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减法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加减法教案1
设计说明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学生的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究。在实际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选取了学生熟悉的、具有一定联系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生活素材来开展教学活动。
1.结合情境进行有效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呈现两名同学在书店购买图书的全过程,引入小数的加减法。通过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自主探究,实现知识迁移。
上课伊始,通过情境的创设,有目的地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当学生在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决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算法。在学生的汇报中追问:“怎样才能保证相同的数位对齐呢?”学生马上就会说出只要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自然是水到渠成,并且印象深刻。由于有了之前对整数加减法的认识和探究中适时的点拨,学生很自然地实现了从整数加减法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迁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出示教材71页主题图。
师:星期天,小丽和小林相约到书店买书。小林买了一本词典,小丽买了一本《数学家的故事》和一本《童话选》。
师: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情操。在小丽和小林买书的情境中,还蕴涵着许多的数学知识,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及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根据主题图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小丽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2.探究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两本书的价钱:《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童话选》4.29元。
(2)列式:6.45+4.29。
(3)比较这道题和以前学习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整数加减法在列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预设
生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生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1当10,然后再算。
师: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否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呢?请同学们按照课堂活动卡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4)学生汇报。
生1:通过讨论,我们小组发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应该是一样的,要保证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在列竖式计算时,百分位上的5要和9对齐,十分位上的4要和2对齐,个位上的6要和4对齐,计算结果是10.74元。
生2:通过讨论,我们小组发现:在计算小数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实际上就是小数点要对齐,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师:同学们的发现很有道理,能够通过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类推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真了不起!的确是这样,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一定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保证了相同数位对齐。
3.探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根据这两本书的价钱再提出一个减法问题。
预设
生:《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2)独立列式解决这道题。
(3)学生汇报。
生1:我列的算式是6.45-4.29=2.16(元)。
生2:计算小数减法时,相同数位相减,不够减的时候要向前一位借1当10,然后再算。
师: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4)教师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升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特点。
加减法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7页及做一做
教学要求:
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9的加法及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利用“一图四式”掌握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教具准备:
1、第56页情景图课件。
2、学生准备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画的白色小猫。
3、教师准备2个邮箱、麦当劳优惠卡和礼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夺红花
1、教师出示口算题。
2+4= 1+5= 6-1= 2+2= 3+2= 4+3= 6-3= 7-2= 师:这里有几道口算题,你们想抢答吗?(给对的小朋友奖一朵红花。)
二、教学例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想见机器猫吗?今天啊,机器猫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但他给小朋友设了关,你们必须闯过关,才能见到机器猫,它还要送给你们礼物呢!
(二)教学例1、例2 2、闯关
学生摆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师:请看圆片图,试着一下写出四道算式。
汇报板书:7+2=9 9-7=2 2+7=9 9-2=7 问:女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7+2=9 2+7=9? 男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9-2=7 9-7=2? 请讲给同桌听。
小结: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只恐龙?
你们共摆了几个圆片?
你们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几和几的加减法。(板书:9的加减法。)
2、闯关
电脑出示:5+3= 8-3= 3+5= 8-5= 师:不用摆,请小朋友说出这四道题的得数?
汇报
师:请你挑一道自己喜欢的算式,说说你是怎样知道得数的'?讲给同桌听。
学生交流、汇报。
3、小结:你们用智慧闯过了关,看机器猫来了,它给你们带来了礼物(在抽斗里),高兴吗?
三、游戏活动
6+2= 8+1= 9-1= 4+5= 1+7= 7+2= 3+6= 8+1= 师:老师有两个邮箱,一个是8号邮箱,另一个是9号邮箱,拿信的小邮递员要算出信上的得数,就投进几号邮箱。
给小猫涂色
师:得数是8的涂成黄色,得数是9的涂成蓝色。小组合作,看哪个组涂得又快又好。
加减法教案3
教学分析:
(一)分析性智力
1、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如何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 写10的方法,掌握10的组成
3、知道如何用符号正确描述10以内数的大小
4、明确有关10的加减法的算理
(二)创造性智力 能按照一定顺序和从不同方向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实践性智力
1、能利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2、能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的个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会读写10
4、能用符号正确描述10以内数的大小
5、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的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 与显示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食物投影、10 的卡片、点子图、小棒;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复习已学过的数,比9大一的数是10。
1、谈话引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0~9的数,我们不仅能够正确的数这些数,还能读写,知道他们的大小和组成。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
2、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认识10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抽象出数字10。
师:图书同学们在干什么?大家数一数一共去了几个同学?老师呢?一共去了多少人?(10人)是吗?大家一起来数一数。
介绍你数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数,也可以几个几个数,发现只要有次序,不遗漏重复数的结果都是10)
(2)数一数
从学具盒中数出数量是10的任意一种学具。
教师示范数出10根小棒,并用皮筋捆好,问:这一捆里有几个1根?也就是几根?使学生明确10个一是1个十。
找找自己身上哪一部分的个数可以用10 来表示。
(3)10以内数的顺序
教师出示点子图。看书上的计数器的图,让学生感受9颗后面再加一颗就是10颗。
看书上的直尺图,你能说出10以内的数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小结:明确9加上1是10,10去掉1是9,10排在9的后面。
按数的顺序,让学生把直尺上的数字填完整,再抽象出数轴,明确10以内的数序。填空:书上P67页,第1、2两题。反馈第1题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2题呢。
(4)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比较 9和 10
除了9以外,还有哪些数比10小?10比哪些数大?你是怎么想的?
(5)区别 10和第 10
自己画一画表示10的物体:画o,画好后请同桌同学数一数校对。师拿出学生刚才画的圆O O O O O O O O O O,给左起第10个O画上黑色和右起第10个O画上红色。
(6)10的书写:教师范写一学生练习,说说写10与以前写的数有什么特别?
三、10的组成
1、10的组成
(1)同桌合作,学习10的组成,一个分,另一个记录。归纳10的组成。
(2)10的组成有几种?用什么方法能很快地记住它们?可用手指强化记忆
2、练习巩固
(1)击掌组成 10
(2)说数组成10
(3)连线:P65做一做
(4)10的组成和分解的运用如套圈活动:练习九第3题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又增长了什么本领?
五、课后小记
学生第一次写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学写中协调性比较差,写1合0时都是要求略斜,组合后写成了尖尖的。如 ,问题在于前面写0时要求不够严格。
加减法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p。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使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
教学难点:
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学会写6、7。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
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题。
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朋友?”指一名学生回答,然后课件出示:0、1、2、3、4、5(学生齐数)。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a、电脑课件动态展示第42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6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1个女同学。
b、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二人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教师要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交流、汇报。
师:图上有些什么?他们正在做什么?
生:图上有同学、老师、桌子、椅子等,他们正在搞清洁。
师:看到这一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生1: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爱护它,保持清洁卫生。
生2:我们要爱劳动,讲卫生。
生:图上有6张桌子,7把椅子,7个人。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让学生上来示范数)。
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有6人,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是7人;还可以先数学生人数,再数老师,一共7人。
师:你又是怎样数椅子的数目的?(让学生上来示范数)。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再数又搬来的1把,一共是7把。
d、小结。
师:同学们这样的数数方法真好,我们大家一起再来数一数吧。(结合数数过程,课件闪动被数的对象,使学生更清楚地发现5、6、7之间的关系。)。
e、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板书:6。
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板书:7。
2、根据6、7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a、数一数主题图下面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课件相应演示)。
b、摆一摆:小组合作,用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出不同的图形,并上台展示,说一说用了多少根小棒摆出了什么图形,进一步加强认识。
c、说一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室有那些物体的数量是6,那些物体的数量是7?”,“再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两数表示。”(四人小组)。
3、教学数序。
提问: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7去掉1是几?6去掉1是几?
b、通过直尺图,直观教学数序。
生: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
师:谁能从0正数到7,从7倒数到0?
学生活动:指名数,拍手数。
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
学生活动:6、7、6(抢答)。
4、比较大小。
(1)动手操作比较数的大小:学生同桌合作,将卡片次序打乱,各抽出一张数字卡片比较大小,并在两张卡片中间用写有符号的旗帜表示出来。
教师与一名学生先演示两人的玩法,然后学生同桌两人合作,边比边摆,直到将8张卡片全比好。教师巡视学生活动,及时纠正、指导。
(表现好的'同桌给予鼓励表扬)。
(2)反馈:指名学生汇报。
师:请同桌来比一比,说一说。哪两位先来?
生桌1:我出5,我出7,5小于7,7大于5。
师:说的很清楚,让大家听的很明白。
生桌2:我出4,我出6,6大于4,4小于6。
生桌3:我们出的是2和7,2小于7。
生桌4:我们拿出来的都是6,6和6是一样大的。
……。
师:如果我先拿出6〉()里面可以是哪些数字朋友呢?
学生思考。
师卡:看谁能一下子想出很多。
生:可以是0、1、2、3、4、5。
师:如果是7,后面可以是哪些数字朋友?谁最大?
生:0~6.6最大。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43页的练习。
5○66○76○57○6。
5、明确6、7的序数意义。
(1)区分第几和几:请第一组第6个同学起立;
请第一组前面6个同学起立。
让学生观察分析,说一说第6和6个意义上的区别,明确序数的意义。
(2)出示课本金鱼图,边观察边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
a、先让学生找准起点,从第1瓶数到第7瓶,再观察第6瓶里有几条金鱼。
b、认真观察找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再从左边数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是第4瓶。
c、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3)游戏:让全班同学扮演老鼠,指名一位同学扮演猫来抓。
师:老鼠怎样叫的?(学生边做动作边叫“吱吱吱”)。
先找一找老鼠在那里,抓到的学生按要求扮演老鼠叫。
师:第一组的6只老鼠叫一叫,从前面数去的第6只老鼠叫一叫;
第二组的7只老鼠叫一叫,第一排的第7只老鼠叫一叫。
扮演猫1:请你抓住前面7只老鼠,再抓住从左数第7只。
扮演猫2:请你抓住第三组前面的6只老鼠,再抓住从右数第6只。
扮演猫3:请你抓住第三组从前数第6只老鼠,从后数第6只。
6、教学6、7的书写。
(1)学生观察6、7,教师做示范(强调起笔、运笔及收笔)。
“6”:(中点靠右起笔,缓缓向下,差不多到中线收笔)。
“7”:(不要顶格,快到边线转,在靠右的地方收笔)。
(2)学生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6、7。提醒学生坐姿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
(3)让学生上台示范写,评论比较谁写得好。
三、知识回顾,评价体验。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些什么?你学会了些什么?
2、评价自己或同学本次教学活动的表现。
加减法教案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上的例1、例2,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学会用加减法两步运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会使用小括号。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用加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使用小括号。
学情分析:在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取了联系学生生活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解答方法。
教学准备:第2—3页上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提问:小朋友们在寒假里都去哪里玩了?
学生说自己在假期里游玩的情况。
提问:你们去游乐场玩了吗?
有一群小朋友也到游乐场来玩了。
(出示主题图)。
谁能说一说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先独立看图,再说一说。
在这幅图中还藏着许多数学问题。
1、出示例1的看木偶戏的'图。
谁能说一说这幅图上发生了什么事?
个别回答:有6人跑去丢沙包,又来了13人看戏。
你能看图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说一说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1)原来有22人,走了6人去丢沙包,现在还有几人?
(2)原来有22人,走了6人去丢沙包,又来了13个人,现在有多少人在看戏?
如果有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就直接让学生口头解答。
学生提出第二个问题后,重点解决。
先请学生自己试着解决,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然后请用不同方法解决的学生把自己的算式写到黑板上,说想法,其他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提问,学生进行解答。
2、出示例2的买面包图。
提问: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1)我一共做了54个面包,买走22个面包,还剩多少个面包?
(2)我一共做了54个面包,买走22个面包,又买了8个面包,还剩多少个面包?
重点解决第(2)个问题。
让学生自己解答,在小组中说一说想法。
54—(22+8)=24(个)。
学生每说出一种计算方法,都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重点解决小括号的用法。让用第三种方法计算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如果没有学生想到第三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这道题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如果学生没有想出来,教师引出小括号的用法。
重点让学生明确:如果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完成练习一第1题。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题意。然后独立解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
1、提问:今天学习的内容和以前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学生个别回答。
2、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加减法教案6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2、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口算,其中几道题请学生说说做法。
900-300500+400+50008000—3000。
300+504000+3003500—500600+7000。
800+9004500+7003300—800。
2、口算计时比赛。
二、数学游戏。
1、猜价格:例:提示:彩电大约3000元。
学生根据所给的近似数,猜测准确数,猜中为止。
出示准确数。
2、送信:p84第4题。
三、练习:p832先指名说,后同桌互说。
p843、5。
教学反思:
加减法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会算。(完成p97页第3题)。
(1)课前测量自己的身高。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身高,并写下来。
(3)独立完成第3小题。
(4)指名汇报交流。余生帮助评价订正。
2、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完成p97页第4题。
(1)看图读题,明确题意。
(2)指名提出问题,师板书。
(3)生独立完成板书出来的问题。
(4)全班汇报交流、讲解订正。
2、完成p98页第5题。
(1)生读题后指名复述题意。
(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3)全班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方法。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p98页第6题。
(1)指名看条形统计图说数学信息。
(2)生独立列式计算。
(3)集体反馈、汇报交流。
2、学有余力学生完成p98页思考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加减法教案8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开学了,校园里开了很多的花,一群小朋友为了能使这些花开的更鲜艳,拿着水壶前来浇花。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来了哪些小朋友?(出示挂图)
二、知识探索
1、看图,先让学生表述题意:3个同学在浇水,又走来2人,一共有5人。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上。
2、告诉学生,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
3、教学加号、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4、教学例2,让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体验计算方法,例题是两幅内容连续的图,要让学生明白图意,体会1位小朋友和2位小朋友走到一起是3位小朋友,要用1+2计算。
三、知识巩固
“想想做做”要让学生自己看图,讨论、交流,或者通过学具操作,学习其余的一些加法算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对于实际问题,要重视让学生说一说图意,相互交流,并列出算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1、第1题可以指导学生说说图意,列出算式,并在小组里交流。
2、第2题可以让学生相互合作,摆一摆小棒并算出得数。摆小棒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3、第4题是小兔子采蘑菇的情境是连续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说一说再写算式,可以加深理解加法的含义,感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4、第5题是开放题。要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不同的算式。只要符合图意,都要鼓励,使学生体会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多列一些算式,培养他们仔细观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算式求的是什么。如2个小朋友甩绳,3个小朋友跳神;2只鸟在树上,又飞来1只鸟;路左边有2朵花,右边有2朵花等。
四、课堂总结
五、能力检测
练习与测试
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昨天我们看到了一些小朋友在校园里浇花,今天他们又来了。你们看……(出示挂图)
二、知识探索
1、看挂图,弄清图意。从连续的两幅图中了解原来有5个同学浇花,走掉2人后,还剩下3人。
2、教学减法的一些知识。对5 – 2 =3的含义,要学生从具体情境里体会、感受。5 – 2 的计算,让学生自己说说算法,可以联系具体问题想,也可以用分与合的方法去想。
3、试一试。多数学生会列出算式3 –2 =1,也有可能一些学生会列出算式3 – 1 =2。只要解释符合图意,就应该肯定。
三、知识应用
1、第1题、第2题要先说一说或摆一摆,再填写算式,并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2、第4题先要说一说图意,弄清条件和问题,再写出算式并计算,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体验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减法算式的含义。
3、第5题要让同学之间合作练习。还要根据班级实际,创设一些学生喜欢的练习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巩固2——5的加减法。
四、知识总结
五、能力检测:
练习与检测
加减法教案9
教学要求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民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2.能够正确地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培养同学们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
例1和例2的示意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答。
①什么是分数单位?
② 的分数单位是( ), 的分数单位是( ), 的分数单位是( )。
③ 是( )个 , 是5个( ),4个 是( )。
使学生理解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然后教师引出新课,并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揭示课题
1.教学分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1,请一名学生读题并说一说题意。
问: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
启发学生回答:要求一共用了几分之几,要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问谁能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数加法的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然后教师出示例1的示意图。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是几个几分之一, 是几个几分之一, 和 的分数单位各是什么?
使学生说出: 是3个 , 是2个 ,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都是 。
教师进一步提问:它们能直接相加吗?
使学生理解,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3个 加2个 得5个 ,就是 。
教师板书: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和计算的过程,然后学生齐读书上关于分数加法的意义。
2.教学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在例1的右面出示例2,先指名读题,再让学生讨论:例1和例2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联系?(例1的问题在例2里变成了一个已知条件,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在例2里变成了问题)
问:我们在学习加法的各部分关系时,把例1的得数 叫做什么?(两个加数的和)把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 叫做什么?(一个加数)我们在例2中要求的是什么?(是另一个加数)那么我们知道了两个加数的和( )和其中的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谁能说一说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2图。(将例1图进行变化,已知和未知互换)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两个分数能直接相减吗?为什么?(只要分数单位相同就可以直接相减)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接着让学生在书上把题做完,并齐读书上分数减法的意义。
3.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请同学们比较例1、例2的计算过程。
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这两道例题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相加、减?(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
②在计算过程中什么不变?(分母不变)
③只要把什么相加、减?(只要把分子相加、减)
④谁能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学生齐读。
(2)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并提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可以按照什么法则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
检查学生计算情况并评讲板演。对计算结果没有约成最简分数或没有化成带分数的,教师强调,分数计算中得到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尝试练习。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4)小结。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得到的结果应该注意什么?
三、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八的第1~4题。
加减法教案10
活动目标:
1.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的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并愿意了解同伴的联系方式。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10以内加减式题卡,电话号码解密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激发幼儿了解同伴联系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即将毕业。前几天我们讲到了分别后的联系方式,包括写信,寄贺卡,串门和打电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电话号码破解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教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例如3 3,7-4,8 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教师从多个角度提问,例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教师:太好了小朋友们!你们一下子就破解了这个电话号码。你们是怎么破解的?
幼儿:我们用加减运算的方法。
教师:对!那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儿:是幼儿园的电话。
教师:非常好!以后如果你们有事或是想念老师,就可以打这个电话。告诉我一起大声说,“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教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要求幼儿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教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幼儿准确、迅速地破译电话密码。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电话号码。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个队分别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表现最好,最快速与确切破解电话密码。
2.各组交换检查。
3. 请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向对方报告分数。
(二) 制作编码题目时的尝试。
在这个活动中,有三个电话号码是与众不同的,每个小组需要用10以内的数字为这三个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中的每个数字都是密码的答案。编制密码时需要让其他小组难以破译,这样就需要制作复杂一些的密码。
幼儿们开始编制密码时,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数字较少但比较特殊的电话号码(例如110、119、120)。这个环节能够帮助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问题。比如可以把“119竹”编成一组密码:4-3,7-6,2 7.还可以把“厨样”编成:7-5 2-3,5-2-2,1 5 3,等等。
1. 幼儿分组开始尝试编制密码。
2. 小组之间交换密码并尝试进行破译。
3. 破译成功后,请把与黑板上的电话号码相同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加减法教案11
教学目的:1.复习巩固8、9的加减法。2.会看大括号的题
教学重点:观察图意,正确理解和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大括号,自己提问题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1
1、你看到了什么?(有5只小兔,两棵树)
2.老师告诉你,树里边还有小兔,不过它们藏起来了,已知藏起来的`小兔和落出来的小兔共有9只。生:划大括号及问号。在树丛里的小兔有几只呢?老师刚才划的 叫大括号,它表示一定的数量?只树里藏的兔子数量 树里藏的和露出来的一共是多少?(生:已知共有9只小兔,露出来5只小兔问藏起来几只小兔?这题属于知道整体求部分。?代表要 求什么)
3、再看图,你还有其它想法吗?生:列式:9-5=4
9-3=6(跑的和不跑的)
9-4=5(树里和树外的)
二、观察图2:
1.观察
2.说图意(生:已知书包外边有2本书,书包里边有7本书,问一共有几本书?这属于知道部分求整体 2+7=9
三、计算比赛2小题
四、观察毛巾图:
1.你看到了什么?已知什么条件。生:第一排有6条毛巾,第二排有3条毛巾。师:求一共有几条毛巾?(6+3=9)师:第一排比第二排多几条毛巾?(6-3=3)
2.请把第2排第2条毛巾涂上颜色?
3、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第2排比第1排少几条毛巾?6-3=3
五、按规律填数:
1.观察2.填数(生:观察讨论填数234□□
1086□□
□□5□□
六、在得数是34789算式的下面画线
七、作业:
8、9的加减法卡片
板书:9-5=4 2+7=9
9-4=5 7+2=9
教学反思:手势练习很重要。
加减法教案12
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活动反思
“5以内的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5以内的数和初步理解了加法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所以根据学生特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复习铺垫。让学生摆学具,先摆3个,摆5个,再把3个分两堆,把5个分两堆,分别说说怎么分的。让学生回忆学过的5以内的组成,为5以内的加法做准备。
2、探究新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感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让学生说出图意后,让学生拿出小棒代替气球摆一摆,让学生知道把小丑两只手上的气球合起来要用加法,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学生很想表现自己会了,争着要边说边做“合起来”,这时多让一些学生说一说,加深印象。再请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并指导学生认识加号。算式列出后,再请学生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代表什么什么意思,为学习解决问题作准备。在计算出结果时,问问学生是怎么算的。学生有的说想的分合式,有的说数数算出来的,对此不强调某一种想法,对每一种都表示肯定,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待到以后进行大一些数的加法时再由学生自己选择最方便、最合适的方法,留给他们思考的空间。
3、分层练习。先让学生左手拿3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问合起来一共有几根,体验把两只手的小棒合并在一起就是3+2=5、这样的游戏进行几次后,让学生看书p24“做一做”,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对于第三幅图,有的学生会从图上的人物来说算式的意思,有的会从桌上的纸鹤来说算式意思,都给予肯定。
本节课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理念,通过学生观察、自主探索、操作、表述,使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乐趣。同时教学后觉得在练习多样性、趣味性上还需要再改进。
加减法教案13
【教学内容】课本第9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校有篮球42个,排球35个,网球28个。
1、篮球和排球一共有几个?
42+35可以这样想:42+30=7272+5=○。
40+30=702+5=770+7=○。
2、篮球比网球多几个?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二、想一想,算一算。
24+50+2=○32+40+7=○。
24+52=○32+47=○。
三、直接写得数。
35+54=□42+57=□23+69=□。
四、完成练习十九地3、4、5题。
五、开放题。
小淘气套中了两个,共得到42分,他套中的可能是那两个?
35131529。
2724718。
加减法教案1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所处的人类社会是由一个个担任不同工作的人所组成的,而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蜜蜂也跟人类一样,它们生活在一个蜜蜂王国里,今天我们就一起到那里了解一下蜜蜂们的生活吧。
出示课题及课件。课件内容是介绍蜜蜂王国分工的科教片片断,里面有提供各种小蜜蜂只数的信息
2、看完后,学生交流感想。
鼓励学生像小蜜蜂一样互相合作,共同进步。
二、利用旧知,学习新知。
谈话:根据课件提供的小蜜蜂只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将学生所提问题按解决方法的不同分成用加法解决的一组和用减法解决的一组,为后面分组解决作准备。
1、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谈话:要求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应怎样列式呢?应怎样计算呢?
(1)学生列出算式,老师指出这是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4)算法比较: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
(5)练习: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学生独立完成并简单的说一说口算方法。
2、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谈话:要求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应怎样列式呢?应怎样计算呢?
(1)学生列出算式,老师指出这是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2)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4)算法比较: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
小结:做这道题时很多同学都喜欢用学过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知识,把题中的`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一位数和一个整十数,用被减数依次减去的方法进行计算。
(5)练习:
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学生独立完成并简单的说一说口算方法。
三、掌握方法,巩固应用。
谈话:刚才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但有些还没有解决。现在我们也像蜜蜂王国里的小蜜蜂一样,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每人做一道,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准确地做完这些题目。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了蜜蜂王国,了解了许多有关蜜蜂的知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加减法教案15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教学是单调的,枯燥乏味的。再加上幼儿的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为保持幼儿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注意游戏引导幼儿联系实际,把字形结合起来,通过游戏引导观察和教师范写。这节课重点幼儿会8的组成和加减法。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操作,引导幼儿理解8的组成。
2、技能目标:通过操作、实践、启发幼儿看图口述8的加、减法。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思维、动手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8的组成以及8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
数字卡、硬纸片、挂图、8的加减法算式卡、宝藏。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从1数到7。
﹙2﹚6和7的组成及加减法。
二、新课
1、看图启发幼儿在“7”的基础上发现“8”的形成。
给“7”添“1”是8,8里面有8个“1”。
2、教师利用游戏引导幼儿理解8的组成,并让幼儿观察游戏人数的变换来摆硬纸片。
3、教师和幼儿玩“凑数”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熟练8的组成。
4、教师出示挂图示范口8的加减法应用题,让幼儿列出算式并学习看图口述8的加、减法应用题列算式。
5、游戏“寻找宝藏”学习计算8的加、减法算式。
(教师在藏宝的途中放着8的加减法算式,把全体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算对一题前进一步,哪组幼儿能最先算完找到宝藏,哪组获胜)。
1+7=8 2+6=8 3+5=8 4+4=8 5+3=8 6+2=8 7+1=8 8+0=8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8-0=8
6﹑活动延伸
7、复习总结。
教学反思
反思:对于一名刚刚从幼儿园来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过程又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所以我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案,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才是一节较成功的课。经过教学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学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呢?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
一、使用游戏活动,一节课时间很长,孩子好动,长时间坐不住,课堂中我插了一些游戏,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在比赛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幼儿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在小组中进行“夺标签”比赛,比一比谁做的有对又快,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加减法教案】相关文章:
加减法的关系教案04-15
《10加减法》教案08-04
10的加减法教案08-25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03-17
《5以内的加减法》教案03-07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02-16
大班9的加减法教案03-28
10以内加减法教案09-1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