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8的分解组成,掌握8的7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8的7种分法。
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8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ppt。
幼儿操作材料:水果图片八张、两只猴子图片、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1、拍手数数2、复习6的分解组成:游戏《碰球》
二、基本部分1、导入:师:猴妈妈有两个猴宝宝,老大和老二,老大和老二就要过生日了,猴妈妈给猴宝宝买了好吃的水果。
(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八张水果图片)出示"8"的数字卡。
师:8个水果两个猴宝宝怎样分,猴妈妈可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2、请幼儿帮助猴妈妈来分水果。幼儿观察将8个水果分在两座房子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将每分一次的结果记录下来。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8"的7种分法。
4、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8"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8"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8"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三、结束部分1、游戏:"我问你答"2、幼儿收拾操作材料放回到原处。
活动反思:
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从一开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看图片发现蝴蝶的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内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大班教案 篇2
目标:
1.知道动物都有自我保护的能力,而且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学习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积极参加活动,有进一步探索动物自保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指导:
1.引出话题:
l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吗?为什么?
l 既然是朋友,那你知道动物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l 它们生活的环境有没有危险?
2.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
l 当他们遇到危险时,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自由述说)
l 动物有那么多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现在我们去整理一下,
哪些动物用的是一样的方法?什么方法?(分组进行)
3.汇总交流:
l 每组派一代表交流。
l 根据每小组汇总的情况,总结几种方法:
动物们真聪明,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用保护色;有的用盔甲;有的用硬刺自卫;有的放臭气;有的`装死;有的断肢逃跑等。 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活动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的气氛很活跃,幼儿们的回答也很积极,本次活动在课前我收集各种有关动物保护自己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在活动开始开始部分运用动画模式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通过故事引出课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课件内容的制作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示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有利于孩子的讨论、交流和学习。使幼儿了解到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知道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使幼儿进一步加深了对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理解。但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如能在幼儿操作动物图片进行归类时,在材料准备上更充分些,我想这样效果会更好。
大班教案 篇3
目标:
1. 愿意积极主动与弟弟妹妹交往,知道在活动中要关注和照顾弟弟妹妹。
2. 能运用合作、关心、协商等多种方式带领弟弟妹妹共同游戏。
3. 体验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和与弟弟妹妹一起合作的成功感。
准备:
1. 经验准备:大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相互认识过;会玩《碰一碰》音乐游戏;大班幼儿玩过《过小河》的游戏。
2. 物质准备:书包8只;背心16件;方形地垫24块;长毛绒玩具8个;拼图8份(装在自封袋中);8张小动物图片;小河装饰物;沙包若干。相机、电视设备。
过程:
1. 回忆与弟弟妹妹交往的经验,激发对弟弟妹妹关爱的情感。
(1)教师:今天来的小朋友有些不一样啊!有的高有的矮,有的长得大有的长得小,你们是哪个班的小朋友啊?
(2)提问:平时哥哥姐姐是怎样照顾弟弟妹妹的呢?
(3)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的关爱、照顾等行为表现的小结。
2.介绍任务内容,初步体验与弟弟妹妹共同合作“过小河”的方法。
(1)教师:今天要请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们两人一组一起完成一个任务,你们愿意吗?一些小动物们被大狮子关在笼子里,我们一起去救救它们吧!但是在森林里有一条很宽很宽的河,我们每一组的小朋友只有三块“石头”,怎么过河呢?
(2)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请勇于实践的幼儿进行操作演示。(教师注意观察幼儿间相互合作的情况,并拍照片。)
(3)讨论:他们成功了吗?怎么过河的.?用了什么方法?
(4)出示活动中的照片,回顾与朋友一起过河的情景。着重分析两人的分工合作与遵守规则的行为。
(5)请其余的幼儿也来尝试合作过河的方法。
(6)小结:两人一起过河时要互相合作,哥哥姐姐要照顾好弟弟妹妹,每一步都要踩在石头上,最后还要将三块石头从河里收起来,这样就可以顺利地过河了!
3.了解完成任务的规则,与弟弟妹妹一起合作闯关救出小动物。
(1)出示任务背包,逐一结合材料介绍完成任务的规则和线路:
①先在完成小动物拼图;
②穿上防护衣;
③用“石头”过小河;
④拿沙包砸狮子后救出小动物。
(2)教师:救小动物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的任务,哥哥姐姐一定要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出发完成每一项内容,既能救出小动物又能照顾好弟弟妹妹的大班小朋友才是最棒的!加油!出发!
(3)幼儿实践操作,教师观察并给予适宜的指导和帮助。
(4)介绍实践的体验,感受与弟弟妹妹合作完成任务的成功。
提问:你们救出小动物了吗?你和朋友是怎么一起闯关救小动物的呢?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
小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哥哥姐姐关心和照顾着弟弟妹妹,并且互相商量、配合、分工合作终于救出了小动物。现在心里感觉怎么样?
4.音乐游戏《碰一碰》,庆祝“救救小动物”任务的完成。
大班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音乐是人类灵魂深处潺潺流淌的情感溪流,音乐欣赏是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通过美感接受教育的有效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这次活动我大胆选取了《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它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历届新年音乐会中是必演曲目,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能够让孩子感受世界名曲的魅力,让每个幼儿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提高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试图通过多种视听形式让幼儿始终对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引导幼儿感受该乐曲ABA三段体结构特点、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愿意愉快的进行自我表达并养成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
二、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2、初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体会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3、乐于运用身势大胆表现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日常活动中听过其他进行曲风格的音乐,有过观看军队队列表演视频的经验。
2、物质准备:音乐、白纸、笔、图谱。
四、 活动过程:
1、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跟随教师一同用动作表达感受。
2、完整欣赏音乐,交流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提问:欣赏了这段乐曲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想到了什么。
3、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简单介绍乐曲名称、作者、创作背景并欣赏故事。
4、通过音画结合,感受乐曲风格,熟悉了解乐曲ABA结构特点。
5、鼓励幼儿用各种自己喜欢的身势动作表现音乐。 幼儿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五、 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在活动区中,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音乐内容。
2、鼓励幼儿在了解乐曲的基础上,大胆创编舞蹈——小士兵并尝试分角色表演音乐。
3、尝试根据乐器图谱进行打击乐合作演奏。
附:乐曲介绍
《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作者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这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大概是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但此曲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背景:这首曲子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德斯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从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骑兵总司令。拉德茨基积极维护奥地利帝国殖民统治,曾率领军队侵略邻国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总督多年。从德、奥出版的历史书看,拉德茨基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意大利则认为他是一个侵略者。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写的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茨基的威风。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对这支曲子所歌颂的人并不感兴趣。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常见的版本还有为管乐队所作的改编曲。这里选用的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结束时《拉德斯基进行曲》的录音片段,为管弦乐曲。
这首曲子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时而轻快时而有力的走过大街(片段1)。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渡句,随后出现的是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轻柔主题,优美动听(片段2)。音乐最后在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圆锥体的特征,正确说出圆锥体的名称。
2、初步感知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特征并能准确说出几何形体的名称。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对几何形体活动的兴趣。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圆锥体并了解其特点。
2、难点:能准确的区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
活动准备:
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各一个、几何形体课件、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老师: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一个神奇的袋子,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呢?小朋友都很想知道吧。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袋子里到底是什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并说说摸到的是什么样的东西。)介绍球体(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溜溜的,而且它的哪一面都能滚动,这样的几何形体叫球体)、圆柱体(上面一圆,下面一圆,两个圆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有放倒才能滚动的形体叫圆柱体)、正方体(几何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这几个正方形一样大)、长方体(由6个面组成两两相对的两个面大小、形状一样,这样的几何体叫长方体)。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的几何形体朋友——圆锥体。
二、认识圆锥体,感知圆锥体的特征
1、老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摸一摸圆锥体,看看它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地方与我们之前看到的几何形体不一样的地方。重点讲解圆锥体的底面是圆形,上面是尖形。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圆锥体(播放圆锥体课件,让小朋友们说出圆锥体的名称)。
2、请小朋友比较圆锥体与圆柱体的不同,上面一圆,下面一圆,两个圆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有放倒才能滚动的形体叫圆柱体,圆锥体是底面是圆形,上面是尖形,不一样粗。
3、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和圆锥体很像如:冰淇淋、圣诞帽、路锥等等。请小朋友回答之后播放课件为小朋友介绍生活中的圆锥体。
三、感知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不同
老师进行三段式教学提问如:请你把圆柱体举起来,哪一个几何形体不见了,它叫什么名字,请你抱一抱圆锥体等等,请个别小朋友回答问题。
小朋友们都很棒,为了奖励小朋友们下面我们进行游戏——几何形体蹲与萝卜蹲游戏的规则相同,请小朋友记住自己的几何形体的名字,开始游戏。
四、发展幼儿观察力,完成记录表
每位小朋友一张记录表,请小朋友观察课件并准确的做好记录。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圆锥体,请小朋友回家后找一找有哪些物品和圆锥体一样的。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音乐活动,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这算是一首难度较高的`曲目了,歌曲中的转音较多,幼儿在演唱时较难掌握,歌词的理解较易,因此,怎样让这首歌成为一首朗朗上口的曲子,是本次活动需要攻克的重点。在组织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引导幼儿观察了位于教室内装饰画上的“小篱笆”。让幼儿直观感知这一事物,一定程度上让他们融入自己的情感。紧接着,在歌词教授的环节,我带领幼儿一句一句的朗读歌词,结合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让一句句优美的歌词记熟在他们心间,在幼儿的跟读中,为幼儿添上生动的意境,因此,在接下来的旋律欣赏中,幼儿不由自主的唱了起来,让活动顺利完成。在这次活动中,我运用了情境导入法,直观法,讨论法和视听法,虽然本次活动幼儿积极参与,但我认为在活动的准备阶段还可以更加充分,或者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及时延伸,整合入美术活动,请幼儿根据歌词绘画出围绕在自己家门口的小篱笆。
小百科:篱笆又叫栅栏、护栏,是用来保护院子的一种设施,一般都是由木头,棍子,竹子,芦苇、灌木或者石头构成,常见于我国北方农村以及欧美等地广人稀的国家,用于保护院子。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幼儿大班教案02-23
大班的教案11-28
(精选)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经典)07-25
大班教案[经典]07-24
大班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精选)07-27
大班教案[精选]07-31
大班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