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对称规律。
2.过程与方法:运用对称的造型手法发挥想象,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对称的原理,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
教学难点:制作时注意颜色匹配、颜料
稀稠合适、面积适中、拓印力度适中,以及拍打、磨压、按压方法的运用。并能创造富有想象力的画面。
【教学准备】:
课件、小卡片、示范用纸、水粉颜料、调色盘、画笔、小水桶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游戏A:找朋友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请来了一些特别的朋友,可不巧的是他们跟自己搭档走丢了,大家能帮帮他们吗?(师贴出半边各种不同物体的形状,学生找出另一半贴出来拼成完整的图形。引出对称)(播放找朋友的音乐)请4位学生上台找朋友。
师: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那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可爱的小伙伴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生答,师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小结:像这样形状、大小都一样的图形就形成了对称关系,具有对称性。 游戏B:找对称轴
师:(拿出4个图形并展示于黑板)大家认识这些图形吗?它们是对称图形吗?你能找出它们其中的一根对称轴吗?(请4位同学上台来寻找并展示) 师:你们真聪明!找的又快又好!
二、欣赏、尝试、探究
1、激励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师: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与图形是对称的呢?(生答,师给予肯定与鼓励)
2、课件播放:师生一起欣赏生活与大自然中的对称图片。
师:仔细观察,细细体会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给我们带来的美。
师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图形对折后,两部分边沿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游戏C:变魔术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来,老师要为大家变个神奇的魔术。同学们,想不想看啊?
1教师表演魔术游戏,学生欣赏,激发兴趣(空白纸----半边图案----全幅图案)。
2、展示游戏中变出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设疑。
师:猜老师变的.物体像什么? 有谁发现了老师变魔术的方法?
3、揭示课题——色彩对印
4、课件播放:师生一起欣赏“有趣的对印画。感受对印画的奇妙之处(对称、抽象、肌理较丰富)。
师:请大家仔细欣赏这些美丽的对印画,然后4人为一组讨论并总结出对印画的制作方法与步骤。(生回答,师给予肯定与表扬)
三、方法指导
1、制作过程与方法:(课件展示制作过程与方法)
(1)将画纸对折后展开。
(2)在折线的一侧用饱和的颜色进行点、滴涂颜色,可随意、也可有形象目的,点涂的颜色不可繁杂、细碎,3~4种即可。
(3)将未点涂颜色的另一侧覆盖在涂色面上,用手轻压、推抹或拍打。(注意力度适中)
(4)揭开候干。揭开后如有未印上颜色的地方可再增补,重复折印局部,直到满意。
(5)还可以根据揭开后的效果,自己稍加添画,联想命名。
2、探究与发现:“你一言我一语”: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下面的压印画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改正呢?(生观察后回答,师给予肯定与引导)
3、师选一两个学生常出错的的误区进行指导与解决。
四、自主表现
(师出示课件:作业内容和作业要求)
1、活动内容根据制作方法和步骤,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完成一幅对印画,体会其中的奥妙。
2、活动要求:
(1)制作方法正确,对称关系明朗。
(2)色彩较丰富(颜色3至4种即可),有纹理变化。
(3)展开丰富的想像,使作品富于创造性。
3、(轻音乐声响起)学生自主表现对印画,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五、欣赏感悟,课堂总结:
1、自主完成的同学可以张贴到黑板上。
2、交流评价,师:说说谁的最有趣?为什么?
3、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哪种制作方法?
板书设计:
色彩对“印”
对称性 对印画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认真倾听老师同伴的讲话
2.听懂并学说方言童谣,体验其中的乐趣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PPT,幼儿人手一份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丹阳话)小朋友,你们好!
2.老师说的是哪里的'话呢?(丹阳话)那你能用丹阳话和老师打招呼吗?(能)说说看(老师好!)
3.我们是哪里人?(中国人)我们是中国什么地方人?中国有很多地方,很多城市,就我们丹阳有很多地方,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方言,也就是说家乡话。
4.那我们现在就用家乡话,方言来说一说自己的名字,谁来说?(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刚才小朋友都用方言说了自己的名字
5.老师这里有好几张图片,先看一看这几张图片里是什么?(鸡蛋,钞票,数字3,幼儿园)这些东西有珥陵话怎么说,请小朋友先在下面说一说,谁愿意站起来说给我们听一听呢?
6.看,老师这里还有一张图片,图片上是谁呀?(老公公)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老公公?
7.谁能用珥陵话说一说老公公?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位老公公有趣的事情
二、倾听童谣
1.老师念童谣,幼儿倾听:从前有个老公公,问我借了两只蛋,礼拜三借礼拜四还,幼儿园里兜一圈,买了一顶西瓜帽,用掉钞票三块三
2.你们听懂了吗?听到了些什么?(幼儿自由地说一说)
3.那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4.小朋友们可真棒,那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童谣里面的图片,你能按顺序一个一个在图片的小圈圈上写上序号吗?第一句话出现的图片就写图片①
5.谁能大胆地到前面来念一念,那谁能有珥陵话说一说这首童谣,小朋友先在下面试一试,老师巡回指导
6.谁愿意上来试一试,说一说
7.老师还把这首童谣画出来了呢。小眼睛看好了,有意思吗?
8.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大班教案 篇3
相关知识:
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食肉。栖息于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除南极洲和大部分海岛外,分布于全世界。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预测故事情节并大胆讲述。
2、能结合生活经验模仿文明行为,积极大方地表现。
活动准备:
绘本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灰狼家的小饭桶(介绍故事的名字,让幼儿认识故事的主角。)
1、“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叫“小饭桶?”
2、小结:吃了不会做事情(好吃懒做的),这样的小饭桶是不受人欢迎的。
3、“今天我就要与大家一起去看看跟小饭桶有关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
二、不受欢迎的小饭桶
1、讲述故事ppt2—ppt6,并提问
⑴“你看到了动物们,谁在埋怨?他们在埋怨什么呢?”
⑵ “动物们为什么不和它们一起吃饭、玩游戏了?如果你是灰狼,你会怎样改变自己?”
⑶教师小结。
三、认真努力的小饭桶
1、讲述ppt8,提问
⑴“你看到城里的哪些动物朋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⑵教师小结。
2、讲述故事ppt9,提问
⑴“小灰狼们模仿了哪些文明礼貌的行为?”
⑵教师小结。
3、老师示范动作,让幼儿看懂并模仿。
⑴“它们还学会了一个这样的动作,你看……”
⑵“我做了个什么动作,谁来模仿一下?”“这是受人欢迎的行为吗?”
⑶ 教师小结。
4、联系生活经验,幼儿想象模仿。
⑴提问:“小朋友,你还见过哪些文明礼貌的动作?和旁边小朋友说一说,并且表演给小朋友们看看,让大家猜一猜。”
⑵教师小结。
四、讨人喜欢的小灰狼。
1、讲述故事ppt10—ppt12。
2、“小饭桶们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3、教师小结。
五、再次欣赏故事。
六、拍照留念。
附故事:
圆圆的月亮挂在高空中,看,大家都穿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他们好像是要照相了,可又像是在等待着谁的到来,这时摄影师说:我们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就要错过着银色的月光了,那样拍出来的照片会很暗的呢!”正在这时来了一群家伙,只听“哐”、“嘭”“冲啊”,他们稀里哗啦地撞倒了相机、摄影师,还有正在拍照的动物们。
第二天,大家聚在一起看到的照片是这样的动物们聚在一起,生气极了,他们在一起埋怨着……
鹿说:这群家伙真是一团糟,横冲直撞的把我的手都给弄伤了。
熊说:别提了,他们吃饭的时候,拍来打去的,还咬餐巾纸呢。
猪说:就是呢,就是呢,吃饭时,他们身上那鼓味道臭烘烘的,连我都吃不下了。
动物们生气极了,它们决定再也不跟灰狼家的小饭桶们一起吃饭、一起玩游戏了。灰狼们感觉到了没有礼貌,不爱清洁,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点都不受欢迎。于是,他们决定要去城里看看,那里的动物们是怎么生活,怎么受人欢迎的?
白天,灰狼家的小饭桶们瞪着眼睛滴溜溜地到处侦察……
到了晚上,他们就抓紧时间模仿、练习。
他们认真的看,认真的练。终于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群朋友,他们打扮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而且说话彬彬有礼,做得端端正正的。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在奇怪这些是哪里来的客人呢?哦,原来是灰狼家的小饭桶们,现在他们是动物们受尊敬、受欢迎的小灰狼了。你们看,又是一个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高高挂着,小动物们约定今晚一起拍个全家福。小灰狼们也早早的来到了。随着一声招喊:1、2、3茄子。大家都露初了甜美的笑容。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来源:
在翻阅《歌唱活动》一书时,我看到了“摘草莓”这个活动,歌曲旋律很轻快、活泼;歌曲内容也有些情节性,易于孩子理解,很适合孩子来演唱。但是,这个活动的第二声部设计得比较难把握。于是,我针对自己班孩子的能力水平进行了全面修改,并开展了此活动,应该说活动选材的灵感完全来源于学习,来源于书本。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快的情绪,初步学习用两个声部进行演唱歌曲。
2、在图谱的帮助下演唱歌曲。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一、练声。“孩子们,让我们先来亮一亮咱们的嗓子吧!”学习歌曲。
1、欣赏教师范唱,了解歌曲与内容。
“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好听吗?”“这首歌曲比较轻快,非常的好听。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出示背景图。
2、再次欣赏教师范唱。
“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根据孩子的回答,取出大图谱,放于黑板。
摆放图谱。
“谁来把这些图谱根据歌曲摆一摆?”“摆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看图完整演唱第一声部,将歌词与图谱匹配。
“让我们看着图谱跟着老师轻轻地来唱一唱。”
二、练习两个声部。
1、讨论、了解第二声部演唱的位置。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小图谱,为了使歌曲更好听,我们还要在歌曲里加入小图谱,放在哪儿呢?”
“不仅要唱大图谱,还要唱小图谱,小图谱怎么唱呢?”
2、教师唱第一声部,并用体态提示幼儿演唱第二声部。
“我们来试一试唱这首歌,你们唱大图谱,我来唱小图谱。”
3、将幼儿分成两个声部演唱2——3遍。
“在唱歌的时候,我们要一边唱歌,一边听别人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和谐一致就好听了。”
结束:“我们把这么好听的歌去唱给弟弟妹妹们听听吧!”
教学反思:
1、图谱与歌曲的结合。
在活动前,我准备了背景图、大图谱以及小图谱,活动中,我先利用大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在用小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吸引、调动孩子来参与活动,并通过摆一摆、看一看,使孩子们从中理解了歌词,记忆了歌曲。
2、动作与歌曲的.结合。
由于孩子是初次尝试演唱两声部的歌曲,对于第二声部的切入,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所以在活动中我利用肢体动作来提示孩子,被分成两部分的孩子看了指挥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
3、活动流程层层递进,过渡流畅。
用《摘苹果》的曲调来唱《摘草莓》练声,从两声部练声到学习新歌,再加入第二声部,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过渡时,紧接练声时的情景衔接道:“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来引出新歌,引出老师的范唱。在出示大图谱时,由于每张大图谱上有两句歌词,所以范唱完让孩子说,当孩子说出一句的时候,我会追问与之一起的另一句,“除了风轻轻吹,还有什么在飞?”“什么在风中飘香味?”“一颗颗红草莓好象什么?唱了几次?”等等语句组织得很自然、流畅。
当然,“有完美的教案,没有完美的课堂。”课堂是活的,总会存在一些不足,或者说有些地方可以上得更好。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摆大图谱的时间控制得再短一点,再紧凑一些,在请两三个孩子摆完后,我就可以清唱来纠正孩子摆放的对错与否。
大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根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在幼儿园的种植园里,在和妈妈奶奶逛菜场时,在帮妈妈奶奶捡菜时,都能看到各种蔬菜的根,但是,这个“看见”,是孩子的无意注意,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将孩子的无意注意提升到有意注意的高度,不但丰富了孩子的知识,也激发了孩子探索的兴趣。
在活动中,我们将孩子的自我管理融入到教学中,从幼儿的第一次探索到他们的第二次探索,都能看到孩子自主管理的影子。尤其是孩子的第二次探索,从他们的自我结合分组、组长的选出、工作的分工、回答问题的人选等等,教师都只是一个旁观者,让孩子充分自由发挥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根的不同形态,知道植物的根生长在土里。
2、在活动中能大胆表述,体验探索不同植物根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树根、黑板、篮筐。
2、园内种植园
3、幼儿问卷《列举三种根的样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
四、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树根,让幼儿摸一摸、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2、你们还知道什么植物有根?
3、教师小结:原来,大部分植物都有根。
(二)、第一次探索
1、幼儿动手找青菜的根
(1)今天,我们来到了种植园,那你们知道我们的种植园都有哪些蔬菜呢?
(2)你们真棒,那我要考考你们:请你们找一找青菜在哪里,它的根又在哪里?请你动手拔一拔,看谁的动作最快。
2、集合,提问:请你说一说青菜的根在哪里?你从哪里找到青菜的根?
2、小结:原来根喜欢住在泥土里。
(三)、第二次探索
1、请你说一说青菜的根长得什么样子。
2、小结:青菜的根是直直的,旁边有许多小毛毛。
3、我们的种植园里有那么多植物,是不是每种植物的根都和青菜的根长的一样呢?想不想一起去探索发现根的秘密呢?
4、接下来给你们一个任务:请你去找一找、拔一拔、看一看,(教案 ) 菜园里其他植物的根。要求:(1)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选好组长到老师这里拿筐。(2)每种植物只能拔一颗,并且拔的时候把它记录下来(出示记录纸)(3)听到铃鼓声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三人坐在一起。
5、集合:幼儿分组介绍自己的记录(从幼儿记录的方法、形式上进行点评)
6、幼儿观察自己拔的蔬菜的根。
提问:你们找到了哪些植物的根?他们的根分别是怎样的?(每组一个代表发言回答,其他组员补充)
7、根据幼儿观察到了不同根的特征进行分类。
小结:我们今天都发现了根的秘密,想菠菜、青菜这样直直的根,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直根系。像韭菜、大蒜的根,像老爷爷的胡须,叫须根系。像萝卜这样的根粗粗大大的,叫变态跟。
(四)、结束
刚才我们发现了根的秘密,那你们知道根有什么用途吗?回家查查资料,我们下次再讨论。
五、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种植活动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幼儿大班教案02-23
大班教案【精选】08-01
(经典)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12-10
大班教案01-06
大班教案01-06
大班教案01-06
大班教案01-06
大班教案01-07
大班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