅读。

  讨论:1、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最不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对于复杂人物,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2、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3、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你能想象一下吗?

  4、杰利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他为什么抛下我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你能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理吗?

  5、四个小孩子的行为你欣赏吗?如果是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怎么做?

  <这几个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文章,学会从一篇文章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感悟。>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充溢和平意味的儿童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小朋友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小朋友游玩。“太阳是大家的”即“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小朋友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定。诗歌描绘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鲜花上撒满了太阳的金光,小树在太阳的照耀下生长,小朋友们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游戏。诗人从“太阳普照全球”这一自然现象中提炼出诗意,把太阳当做所有国家的'朋友,她从西山落下,走向别的国家,给全世界的小朋友带去了快乐和希望。

  【公开课教案理念】

  以新课程规范为指导,体现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主要方式,利用IP资源协助同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实现读写结合,提升同学的朗读、感悟、创作等语文素养。

  【同学情况分析】

  这首诗歌想象丰富、形象感强,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同学非常喜欢。而且因为文辞比较简单,所以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字面意思,但诗歌的深层含义及诗歌的语言魅力则不容易领悟,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学内容】

  本课的第一课时,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以及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相处,加强信任和理解,人类才有更美好的明天,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同学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含义。

  【教学资源选用分析】

  1、flash动画:

  课前活动时使用,活跃气氛;

  2、录音资源:

  开课时播放配乐动画范读诗歌,让同学整体感悟诗歌内容,引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

  3、图片资源:

  采用课件形式出现,学完诗歌的第二小节,让同学观看课件上的云霞图,让同学在美的享受中进入新的学习环节,对他们学习一三四小节内容做了感知上的铺垫;当同学理解了太阳是大家的是全人类的这样的思想后,让同学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观看阳光下事物的图片,激发创作诗歌的欲望,让同学即兴创作一节诗歌;

  4、文字资源:

  采用课件形式出现,学习诗歌的哪小节出现时出现,方便同学老师有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1、谈话导入。

  2、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

  3、今天俺们就来学习诗人薛卫明写的一首关于太阳的诗歌。

  (出示课件上的太阳图。)

  同学活动:

  1、说说喜欢太阳的理由。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1、教师提读书要求。

  2、抽生分小节读。

  3、组织同学评价读课文情况。

  4、动画范读课文。

  (动画配乐课文范读。)

  同学活动:

  1、自由小声地读诗歌,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真听,仔细看。

  3、评价同学读课文的情况。

  4、同学看动画听诗歌,考虑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三、指导精读积累感悟

  教师活动:

  1、文中哪小节写了太阳做的好事?

  2、把描写太阳动作的词语画上圆圈,并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3、师小结。

  4、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5、假如你是盛开的鲜花,你是茁壮的小树,你是花间嬉戏的蝴蝶,你是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或者你就是你自身,当你沐浴着阳光,享受着温暖,此时,你想对太阳说点什么呢?

  6、让俺们怀着这份快乐,带着对太阳的爱,再来读读这一小节。

  (齐读)

  7、老师引读第一小节。

  8、太阳就要从西山落下了,她要去哪儿?引读第三小节。

  9、她为什么要到别的国家去?

  10、那里的小朋友和鲜花正在睡梦中等她、盼她做什么喃?

  (出示每节诗歌。)

  同学活动:

  1、抽生读第二小节,其他同学考虑太阳做了哪些好事?

  2、同学勾画动词并交流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4、同学各抒己见。

  5、齐读诗歌。

  6、同学跟师读。

  7、同学跟师读。

  8、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四小节,其他同学考虑,汇报。

  9、个别回答,其他补充。

  四、创作诗歌拓展深化

  教师活动:

  1、教师出示图片,提要求。

  2、师小结:

  是呀!太阳把每一份光,每一份爱都无私地奉献给大家。太阳是你的,太阳是俺的,太阳是小树的,太阳是鲜花的,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世界万物都拥有一个一起的太阳,所以说太阳是大家的。

  3、除了太阳是大家的,还有什么是大家的呢?

  4、出示图片,同学对全世界的小朋友说说自身的心愿。

  (配乐图片。)

  同学活动:

  1、看图片,同学仿写诗。

  2、交流创作的诗歌。

  3、齐读课题。

  4、个别回答,其他补充。

  (结合自身收集到的资料谈体会。)

  5、同学畅谈心愿。

  五、总结全文,深情朗诵

  教师活动: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的心已经和太阳紧紧贴在一起了,不然怎么会有如此精彩的语言?让俺们再次走进诗中,用你深情的语言来诵读这首诗,把和平幸福的心愿传达给全世界的每一个人!

  同学活动:

  同学感情朗诵诗歌。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认识一个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地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地兴趣。

  【课前准备】

  找一个阳光灿烂地日子,师生共同在操场上做踩影子的游戏,让学生观察影子的变化。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关于影子,你了解多少。

  2、出示课题影子,注意轻声音节的读法。

  3、有一个小朋友叫京京,他和你们一样做踩影子,看着影这个字,说说怎么记住它。认识偏旁:三撇儿彡。

  1、说说课前你观察到的影子的情况。

  2、(京在太阳底下玩,留下三撇小影子。)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细读课文,学习字、词、句,理解课文。

  3、(理解前、后、左、右)

  5、质疑,解疑。

  再读文,想象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问。

  6、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借助拼音,读文,把会认的字圈起来。

  借助拼音,把要求会认的字读一读,注意读准前、后鼻音,翘舌音的字。

  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开火车读,检查读音,共同正音。

  2、读文。

  3、小组合作学习:看图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大组交流,你理解的关于太阳与影子的关系。(为什么影子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

  学生自由发言

  5、(为什么说影子象小黑狗?)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6、自己读文,想办法记下来。

  边读边做动作,加深对课文的印象。看挂图,老师引读,指导背诵。学生试背,会背的奖给自己一朵大红花。

  三、指导识字。

  1、学习新偏旁

  2、出示生字。

  3、读词说句认字。

  4、用像、跟着、朋友各说一句话。

  、辩字、认字:贴上三个头饰(男孩、女孩、动物的.头)老师一个个指着说他、她、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到底是那个他呢?谁能找字贴上去。

  1、鼓励学生说说偏旁的名称。

  2、小组交流,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3、同桌交流,请个别汇报。

  4、小组交流,个别帮助,集体汇报。

  四、指导写字。

  1、复习飞、马、鸟。

  2、复习笔画,学写飞字。

  注意与九的横折弯钩的写法的区别。

  3、学习新笔画,指导书写马、鸟

  1、读出音节,并给生字标音,口头组词。

  2、练习书写,个别辅导。展示优秀作业。

  五、扩展练习。

  1、观察说话。

  说给同桌听:我的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右面是()。

  2、交流:平常还看到哪些影子?

  3、做手影游戏

  1、全班交流,谁来说说。

  2、交流,汇报,展示。

  3、动起手来,在灯光下做出各种动物或人的形状。(兔子、老鹰,鹿角、狼等等。)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认读、书写、组词掌握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拼读、朗读,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体会灯塔爷爷的话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读本课10个生字,并学会书写“爷”、“明”、“交”、“立”、“好”、“乐”、“明”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灯塔爷爷说的话的含义。

  3.情感目标

  (1)体会灯塔爷爷无私奉献的精神。

  (2)激发教育学生要以诚待人,以心待人。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灯塔爷爷无私奉献的精神。

  3.激发学生以诚待人,以心待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理解法 多媒体教学法 讨论交流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灯塔”幻灯片。

  2.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自由发言。)

  3.师介绍。

  这是灯塔,它的作用非常大,在茫茫的黑夜中,船只是靠着这光芒来寻找并确定方向的。没有它,麻烦可大了。

  4.板书课题:16.灯塔爷爷的朋友。

  5.生质疑课题:

  学生A:灯塔爷爷有多老了呀?

  学生B:灯塔爷爷在哪儿呀?

  学生C:灯塔爷爷都有哪些朋友呢?

  学生D:灯塔爷爷跟他的朋友好不好呢?

  6.这么多问题呀!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7.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录音范读。

  2.生思考:灯塔爷爷有哪些朋友?

  3.听后反馈。

  大轮船 星星

  生述,师板书:海浪

  飞鸟

  4.学生自由大声地拼读课文。

  5.小组内互相读,互相正音,互相帮助。

  6.展示个人朗读。

  (1)小组推荐个人朗读。

  (2)自告奋勇个人朗读。

  (3)师生共同评价朗读。

  7.全班分组分段朗读。

  8.自主学习课文。

  9.反馈学习信息。

  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A;读懂了灯塔爷爷独自站立在大海中,很孤独。

  学生B:读懂了灯塔爷爷不孤独。

  学生C:读懂了灯塔爷爷有许多朋友,他不会孤单。

  学生D:读懂了是海燕觉得灯爷爷不孤独。

  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学生A:为什么灯塔爷爷在大海中他不孤单呢?

  学生B:灯塔爷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朋友呢?

  学生C;海燕说的话我不是全部理解。

  10.师适时板上质疑的问题。

  三、认读本课生字

  1.再次轻声朗读课文。

  2.边读边圈出本课生字。

  3.反馈圈画生字情况。

  4.出示生字幻灯片。

  tǎ dú lì nín ɡuài wā

  灯塔 独自 站立 您 奇 怪 哇

  dí tán shēn pánɡ

  汽笛 谈心 身 旁

  5.指名认读生字。

  6.全班齐读以上生字。

  7.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7个生字。

  (1)指认读这7个生字。

  (2)全班齐读。

  8.全班齐读所有生字。

  9.指名逐个组开花词。

  10.抽读生字词语卡片,评出“认字高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幻灯出示本课10个生字。

  2.指名认读。

  3.幻灯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讨论上节课“质疑”内容。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4.反馈学习情况。

  问题(1):为什么灯塔爷爷在大海中他不孤单?

  学生A;因为灯塔爷爷有很多朋友。

  学生B:因为大轮船是他的`朋友,用汽笛和他谈心。

  学生C:因为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和他逗乐。

  学生D:因为海浪是他的朋友,向他诉说着心里话。

  问题(2):灯塔爷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朋友?

  (引导学生抓住:灯塔爷爷在心里把它们当作朋友,所以他有很多朋友,他并不孤单。) (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言。)

  问题(3):怎样理解海燕说的话?

  学生A:要把别人当作朋友。

  学生B:要从心底里把别人当作朋友。

  学生C:要以诚待人,以心待人,这样才能有许多朋友。

  5.师顺着学生的话引导小结。

  二、课外延伸,情感升华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A:要从心里把别人当朋友。

  学生B:要以诚待人,才会有许多朋友。

  学生C:要以心待人,才会有知心朋友。

  2.谈谈你和好朋友间是怎样交往的。

  (让学生充分发言。)

  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师生共同评价。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幻灯出示字。

  2.全班齐读以上7个生字。

  3.指名认读以上7个生字。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5.自悟书写笔顺。

  6.课件演示生字书写笔顺。

  7.教师展示台上范写生字。

  8.生练习书写,师巡视并纠正双姿。

  9.展示学生作品。

  10.师生共评。

  11.生继续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取题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为“失物”,那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教师可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的投影片小黑板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计与说明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文。

  (出示课文插图2,遮去老师所在的部分)小朋友,你们看,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排着队去植物园参观。看看图,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带着问题先去读读课文“12失物招领”(出示)。读课题,读准“失”的字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始学生就带着问题,他们就会有解决问题的欲望,就会有浓厚的兴趣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给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4、学生自由识字。

  a、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当小老师领读.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同时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b、交流识字的方法。不认识的字,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记?

  [明确读的要求,掌握识字的方法,自主识字,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三、再读课文,学习提问。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在1——4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3、尝试给小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可用上“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词,其他同学试着回答。

  [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的习惯,尝试提问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四、感情朗读,练习说话。

  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

  2、出示“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

  a、请学生划一划句中带有生字的三个词语并读读。

  [划词是一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在课内老师有意识地训练。]

  b、“专心”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说说或用“专心”说句话。

  c、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3、看课文插图1,引导学生将第3自然段读得欢快些。

  [借助色彩鲜明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感受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进入阅读状态。]

  4、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严肃的语气。

  5、练习(任选一题)

  ☆用“准备”说句话。

  ☆☆用上刚认识的生字说话,用得越多越好。

  [二道星级题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让每位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五、自主发现,指导书写。

  1、出示“同、工、专”三个字,再读记。

  2、自由发现,掌握写法。

  a、看: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该怎么写才漂亮。

  b、记:提出需要老师指导的.字。老师示范写,其中“专”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

  c、描:在书上描一描。

  d、写:各练二个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3、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写字时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用一看二记三描四写的步骤引导学生将字写端正、写漂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引导积累。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引导积累。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a、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b、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3、当个小老师考考大家。(如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组词、说话等。)

  [学生的自尊心强,好胜心更强。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字词,发现规律,让他们充分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二、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1、自由朗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2、与同桌讨论问题,能解决的自行解决。

  3、在班中交流与同桌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化,利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

  三、解决疑难,感情朗读。

  1、当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说没丢东西?”时,指导看图,引导学生读出惊奇的语气。

  2、当学生问“失物是什么?”时,全班交流,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b、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3、当学生提问“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时,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

  a、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

  b、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这些问题会随机出现。揣摩不同身份人物的心情来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4、当学生问“张爷爷和唐老师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引导学生说话。

  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说话的训练,一是有助于检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四、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1、出示需要写的字“级、才、队”,读读。

  2、全班交流,找出共同点,掌握结构。

  3、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在写时该注意什么。

  “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

  4、学生描红、书写,老师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作业,评议。

  五、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1、请学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该怎么做?

  2、将本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3、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从课本走向生活,从课内伸向课外,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会做人。]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教案(经典)10-16

[经典]语文教案09-02

语文《公输》教案09-18

语文教案(经典)09-11

(经典)语文教案09-21

语文教案12-20

语文教案12-20

语文教案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