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实用的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2、通过认真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
1、通过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
2、学会修改作文。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挂图。
3、学生日记。
教学时间:
拟订教时:两课时
教学要点:自主修改作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质疑,明确修改的重要性。
1、(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二、指导如何修改作文。
1、过渡:我们都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那到底如何修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2、讨论:一篇文章写好后,要修改些什么呢?
3、对,找出这些毛病后我们要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来修改符号,来修改也就是我们平时做修改病句所使用到的符号,只不过那是句子,现在将句子组合成文章。
4、回忆复习所学修改符号。
5、自学书上例文《小花猫》
6、汇报:这篇文章中修改了哪些部分?毛病在哪儿?
7、练习:
⑴实物投影显示两篇学生日记,边讲评边运用修改符号修改。
⑵同桌互相批改一篇习作并交流。
⑶实物投影显示修改后习作,集体评议。
8、讨论总结:如何修改作文?
三、总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多修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文章不厌百回改,期待着你们写出一篇篇优秀的文章。
语文教案 篇2
一、知识目标:
依偎 妩媚 粗犷 小心翼翼 潇洒 涟漪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散步》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感情。
2.正确、清楚、连贯地朗读课文,要读出感情来。
三、情感目标:
在阅读中体会《散步》这篇散文表现的亲情和温暖。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散步》一文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思路结构:
《散步》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①):总起,交代了散步的地点和有关的人物。
第二部分(② ~⑧):重点写散步的过程。
这一部分又可根据内容分为三层。
第一层(②)交代母亲对这次散步的态度的转变。
第二层(③ ~⑤)写田野的春色以及一家人散步的乐趣。
第三层(⑥~⑧)写产生散步路线的分歧以及解决办法。
三)、写作特点:
本文注重语言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情趣盎然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2.含义丰富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写出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含义深刻。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3.意在言外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段话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4.细节动人
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摸这个细小动作,注入了母亲对孙儿的理解、厚爱和期望。。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是一幅温馨、明丽的风景画,这个背母亲的细微动作,不只有尊老的含义,也体现出了我具有对生命的一种使命感。
四、朗诵教学建议
朗读课文,至少让学生读两遍,要求:
1.将不认识的生字、词画出来,通过查字典注音、解释。
可训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自己所画的生字词写在黑板上,查字典后为大家讲解。
2.注意句中、句间的停顿,注意掌握好语速、重音,读出感情。
提醒学生,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轻重和语速的快慢,要做到清楚连贯,对多音多义字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确认其读音。注意句中的停顿和重复,语气要连贯,一般不读破句。语速处理与文章内容的推进要相互协调。《散步》一文以中速为宜,第四段应快些,结尾慢些。朗读时,需要强调的词句一般要加重语气。恰当的处理重音,能增强朗读的感染力量。重音?"重要适度,不等于一定要重重地读。怎样读,要靠慢慢体会。
3.以朗读的形式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五、课文整体感知教学建议
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当起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的作用。
在初次训练学生整体感知的时候,可用提问法引导思考。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赞扬了什么?(或者批判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文章里哪些句子比较重要?将揭示主旨或有深刻含义的句子勾画下来。这样带领学生逐层回答,便可顺利地把握文章基本要点。
通过初读《散步》,进行整体感知,明确以下要点:① 本文通过散步,写美好的家庭生活,写一家人的互敬互爱。② 我是个中年人,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如何③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祖孙三代的感情。
六、比较阅读教学建议
比较阅读 ,就是在一定的参照系中进行阅读,比较阅读有多种方式,如横比、纵比、类比、对比等通过比较,可使阅读中已知和未知、旧知和新知建立联系。借助比较,可以发现不同的观点和同一材料的各种加工方式以及表达上的差异,给学生创造性阅读提供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迁移思维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系统化、条例化的梳理水平,提高学生阅读速度,这对以后课外阅读中如何很快地处理众多繁杂的信息是很有帮助的。
本课书后练习题中要求将《散步》与《送小龟回家》进行比较阅读,学生第一次接触比较阅读的方法,可以不局限于练习题目中的要求,除了分析所蕴含的道理有什么不同,还可以让学生分析哪些方面是相同的,除了蕴含的道理,还有没有其它的不同点等。总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文章。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师应当利用一切机会实践这一要求。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指导用“舒畅、快活”造句。
3.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爱树林、爱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①“一生”和“最喜欢”说明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父亲一生最喜欢的事物。
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lí)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hū tuó)河岸上的一片树林边走过。 [②这句话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哪些因素?]突然,父亲站住了,朝幽(ōu)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③“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写了“我”和父亲来到滹沱河岸上的一片树林,父亲仔细观察树林。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nán)喃地说。[④“喃喃”二字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父亲通过观察发现林子里有不少鸟。用父亲的话引起下文。
可我既没有看见一只鸟,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⑤我为什么看不见、听不到有鸟?] 我茫然地望着凝(níng)神静气像树一般兀]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通过讨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
2.试着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在讨论中,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前,老师已经让你们去寻找秋天,你找到了什么?
(估计:树叶、果实熟了、天气变化等)
师: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寻找秋天。
齐读第5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借助音节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3.指名读。其他同学评议。
4.标一标本课有几句话。
三、细读课文,扎实训练。
1.分句朗读:
第一句:(1)指导生把这个长句子读正确。
(2)自己读这句话,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
自己正确的再读这句话。
(3)范读
生注意师是怎样读出长句中的停顿的。
(4)生自己体会读。
过渡:秋天是什么颜色的?文中的小朋友怎么说的?快读一读2——4句。
(1)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想。
(2)小组讨论、交流。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
指导如何讨论(1)每个人都发表意见。
(2)组长注意听。
(3)组员倾听,发表不同意见。
(4)集体交流,指导朗读。(评读:熟练、感情、语气)
讨论:小文、小方、小力说秋天是蓝色的、黄色的、红色的,各指的是什么?
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第5句:
(1)最后一句结束的是什么号?(问号)
(2)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自己读读,师指导读,指名读。)
(3)自由发言: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
2.诵读品味
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指导:按句背、连起来背
(1)生独自试背
(2)检查背的情况。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秋天,感受到了秋天多彩的颜色。愿你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美丽的秋天。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理解“一不小心、船舷、催、不慌不忙、刻舟求剑”等词语意思。
2.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懂得“刻舟求剑”的意思和含义。
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明白那个人的想法错在哪里。
教具 贴图、生词卡片
教学方法 品词品读法、想象描述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步骤
一、带入情境,揭题初读。
1.全班同学分成两队进行“成语接龙”竞赛。
师总结: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同学们不仅把学过的成语记得很牢,而且还记住了许多自己学会的成语。
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刻舟求剑”。师边书写课题边强调:看清“求”的第三、四笔,“剑”’的第七笔。
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正音。
4.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的什么事?(这个放事发生在江上。贴图:先贴“大江”,江水滔滔,远处是河岸。再在江中贴一“小船”,船上立一佩剑之人。)
5.看图,再自读课文,弄懂“刻舟求剑”’字面上的意思。(在船舷上刻记号捞宝剑。)
6.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四人小组互助解答,仍不理解的向老师提问。
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船舷”是指什么地方?
②“催”是什么意思?
③那个人为什么会捞不到剑呢?
7.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小组学习,同学们不仅弄懂了一些问题还提出了学不懂的问题,让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一起弄懂它们。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局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齐读本段。
②学习“宝剑”一词:结合“剑”字的“u”旁理解词意。
③用换词法理解“一不小心”(一不留神、一不注意)。看图想象这个人是怎么“一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里的。(移动“宝剑”,演示掉进江里的情景〕说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④指导朗读:读出意外、惋惜的语气。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宝剑掉进水里,让人多着急啊,那个人会怎样做呢?听老师读课文,注意老师读的哪些地方跟课文不一样,用笔划下来,然后说一说。
(老师省读了“一点儿”和“船舷”的“舷”字)
②这两个词能省去吗?
(不能。“一点儿”强调那个人很不着急的样子。“船舷”指船两侧的边(结合贴图理解),讲清了那个人拿小刀刻记号的具体位置,用词很准确。)
③指导朗读:语速稍慢,拖长音,强调出那人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
第二句是个长句,划出停顿号,练习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别人看到了,是怎么说的?自读课文,然后用“别人认为:____”的`句式说一说。
(别人认为:宝剑掉进江中,就得马上停船打捞,不去捞剑,光顾着在船舷上刻记号,是没有用的。)
②别人说这话时心情怎样?(十分着急)。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为什么?分四人小组讨论、补充,并请代表汇报发言。
(“催”说明他心里很急,说话又快又大声。“赶快”强调要快,不然就来不及了,捞不着了。句末的“!”强调刻记号是没有用的,要马上捞。)
③指导朗读。用大声急促的语调,配合着急的表情读好句子。
4.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别人那么着急,那个人仍然一点儿也本着急,课文用哪个词来形容?学习“不慌不忙”。(结合“慌”和“忙”的左旁来理解词意)
②用“不慌不忙”的语气练读那个人说的话。
③看看他想的是什么办法?根据回答板书:
(板书:从这儿掉从这儿捞)
④在画面上演示这种捞剑的方法,并看图讨论:
a.“宝剑从这儿掉下去”一句中的“这儿”指哪儿?(板书:江中)
b.(师操作:移动“小船”至“岸边”)
“我从这儿跳下去捞”句中的“这儿”指哪儿?(板书:岸边)
c.这种方法能捞着宝剑吗?为什么?
(在江中掉的宝剑却在岸边打捞,当然捞不着。)
d.他的想法错在哪儿?
(虽然记号还在,但船在动,捞剑的地方已经不是掉剑的地方了!师归纳出:情况变了,方法却不变,就办不好事情。)
5.那么怎么做才能捞着宝剑呢?谁能将黑板上的画面重新移动一下,然后说一说。
(只有立即停船,马上从掉宝剑的地方跳入水中打捞,才能捞着宝剑。)
三、想象情境,领悟寓意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引导想象,续说故事。
(船靠岸后,那个人会怎样做?结果如何?他的心情样?……)
3. 进一步领悟寓意:
是啊,他这样捞永远也捞不着宝剑。可他却不明白。(贴头像特写图:画面上掉剑之人一脸困惑、失望之意。)谁愿意帮助他,给他说说道理?(模拟情境表演说话。)
4.这个成语故事,说的是生活中的哪种人?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自学课文生字词,在阅读过程中检查、复习。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2.了解文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叙事写人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沉着果敢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通过文中哈尔威船长指挥救援的具体表现,体会船长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叙事写人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智力游戏。
一条木船破了,舱里进满了水,单凭破船本身的浮力已承受不了船上一对夫妻和一个即将成年的儿子的重量,他们又都不会游泳,怎么办?远处有一条船正在驶来,但坐等获救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就是船上的那个孩子,请设想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全家人脱离险境。
二、请同学们看小黑板掌握文章重点字词。
多音多义字
翘 qiáo翘首qiào翘板 刹 chànà刹那 shāchē刹车
丧bēn sāng奔丧 chuí tóu sàng qì垂头丧气 薄 纸很薄、人情薄、薄片薄饼、薄脆“等读báo是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薄弱、稀薄、淡薄、尖嘴薄舌、单薄、厚薄、薄地、薄田、薄酒”等读bó。
形似字:蓦――暮――幕――墓――慕 湍――揣――踹――瑞――端猝――粹 履――屡――履
词语:小心翼翼 蓦然 酣睡 失魂落魄 井然有序 巍然 相提并论湍急 你推我搡 猝然 肇祸 蓦地 勉强 屹立
三、整体感知,畅谈印象
1.快速浏览课文,初步感受故事内容。
2.自己读课文,继续感悟。要求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说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初步印象交流。(设计意图)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选择他们最值得说,最值得读的片断,触及心灵的部分交流,实现阅读个性化。学生所读的所说得也正是文章表情达意的部分。
四、质疑探究,突破难点
1.在学生初读课文交流印象后,我请学生大胆质疑,归纳并引导学生提出最值得探究的问题之一,也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即“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顺着这一问题围分三步走
(1)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要引导学生把当时乱的场面感受到,品味:可怕的震荡、惊恐万状,求生的人像疯了似的,一片混乱,……)
创设情景,想象当时的场面,再指导朗读,感受当时紧张危机、混乱的状 这样的后果怎样?(思考得知:死路一条,谁也就不出来)
(2)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助工作的?(结合重点语句: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个人救出去。““那个男人单干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前打死他。”引导:从这简短有力的语言中,悟出点什么?能悟出至少三点:①指挥有方、沉着冷静;②忠于职守,责任感;③保护弱小;
然后分角色朗读船长和机械师、大副的对话,并对大副下了开枪的命令,体味语句的'简洁。感受船长的威严、果断、不可动摇。和他危难时刻首先要保护弱小的做人之道,这时船长的形象已成了伟大灵魂化身,屹立于每个人的脑际中。)
(3)议一议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么样?
①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必要。因为如果乱下去,可能死路一条,谁也救不出去。
②船长用枪威胁男人,是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内的船上的一切人。结果证明船长没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员当中。
③船长采取这种做法反映了他的机智,和《跳水》中的船长一样机智。
以上分三步走探究完第一个问题,重难点基本突破。
2.探究内容之二
哈尔威船长在沉没之前,就没有办法救自己吗?
把结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抓住“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 体会船长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再联系前面船长争分夺秒救助他人的情景,充分认识船长把自己生死置于度外,关心船上每一个生命的崇高品质和伟大情怀,体会他高度责任感、忘我精神和誓与船共存亡的决心。总结船长的高贵品质:忠于职守—舍力救人,与事业共存亡;做人之道—尊重他人生命,优先保护弱势群体,彻底忘我。
板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
指挥有方、沉着冷静 忠于职守,责任感 保护弱小
语文教案 篇7
内容预览:
综合性学习 《说不尽的桥》教案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借助网络和图书来查找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结构、功能、建材、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活动准备:将学生按兴趣分成科学、乡土、文学、艺术四个兴趣小组,分别收集资料,并且在每组选出主持人和组长,负责汇总资料及制作课件。各小组进行交流。
活动步骤:
1、 导入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说桥。跨越障碍的通道,这是桥简洁准确的定义。桥梁是人类所建造的最古老、最壮观、最美丽的建筑工程,记录了人类的文明,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这两个星期中,同学们通过上网,查找书籍,询问家长等途径对桥和桥文化进行了学习和探究。今天,就让我们向大家来汇报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
2、 展开活动
1、科学组
主持人介绍桥的基本构造(桥墩,跨度,承台,承重结构等)
分类:梁式桥(梁分成简支梁,连续梁以及悬臂梁)
斜拉桥(桥塔与桥面之间有许许多多钢索相连)
悬索桥(容易与斜拉桥搞错,判别方法:观察是否有一根主索与其他钢索相连,若有就是悬索桥)
拱式桥(拱分成上承式拱,下承式拱和中承式拱)
建桥的常用建材(钢铁,木料,石料等)
根据已介绍过的知识看图片竞答图示各桥分别属于哪种桥
竞猜桥梁之最(中国最大的斜拉桥 上海扬浦大桥
世界上最大跨的的'悬索桥 日本明石海峡大桥
世界上最大的石拱桥 湖南凤凰乌巢河桥
中国石拱桥中桥孔最多 苏州宝带桥)
2、乡土组
请同学们说说所知道杭州的桥名(八字桥、锁澜桥、望山桥、跨虹桥、压堤桥等)
看杭州名桥的图片,说说这些名桥的动人故事,体会这些故事所体现的桥的文化底蕴。(断桥、望仙桥、西泠桥、长桥等)
3、文学组
主持人介绍与桥有关的成语(濠梁之上、河梁携手、架海金梁)
主持人说解释,同学猜成语(桥归桥,路归路;过河拆桥;河梁之谊)
介绍与桥有关的对联
(一楼一水一桥,千古文章千卷画;万国万商万旅,满城春色满湖诗。
贯通八百里重湖,浩渺今看联一线;翻遍几千年历史,巍峨那见有斯桥。
小江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山会两县;大善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吉利桥横形半月,太平梁峙映双虹。
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等 )
介绍与桥有关的歇后语:(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烂板子搭桥--白搭;
烂桩子搭桥--不牢靠)
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
交流描写桥的诗歌。
(鸡声野渡溪桥滑。《疏影》吴潜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竹枝词》刘禹锡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温庭筠
朱桥翠径,不许京城尘飞到。《谢池春》陆游
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临江仙》陆游)
4、艺术组
欣赏富有艺术美的名桥(绍兴纤夫桥、八字桥,泰顺廊桥,扬州五亭桥,广西三江程阳桥,福建泉州安平桥,西安灞桥等)
欣赏画家笔下的桥(孟克《桥上的少女》,梵高《阿尔的吊桥》,达芬奇《蒙娜丽莎桥》等)
欣赏邮票中的桥
介绍有关桥的音乐和电影(《北京的桥》,《卡桑德拉大桥》,南斯拉夫著名电影《桥》,《廊桥遗梦》,《桂河大桥》,《遥远的桥》,《魂断蓝桥》等)
3、 活动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进行了这次综合性学习后的心得和感受。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思考了桥的内涵,,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拓展了思路,学会了探索,懂得了思考,掌握了不少新的学习方法。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跨越各种障碍,去构架属于自己的时代桥梁吧。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精选)语文教案08-01
语文教案【精选】07-27
【精选】语文教案08-03
语文教案11-23
语文教案11-24
语文教案11-24
语文教案11-24
语文教案12-08
语文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