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24 08:53:1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学习,懂得朋友、邻居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2、理解“深夜、赶来、抢修”等词义,能用“帮助”说一句话。

  3、能有表情地朗读文中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买菜蝴蝶结深夜抢修停止

  二、用“句式变换”的方法学习课文第一段。

  1、公鸡的邻居除了松鼠(shuacute;)还有谁?

  (1)()、()、()是公鸡的邻居。

  谁能够把第二个“、”换成一个字,意思不变?(和)

  (2)公鸡的邻居有()、()、()。

  同样,第二个顿号也可用“和”。

  三、学习2—4段。

  1、课文的哪几段是写邻居们请公鸡帮忙的?

  2、学第二段。(学法指导)

  兔子请公鸡帮什么忙?把兔子请公鸡帮忙的那句话用“~~~”划下。

  请学生读,这句话该怎么读?

  读、评。(读出了怎样的感情?)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看,兔子请公鸡帮什么忙?

  出示句式:(谁)请公鸡(帮什么忙)

  3、自学第3、4段

  鸭子、松鼠又请公鸡帮什么忙呢?我们用这个方法一步一步地来学习:

  先用“~~~”划出鸭子、松鼠请公鸡帮忙的话。

  再读读,想想该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

  最后,说一说:(谁)请公鸡(帮什么忙)

  请自学3、4两段。自学、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

  读读说说。(按句式要求说)

  5、理解公鸡的话。

  (1)公鸡有没有帮助邻居们呢?

  (2)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读读公鸡的话,理解公鸡对话中的“!”)

  6、朗读训练。谁来做有礼貌的、态度诚恳的邻居?谁来做公鸡?(学生读对话,教师读叙述部分)

  四、归纳、填空。

  ()、()、()请公鸡(),公鸡()。

  可是在公鸡需要的'时候,邻居们()了。

  为什么要填“赶来”?(这个词填得很好)

  五、学习第五段。

  1、邻居们赶来帮助公鸡是课文第几段?

  我们从第五段中找出写邻居们“赶来了”的那句话,用“~~~~~”划下来再读读。

  2、齐读这句话。

  “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理解:深夜的时候,刮大风下大雨的时候,公鸡的屋顶被大风刮跑的时候,公鸡急得又叫又跳的时候。)

  3、看图:是什么时候?——深夜。

  风很大,雨很急。公鸡的屋顶被大风刮跑了;

  说话:()帮助公鸡()。

  4、齐读。

  六、兔子、鸭子、松鼠可真是公鸡的好邻居啊!

  公鸡想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回去自己说说,感兴趣的可以去写写。用课文的结尾开头:

  风停了,雨过了,屋顶修好了。公鸡望着他的好邻居,心想:

  七、作业。《课堂作业》第6题。

  板书:

  1、划~~~~~~兔子借篮子不借!

  2、读鸭子解蝴蝶结公鸡没空!

  3、说松鼠叫一声不叫!

  (谁)请公鸡(干什么)赶来抢修脸红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续写故事。这次习作是对本单元故事预测的延伸,从整个单元设计来看,这样的安排体现了“看、想、说、写”的思路,要求学生能根据故事的前半部分续编故事的后半部分。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但想象要基于观察,基于生活,因此观察与联系生活实际是写好本次习作的关键。编写情节完整、合理的故事是本次习作的基本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乐于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简单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画,想象接下去的故事情节,能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做好语句通顺,故事完整,意思明白。(重点)

  2.能用修改符号把自己习作中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初步懂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道理。(重点)

  3.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并能说说自己更喜欢谁的故事。

  4.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相应的PPT课件。

  2.准备相关的范文。

  学生准备:

  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回忆,激发兴趣

  1.教师富有激情地导入:同学们,每一年中都有一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过了这天,也就表示我们又长了一岁。大家知道这是哪一天吗?(生日)

  2.每年的生日,你是怎么过的?

  3.引出话题:同学们的生日过得很快乐,也很有意义。关于生日,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

  设计意图:习作源于生活,联系生活,运用生日话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日是怎么过的,可以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畅所欲言,为学生续编故事做铺垫。

  二、审清题意,指导看图

  1.出示主题图,请学生读读习作要求。

  2.说说这次习作要我们做什么。

  3.引导学生交流明确:

  (1)看图,了解图上的故事。想象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能把故事续写完整。

  (2)写完后,把故事连起来读一读,能把其中明显错误的地方改出来。

  (3)和同学互相交流故事,说说自己更喜欢谁写的故事。

  4.指导看图:请大家按顺序看看图画,想想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指名说说。(同学们在交流自己刚过的生日,李晓明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是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同学们想办法一起为他过生日。)

  6.总结看图的方法。

  (1)这些图上都有泡泡语,你能发现这些泡泡语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吗?(有的是同学们说的话,有的是晓明的想法。)

  (2)泡泡语告诉我们故事中人物的语言与想法,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图画中的故事。但我们看图还要关注人物的神情、动作等细节,才能读懂人物的心情。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神情,猜想一下他们当时的心情。

  (4)组织交流:

  预设:同学们交流时脸上带着笑容,每个人都很开心。而李晓明有些忧伤。

  李晓明一个人坐在位置上,神情忧郁,不是很开心。

  (5)在讲故事的时候,把这些内容放进去,故事就生动多了。

  7.把故事的前半部分连起来说一说。

  8.指名试着说一说,教师评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审题,能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养成审题的好习惯,避免学生写作时无从下手,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想。看图作文要注重对学生看图方法的指导,在学生初步了解图中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细节观察,丰富故事的内涵与情感。将观察所得有条理地说一说,从说到写,遵循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

  三、激发想象,续编故事

  1.同学们多么关心晓明啊,那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

  预设:同学们给晓明过了一个有趣的生日。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同学们会怎样给晓明过生日,他们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晓明会有怎样的表现?有条理地说一说。

  3.把你的想象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互相提提建议。

  4.请小组代表简单说说。教师引导,想象不能太离奇,要合理,要符合生活实际。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时间与空间,说一说接下来的故事内容,并发挥同伴学习的作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降低习作的难度。针对学生想象不切实际的预设,教师作简单引导,让学生明白想象要合理。这也是想象作文的要求之一。

  四、练习写作,指导拟题

  1.明确写作要求:下面我们就来试试,把刚才说的两段故事内容写下来,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故事不可以只有一个段落,在分自然段写时,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交流。

  预设:一幅图画可以写一个自然段。还可以加一个开头和结尾,让故事更加完整。

  2.大家已经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了,那你准备给这个故事拟一个什么题目呢?请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拨符合文章内容即可。

  3.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在学生完成“口头作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再“物化成文”,符合“先语后文”的训练规律。根据多幅图展示故事情节的特点,相机指导学生分自然段编写故事,凸显教材编写的特点,也使指导更有针对性。鼓励学生给完整的故事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初步培养学生拟题的能力。

  五、练习修改,分享习作

  1.指名朗读习作初稿,师生共同修改。

  (边读边相机评价,主要从语句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清楚等方面评价指导,并帮助修改。)

  2.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地小声地读一遍,把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一改。(提示:可以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3.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改好的习作,要求每人逐一交流,其他学生注意倾听。

  4.交流后,互相说一说,你更喜欢谁写的故事?为什么?也可以提出合理的建议。

  5.誊写。

  设计意图: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当堂修改学生的作文,既能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又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因此受益的不仅仅是小作者本人,还有全班孩子。引导学生自主修改习作,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目的就是引领学生在“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终身受用”的“自改能力”。交流后互相说一说更喜欢谁写的故事,也是为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同学的习作,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配有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长城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第三自然段是由长城展开的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篇状物类的文章,更像一首动人心魄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订“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长城并不陌生,但是只限于名字而已,课前应多加以交流。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长城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资料,导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提起长城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你去过长城吗?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依据搜集的资料或见解感受,自由交流。)

  2、引题: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灵魂的象征,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一同来感受这伟大的长城。(齐读课题)

  3、提出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不懂的`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3)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背景图或插图再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激发学生当解说员入手,引发学生与课文形成真情互动。

  【资料交流,了解长城】

  二、感知课文,识写生字

  (1)结合文中的背景或插图再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再抓住课文景奇文美情浓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当解说员入手,学生与课文形成真情互动。

  (2)引入识字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是字词、朗读、心得等)

  【设计意图:图文对照,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还了解到只有平时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文章。】

  二、展示学习成果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读生字。(小组成员轮流读,相互纠正。)

  (2)我会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有的读,有的到小黑板上书写展示)

  (3)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单独读、合作读、分自然段读)

  长城建造的那个年代,一时间学生思绪万千……

  【设计意图:掌握了字词,激发了学生要学习课文的主动性,为下面环节的开展扫清了障碍。】

  课内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pán xuán bǎo lěi zhì huì

  2.比一比,再组词:婉( ) 凝 杖 魄 峭

  蜿( ) 疑 仗 魂 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

  板题:长城以它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中外游客赞誉,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它的伟大吧。

  2、创设情境,放开品读

  (1)由学生交流怎样进一步读书。教师围绕解说引导激发。

  第一段:读文看图,看图读文。

  读中一观山势――崇山峻岭;二看长城――蜿蜒盘旋;三想画面――气势飞扬雄伟壮观。

  问:读了这段,你们有话想说吗?

  第二段:读文解图,认识长城。

  从这段中你们读出了什么?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结构,二是了解长城的历史作用,三是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第三段:走上长城,体验伟大

  相机抓住学生的第一句朗读:在品味“站”“踏”“扶”中。

  问:你是怎样走上长城的?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

  读第二句:问:你面对的是什么?让学生走入情景,体会脚下陡峭的山岭,肩上沉重的条石。

  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读第三句,想象:你们从多少这个词想到了什么?从才上体会到什么?

  【设计意图:劳动人民建造长城的不易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如“多少、才、智慧、血汗、凝结、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等词语,但具体付出了多少辛苦才建造成了这一世界奇迹却得学生透过文字去体会,所以这一环节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平台,“想象劳动人民建造长城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这样,学生仿佛回到了最初】

  第四段:读出无比自豪

  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设计意图:多形式地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步融进作者的思绪与情感。】

  四、知识拓展延伸

  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五、练习:

  读句子填空:1.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钱不到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 ”写出了长城的长;“多少”和“长”说明 。

  2.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不过几十公里”表示路程 ;“不过两三小时”表示时间 ;“不过是些篇作文嘛!”表示说话者认为写作文 。

  你能用“不过”说一句话吗?

语文教案 篇4

  ◆单元教材分析

  名人怎样对待事业、爱情?名人眼中的名人是怎样的?名人是如何与他们的孩子交流、同他们讲道理的?本单元选择近代几位中外著名学者的演讲词或家信,带领我们走近他们的生活,深入他们的思想,倾听他们对人生、对爱情、对艺术、对信念的种种理解和阐释,第二单元单元整体说明(人教版九年级上)。仔细品读回味,齿颊留香。四篇课文,串联起来,向学生展现了一幅人生的画卷,字里行间启示学生进行反思:我们该做什么样的人?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美文,更是大师们丰富、深刻的精神境界。

  四篇课文,文采飞扬,语言流畅、优美,观点鲜明,情感充沛,以演讲词和书信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足以令学生咀嚼良久而回甘无穷。

  演说注重现场感,口语性较强,带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号召性;书信注重逻辑性,字斟句酌,书面色彩浓厚。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它们截然不同的魅力。

  ◆单元整体目标

  这是一个由演讲词和书信构成的单元,与诗歌不同,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1.继续完成字词积累的任务,熟悉四位学者的生平,有条件的可以阅读他们的优秀作品。

  2.体会演讲语言和书信语言的不同风格,以及所造成的不同阅读效果。

  3.研读作家对于人生、爱情、艺术、信仰的理解,把握他们的人生观、爱情观和价值观。

  4.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将领悟到的'道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单元重难点一览

  重点

  难点

  1.继续培养朗读的习惯,体会诗歌和演

  1.走进作家的精神世界,结合自己的生

  讲、书信朗读方法的不同。

  2.学习生字词,掌握字音和词义。

  3.通过文章中重点词句的研读,体会作家对于人生、爱情、艺术、信仰等问题的认识活动体验,感受心灵激情,反思生活哲

  理,审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2.继续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习有条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能够有理有力有节地说服他人。

  移单元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对于人生、爱情、艺术、信念等问题,能够通过讨论,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并做出判断。如何结合时代的发展和他们的生活体验,将成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化为易于学生接受的道理,并对他们产生影响,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演讲和书信,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且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文字优美、文风飞扬、内涵丰富的美文,琅琅上口,易于学生朗读和记忆。

  ◆单元教学建议

  本单元探讨的都是重大的人生问题,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能够帮助他们了解生活的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接受课文内涵,是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

  1.师生共同查找关于作者、作品及相关主题的资料,资源共享,有条件的可以分类归纳,整理成册。

  2.教师在课前应该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制作课件,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

  3.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从庞杂的材料中把握特点、要点,学会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深入浅出地阐明道理。

  4.把握四篇课文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作者的人生观,并能够客观地进行评价。

  ◆单元课时分配

  本单元共8课时

  第5课 《敬业与乐业》 2课时

  第6课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2课时

  第7课 《傅雷家书两则》 2课时

  第8课 《致女儿的信》 1课时

  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 l课时

  第二单元单元整体说明(人教版九年级上)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所表达出来的同学形象,体会同学间浓浓的情意。

  2、体会作者如何描写每位同学的特点。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抓住人物特点,领悟本课的写法。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通过笑声写出人物特点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情感,学习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 导入揭题:

  1、年的小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家都结交了许多好朋友,这些朋友便是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小伙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和同学间那《忘不了的笑声》。——板书课题

  2、读一读课题,说一说这个课题是围绕什么来写?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一)、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习要求(一)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并思考:

  (1)作者主要写了那几个人的笑声?

  他们的笑声各有什么特点?

  填空:余晓的笑声( )、鲁珊的笑声( )、方平的笑声( )、陈立的笑声( )。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交流思考题:作者主要写了那几个人的笑声,他们的笑声各有什么特点。

  (2)、填空。

  (二)、朗读课文,体会情感,领悟写作方法。

  过渡:他们的笑声别具一格,他们的笑声里包含着什么呢?

  1、学习要求(二)

  (1)请用“——”画出他们不同笑声的句子读一读。从中你感受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方法:读——思考——交流)

  过度:课文除了写四个同学的笑声,还写了什么笑声?

  (2)从这些笑声中包含着同学间什么样情谊。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从中你感受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为了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它采用了什么描写。并有感情的.读一读这些句子。

  (2)课文中除了写他们四个人的笑声,还写了什么笑声?从这些笑声中包含着同学间什么样情意。

  (3)采用不同方式读课文的最后两段,读中领悟情感。

  (4)师小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要学习那些写作方法? (此处出示课件——写作方法:抓住特点 突出性格塑造形象)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写法。按照这个思路,请同学们也抓住每个同学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来突出他的性格。

  四、小练笔。

  在你的身边,哪些同学的言谈举止比较有个性?又突出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然后试着用几句话写一写。

  五、学习反思:师生共同小结课文。(结合学习目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语文教案(精选)08-27

语文教案【经典】08-14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8-11

(精选)语文教案08-01

【精选】语文教案08-03

[精选]语文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