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

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

时间:2024-04-08 11:46:49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

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1

  教学内容:P10~11“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点: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5=4×8=7×6=36—17=80—43=

  9×3=8×5=37—15=8+15=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如: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6+3×4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瓶饮料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3×4+6解法二:6+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6+12

  =18(元)=18(元)

  答:该付18元。

  4、尝试独立解决

  (1)提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几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a、3×4=12(元)20—12=8(元)答:应找回8元。

  b、20—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元)

  答:应找回8元。

  (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

  5、小结

  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

  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练习:P11“试一试”

  1、第(1)、(2)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第(2)题齐3学生板演并订正。

  3、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也可自己创设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

  四、总结: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2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知道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

  2、理解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森林中住着三只小象,他们三个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小象决定盖一座大房子三个好朋友一起住,这样可以天天见面。于是他们去森林中运木头,准备盖房子。看他们干得多起劲。(出示主题图)

  二、自主探究:

  1、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板书:每个小象运两根木头,三只小象一共运几根木头?

  3、问:“每个小象运两根”是什么意思?独立解答,小组合作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求一共运几根木头,也就是求3个2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算式是2×3=6(根)

  三、拓展运用:

  1、练习十二第1题。

  先教育学生“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然后认真观察画面,找出解决“一共浇多少棵树?”所需的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题里说的是什么事,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练习十二第3题。

  先了解每种商品的价钱,独立解决提出的两个问题。

  再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4、59页“做一做”。

  出示情境图,学生自己寻找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再独立解答。

  6、开放题:森林餐厅每张桌子能坐4个人,还有5张空桌,有22位客人坐得下吗?

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3

  教学内容:

  课本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应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教学重点:

  计算乘加、乘减,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课件显示:四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1条)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

  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

  二、探究新知

  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

  交流:

  (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1)

  (2)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1条。(4×3+1)

  板书:4+4+4+1=13条 4×3+1=13条

  三、引申拓展

  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3

  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3

  四、归纳

  像4×3+1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3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五、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1、3、4、5题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4×3+1=13 4×4-3=13

  先算乘法

  教学反思:

  让学生结合图来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这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在这个主动的'、相互启发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主线,为学生创设情感,提供资源,在不断的体验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多元评价中共同提高。

【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连乘、乘加、乘减 》04-03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02-22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11-06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15篇)03-27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15篇03-25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15篇03-27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精选15篇04-06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通用15篇)04-06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数学教案01-17

五年级数学教案连乘乘加乘减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