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体验分享祥和的欢乐。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月饼,各种水果。
活动过程:
1、环境创设。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月亮的传说故事。
2、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4、请幼儿晚上与家人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5、谈话:"我家怎样过中秋"。把父母讲的故事或诗歌告诉大家。还可开展想象性谈话:"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戏:"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幼儿自愿分组,商讨怎样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员等)。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其余幼儿当观众。互相轮换。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加深对祖国文化的认识,知道中国人是聪明勤劳的,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体验创造的乐趣,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请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纸,举办“纸的展览会”。
3、印刷厂印刷的录像。
4、指南针。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它们分别发明于哪个朝代?是谁发明的?
二、感受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激发科学探索愿望。
1、造纸术真有趣。
(1)参观“纸类展览会”。
(2)感知纸的特征,帮助幼儿回忆和扩展自身的经验。
启发讨论: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纸?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感知纸有厚薄,有光滑和粗糙,有颜色和光亮度不一样等多种特征)。纸可以做什么用?(如:书写、印刷、包装、做纸盒等)。
(3)引导思考:你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
2、神奇的火药。
(1)教师:你看过烟花吗,是怎么样的?你知道美丽的烟花用什么做成的吗?
(2)我国在哪个朝代就发明了火药?
(3)火药在生活中有哪些用处呢?
3、指南针作用大
(1)你们坐过船吗?为什么船能在大海上航行而不会迷失方向呢?
(2)出示指南针并提问:我国在哪个朝代就发明了指南针?(战国时期)
(3)你知道指南针最先是什么样子吗?现在又是什么样呢?(指南针最先用的材料是用天然磁石磨成的,现在我们是用人工磁铁,把磁针和分方位的盘装在一起,也叫罗盘针。)
(4)请你谈谈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指南针?
4、印刷术真方便
(1)怎样才能让大家都有一本书看?许多相同的图书是怎么来的?
(2)我国古代印刷方法是怎么样的?现在的印刷有哪些主要步骤呢?(排版一校对一上色(印刷)一装钉。)
(3)播放印刷厂印刷的录像,体验印刷过程。
(4)印刷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小结:小朋友要从小学好本领,长大发明比现在还方便的印刷方法。
三、激发幼儿的爱国心。
小结:四大发明是我国在世界上最先发明的`,现在,中国还有很多发明,有很多科学家。我们长大后也要为中国人争光,好吗?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做一件小发明。
资源库:
指南针: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有多种形体。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已用天然磁石制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国魏时,马钧利用磁铁和差速齿轮制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指南车。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制作指向用的磁针的方法。后来,又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的罗盘。
造纸术:中国商代用甲骨,西周用青铜器,春秋时则用竹简、木牍、缣帛等作为记事材料。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 、鱼网等植物原料,经挫、捣、抄、烘等工艺制成的纸,人称蔡侯纸。
火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发明了火药 ,并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纵火用的火药兵器。
印刷术: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它是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烧后制成字印。将一颗颗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之上,经烧烤、压平等工艺制成印版后,便可印刷。印版上的字印可取下反复使用。继泥活字后,中国人又相继发明了磁活字、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等印刷方法
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3、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4、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5、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6、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活动时间:
20xx年9月30日下午3:00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操场与教室道具准备:月饼、盘子、塑料刀,手套,面粉。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等。
活动过程:
一、(1)导入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谈谈"中秋节"一些习俗,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5)小结小朋友的讨论,引出今天"包汤圆"的活动。
(6)结束谈话,让小朋友做好包汤圆的准备。
(二)、家长洗手、老师组织幼儿排队如厕、洗手,布置好场地准备和家长一起包汤圆,教师安排好家长和幼儿分成6小组进行包汤圆、
(三)、家园同乐——包汤圆。
1、教师讲解包汤圆的过程。(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
2、教师时刻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不可以东摸西摸,也要注意安全。
3、组织幼儿参观每组家庭的汤圆作品。
4、煮汤圆(请两名家长协助煮汤圆)。(要煮汤圆时,先要烧开水。把汤圆慢慢放入锅内。放进去之后就要轻轻的搅开。要在同一个方向搅动。让汤圆顺着水流动。这样就不会粘住。水开了待汤圆浮起后。就用小火煮,汤圆浮出水面代表已经煮熟。)
(四)、家园同乐——吃汤圆,共同分享汤圆。
(五)、活动结束,老师清理活动场地。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工具,把花生从米中取出来,激发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2、能积极参与活动,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初步尝试记录的方式。
活动准备
大盆6个、小筐、夹子、漏勺、托盘、花生、小米等物每人一份。记录图表。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1)“烧饭的阿婆不小心把花生和大米混在了一起,她想请咱们班小朋友帮助她把花生和大米分开”,请小朋友想想有什么办法。
(2)出示各种工具,与幼儿共同认识工具以及简单的功用。 (夹子、小筐、漏勺 )
二、猜想预测:请小朋友猜猜看,哪种工具分得又快又干净?
问题探讨: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
三、幼儿操作
(一)第一次操作
(1)、幼儿自选工具,把花生分拣到托盘里。(停止时,要求幼儿把工具放回原处整齐)
(2)、幼儿分别来讲讲用工具分花生和小米的情况。
(二)第二次实验
(1)提出要求:仔细想一想哪种工具你还没试过,请再换种工具试试。
(2)记录再次实验用的工具(看看这是第几次,在哪个格子里记录)
(3)观察记录结果,哪种工具分得又快又干净?记录在表格中。
四、讨论总结:
“今天我们发现用小筐分花生和小米又快又干净,为什么小筐能分得那么快?”
幼儿观察小筐并与其他的几种工具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小筐有眼,可以把小米漏下去,把花生留在筐里,所以分得又快又干净;漏勺也有眼,但眼儿太小,小米漏不下去,所以不能把花生和小米分开;夹子能分开,但是一次只能夹一个,太慢了。所以说,哟内蒙古小筐分花生和大米最快最干净。
小朋友,走!咱们把分好的花生和大米给阿婆送去,并把这个好办法告诉她,让她以后再遇到这样的困难就有办法了。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螃蟹
中大班教案 篇5
主题的选择: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对于幼儿来说,它们能观察到的变化必定是他们所感兴趣的。新学期开学后,有些孩子长高了,有些孩子长胖了……
天气也开始变化了,秋风吹在身上感觉有些凉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马上要到了,这几天食品店里的月饼销售也旺了起来。月亮的变化孩子们好像并不熟悉,但它们却很感兴趣。
在情满中秋这一主题中,我们和幼儿约好在晚上观察月亮,画画月亮的变化图,讲讲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发挥想象月亮上面到底有些啥?听听学前的故事情节,尝尝小朋友带来的不同风味的月饼,感受古人在中秋圆月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我们鼓励孩子去发现和表现月亮的变化,鼓励他们自己来做做与众不同的月饼,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思维、想象和创作,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主题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培养细心、持久的观察态度。
2、了解一些中秋节的习俗,以及月亮的圆缺变化。
3、积极主动的参加有关中秋节的活动。
4、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5、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主题环境的创设:
1、收集月饼盒,布置中秋圆月及嫦娥跳舞的情节。
2、集中展示幼儿“月亮上面有些啥”的创作画。
3、在教室中摆放月饼、柿子等时令食品,了解中秋习俗。
4、将幼儿“月亮变化图”的观察本,展示在墙面上
家教指导:
1、请家长协助幼儿做好每晚观察月亮及三天画一次月亮图,并写上观察日期的工作。
2、 请家长丰富幼儿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经验,给幼儿讲讲月亮的传说。
3、 请家长帮助收集月饼盒及携带各式月饼,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活动区域安排:
科学区: 提供有关宇宙、太阳、行星等图片,激发幼儿对天体宇宙的兴趣。
数学区:提供月亮的变化图以及不同大小的月亮拼图。
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利用油画棒进行创作,感受绘画作品的艺术美。
2.大胆想象,表现小田鼠在田野中的快乐游戏的情境,体验画面的均衡感。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田鼠图片若干,油画棒,铅画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尝试——可爱的小田鼠
1.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新朋友,看看他是谁?
2.前几天我请小朋友回家去观察了小田鼠的活动,你们谁来说一说它在田野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3.小朋友说的都很棒。我们就一起来画一画他有趣的形象吧。
二、幼儿操作
1.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画,表现田鼠有趣的形态。
2.大胆想象它与好朋友在游戏的情境。
3.教师及时介绍幼儿画面中表现的情境。
三、交流分享
1.展示幼儿的作品,幼儿自己介绍你画中的小田鼠在干什么?。
2.幼儿相互比较并评价同伴的作品。
活动反思:
小田鼠是一种可爱的形象,孩子们非常地喜欢。活动环节一先引导幼儿讲述小田鼠的活动情形,激起幼儿的.绘画的兴趣。孩子们的活动作品效果很好,小田鼠的活动形象各式各样,想象力比较丰富。我觉得可以在活动中添加创编故事的情节,活动效果会更好。
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5、交流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交流讨论。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
3、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了......。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中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的世界中,数字无所不在。同样,幼儿的生活与数字也密不可分,本次活动是在“周围的人”主题活动的进行中,截取孩子关注到的数字为内容,借“生活中的倒计时”这一灵感,通过经验化的回顾,综合化的形式,游戏化的过程,生活化的内容让幼儿发现、了解生活中的数字,数字之间的奥秘。
《纲要》中指出:教学活动设计要在幼儿原有经验基础上进行,既要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又要提供新的经验。幼儿在平日里通过报数、数数等游戏掌握了10以内的点数,并且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集体教学等方式开展关于“倒数”活动,发展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倒计时,初步体验倒计时的作用。
2、感知倒计时中数量从多到少逐一递减的变化。
活动准备:
“生活中的数字”ppt,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经验再现:
1、回忆马路边的数字:
重点提问:
(1)上一次我们到马路边寻找数字,你找到了哪里的`数字?(根据幼儿回答ppt再现)
(2)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有的数字表示身份,有的数字表示价格,还有的数字是表示时间。
2、看录像:
重点提问:
(1)你们在马路边有没有看到过不停变化的数字呢?
(ppt放映红绿灯的数字变化)
(2)数字是怎么变化的?
小结:像这样数字从多到少一个一个倒着数来计算时间,我们就叫做“倒计时”,倒计时可以让我们做事情有准备。
(3)为什么马路上要装倒计时的红绿灯呢?
小结:有倒计时的红绿灯能够提醒我们抓紧时间过马路。
(二)体验“倒计时”
1、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或听到过倒计时呢?
l 火箭发射
l 新年倒计时
l 微波炉、洗衣机
游戏:制作爆米花
(1)假设还有5秒开始爆,我们来倒计时。
(2)假设还有8秒开始爆,我们来倒计时。
(3)教师举数字,幼儿倒计时,爆米花做好了。
小结: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倒计时。
2、幼儿园里用到的倒计时:
重点提问:
(1)有没有发现张老师平时也用到过倒计时呢?
(2)为什么张老师总是要用倒计时?
(3)你们觉得张老师什么时候还可以用用倒计时呢?为什么?
小结:倒计时真有用,提醒我们做事情要加快速度。
活动延伸: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你知道离六一儿童节还有几天吗?
过了今天,离儿童节还有几天?
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时间:20xx年9月29日(星期六)下午3点整
活动目标:
1.通过中秋知识竞答的形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一起过中秋,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体验。
3.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视频《月亮姑娘做衣裳》、爷爷为我打月饼、中秋月儿圆
2.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中秋节的来历或者古时候的人怎样过中秋节的知识,月亮的大小变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诗等等)
3.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小问答
4.盘子若干
活动流程:
各位家长好,感谢大家能来参加今天的活动,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今天我们邀请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陪我们一起欢度中秋,之前也让家长和孩子们了解了相关中秋节的知识,知道了月亮在中秋节这天是最圆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故事感受月亮形状的变化。
流程一: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看完故事老师总结: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月亮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上。
流程二: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
有关中秋节和月亮的知识有很多,下面就来考考我们家长和小朋友,来个"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
1、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b)
a月饼节b团圆节c故乡节d诗人节
2、中秋节又可以称为什么?(a)
a仲秋b月夕c秋节d追月节
3、在哪个朝代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a)
a唐b宋c元d明
4、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
a祭奉月神的祭品b馈赠亲友的礼物c节日食品d地方小吃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a)
a王安石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6、在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B
a槐树b桂树c柳树d杨树
7、以下哪个不是中秋节传说?D
a嫦娥奔月b吴刚伐桂c玉兔捣药d迎涛神说
8、中秋节在亚洲其他国家也很盛行,在(b),中秋节也叫感恩节。
a日本b韩国c新加坡d马来西亚
9、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a)
a悲欢离合b天气的好坏c凶吉的象征d身体是否健康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描写中秋节的千古名句,它出自(a)
a苏轼《水调歌头》b苏轼《中秋月》
c王建《十五夜望月》d辛弃疾《太常引》
游戏三《猜灯谜》
1、老师提前将若干灯谜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
2、请宝宝们站在教室中间,告诉宝宝们在教室内去寻找灯谜(并拿一个写有灯谜的卡片,让宝宝进行观察,知道去找什么样子的`卡片)
(1)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月亮
(2)中秋归来——八归
(3)嫦娥下凡——月季
(4)中秋菊开——花好月圆
(5)明月照我还——归有光
(6)举杯邀明月——赏光
(7)举头望明月——当归(药名)
3.找到后,交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手中,请爸爸妈妈去猜灯谜,用时最短的家庭获胜。
流程四:合唱歌曲《中秋月儿圆》、亲子表演
为了庆祝中秋节,我们小朋友学了一首新歌,一起来唱给爸爸妈妈听。
老师还知道小朋友在家和爸爸妈妈也学习了新的儿歌和歌曲,欢迎大家到前面来表演。
流程四:亲子制作月饼
我们中秋节必吃的一样食品就是月饼,下面老师带来了许多颜色形状都很特别很漂亮的月饼,请大家一起欣赏,看到自己喜欢的可以用橡皮泥模仿着做出来,当然也可以发挥想象做出自己想吃的月饼。
流程五:月饼展示
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
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中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对象:大班幼儿
活动目标: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来证明水的温度变化。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相关的温度计、量杯、记录纸、笔
2、场地准备:音乐厅(分组活动)
活动过程:
一、幼儿集中讨论
1、教师在桌面上摆放热水,让幼儿猜测:“不动这杯热水,它会怎么样?”请幼儿大胆的说己的猜测。
T:不动这杯热水,它会怎么样?(水会变冷)
2、教师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证明水变冷了。
T:你用什么办法知道水变冷了?(用手摸、嘴巴尝、温度计测量)
二、幼儿分组实验
1、教师请小朋友按照自己预想的办法进行分组实验,并且运用多种方法记录实验结果。(温度计两人一组)
T:小朋友的想法都很棒,请你们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试一试,并且将自己的结果用多种方法记录下来,温度计小组的小朋友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好吗?
2、幼儿进行实验,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将它记录下来,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
三、教师(集中幼儿)
请幼儿分别说说自己的记录方法及结果,教师重点鼓励一些有创意的幼儿将自己的方法介绍,使幼儿在经验中获取新的知识与信息。
中大班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参与节日游戏。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重点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活动难点
画月饼活动准备白纸、彩笔若干,关于中秋节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1.说说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一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二、中秋节的风俗
1.欣赏图片了解中秋节。(与家人团圆,吃月饼等)
2.朗读儿歌知道中秋节。
八月十五赏月节,摆上果饼来拜月。
八月十五团圆节,亲人团聚像过年。
八月十五丰收节,敲锣打鼓庆丰年。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节日记心间。
三、中秋节有关的歌曲。
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知道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个团圆的日子。
四、中秋节绘画每个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月饼形状,并装饰。
活动小结
1、复习学习的儿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欣赏歌曲《中秋大团圆》。
教学反思: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教育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
中大班教案 篇12
教材简介: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对海底世界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大胆想象进行绘画,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培养对海底世界的兴趣,大胆想象进行绘画。
三、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剪好的白纸瓶子、蜡笔。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操作法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一、导入:出示大海图片,激发幼儿兴趣。师:这是什么地方?;你喜欢大海吗?为什么喜欢?
二、情境:潜水员叔叔潜入海底将大海装进瓶子里,来看看海里有什么。分别出示海星、水母、小丑鱼、飞鱼、龙虾、海豚、海马、海蛇、海龟、珊瑚、海螺、贝类图片,让幼儿感知海洋不同生物的特点。
三、感知潜水员叔叔把大海里的什么装进瓶子里。
1、师:海底世界真神奇,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上岸休息一下吧。你觉得潜水员叔叔会把什么装进瓶子里。
2、出示画好的瓶子,让幼儿观察瓶子里装了什么。
3、师:潜水员叔叔把最喜欢的.小丑鱼装在了瓶子的中间,还装了其他的一些生物,最后盖上盖子送给他心爱的人。
四、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师:你也想装一个吗?
五、展示作品,教师讲评。师:你的瓶子里装了什么?谁来猜猜看他是哪个瓶子?你想送给你最心爱的谁?为什么送给他(她)?
六、结束活动。师:我们回教室,我把瓶子送给你们,让你们带回家,送给你们最心爱的家人或朋友。
幼儿活动:
幼儿观看图片并回答教师问题
幼儿观看图片,交流讨论海洋不同生物的特点,并进行回答。
幼儿猜想潜水员叔叔会装什么到瓶子里去。幼儿观察瓶子里装了什么并和同伴说一说。
幼儿操作。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以大海图片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通过观察图片以及教师介绍,让幼儿更形象深刻地了解海洋不同生物的特点,为幼儿能更好地进行绘画做铺垫。
通过教师的范画以及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更加直观的感知潜水员瓶子里装了什么,为幼儿自己的绘画作铺垫。
教师巡回指导能力差的幼儿完成绘画。
通过让幼儿自己介绍瓶子里装了什么,然后让别人来猜的讲评形式,能让幼儿更好的把注意力集中讲评中来。
中大班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日历。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二、与幼儿讨论:
1、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2、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
3、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4、你认为在月饼里藏字条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自由回答)
三、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并请一位幼儿在日历上指出农历八月十五。
四、评价。
1、能较长时间专心听故事。
2、能说出中秋节的起源。
3、能说出中秋节的日期。
4、能说出传说中月饼的来历。
中大班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在与同伴合作抬沙运沙的过程中体验寻到宝藏的乐趣。
2.能较平稳地用抬沙棒与同伴合作抬沙运沙。
3.知道装沙篮放在抬沙棒中间,并与同伴合作分工挖沙运沙。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运沙桶2个、中间有小凹痕的运沙棒2根(可以帮助固定沙桶)、小铁锹4把、标有刻度的大沙桶2个、标有“通过”的.门禁卡2张、红色宝藏兑换卡(画有糖果)和黄色宝藏兑换卡(画有贴画)各2张,反面放在文件袋中并插在在沙池中,《玩沙玩水》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我们去寻宝
1.播放音乐,幼儿身临其境般感受沙滩情境。
2.师:听说这片沙滩里藏了一些宝贝,今天我们就要玩玩沙中寻宝的游戏。
二、热身活动——准备去寻宝
1.师:寻宝有些累,让我们的身体先准备一下吧!
2.热身活动:我们去准备。
播放音乐,重点热身手臂、腿部等身体部位
三、探索活动——怎样来运沙
1.我来试试运沙:幼儿自主尝试运沙,寻找轻松快速运沙办法。
提问:请你试试看怎样才能运得又快又轻松
2.我来分享妙招:幼儿集体分享经验,感知轻松快速运沙办法。
(1)师:小朋友们尝试了许多种方法,我们请几位小朋友来分享一下他轻松又快速运沙的妙招。
(2)幼儿分享妙招,讨论交流哪种方法更妙。
(3)提问:他们是怎样合作的两位小朋友是争着抢着干同一件事
四、游戏活动——沙中寻宝来
1.想要寻到宝藏,需要成功闯过两个关卡。
2.教师示范,了解规则:
(1)1队和2队、3队和4队分别组成一组。
(2)每组同一排的两位小朋友两两合作拿着运沙桶从起点线出发。
(3)到达沙池后两两分工挖沙进运沙桶,装满后两个人用运沙棒抬着沙返回,并将沙倒入自己队伍后面的装沙桶。
(4)在规定的时间内(第一次玩耍,主要目的是熟悉游戏玩法,可将时间适当延长)完成要求的量(自主定量,第一次可少一点)才可成功闯过第一关。
3.游戏关卡一:来沙中寻宝。
幼儿游戏,教师注意观察并强调游戏规则。
4.游戏关卡二:沙中寻宝来。
(1)提问:简单的第一关过了,但想获得宝藏还有一关更难,大家想继续寻宝吗
(2)介绍新要求:①根据幼儿情况缩短运沙时间或增加运沙量。②完成相应要求后可以拿到红色宝藏兑换卡(画有糖果),如未完成就拿绿色宝藏兑换卡(画有贴画)。
(3)游戏:沙中寻宝来
【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生活中的信号》大班教案02-23
大班生活中的数字教案09-16
大班综合教案:生活中的卡03-16
大班安全生活中的防盗教案11-15
大班社会教案《生活中的信号》06-18
大班数学《生活中的数字》教案03-29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生活中的卡》01-19
大班主题教案:在快乐中成长教案及教学反思03-16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生活中的数字》12-11
大班社会教案《生活中的信号》3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