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体验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能根据自己制定的标准将传递信息的方式分类。
3、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对xx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环境与材料
1、教师与幼儿一起收集到的各种传递信息方式的图片。
2、教学挂图《信息从哪儿来》。
3、《科学》下P。14~15。
一次备课
一、提出问题奇奇就要过生日了,他想邀请乐乐来家里做客,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都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奇奇得到这个消息呢?
二、开展讨论1、说一说,幼儿分别介绍自己的方法。
2、想一想,观看教学挂图《信息从哪儿来》,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传递信息。
3、看一看,请幼儿一起看同伴收集来的传递信息的方式的图片。
4、分一分,教师与幼儿一起制定分类的`标准。
三、信息传递方式多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画册《信息从哪儿来》,了解信息的多种传递方式。
2、请幼儿从中找出最快递的传递方式是哪一种,说出为什么。
3、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出传递信息的新方式。
活动反思:
在道德情感中爱是核心,激发幼儿爱的情感是我们重要的社会责任。然而,幼儿爱的情感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而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经验感受和体验来获得的。让幼儿从小知道爱父母和长辈、同伴,老师,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情感冷漠的习惯,那么长大以后就很难做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因此,从小加强对独生子女爱的情感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从小培养幼儿有爱心、爱父母、同伴、老师的品质,从小在幼儿心中播下爱的种子,会对孩子一生的幸福产生十分有益的影响。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中,爱的情感不断升华。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基础阶段的数学教育要求幼儿能解决问题,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在利用和运用数学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数数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而对于有一定数概念的大班孩子有必要探索、学习群数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群数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数数问题。
活动目标:
1、用糖果探索和发现按群数数的方法。
2、尝试用不同的数数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乐于参加数数活动,体验不同方法数数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有按数取物的经验。
物质准备:糖果图片、糖果、盘子若干;记录表、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有吃过糖果吗?糖果厂的老板找不到工人来帮忙装糖果,他很着急,想邀请小朋友当小工人把糖果装进盒子里。
(二)提出要求,初次探索
1、教师出示糖果图片(10个)引导幼儿观察点数。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糖果?你是怎么数的?
2、引导幼儿猜想两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哪种较快。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一个一个数比较快,还是两个两个数比较快呢?为什么?我们动手试一试就知道了。
3、提出操作要求师:糖果厂的老板帮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糖果和一个小盘子,等等请用你想尝试的数数方法把糖果装进盘子里。
(1)在数糖果时,要注意控制你的音量,不要打扰到旁边的小朋友。
(2)要积极开动脑筋,用多种办法来装糖果。
4、幼儿集体操作验证,教师分别观察指导。
(1)幼儿操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数数的方法并进行个别指导。
师:你是怎么数的?那这样数快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集中分享数数方法,教师记录并归纳小结。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 在猜猜、说说中体验根据故事主要情节推测故事发展的乐趣。
2、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数的递增概念,大胆扮演、模仿各种小动物形态。
3、 学说故事中“……(谁)可以……(干什么)的相关句式“,初步尝试创编故事。
二、活动重难点:
1、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相关语句,大胆表演。
2、 根据故事主要情节推测故事发展,尝试创编故事。
三、活动准备:
故事《谁要来种树》动画视频。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二)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讲到四棵树)。
——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在种树?
——小动物种树有什么用?
——每种动物都种一棵,一共种了几棵树?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画面。
——学说故事中的话“……(动物)可以……(干什么)”。
(三)根据故事情节推测后面故事的发展。
——猜猜还会有谁来种树?会种几个树?
(四)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后来都有谁来了?各种了几棵树?
——小动物用这些树干什么了?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画面。
(五)表演故事,熟悉故事内容。
——小动物分别用这些树干什么了?(鼓励幼儿用故事里的语言回答)
——分组讨论:你喜欢故事里的什么动物?你会怎么表演?想想这个动物做了什么事情?你会用什么动作表示?
——一部分幼儿表演,一部分幼儿讲述故事的叙述部分。(教师带领讲述或播放故事)
(六)初步尝试创编故事。
——除了故事中这些小动物种树外,还会有哪些动物来种树?
——这些小动物种的树,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七)延伸活动:带领小朋友去种树。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教育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由于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我便和孩子一起开展了此活动——《小蝌蚪的生长变化》。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周围一切事物在发生着变化,小草、树木都变绿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趁热出来了。瞧,池塘里的小蝌蚪拖着长长的尾巴在水里游来游去,它好像在寻找自己的妈妈。它和妈妈长得一样吗?在这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和操作等活动,初步了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初步萌发爱护青蛙的意识。
3、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生长的过程
难点:小蝌蚪生长的操作步骤
教学准备:
1、资源的选择:在自然区角的鱼缸里,养数条小蝌蚪。
2、媒体的应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小蝌蚪生长变化图片 音乐
教学过程:
一、观察蝌蚪的特征
1、猜谜语导入:圆脑袋,长尾巴,变成蝌蚪小娃娃,游来游去找妈妈。它的妈妈是谁?它和妈妈长得一样吗?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里的蝌蚪,并提问: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头大大的、圆圆的,有一条长尾巴,像个音符)再看一看每只蝌蚪是否长的一样?
3、蝌蚪是怎样运动的?是用身体的哪个部分让它前进呢?(游动、尾巴)
二、观看动画课件,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1、播放蝌蚪的生长变化课件并提问:
(1)从小蝌蚪变青蛙会经历哪几个阶段?
(2)蝌蚪变青蛙是先长出前脚还是后脚?
(3)身体的哪个部分会消失?
(4)变成青蛙后都停在哪里?
2、教师让幼儿讲述蝌蚪的生长过程。
(青蛙妈妈生下卵→蝌蚪→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青蛙)
三、比较青蛙和蝌蚪
1、请幼儿观察比较蝌蚪和青蛙,然后提问:
(1)青蛙长得是什么样子的?(有四只脚,嘴很大、眼睛凹凸的)
(2)青蛙是怎样运动的?
(3)青蛙和蝌蚪外形有什么不同?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四、幼儿操作练习
按蝌蚪的生长变化将这些图片进行排序(引导幼儿说出 “青蛙妈妈先在池塘里产下卵,接着变成了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出了后腿,又长出了前腿,尾巴慢慢变短,最后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五、讨论交流
小青蛙有哪些本领?它喜欢吃什么?为什么说青蛙是保护庄稼的能手?如果没有青蛙,庄稼会怎样?我们应怎样保护青蛙?
教师小结:告诉幼儿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每天要消灭许多的害虫,大家一定要保护它。
六、音乐律动《小青蛙》
活动延伸:今天我们了解了蝌蚪的生长过程以及他的本领,你们喜欢他吗?你还喜欢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生长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幼儿观察在前,教师引导在后的理念。思路清晰,各环节过渡自然、流畅,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表现在:
1、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结合季节特征来选择和设计活动,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在排图的过程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的说先长前腿,有的说先长后腿,各抒己见,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在设计活动时我注意使用了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多种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及引导教学法,能够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幼儿不知不觉对小蝌蚪的成长变化产生了兴趣。而游戏体验法,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小蝌蚪慢慢长大,小朋友爱护小青蛙的快乐心情,进一步产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
不足之处表现在:
通过这节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还需要提高,在活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幼儿的操作时间较短,虽然有动手操作可是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协作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如果让我在重新上这节课我想在活动中幼儿操作的环节可以让幼儿分组进行有步骤的操作,加强幼儿协作能力的培养;在活动完成后和幼儿进行怎样保护青蛙的讨论,并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加深幼儿保护青蛙的意识。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说、做做、唱唱、感受歌曲内容,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能在歌曲间奏处做快乐的动作。
2、能大胆表现,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有小鸟飞、小鱼游、小兔跳、蝴蝶飞、小朋友做游戏的多媒体动画。
活动过程:
一:体验快乐
1、谈话:说说自己快乐的事。
2、做做快乐的动作,唱唱快乐的歌,感知间奏处的节奏和旋律。
(3 3 1 | * * * | 3 3 2 | * * * | 2 3 | 1 — | * * * | )
多快乐(拍手 )多快 乐 多 快 乐
跺脚
晃手等
3、练声:
(3 3 1 | * * * | 3 3 2 | * * * | 2 3 | 1 — | * * * | )
二:感受歌曲
1、听赏感受旋律:让幼儿听听、说说什么地方是“多快乐”,允许幼儿唱出来。
2、让幼儿在“多快乐”的地方唱唱做做,进一步感受旋律。
3、出示多媒体动画,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听歌曲旋律表演,老师个别询问幼儿表演的是谁?
三: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2遍,请幼儿在“多快乐”的'地方做动作。
2、提醒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并在“多快乐”的地方用动作表示出来。
3、幼儿扮演角色边表演边歌唱。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由于幼儿园的孩子们对汉字认识有限,导致他们在学习一些歌词较长、段落较多的歌曲时,经常会出现记不住歌词、混淆段落、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内容等问题,从而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吃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便试图寻找能帮助孩子们快速记忆歌词的办法。经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对图画很敏感,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大体甚至准确地描述图画内容,我便有了一个想法:能不能用图画来记录歌词帮助孩子们理解记忆呢?我决定尝试一下,于是,就设计了《小篱笆》这节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 学会歌曲《小篱笆》第一段,帮助幼儿准确地记忆理解歌词内容。
2. 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3. 简单了解3拍子的节奏。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篱笆》第一段音乐 画图用的纸和笔(师用) 琴
活动过程:
师领幼儿随音乐入场,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引出歌曲《小篱笆》。
一、 请幼儿认真倾听歌曲,师用画歌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 师唱第一遍歌曲,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师唱第二遍,帮助幼儿逐句分析、理解歌词内容,并画出相对应的图画。
2、师幼一起看图,完整地说出歌词。
二、简单向幼儿介绍3拍子乐曲的节奏特点,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1、放音乐,师幼共同看图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引导幼儿了解3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3、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打着节奏,再欣赏一遍歌曲。
三、幼儿学唱歌曲。
1、 师弹琴,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跟唱歌曲。
2、 师弹琴,请幼儿完整地合唱歌曲。
3、 放音乐,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四、活动结束,师领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音乐活动,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这算是一首难度较高的曲目了,歌曲中的转音较多,幼儿在演唱时较难掌握,歌词的理解较易,因此,怎样让这首歌成为一首朗朗上口的曲子,是本次活动需要攻克的重点。在组织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引导幼儿观察了位于教室内装饰画上的“小篱笆”。让幼儿直观感知这一事物,一定程度上让他们融入自己的情感。紧接着,在歌词教授的环节,我带领幼儿一句一句的朗读歌词,结合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让一句句优美的歌词记熟在他们心间,在幼儿的跟读中,为幼儿添上生动的意境,因此,在接下来的旋律欣赏中,幼儿不由自主的唱了起来,让活动顺利完成。在这次活动中,我运用了情境导入法,直观法,讨论法和视听法,虽然本次活动幼儿积极参与,但我认为在活动的准备阶段还可以更加充分,或者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及时延伸,整合入美术活动,请幼儿根据歌词绘画出围绕在自己家门口的小篱笆。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豆子的营养。
2、愿意并喜欢吃各种豆类及豆制品。
3、养成爱吃豆制品的好习惯。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准备】
1、装有不同豆子(黄豆、红豆、绿豆、黑豆)的封闭罐子4个;
2、四种豆子的标记图及指偶;
3、透明器皿4个;
4、食品:豆浆、豆腐干、豆沙包、绿豆糕、红豆粥;
5、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共同玩游戏“听一听,猜一猜”,认识四种豆子。
1、教师出示装有不同豆子的封闭罐子,分别摇晃一下后问幼儿:这里有几个罐子,请小朋友听一听,猜一猜,罐子里都装了什么?
2、教师揭开谜底,将罐子内的豆子分别倒入四个透明的器皿内,和幼儿一起认识四种豆子。
二、通过故事,了解黄豆的营养。
1、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小小狗吃豆豆》;
2、师:小小狗为什么要去吃黄豆?喜鹊老师是怎么说的?
3、师:小小狗吃了黄豆以后长胖了吗?为什么?黄豆做成的.食物有哪些呢?
4、教师小结:黄豆营养价值特别高,多吃黄豆有利于大脑发育。
三、教师演示豆子指偶,引导幼儿了解其他几种豆子的营养。
1、教师出示四种豆子的标记,请幼儿将标记粘贴在装有豆子的透明器皿上;
2、师:除了黄豆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外,其他几种豆子也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谁知道这些豆子有什么营养呢?
3、幼儿两两相互讨论,并在集体中发言;
4、教师演示四种豆子的指偶,以豆子的口吻介绍它自己含的营养;
5、师:你们吃过用这些豆子做的食品吗?是什么呢?
6、教师小结:豆子对我们的生长发育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黑豆含有丰富的大豆蛋白,有利于大脑发育;红豆有补血作用;绿豆有清凉解毒的作用。
四、幼儿分组制作豆子头饰,和豆类朋友一起做游戏。
1、师:小朋友都喜欢这些豆子朋友,今天我们就和豆类朋友来聚会吧。
2、幼儿分组制作豆子头饰,教师进行指导。
3、教师和幼儿戴上头饰,一起随音乐表演豆子跳舞。
五、师生共同看幼儿用书,认识豆制品。
1、师:看看图中的豆制品,你吃过哪种?知道它们是由哪种豆子制成的吗?
2、教师拿出准备好的豆制品,请幼儿现场品尝。
【活动延伸】
1、种植四种豆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豆子的生长过程,了解四种豆子的生长特点。
2、引导幼儿利用海绵、软泡沫等材料自制豆制品游戏材料,开展“小吃店”游戏。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幼儿大班教案02-23
大班教案02-28
大班教案02-28
大班教案02-28
大班教案02-28
大班教案02-28
大班教案02-29
大班教案02-29
大班教案02-29
大班教案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