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故事“聪明的乌龟”讲述了一只乌龟用自己的智慧战胜狡猾的狐狸的故事,故事中聪明可爱的小乌龟是小朋友最喜爱的形象,是他们的学习的榜样,依据《纲要》语言领域第4、2条。
活动目标:
1、能记住故事中的角色的语言,设计角色的动作,乐意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培养幼儿互相帮助,不畏邪恶的高尚品质。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桌面教具:一只青蛙、狐狸、乌龟、草地、池塘等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2、讲第一遍故事,后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些谁?你喜欢谁?为什么?
3、利用桌面教具讲第二遍故事,用边提问边讲述的方法,后讨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乌龟聪明?
4、幼儿跟讲故事,学习故事里角色的语言,设计角色的动作。
活动反思:
《聪明的乌龟》是一篇寓意很强、语言角色对比鲜明,形象生动的故事。通过故事中乌龟与狐狸的有趣对话,使得孩子懂得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要机智、勇敢,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会看图说话。
2、学习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走进教室
刚才小朋友进来的时候听到了什么?这是小鸟们在开音乐会呢!我们也去看看吧!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借助小人图示学习看图说话
1、哇,小鸟音乐会真热闹!大家仔细看看小鸟们是在哪里开音乐会?请用完整话说。(画出小人的头)
2、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音乐会上的小鸟们都在干什么?谁想把自己看到的跟大家说一说?
音乐会上是一只小鸟在表演还是有许多小鸟在表演?
3、小朋友用自己的话把音乐会上小鸟们的表演都讲一讲。(画出小人的身体)
4、老师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谁能用这个句式把音乐会上小鸟们的表演连起来讲?自己试一试。(画出小人的胳膊、腿)
5、小鸟音乐会结束了,你们觉得小鸟音乐会办得怎么样?。,(画出小人的脚)
小结:刚才小朋友已经讲了一段非常完整的话,有头,有尾,中间还用了有趣的句式,听起来真是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三、游戏《班级音乐会》
小鸟们想邀请我们大五班的小朋友举办一个自己的音乐会,你们愿意吗?音乐会上需要许多的演员,我们分成六组来表演,商量一下你们组要演奏什么乐器?谁来指挥?表演开始后,老师给大五班音乐会拍张照片。请小朋友看照片讲一讲大五班音乐会的故事。
四、结束
你们现在已经是大班小朋友了,以后说话就要有头有尾,这样别人才能听懂你的话,才会喜欢听你说话。
活动反思:
1.在感受音乐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用富有个性的动作表现作品的故事情节、角色和音乐变化。
2.能随音乐合拍地表演,体验神气、高兴、害怕三种情绪,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3
一、目标
1、对物体在斜面滚动的现象感兴趣,初步感受物体移动的速度与坡度大小、坡度面光滑度有关。
2、能大胆地运用语言交流、表达,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的乐趣。
3、养成细致观察和积极实践的好习惯。
二、准备
1、各种圆柱体积木若干,长方形木板
2、毛巾若干
三、过程
1、导入活动
(1)出示圆柱体积木及长方形木板,要求幼儿说出其名称。(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2)告诉幼儿今天小圆柱和长方形要在一起做游戏,小圆柱想请长方形帮忙,让它活动活动,这时长方形有点儿发愁了,不知怎么办才好,小朋友你有办法吗?
2、幼儿初次操作
3、操作后提问
(1)你刚才是用什么办法让小圆柱动起来的?
(2)请抬起木板的幼儿来示范。
(3)这样把木板抬起来就象滑滑梯。
4、
把木板抬起来一点,就象小朋友所说的.象滑滑梯、也象斜坡、山坡。
5、现在请小朋友去找一样东西帮忙,把木板抬起来,然后让小圆柱滚起来。
6、幼儿再次操作
提问:
(1)刚才,你是请谁帮忙的,怎样帮忙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把二块木板的一头放得不一样高低,然后让它滚,让幼儿说一说二块木板上的小圆柱哪一块滚得快,哪一块滚得慢?
幼儿二人合作再次操作
(1)提出要求,二人合作要注意些什么?(团结、友爱、互相谦让)
(2)提问:二个坡上的小圆柱哪个滚得快,哪个滚得慢?
得出结论:高坡上滚得快,低坡上滚得慢,一样高的坡上的小圆柱滚得一样快。
7、怎样让二个小圆柱在一样高的山坡上,滚得一个快,一个慢。
8、幼儿操作
(1)提出要求:(不能用手推)二人合作
(2)告诉幼儿一边桌上有毛巾和围巾,假如需要他们帮忙的话去请他们。
9、讨论:小圆柱滚下的快慢。
10、讨论后:
铺上毛巾的滚得慢,木板上的小圆柱滚得快。
11、这是为什么?
因为木板光滑,所以小圆柱滚得快,毛巾毛毛的所以滚得慢。
12、:所以汽车要在光滑的马路上开,如果在草地上开会发现什么情况?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一、运用数的分解法学习“5”的减法,通过看图能分别说出5的减法列式,并迅速准确的算出得数。
二、通过游戏的形式,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
三、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引发幼儿学习减法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课件1、图中一篮苹果和一篮梨子,点击可逐一出示数字。
课件2、草地上放有两个红、绿米盘,5只鸡可跑过来吃米。
课件3、“小天使送信”画面,四间房子(房门上有门牌号),按门铃主人可开门。
课件4、5只动物运动员和5只帆船。(连线找对了,动物会发出叫声)
课件5、小猴背着桃子袋,袋子破了一个洞,一个桃子从袋中掉下来。
二、幼儿学具:
1、幼儿人手一张两个米盘及记录分解的图画和5只小鸡图卡;
2、幼儿人手一张“帮助动物运动员找帆船”的图画。
教学过程:
一、以参观“动物王国”的形式,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刚才动物王国的小精灵给老师打来了电话,说今天动物王国要举行智力游戏活动,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参加。小朋友高兴吗?”
1、玩“猜水果”游戏。(复习“5”的.分解)
“哇!原来动物王国里举办了很多的智力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猜猜。”
播放课件①。师介绍、示范游戏玩法:“这里有两篮水果,一篮苹果,一篮梨,这两篮水果的数量合起来是5。点击苹果篮下面出示数字1,苹果篮里有1苹果,请小朋友猜猜,这只梨子篮应装几个梨子呢?”(例:一篮苹果,一篮梨,苹果有1梨有几?)幼儿回答后。点击出示数字4。师依次出示课件苹果有2、有3、有4;幼儿逐一回答,逐一出示数字。
2、小结:小精灵夸我们小朋友真聪明,玩游戏时回答得又快又对!
二、幼儿操作探索,交流自己的发现。(学习“5”的减法)
1、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智力游戏:播放课件②
“草地上有两个米盘,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绿色的,几只小鸡跑过来吃米呢?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这5只小鸡跑过来吃米,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小精灵已经为小朋友准备了米盘及记录分解的图画和小鸡的操作学具,请小朋友摆一摆小鸡图片,把你发现记录下来并与旁边的小朋友交流。”
2、幼儿探索5的分解法。
幼儿动手操作图片,把5只小鸡分别摆放在两个米盘吃米,有几种分法。并记录下来。教师观察巡回指导。
3、请幼儿交流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鼓励幼儿大胆把自己操作的过程和结果与大家一起交流。
播放课件②,逐一出示小鸡吃米,例:“草地上有5只小鸡,如果有4只跑到红盘子吃米,绿盘子有几只小鸡在吃米?”(1只)“对了,因为5可以分成4和几”(4和1)怎样列减法算式?(5—4),列出算式,得数是多少?(得数是1)。师逐一演示课件其它组的分解及算式和得数。
4、小结:“小精灵刚才看到小朋友能够根据图中的内容操作5只小鸡在两个米盘吃米的多种几种分法,还会列出减法算式,算出得数,开心吗?接下来想请小朋友一起在来玩个游戏“帮助小天使送信。”
延伸活动:
1、游戏——找朋友(复习“5”的加减法),音乐磁带、数字卡片。
2、数学区角:投放操作材料:雪花片、扑克牌、磁性动物图片、水果图片、自制小沙包、自制摇摇珠盒(两个大果冻盒口对口粘和,中间一硬纸板,纸板中有一洞,装上5个玻璃珠。)……
教学反思:
该活动教师能依据《纲要》的精神,创设数学情境,提供直观形象可操作的材料,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发幼儿观察、思考、探索、操作,有效地训练了幼儿的多向思维,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锻炼下肢力量,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2.学会合作、协商。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皮筋、平衡凳、轮胎、音乐(热身、放松)
【活动过程】
一、音乐热身跟音乐互动身体关节,重点活动下肢关节
二、出示皮筋,引出游戏名称。
1.幼儿自由俩俩结合,用皮筋绑在一起,试着走一走。在走的过程中,注意走得好的。
2.教师小结,引导幼儿为什么有的`小伙伴走的好,不摔跤。让幼儿知道要协商,喊口号一起走,节奏、脚步统一。
三、分两组赛,闯关。
1.第一关,小伙伴自由分成两组,看哪组走的快。
2.第二关,加大难度,从低到高放置平衡凳。让幼儿一只脚在上一只脚在下走过平衡凳。
3.第三关,全部放置轮胎。每组投放8个轮胎,一只脚在轮胎里面,一只脚在轮胎外面走过去。
4.第四关,要求幼儿协商好,一只脚在轮胎里面,一只脚在轮胎外面,一起跳过轮胎。
四、音乐放松跟小伙伴坐在地上互相捶捶腿,蹬自行车,抱一抱拍拍后背。
【活动反思】
两人三足要求幼儿互相协商,喊着统一的口号往前走。刚开始的时候幼儿之间缺乏商量,按自己的节奏走,刚走几步就摔跤。通过练习,老师的引导,幼儿学会了协商,适应对方的节奏,逐渐找到了方法。在活动中不断地加大难度来增加幼儿之间的默契,大部分走的很好。再跳轮胎的环节中难度最大,有的幼儿能互相协商喊着"一二跳"的口号顺利的过关,有的幼儿之间缺少沟通,节奏不统一导致摔跤。再放松的环节中,互相为对方着想,增进两人之间感情。总的来说本节课的目标基本能实现,再配合方面有待加强和锻炼。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2、掌握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会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创设诗歌的情境:提供荷花头饰、青蛙头饰、大荷叶、荷叶伞等;
2、多媒体课件、下雨录音、音乐《动物狂想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扮荷花姐姐,幼儿扮演小青蛙。
导语:
(1)“下雨了,青蛙们快到我的绿伞下躲雨吧!”
(2)“青蛙们,雨停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二、谈话导入主题。
提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荷花姐姐把什么当作伞送给了小青蛙?
三、出示课件,引导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课件画面,幼儿观看。
2、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
(1)“刚才画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气是怎样的?”
(2)小雨点落在地上的声音是怎样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谁的绿伞借给了青蛙?
(4)得到帮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样?用什么词来形容欢快的心情?
四、欣赏诗歌,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1、教师朗诵诗歌。
2、提问: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声好像在说什么?
(2)小雨点的“滴嗒嘀嗒”好听的伴奏声是送给谁的?
(3)为什么要送给荷花姐姐?
五、学习诗歌。
1、整体朗诵,提出要求:声音自然、好听,有感情。
2、再次朗诵,讨论:“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为什么?”
3、分组朗诵,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演。
六、编诗歌。
1、提问:下雨时荷花姐姐还会把绿伞借谁?
2、出示动物图片及背景,引导幼儿仿编。
3、分组仿编,鼓励幼儿与同伴讨论交流。
4、分享创编内容。
5、讨论:“平日生活中你帮助过谁,心情怎样?”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嫦娥奔月》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
2、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表现嫦娥。
3、运用银线笔在黑卡上勾勒轮廓线、油画棒涂色的方式作画。
4、能表现出嫦娥的发饰、衣饰及动态特征。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6、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相关课件、黑卡、银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为幼儿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提问:
1、嫦娥是一个怎样的女子?{非常爱美}
2、她最怕什么?{怕自己老了、不美了}
3、她是怎样变成神仙的?
4、你认为她在月宫中生活的愉快吗?(这个问题可以让幼儿说出自己对嫦娥的理解)。
三、请幼儿观看课件
播放嫦娥的图片给幼儿看。
1、观看嫦娥的发型及衣饰特点。嫦蛾梳着高高的发髻并插了花;衣服是斜襟的、绣了花,袖子很长很大;裙子很长有很多褶等。
2、请幼儿观看嫦娥飞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看飞天造型的动态特征。
3、观看嫦娥舞蹈的图片,引导幼儿观看舞蹈造型的特点。
4、观看嫦娥坐立的图片,了解坐立的造型特点。
四、老师示范
向幼儿展示如何画出嫦娥飞天的造型、舞蹈的造型,如何表现出古人的发饰特点、衣饰特点等。
五、请幼儿作画
请幼儿按照自己对嫦娥的理解去画。
1、请幼儿用银线笔在黑卡上勾勒轮廓线。
2、请幼儿用油画棒涂色。
六、幼儿作品完成后,相互欣赏,并说出自己的画面意义,老师及小朋友给予相应的鼓励与建议。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根据幼儿的需求生成的美术课,题材来至于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不仅仅是一节单纯的美术课,它同时让幼儿欣赏到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了解到一些古代文化,如古人的发饰、衣饰特点等。先请幼儿听故事再作画,可以让幼儿融入到情景之中,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画,可以使画面更丰富。使小朋友作品不会雷同,带有自己的个性。
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运用多媒体播放嫦娥的图片给幼儿观看,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古代人物毕竟是幼儿不熟悉的、陌生的,如果不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现,纵使老师描述的详尽入微、或是出示一张挂图,也不如大屏幕的'图片显示来得直接、丰富,给幼儿更强烈的视觉刺激,带给幼儿深刻的印象。
作画材料的选择新颖,适合作画内容。此次作画我选择的材料是银线笔、黑卡、油画棒。因为嫦娥是住在月亮里,那么有月亮一定是夜晚,所以我为幼儿选择黑卡,表现夜晚;用银线笔勾勒轮廓,比较醒目;用油画棒涂色,色彩鲜艳。使幼儿能够方便快速地表现出自己的画面。
作为一节美术课,我屏弃了传统的示范画教学,就是以往的一味要求幼儿按照老师的范画去画,而是改成示范的目的是让幼儿看到老师作画的方法与步骤及一些特殊造型的表现方法,请幼儿画时,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画,可以画得和老师不一样,这样调动了幼儿画画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路更开阔,进入愉快作画的状态。从幼儿的作品来看,每张画面都不相同,都有自己的理解在里面。
我准备再以这种方式来画其他的古代人物,在老师示范这个环节可做相应的改变:可以根据幼儿的要求来示范,因为画古代人物是要以故事情节来铺垫的,那么,在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就会有很多画面由幼儿选择,也许老师示范的内容不是幼儿想要表现的,所以在示范这个环节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来示范。
小百科:嫦娥奔月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据现存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幼儿大班教案02-23
大班教案12-07
大班教案12-09
大班教案12-13
大班教案12-13
大班教案12-14
大班教案12-14
大班教案12-13
大班教案12-13
大班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