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2、能积极和同伴交流、分享,获得更多的端午节经验。
3、感受端午节的热闹气氛,体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赛龙舟的图片、鼓
2、大粽子
3、端午节PPT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入故事,导入本次的端午节活动。
有一位花婆婆,他有四个孩子,虽然这四个孩子都在很远的地方工作,但都很孝顺,一到过节都会回家来看望自己的亲人。
小朋友你们都知道有哪些节日呢?忽然有一天花婆婆的四个孩子都回来了。他们每人给花婆婆带回来了一件礼物。
花婆婆非常高兴,惊奇的问:“你们怎么回来了,还带礼物。”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因为今天过节呀?
花婆婆说“今天什么节日啊”孩子们说,打开礼物你们就知道啦。
2、教师讲完故事后,带领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1)教师出示端午节课件PPT,观看第一个礼物盒——艾蒿。请幼儿观察猜节日。
(2)教师继续出示香包、划龙舟的图片、粽子请幼儿猜节日。
3、现在你们告诉花婆婆,过的是什么节日呀?
(1)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在这一天人们就会用这些特别的方法来庆祝。
(2)端午节的各种来历和传说,最常见的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3)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秦国攻破楚国时,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
教师小结:农历五月初五日,在写下了诗歌《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国老百姓非常悲痛,纷纷涌入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人们就把屈原投江的那一天定为端午节。
4、教师请幼儿交流:你们过端午节都干些什么?介绍端午节的习俗。
(1)艾草通常是长在田野边,它的作用是驱蚊,辟邪,把它插在门上。
(2)粽子是中国的特色点心,各地方包的'形状各异,有三角粽,有长条粽。口味不同,有红枣馅,有肉馅,有无馅的。
5、教师出示端午节课件PPT,引导幼儿观看制作粽子的过程。
(1)看完课件后,你们想不想自己尝试包粽子呢?
(2)此活动环节可以分为两个活动:意识手工活动、而是游园活动。
6、教师播放端午节PPT,引导幼儿观看划龙舟视频。
教师组织幼儿一起参与游戏:赛龙舟。
四、活动总结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成冰。
2、能细致观察水的变化现象,学会用记录表格形式,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表现出来,并用语言描述。
3、激发幼儿喜爱探索、研究的精神,通过水的三态变化的利与弊,教育幼儿要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做到节约用水。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水的三态的变化过程活动难点:学会用记录表格形式,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表现出来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ppt、冰块若干、酒精灯、三角架、夹子、玻璃片、火柴、塑料杯、冷水、热水、A4纸、水彩笔、一只盛有少量热水的烧杯等经验准备:
1、幼儿知道水的特性,即常温下水是透明、无色无味、可以流动的液体。
2、与家长一起,把装满水的冰格放进冰箱里,并感受冰箱里的温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播放音乐《水娃娃》,幼儿拍手做律动入场(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水的世界吗?那里面有许多的趣事,现在让我们一起出发去科学实验室探索水的奥妙吧!)手指操《幸福的家》导入,切入主题——水家三兄弟。
(这是我们幸福的一家人,那么同样的道理,水家也有三兄弟,他们分别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二、基本部分1。感知、讨论(1)教师播放水的声音课件,幼儿听音识曲。(听一听) [水]
水:无色无味、可以流动的液体,我们的好朋友,每天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它,(这是水家的第一个兄弟,图片粘贴到黑板上)(2)引导幼儿回忆冰的制作过程和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 (看一看) [水——冰]
小朋友们你看,这是什么呀?(教师将活动前一天放在冰箱里的冰格取出来,发给每组的小朋友)提问:
1、小朋友是如何制作的冰块?
2、 你们看一看、闻一闻、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冰块,看看你们小手能拿多久,说一说冰是什么样子的?
(凉凉的、硬硬的、不能像水一样流出来)3。水为什么会结成冰?
教师小结:水遇冷会变成冰,当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液态的水就会变成固态的冰,冰不能流动。(这是水家的第二个兄弟,图片粘贴到黑板上)案例:冰雕、雪2。实验、观察(1)冰中取宝 (想一想) [冰——水]
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的冰块可与小朋友们的不一样,我这里面有宝贝,你们看到了吗?小朋友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把这宝贝取出来?
(热水、冷水、太阳、手、火、用手捂)办法:
1、用手捂:冰块吸收了我们手的温度变成水了2。将冰块连同容器置于阳光下或者温暖的地方3。请幼儿将冰放入装有热水的塑料杯中,通过实验,认真观察冰变水的过程,做好实验记录表,实验结束后,展示幼儿的实验记录,让幼儿用语言叙述出来教师小结:
冰预热融化变成了水,温度越高,融化的越快,所以冰块消失了。
案例:冬天窗上的冰花这个实验神奇吗?
(2)幼儿操作实验,观察水预热的变化[水——水蒸气]
幼儿猜想:水遇冷变成冰,那么水预热会变成什么呢?(激发幼儿讨论水遇热会发生什么变化)师:那我们就一起做个实验,看一看水预热到底会变成什么?
(介绍操作材料及用法,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水在加热后发生的.变化)教师用酒精灯给盛有水的烧杯加热,幼儿观察水预热会发生的变化。
提问:
1、小朋友们观察水加热后有什么变化?(冒热气)
2、水气是从哪里来的?(水变成水蒸气)3。水变成水蒸气后到哪里去了?(飘散到空中去了)
教师小结:白色上升的气体,那是水蒸气,也就是说,当水遇热时会变成水蒸气。
(这是水家的第三个兄弟,图片粘贴到黑板上)案例:烧开水、煮饭
(3)引导幼儿讨论并实验怎样把水蒸气变成水[水蒸气——水]
提问:我们能不能让水蒸气变成水?
小朋友,老师手上有块玻璃,你们摸一摸,看一看有什么感觉?(凉)
(1)让幼儿把冷玻璃拿到水蒸气上方,观察水蒸气会有什么变化?
(水蒸气遇冷不见了,凝结成了小水珠流淌下来)
(2)幼儿把手放在水蒸气上,感受手的潮湿小朋友们,刚刚用手摸过的水蒸气,手是湿湿的,那么现在呢?(手干了——水的蒸发)教师小结:水遇冷就会变成冰,预热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案例:洗衣服晒太阳会晾干,雨的形成
总结:我们今天通过做实验,我们知道了水在不同温度中会有不同的形态。
3、神奇的小水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既然小水滴能发生这么多神奇的变化,那么我们能在哪里找到这么神奇的小水滴呢?(树挂、浴池、窗花、冰雕……)
4、水的三态变化的利与弊,教育幼儿要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做饭节约用水利:方便我们的生活弊:部分动物失去家园小朋友们,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它,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水,做一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出示国家节约用水标志图)
三、结束部分律动《水娃娃》
小朋友们,老师将今天所学的知识编成了一个小律动,现在和老师一起做起来吧!
活动延伸:
1、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水的三态变化2。在科学区继续探索水的其他奥秘
教学反思:
在活动预设时,考虑到科学领域的特点,也结合本班幼儿的情况,更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一节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这节课的目标是1、引导幼儿自主进行玩色游戏,初步感受颜色的变化。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玩色的乐趣。整个活动我以变魔术贯穿始终。
我安排了三个环节:首先以老师的小手有魔法“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玩色兴趣,从简单的“摇摇摇变变变”一边摇一边念“魔语”,充分调动幼儿的多方面感官参与活动,使幼儿兴趣高昂。此环节幼儿感觉我的手真有魔法会变出黄颜色。
第二个环节尝试配色,感知体验色的变化。以再次变魔术的方式,让幼儿初步感知两种颜色调配在一起就会变出另一种颜色,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老师拿出另外一个瓶口已涂上蓝色颜料瓶子里有黄色颜料的瓶子又一次变,顿时变出了绿色,幼儿十分的兴奋,感觉很神奇。
第三个环节梳理归纳,初步了解颜色变化的秘密。
一个活动下来,自我感觉幼儿对此活动非常得感兴趣,教师带动起幼儿,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很浓厚,这是非常开心的,每个环节也初步达到预设的目标。但也有不足之处:最后环节没有达到一个提升,只有让幼儿通过用两种颜色进行配色变色,在幼儿尝试配色,体验色的变化时只问了个别幼儿,没有一起来总结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表达,学习主要角色之间的对话。
2、能够仔细观察画面,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大胆猜测和想象故事情节。
3、在猜测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体验观察和发现的乐趣。
4、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课件《鸭妈妈和苹果树》。
2、自制一棵苹果树挂图。
【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看,画面上有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房子里住的是谁。
师:哎呀,原来房子里住的是鸭妈妈。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学习主要角色间的对话。
(1)师:一天早晨,鸭妈妈醒来,推开窗户……
咦,鸭妈妈怎么了,是什么表情?(幼儿回答)
师:鸭妈妈妈瞪大了眼睛,好象看到了什么感觉很惊讶,那你猜猜看它看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那鸭妈妈到底看到了什么?(点击课件:苹果树)
鸭妈妈说:“这棵苹果树哪儿来的'呢?昨天还没有这棵树呢?”
那你们来猜猜看这棵苹果树是哪里来的呢?
那我们带着问题接着往下看。
(2)师:一阵风吹来,苹果树上出现了什么?看看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你觉得这是谁的耳朵?
苹果树怎么会长耳朵呢,你们觉得怎么样?
鸭妈妈也觉得很奇怪,说:“真奇怪!我从来没见过苹果树长着尖尖的耳朵。”
哎,你们听苹果树也说话了:“我们苹果树有时候是这样的。”
那接下去又会发生什么呢?
(3)师:又一阵风吹来,苹果树上又出现了红红的什么?
那鸭妈妈看到红红的舌头会怎样?
它会怎么说?苹果树又怎么说呢?
接下去还会发生什么呢?
(4)师:又一阵风吹来,苹果树上出现了什么?
鸭妈妈看到这条毛茸茸的尾巴又会怎么说呢?
苹果树怎么回答的?
(5)师:你认为这是一棵真的苹果树吗?你觉得是谁假扮的?
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它现出原形呢?(幼儿自由回答)
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办法,鸭妈妈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鸭妈妈让苹果树学大树摇,苹果树摇啊摇,树上的叶子都掉下来了,看,到底是谁假扮的呀?”(点击课件:啊,原来是一只大灰狼假扮的。)
那它为什么要装成苹果树呢?
(6)师:原来大灰狼装扮成苹果树是想来吃鸭妈妈的,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鸭妈妈对付大灰狼?(幼儿自由讨论)
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办法,那我们来看看鸭妈妈是怎么做的?
3、完整讲述故事。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这个好听的故事的名字叫《鸭妈妈和苹果树》,那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4、表演故事。
师: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现在我们来表演故事,你可以选择当鸭妈妈,也可以选择当苹果树。
活动总结:
教师针对幼儿今天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参与积极的幼儿。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得到老师的肯定,以培养其对教学活动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体会儿歌短小精练、词汇丰富的特点。
2、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按照儿歌的重复结构结合已有的经验续编儿歌的后半部分,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3、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布置“圆圆”的家,里面有各种圆形的物体。
儿歌、投影仪、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以玩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经验。
1.邀请幼儿到“圆圆”家玩,让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活动,体会圆的特点和用途。
2.看有关圆形物体的图书和图片,和同伴玩球,玩车轮,玩其他圆形玩具。
二、集体讲述,交流玩法和经验。
请小朋友说说,刚才玩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玩的?
“圆圆”家里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些什么特点?
三、欣赏儿歌,谈谈自己的体会。
1.教师:儿歌里说了几样圆的东西?他们是什么?圆的车轮怎样动?
儿歌里用了哪些动词来形容它的动作?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词形容车轮的动作。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儿歌里新运用的动词,进一步认识儿歌的结构特点。
四、学习朗读儿歌,加深对儿歌的理解与记忆。
五、续编儿歌,扩展想象力,发展创造力。
1、请幼儿把所看、所想到的有关圆形的物体画出来。
教师:还有什么物体是圆的,儿歌没有提到的?
我们把它画下来,编成一首儿歌,看谁想得多,编得好!
2、请幼儿依据自己观察得来的经验和画好的作品尝试续编儿歌的后半段。
鼓励幼儿用形象、生动、贴切的动词来描述这些图形的物体,掌握儿歌的'句式特点,要讲清楚:
圆的什么,它能怎样动起来。
老师可以利用一些小物体做仿编的示范。
3.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大胆创编。
鼓励幼儿不把眼光局限在室内或“圆圆”的家,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大胆想像,
创编出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诗句。
六、结束让幼儿把自己续编的部分大声地在集体面前朗读出来,让每个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
老师把幼儿的朗读录下来,最后放出来让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增强自信心。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经典)中班教案08-07
中班教案(经典)08-02
中班教案11-18
中班教案11-18
中班教案11-18
中班教案11-18
中班教案11-18
中班教案11-19
中班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