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21 08:21:5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锦集(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锦集(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2、学习借梅议政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

  3、掌握、积累“使”“病”“解”“本”“穷”等文言实词,学习“以”“之”等文言虚词,复习使动用法。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诵读、文言实词的积累、复习使动用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的写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脚本):

  一、课前营造气氛

  (CAI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梅花》,画面中一组梅花在背景中移动。)

  二、导入

  (CAI一幅梅花的画面,配以文字说明:梅,落叶乔木或落叶灌木,性耐寒,因而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又与兰、竹、菊合称“花中君子”。1987年5月,在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中荣膺榜首,被誉为“花魁”。)

  (CAI显示盆栽梅花与土栽梅花的比较图)请同学们从审美的角度说说对画面上不同梅花的感受。(学生应该说出盆栽梅花更具美感)

  在今天,园艺师们创造的包括梅花在内的盆栽艺术点缀了我们的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但是,在晚清,却有一人视这种“艺术”为扼杀天性的举动,并专门写下一篇文章来表明他的观点,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病梅馆记》(板书课题)(CAI梅馆,作者简介)

  三、明确学习目标(CAI显示,教师读出来)

  为达到这几个学习目标,本堂课我们将采用“诵读—积累—领悟—表达”的四步法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诵读—积累—领悟—表达)

  四、诵读

  1.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诵读时必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要读出语气。下面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听的时候注意以上三个要领,并划出理解有困难的文言词语。(CAI配乐朗诵)

  2.我来检查一下听读的效果。

  (1)生字的读音(CAI显示读音,解释)

  (2)分清句读,把握朗读节奏(CAI显示练习)

  3.下面同学们根据诵读的三个要领,自由朗诵,所谓“自由”就是你觉得怎样读感觉好就怎样读,把声音放出来。朗诵时进一步发现问题,呆会儿提出来讨论。我给大家配一段音乐。

  (学生朗诵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读完后,稍加评点。)

  五、积累

  1.现在请同学们把在书上划出来的理解有困难的词语提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解决。请1、2小组的同学提第一自然段中的问题,第3组的同学提第二自然段中的问题,第4组的同学提第三自然中的问题。(CAI即时显示文句详解)

  2.我们发现文中有两个虚词“之”“以”出现得比较多,我们做两道练习来巩固一下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1)CAI显示“之”的练习题及答案。

  (2)CAI显示“以”的用示练习题及答案。

  3.另外,本文实词的使动用法也较多,请同学们找出含有使动用法的.句子。

  (让学生找1分钟,然后CAI显示使动用法的练习题)

  六、领悟

  前面我们提到在本文中龚自珍所要表达的观点,与我们一般的审美取向不同,我们认为是“艺术创造”的东西,作者却认为是在扼杀天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对文章具体内容的分析来解答这个问题吧。(CAI显示文章内容分析)

  其实,如果我们运用历史的眼光来看这篇文章,就能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了。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清后期,封建统治日趋腐朽,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之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敏锐地预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机,对统治者扼杀人才、禁勉锢思想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强烈地呼吁社会改革与个性解放,殷切地希望统治者能“不拘一格降人才”,《病梅馆记》就写作于这样一个时代。

  文章中的“梅”的意义显然不仅仅是一种植物了,它象征着什么呢?(学生回答:人才)那么相应地,文人画士及他们的品梅观等分别象征什么呢?(CAI显示)

  我们看到,文章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呢?(CAI托物言志)。

  (CAI显示文章思想内容的小结及《己亥杂诗》)

  七、表达

  托物言志这种写法可以使要表达的意思既含蓄又深刻,避免空发议论,为众多的写家所采用。本文借“梅”这一意象,寄托深意,假如现在要求同学们借“荷”来写意,那么你将借此抒发怎样的情怀呢?(CAI显示荷花的画面)

  托物言志,咏物抒情,要抓住所托之物的特征。例如花草之类,或抓住外部形态,或瞄准其生活习性。《爱莲说》及我们上学期所学《荷塘月色》,都抓住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点,表达洁身自好的情操。

  课后如有兴趣,可就松树或菊花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练笔文章。(CAI显示画面)

  八、朗诵课文(CAI)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和一名普通的小姑娘之间互相帮助的事,反映了爱因斯坦平易近人的作风。

  文章可以分为4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一个小姑娘在路上撞上了一位衣着不整的老人。父亲告诉小姑娘,那老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爱因斯坦。小姑娘感到很奇怪。

  第二部分(第4~13自然段):第二天,小姑娘又遇到了衣着不整的爱因斯坦,并告诉爱因斯坦穿戴的要领。

  第三部分(第14~22自然段):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的,他邀请小姑娘到家里做客。在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小姑娘帮助爱因斯坦拜摆放东西、收拾房间。这部分内容进一步表现了爱因斯坦的平易近人。

  第四部分(第23自然段):爱因斯坦告诉小姑娘的`母亲,小姑娘教他怎样穿戴和布置房间,他教小姑娘做数学。

  通过爱因斯坦说的话,可以进一步看出爱因斯坦的平易近人。在他看来,小姑娘能够教他穿戴和收拾房间,这是很了不起的本领;而自己没有什么本事,只能教小姑娘做数学题。话语中充满了对小姑娘的赞扬。

  教学目标:能够认读5个字;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科学家,感受他平易近人的作风;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爱因斯坦平易近人的作风。

  教学思路:

  一、充分自读,了解课文内容

  1、先看课后认读字表自学生字,然后充分地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再围绕“课文写了爱因斯坦和小姑娘之间的哪些事”这一问题,进一步自读思考。要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表达清楚就可以了。参考答案如下:

  (1)爱因斯坦和小姑娘在路上相遇,小姑娘发现爱因斯坦衣着不整。

  (2)第二天,两人再次在路上相遇,小姑娘告诉爱因斯坦应该怎样穿戴整齐。

  (3)第三天,爱因斯坦按照小姑娘说的穿戴的整整齐齐的,并邀请小姑娘到家里做客。在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小姑娘帮助爱因斯坦收拾房间,爱因斯坦帮助小姑娘做数学题。

  2、检查朗读,指导正确、流利。

  3、学生汇报:指导用词的准确。如"短而硬"、"棕褐色"、"陷"、"蓬乱"等词分别把胡子、眼睛、头发的特点表现得如在眼前,使人仿佛见到爱因斯坦衣冠不整、头发蓬乱的模样。如果文章这么写--

  老人蓄着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长着灰白头发。

  你还会有这样的感受吗?

  4、“读了课文,你对爱因斯坦有了哪些了解”是在上一问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后才能回答的问题。

  通过课文的语句、段落我们可以知道: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对人真诚、平易近人,没有架子,等等。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1、分小组练习。

  2、选择一两个小组在全班分角色读。组织学生对角色朗读的情况进行评议。

语文教案 篇3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哦,香雪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

  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语言描写 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

  难点: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1课时

  一、简介并导入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 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 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

  二、阅读分析并说明过渡语

  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

  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

  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过渡语是: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过渡语是:“也难怪,咱们香雪是学生呀。”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过渡语是:可是,那 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

  1 .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 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挡着,封闭保守,就像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

  2.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了服饰和容貌后,就朝村口火车经过的地方跑,香 雪总是第一个出门,凤娇是第二。起初是观望议论,后来就做生意换一些发卡、纱巾之类的装饰品,再后来想换一个铅笔盒,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香雪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发生了有过程的变化。

  3.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表现有什么异同?

  香雪与其他姑娘们一样,表现了她们对山外世界装扮的关注,对美的十分热烈地向往 和追求。所不同的是 ,香雪在她们的追求中,更注重的是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 识和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 和物 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的姑娘。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学会“明、再、已、习、当、员、言、床、美”9个字;会认“经、刮、敢、阴、趴、停、住、帆”8个字。认识1个偏旁“广”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做事情要有恒心,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做事情要有恒心,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意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说说小鸭子走路有什么特点?都来学学小鸭子走路。

  (学生模仿。)

  2、课堂里来了一位客人。(出示挂图)和小鸭子打个招呼。

  3、今天小鸭子要给我们讲讲它的故事。

  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1、师范读课文。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去听听小鸭子给我们讲的什么故事呢?(师范读课文)

  2、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刚才都听得很仔细,现在请你们自己好好地读一读这篇课文,把读得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

  3、(黑板上有池塘图和写有生字的小鸭卡片。)

  指名上台读生字,读准了就把小鸭请进池塘。

  4、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巩固生字。

  三、初读课文,加深体验

  生自由选择最喜欢的部分,练习朗读,想象画面。

  师: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那部分,美美地读一读,

  读完后?请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己识记生字“再”。

  (2)指名生分析“再”字的字形结构。

  (3)仔细观察“再”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

  (4)师作示范指导,学生自己练写生字,再与范字作比较。

  (5)师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全班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二、激发想象,指导朗读

  1、联系学生的朗读体验,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2、生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句子所描绘的情景。

  网

  3、自由练读,指名读,小组读,还可以试着背诵。

  三、创设情境,体验读文。

  1、(出示挂图)

  教师语言描述,学生感受当时的情境,体会小鸭子的想法。

  2、(出示重点句子)

  学生体验朗读。

  3、运用读评结合、表演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指导朗读。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己识记生字“再”。

  (2)指名生分析“再”字的`字形结构。

  (3)仔细观察“再”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

  (4)师作示范指导,学生自己练写生字,再与范字作比较。

  (5)师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全班展示。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做事情要有恒心,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做事情要有恒心,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多种形式巩固生字认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小鸭子,我想对你说……

  1、扮演角色,再现课文内容。

  2、融入情景,和小鸭做朋友。

  3、积极思维,拓展想象:小鸭子,我想对你说……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学生自学生字。(先说它是什么结构,是什么和什么组成的(独体字除外),它的笔顺是什么,共有几笔,组词是什么。

  3、指名说记字的方法。

  4、指导写字,看清每一笔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写排头字。

  四、复习巩固

  1、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完成课后第二题,第三题。

  板书设计:

  7、明天再练吧

  有一天下决心练习长跑明天开始练

  第二天忽然刮起大风明天再练吧

  第三天小雨一个劲儿下明天再练吧

  第四天风停了,雨住了明天再练吧

  小鸭子,我想对你说……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自读词语,发现构词的特点;

  2自读、背诵对联,感悟意思,主动积累有名的对联;

  3读懂成语故事,理解成语“老马识途”的意思;

  4能大方、主动、有礼貌地与同学交流自己读《威尔逊出游》后对威尔逊妈妈做法的感受和自己的妈妈的做法,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5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游戏或亲身参与过的游戏,不拘形式地写下游戏中的见闻、感受;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并感受童年的快乐与纯真;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一些名联在小黑板上;搜集古代诗人、现代作家描写童年生活的美好的诗句或文章。

  学生:回忆平时妈妈是怎样教育自己的;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游戏或亲自去参与一种游戏。

  教学时间

  4~5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自读、互读词语,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悟悟这些词语的特点。

  2想一想:这些词有什么地方相同?

  3学生自由发言,从中点明教学内容:这些词语中都包含有一组反义词。

  4学生再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感知构词的特点。

  5拓展练习,“你能再说几个有这样构词特点的词语吗?”

  6教师相机板书学生的举例,再读词语,加深理解。

  二、语海拾贝

  1自读对联,要读得正确、流利。

  2在小组读,相互检查,并悟悟对联的大致意思。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不懂的地方,请求老师或其他组同学解释。教师注意引导和补充。

  4总结: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效果的这种修辞手法,我们称为对偶。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对联。

  6拓展练习,“你能说说你搜集的名联吗?或者你想创作一副对联也可以。”

  三、点击成语

  1学生自由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

  2请学生复述成语故事,并说说读了成语故事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理解“老马识途”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讲讲身边类似的事例。

  四、口语交际

  1回顾课文《威尔逊出游》,想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抽生回答。

  2再自读课文,独立思考:你赞成威尔逊妈妈的做法吗?为什么?

  3小组说说、议议,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别人的意见,丰富自己的认识。

  4全班交流,举行小型辩论赛,从观点出发划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评选出最佳小辩手。

  5小组交流:在你外出时,妈妈是怎样做的?你希望妈妈怎样做?边听边想想谁的感受对你有启发,说出来相互补充。在小组中评选出谁在交流时自然大方、有礼貌,谁听得最认真。

  6全班交流,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话题,邀请各小组代表汇报演说,大家评议谁的发言最令你满意。

  五、习作百花园

  1引导语:游戏真好玩!同学们都玩过哪些游戏?抽生回答。

  2小组说说:你觉得好玩的`游戏是怎样的玩法?为什么你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呢?

  3学生讲述自己认为最好玩的游戏。教师相机指导、润色。

  4总结:让我们拿起笔来,记下玩过的许许多多游戏,如:老鹰捉小鸡、丢沙包、踢毽子、网上下棋……让别人了解你是怎样玩的,分享你的开心。然后比一比,谁将自己喜欢的游戏写得精彩。

  5教师选择一两篇学生习作在全班展示,一边看,一边评改。

  6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改完后,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加上一个题目。

  7在小组里自由欣赏品读小组成员的佳作,并评议每位成员习作写得好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把这些意见批注在文后。

  六、自主阅读园地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了解大意。

  2小组讨论交流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反馈信息。

  3全班质疑,请求老师或其他同学解答疑难。

  4勾画最喜欢的好词佳句摘抄在采蜜本上,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反复朗读。在小组中交流读后收获,鼓励学生将积累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

  5有感情地朗读短文,评选出谁是朗读小能手。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根据课文特点,以插图设计教学主线,体现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课文插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绘制的。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显得新颖别致,符合学生的心理,能给教学增色不少。

  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可以精读一段,明白学习方法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鼓励学生用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并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课前准备老师:

  1.图片

  2.字卡、词卡。学生:彩笔和画纸。

  3.图画纸、彩笔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带大家去祖国各地参观好吗?注意边看边想一想,我们都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展示:各地风光图片)

  2.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你看到的'景物美吗?指名答。

  3.是啊,我们祖国各地真美啊!今天还有五位小朋友想告诉我们,他们从小生活的家乡也更美。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一想,这五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里?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1)把生字娃娃的帽子去掉,自由认读。

  (2)下面我们玩“捡贝壳”的游戏吧。(课件)生字娃娃躲到贝壳下面去了,谁读对了,贝壳就是你的啦!

  (3)齐读生字。

  1、认真看图,交流看到了什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一想,这五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里?注意读准字音。

  3、认读生字。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或短句,强化识字。

  2、形式:可指名读、可开火车读。

  3、师配乐范读文,学生看图欣赏。

  4、听了课文说一说,都介绍了谁的家乡,他们的家乡都在哪?

  3.说一说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4.初步感知课文后,说说你打算先到谁的家乡去。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通过练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解题能力。

  二、通过中考链接,深入体会大自然中的树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练习的过程及讲解练习的过程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也是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的一个途径,更是检测学生对于学习方法掌握程度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每一次的.练习都会有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来学习、来训练。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通过课内的习题,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难点:对于各题目中的要求,正确理解文本的含义,特别是中考链接,要一边复习所学的方法,一边掌握新学的方法。

  练习很好讲,但是要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方法,那就不简单了,学生往往对于这道题会解了,也掌握了解题的方法,说起来是头头是道,但是同样的问题,却望而却步了,关键在于不会举一反三,每次的练习讲解并不能马上解决问题,但是会让学生离成功更进一步的。

  教学过程:

  一、基础巩固:

  请学生自告奋勇地将答案写在黑板上。其他学生可以对错误的地方加以纠正。

  几次讲解练习下来,我发现学生们非常乐意将自己的答案写在黑板上,这里也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二、能力提高:

  学生自告奋勇地回答,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就要积极提出。

  很多学生只对标准答案感兴趣,甚至认为老师说的肯定是对的,其实语文就只有标准答案而没有正确答案,同一个意思的答案可以有不同的说法,若学生能很出色的回答,那也是对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

  三、中考链接:

  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先让学生谈谈读了之后的感受;再让学生想说哪题就说哪题,并且可能提出异议。

  课外的文本练习正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工具,由于没有讲过,可以让学生谈感受,是很好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让学生选题,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作业

  1、订正

  2、预习《古代神话四则》,给生字注音

  毕竟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很多同学没有能在课上及时订正,便让他们作好相应的记号和记录,课后的订正不仅是弥补课堂时间不足的据点,也是让学生再次复习的好机会。

  预习很有必要,是对下堂课作的一个准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语文教案(精选)08-27

语文教案【经典】08-14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8-11

(精选)语文教案08-01

【精选】语文教案08-03

[精选]语文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