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解决问题的练习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的练习数学教案

时间:2024-04-12 06:54:1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解决问题的练习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解决问题的练习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解决问题的练习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的练习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3页

  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合适的策略整理相关信息,感受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合适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感受运用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提高运用策略的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运用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提高运用策略的能力。

  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回忆

  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通常采用什么策略来整理信息?采用这样的策略有什么好处?

  课件逐一出示补充题:

  指名回答,小组交流

  二、灵活运用合适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1、小明和小芳在环形跑道跑步,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小明每秒跑5米,小芳每秒跑7米,经过50秒两人相遇。跑道长多少米?

  2、AB两地相距20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8小时两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1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小芳家原来有一个宽40米的长方形的养鱼池,今年将鱼池扩建,宽增加了5米,面积增加了240平方米。现在养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李爷爷家有一块长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菜地。现在因旁边的土地被征用,长减少了6米,宽减少了5米。菜地的面积减少了多少平方米?

  每次出示一题,在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提供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你是用什么策略将条件和问题整理清楚的?再请学生根据整理好的信息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算式。

  学生独立解决、汇报

  三、运用策略解决一般的稍复杂的三步计算的问题

  1、想想做做:第93页第5题

  2、想想做做:第93页第6题

  根据题意填好表格,说一说解题思路再独立解答、交流

  四、评价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五、作业设计

  想想做做:第93页第4、7、8题

  六、教后反思

解决问题的练习数学教案2

  一、教学内容:练习十三的第4、5、7、8题及相关补充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有余数除法的价值,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其中也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2、难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五、教学准备:情境图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现在书店对小朋友进行书的优惠,每本儿童读物都只卖4元,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个同学都要买些什么书吧。

  师出示书店买书的情境图

  让学生找出问题,独立解决。

  2、师出示森林餐厅的情景图,让学生先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老师板书。

  问:是不是平均分的事情?是怎样分的?

  那么该如何解决?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汇报不同解决办法。

  3、出示丛林探险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所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并说说要解决每个问题所需的'数学信息是不是知道。独立解决。

  4、观察花店的图,把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列出来。理解题目的要求。

  让小组一起用圆片、三角形、正方形来代替花进行扎花。最后一起确定解题策略。

  5、给班级分组,怎样分比较科学,说说理由。

  (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聪聪陪妈妈去水果市场买水果,妈妈说:“聪聪,我想买35个苹果、28个梨子、32个橘子,然后你按4个苹果、5个梨子、6个橘子装一袋,看看可以装几袋?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的练习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课本第61~62页练习九第7~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先求一个单位的数量、再求问题结果,及先求总数量、再求问题结果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特点,了解并掌握相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灵活运用策略和知识、经验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实际问题,体会相关联的数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感受数学思维的基本方式,发展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主动应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现实生活里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应用性,培养应用意识和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应用策略解决先求一个单位的数量(归一)或总数量(归总),再求问题结果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根据下面条件提出问题。

  (1)①栽了3行树,一共24棵;

  ②6头牛吃了18千克饲料。

  (2)①一批树栽了3行,每行24棵;

  ②有6头牛,每头吃了18千克饲料。

  让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说说两组条件提出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指出:根据数量的联系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这里提出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求一个单位的数量是多少,比如一行树多少棵,一头牛吃了多少千克}另一类是求总数量,比如一共栽了多少棵,一共吃了多少千克。

  2、根据下面的问题先说数量关系式,再说说需要补充什么条件。

  (1)8行树有多少棵?

  (2)56棵树可以栽成几行?

  (3)每头牛吃12千克,这些饲料可以分给几头牛?

  让学生按要求说出关系式及需要补充的条件。(教师板书关系式,画出要补充的数量)

  3、引入课题。

  二、巩固熟练

  1、回忆解题步骤。

  提问:回忆一下,解决实际问题的_般步骤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2、做练习九第7题。

  (1)整理、分析。

  让学生阅读第7题,找找有哪些条件和求哪些问题。

  要求:每个同学先用自己的方式整理题里的数量,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想想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2)列式解答并检验。

  让学生列式解答,检验结果。(指名板演)

  交流:第一个问题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第二个问题呢?

  (3)比较异同。

  3、解答补充题并比较。

  (1)栽了3行树,一共24棵,照这样计算,栽8行树有多少棵?

  (2)6头牛吃了18千克饲料,照这样计算,60千克饲料可以分给几头牛吃?

  提问:这两道题,各要先求什么,为什么?哪一步的计算方法不同?

  三、拓展提高

  1、做练习九第8题。

  (1)完成第(1)题。

  提问:题里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让我们填写哪些问题?

  让学生计算、填表。

  交流:表里数据怎样填的?(板书呈现)填写这四个结果都要先知道什么新的条件?

  (2)完成第(2)题。

  让学生了解题意。

  提问:如果每箱装24个,要先求出什么新条件?

  比较:计算这两个表格里的数据时,第一步的计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2、做练习九第9题。

  让学生阅读题目,找出相应的数量并列表整理。

  提问:你是怎样整理条件和问题的?(呈现学生的整理或根据交流板书整理结果)

  交流:这里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

  3、做练习九第11题。

  让学生读题,想想每题分别要先求什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独立解答。(指名两人板演)

  提问:这两道题最后都是求的一双鞋多少元,为什么在计算上会完全不一样?四、课堂总结

  提问:回顾这节课的练习内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练习数学教案4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P35第6、7题

  (1)P35第6题

  问:“最多可以做几个蛋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最多”?

  理解后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吃完蛋糕,我们还要吃点水果,果农民正在运葡萄,请你们帮忙算一算,需要几个纸箱?

  (2)P35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结果的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对比第6、7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用“进一法”,有时要用“去尾法”。

  2、判断下面各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问:你们还发现生活中哪些问题也是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来解决的呢?

  教师可请学生将搜集的问题进行汇报。

  二、指导练习

  1、解决下列问题

  (1)一筒橙汁粉450克,每冲一杯需要14克橙汁粉和8克方糖,冲完这筒橙汁粉,大约需要多少克方糖?(P35第9题)

  提醒学生橙子粉瓶上隐藏了450克这个条件;学生在计算450÷16时就要遇到取商的.近似值,然后再用取的近似值与9相乘,这种情况是学生第一次经历。因此,教师要给以必要的指导或提示,避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走过多的弯路。

  (2)电信局为新建小区的680户居民安装宽带网,工人平均每周安装70条,电信局需要几个星期才能安装完?

  请学生先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思路,然后再在练习本上独立练习,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2、P35第8题

  如何处理结果?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说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发现不足校正。

  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P35第10题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4、小结,请学生说说感受。

  三、课堂练习:P35第9题。

  课后小记:

  困惑:练习六第9题到底是用四舍五入法、还是用“进一法”或“去尾法”?用四舍五入法的同学认为问题是求“大约需要多少千克方糖”;用去尾法的同学认为条件中指明“每冲一杯需要16克橙子粉”,所以不足16克橙子粉就无法冲一杯;用进一法的同学认为条件中指明“冲完这瓶橙子粉”,所以即使还有剩余也必须冲完。但到底用哪种更合理,更符合题目要求呢?

  练习六第10题学生出现两种解法:

  解法一:50000/10000x6.3x4=126(吨);这种解法是将一个月看成四周,求的是8月份这片森林“大约”可以吸收多少二氧化碳。

  解法二:50000/10000x(6.3/7)x31=139.5(吨)。这种做法则是先求出一天可吸收的二氧化碳,再求31天共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

  在这里应该用第二种方法列式。因为题目明确指出要求的是“8月份这片森林一共可以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即隐含了8月有31天这个条件。如果问题改为“平均每个月这片森林一共可以吸收多少二氧化碳约多少吨”时则可用第一种解法,因为每个月的天数不确定,既有可能是28、29天,还有可能是30、31天,但无论有多少天,一个月都大约有4周。

解决问题的练习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完成P35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结果的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二、巩固练习,判断这几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P345如何处理结果?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说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发现不足校正。

  4、P359(先说出解题思路,再解答)同上

  5、P3510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6、,请学生说说感受。

  三、拓展练习

  教师可请学生编题,交换练习本解答。

  课后小记:v

解决问题的练习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课本第62~63页练习九第13~18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不同策略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能根据数量间的联系正确解决三步计算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提出用数学方法计算的问题。

  2、使学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根据实际问题数量间的联系确定算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价值;培养按步骤解决问题、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用不同策略分析、解决三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最近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上节课应用策略练习了先求一个单位数量或先求总数量,再求问题结果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今天我们继续练习解决问题的策略,重点是灵活运用策略,分析和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能按步骤解决问题,进一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二、练习思路

  1、做练习九第13题。

  (1)审题整理。

  让学生阅读习题,整理条件。

  交流:有哪些条件,你是怎样整理的?(呈现或板书整理结果:

  普通奶牛:12头--每头每天20千克

  良种奶牛:18头--每头每天36千克)

  (2)分析解答。

  交流:我们来检查一下,看看是怎样计算的,每一步算的什么。 解答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还可以怎样想?(指名几人分别说一说不同的策略)

  (3)检验结果。

  出示补充题:

  ①12头普通奶牛一天吃粮食饲料96千克,18头良种奶牛一天吃粮食饲料108千克,良种奶牛比普通奶牛平均每头一天少吃多少千克粮食饲料?

  ②果园要栽252棵桃树,原来准备平均分成_21行栽,结果每行多栽了2棵,实际栽了多少行?

  引导: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道题,同桌互相说说可以用哪些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各是怎样想的。

  小结:分析数量关系,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或者结合起来想,这样就能有条理地思考,找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练习解答

  1、做练习九第14题。

  (1)解答第(1)(2)题。

  引导:现在我们来应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请大家看练习九第14题,看看有哪些条件和问题。

  交流:你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哪些问题?

  练习:请大家根据选择的条件,独立解决这两个问题。(学生解答,指名板演)

  指出:解决问题时,一方面要灵活运用策略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另一方面要选准与问题有联系的条件列式解答。如果选择不同的条件,就可以根据数量间的联系提出不同的问题。

  (2)提出问题。

  引导:那我们还能选择哪些不同的条件,提出哪些不同的问题呢?同学们可以先想一想,还能根据题里的条件提出哪些问题。

  交流: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结合交流,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提出的正确的问题,选择板书求两人用钱相差的元数j两人一共要用钱的元数问题)

  2、做练习九第15题。

  (1)提问题。

  让学生了解有哪些条件,想想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2)解决问题。

  选择一道两步计算和一道三步计算的问题,要求学生解答。

  3、完成思考题。

  启发:为什么后一次比前一次的要重一些?倒水杯数怎样变化的?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解决问题的练习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解决问题数学教案04-04

《练习十三》数学教案11-21

【精选】解决问题数学教案15篇04-12

二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04-03

三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04-04

三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04-10

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数学教案04-07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04-11

解决问题说课稿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