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蛋是幼儿每天都要吃的食物,它是来源于生活的好教材。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与蛋宝宝做游戏--发现蛋的特点--找出鸡蛋和鹌鹑蛋的异同点--尝蛋的活动,激发幼儿对蛋的兴趣,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蛋的兴趣。
2、知道鸡蛋和鹌鹑蛋的特征以及它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体验游戏的快乐。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鸡蛋、鹌鹑蛋若干,母鸡和鹌鹑图片各一幅,小花若干。
活动进程:
一、寻找蛋宝宝并与蛋宝宝做游戏。
二、知道鸡蛋和鹌鹑蛋的外形特征。提问:刚才是怎样与蛋宝宝做游戏?蛋宝宝为什么可以滚动?搓蛋宝宝时有什么感觉?它们的妈妈是谁?
三、游戏:给蛋宝宝送红花.提问:你喜欢哪一种蛋宝宝?为什么?
四、找出鸡蛋与鹌鹑蛋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提问:鸡蛋与鹌鹑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小结:鸡蛋与鹌鹑蛋的相同之处:都有蛋黄和蛋白、蛋壳,都是椭圆形,都有营养,都可以进行孵化。鸡蛋与鹌鹑蛋的不同之处:大小不同,蛋壳上的花纹不同,妈妈不同,孵化出来的宝宝不同。
五、自己剥蛋壳并品尝蛋宝宝。
延伸活动:
区分熟蛋和生蛋。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近阶段我们开展了《动物的花花衣》主题,幼儿对斑点狗、斑马、奶牛、长颈鹿、熊猫等小动物都非常感兴趣,且大部分都有到动物园参观的经验,孩子们能区分这些动物的外观轮廓,但在区分相似皮毛的动物上还有些难度。在教室美术区中我们也创设了相应的环境,创设了动物园的场景,提供相关图片引起孩子们对这些动物的皮毛的关注和兴趣,提供一些剪剪贴贴的材料让孩子们给这些动物“穿”上花花衣,但我发现只有极个别的孩子能清楚明了地区分斑点狗、斑马、奶牛、长颈鹿的花纹图案,其他的'孩子对这些动物的皮毛容易混淆。因此,我设计了《动物的花花衣》的美术活动。旨在通过说说、猜猜、做做的情景中,帮助幼儿区分动物皮毛的特征,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让幼儿感到帮助动物的快乐。以小故事串联,以多媒体加以辅助的设计安排也使活动更具游戏性,更符合小班孩子的特征,多角度多层次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皮毛及特征。
内容与要求:
1、在说说、猜猜、做做的情景中,区分动物皮毛的特征。
2、尝试给动物制作花花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动物(斑点狗、斑马、奶牛)、胶棒、贴纸、PPT
活动重难点:
区分不同动物的皮毛特征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圣诞节就要来了,有三个动物小朋友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的圣诞舞会,你们想去吗?好的,那我们一起出发吧!你们看到了什么呀,那我们一起来猜一猜都是哪些动物的家吧!,我发现了一个线索,我们可以根据动物的衣服来猜一猜!(播放PPT)
二、看看、猜猜
1、(在窗口露出一块皮毛)用“猜猜我是谁”引出斑点狗。
提问:斑点狗身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一点一点)像什么?
小结:斑点狗身上的花纹是一点一点的。
2、谜语:像马不是马,身穿花花衣,一条一条真有趣。
提问:小斑马身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像什么?
小结:斑马身上的花纹是一条一条的。
(播放牛的叫声)用“听听我是谁”引出奶牛。
提问:奶牛身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一块一块)像什么?
小结:奶牛身上的花纹是一块一块的。
三、制作、体验
1、师:我们一起把小动物从屋子里请出来好吗?咦?我们要去参加舞会了这些小动物怎么衣服都还没穿好呀!
我们一起来给这些小动物穿上好看的衣服,然后一起去参加舞会吧!
2、师:斑点狗给你穿上一点一点的衣服,小斑马给你穿上一条一条的衣服,奶牛给你穿上一块一块像云朵形状的衣服!请小朋友们自己找一个动物好朋友,动动小手给他穿上好看的衣服吧!
3、幼儿选择一种动物进行操作。
四、交流、分享
1、师:小朋友们把你们穿好衣服的小动物们请到舞台上来吧!让他们一起快乐地跟着音乐跳舞吧!
2、在音乐声中,幼儿与小动物们一起跳舞,感受节日的快乐。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同颜色的糖果有不同的味道。
2、能够大胆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想要下场什么雨。丰富词汇“密密麻麻”。
3、感受听故事,参与想象的乐趣。
活动重点:
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同颜色的糖果有不同的'味道。
活动难点:
能够大胆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想要下场什么雨。丰富词汇“密密麻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阅读图画书《神奇糖果店》,知道下雨时的云朵是灰色的,糖果有很多颜色和味道的。
物质准备:魔法师糖糖、课件、糖果玩具。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谈话交流导入活动。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下雨吗?天上的云和雨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还见过其他颜色的云和不同的雨吗?
2、出示“魔法师糖糖”导入活动。
提问:老师请来了一位魔法师糖糖,我们一起来听听糖糖有什么本领呢?糖果雨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到故事里听一听吧。
二、完整讲述,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提问:你听到故事中都有什么颜色、口味的糖果了吗?(丰富词汇:密密麻麻。)
小结:密密麻麻就是又多又密。
2、提问:谁来捡糖果了?他们都装在哪里了?(丰富词汇:鼓鼓的、漂亮的头巾)
三、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想象。
1、提问:你们想下一场什么样的雨呢?糖糖他要给咱们下一场什么糖果雨呢?鼓励幼儿充分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提问:你们捡到什么颜色的糖果了?什么味道的呢?提醒小朋友每天只能吃一颗糖,吃完糖要记得喝水漱口。
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指南》中指出:“3—4 岁幼儿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因此,在课后利用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时间鼓励幼儿创造性的想象不一样的雨。
1、 在美工区提供多种材料,用制作、泥工、绘画等方式表征自己想像的不一样的雨。
2、在表演区投放纱巾、发夹、彩绸等各种道具引导幼儿扮演各种糖果。
3、户外活动时带幼儿到草地上玩“糖糖,变变变”的游戏。
4、在语言区投放手偶“糖糖”、背景图,引导幼儿创编故事,并讲给同伴听。
小班教案 篇4
目标:
1、愿意拉着自制玩具在户外走走、跑跑,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
2、初步学会边看边讲述,并向“小狗”介绍园中植物、花朵。
3、在拖拖、拉拉、走走、跑跑中感到快乐。
准备:
1、课前已请每位幼儿回家自制一个玩具“拖拉小狗”。(方法:将易拉罐洗净,在瓶口和底部各钻一洞,用绳子穿过,在易拉罐中放黄豆或小石子。幼儿一手拉住绳子,罐向前滚动发出响声)
2、春天的风景画一幅。
3、选择阳光充足的日子进行此活动。
过程:
1、出示一幅春天的风景画,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看,这里的风景美吗?你都看到了什么?
2、引出玩具“拖拉小狗”。
师:春天到了,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真舒服啊!再看看外面的风景这么美,你们想出去春游吗?
师:你们听,谁叫起来了?(小狗:“汪汪汪,我也想去,我也想去。”)
问:谁也想去啊?那我们一起带小狗去好吗?
3、引导幼儿边欣赏风景,边向小狗介绍自己看到的事物。
(1)师:可是小狗跟着我们去,它什么都不认识,连树叶、花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向它介绍介绍呢?
(2)师示范,向小狗介绍春天里的小草。
(3)请个别幼儿拉着小狗做介绍。并集体学说。
4、将拖拉小狗分给每位幼儿,集体出去春游。
师:这里的'风景我们都欣赏过了,让我们每个人带一只小狗去别的地方春游吧!让小狗认识认识其他的树叶和花朵好吗?
师:我们出发罗,可是到达那里还很远呢!让我们跑步前进吧!
师:哎呀,跑累了,小狗也跑不动了,你们瞧,它都气喘吁吁了。那我们先不要跑了,拉着小狗慢慢地走走吧!
5、到达目的地,让幼儿在园内自由地走走、跑跑。并引导幼儿向小狗介绍园中的植物。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摩擦后能吸小物体的现象。
2、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
活动准备:
塑料棍、彩笔、塑料梳子、果奶瓶子、气球、火车挂图、毛绒玩具、鸡毛等;皱纹纸剪得小纸片、小蝴蝶等。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激发兴趣、引入活动
教师变魔术:用“魔棒”( 塑料棍)靠近纸蝴蝶,幼儿观察到纸蝴蝶没动;用“魔棒”擦擦某幼儿的头发,靠近纸蝴蝶,幼儿发现纸蝴蝶被“魔棒”吸起来了。用手去掉“魔棒”上的纸蝴蝶再擦擦衣服,“魔棒”又能吸起纸蝴蝶了。
提问:魔棒怎样才能吸起纸蝴蝶?
(二)玩玩说说-----感知摩擦的神奇
1、幼儿自选材料操作,相互交流,感知摩擦的神奇
指导语: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好玩的,请你们去把它们摩一摩、擦一擦,看看会怎么样?
提问: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
2、吸气球游戏,运用经验解决问题
教师手掌上吸着一个气球,让幼儿观察。
提问:你们谁能把气球吸在身上或头上?
幼儿动手操作,相互交流。
(三)运“水果”(气球)游戏
1、将“水果”宝宝装到火车上
启发幼儿想办法把“水果”宝宝吸在墙上画的.火车上。
2、幼儿开火车,给灾区的小朋友送“水果”。幼儿随开火车音乐走出活动室。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本活动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选材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教师通过变魔术,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吸引幼儿投入活动,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活动,发现摩擦的神奇。活动气氛宽松热烈,幼幼互动,共享成功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6
目标:
1、能够大胆地根据声音、表情图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
2、知道笑和哭都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准备:
1、笑声、哭声的录音,录音机。
2、表情图两幅。
过程:
1、请幼儿听录音,进行联想,引起幼儿兴趣。
(1)这是什么声音?
幼:“笑的声音。”
(2)猜猜看,他为什么会笑?
幼1:“见到妈妈了。”
幼2:“在玩玩具。”
反思:
我们每个人都会笑和哭,高兴、快乐的事会让我们笑,难过、害怕的事会让我们哭,特别想哭的时候是可以哭一会儿的,但是如果遇到了很麻烦、很难过的事,应该请爸爸妈妈和教师帮助你。笑有利于身体健康。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区分白天、黑夜。
2.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自己在白天和黑夜的主要活动。
3.初步理解昼夜交替的规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初步了解白天与黑夜的特征。
材料准备:分别有太阳、月亮的背景图片各一张,人们在白天、黑夜活动的图片若干。
材料配套:数字资源《白天和黑夜》。
活动过程:
一、观察分别有太阳、月亮的背景图片,区分白天和黑夜。
提问:图上表示的是什么时候?从哪里看出来?
二、感受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活动。
1.提问:白天你在干什么?爸爸在干什么?妈妈在干什么?
2.幼儿操作,进一步理解白天和黑夜。
引导语:这里有许多的图片,看看图片中的人们在做什么?是什么时候做的?请你们根据图片上的.内容,分别放在白天或黑夜的背景图片中。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4.小结:人们在白天会做很多不同的事,夜晚月亮星星出来了,人们都要睡觉了,只有一些上夜班的叔叔阿姨还在工作。
三、游戏“翻图片”,进一步理解白天、黑夜、感受昼夜交替的规律。
玩法:教师随意翻图片,如果是白天,幼儿就做关于白天的活动,并说“白天××在××”:如果是黑夜,幼儿就做关于白天的活动,并说“夜晚××在××”。
提问:白天结束了是什么时候?夜晚结束了是什么时候?
四、活动延伸:游戏活动:在益智区投放“白天和黑夜”游戏的材料,引导幼儿玩“白天和黑夜”游戏。
小班教案 篇8
【案例背景】
秋叶飘落的动感与幼儿跃动的心灵天然地契合。丰富多样的树叶又给幼儿提供了探索、发现、表达的广阔空间。摇拽飘落的多姿多彩的树叶就是一方天地、一个世界。我们同幼儿一起进入落叶世界,去探究、去发现、去思索、去相象、去表现——正是在这种充满兴趣的活动中,让幼儿通过对音乐节奏变化的体验,鼓励幼儿一边歌唱一边形象地表现树叶飘舞的形态,激发起热爱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2、能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树叶飞舞的样子。
3、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看到过树叶飘落的情景。
2、树叶飞舞的图片一张、塑料凳、画笔、纸。
3、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
1、播放《秋天呀秋天》孩子秋风飘的动作进场。
2、播放树叶飞舞图片提问:看看这张图片,你觉得这个是什么季节?(秋天)你看到空中飞舞的是什么?(小树叶)
二、熟悉歌词和旋律
1、边念歌词边出示图谱。
教师朗诵“秋天呀秋天呀,树叶到处飞呀飞,树叶到处飞呀飞、秋天呀秋天呀,秋天多么美”引导幼儿进入意境。
2、你在诗歌中听到了什么?(飞呀飞)
3、请孩子上来做小树叶不同飞的动作。
4、小树叶飞起来是多么的好玩,我们大家找个空位置飞一飞。
5、在音乐旋律中,孩子们随音乐做飞动作,在音乐结束时,找个你喜欢的地方停下来。
三、学唱歌曲
1、老师把这首好听的儿歌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也来唱唱这首歌曲。
2、提醒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再唱一遍(重点让孩子感唱出歌曲优美感觉)。
四、结束
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一玩、学一学小树叶飞舞吧!
【案例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们小班《落叶飘飘》主题中的一个音乐活动,活动基本上让孩子在歌曲的旋律中做小树叶飘的动作。为了让小班小朋友想出不同的飘的动作,我事先铺垫了经验,让孩子室外观察小树叶飘的动作。孩子们有了前期的经验,表现的'比较好,有的是左右飞、转圈圈飞等等。飘好了,小树叶累,你觉得它会在哪里休息?问题一提出课堂氛围马上又很活跃,孩子说地上、水中、房子上等等,这次活动我也出示了图谱让孩子把一首难懂的歌词简化,孩子学唱部分还是记得比较牢的。这次活动的设计比较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在活动中玩的很开心,在玩的过程中轻松的学会了这首歌曲。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歌曲中快乐的学儿歌。
2、开动脑筋想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的。
3、根据圆形特点学会创编儿歌。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圆圈圈》彩色卡片油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音乐圆圈圈开始,教师与幼儿一听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教师提问:
1、刚才小朋友和老师跳了舞,有谁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吗?
2、那你们有没有见过圆圈圈呢?
3、刚才歌曲里面爸爸把圆圈圈变成了什么?
4、那妈妈把圆圈圈变成了什么了?
5、最后宝宝把圆圈圈变了什么了?;本文其实圆圈圈就是圆形。
二、出示图片,请幼儿看图片。
今天老师请来了很多圆圈圈朋友,你们喜欢吗?这些圆圈圈对小朋友说:“我们就是个圆形一点都不好看,希望小朋友能帮我们变得漂亮些。”
三、教师激发幼儿想象力。
1、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了?
2、你们想把圆圈圈变成什么了?
四、教师将幼儿的想法画在相印的圆圈圈上。
如:幼儿说可以变成西瓜,西瓜是什么颜色的,就画在相同的颜色上。
五、创编儿歌。
刚才我们把所有的圆圈圈都变好了,但是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就是把我们变的圆形编成一首儿歌,其实编儿歌一点都不难,现在你们先听老师编一句。
小圆圈真会变
变太阳红艳艳
变气球飞上天
变西瓜大又甜
变花朵香又香
变足球滚呀滚
变苹果圆又圆
变闹钟向叮咚
变糖果甜又甜
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读,今天这首儿歌小朋友编得很棒,回家的时候让爸爸妈妈想一想圆圈圈还能变成什么。
六、活动结束
最后我们在把前面学舞蹈在跳一遍,在舞蹈中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春风小班教案 小班《春风》教案05-01
小班艺术领域教案 小班教案04-01
小班教案01-15
小班教案01-15
小班教案01-16
小班教案01-16
小班教案01-18
小班教案01-18
小班教案01-03
小班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