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4-13 08:26:2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实用的中班教案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实用的中班教案9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建构,学习投掷的方法。

  2、让幼儿懂得环保。

  活动准备:

  报纸、网球拍、塑料圈、框子、金箍棒、呼拉圈、鞋盒,大灰狼图片1张、自制大锅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队形的练习。

  2、听音乐,做热身动作,两队散开做。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和幼儿把手中的报纸变变变。

  师:今天老师从自己家里带了一些废报纸,每人一张,我们用废报纸做游戏用最短的时间将报纸变个模样。

  2、教师进行提问:“报纸变成什么了。”(扇子、船)

  3、教师教幼儿将手中的报纸变成纸球并提问:用力卷,打开,纸球不松开,像什么?(网球、乒乓球)

  4、请幼儿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和纸球做游戏,教师巡视。

  5、教师进行小结幼儿的玩法,对有创意的孩子进行表扬。

  6、站一路纵队,一横队,投球。

  投篮的.方法:两脚开立,撤右脚,弯右臂,五指紧握球,掷于肩上,投球,幼儿学习投球。

  7、出示图片大灰狼,变成一队打恶狼,站山外面打洞里的大灰狼。(练习投球)

  三、结束部分

  游戏煮豆豆。

  出示自制大锅,幼儿站成一纵队往大锅里扔豆豆。

  师:豆豆煮好了我们现在就回家分豆豆吃吧。(随音乐回家)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兴趣很高,基本每个孩子都可以达到所定目标,但课环节设计得不够到位,应该再细致一点,在第一环节让孩子自己拿报纸变东西时没有做很好的引导,导致孩子没有变出很多东西,在自由活动环节如果再多准备一些东西会更好。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蚂蚁家族分工和合作的情景。

  2、 学说短句:“嗨,这么一点点,还不够填牙缝儿呢!”;“报告女王:天下掉下个大馅饼”。

  3、 在游戏中学习欢快,有力的吆喝声,体验小蚂蚁团结合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ppt图片 故事vcd 小蚂蚁胸饰若干 兵器 大馅饼

  活动过程:

  一、蚂蚁眼中的大馅饼

  1、出示ppt一二,让幼儿观察。

  (1)、从这张图上看到了什么?(狮子) 狮子发现了什么?你猜猜狮子会怎么说?(嗨,这么一点点,还不够填牙缝儿呢!)

  学说对话: 嗨,这么一点点,还不够填牙缝儿呢

  (2)、这张图上又有谁?(蚂蚁)。蚂蚁在干什么?(蚂蚁也发现了这一小片香肠),蚂蚁看到小香肠又是怎么想的呢?(蚂蚁把这一小片香肠当作了大馅饼)

  (3)、狮子眼中不起眼的小香肠,为什么在蚂蚁眼中成了天上掉下的大馅饼?

  (引导幼儿理解狮子和蚂蚁形体差异很大在狮子看来小香肠塞牙缝都不够,而在蚂蚁眼里像一个美味的大馅饼)

  (4) 蚂蚁发现了大馅饼以后是怎么做的?(幼儿自由猜测)

  2、出示图三

  这两只蚂蚁到底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张图。

  它们马上跑回蚂蚁洞里去报告女王。(报告女王:天下掉下个大馅饼)

  学说对话: 报告女王:天下掉下个大馅饼。(要求用很兴奋的语气表情)

  3、出示图四

  (1)那蚂蚁女王会怎么指挥呢?她派出了几队蚂蚁?这两队蚂蚁有什么不一样?(认识工蚁,兵蚁)

  (2) 兵蚁们拿着兵器排着整齐的队伍去干什么?工蚁们又是去干什么的?

  4、出示图五、六,引导幼儿观察

  过渡句:蚂蚁们接到命令后,马上排着的队伍出发了,那它们到底是不是跟小朋友说的一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张图.

  (1)兵蚁们在干什么?是怎样的'?工蚁们在干什么,又是怎样的?它们在搬运陷饼的时候分别担任什么工作?(兵蚁负责保护大馅饼,工蚁负责搬运馅饼)

  (2)学学兵蚁工蚁神气的动作

  (3)蚂蚁们一边搬运馅饼一边还发出了什么声音?(一二、一二)蚂蚁们为什么要发出“一二、一二”的吆喝声?(这大馅饼很重,蚂蚁搬起来很累,很吃力的)(大家一起学学蚂蚁的吆喝声)

  除了蚂蚁,我们人类搬东西也会吆喝,运动吆喝声,让幼儿感受口号的力量

  4、出示图七、

  蚂蚁们把大馅饼搬到洞里了吗?(蚂蚁们真了不起,齐心协力地把大馅饼运回了蚂蚁洞!)。搬到了洞里,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它们在忙什么?(张灯结彩,它们要开大馅饼宴会)

中班教案 篇3

  主题目标:

  1、在观察、探讨、实验、操作中勇敢尝试,大胆探索,体验探索与创造的乐趣。

  2、能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尝试用多种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并会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新发现。

  3、认识豆的种类,会运用测量、排序、磅秤等方法进行比较,感知各种豆的大小、形状、颜色、重量、粗细、软硬等,并能根据豆的种类特征分类。

  4、了解豆浆、豆花等豆制品的制作过程,体验劳动的乐趣。知道豆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引发对豆及豆类食品的兴趣。

  5、尝试创编有关豆的故事、儿歌或谜语,并能在集体面前讲述或朗诵,体验创造性表达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快乐。

  6、能用贴、画、剪、喷、印等方法塑造豆的艺术品,培养协商合作能力及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豆子已有一定的了解。

  2、物质准备:各区角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如自然角展示各种豆子的品种;班级种植角展示几种常见豆子的生长过程;各区域活动场地配有相关的背景图;语言区提供豆豆娃娃指偶、表演台、卡片、照片等;操作区提供天平、各种大小不一的容器、记录本等;科学区提供各种豆子、锅、盘、油、糖、石磨坊、豆浆机、盐卤等;美术区提供彩泥、火柴棒、吸管、各种豆子、广告颜料、毛根、卡纸、白乳胶等。

  活动实录: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的豆豆家族可热闹呢,小朋友想不想继续探究豆豆娃娃的秘密呢?(老师让幼儿按意愿选择区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并提醒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用心观察,认真记录,把自己的发现与同伴分享。)

  二、幼儿以区域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1、科学区:

  ①请幼儿园厨房的童师傅介绍豆浆变成豆花及花生酱等豆制品的制作方法。

  童师傅: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黄豆是怎么变变变,变成香喷喷的豆花吗?请小朋友注意看,待会儿告诉童师傅,你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老师:请小朋友用笔记下童师傅的操作过程,等一会儿我们再来交流。

  郭晓涵:我发现黄豆经过加工会变成豆浆,豆浆再放一点盐卤过一会儿就变成了豆花,真有趣;

  方籍苑:我发现用石磨坊磨出来的豆浆和用豆浆机加工出来的豆浆的香味和口感不一样;

  邱佳悦:我发现花生油炸后,花生膜的颜色发生了变化,香味也变得更香了;

  洪煜:我发现花生豆油炸后捣碎,再配上调味品搅拌均匀后就变成好吃的花生酱……

  童师傅:小朋友都很棒,童师傅还会用其它的豆子变成好多好多的豆制品,你们想吃吗?不过,你们以后不能偏食,也不能挑食,要做到样样都吃,身体才能长得壮壮的,知道吗?

  老师:童师傅教我们学了很多本领,让我们知道了豆制品的来之不易,今后我们不能随便浪费豆制品,要懂得尊重农民伯伯和工人师傅的辛勤劳动,以实际行动做个爱惜粮食,爱惜农作物的好宝宝。

  幼儿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一起制作、品尝豆制品,并互相介绍豆制品的口味,好一幅开心、欢乐的场面。

  ②幼儿在自然角、种植角观察豆子发芽的生长过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他们的发现。

  2、美术区:老师启发幼儿选择各种豆进行“豆豆艺术品”创作

  幼儿有的画画,有的制作,有的拓印,还有的粘贴。老师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并根据需要给以帮助或指导。最后师生共同布置、参观、讲述作品展。

  李正丰:我这一幅作品的名字叫“我和豆豆娃娃做游戏”,我用四个黑豆做娃娃的眼睛,用好多好多的红豆做娃娃的口袋,用黄豆粘贴成一个蝴蝶结装饰娃娃的辫子;

  洪煜:我设计的是“豆豆娃娃去旅行”。我用豇豆粘贴成船,用豌豆做成帆,用甜豆做娃娃的帽子……

  苏泽宇:我用四季豆做成篱笆,用黄豆、红豆、花生豆等分别做成各种形状的花,用豌豆做花的叶子……我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豆豆娃娃和花儿交朋友”;

  邱佳悦:我的作品名字叫“豆豆娃娃上月球”。我用橡皮泥和各种豆子做火箭,用绿豆、蚕豆粘成月球,用卡纸、花生豆、青豆做娃娃;

  李灿雨:我和张宏毅一起合作,我负责拓印,他负责粘贴豆豆,我们作品的名字叫“豆豆娃娃遨游天空”。

  陈品辛:我和腾杨合作,我们的作品叫豆豆娃娃上公园……

  老师:今天,小朋友都很棒,有的自己设计,有的合作设计,每一幅作品都不一样。等下爸爸妈妈来接你们时可邀请他们参观,回家后也可与爸爸妈妈合作设计,比一比,哪个家庭最能干。

  3、数学区:玩豆豆棋、秤豆豆的重量、比较豆豆的大小,给各种豆豆排序等

  老师启发幼儿说出各种豆豆的名称及他们的数量关系,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与排序;提醒玩棋的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想出各种不同的'玩法。

  ①幼儿通过用天平秤豆豆,感知豆豆的重量;

  ②幼儿用各种大小不一的容器盛豆豆,感知、比较豆豆的大小、多少;

  ③幼儿通过玩“豆豆棋”,进一步认识豆豆的种类及用途,同时也增强了对数概念的形成。

  4、操作区:豆豆找家、给小动物喂食、拨豆、夹豆

  ⑴、豆豆找家

  ①、老师为每一组幼儿提供一盆各式各样的豆子,让其分工合作,给豆子分类,分类好

  后送至豆豆家园,看哪一组又快又好。

  ②、幼儿戴上头饰,分组玩豆豆找家游戏。

  ③、老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并有针对性地指导。

  ⑵、通过给小动物喂食,幼儿练习了数数,同时发展了手部小肌肉的协调性。

  ⑶、幼儿通过拨豆活动,感知豆豆的形状、颜色、大小、软硬等关系。

  5、语言区:创编豆豆娃娃的故事等

  师:豆豆家族里的娃娃本领可大了,小朋友想不想把它们的本领告诉大家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告诉大家?

  幼儿有的说可以用画画的形式,有的说可以编成好听的儿歌或故事……经过协商大家决定采用创编故事的方法来告诉大家。

  王晨旭:《谁的本领大》:有一天,绿豆娃娃出去玩,碰见了黄豆哥哥和黑豆姐姐在吵架,它们都说自己的本领大,于是绿豆娃娃赶紧请来豌豆奶奶当裁判……

  邱佳悦:《豌豆的故事》:豌豆妈妈有两个女儿,姐姐叫阿黄,妹妹叫阿绿。有一天,吃完饭,她俩要出去玩,妈妈却对她们说:“你们不要整天光想玩,从今天开始要好好地练功。每天在水里泡六个小时……

  刘佳琪:《快乐的豆豆家族》:有一天,黄豆娃娃过生日,来了许多的亲戚朋友,黄豆爷爷向大家介绍着它们家族的成员,这是黄豆娃娃,别小看它年纪小,个头矮,它的本领可大呢……

  方籍苑:《豆豆圆舞曲》:听说新疆歌舞团到我们同安电影院演出,蚕豆爷爷高兴极了,他邀请所有的豆豆娃娃们都到电影院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豆豆家族的所有成员们都上台跳起了圆舞曲,红豆与青豆手拉手在台上滚来滚去,不时地引来了观众的阵阵笑声……

  活动反思:

  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能以支持者、合作者、鼓励者、指导者的身份介入幼儿的活动,以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和有效发展。活动中老师能提供给幼儿充足的、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豆豆的认识与喜爱。并且教师能为

  幼儿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操作性材料,因此幼儿在活动中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作品都体现了鲜明的个性,孩子们真正体验了活动的快乐。在探究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以及探究的乐趣,而我们也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体验到了成功!

中班教案 篇4

  目标:

  1.观察各种纽扣,感知它们的质地、形态和用途。

  2.初步学习纽扣与服装的搭配,培养审美情趣。

  准备:

  1.教师、幼儿及家长共同收集各种纽扣。

  2.在活动室里布置纽扣区和服装展。

  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纽扣

  1.这几天,你们都从家里带来了纽扣,现在请你们去看看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2.幼儿带着问题观察活动区里的各种纽扣,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并倾听幼儿的交谈。

  3.引导幼儿讨论:这些纽扣有什么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厚有的薄;有的是四个洞,有的是两个洞,有的是一个洞;它们形状不同,有的圆形,有的椭圆形,有的方形。)

  4.这些纽扣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塑料纽扣有的光滑,有的比较粗糙;金属纽扣摸上去凉凉的、硬硬的;布和绳子盘成的纽扣摸上去软软的,有点温暖……)

  (让幼儿表达自己在探索中获得的感性经验,能促使其认知结构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重组。)

  二、组织幼儿观看服装展

  1.讨论各种纽扣的作用。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纽扣有大有小?(大人的'衣服上用大纽扣,小孩的衣服上用小纽扣;冬天的厚衣服上用大的、厚的纽扣,夏天的衣服上用小的、薄的纽扣。)

  3.为什么纽扣有各种颜色?(可以配衣服用。红衣服可以配红的、花的、黑的、白的纽扣;白衣服配白的、绿的、红的、黑的纽扣;黑衣服可以配黑的、红的、白的纽扣;黄衣服可以配黄的、白的、花的纽扣。)

  4.为什么每颗纽扣都有小洞洞呢?(是穿线用的、和布连结用的…)

  (这些问题可引发幼儿思考,形成认知冲突,促使幼儿不断地观察、触摸、讨论,从而使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延伸活动:

  1.幼儿按标记从两个维度(颜色和形状)把纽扣分类。

  2.初步学习按季节和衣服颜色匹配相应的纽扣,并进行记录。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认识芦苇的基础上,学习用芦花有顺序地粘贴小动物。

  2、对操作活动感兴趣,能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3、萌发孩子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芦花若干,范画2—3幅;

  2、画好小动物的操作纸,胶水、剪刀、棉签等;

  3、音乐:刮风声、轻音乐、欢乐舞曲。

  活动过程:

  1、参观芦花。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种有趣的花,请小朋友轻轻地走到桌边看看它是什么?摸摸它有什么感觉?再想一想它象什么?

  △幼儿自由参观讨论。

  △提问:

  (1)你知道这是什么花?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2)你觉得芦花象什么?

  (3)你在哪里见过这些芦花?

  小结:芦花是芦苇开出的花,在我们双山岛周围的江滩上长着密密的芦苇,每年芦苇成熟后就会开出灰白色的'芦花。(视频仪出示芦苇图)

  △小朋友已经知道了芦苇的一些用处,如:编制存粮的工具、造纸、污水处理等。那么谁知道芦花有何用处呢?

  2、欣赏范画。

  △(出示范画)瞧!老师用芦花做了什么?你知道老师是怎样为小动物穿皮袄的吗?

  △幼儿讨论交流。

  △老师示范讲解如何有顺序地粘贴,请1—2名幼儿示范操作。

  3、幼儿操作。

  △(放刮风录音)听,冬天的风真大,天气好

  冷啊!还有好多小动物还没有厚厚的皮袄,小朋友乐意帮助他们吗?

  △幼儿操作活动,注意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4、作品评价。

  △你最喜欢哪只小动物?为什么?

  5、跳《欢乐舞》结束。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在树叶上较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

  2.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培养幼儿初步表现美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充足的树叶、白色绘画纸、毛笔、调色盒、湿毛巾每桌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树叶,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漂亮的树叶,我们一起来做树叶印画的游戏吧。该怎么印呢?让我们一起来动手试一试吧。

  (二)引导幼儿探索用树叶拓印,展示作品并讨论

  1.小朋友印得都很漂亮,这两个小朋友印得也很漂亮,他们两个印出来的一样吗?

  2.请这两个小朋友讲一讲他们怎样印的?(引导幼儿说出是用树叶的正面和反面印的)。

  3.他们两个印出来的树叶哪个更好看一些呢?

  (三)教师示范树叶拓印的方法

  1.师:看到小朋友印出来的树叶这么漂亮,我也想试一试,你们来当老师,教教我好吗?

  首先在树叶的反面涂颜色,我刚才看见有的小朋友用拇指扶住叶柄涂颜色,这样手就不会脏了,这个办法真好,从上到下均匀地涂上颜色。(在涂时故意留空白)涂完了吗?(没有)噢,把树叶全部涂满,不要留空白,涂好之后,把树叶轻轻地放在纸上,能移动吗?(不能)那就让我用大拇指扶住叶柄吧!用另一只手按一按小树叶,也可以动动小手,把整个树叶都印下来。叶子上还有颜色,要再换个地方印一印!”

  2.老师印出来的小树叶漂亮吗?我们把用树叶印出来的画叫做树叶的`拓印。

  (四)幼儿再次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五)作品展评

  活动延伸

  和幼儿一起探索用树叶拓印的方法。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前期通过一次简单的实地观察,让我发现弹珠在孩子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感知过衣服的图案和色彩美的同时,更从观察中发现他们在玩耍中滋生的自然艺术--"弹珠蘸色画",由此开展了以弹珠为主的主题活动《漂亮的衣裳》。在操作中孩子们有了新的发现和问题,教师及时捕捉到孩子的兴趣点,进一步生成了此次活动--"纹路与底色",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基本以三原色贯穿活动主体,利用简单素材制作出颜色不同的衣服纸样,在利用弹珠蘸上三原色其中的一种颜色,让孩子们用滚的方式将弹珠上的颜色蘸在彩色衣服上。配合这次活动,在美工区会摆放许多材料(如:剪好的各色衣服纸样、红黄蓝颜料、大鞋盒或盒盖、弹珠、漏勺)供孩子们使用。

  本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在孩子们认识、熟悉弹珠蘸色的过程中,激发孩子们初步感知颜色的对比与融合,懂得感受色彩的绚丽,对学习运用对比色有强烈的求知欲,让孩子们感觉到学习与玩耍一样,同样有趣引人入胜。

  活动目标:

  1.乐意用玻璃珠蘸色作画,体验玩颜色的乐趣。

  2.初步感知颜色的对比与融合,学习运用对比色。

  3.能在操作和比较过程中感受色彩的美。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在主题探究活动《漂亮的衣裳》的进行中,幼儿已经感知过衣服的图案和色彩的美,学过用弹珠作画。

  活动材料准备:

  1.操作材料分三组摆放,每组提供剪好的各色衣服纸样若干(红、黄、蓝)、大鞋盒和盒盖若干、弹珠若干、漏勺若干。同时第一组提供足量的红色颜料,第二组提供足量的黄色颜料,第三组提供足量的蓝色颜料。

  2.幼儿的弹珠画作品1张。

  环境创设准备:

  自《漂亮的衣裳》主题探究活动开展以来,班上设置了以孩子们喜好为主的主体墙面-- "神奇的衣柜":"衣柜"的左右两边分别是系有蝴蝶结的柜帘,中间则制作出两行"横木","横木"上摆挂着各式各样,绚丽多彩的衣服;在美工区摆放着多样的衣服纸样,弹珠和三原色的颜料、以便孩子们进行突发其想的"色彩制作"。

  活动过程:

  1.出示幼儿的弹珠画作品,导入课题。

  师:"我们小朋友都喜欢用弹珠蘸颜料画画。今天,熊老师又准备了很多材料,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你的新发现。"(有各种颜色的衣服,没有花纹;每一组只有一种颜料……)

  2.引导幼儿熟悉操作材料,提出活动任务。

  师:"请小朋友用弹珠蘸颜料,给衣服画上美丽的纹路。听清楚老师的要求:仔细观察纹路和衣服的底色,比较一下谁的衣服上的纹路最醒目?"

  3.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分层指导:

  第一层--协助不能熟练作画的幼儿完成操作任务。

  第二层--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纹路和底色,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我们的纹路是什么颜色?(红、黄、蓝)你认为红色(黄色、蓝色)的纹路在什么颜色的衣服上最醒目?"

  4.集体讨论和小结

  (1)老师从幼儿作品中挑选出黄红、蓝黄、红蓝和红红、蓝蓝、黄黄,分上下两排粘贴在展示板上。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说说上下两排作品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上排的纹路和底色不同,而且很醒目,下排的纹路和底色相同,纹路不醒目。

  5.幼儿进行第二次操作6.展示与评价教师协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粘贴到主题活动成果展示区,并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更多种颜色的衣服纸样、油画棒、水彩颜料、棉签、水彩笔,供幼儿进一步操作和探索。

  活动反思:

  在以往幼儿美术教学是以向幼儿传授粗浅的美术知识技能为主线进行的,经过不断的实践,我们选择了一个固定新颖的主题,改变了以往停留在单一领域目标的做法,深入到幼儿生活中去发掘他们关注的热点,将目标扩展到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与求知欲,在开展这次探究活动,将美术创作放在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和操作,使幼儿不断体验探究新知的乐趣。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这次的活动中,我重在观察幼儿的活动状态,研究幼儿是如何操作材料、获得经验的。我通过小组探究的形式,幼儿间相互探讨,彼此在交流中分享探究获得有益的经验。让我感到最可贵的是,孩子们体验尝试了最新的`学习快乐,真正是学习并快乐着。

  本次教学活动方式的更新,改变了教师教、幼儿学的单一模式,而更多的是师生共同探究式的、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是以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是充满质疑与挑战的问题,导入式的教学方式来行进的。

  当然在教育中没有尽善尽美,也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教学活动,教育本身就是一门缺撼的艺术,在这次我的教学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那就是我的一些教学用语方向不明确。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说,有具体、明确的要求都是很重要,对幼儿更有必要,他们年龄小、目标意识弱,在做事之前很难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时,教师的语言指导尤为重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结果因为指导用语不够具体、明确,幼儿的回答是与课无关的发现。"你发现了什么?"是开放性的语言,没有方向,幼儿没有明确的目的,因而迷失了探失了探索的方向。所以要引发幼儿的思考,教师提问的教学用语方向一定要具体、明确。

  有人说:"有行为,就有反思;有反思,就有改进;有改进,就有提高",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我积极地作了反思,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希望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积累,使自己的教学更机智,更富有特色与魅力!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互相观看眼睛,对自己的眼睛产生好奇。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眼睛所看到的景象。

  3、引导幼儿有意识的注视丰富多彩的周围环境。

  活动准备:

  1、眼睛小精灵,眼睛处可替换。

  2、幼儿人手一张记录纸(上面画有眼睛)、水彩笔、彩铅。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眼睛小精灵,用小精灵的口吻与幼儿对话:嘿!小朋友,你好!认识我吗?我是眼睛小精灵。我就在你们的身上,找找吧!

  二、基本部分:

  1、幼儿互相观察同伴的眼睛,说说看到了什么。

  教师将眼睛小精灵的眼球处替换成班中小朋友的形象,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请幼儿说说眼睛像什么?(照相机)

  请幼儿眨眨眼睛,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模仿照相机拍照的样子。

  3、带领幼儿到室外,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4、引导幼儿选择几处自己喜欢的“景象”合作拍摄。如来到花朵前,做照相机的幼儿盯住花朵,另一幼儿边说“咔嚓”,便轻拉当“照相机”幼儿的耳朵,此时做照相机的幼儿使劲闭一下眼睛,表示拍摄成功。

  5、引导幼儿绘画特写的眼睛,重点画出眼睛上呈现的景象。

  6、幼儿作画,请完成的幼儿将自己眼中看到的美丽世界画下来,送给那些看不到景象的眼睛,使那些眼睛和我们的眼睛一样美丽。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看到的丰富多彩的周围世界。幼儿张贴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评价同伴的作品。

  活动反思

  《明亮的眼睛》这一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活动。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形式,首先通过幼儿互相看眼睛,对自己的眼睛产生好奇,然后通过替换“眼睛小精灵”眼球中的景象,引起幼儿的兴趣,最后引导幼儿有意识的去注视丰富多彩的`周围世界,通过这一活动引起了幼儿对视觉感知的兴趣,从中萌生出强烈的好奇心与关注态度。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高,因为他们要将自己看到的多彩世界送给那些看不到东西的眼睛,所以他们作画过程中很注意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因为他们想让那些“眼睛”看到更多的色彩。同时他们在一个小小的圆里将自己看到的景象画下来,在布局上孩子们也有意识地进行了构思。直至活动结束孩子们还告诉我:“老师我象画更多的美丽世界,送给那些看不见的眼睛。”这种对绘画的热爱和丰富情感的表露也正是这节活动的最终目的。

中班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颜色创意粉刷“房子”;

  2、尝试使用不同刷子,掌握正确的涂色方法;

  3、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用废旧纸箱自制的高矮不同的房子;用碎布片自制的小帽子、小套袖

  2、不同大小的刷子、旧报纸若干,颜料,抹布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新的社区建成了,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小房子,今天我们就对自己的房子进行外墙粉刷装饰,好不好?“

  ”好“孩子们跃跃欲试

  2、幼儿分组进行粉刷

  (1)准备工作:粉刷房子的幼儿佩戴帽子、围围裙、带套袖,孩子们自由选择大小合适的刷子、颜料

  (2)提醒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回忆常见房子的房顶、外墙及墙根的颜色再进行粉刷

  (3)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大胆、有创意的粉刷。

  3、布置新社区参观活动,幼儿互相欣赏、讨论自己的.创意粉刷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走在村里或社区路上时注意观察不同房子的外墙粉刷情况

  五、活动评析

  幼儿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也能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意粉刷,对自己装饰的房子很有成就感;活动中,幼儿蘸颜料时往往不能控制用量,刷子也忘记调换,出现颜料流失、各色混合现象。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11-11

中班教案11-11

中班教案11-14

中班教案11-14

中班教案11-15

中班教案11-15

中班教案11-14

中班教案11-12

中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