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积累并灵活地运用10以内的序数经验。
2.关注同伴的长处、乐于与同伴友好交往。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星星、座位号、新楼房、方块游戏、幼儿自己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找座位,初步尝试单列序数
“请你看座位牌,找座位。”
二、谈话:我的本领大
“向大家说说你还些什么本领呢?”
三、游戏:猜本领
1.“在教室里“我来露一手”的墙面上有着许多小朋友带来的照片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本领,今天啊我这又收到了六张照片,你们知道这回是谁?他们又有什么本领吗?”
2.出示猜迷板
“请你只能说清你想看哪张照片,不能用手指,说出来大家听懂了,我们就把他打开。”
教师:我们都是从左到右数
四、游戏:朋友楼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我们先来看看这是一幢朋友楼几层楼的`房子?”“每层楼有几间房间呢?”
(一)猜猜住在哪里?
(二)幼儿找自己的房间
(三)贴门牌号
出示门牌号,讲解意思,幼儿贴门牌号。
(四)幼儿自己组合门牌号
1.“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数字,你可以把数字贴在门牌上,告诉大家你是住在第几层楼的第几间房间。”
2.幼儿操作
3.教师与幼儿共同检查
(五)特殊房间号
1.有一个朋友,他家住在八楼的第7个房间,他是几零几室呢?
2.这是个门牌号是第几层楼的,第几间房间?
五、游戏:猜猜好朋友的家在哪里
请你们再仔细地看看,每一件房间里都住着谁哦?记住你的房间还有所有好朋友的房间,我直接报门牌号,请你们来猜猜里面住着谁!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中班教案 篇2
目标:
1.欣赏儿歌,学习富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在对比观察画面、学习儿歌的过程中,理解儿歌静溢的意境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3.根据原儿歌的结构进行简单替换。
准备:
1.安静海面图、树林图、蓝天图与之相反意境的图各一幅(共六幅)。
2.自编情境一个。
3.可移动的风、浪、船、树、鸟、云宝宝图片各一或三张。
过程:
1.故事情境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师:大自然里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故事,今天又有什么故事呢?今天啊,大自然真热闹,看——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人在活动啊?
2.在对比中观察画面,理解静溢的意境,体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A①出示图:热闹的海面,幼儿观察并回答。
教师出示张大嘴吹的'图“风”,演示浪花在海面上翻滚,小船在猛烈地摇。
幼儿观察并回答画面场景,帮助幼儿总结:风在吹,浪很高,船在摇。
②出示图二:热闹的树林
老师出示“风在吹”,演示树在摇,小鸟在飞,老师嘴里模仿鸟叫,请幼儿观察并讲述场景内容。总结:风在吹,树在摇,鸟在飞在叫。
③教师出示图三:热闹的蓝天
教师出示“风在吹”,演示云在飘,蓝色的天空。
请幼儿观察讲述场景内容,总结:风在吹,云在飘……
B教师进行情境转变,以神秘的语气公布:“突然,大自然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了,看——
而后依次出示安静的海面图、树林图、蓝天图,请幼儿观察并讲述,教师进行提炼。(每幅图上的物体根据儿歌内容,设计为静止的。宝宝睡觉卡片最后出示摆上去。)
①提问:现在的风怎样?浪怎样?船儿怎样?……
后两幅依次类推。
重点学习:轻轻摇,不飞也不叫,静悄悄等词语,辅以动作的学习。
②提问:现在的大自然还热闹吗?变得怎样了?为什么要变得这么安静?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进行肯定。最后出示并贴上小宝宝睡觉图,启发幼儿说出:原来小宝宝啊要睡觉。为什么大家要安静呢?这说明大自然对小宝宝怎样?
③移情:你睡觉时怎样?别人睡觉是你是怎么做的?
3.学习儿歌
①听一听,欣赏儿歌
A师:大自然安静下来让小朋友听——
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小宝宝要睡觉》提问儿歌的题目。
B倾听第二遍,提问:老师用什么样的声音朗诵儿歌的?为什么要这样?
②学一学,朗诵儿歌
教师手指三幅图,与幼儿一起看着图学一学。两遍。
根据幼儿朗诵情况逐步提出要求:富有感情地朗诵。
集体朗诵两遍,分组朗诵一遍。
4.替换儿歌中的船、大海、树林、蓝天里的小鸟。
师:大自然真是了不起,除了船、小鸟、云不想吵醒宝宝,还有谁也不想吵醒宝宝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画出简单的形象,将这些形象名称编入儿歌,教师示范朗诵,幼儿集体朗诵。
5.游戏“小宝宝,要睡觉“
①分别请幼儿分组扮演朗诵者,活动:风、浪、船、树、云等。
师:宝宝啊,要睡觉。
教师说到哪一句,相应那一句的形象就静止或做轻微的动物,如船。
②每个形象请个别幼儿扮演,其他大多数幼儿与老师一起朗诵。
活动结束。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喜欢螃蟹并产生进一步探索螃蟹的兴趣个欲望。
2、知道认识螃蟹,知道它的基本特征,知道螃蟹有再生的功能。
3、引导幼儿用创造性地运用各种词汇,并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挂图
2、螃蟹
活动过程:
一、观察螃蟹,引发兴趣。
1、教师出示螃蟹: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很好玩的东西,你们看!是什么啊?
幼儿:螃蟹。
2、幼儿自主观察螃蟹。
――我请小朋友们都睁大眼睛好好找一找,看看你能发现螃蟹什么秘密。(比如螃蟹有几条腿,它的腿有什么特点,它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走路的等等。)
3、将幼儿分成四组并提供筷子等工具,让幼儿自主观察,幼儿可以相互讨论,教师从旁指导。
4、集中幼儿,讨论:你发现了螃蟹什么秘密?
5、――刚才小朋友们在观察螃蟹秘密的时候,发现这只螃蟹的一只腿断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只小螃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观查图片
1、出示图片(1~5)
――到底小螃蟹的腿为什么会断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图片。
2、幼儿观看图片,可以相互讨论。
3、你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呢?
三、理解图意。
1、结合图片完整倾听故事。
2、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图意。
(1)小螃蟹的腿为什么会断?发生了什么事情?
(2)小螃蟹去找谁?兔子医生把它的断腿接上了吗?为什么?
兔子医生是怎么说的?
请幼儿学说兔子的语言。
(3)小螃蟹又找到了谁?山羊医生怎么说?山羊医生把小螃蟹的`断腿治好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请幼儿学说山羊医生的语言。
(4)金龟子建议小螃蟹找谁?壁虎怎么说?
请幼儿学说壁虎的语言。
3、教师小结:原来螃蟹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当它被敌人抓住一条步足,螯足又无力对付这个敌人时,它就会断掉那条被敌人抓住的步足,然后脱身逃跑。过些日子以后,螃蟹还会从断的地方再长出一条新的腿来的,螃蟹的这种本领叫“自切”,是它长期以来适应复杂的外界环境的结果。
四、欣赏故事。
1、结合图片完成倾听故事。
2、――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又发现了螃蟹的什么秘密?
幼儿:自切的本领(有再生的功能。)
五、活动结束。
教师:刚才我们发现了螃蟹的很多秘密,让我们回去再好好观察,找找看,看看螃蟹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使幼儿认识和记忆深刻。让幼儿饶有兴趣地理解了整个故事,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把孩子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起来。使他们体会到了做课堂主人的自豪和快乐。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2.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3.乐意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教学难点:分清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进行简单的对话。
教学准备: 图片、玻璃杯一个,PPT展示图 棒棒糖一个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动
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呢?
2、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师:小熊和棒棒糖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 欣赏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变化。
1、 幼儿边听故事边欣赏PPT。
问:(1)小熊碰到朋友时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来和朋友一起分享)(2)小熊先遇到了谁?(出示小鱼图片)遇到小鱼后,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鱼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
(3)小鱼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怎么样了?小螃蟹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让幼儿来学习说小螃蟹与小熊的对话)(4)小螃蟹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乌龟图片)碰到小乌龟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样了?这回,小乌龟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
教师: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小熊心里怎么样了?为什么?(难过,朋友都走了,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都不和他玩了)3、小朋友们有好东西会和大家分享吗?(会)那你们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错了,可是,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尝棒棒糖的甜味呢?谁来帮帮小熊。
三、(小朋友们想了怎么多办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1)棒棒糖放到水里会怎样呢?(融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变成什么味道啦?)( 2 ) 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棒棒糖溶化得快一点呢?(搅拌)(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师的故事讲完了,谁想来扮演这些小动物,表演给大家呢?
2、大家都想来表演,那我就要来看看,谁表演的好我们就请谁来表演。
3、分角色:如一组扮演乌龟,二组扮演小鱼,三组扮演螃蟹,四组扮演小熊。
4、教师讲述,幼儿角色扮演对话。
5、师: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师准备了很多图片,你想扮演哪个角色,就选哪张图片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6、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讲述。教师适时辅导。
7、请幼儿按自己选择的角色坐下,分组集体表演一次。
六、教师小结: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会怎么做?我们下节课再来表演!
课后反思:这次的内容选的是应彩云老师的绘本《甜津津的河水》,应老师的课偏重的是延伸到科学领域,让幼儿了解糖怎样在水里融化的快,糖放在水里,水会怎样?糖会怎样?我侧重的是语言表达,让幼儿在倾听与表达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范讲中倾听,在角色扮演中进行角色对话。整节课的优点:环节连贯,注重了幼儿的全体参与性。不足之处:1、分组时显得有些匆忙,幼儿分不清自己的角色。2、在集体表演时,有一些乱。3、在最后活动结束时留下的两个问题(1)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他会怎么做?(2)棒棒糖放到下午,会有什么变化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以后改进方面:1、幼儿全体表演环节需要改进,可以将图片贴身上,让幼儿弄清楚自己角色再表演。2、结束环节再新颖一些。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秋天的水果,知道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2、初步学会边手工粘贴边念儿歌,体验诗歌的节奏美。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儿歌的童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点及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朗诵诗歌。
活动难点:学会边手工粘贴边念儿歌,体验诗歌的节奏美。
活动准备:
1、演示板
2、梨子、葡萄、橘子、绿苹果、红柿子等剪好的图片教师、幼儿人手一份。
3、 大盘子图片(已贴好双面胶),幼儿、教师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提问: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评析:通过设问的方式,将幼儿的思路引到本活动中来,也是为本次活动创设一个特定的氛围。)
幼儿一起回答:秋天
师:秋天可是丰收的季节,有许多水果宝宝都成熟了,那你们知道秋天里都有哪些水果宝宝吗? (评析: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既肯定了幼儿上一问题的回答,起到了小结的作用,又进一步向幼儿抛出了另一个问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秋季引入秋季的水果层层深入,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幼儿一:苹果
幼儿二:柚子
幼儿三:橘子……
2、教师总结:其实秋天就像是一只大盘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老师呢?现在就把小朋友们刚才说的各种水果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叫《秋天果子多》。现在我们就来听听吧!
二、幼儿学说诗歌
教师带感情的念诗歌,幼儿欣赏诗歌。(评析:教师完整的念诗歌,让幼儿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形式。)
师:刚才老师念的诗歌叫什么名字?诗歌里都讲到了哪些水果?(评析:这一环节在本次活动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幼儿回忆老师在诗歌中所讲的水果,培养幼儿记忆能力,也为下面的活动作铺垫。)
幼儿一:柿子
幼儿二:苹果
幼儿三:葡萄……
每当幼儿说到诗歌中的一种水果时,教师用诗歌里的词说一说。 如:幼儿说苹果,教师就说绿苹果,幼儿说柿子,教师就说红柿子。(边说边将幼儿说到的水果贴在演示板上)依次类推。
教师再次念诗歌,边念诗歌,边在大盘子图片里贴水果。(评析:进一步让幼儿感受边念诗歌,边贴画的的形式。)
那么多的水果,我们也来用诗歌里的话跟着老师一起来说一说。(评析:让幼儿初步学习边手工粘贴边念儿歌,感爱诗歌的节奏。)
教师带领幼儿边念诗歌,边看图片。(教师注意放慢速度)
师:刚才我们把盘子都装满了,我们再来看着盘子一起说一说。(评析:这一环节起到巩固的作用,使幼儿更深一层理解,学习诗歌。)
三、幼儿操作
师:刚才我们那个游戏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把手中的水果图片按照诗歌内容,边说诗歌,边贴到大盘子里。(这个步骤由幼儿来完成)
师:那我们现在就去试试吧!(幼儿边操作边念诗歌)(评析: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部分,通过让幼儿的操作,学会边手工粘贴边念儿歌的形式,感受活动的乐趣。)
四、送果子
师:果子现在已经装到秋天这个大盘子里了“我们现在就把盘子送给客人老师好吗?小朋友们送的时候要记得说诗歌哦。”(评析:此环节使师幼儿互动达到**,同时加深了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首先采用提问的教学方式,让幼儿感知现在正是秋季,为幼儿创设一个特定的氛围,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通过让幼儿说说、想想的方式,引导幼儿来学习诗歌,理解诗歌,感受诗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层层深入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幼儿学会边手工粘贴边念儿歌。
中班教案 篇6
案例背景:
在日程生活中,我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发现孩子们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位置,根据这个发现,我以《幼儿园知道纲要》为先进的理念指导,结合本学期幼儿活动材料,我设计了今天的活动,让孩子们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位置关系,让幼儿体验到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案例描述:
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的序数,使幼儿掌握序数词"第几"。
2、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第几"表示。
3、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 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小板凳五把 自制箭头 音乐活动
重、难点:
重点:掌握序数词第几。
难点: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位置,并能用"第几"。
活动教法与学法:
在整节活动,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通过多看多想,多说,多体验,使幼儿在活动中一直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在活动过程中注重老师与幼儿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时间安排幼儿多游戏,最后是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律动游戏:拍手对数 我说一 我对一 我拍一下就是一,我说二 我对二 我拍二下就是二......
二、基本部分
1、小羊排队, 引导幼儿从左往右从右往左感知5以内的序数,是幼儿掌握序数词第几。
2.小羊抢板凳游戏,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游戏:抢板凳 通过不同的方向,进一步学习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三、结束部分幼儿操作:送小羊回家幼儿通过操作正确的送小羊回家。
延伸活动: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说说自己把小羊送进了第几层楼。
活动反思:
序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电影院,在餐厅,在商店,在幼儿园里,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会涉及到序数,幼儿对序数的概念有一定的感知,有一些经验的积累,但是很零碎、不完整、不规范。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集体活动来帮助幼儿进行经验的.梳理和提升,使幼儿能正确使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来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我们以《指南》理念为指导,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轻松地感知五以内物体的排序,体验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现生活中学和游戏中学数学的理念。
中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2.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微笑》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准备:
1.挂图,故事磁带。
2.两幅表情图:一幅为哭泣的表情,一幅为微笑的表情。
3.空白的圆形卡片,油画棒等。
重难点:
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过程:
1.看表情图。
――教师出示两幅表情图,请幼儿说说看了哪幅图能联想起快乐的事。
――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喜欢微笑的表情。
――让我看看你们甜甜的`微笑吧!
2.欣赏故事第一段。
――出示挂图,欣赏故事第一段。为什么小蜗牛很着急?
――小鸟、大象、小兔为朋友做了什么?朋友感到怎么样?
――小蜗牛能为朋友做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像并讲述。
3.完整欣赏故事。
――请幼儿边看挂图,边完整欣赏故事。
小蜗牛做了什么让朋友感到高兴的事?
――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朋友?
――它是怎样把微笑送给大家的?
――朋友们喜欢微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家为什么认为蜗牛了不起?
4.制作“微笑”标志。
――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
――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时刻提醒自己为朋友带去快乐,另一标志则送给其他班级的幼儿。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11-12
中班教案11-14
中班教案11-14
中班教案11-14
中班教案11-15
中班教案11-15
中班教案11-09
中班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