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优秀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优秀

时间:2024-05-08 07:59:2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优秀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优秀1

  教学内容:

  书第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想一想、试一试第1、2题,练一练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推导,使学生知道: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常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和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填空:30厘米=()分米5米=()厘米

  2平方米=()平方分米45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计算:

  (1)一个长方体盒子,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水池,它的底面积是30平方米,高是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质疑:猜测一下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你的猜想?

  2、师: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

  3、探索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1)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利用学具来操作。

  (2)四人小组活动。

  (3)抽生完整表述操作过程:1排摆10个,每层正好摆10排,也就是说,每层可以摆100个。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摆10层。

  (4)师:如果用分米作单位,大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如果改用厘米作单位呢?

  (5)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据学生回答板书:1分米3=1000厘米3

  师: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升?1立方厘米等于多少毫升?

  你还能想到什么?

  据学生回答板书:1升=1000毫升

  4、探索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1)师:关于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你有什么想法?

  (2)四人小组交流。

  (3)抽生汇报,师注重引导学生表述准确、完整:体积为1米3的正方体,它的棱长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长为10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 =1000分米3,1 m3 = 1000dm3。

  三、新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书第50页试一试第1题,独立完成。

  2、书第51页试一试第2题,独立完成,引导学生比较。

  3、书第51页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书第51页练一练第2题

  通过计算第三种包装比较合算。如果学生有其他的比较方式,只要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5、书第51页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电视机包装箱上“60×50×40”这个数据信息进行解释,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计算。体积是60×50×40=120000(立方厘米),也可以换算成120立方分米。

  6、书第51页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么想的,实际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体积。50×20×1、5=1500(立方米)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30厘米=()分米5米=()厘米

  2平方米=()平方分米45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分米3=1000厘米3 1米3=1000分米3

  1升=1000毫升1m3=1000 dm3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优秀2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3、24页。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什么是质数和合数,掌握了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2、我知道100以内的质数,记住了20以内的质数。

  3、我能在自主探究中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时畅所欲言。

  学习重点:

  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学习难点:

  用恰当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会给自然数分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分享收获。

  2、质疑探讨。

  3、试试身手:第23页做一做。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利用课本24页的表格,用恰当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2、展示、交流:你们是怎样找出100以内质数的?

  3、小组讨论:(1)有没有最大的质数或合数?(2)根据因数的个数,可把非零自然数分成哪几类?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很快熟记20以内的质数。

  5、独立思考:

  (1)是不是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2)是不是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3)是不是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4)是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6、组内交流。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优秀3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2、出示一张纸。师: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把这样大小的许多纸重叠在一起,你们看,是什么形状?(长方体)

  3、师:在日常生活中,长方体形的物体我们常见到,如保健箱、粉笔盒等等,你们能说出一些来吗?(砖、墨水瓶盒子、教科书……)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联系很多,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很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示范操作,认识面、棱、顶点

  1、拿出一根萝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学生观察并且动手摸一摸切出的面。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这叫做“面”。

  2、将切出的萝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块,出示给学生看。

  师:这块萝卜有几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什么呢?(棱)

  3、继续切,把萝卜一面平摆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现了一个新情况,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几个面,有几条棱。

  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师:刚才我们通过切萝卜的活动认识了物体的面、棱、顶点。

  4、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学生取出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并且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然后回答: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三、认识长方体

  1、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并自学课本,同时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学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

  (2)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2、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要板书。

  (1)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把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称为相对的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2)长方体有12条棱,同方向的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8个顶点。

  3、接着教师出示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告诉学生这也是长方体,在它的`6个面中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板书:在长方体中,也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指导学生进行想象。

  (1)师:①以上我们学习了有关长方体的知识,回忆一下看,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联系生活实际中你们见到的一些实物,说说它们的面、棱、顶点(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各抒己见,进行讨论)。

  ②谁能说说教室这个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2)出示长方体模型。

  ①师:你能看到长方体的哪几个面?

  ②一般我们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

  ③出示透视图。告诉学生:这幅图称为长方体的透视图。

  (3)尝试练习: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长方体,说明哪些不是长方体,为什么。

  5、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指导学生观察模型,指着模型的一个顶点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有几条棱?是哪三条棱?告诉学生: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我们把横的棱长称为长,纵的棱长称为宽,竖的棱长称为高。

  (2)教师取出一个长方体模型,让学生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再把同一模型换三个位置,分别由学生指出它的长、宽、高。

  (3)要求学生拿出各自带着的录音磁带盒,要求:

  ①在教师规定的统一摆放位置,分别量出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②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摆放位置,量出长、宽、高并报出数据,让其他学生猜出报数据学生测量时的摆放位置。

  (4)尝试练习(略)。

  四、认识正方体

  1、以练习一第1题,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是5厘米的立体图形为例,告诉学生:“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2、学生取出正方体学具,教师要求学生动手量一量12条棱的长度,观察6个面的形状和大小。教师提出问题:发现了什么?

  经过讨论,让学生阅读课本,根据课本的叙述,要求学生讲出:

  (1)正方体的特征。

  (2)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五、总结比较

  师:我们分别学习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请取出按照练习二十二第5题要求制作的纸样,再请大家比较比较:

  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2、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3、两者的关系怎样?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优秀4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9-90练习十三第4-10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感受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了解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大小之间的联系,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提高操作实践的能力,培养比较、抽象及概括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实践等活动,体验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圆的相关属性

  教学难点:

  理解、归纳圆的相关属性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进行圆的有关练习

  二、练习指导

  1、判断。

  (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4)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4厘()

  (5)半径是2厘米的圆比直径是3厘米的圆大。()

  2、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生口算,校对得数

  3、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

  (1)学生先独立在书上画圆,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的圆大?

  (2)小组讨论: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多少?怎么确定最大圆的半径?

  (3)学生试画最大的圆。

  (4)全班交流

  ①展示学生画的正方形内最大的圆。

  ②指名说一说怎么确定正方形内最大圆的半径?圆的半径和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③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4、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比较圆的大小,其实就是比圆的.半径或直径的大小。

  5、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

  生填空,交流填法

  问: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

  三、拓展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

  生思考,说说自己的发现

  交流:为什么这样测量圆的直径?

  2、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生思考,小组讨论

  指出:因为同一个圆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以车轴装在圆心位置上,无论车论怎样滚动,车轴到地面的距离都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使行驶的车辆始终保持平稳状态。

  3、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先说出对称轴的条数,再画一画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优秀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检验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自主探索的精神。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运用转化思想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东营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我们每个公民都要为建设文明、卫生的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生1: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生2:我们要保护环境,不随便扔垃圾。

  生3:

  师:对,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能随便扔垃圾,但是我们日常生活能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我们可以对垃圾分类处理。一般情况我们把生活垃圾分为四类(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布图),其中纸张和废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从而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二、探索新知

  (一)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

  (1)采集信息

  师:从这个表上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23名学生回答。

  (2)处理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纸张和食品残渣一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师:我们一起列式解答。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师: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指名回答。

  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提出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生2:危险垃圾比食物残渣多多少?

  生3:食品残渣和危险垃圾一共占几分之几?

  (教师根据需要在黑板上板书。)

  (3)探索方法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吗?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师:这个加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我们学习的分数加法分母都是相同的,今天学习的加法分母不同。

  师:这就是今大我们要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03-12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1-08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5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05-02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06-03

小学数学下册教学总结01-02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4-22

2022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4-02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