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04 11:57:3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感悟诗歌内容,知道在成长的过程中应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认5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感悟诗歌内容,知道在成长的过程中应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026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记得那些诗歌?说来听一听

  二、新授

  1、揭示课题后,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学生小组互读

  3、教师要求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学生在一节一节的诗歌朗读中,教师及时进行生字的认识。

  (教师讲解要求: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理解,让学生知道句词字的含义)

  4、游戏识字

  5、学生书写生字

  三、小结

  第二课时027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读文

  齐读

  分组读

  分四人小组读

  分男生女生读

  二、引导思考(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应提出的问题)

  思考题

  1、学生说说自己对“时时刻刻”这一词的理解,再说

  几个这样的词(aabb)

  2从那儿可以看出“我”时时刻刻都在长?

  3除了课文中列举的例子外,在什么地方你也在成长?

  4、成长中你遇到哪些问题,哪些困难?你怎么面对?

  5、成长除了指个子长高之外,还包括什么了?

  教师小结:我们不管在哪儿,不管在干什么,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季节,不管你是否愿意,是否注意,都挡不住自己成长的脚步,所以对成长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你就必须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三、学生自由的进行朗读背诵。

  10征友启事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会写8个字,会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4、通过区分两次的征友启事内容的不同,进一步认识到只

  有“求同存异”才会交到朋友,引导学生正确交往。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认14个字,会写8个字,会自主积累词语。

  通过区分两次的征友启事内容的不同,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求同存异”才会交到朋友,引导学生正确交往。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028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的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10课——板书课题《征友启事》

  读题认识“征”“启”字,学生读题质疑

  1、什么是启事?

  2、谁给谁写征友启事?等等。

  二、学生自由读文

  三、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后告诉老师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或者你还有哪些疑问,都可以说出来,提出来。学生积极发言)

  四、解决问题

  1、小牛为什么要征友?出示词语卡片“孤单”说话。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学会区分两个不同的启事,区分他们的不同之处。(教师分别出示两种不同的启示)

  在读启示的过程中教师指导认识

  朝夕相处耕田垂头丧气闷闷不乐

  3、两种不同的启示分别有什么效果?

  学生结合课文进行表演,表演中认识词语“猎狗”“马驹”

  “学习”“兴高采烈”

  五、有情朗读课文

  六、小结

  请你写一个征友启事,想象怎样写,能让你叫到更好的朋友。

  第二课时029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齐读课文

  二、游戏——寻找好朋友

  方式:教师读出语声字有关的句子,学生在文章中找出来,并找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及要认识并要求会写的字。并及时指导朗读句子。

语文教案 篇2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会认“鼾、狮”两个字,会写“闹、浪、觉、潮、绽、渔、吼、掀、滔”。理解“绽开、波浪滔天”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诗歌内容,通过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想象大海优美的画面,体会夜色中大海的美丽与静谧,以及大海的'万千气象,领略大海的神奇壮观。

  3、注意积累好的语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读、诵、背展开想象,感受大海的动、静之美。

  策略与方法:

  读中感悟,读中想象。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海的有关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你们看见过大海吗?能说说你们心中对大海的印象吗?

  那些同学收集到了大海图片,展示给那些没有看见过海的孩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篇关于海的诗歌《大海的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来解决。

  2、出示生词卡片,强调读 :鼾声、潮声、绽开、掀起

  3、结合生活理解“鼾声”、绽开、掀起

  4、检查读文情况: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第一首诗歌:

  1.读文感知:

  1)思考:从哪里看出大海睡觉了?

  2) 指导朗读:是啊,大海不闹也不笑了,因为它睡觉了,嘘,我们别吵醒它,该怎么读?

  3) 什么时候,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那白天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呢?

  启发:白天,风儿什么样的?

  风儿吹在衣服上```````这是风儿在和人们闹呢!

  风儿吹到渔船上```````这是风儿在和渔船闹呢!

  白天,浪儿怎么样?

  浪儿拍打沙滩,哗哗,这是浪儿在笑呢!

  4) 指导朗读:闹了一天,笑了一天的大海一定很累了,现在他睡着了,你忍心吵醒他吗?想想怎么读好他。

  5) 睡觉了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呢?

  6) 再读读,说说大海她像谁?为什么?

  是啊,大海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多像一个慈爱的母亲,你喜欢大海妈妈吗?带着你对她的喜爱,深情的读读这句。

语文教案 篇3

  师:小孩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向他大声提问,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这么大的声响会把鱼儿吓跑的。

  生:千万别再叫喊了,不然俺就捉不到鱼了。

  生:俺应该做个手势让行人不要再叫喊了。

  师:假如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

  (请同学边演示,边说说手势的含义)

  生:(做摆手的动作)让行人不要叫喊了,免得惊吓了鱼儿。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开,不要打扰俺钓鱼。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近说话,这样就不会影响俺钓鱼了。

  师: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生:那个小孩做让行人走近的手势,行人走近后轻轻地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就不会吓跑鱼儿。

  生:俺也认为这样。小小朋友愿意回答行人的问题,只不过不想惊吓鱼儿,所以让行人走近说话。

  生:俺想那个小孩应该先摆手让行人不要大声叫喊,再招手让他过来轻声说话。这样既协助了他人,又不会把鱼儿吓跑。

  师:大家说得非常对。这位乡村小男孩十分机灵,他陶醉在垂钓乐趣之中的时候,还不忘协助他人,真是十分可爱。老师想,同学们也愿意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吧。

  [评析]

  小朋友的灵魂嫩如面粉团,不当心碰它一下,你的'指纹就印在他的灵魂深处。随着他的年龄增加,那指纹就发展成脑组织纹路,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从细微之处塑造儿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这位教师正是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动身,让同学进行发散思维,同时结合行为规范的准则,引导同学养成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好品质。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正确的诵读方法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精练性、音乐性的特点。

  2、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4、掌握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

  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和教学目标2

  三.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设想:以朗读帮助理解,在熟读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积累的生物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音乐美,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再品析语言,了解这首诗的主要手法,理解其作用。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诗歌,整体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首科学诗,以诗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我们来探讨一下,到底介绍了哪些知识?

  二、检查预习:

  a)检查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b)检查朗读情况。

  三、老师朗诵,要求学生注意音节的停顿,语调的变化。

  四、学生朗读诗歌,探讨问题:

  a)诗歌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b)诗歌的主体部分是哪几节?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诗的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

  c)人们认识自然界的演变过程中,化石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d)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五、抽学生朗读,教师作适当指导。

  六、组织学生探讨问题,明确答案。

  a)这首诗主要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b)诗歌的主体部分是3—6节。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化石重现了一个逝去万载的令人神往而奇幻的生物进化世界。

  c)化石起到了保存物种生命信息的作用。

  七、布置作业:

  a)抄写课后词语。

  b)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诗歌,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了解诗歌的主要手法,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教学步骤:

  一、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诗的第一节连用了四个反问句,有什么作用?诗行中提到的几个“最早的.生物”依次是指什么?(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

  2、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3、请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一下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可以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补充)

  二、再读诗歌,品味语言:

  1、诗歌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各举一例,并说明作用。

  2、诗歌的语言讲究含蓄,包含的内容却很丰富,分析下列句子的言外之意。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化石引起人们想象出生物进化的历程)

  b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化石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化石能够记录生命演化的历程)

  三、三读诗歌,总结诗歌的内容、特点。

  四、拓展阅读:艾青的《鱼化石》

  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三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通过讨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

  2.试着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在讨论中,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前,老师已经让你们去寻找秋天,你找到了什么?

  (估计:树叶、果实熟了、天气变化等)

  师: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寻找秋天。

  齐读第5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借助音节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3.指名读。其他同学评议。

  4.标一标本课有几句话。

  三、细读课文,扎实训练。

  1.分句朗读:

  第一句:(1)指导生把这个长句子读正确。

  (2)自己读这句话,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

  自己正确的再读这句话。

  (3)范读

  生注意师是怎样读出长句中的停顿的。

  (4)生自己体会读。

  过渡:秋天是什么颜色的?文中的小朋友怎么说的?快读一读2——4句。

  (1)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想。

  (2)小组讨论、交流。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

  指导如何讨论(1)每个人都发表意见。

  (2)组长注意听。

  (3)组员倾听,发表不同意见。

  (4)集体交流,指导朗读。(评读:熟练、感情、语气)

  讨论:小文、小方、小力说秋天是蓝色的'、黄色的、红色的,各指的是什么?

  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第5句:

  (1)最后一句结束的是什么号?(问号)

  (2)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自己读读,师指导读,指名读。)

  (3)自由发言: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

  2.诵读品味

  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指导:按句背、连起来背

  (1)生独自试背

  (2)检查背的情况。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秋天,感受到了秋天多彩的颜色。愿你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美丽的秋天。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新,放。学。后。和。同。校;认识4个偏旁;斤字旁、反文旁、同字框。木字旁;理解“放学、同学、山上、学校”等词语;能读拼音写句子。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学会用“这是……那是……”的句式说话。

  4.说说自己家乡的新楼房。新变化,感受到家乡在变化、祖国在变化,初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课文,学会新、放、后、学。和、同6个生字;认识同字框、反文旁、斤字旁。

  2.学会“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示题,读题。读准“数”字,教学“新”。

  新:读准前鼻音,认识斤字旁。书空笔顺。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家乡的新房可多啦!那么,有哪些新房呢?这些新房能数清吗?听老师范读课文。

  2、你们喜欢读吗?那么先来认认生字,看谁认得快,记得准。(出示生字卡片)

  3、把生字放在课文中能读吗?轻声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评议。

  5、课文共有几句话?师,男生、女生分别读一句。

  三、讲读第1句

  1、读第1句,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根据回答,出示卡片)

  放学后我和同学在山上数新房

  2、这句话告诉我们数新房的时间是,地点是,人物是,事情是。

  3、齐读句子,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根据学生说的调整卡片位置)

  4、教学“放、同”,认识反文旁、同字框,说说是怎么记住的?

  四、作业

  抄写6个生字,抄前自己读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哪个字需要老师帮帮你的?

  重点指导“新”和“放”的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新房多,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校”。

  3.初步领悟“这”、“那”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说“新、放”的偏旁和“新、后”的反义词。

  2、开火车认读6个生字并扩词。

  3、正确区分音近、音同字。(作业本第1题)

  学生自练——交流——校对。

  4、两人赛读全文。

  二、讲读第2句

  1、“我和同学”在山上看到哪些新房?(板书:新学校、新工厂、新住房)随机读准生字“校”。

  2、出示图片:说说哪幢是新学校,新工厂、新住房?你怎么知道的?

  3、新学校离我们近,用上“这是”(板书),新工厂离我们远,用“那是”(板书)。

  4、上来指着挂图数新房,集体在座位上配动作数新房,边数边说,手势强调这、那的远近关系和大片的样子。

  5、看图理解“大片”,哪些是新住房?

  这么多的新住房一幢接一幢,连在一起,这就是——大片新住房。

  6、朗读指导(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通过范读,教给技巧:这是/新/学校,那是/新/i厂,还有/大片/新/住房。

  边做数新房的动作,边用自豪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7、如果他们在工厂边上的山上数,该怎么说呢?你为什么这样说?

  三、讲读第3句

  导语:不管在哪个地方数,不管用什么方法数,都无法数清家乡的新楼房。

  1、指名读第3句,老师范读。

  ①为什么“数啊数,数啊数”老师要读得这么漫,你们知道吗?(新房子很多,数了很长时间)。

  ②为什么会数不清呢?(新房子大多了)

  ③除了新学校、新工厂、新住房外,还有其他的新房吗?

  ④这么多的新房,难怪他们数不清了,家乡的变化真大啊!这时候,小朋友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想些什么?

  试着读这句话,表达高兴的心情。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抄写“校”三遍。

  2、课堂作业本2、3题。

  3、课外:数一数自己家周围的新楼房。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用“这是……那是……”的句式练习说话,训练说话的条理性。

  2.感受家乡、祖国的巨大变化,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听写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斤——欠——口——木——

  2、“同”的第5画是什么?“校”的第4画是什么?

  3、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组词比赛读课文

  三、说话训练

  1、课文用上“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把新房子的位置也说出来了。你能用“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说说图上的物品吗?(作业本第5题你问我答)

  2、同桌一人问一人答。

  3、连着说两个问句。

  4、谁能利用教室里的实物,用上“这是”“那是”说说吗?

  四、总结导引

  1、昨天,你回家去数了新房吗?跟大家说说你家周围的新楼房,好吗?

  2、你们外出时看到过哪些新楼房?

  3、是啊,不仅我们的家乡有许多新楼房,全国各地都有新房。(出示图片,介绍高大的建筑物)

  4、小结:祖国各地都建造了许多新房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等将来你们长大了,一定会造出更多更好的楼房,能吗?

  五、课堂练习

  作业本第4题。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经典]语文教案09-02

语文教案(精选)08-27

语文教案(精选)08-11

语文教案【经典】08-14

语文《公输》教案09-18

语文教案11-20

语文教案11-18

语文教案11-19

语文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