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文章记述了法国人卢诺尔曼发明降落伞的故事,赞扬了他富于想象,敢于实践的。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根据,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介绍观看跳伞表演十分有趣,引出降落伞是怎样发明的故事。
文章开始第一句就介绍,观看跳伞表演十分有趣,接着描述了降落伞从天而降的景象,“好象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特别美丽”。进而提出问题:降落伞是怎么发明的?就此引出法国人卢诺尔曼的故事。这种开头的形式,以设问激趣,适宜于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
第二部分(2-9自然段)介绍卢诺尔曼发明降落伞的故事。
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2-5自然段)写卢诺尔曼从小就富于幻想。他常和小伙伴到附近的一座高塔上玩,幻想着能象小鸟一样飞向蓝天,从而产生了想飞的愿望。第二层(6-9自然段)写卢诺尔曼长大后发挥想象,敢于实践,终于发明了降落伞。
卢诺尔曼之所以能够发明降落伞,可以归纳为几个因素:一是童年时想飞的梦想一直萦绕在他心中。他始终没有放弃这个向往;二是他看书时受到了启发,被书中的情节激发了想象。三是他认真研究,反复揣摩,设计出降落伞,并勇敢的进行测试。卢诺尔曼成功的经历还需强调的一点是周密、严谨的科学态度。他首先用一块石头进行了实验,然后才亲自跳伞。
卢诺尔曼缘于童年梦想的发明,至今经过不断改进,被广泛用于军事、民用和体育方面。他的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也给了人们不断追求的动力。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识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准字音。
2、初步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读懂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卢诺尔曼设计第一顶降落伞并实验成功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卢诺尔曼富于幻想、敢于实践的。
教学重点、难点
1、卢诺尔曼为什么能够发明降落伞。
2、理解第二段,抓住人物心理活动、动作体会其品质。
教学建议
1、课前可搜集关于发明家卢诺尔曼的故事以及降落伞的发明资料。
2、新课导入时,可播放一段跳伞的录象,引出问题,也可讲述拉文的故事,由此引出课文,还可以从《我想》想飞向遥远的地方一句引出学生的愿望再进入学习。
3、卢诺尔曼为什么能够发明降落伞?这是的重点、难点。重点阅读课文的第二段,理解他从小就富于幻想,为长大后设计第一顶降落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敢于实践也是他能够发明降落伞的一个条件,重点理解第3、4、6、7、8自然段,抓住他的心理活动、动作来体会。理解卢诺尔曼发明降落伞,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能够大胆想象,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把创造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思考练习“说一说降落伞的用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然后结合“语文天地”中“想一想,草帽还能当什么?”畅所欲言,发挥创造性,大胆想象草帽的作用。
5、生字教学中,本课出现的生字在字形上,有些和以前学过一些字相近,可以让学生通过形近字的辨析来提高识字和写字效率。
拓展习题
1、比一比,组成词语。
幼()但()迅()浸()
幻()担()讯()侵()
2、多音字组词。
jìn()hē()
禁喝
jīn()hè()
3、仿照例句写句子。
(1)降落伞从空中缓缓降落,好像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2)他像小鸟一样悠悠的飞翔着。
相关资料
卢诺尔曼:法国人。1783年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顶真正意义上的降落伞。
降落伞:是一种空降工具。传说古代舜的父亲讨厌舜,一次父亲想加害于他,让他楼梯到高处修理粮仓,然后偷偷撤去木梯,在底下放火企图烧死舜。舜急中生智,抓起身旁的一顶芦苇大斗笠,双手把它高举头顶,纵身跳下,结果安然脱险。1638年,意大利囚徒拉文,不甘心呆在监狱,他经过细心观察,琢磨发现围墙可以攀登。但是围墙很高,即使爬上去,又怎能跳下来呢?跳下来不摔死也会残废。刚好他的亲人来探监,把伞忘记拿走。百无聊赖的他就把玩起伞来,突然他心里一动,于是他动手撕破衣服搓成绳子,用以固定伞的支撑力,结果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借助这个越出了监狱。拉文的冒险行为启发了许多人的才思,他越狱的降落伞只是一个雏形。后来卢诺尔曼在他的启迪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顶真正的降落伞。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沉浸:进入水中。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活动中。
萦绕:萦回。
聚集:集合;凑在一起。
精品教案
教具准备:跳伞表演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跳伞的画面。
2、多美的画面呀!你们感觉缓缓飘落的降落伞象什么?(花朵)你们想知道像花朵一样的降落伞是谁发明的吗?他又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
3、板书课题:空中花朵——降落伞
4、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听读字音。
2、自读质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并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一见什么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在小组内将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提出来,共同研究。
4、归纳问题:
(1)卢诺尔曼为什么想发明降落伞?
(2)卢诺尔曼是怎么发明出降落伞的?
三、熟读释疑
1、课文哪几个方面写卢诺尔曼小时侯得事?(2—5自然段)
2、默写2—5自然段,思考小时侯的卢诺尔曼是怎样的一个孩子?(生答)
3、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通过理解“不可思议”体会他从小富于幻想。
4、你还从哪里体会到他的幻想与发明降落伞有关?(生答)
5、指名读3、4自然段。(指导生读出渴望的语气)
6、还有一个词可以看出小时侯的卢诺尔曼非常富于幻想,你知道吗?(生答)
7、理解“汇报”。通过理解汇报,进一步体会小时侯的卢诺尔曼非常想“飞”。
过渡语:小时侯的卢诺尔曼非常想“飞”,那么这个梦想在他长大后改变了吗?他又是怎样发明出降落三的呢?
8、自读6—9自然段。
9、通过哪个词你可以体会到长大后的卢诺尔曼一直把想“飞”的念头牢牢记在心中?(理解体会“萦绕”)
10、再读6—9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卢诺尔曼长大后发明降落伞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哪个词可以体会的到?(师巡回指导)
11、小组汇报。(理解发明思路:启发-反复揣摩-试跳-成功)。
12、卢诺尔曼受到神奇故事的启发后,终于设计出了第一顶降落伞,他的设计过程会是怎样的?通过哪个词可以体会的到?(反复揣摩)
13、开始试跳了,人们的心情怎样?(生答)卢诺尔曼先用和自己体重差不多的石头试跳说明了什么?(周密、严谨的科学态度)
14、再读第8自然段,体会试跳过程中卢诺尔曼的心情。
15、指导诵读。(引导学生读出勇敢和自信的语气)
16、卢诺尔曼终于成功了!读一读第9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让我们和卢诺尔曼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吧!(生读)
四、课外延伸
1、由于卢诺尔曼不懈的追求,他终于成功了!你能把卢诺尔曼发明降落伞的过程用几句话概括出来吗?
2、你想向卢诺尔曼学习什么?
3、说一说你知道降落伞还有什么用处?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两篇阅读课文。《拾穗》一课是对世界名画《拾穗》的欣赏。表达了作者对19世纪法国农妇的辛劳的理解和同情。《落花生》一文,叙述了作者一家人自己种花生,又自家享用劳动成果的过程,感悟到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的道理。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收获”的愉悦,同时也体味到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的生活哲理
2、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
3、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等环节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农民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的勤劳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对农民要关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视
重点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伟大、体面的人。”对社会有用、对他人有益,是一个人的真正价值。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以读代讲,感悟文章内涵
教学过程
1、《落花生》
(见教学设计)
2、《拾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收获”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拾穗》板书(拾穗)“拾”是什么意思?“穗”是指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
弥散晚餐监督遵循搜寻逼真偷窃
欣赏充满
三.理解课文内容
1.从课文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收获了?(第一段)
板书(收获)读一读。
(出示:拾穗图)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远处堆起了金黄4534535aaa色的麦垛,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收获的季节属于拾穗者吗?我们来进一步欣赏这副油画。
2.欣赏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文中,作者也对这三位妇女拾穗时的情景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
默读课文2-4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三位妇女动作、神态的句子。
4.说说你画的句子
板书:中间承担生活重担
右边腰落下毛病
左边艰苦生活刚开始
5.再读课文2-5段,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6.同学刚才结合油画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副画的?
7指名读第6、7段
由于米勒对劳动的辛苦有切身的感受,因此这副画画的十分逼真,认真的欣赏会产生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四.情感升华
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和联想?收获的季节属于她们吗?她们能享受到收获的幸福吗?
板书设计
收获
中间:承担生活重担
拾穗 {右边:腰落下毛病
左边:艰苦生活刚开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出示课文插图)还记得这幅画吗?你能简单的来介绍一下这幅画吗?前几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著名画家米勒的这幅油画作品,学习了一篇课文,课文的作者也像我们一样欣赏了这幅世界名画,并用生动的语言、具体的`描写描绘了画面内容,使我们也学会了欣赏名画,课文的题目是《拾穗》。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走进课文,感受一下作者是怎样将画面内容写具体的。
二、回顾课文,指导写作方法: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画面主要内容的段落,自由朗读,说说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的?(动作、神态)
2、指名学生说。板书。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出了什么?为什么能从中体会出农民的辛苦和他们生活的艰难?在抓住动作、神态对画面中的人物进行描写之前需要怎么样?(仔细观察)板书。
3、小结: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刻画,就会使你的文章具体生动。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方法。(板书)还可以抓住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语言、心理活动)我们应该学习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你的文章也会具体生动。
4、除了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之外,这三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你认为写得比较好?
语文教案 篇3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本课10个生字,
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千岛湖的形成,理解综合工程及水上森林的作用,了解人们为千岛湖的绿,所做出的努力。
情感目标:感受千岛湖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体会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们保护自然,遏制水土流失,使岛更绿水更清。从而突破文章主题“绿色”及单元主题“家园的呼唤”
重点难点:
了解千岛湖的美景与它的形成,明白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
教法指导:
指导阅读
教具准备:
小黑板 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绿色千岛湖》。
1、浙江省淳安县境内有一处著名的景区—千岛湖(板书:千岛湖)。
2、有没有同学去过?
3、引入读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一方面初步了解千岛湖的美丽景色,一方面解决字词障碍。
2、全班解决字词障碍。
3、谈谈自己初读文章后的'总体印象。
三、充当导游,给大家介绍千岛湖。
1、既然千岛湖是一处景区,那就请同学们来当景区的导游,准备给大家介绍。
2、由于围绕千岛湖要介绍的内容很多,大家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将所有内容都掌握,所以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准备给大家介绍。
3、引导学生弄清课文讲了千岛湖的哪些方面内容。
(1)总体介绍千岛湖。
(2)千岛湖的一些著名景点介绍。
(3)千岛湖的形成。
(4)千岛湖景区的形成给人们的启示。
4、选择自己要介绍的内容(老师根据实际情况作以调整,保证每一部分都有学生介绍)。
5、学生精读自己所选择的部分,提出遇到的疑难,为解说做准备。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查生字。
2、准备并熟记解说词。
板书设计:
千岛湖
1、总体介绍
2、景点介绍
3、形成及作用
4、给人们的启示
第二课时
一、当导游,解说千岛湖。
1、总体介绍。
A、地理位置。
B、概貌。
C、名字由来。
2、景点介绍。
A、猴岛:“花果山”。
B、五龙岛:蛇的天地。
C、清心岛:梅花鹿的世界。
D、桂花岛:野桂花遍地。
E、“鱼跃千岛湖”
3、形成及作用。
A、建新安江水电站而成。
B、电力、航运
C、科技形成“水上森林”。(加“绿色”,理解“绿色”:表面;健康、发展、充满了生机活力和希望)
4、给人们的启示。
与自然保持和谐就会创造绿色奇迹。
二、谈感受。
1、解说方面。
2、思想认识方面。
三、作业布置
给家长当导游,完整介绍千岛湖。
板书设计:
水绿 岛翠 山青
绿色千岛湖 诗 奇迹
优美 富庶 和谐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背成语,积累语言。
2阅读短文,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写读后感情。
4.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练习写小发明/lw/Index.html>论文。
教学重点:
1、学习写读后感情。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练习写小发明/lw/Index.html>论文。
教学内容:
读读背背和阅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背成语,积累语言。
2阅读短文,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 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完成读读背背:
1、自读成语和熟语,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轮读,互相纠正读音。
3、全班赛读、接背。
(对较难的词语,交流理解意思)
二、完成阅读:
1、自读《外婆家的石桥》,读准字音,初知大意。
理解词义:
趔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匍匐:匍匐就是爬行的意思。
2、根据问题再读短文,并理解:
(1)外婆家的石桥是什么样子的?
(2)外婆家的`石桥为什么会给我留下美好的怀念,又能为什么引起我的恼恨?
(3)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组成小组交流。
4、小结:
(1)石桥很高,很陡,桥身很宽。石阶平贴光滑。
(2)怀念:伏在桥栏上,可以贪婪地眺望大桥下的景色。绿水、白帆。。。。
恼恨:一个……
5、选择自己段落有感情地朗读。比一比。
三、作业:
1、读记成语。
2、完成同步中的作业。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8个生字,理解并积累“开启”、“满脸稚气”、“倚窗而坐”、“奢侈”、“记忆犹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课文练习中的句子,根据带点词尝试提出问题。
3、围绕“用这样的方法开启易拉罐好不好”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1、能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开启”、“满脸稚气”、“倚窗而坐”、“奢侈”、“记忆犹新”等词语。
2、通过读文,使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
品读细节描写的妙处,抓住其中关键词,感悟妇女“这个的方法”的巧妙之处。
教学准备:
1、 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2、 学生: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这是一个易拉罐,你能把它打开吗?
2、导入:开启易拉罐对大家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喝过这种易拉罐饮料的农村男青年来说,却是一件难事。
3、板书:开启
4、揭示课题:40、开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完成练习。
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个 的男青年 ,
(满脸稚气、来自农村……)(不知如何开启一罐健力宝饮料)
这时,一位 的妇女用 帮助了他,使他深受感动。
(善良、热情、善解人意) (巧妙的方法)
2、学习生字“罐”,教师指导梳理笔画。
3、针对上述内容进行质疑:
如:
1男青年为什么不会开启这罐饮料?
2男青年会怎样打开这罐饮料?
3这位妇女的方法巧妙在哪里?
……
说明: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取之所需,求知欲强,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高。
三、读中理解, 品中悟情
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男青年不会开启这罐饮料的呢?
1读课文第5节,用直线划出相关句子。
2出示句子:他把健力宝拿在手上,颠来倒去看了看,迟疑了一会儿,他从腰间摸出一把水果刀,试图在拉环的位置把健力宝撬开。撬了两下,他发觉易拉罐的壳很坚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又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
3当他几次尝试都失败后,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说话练习:
u 男青年十分尴尬,心想: 。
u 男青年一下子脸红了,心想: 。
u 男青年 ,心想: 。 说明:
通过这个话题,不仅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男青年当时的困惑和尴尬。同时,读与说的结合,还提供了学生的一个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男青年为什么不会开启这罐饮料?
1默读课文,用﹏﹏划出有关年轻人不会开易拉罐原因的句子。
2讨论后出示句子:
他是个农村娃。在此之前,他连火车都没坐过,他要到南方去上大学。
健力宝?男青年知道,这是一种奢侈的饮料。
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爸妈从来没给自己买过。
犹豫再三,他终于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5元钱,递给乘务员。
3随机学习生字“倚、饮、奢、侈”,理解词语“满脸稚气”、“倚窗而坐”、“奢侈”的含义。
说明:
通过“农村娃、奢侈、犹豫再三、终于、摸……”关键词的理解,让学生了解体会到这个男青年是一个从来没有喝过罐装饮料的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
师:这时,坐在对面的妇女默默地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她用一个非常奇妙的方法教会了男青年打开了这个易拉罐。
3、这位妇女究竟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呢?
1指名朗读母子的`那段对话。
2细细品读:妇女把健力宝拿在手中,眼睛盯在拉环上,余光注视着男青年,只听见“嘭”的一声,健力宝打开了。
3找一找句中表示动作的词,想一想:妇女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男青年怎样开启这罐饮料的方法呢?她这样做是在告诉男青年什么呢?
说明:
妇女考虑到男青年是一个来自农村,家境贫穷,未喝过此类饮料,自尊心强,羞于启口的特点,运用了这种男青年可以接受的方法,在不伤害男青年自尊心的情况下,帮助男青年开启了易拉罐。妇女细微的动作里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情感,包含了真、善、美。
四、读写结合,体验真情。
1、讨论:男青年开启易拉罐后,从中喝出了一种特殊的滋味,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呢?
说明:
那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美好情感,它如涓涓细流,化身为一股清甜的滋味缓缓流入了男青年的心田,令人回味无穷。
师:这位善解人意的妇女,以她的的善良与真诚,深深地感动了这位男青年。许多年过去了,男青年仍对这件事情记忆犹新,充满了感激之情。
2、引读“许多年后,男青年……”
3、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把心灵之锁。而开启这把心灵之锁的钥匙则需要我们自己去寻觅。相信只要我们耐心地寻找,就一定能找到开启这把锁的“钥匙”。
说明:
引导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这充分达到了学生学习本文的目的。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认识本课7个字。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编童话。
教学准备:
小星星、青蛙、蟋蟀、风娃娃和月亮妈妈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导入方式一:播放或请学生演唱《小星星》的歌曲。在美丽的夜晚,可爱的小星星们也常常会溜出来玩儿。你知道她们是怎么玩儿的吗?今天,我们就进入“快乐读书屋”,学习《星星的秋千》。
导入方式二:同学们,你们玩过秋千吗?说说你是怎么玩的。今天,我们学习一童话,题目啊《星星的秋千》。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整体感悟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个别读、轮读、领读、比赛读等),达到读通读顺的目的`。
2、读后引导学生交流:
(1)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些什么。
(2)自己的感想。
(3)提出的疑问,发现的问题。
三、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再次读书,然后展开自己丰富的想像,任选一个内容,练习说一说或演一演,一会儿向大家展示。
1、基础层:我会说
小星星溜回家后,怎样把自己在地球上怎么玩的和看到的、听到的讲给其他小星星呢?
假如你是花瓣、草叶或风娃娃,你怎样向同学介绍小星星玩耍的情形呢?
2、提高层:我会想
有一天,月亮妈妈发现了小星星的秘密,想像小星星和月亮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请把课文接着往下编,并与好朋友合作表演出来。
地球上的环境不断遭到人类的破坏。有一天,小星星溜出来后发现她的秋千全不见了,她会怎么样?这时青蛙、蟋蟀、风娃娃会说些什么呢?
先小组合作排练,再选一两组向全班同学展示,最后集体。
(开放了课堂,了自主、合作、实践的机会,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是训练表达、发展语言、引导创新的重要途径。)
四、引导识字
选取一两个字,鼓励学生换角度、多方位地探究,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如课文中有一个生字“梦”,在教学时可以启发学生:我们除了用部首、熟字记忆之外,还有许多识字方法,比如猜谜语、编顺口溜、形象识记法等,谁能想出其中一个办法记这个字?
(1、左一木,右一木,脚下一个夕阳红。2、夕阳落林下,睡着还说话。……)
五、推荐阅读
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或其他童话,把你最喜欢的一讲给家长或同学。
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
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明确内容
“望着云彩,思念故乡。思念故乡,望着云彩”这诗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这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赏读片段。感悟乡情
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
过渡:课文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哪些呢?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互相交流,各抒己见
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边读边批注。
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a.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b.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
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
诗文链接,内化积累
回顾课文的学习,通过充分交流,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明白了抒情要用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表达,还积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谁能背诵一两段?
表达思乡情的诗文还有很多很多,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日积月累中的),你能把它们印在脑海里吗?练习背诵。(个人背,同桌背。)
你还读到过这样的诗文吗?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吗?(指名读背。)
趣味语文。激发兴趣
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一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小组互问,解决不懂的问题。
全班交流对“推敲”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推敲的实例。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经典】08-14
【精选】语文教案08-03
(经典)语文教案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7
[精选]语文教案07-22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