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辨识不同的人形符号。
用清楚的语言表述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有趣的人形符号》
教学电子资源活动过程1、出示教学电子中的各种人形图卡,请幼儿辨认。
出示男、女的“人形”符号,引起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这是什么?这是男的还是女的?
2、引导幼儿分辨人形符号中男女的不同特点。
引导语: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儿:符号的颜色不一样,衣服也不一样小结:这个蓝色的人形符号是男孩,这个红色的人形符号是女孩。
3、出示全部的人形符号,引导幼儿分辨老幼病残孕的特点。
引导语:接下来要来考考小朋友,看看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些人形符号,这些符号里哪些是大人?哪些是孩子?哪些是需要帮助的?
小结:刚刚小朋友都说了哪些是大人,哪些是小孩,哪些是需要帮助的人。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人形符号,看看小朋友说的对不对。
4、出示单独的人形符号,观察和分辨人形符号的不同姿态以及所表达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他坐在轮椅上,这个符号是残疾人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他穿了三角裤,这个符号是小宝宝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他们手牵手在走路,这个符号是大手牵小手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妈妈抱着小宝宝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老爷爷和老奶奶在走路,是老人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这个符号是孕妇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他的脚受伤了,这个符号是受伤的意思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人形符号?
幼儿:残疾人设施,男性,女性,孕妇,大手牵小手,老人,小婴儿、幼儿,受伤的人等。
5、游戏“会变的人形符号”:通过演示图卡组合,让幼儿感受到符号的组合变化以及所代表的意义。
引导语:小朋友们都这么厉害,那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这个游戏叫做“会变的人形符号”。
引导语:这是一个小人,再加上一个方框和箭头,变成了什么?
幼儿:请搭乘电梯。
引导语:这也是一个小人,当他转过身加上一个扶梯,变成了什么?
幼儿:请搭乘扶梯。
引导语:这是一个男小人,当再加上一个女小人和一条线,变成了什么?
幼儿:服务台小结:刚刚小朋友又认识了三个人形符号。
6、引导幼儿自由创想,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
引导语: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人形符号,小朋友可以来学一学他们的样子,把这些符号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7、结束。
结束语: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幼儿园里有没有人形符号,会有哪些人形符号。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情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是,对人民币的概念仍较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购物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一”。
2、物质准备:
(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有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4)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
(5)幼儿人手一张存钱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硬币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幼儿打开盒子。)
师:“哇,好多硬币!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多少钱的硬币?”(1角,5角,1元。)
“好,现在请小朋友把盒子盖起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2)出示1角课件。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钱?”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对了,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以同样方式分别出示5角、1元课件,让幼儿认识。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钱的硬币,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命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整理。幼儿在活动前对硬币有了粗浅认识。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实物,通过游戏,从1角、5角、l元三种硬币最明显的特征入手,引导幼儿准确认识l角、5角、1元硬币,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2、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带着钱盒,到超市1号货架选商品(师设计的'每一件商品均为5角钱或1元钱),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钱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么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用一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个1角和1个5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便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评析:教师在幼儿认识了1角、5角、1元三种硬币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了亲身购物的机会,进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种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出自:屈老、师!每个幼儿都只有在付钱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买到商品。幼儿必须先观察商品的价格,然后思考该如伺正确付钱,并将付钱方法粘贴在展板上,最后通过课件梳理幼儿经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3、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6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1个1角合起来也是6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2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咪咪虾条付钱方式: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设计,让幼儿在一次次购物游戏中发现多种付钱方法,既拓展了幼儿思维,又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的特色。
4、第三次购物,巩固幼儿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1)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样神秘的礼物——存钱卡(出示存钱卡)。这回要请小朋友将你的付钱方法存在存钱卡里。去超市购物时,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商品,看看多少钱,然后回到座位上,将你的付钱方法粘在银行卡的背面。
(2)幼儿自由购物,将付钱方法黏贴在存钱卡上。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付钱方法。
5、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首先让幼儿明白伞在下雨时和天晴时的不同用途;
2.能看图讲故事;
3.明白小花伞高兴与不高兴的原因;
4.最后让幼儿们知道如果自己是小花伞的话,该如何帮助别人。
5.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6.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要让幼儿明白要互相帮助,乐于帮助别人,才是好孩子。
难点:课堂上,个别有而表现不积极。
活动准备
1.拿出自己制作的十几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小花伞,让幼儿观察。
2.出示教具,彩色卡片,便于幼儿接受。
活动过程
一.提问,讨论并导入课堂。
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小花伞啊!(有)
2. 你们的小花伞都有什么作用啊!(遮雨)
3. 拿出卡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回答,引导幼儿说说伞把都能做什么?伞尖又能做什么?另外它除了你们所说的用途之外还有什么用途?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一想?
4.要是一直不下雨,小花伞有事做吗?它的心情会怎么样呢?(发挥想象)
二.引导幼儿看图,说话,并连起来讲给班里的小朋友听。
1.课本第一页教学
①.小朋友们,书上都画了些什么?小花伞和太阳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②.小花伞为什么开心?太阳为什么笑得那么甜?
③.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课本第二页教学
①.看图回答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②.它们的表情有什么不同?
③.引导完成课本问题:小花伞为什么不高兴啊?小花伞为什么又笑了?刚才小花伞挺高兴,为什么后来又不高兴了?
3.课本第三页教学
观察图片第一小块,回答问题:图上画了什么人或东西?它们都做了什么?小花伞为什么要那样做呢?
观察图片第二小块,回答问题:图上画了什么?如果你是小花伞,你会怎么做?
观察图片第三小块,回答问题:图上画了什么?小花伞应该如何帮助老爷爷?如果你是小花伞,你又会怎么做呢?
三.指导小朋友将故事连起来,一起讲故事?
1.看着图片一点点的说。
2.老师给大家讲故事。
教学反思
小朋友们能看懂图片,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是有个别小朋友表现不积极。师幼配合较好,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互相帮助,乐于帮助别人,才是好孩子。伞的用途孩子也了解了,小朋友们都很开心。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启发幼儿积极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调动幼儿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自制墨迹图进行创造性想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2、利用辅助物在墨迹上进行拼砌,发展编讲能力。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 教师曾示范制作墨迹图,以引起幼儿操作和想像的兴趣。
2、 白纸、颜色水、辅助物、铺垫的桌布。
活动过程
1、 自制墨迹图,引起幼儿兴趣。
(1) 、回忆墨迹图制作的`方法。
(2) 、提出制作墨迹图应注意的事项。
(3) 、幼儿自制墨迹图,教师巡回指导。
2、 根据墨迹图上的墨迹进行想像。
(1)、启发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墨迹图像什么,并说出想像依据。
(2)、转动墨迹图,变换角度看看它还像什么?鼓励幼儿尽量想得和别人不一样。
(3)、教师小结:从不同角度看墨迹图,它所表现的内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3、 利用辅助物丰富墨迹图后进行编讲。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辅助物在墨迹图拼砌,使画面更完整、更丰富,并提出讲述要求,如什么时候?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在什么地方?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
(2)、请幼儿根据丰富后的墨迹图进行编讲。
4、 向同伴或老师讲述自己图画中的小故事。
活动延伸:(组合编故事)
将幼儿制作的墨迹图布置在语言区中,引导幼
儿与同伴的墨迹图组合在一起,编出一个更好听的故事。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探索精神,对一些科学现象很感兴趣,有一次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沙包的下落问题,他们发表了许多自己的看法,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提供较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尊重事实,让事实说话。能试图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自我建构经验,而不是教师进行简单的灌输。
3、注重在活动中让幼儿获得一种科学比较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幼儿进行其它内容的学习都受用。在探索科学比较方法的时候,教师注重启发与引导,例如:提问:“怎样才能知道什么东西落的快,什么东西落得慢?”当幼儿说出同时往上扔的时候,教师没有否定,而是按照幼儿的说法演示,让幼儿发现这样比会出现物体扔得一高一低的现象,这样比不公平。最终获得正确比较的方法。
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大胆尝试,发现物体都有自然下落的现象。
2、通过比较,感知物体的下落速度不同,并获得正确比较的方法。活动准备:
羽毛、糖纸、同样大纸片、塑料袋、盖子、沙包、各种小型玩具、绳等。
活动过程:
1、探索物体有自然下落的现象。
1)幼儿猜想:老师手上有什么?要是我松开手,它会怎么样?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吗?
2)幼儿试验:请小朋友运用多种材料试一试,看看和刚才的猜想一样不一样。小朋友交流反馈试验结果。
3)提出:你能让它不落下来吗?
幼儿实验(比如用口吹或向上打它,但一停止就会掉下来)得出:所有东西都会下落。
2、比较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
1、它们下落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落得最快、谁最慢?为什么?
2)实验:比一比(商讨正确的比较方法:怎么比才公平?)
提出要求:用正确的方法比一比,看看什么落得快、什么比较慢、什么最慢。(如:从同一高度扔下去)并交说说:发现什么?
3、探索相同物体的下落;
1)提出:怎样让落的慢的东西落得快?幼儿猜测并表达。
幼儿操作:用两张一样大的报纸进行实验,幼儿自己想办法(如:将其中一张揉成纸团),同时扔下。
2)交流自己的`发现: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如:同样大小的纸,揉成纸团后的纸下落得快)
4、小结幼儿的发现:今天我们发现扔到空中的东西都会落下来,轻的、大的东西扔不高,落下来的速度也慢;重的、小的东西扔得高,落得也快。
延伸:幼儿在活动区里探索使物体落得快或落得慢的方法。
大班教案 篇6
情况分析:
大班的幼儿求知欲望强烈、设计此游戏可以丰富他们的反义词词汇量,做到从玩中学。
目标:
1、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
2、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准备:
大量的反义词。
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什么叫做“反义词”?(幼儿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并提问。(教师说词,幼儿说出相应的.反义词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二、基本部分
师:刚刚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名字叫做《正说反做》
师:叫做“正说反做”?;(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玩法:邀请5~6人一组进行比赛,教师说口令,幼儿作出相反的动作,做错者退出此游戏。(10个词一组)
规则:说完口令后,幼儿没有作出相反的动作则为输
三、结束部分
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玩一玩这个游戏。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大班教案 篇7
主题:我自己
生成活动来源:
在我和别人不一样的主题活动中,在“我的展览”活动中,孩子在认识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的活动时。滔滔想到了自己的太太在敬老院里,由此引出了我们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都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可是有一些没有亲人,也没有子女照顾的爷爷奶奶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呢?孩子们都想去看看他们,和他们说说话?我们决定去看望这些爷爷奶奶。
生成活动一
为爷爷奶奶准备礼物
生成活动二
为爷爷奶奶准备表演节目
生成活动三
参观敬老院
一、为爷爷奶奶准备礼物
活动目标:
1、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情感。
2、极运用已有的数经验,尝试小组学习,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幻灯片: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FLASH:爷爷奶奶好
2、爸爸妈妈一起为爷爷奶奶准备的礼物(每人至少买了一样吃的一样用的东西);
sp;次活动中幼儿分发礼物用的盒子12只。
超市特色:
1、自主准备礼物
2、小组合作进行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播放幻灯,引发看望爷爷奶奶的愿望。
2、介绍礼物。
3、礼物分类。
二、分组讨论,操作实践:
1、提出问题:怎么样每个爷爷奶奶都拿到礼物呢?
2、每组自行挑选礼物袋或礼物盒三个。
3、分礼物。
三、打扮礼物盒:
1、幼儿操作。
2、互相欣赏包装好的礼物盒。
二、为爷爷奶奶准备表演节目
超市特色:自由结伴排练节目
①合唱《好娃娃》②朗诵《我们的祖国真大》③舞蹈《小燕子》④韵律活动《幸福娃娃拍手笑》⑤故事《三只小猪》⑥歌表演《中国功夫》
三、参观敬老院
活动目标:
1、了解敬老院是失去亲人或没有子女照顾的老人们生活的地方。
2、懂得关心、尊敬老人,产生爱老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先与敬老院工作人员联系。
2、让孩子观察了解自己爷爷奶奶的生活情况。
超市特色:自制一件礼物,自备一份食品礼物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看望老人的愿望。
二、了解敬老院
1、组织幼儿步行去敬老院,路上教师鼓励幼儿坚持均速向前行走,不推、拉小朋友,不采摘树叶,靠右边行走,注意安全。
2、参观敬老院的设施设备,请管理售货员介绍敬老院的情况,让幼儿对敬老院老人们的生活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幼儿对老人关心、尊敬的情感。
三、组织联欢活动
1、向爷爷奶奶问好,给老人送礼物和食品。
2、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以及真实的情境理解乐曲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并用肢体表现啄木鸟为苹果树捉虫、治病的一系列过程。
2、知道故事情节能帮助自己分辨乐曲结构,有提示作用。
3、在表演时能加入表情眼神,使表演更逼真。
活动准备:
音乐内容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导入活动:
果园里,有些苹果树生病了,一点精神也没有,一只啄木鸟飞来了,她东看看西看看,仔细地检查,发现原来是虫子在捣乱。于是,它就“笃笃笃”地为大树治病。苹果树慢慢地好起来,感觉舒服多了。啄木鸟开心地拍起了翅膀。最后大树的病好了,啄木鸟高兴地抖动着翅膀,跳起了舞,可开心了。
二、幼儿听音乐,根据故事情节,分辨乐曲结构,学习创编动作
1、师:有一段音乐,说的就是啄木鸟的故事,听听看,音乐中哪一段是苹果树生病,啄木鸟检查?哪一段是啄木鸟捉虫的音乐?哪一段是苹果树感觉很舒服长叶子的音乐?哪一段是啄木鸟跳舞的音乐?
2、师完整播放音乐一次,引导幼儿认真倾听自由做动作。
3、逐段欣赏。
A.你觉得这段音乐说了什么事?(播放“查病”音乐,引导幼儿理解音乐内容)
B.师:啄木鸟会怎样查病呢?(幼儿扩散回答)
C.集体在“查病”音乐和背景中自由表演啄木鸟检查的动作。(注意动作、表情、眼神的引导的)
D.欣赏“治病”音乐,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一跳一跳的`、很快等)是啄木鸟在干什么的音乐?(引出治病)
E.师:啄木鸟会怎样为苹果树治病捉虫呢?(引导幼儿将动作创编出来,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F.集体在“治病”音乐和背景中自由表演啄木鸟捉虫的动作。(注意动作、表情、眼神的引导的)
G.欣赏“苹果树长叶子,啄木鸟跳舞”音乐,提问:苹果树身上的虫被啄木鸟捉掉了,感觉怎么样?(很舒服、慢慢地、很高兴等)他会做什么动作呢?(幼儿创编大树长枝叶、啄木鸟跳舞的动作,集体表演)
三、完整学习表演。(播放背景和音乐)
1、集体学习表演动作。
2、幼儿分角色表演,(男孩当苹果树,女孩当啄木鸟,然后反之。)
四、集体在《啄木鸟》的音乐背景中做飞翔动作出室。(结束)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幼儿大班教案02-23
【精选】大班教案09-08
(精选)大班教案07-22
[经典]大班教案08-20
大班教案12-12
大班教案12-13
大班教案12-13
大班教案12-14
大班教案12-14
大班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