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4-28 11:29:3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指纹印画,萌发对指纹印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尝试用手指印画。

  活动重点:

  欣赏各种各样的指纹印画,萌发对指纹印画的乐趣。

  活动难点:

  能大胆的尝试用手指印画。

  活动准备:

  动手区:印泥、绘画纸、画好的人物动态图。

  数学区:准备画好的圆,让孩子用手指印画有规律穿项链。

  阅读区:手指印画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老师教了不一样的指纹吗?谁来说说,我们的指纹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的指纹在什么地方有用处呢?

  2、幼儿回答,教师补充。

  3、教师:我们每个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各个手指的指纹也是不同的。由于每个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指纹就代表着每个人的身份,所以警察叔叔会利用这一点来抓住一些犯罪的人,有时候我们大人在银行取钱的时候也会用到指纹才可以取到钱。

  4、教师:你们觉得我们的指纹用处大吗?那今天我们就来和指纹玩游戏吧!

  二、向幼儿介绍区角材料。

  1、动手区:

  教师:一会儿在动手区的小朋友用你的手指沾到印泥,然后将人物动态图用手指印画完成。小朋友们可以尝试用你的各个手指去手指印画哦,看看每根手指印出来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小朋友还可以合作完成一幅作品。

  2、数学区:

  教师:你们想用手指印画做一做项链吗?如果你想让你的项链看起来跟漂亮,可以用你的指纹印画有规律的排列哦。(教师示范制作有规律印画的项链)小朋友还可以合作完成条项链哦。

  3、阅读区:

  教师:小朋友带来了一些手指点画和手指添画的照片,一会你们可以去阅读区欣赏这些照片,然后想一想,如果是你来给手指添画和点画,你会怎么画呢?下节区域课就要你们自己来手指点画和添画。

  三、组织幼儿进区区域。

  1、提出区域规则。

  在进区的时候,你先要想好来你要进什么区角。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

  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提醒动手区和益智区的幼儿印画时注意讲卫生,保持绘画纸的干净整洁。

  四、幼儿整理操作材料,评价本次区域活动的情况。

  1、评价各个区幼儿的活动情况。展示幼儿活动时的照片。

  2、请动手区、益智区的幼儿介绍子的作品,教师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评价。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正在热火朝天的开展,幼儿从本来对家的点滴认识,发展到“爸爸本领大”知道了爸爸的许多本领,进而对爸爸产生景仰,视他为自己的偶像。活动“肚子里的家”是对前一个活动的延伸,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妈妈,进而让幼儿产生好奇: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因此我们的活动就开展了。此活动是为了解决幼儿心中的疑惑,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还有一个家,感知妈妈怀孕的辛苦,萌发对妈妈的热爱。

  活动目标:

  1、幼儿收集照片,介绍自己的妈妈以及妈妈怀孕的情况。

  2、倾听故事,感受妈妈怀孕的辛苦。

  3、通过讲讲说说,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难点:

  重点:幼儿收集资料,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

  难点:把收集到的资料告诉同伴和老师,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和妈妈一起拍的.照片若干,妈妈怀孕的图片,字宝宝,故事《肚子里的家》

  活动流程:介绍自己的妈妈→出示图片,导入活动→倾听故事→提出问题,了解故事大致内容→扩展延伸

  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妈妈

  1、幼儿拿者照片向同伴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妈妈,我的妈妈叫什么,在哪里工作,这张照片在哪里拍的…….

  2、教师予以指导,介绍好的给予表扬。

  二:出示图片,导入活动

  1、哦,刚刚我们的小朋友都介绍了自己的妈妈,我觉得都介绍的不错,我发现照片上的妈妈都是抱着你们拍的,你们的妈妈关心你们吗?那你们爱不爱你们的妈妈呀?

  2、那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得吗?

  3、教师出示妈妈怀孕的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妈妈有什么不一样。

  4、哦,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在妈妈肚子里干什么呀?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制响罐,鼓励幼儿用语言大担描述响罐的声音,学习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

  2、帮助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发展听觉分辨力。

  3、培养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体验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实验材料:八宝粥空罐头一个,装米的罐头一个,水箱、桶、矿泉水瓶若干。

  2、幼儿操作材料:八宝粥空罐头人手一个。玻璃珠、黄豆、米、等晃动时能发出不同声响的物品若干。

  3、录音机,节奏鲜明的乐曲磁带。

  4、事先安排幼儿座位成半圆形的位置,贴上小苹果。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把水箱的水龙头打开,让幼儿说出水流出来的声音是怎样的?(幼儿讨论)师说出“哗啦啦”的响;那雷声是怎样的?(轰隆隆)……让幼儿说出更多的象声词。

  (二)设疑,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出示两个罐头,告诉幼儿一个里面装了东西,一个里面没装东西。不用眼睛看,还能用什么办法知道哪个装了东西。感知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会发出响声。(学习词 响罐)

  (三)引导幼儿自制响罐,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描述响罐的声音,学习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

  1、幼儿自制响罐。

  提出要求:每人拿一个空罐,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材料装进罐里,摇一摇,听一听象你听过的什么声音?

  2、集中听响,鼓励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要求口语能力较强的幼儿能说出“像什么声音”,如鼓的声音等,口语能力一般的幼儿直接描述。

  3、教师小结并有节奏的朗诵儿歌,帮助幼儿掌握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

  4、鼓励。

  幼儿听儿歌,并根据儿歌中的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等摇动响罐。

  (四)帮助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感受各种有趣的声音,发展幼儿听觉能力。

  1、讨论“为什么一样的罐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教师小结:因为罐头里装的东西不一样,摇动时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3、游戏“我猜 我猜 我猜猜猜”,请个别幼儿上前摇不同材料做成的响罐,幼儿抢答,发展幼儿听觉分辨力。

  4、幼儿思考“如果两个罐头里装的是同一种东西,它们发出的声音肯定会一样吗?”

  5、实验论证:让幼儿感知同一种东西由于装入的数量不一样,在罐中摇动时发出的响声也不一样。

  6、不同的罐头,即使装着同一种材料,它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师示范)

  (五)集体用响罐为音乐伴奏,充分体验活动的快乐。

  四、延伸活动。

  1、在活动区中投放制作响罐的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

  2、鼓励幼儿回家尝试用更多的物品制作响罐,和父母玩“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6—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幼儿能熟悉地找出6—9各数的相邻数。

  3.知道朋友间要团结友爱。

  (二)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学会了10以内的数字。

  2.1—10的数字胸卡三套,1—10的数字卡和实物卡若干套。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搬了新家,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现房子图片,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1)“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2)用向小朋友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数字们见小朋友来了都非常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3)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你们发现了什么?说出数字间的关系。(多1或少1)

  3.游戏:找朋友

  (1)“小朋友,我们都知道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邻居,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左边的比它少1,右边的比它多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

  (2)游戏;将幼儿每6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6—9的数字胸卡带上。教师逐一请数字6—9的幼儿出来找朋友,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各数的好朋友找出来,并说一说数字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

  (3)小结游戏情况。

  4.玩实物卡:幼儿两两一组将实物卡按1—10的顺序排好,然后说一说,找一找各数的相邻数。

  5.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6.延伸:教师把胸卡、数字卡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小朋友可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游戏。

  (四)活动反思

  通过第一个活动2—5相邻数的学习,孩子对2、3、4、5这几个数的相邻数很熟悉,而且能很快说出他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并且说出前面的朋友和后面的朋友与中间数少1和多1的数量关系,第一个活动环节进行得比较顺利。在第二个环节,教师作为引导者将操作的要求清楚的'告诉孩子,让孩子能回忆上次的操作方法,迁移已经学会的操作经验进行再次操作。今天孩子的操作速度快了,大部分幼儿都能快速正确的找到某数的相邻数。这个活动我没有增加难度,没考虑个别差异,对好的孩子来说就缺少一点挑战性,因此我可以再准备多点操作材料,提供给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我认为数学是一门知识连贯也很重要的学科,在每个活动中教师都应有对以前知识的复习,然后引导幼儿迁移经验来进行学习,这样对幼儿的学习应该会有更大的帮助。

中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感知理解作品,有感情地朗诵,欣赏体会散文诗的优美和趣味。

  2、大胆想象并用动作语言来表述云彩变化,学习句型“吹呀吹,云彩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喜欢秋天多变的云彩,感知作品优美活泼的意趣美。

  教学准备:

  1、根据散文诗内容自制小图谱,云彩、风儿、小船、狮子、娃娃等。句型图谱4张。

  2、课件

  3、座位安排:幼儿坐成马蹄形。

  4、事前建议家长利用亲子一起散步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观察秋天的云彩及其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师:前两天我们一起去欣赏了天上的云彩,谁来告诉我,天上的云彩会干吗?(会变)会变成什么?

  2、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像个魔术师,会变变变,那谁来告诉老师,云彩它为什么会变?是谁让它变的?(风儿)

  二、魔法游戏“云彩变”,学说句型“吹呀吹,云彩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师:那下面老师就跟小朋友来玩个“云彩变变变”的魔法游戏,好不好?老师先做云彩,请一个小朋友来做风儿,风吹云彩变变变,好吗?

  2、师请一名幼儿上台做“风儿”,并对老师念咒语“我是风儿吹呀吹”,边说边对老师做吹的动作,而老师扮演“云彩”则随机变成小老鼠,边变边说“云彩变作小老鼠,吱溜吱溜偷油吃”。(而后再请两位幼儿上台做“风”,老师随机边说边变)

  3、师:你觉得好玩吗?你也想来做云彩变变变吗?记得老师刚才做云彩时是怎么说的吗?(师出示句型图谱,引导幼儿规范学说)

  4、师:小朋友说得真好,那现在老师来做风,请一个小朋友来做云彩变变变。

  5、师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巩固句型

  6、师:老师,知道小朋友都想来做云彩变变变,那下面大家准备好,想好你要变的东西,然后我说你做,你们来做云彩变变变,好不好?

  7、集体游戏2次,

  三、学习散文诗《云彩和风儿》

  1、师:老师把云彩和风儿的游戏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名字就叫《云彩和风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诗歌里云彩变成了什么

  2、师边演示课件,边有感情的配乐朗诵散文,让幼儿感受诗歌的优美和趣味

  师:你最喜欢听散文中的哪些句子?散文诗里云彩变成了什么?它怎么样了?(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句型中出示相应的.图片)

  (1)、云彩变成小白船

  师: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什么?(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师:变成的小白船是什么样的?(竖起桅杆,扬起风帆)师:小船在干什么呢?小船飘呀,飘到远处看不见)

  (2)、云彩变成大狮子

  师: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什么?(吹呀吹,云彩变成大狮子)师:大狮子可怕吗?怎么可怕了?(躬起身子,张开大口,狮子吼啊。吓得羊群都逃散)

  (3)、云彩变成胖娃娃

  师: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什么?(吹呀吹,云彩变成胖娃娃)师:胖娃娃穿了什么?(头戴金帽子,身穿白围嘴儿)师:他在和谁玩游戏?跑来跑去,跟太阳公公闹着玩)

  师:跟着老师一起听着音乐、轻轻的说一说,好吗?

  3、师播放课件,师幼共同配乐朗诵

  师:这首诗歌好玩好听吗?那你有没有注意应该哪些地方念地慢点,哪些地方又需要快点的呢?(引导幼儿根据内容回答)

  4、、幼儿配乐朗诵诗歌,引导有感情的朗诵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那让我们把刚才说的应该注意的地方加到散文诗里,再来有感情的朗诵一遍吧

  5、播放课件,配乐朗诵诗歌

  四、延伸活动

  制作“天上的云彩”

  师:听到这样有趣的云彩,真想把它画下来,等会儿我们一起来把这些好玩的云彩画下来,好吗?(好)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点数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正确点数5以内的物品数量,并说出总数。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卡(点数)

  2、拼插积木

  3、相关教学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导入:农场里的动物可真多,他们在饲养员叔叔的未央下,一个个长得又肥又壮。

  (1)小朋友们,你就案件农场里有哪些动物呢?他们的叫声都是什么样的?你可以学一学吗?

  (2)你能数一数、说一说每种动物的数量吗?你会模仿几种动物的叫声呢?

  2、教师与幼儿交流讨论:感知点数说出总数。

  (1)教师结合相关图画,引导幼儿学习点数和动物数量的匹配。

  (2)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述动物的`数量,如1只小猪、2头牛、3只公鸡、4只鸭子、5只小羊。

  3、教师引导幼儿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交流探索。

  (1)教师取下操作卡和动物卡,并取出拼插积木。

  (2)根据每种动物的数量,分别摆放出相应数量的积木。

  四、实践操作

  1、教师指导幼儿联系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请幼儿用学过的方法进行操作,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

  2、结合教师教具游戏环节,引导幼儿巩固本次活动的知识点“点数并说出总数。”

  五、活动延伸

  1、巩固点数,阴道幼儿点数自己的左或者右各有几个手指,点数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各有几个。

  2、引导幼儿数一数活动室里物品的数量,并画出相应的点数。

  3、引导幼儿点数自己的好朋友,并说出总数。

  六、活动总结

  点数是幼儿接触数学最基础的一步,点数是通过幼儿手指、大脑还有口的三个结合,手在点数,大脑在记数字,口里在读数字,三步让幼儿感知数的有趣性,同时还锻炼了幼儿的点数能力,大脑的思维能力,但部分幼儿应该都会基本的点数说总数。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形状、大小排队形式的干扰,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探索用动物积木排出各种队形,体验成功的快乐。

  3.注意倾听同伴的发言,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教具:活动PPT、数字卡片。

  学具:动物积木若干,记录卡若干;各组一份大的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感受数的守恒。

  1.教师:森林里将要举办一场音乐会,小动物们都忙着准备自己的节目。你们看,它们排的队形多漂亮!(在PPT中演示小动物的队形。)师:大狮子排的是什么队形,我们用磁铁来摆一摆,再记录下来。(引导幼儿用线条和圆形来记录)依次把兔子和小鸭子的队形记录下来。

  2.教师出示排列成三种队形的动物图片。

  教师:舞台上有哪些动物?排出了什么样的队形?你觉得哪个队形的动物最多?哪个队形的动物最少?为什么?(幼儿讨论)3.用幼儿的方法验证。(请幼儿选择正确的数字匹配。)教师:原来数数能让我们知道数量的多少,能够让我们知道谁最多谁最少,是一个好而且又正确的方法呢!

  (二)引导幼儿运用已知经验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

  1.动物们的队形变换一下,即把紧密的队形拉大、拉开,松散的队形集中,再次引导幼儿进行判断。

  教师:动物们这次又变换了队形,这次又是谁最多,谁最少?(演示PPT)幼儿相互交流、表达。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比较数量的多少,要进行点数,在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不管队形如何变,它的数量既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三)幼儿操作。

  师:今天我们也要给小动物排队,请你根据操作卡的数字,拿出一样数量的小动物,给他们排出你喜欢的队形,然后记录下来。然后贴在相应的数了下。(出示大的记录纸)2.幼儿操作。

  (四)活动评价。

  展示各组幼儿的记录纸,引导幼儿观察验证。

  师:用了几只小动物,排的是什么样的队形?集体验证。

  针对幼儿操作中的问题讲评。

  活动延伸:

  为小动物为设计更多的队形。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变化的队形》主要是让幼儿能够不受物体形状、大小排列形式的干扰,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本次活动吕老师首先利用情境导入“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举行舞会,看有哪些小动物来表演,首先登场的是谁?”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然后,出示大小不同排列的两组猫,让幼儿说一说,“这些猫有哪些不同?”“大猫有几只?小猫有几只?”大猫小猫是一样多的,如此来让幼儿了解数量的多少与大小无关。

  活动第二部分是出示大小一样的10只燕子,分别请幼儿来说一说,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燕子是怎样排列的?“一字形”、“弧形”“三角形”它们的数量一样吗?(一样)从而老师得出结论,“在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不管队形怎么变,它的数量都不会增多或减少”。

  活动的第三部分最难,教师出示了“一字形”排列的大象、“弧形”排列的小羊以及“三角形”排列的蚂蚁(既有大小不同、又有排列不同),让幼儿看一看哪个小动物最多、哪个小动物最少?小朋友是怎么知道的?用什么方法最好?从而教师小结“感知数量的多少,不能受大小、排列的干扰,要用数的方法才能正确得出结论”。

  活动的第四部分是操作,教师首先讲解操作要求,然后幼儿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教师注重个别指导,特别是对能力差的小朋友进行一对一引导,让幼儿掌握今天所学内容。最后教师评讲幼儿操作。此次活动小朋友们的操作正确率很高,基本可以掌握今天所学内容。

  数学活动本来是枯燥无味的,但是教师加入了有趣的故事情境,然后还有PPT动画,紧紧地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而且整个活动由浅入深,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幼互动良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清晨雾的朦胧及雾散后大自然的美丽、热闹。

  2、体验散文中优美的语句,具有一定语言的敏感性。

  活动准备:

  挂图、录音磁带、生活中有雾蒙蒙的感受。

  活动过程:

  1、音乐联想:幼儿听一段优美的音乐,谈谈感受:“这段音乐听上去感觉怎样?好象讲了什么故事?”

  2、欣赏散文: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读配乐散文:“你们听到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清晨?”

  (2)出示教学挂图,教师再次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这篇散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

  (3)理解散文内容,感受优美语句:“这篇散文那些地方优美?有雾的清晨象什么?雾散后的清晨怎么样的?为什么说是‘五彩缤纷的世界?’为什么说是‘热闹而繁华’?”

  (4)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语句回答。

  (5)欣赏配乐散文,鼓励幼儿轻轻跟念。

  师:“你最喜欢散文中的哪些话?听者这篇散文你也来画一幅清晨的画吧。

中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下周二我们就要去上海野生动物园春游了,孩子们每天扳着手指计算着。这几天,围绕着春游进行了一些谈话,做一些有关春游的准备:如春游要带什么东西?春游要注意什么?孩子们纷纷发表意见----面包、水果、署片、火腿肠、饮料、湿纸巾、水……王程磊说:喝饮料会越喝越干,不好,要多喝白开水,我去春游的时候要带一个旅行杯。“旅行杯是怎么样的?”孩子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关注到了兴趣点后,我及时作出了回应,结合后面“水真有用”这个主题,设计了本活动,旨在帮助幼儿积累和扩展感性经验。杯子的品种非常多,我们不仅需要观察交流各种不同杯子的特征,而且还需要了解各种杯子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杯子的异同,尝试按杯子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了解杯子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各种杯子,对杯子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相关文字卡片(如保温杯等)

  活动过程:

  一、 分享交流:

  1、这几天,我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杯子。你的杯子有什么小秘密呢?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杯子。

  1、 这么多的杯子,你最喜欢哪两个?为什么喜欢呢?

  2、 如果没有杯子会怎样?

  3、 欣赏儿歌:喝水歌

  4、 老师小结:

  人们发明设计了各种不同的杯子,出门旅行带一个旅行杯比较方便,保温杯冬天用最合适,塑料杯不容易打碎,而漂亮的卡通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杯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二、 尝试分类:

  1、你觉得这个杯子的好朋友是哪个杯子?为什么?

  2、给杯子分类并记录。

  三、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杯子泡冲喜欢的豆奶、花茶、枣子等,体验杯子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反思:

  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满足了孩子“玩”的欲望,体现了《纲要》的“学中玩、玩中学”,孩子们在不断探索的同时,发展了综合能力,效果较好。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观察讨论,培养幼儿与他人的交往能力。

  2、知道和同伴交往时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3、体会故事中艾伊莎和汤姆友情的美好。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师:你们知道什么叫“恋爱”吗?

  总结:恋爱是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

  2、师:今天我带来一本好看的书,故事的名字叫做《汤姆恋爱了》

  3、师:到底谁是汤姆呢?我们一起邀请他出来吧?汤姆是什么样的?

  二、集体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1、汤姆的身上发生了那些事情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1)汤姆在哪里呢?

  (2)汤姆的幼儿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她叫艾伊莎,看到新同学来,你们说汤姆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3)老师让大家坐一圈,要干什么呢?(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汤姆什么样的表现?【汤姆看到新同学来,太紧张了】

  2、游戏时间到了,同学们都开心地出去玩游戏

  (1)汤姆的表情怎么样?你来学一学他的表情,猜一猜为什么?

  (2)原来汤姆想和艾伊莎玩,可是艾伊莎正在和其他小朋友玩,如果你是汤姆,你会怎么做?

  3、放学回家

  (1)妈妈问了什么?汤姆的表情是怎么样的?【根本不想说话】

  (2)回到家汤姆在做什么?他想干什么呢?

  (3)上床前汤姆又检查了一遍,消防车还在书包里,汤姆真的很重视艾伊莎呢!他和妈妈说:“我长大了,我要和艾伊莎结婚”

  (4)第二天起床,汤姆第一个起床,自己穿衣服,今天汤姆传了什么样的'衣服?

  (5)吃早饭时,发生了什么?汤姆表情怎么样?为什么呢?【着急,想尽快见到艾伊莎】

  4、上学时间到了

  (1)汤姆把他心爱的消防车送给艾伊莎,艾伊莎收了吗?

  (2)汤姆心情怎么样?这时,马瑟跑过来了,一会儿一群小伙伴都来了

  (3)艾伊莎和另外一个女孩也走过来了,马瑟是怎么做的?汤姆是什么表现?如果你是汤姆,你会怎么办呢?为什么?

  (4)“哎呀!”发生什么了?艾伊莎摔倒了,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汤姆是怎么做的?

  三、生活中,还会遇到好多情况,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引导幼儿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四、在这之后,汤姆和艾伊莎发生了什么事情?

  体会汤姆和艾伊莎友情的美好

  五、鼓励幼儿感受温暖的友情。

  小百科:恋爱是两个人互相爱慕行动的表现。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定义,现代定义为无论性别的两个人基于一定条件和共同恋爱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4-24

中班教案04-24

中班教案04-24

中班教案04-24

中班教案04-24

中班教案04-24

中班教案04-24

中班教案04-24

中班教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