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重100千克的大米、 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2、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 )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0( )
小兰体重约25( )
一个鸡蛋约重50( )
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教学吨的认识。
(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
(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 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
(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
(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 3吨=( )千克
8000千克=( )吨
(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3)练习质疑
① 3吨=()千克 5000千克=()吨
② 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
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
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1000000克。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利用直观教具正确地用分数表示相关的数。
2、能利用分数知识将低级单位的`长度、钱币换算成高级单位,并用十分之几的分数表示,为下面认识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600÷3320÷4690÷3720÷9
60×40×7889+2572-56
80×6080+6015×616×5
二、在下图中涂上分数所表示地部分。
3/4
2/3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6题
2、做“想想做做”第7题
提问:为什么第一个括号填写1/10,第二个括号填7/10?
教师在线段上再任意表上几个括号。
3、做“想想做做”的第8题
出示放大图。
这把尺总长是几厘米?也是几分米?看着直尺说一说1厘米是1分米的几分之几?为什么?也就是几分之几分米?3厘米和7厘米呢?
4、做“想想做做”第9题。
5、做“想想做做”第10题
6、做“想想做做”第11题
四、全课。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实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学会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谈话: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讲一个猴妈妈分桃的故事。
投影出示:(分桃的'画面)有一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几个新鲜的桃子装在盘子里,你们看,一共摘了多少个?(学生观察得出,一盘有4个桃子。)猴宝宝看见了都连忙跑过来,嚷着要吃桃。老大说:“我可以分得这盘桃的1/4。”老二问:“这盘桃的1/4是几个呀?”
二、主动探究,感悟新知
1、合作探究。
谈话:你们能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自己思索一下,这盘桃的1/4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怎么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学具帮帮忙,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最好。
学生先独立思索操作,然后四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1)分组展示交流
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讲解。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想法:
想法一:用学具分一分。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其
中的1份是1个。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分的过程。
想法二:画图看一看。
这盘桃的1/4是1个桃
想法三:联系分数的含义想到:4个桃的1/4,就是包4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1个。
想法四:列出除法算式:4÷4=1(个)。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请每一位学生讲清楚自己的想法。如果出现最后一种方法,要让学生为什么要用4除以4,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比较方法
提问:这几种方法,你觉得那种方法最简便?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实物投影)老二说:“现在我知道了,原来要知道这盘桃的1/4是几个,是要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看一份是多少,可以用4÷4=1(个)的除法算式来算出结果。谢谢同学们帮我解决了难题!”
3、尝试练习。
(实物投影)猴老大说:“桃真好吃,要是我能吃这盘桃的1/2就好了。”教师引出谈话问题:这盘桃的1/2是几个呀?请同学门用刚才得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好吗?
学生尝试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4÷2=2(个)表示的意义。
三、组织练习,深化理解
1、操作游戏。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①指名读题后,要求学生在书上画竖线分一分,然后独立填写算式。
②集体订正后提问:12个草莓的1/3和12个草莓的1/4哪个多?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说要求,学生先操作,再列出算式。
摆8个圆片,拿出它的1/2。
摆12个圆片,拿出它的1/2。
提问:都拿出圆片的1/2,为什么个数不一样呢?
2、列式解决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尝试直接列式解答,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全班订正。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3、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5题。
1、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尝试做思考题。
四、全课,拓展延伸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4
教学目的:
通过进一步的练习,让学生熟悉的掌握整十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小黑板出示
14+5954-2316×5230×4
168÷830×20xx×1050×80
2.完成复习的第1题
提问:13×30,你是怎么口算的?
80×30,你又是怎么口算的?
二、估算
在黑板上写上算式。
23×58
师:如果要估算这个算式,你可以怎么进行口算?
完成复习的第3题
要让学生说明是怎么估算的,把多少看作几十,然后口算出积即可。
三、笔算
小黑板出示:
43×2125×2356×7863×80
并要求第一二小题进行验算。
集体反馈时,要注意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特别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书写格式。
要注意强调,乘法的验算方法,可以调换两个乘法的位置即可。
四、填表找规律
完成复习的第3题
集体讨论,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通过引导与板书,让学生初步发展,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也跟着扩大几倍。
五、解决问题。
通过条件与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感觉到图中的3个书架是个多余的条件,并没有用的。
六、课堂作业。
复习第2、4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2、体验比较小数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准确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小数大小比较的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课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逛商店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逛商店。我们先到食品店去逛一逛。在逛的同时别忘了记一记你所看到的食品的价格。(课件播放视频)
师:你记住了哪些食品的价格?
(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来回答,以此来复习小数的读法。)
2、接下来我们到文具店去逛一逛。咦!这儿有三个文具店。这三个文具店分别叫“奇奇文具店”“丁丁文具店” “豆豆文具店”,我们挨个进去瞧瞧。(课件3出示三幅图)
(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对三家文具店的商品的价钱进行介绍。)
二、探究新知
1、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1)师:新学期到了,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买一个铅笔盒,请同学们帮他拿拿主意,他到哪家文具店买便宜些呢?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2)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让学生分析自己的看法。
(3)问:怎样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想出的办法最多。
(4)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师完成板书:4.9元<5.1元)
2、小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关于比较小数大小的办法,真了不起。
3、我们的好友笑笑也还准备到这三家店里买些学习用品,你猜猜她可能会买什么?应该到哪家去买?
(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并提出问题。
(可能会买尺子,彩笔,书包,橡皮)
①“去哪家文具店买书包便宜?”
(个别学生汇报,全班交流。师板书:8.2元<8.5元)
②“去哪家文具店买橡皮便宜?”
板书:
2.63元2.36元2.65元
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先进行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再进行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最后得出:
2.36元<2.63元<2.65元
4、小结:
先观察这几组小数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两个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元),整数部分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元)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角),以此类推。
三、新知应用
1、(第4页的第1题)淘气和笑笑买完文具,他们俩清点了自己的钱包,发现都还剩有很多钱。这是淘气剩下的,这是笑笑剩下的。(课件出示图片)
说一说他们各自剩有几元钱?谁剩的钱多?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2、(第4页的第2题)智慧老人看见同学们表现这么棒,也想来考考大家。
(1)学生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小数大小的比较,并把结果填在课本上。
(2)班内反馈时请学生分别说出答案和自己判断的过程,让其他学生进行判断,并补充不同的判断方法。重点处理3.50元和3.5元的大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不同的想法进行比较,总结出两个数是相等的。
3、(练一练第2题)淘气和笑笑买完文具,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有三个新开的百货商店。(课件出示第2题图)
(1)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然后读出各种商品的价格,并用几元几角几分进行口头表达。
(2)解决“到哪个商店买毛巾便宜?”
(3)如果要买牙刷,到哪个商店买便宜?如果买牙膏呢?
四、总结提升: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增添了许多智慧。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多到几家商店看看,在商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我们要选择价格较低的商品。这就叫“货比三家知好坏,价问三处知贵贱。”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6
教材简析:
这节课主要教学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方法。例题先让学生按照竖式的一般算法以及其他不同方法算出结果,使学生初步产生学习笔算简便方法的需求,再介绍笔算的简便方法。
设计理念:
学生之前已经学会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末尾有0的简便方法。本节课的设计是想让学生在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需要进位)时产生用竖式计算的欲望,在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有效迁移自主探索发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以疑引新
1、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估算。下面我们进行口算抢答。卡片出示:
21×40 20×34 32×20 22×30 17×60 36×40
思考:他们都是两位数乘整十数,都可以采用同样的计算方法,为什么前4题口算起来容易,而后2题口算有点困难或算不出呢?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出:计算后2题时需要进位。
2、引出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奶牛场里的阿姨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来解决。
(出示主题图)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3、在交流中提出问题:“今天挤的牛奶有多少千克?”让学生说出算式后板书:25×30=
二、自主探索,优化算法
1、探讨算法
⑴问:知识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你能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方法来算出25×30的积吗?
⑵谈话: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计算方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
⑶汇报算法。
2、掌握方法。
⑴谈话:计算25×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
⑵介绍方法:
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25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25×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25中的5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
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25×3得75,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注意乘数 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个0。
第三步检验。
⑶问:这两种不同的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列竖式计算?为什么?
⑷小结:以后我们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可以用这种简便方法列竖式。
3、试一试: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题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集体评讲做法,并让做错题的学生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订正。
注意积末尾0的处理。
三、巩固新知,综合运用
1、想想做做3
问:题目要的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这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估计一下他们的结果会有怎样的联系呢?(结果可能比较接近)
计算验证。
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
小结:果然比较接近。今后我们在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时,可以把其中一个乘数看成接近它的整十数来估算得数。
2、想想做做4
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说说是怎样列式的,又该怎样进行估算。提醒学生用约等号连接估算结果。
交流估算方法:
30×20=600 27×21≈600(个)
27×20=540 27×21≈540(个)
30×21=630 27×21≈630(个)
3、想想做做5
出示场景图,让学生说说收集到哪些信息,独立计算后,再指名说说算式,如果学生独立计算有困难,教师重点提问:“20人正好租4条船”能推算出什么?
4、想想做做6
学生独立阅读题目后,先观察平面图,找到方向标,确定图中的方向,再明确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说说怎样标,为什么这样标?
四、全课总结
学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和想法?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旧引新
1、出示苹果,让学生说一说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苹果的重量是15()
2、千克、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
3、一车苹果的重量是2()
二、自主探究研究问题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出示教材例题,集装箱,火车车厢,汽油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2)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
(3)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①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
②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
③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
目的:用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认识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感受它们的`重量。
①学生汇自己的体重。
②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
③说说自己的感受。
④感受1吨
(2)课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问:需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个)
(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观察:有这样的几袋大米?(10袋)提问: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书:1000千克。
你是怎样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个同学抬起来,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0个)。说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较重。
通过小组同学反复掂物体的重量,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物体的实际重量。迁移出1吨的重量。
师引导: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吨。
即:1吨=1000千克。师补充板书:1吨=1000千克
(3)巩固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师生做个猜体重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个老师的体重按50千克计算,那有多少个老师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你是怎样想的?
(4)填空练习: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千克,是()吨。
三、看书质疑
学生自己看书,标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种东西的总重恰好是1吨。
3、想一想,填一填
一条鲸鱼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吨
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千克。
五、合作总结,解决问题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所学习的知识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8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48页练习十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计算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4×20xx×1013×3021×3043×20xx×4051×7063×3072×10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4432×1342×1121×23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 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二、巩固练习
1、笔算。
12×4432×1342×1121×2323×3241×2122×2334×12
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
2、39×1131× 3123×3322×2412×41
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列竖式计算。
34×2131× 1312×1222×1111×25
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
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
四、思维训练
1、连一连。
18×10 860
31×12 605
20×43 180
55×11 372
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3、李老师买了2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在实际练习中,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列竖式计算的能力。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位置关系。
2、在学习知识的探索活动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知道区别与联系
2、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与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课前,老师收集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师:刚才图片中展示的大桥叫斜拉桥,大家看,这些大桥美不美?小明也认为这些大桥很美,他还设计了一幅斜拉桥的图纸呢,想不想看一看小明是怎样设计的?
(边放课件边叙述)他先画两条横线表示桥面,再画两条竖线表示柱梁,然后用长短不同的线表示拉索。其实,像这些长短不同的线都是我们学过的一些线段。
二、探索新知
1、认识线段
师:你能在纸上画出一条3厘米的线段吗?(生动手画,投影展示)
师: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画的?为了便于观察,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3分米的线段。(师板书)
师:谁来说说线段有哪些特点?(板书:直直的 2个端点)
2、认识射线
师:我们不仅认识了线段,还画出了线段,你们敢不敢接受一个比较难的任务?好,听清老师的要求:把我们刚才画的线段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延长,注意一定要画直,老师不说停的时候不要停下来。(生动手画)
问:怎么停下来了?
师:这样吧,纸上画不开,让我们看着大屏幕来想象一下,(课件展示:延长线段)这条线已经超出了屏幕,让我们闭上眼睛继续想象。
问: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出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吗?
问:还能看到他的.尽头吗?还能确定他的长度吗?
师:对,我们已经无法找到他的尽头,也没有办法确定它的长度,我们就说这条线无限长。像这样的线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射线。(板书:射线)
问:仔细观察,射线有什么特点?(板书:直 1个端点 无限长)
问:你们能在本子上画出一条完整的射线吗?为什么?
我们用什么图示来表示射线呢?
3、举例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看作是射线?
(生充分地说,课件演示)
4、认识直线
师:刚才我们把线段一端延长得到射线,同学们想一想,要把线段两端都无限延长,会是什么样的?(课件展示:两端无限延长)你能想象出这又是什么样的线吗?(生充分说)
师:像这样我们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一条直 线。(板书:直线)
问:谁来说说直线有哪些特点?(板书:直 没有端点
无限长)
问:你能在本子上画出一条完整的直线吗?为什么?
怎样表示直线?
4、区别与联系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生充分交流,总结)
5、练习:课件出示
师:你们能很快判断出下面哪些是线段?射线和直线吗?
(生判断后要说出理由)
6、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相交
师:每个同学拿出这张白纸,请你在它上面任意画出两条直线,想一想他们的位置关系怎样?(生动手画,师巡视收集)
师:请看这几位同学画的。
出示生1画的图形。
问: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怎样?
生:这一个画的是交叉的。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两条直线交叉,在数学上我们就叫相交。(板书:相交)相交的这一点是交点。谁再来说一说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出示生2画的图形。
师:这两条直线呢?(生:不相交)
师:有不同意见吗?(生:相交)
师: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师:让我们来延长看看。延长后怎样?
师:像这样表面上看是不相交的,但延长后也会相交,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实际上也是相交的。还有谁画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也是相交的?
出示生3画的图形。
问:再看这两条直线是相交的吗?为什么?延长后会怎样?再充分的想象一下,继续延长。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 不相交
2、平行
师:我们来看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课件出示:延长)这样的两条直线无论怎样延长都不会相交,像这样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平行)现在,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怎样?
师:因为互相平行,所以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课件演示)在这里红色直线是蓝色直线的平行线,同样蓝色直线也是红色直线的平行线。
问:同一平面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生充分地说)
出示:牛奶盒
师:我现在从右面找出一条边(竖着的)再从前面找出
一条横着的,那如果这两条边无限延长后会相交吗?它
们互相平行吗?为什么?(不在同一平面上的边)
师:对!只有在同一平面上的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才互相平行。板书:(同一平面)
3、举例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互相平行的现象,你能找到吗?先自己找一找,和你同位说一说。
师:在生活中你们找到这么多互相平行的例子,老师也收 集了一些图片。(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现象)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
四、巩固练习
1、判断:
(1)一条直线长5厘米。 ( )
(2)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 )
(3)黑板的边是一条射线。 ( )
(4)线段有2个端点、射线没有端点。( )
(5)直线比射线长。 ( )
2、下面图形中那两条线段互相平行?
3、想一想,下面图形中有几条线段?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
课桌长约10( )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 )( )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2.强化概念。
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到学校有1千米远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片并提问:小轿车、步行、动车、自行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并说说理由。
追问:老师家离学校约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请简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1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明白算理。
2、让学生经历探究和交流的过程,提高分析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算理,学会笔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学习了口算除法,你能说说40÷2可以怎样算吗?
二、探究新知:
1、屏幕呈现文字:有4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得几根?
师:可以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
师:那么21是怎么得来的?(让学生充分的说一下)
充分让学生回答如:a、十位上4除以2得2,个位上得2除以2得1,合起来是21;b、十位上得4是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就是20,个位上的2除以2得1,20加1等于21。
同学们用小棒分一下,说一说你们一共分了几次,先分的什么,又分的什么。找一个同学用实物投影演示一遍,老师再用大屏幕演示一遍。
2、那么63÷3可以怎样想呢?再让学生说一说。
3、如果这42根小棒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几根?
1)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
2)得数是多少?(让学生感悟口算的难度,可以找举手的同学说说,但大多数同学口算还是有难度)不像前面的题那样快的说答案,为什么呢?(因为,十位上不能一次分完,也就是出现了余数。)我们可以先借助小棒来分一分。想想,应该分几次?试一试!
3)用小棒来分一分,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再找一个同学来演示一下,再找个同学复述一下。
4)尝试笔算:口算比较困难的`题我们可以摆小棒,可是如果每道题都用小棒摆出来,那就太麻烦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我们的另一个好朋友来帮忙了,它是谁呢?——竖式!竖式就是把你分小棒的过程展示出来。你能用竖式把刚才分小棒的过程清晰地表示出来吗?
板书除除法竖式的除号、被除数、除数,开始询问:
回忆:分小棒的过程,第一次分得是4捆,相当于十位上的4,用4除以3,商是1,就是每份中的1捆,因为它实际上表示的是10,所以要写在十位上,和被除数上的4对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分去了多少根呢?指着竖式,10×3=30,从总数中减去30,还剩下几?10,这个是10要写在被除数的下边,写在十位的下面,再把个位上的2移下来,和十位上的1合在一起,一共是12根,用12除以3,每人又分到了4根,也就是商4,要写在个位上。这一次分走了几根呢?12根,12减去12得0,说明分完了。
你能用这个竖式写一下,并边写边说!
4、尝试练习
1)91÷7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2)还记得我们刚开始进行的那个题吗?42÷2,这个的竖式也写一下。
对比以上三个题,观察这道题与前面两题有什么不同?(第一个数除完没有余数。)
3)这三道题做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都是分两步计算,从高位算起,数位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2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周长、面积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进一步正确、熟练地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中引出比较
出示复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轮廓),提问:这是一幅哪个国家的地图?谁愿意到前面来,用不同的颜色表示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揭示课题:周长和面积是不同的,有些什么不同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说明:用不同颜色表示地图的周长和面积,对比鲜明,表象丰富,揭开"比较"的序幕,启动了学生的思维,并渗透了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课题的引入,具体生动,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
二、实例中系统比较
1、教学例题。
出示例3:算出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学生试做指名板演。评析板演情况。
2、比较整理。
(1)提问:观察例题的解答过程,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周长和面积进行比较呢?学生回答后板书:意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
(2)分组讨论:周长和面积在意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上有些什么不同?并完成了表:
投影展示各组填写的表格,并指名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有哪些不同。
(3)学生看表回答:
①为什么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用"(长+宽)×2",计算长方形面积用长×宽?
②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分别与长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有什么关系?
[说明:在例题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从意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方面分组讨论比较,整理成表,可以使学生有例可看,有据可想,有话可写,不仅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从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建构了新的知识结构,比出了"周长"和“面积"的具体区别,沟通了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练习中深化比较
1、出示:一张长3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硬纸片。
(1)指名回答:
①长方形纸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②想一想,如果要在这张纸上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周长、面积各是多少?用这张纸可以剪出几个这样的正方形?学生回答后动手剪一剪。仍摆一摆。每个学生拿出剪好的6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4人一组,动手摆一摆,6个小正方形可以摆出哪些不同的图形。
(3)投影展示学生摆出的不同图形(略)。
(4)讨论:
①这些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②算一算,这些图形的周长都相等吗?
③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得出: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说明:变式题的设计,由浅入深,一步一个台阶,巩固、深化已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用同样的6个小正方形摆出不同的图形,分别比较它们的面积和周长,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揭示出"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的规律。]
2、学校要在操场上用16米长的栏杆围成一个各边的长度都是整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花坛,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怎样围,花坛里种的花最多?
(1)学生动手操作,用16根小棒摆成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1根小棒的长当作1米)。并填写下表。
(2)讨论: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相等吗?周长一定时,面积的大小与长、宽之间的差有怎样的关系?在什么情况下,这个花坛里种的花最多?
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得出:当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时,面积不一定相等。周长一定时,长与宽的差越小,面积越大;长与宽宽相等即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
3、学校准备在正方形花坛里种上红黄两种不同颜色的花。看谁的设计最美丽。
a、分成的两部分,周长相等,面积不等,你可以怎样分?
b、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周长不等,你可以怎样分?
c、分成的两部分,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你可以怎样分?学生自选一题,在作业纸上画一画,并涂上颜色。展示部分设计方案,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说明:让学生借助动手操作,进行思考,使探究的问题具体化。设计的讨论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看谁的设计最美丽",方法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作出与众不同的富有创见的设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形成印象。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克、千克)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板书:1千克=1000克
2.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图片,提问: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图片,码头上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吨)明确: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指出:计量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不用千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一块学习另一个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吨。
二、交流共享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课件出示一袋100千克的大米。
谈话:一袋大米重100千克。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提过它吗?提过的'说说感受。
学生回答,交流感受。
课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学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数,贴满10张。提问: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板书:1000千克)
指出: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1)师:课前我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指名回答)
教师请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起来。
谈话: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约是100千克。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000千克重不重?
提问: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1吨吗?
学生进行估算,并汇报。
(2)实物出示装有10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来掂一掂。
提问:觉得重吗?这是10千克的水,10桶这样的水是100千克,多少桶这样的水是1吨?
(3)小结: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每种物体重1吨,各有多少?
总结汇报:一头牛重500千克,有2头牛刚好是1吨;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吨;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吨;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吨。
2.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交流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3.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提问: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4
教学内容: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练习五、我们的试验田
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已有的对面积、面积单位以及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合理选择不同策略,比较、计算或估计一些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
3、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利用已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小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例题
例1:面积的含义
1、在我们周围,每一样物体都有它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比如,你们看,黑板的表面和数学书的封面,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呢?
你能在教室里再找一些物体来说说吗?谁的面比较大,谁的面比较小?
2、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通常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这个物体的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3、摸摸课桌面和椅子面,比比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你能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让学生任意说。指名说,再同桌说。(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中不规范的语言,要强调是物体的哪个面的面积。)
例2:比较面积的大小
1、刚才我们比较两个物体的面积大小都是用眼睛看的,因为我们所说的两个物体的面积相差比较大,用眼睛就能比出来。可有时眼睛也有欺骗我们的时候,直接观察不一定可靠,遇到两个物体的面积比较接近的时候,就很难辨别了。那有没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呢?
(1)小组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
a、重叠法
b、用同一张纸去量(这种方法学生不一定能想到,可作为要求,直接让学生去量一量)
c、……
二、试一试:
1、P77 1 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a、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小纸片去摆一摆
b、在另一张纸上描出这两个图形,再剪下来比较
c、……
2、每人各画一个平面图形,与同桌指一指它们的面积,并比比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想想做做:
1、提醒学生不要用手指尖去指面的边框,而要用掌心去摸遍面的全部。
2、(1)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2)梯形所包含的方格数是怎么数出来的?(重点)
3、追问:蓝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红色部分的大小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让学生自由选择图形面积进行比较。
思考题:可以在图中把空白处的方砖“铺”(画)上去。也可以数,或者想到其他的方法。左边空地用45块,右边空地用48块,一共用93块。
教学后记:上课前讲了一个小故事,森林的狮子王给爱吃青菜的山羊和小白兔各分了一块土地,两人都觉得对方的土地分得大,这时我在黑板上适时地画出两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图,由此导入新课。学生兴趣高涨,继而导入面积的概念,通过引导让学生总结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物体面的面积。小刘屹更说出:“所有的物体都有面积。”孩子们又补充:“是啊,缝衣针都有面积,虽然它很小。”原来,他们想到了昨天带他们钉纽扣的情景。然后是摸面积,强调指出面积和周长的区别,孩子们摸了许多物体的面积,刘屹又说:“老师,我知道,大的物体面积就大,小的物体面积就小。”我又一次大大的表杨了他。全班的同学都很活跃,举出了许多物体的面积。然后我说:“回家才能摸摸爸爸妈妈的脸蛋,要摸得他们起鸡皮疙瘩为止,小朋友,你们实际上在摸什么啊?”学生哄堂大笑,大叫:“摸爸爸妈妈脸的面积。”
第二、三课时(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一、 教学例题。
1、游戏导入:
(1)同学们,如果让你回家告诉妈妈,自己的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你打算怎么说呢?
(2) 你准备用什么测量课桌面的面积?
(3) 请你用你的方法测量一下;
汇报。
(4)刚才大家都用自己的方法去测量的,选用的是不同的物体,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5)是啊,用不同的标准去测量,比较混乱,不能让人有直接的认识,所以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作为面积单位。
2、认识1平方厘米
(1)拿出学具中的小正方形,量出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1厘米
(2)揭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3)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4)出示图
这两个长方形都是由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5)请学生用平方厘米测量一下课桌的面积,请你猜猜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3、认识平方米:
(1)想: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2)揭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3)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地面上大约可以站多少个同学?
(4)让学生在老师事先画好的正方形地面上站一站。
估计一下黑板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二、想一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它的大小吗?
你能画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吗?
你想怎样来画?
三、想想做做:1~8
鼓励学生摆出不同的形状,并交流自己的摆法。
1、先估一估把估计的情况在全班交流,在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个去量一量,提倡学生只用1个小正方形去摆。
2、先独立思考,再交流算法。第二张图要作一下指导。
让学生只数整格和接近整格的方格个数;也可以告诉学生不满整格的都当成半格计数。最后让学生比较两种不同数法的结果。
3、独立计算。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各种富有个性和情趣的图形来。还要让学生明确,不管画出来的形状怎样,他们的面积都是8平方厘米。
教学后记:课堂上学生看起来掌握得不错,可是一写起来就有许多学生张冠李带了。周长的加平方,面积的写成长度单位。估计也是学生。
第四课时(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
长方形课桌面长5分米,宽4分米。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请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去摆一摆。
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满桌面,正好是20个,桌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
(2)启发思考:如果不把课桌面摆满,你还能量出它的面积吗?
桌面长5分米,一排可摆5个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宽4分米,可摆4排。一共摆20个,面积是20平方分米。
2、试一试:
出示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启发学生边看图边思考:如果沿着长边摆,一排能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像这样可以摆几排?一共摆了多少个?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刚才两题我们计算它们的面积都是通过它们的长和宽来摆面积单位,看能摆多少个,面积就是多少。
(3)从中你能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们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吗?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呢?
启发学生:正方形的4条边是一样的,也就是长和宽相等。
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公式: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5)如果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面积用S表示,你会写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S=a×b
(6)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面积用S表示,那么,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S=a×a
三、试一试:
书P85 1、2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各题所运用的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
四、想想做做:1~5。
1、先估计图形的长、宽和边长的长度,再推算。
2、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确定每个图形的形状,再选择公式进行计算。
3、先弄清电话卡表面的面积,再测量数学书。
4、要启发学生用不同的策略估计黑板面和教室门面的面积,并交流各自的想法。
教学后记:强调如果已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长、宽、边长?
第五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一、教学例题:
1、请学生测量书上P87的正方形的边长,算出它的面积。
(1)边长是1分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2)边长是1厘米,它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2、同样的一个正方形,测量的单位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但是,可以说明,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是什么关系呢?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你能用同样的道理说明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4、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5、由上面两个关系式,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和我们以前学的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间的进率是10不同。要注意区分。
二、试一试:
1、独立完成
2、交流思考方法:用数的组成知识直接推算结果。
三、想想做做:1~4
1~2、先独立完成,再比较分析两组题在思考方法上的联系和区别。
3~4、帮助学生理解第二问的意思:“合多少平方分米”的意思是指把第一问的结果换算成平方分米,是多少。
思考题:最多能分出10个小长方形。
教学后记:今天的课上得不是太顺利,学生始终是糊里糊涂,没了往日上课的那种气氛,就是有同学不明白为什么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我可以怎么办呢?又画、又折,又算、又讲,还是不行。
第六-七课时 练习五
1、让学生实际指一指、摸一摸,再估计周长、面积各是多少。指名演示并交流估计结果。
2、先明确选择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再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3、先独立算一算、填一填,再指名说一说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4~5、先根据具体问题,判断要求的是面积还是周长,然后再进行计算。
6、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再交流各自的想法。
7~9、让学生在操作、计算、猜测、验证的活动中明确: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不仅形状可能不一样,而且周长也有可能不一样;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也有可能不一样。
10、先讨论具体的测量方法,然后小组合作测量、计算。活动后交流结果,并进行反思。
思考题:如果把一个已知的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该怎么办?要求其中另一个部分仍然是正方形,又该怎么办?启发学生画出下图
教学后记:今天总算可以了,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进率,稍稍松一口气。学生的动手操作测量计算能力较差。今后要加强训练。
第八课时 我们的试验田教学设计
一、对场景图进行有序观察,收集信息。
二、对有关信息进行合理的组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
三、组织交流,一方面让全体同学共享发现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以发现和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
教学后记:长度一条线,面积一大片。我的绝招,哈哈,借鉴的。
告诉了学生周长公式可以这样用字母表示:C长方形=(a+b)×2,C正方形=a×a。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5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两位数乘法的估算,并进一步练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例题首先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同的估算方法,并通过与笔算出的精确结果进行比较,提高对估算价值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并且能够说明估算的思路,能正确地进行估算练习。 2.进一步练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1.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能运用乘法估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提高对估算的应用价值的认识,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40×20 30×50 60×30 47×23
二、谈话引入新课
星期六王老师带儿子去奶牛场参观,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你们想不想一起来探索?
三、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1、出示例题图,分析题意,列出算式: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照这样计算,42头奶牛一天大约可挤奶多少千克呢?你会列式吗?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吗?板书:29×42
2、探索估算方法
(1)这道题能直接口算吗,那我们可以先做什么?(估算)
(2)对,我们可以先估计一下结果大概是多少?先自己独立思考1分钟,你能想出几种估算方法?
(3)梳理思路,合作交流师:刚才很多同学不止用一种方法估算出了结果,接下来,请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下面开始交流。
(4)整理成果,全班汇报,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A、把29看成是30,把42看成是40,因为30乘40得1200,所以29乘42得数大约是1200(在1200左右)(适时提问:为什么说是1200左右)
B、把29看成是20,把42看成是40,因为20乘40得800,所以29乘42得数比800多。(适时提问:为什么比800多)
C、把29看成是30,把42看成是50,因为30乘50得1500,所以29乘42得数比1500少。(适时提问:为什么比1500少)……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并讲评:
在一个乘法算式里,一个乘数变大,另一个乘数也变大,结果会怎么样?(变大)指方法(3)说:所以这个1500是偏大了的。
在一个乘法算式里,一个乘数变小,另一个乘数也变小,结果会怎么样?(变小)指方法(2)说:所以这个800是偏小了的。
一个乘法算式里,一个乘数变大,另一个乘数变小,结果会怎么样?(还是蛮接近的)指方法(1)说:所以这个1200是较接近的。
我们可以把这些估算的方法起一个名字:A:中间估;B:小估;C:大估。
根据刚才的估算,我们可以说积比800多,也可以说积比1500少,我们还可以说积在1200左右,都是可以的。积比800多,比1500少,也可以说成积在800到1500之间。机动:补充:我们还可以就把29看成30,42不变,那这样得到的结果是1260;同样还可以把42看成40,29不变,这样得到的结果是1160;积应该在1160到1260之间。比较一下,与前面估计的范围相比,这次估得怎么样?(更准确一些)
(5)在这么多估算方法中,你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
3、笔算:估算只能确定积大概在什么范围之内,要想得到精确值,我们还得列竖式笔算,谁来试一试?指名学生板演,其余人在随堂练习本上计算。你认为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需要提问的吗?指笔算的结果问:这个结果与我们估算的范围一致吗?完成板书,写单位和答句。
三、练习
1、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4×58 68×35 50×30 40×60 70×40
先口算每组的第一题和第三题,再笔算第二题。
问47×23的积与刚才两题的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这么说?
(小结:把两个乘数分别看作与它们最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会准确一些。)
2、你能用线连一连吗?
24×53得数比1800大,比2800小
37×65得数比3500大,比4800小
28×32得数比1000大,比1800小
76×59得数比600大,比1200小
3、想想做做第4题。
4、三种价钱的篮球:48元、38元、28元。带了1000元,买24个同样的篮球,他可能买了哪种篮球?
问:读完题,你首先考虑的是什么问题?(24个篮球的价钱不能超过1000元。)估算一下,最贵的48元乘24结果大约是多少?能买吗?再估38元的,乘24结果大约是多少?能买吗?单价是28元的要不要再像刚才那样估一估?为什么?那会不会单价38元的和28元的篮球都买一些呢?为什么?(同样)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吗?(板书课题:乘法估算)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下册教案02-0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06-28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5-26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08
学前班数学下册教案06-23
下册总复习数学教案04-10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10
人教版下册三年级数学教案02-16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