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白鹭》教案

《白鹭》教案

时间:2024-05-15 13:18:09 教案 我要投稿

《白鹭》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鹭》教案(精选15篇)

《白鹭》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写本课的10个字。会正确读写“精巧、配合、身段”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

  1.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两句话,体会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白鹭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感悟开头结尾相呼应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领,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一开始,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教师范读)

  2.激趣:其实,这首诗还是个谜语,写的是一种我国南方的水鸟,知道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

  1 白鹭。

  3.白鹭既平凡,又不平凡。白鹭入诗,古就有之。除了杜牧写的,杜甫也写过,记得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实,何止是古人,我国现代杰出的大诗人、作家郭沫若也写了白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生齐读课题——1 白鹭

  4.那么,为什么古今诗人都喜欢描写白鹭呢?到底白鹭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吸引了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从品读郭沫若先生的《白鹭》开始探寻——

  设计意图:

  通过古诗自然引入《白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自学生字词,力争把课文读通读顺,同时要思考: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画下来。

  2.学生自由读书,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了解自学情况。

  3.读后汇报:在郭沫若的眼中,白鹭是什么?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4.质疑问难: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关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与结尾相呼应,文章结构紧凑,更突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5.朗读第1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说说散文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从诗的短小、精练、节奏感强、富有意境等方面去猜测白鹭的特点,理解作者把白鹭比作诗的写作特色。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读懂读通课文,并了解文章的结构,抓住首尾呼应的两句话质疑,并为下节课作准备。

  三、课堂小结。

  作者为什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设疑导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有感情地朗读。

  2.课文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呢?设计意图:复习导入,直接切入这节课的重点。

  二、体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1.“精巧”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仔细读第1—5自然段,并把具体描写白鹭精巧的语句画下来。

  3.自由阅读第1—5自然段,思考、圈画、批注。

  4.指名说自己的理解: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5.品读句子“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1)作者具体怎样写了白鹭的外形?

  (2)白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感受呢?

  (3)白鹭的美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体会第3自然段的对比手法,第5自然段的排比手法)

  6.由此看来,白鹭实在是美,美得像一首精巧的诗!你会用哪些词语来赞美它呢?

  7.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味道。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动手圈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抓住重点句体会到了白鹭的外形美,感悟到了白鹭的精巧、白鹭的美。

  三、体会“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既是一首诗,那它是否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画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6—8 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找出几幅优美的画面。如果请你给看到的画面起名,该起什么名字好呢?

  2.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再小组讨论。

  3.交流汇报:

  在你的脑海中形成画面了吗?你给画面起了什么名字?

  4.你最喜欢哪幅画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细细品读,看看是哪些描写使得画面如此生动,从而吸引了你。给你认为值得咀嚼的词句做上记号。

  5.欣赏课文配图, 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出示顺序。

  A.钓鱼图——

  引导学生理解“钓鱼”的拟人化;

  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的完整、和谐美;

  学习步骤:找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朗读体会。

  B.望哨图——

  引导理解:

  你如果站在小树的绝顶,你有什么感受呢?

  而白鹭又是怎样的?(读一读)

  你认为它是在望哨吗?

  想象说话:它真是在望哨吗?或许它是在___。

  C.低飞图——

  引导想象:

  你看到了什么?黄昏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天空中飞来一群白鹭是一种什么感觉?

  朗读感受。

  6.这就是白鹭,它钓鱼时的悠闲、望哨时的悠然、飞行时的翩然,让人觉得它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7.可是,仍有人觉得它美中不足。请自由朗读第9自然段,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自由朗读体会。

  (2)指名汇报。

  理解: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8.总结升华。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

  通过读文给画面起名字,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四、课堂小结。

  1.白鹭是美的精灵。提问:你们愿意拿起笔,写几句话来赞美白鹭吗?

  2.引导学生思考:白鹭是一首诗,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一首诗?让学生说一说,引出罗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设计意图:

  写几句话赞美白鹭,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最后用罗丹的一句名言结束了这一课。

  【板书设计】

《白鹭》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目标

  1、理解“鹭、嫌”8个生字,会写“素、宜”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词语。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五、教具准备

  课件,白鹭的图片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相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2021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对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我们能够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四)老师总结:

  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理解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能够说,这个课是很有收获的。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具准备:书本

  (三)教学设计

  (1)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

  2、听写词语,订正。(出示课件12)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寻常常见

  忘却流线型结构青色清晨安稳悠然黄昏恩惠

  美中不足散文诗

  3、抽查背诵。

  (2)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

  重点句子解析。(出示课件13)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使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

  板书:精巧的诗

  ②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能够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③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能够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出示课件14)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实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

  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出示课件15)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出示课件18—20)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板书:图画美)

  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能够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板书:清澄美)

  师生共同总结:

  背景———黄昏

  状态————低飞

  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3)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指正)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21)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赞美

  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2、通读课文。

  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22)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喜爱赞美

  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

  (4)小结。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使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5)布置作业。

  使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白鹭》教案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找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有关语段,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喜爱白鹭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分别想象它们描绘的画面,从而形成三幅优美的图画,能给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还原画面,初步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时】一课时

  【课型】精读课

  【教学过程】

  板块一:链接旧知,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大诗人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

  被称为小杜的杜牧还有一首专写白鹭《鹭鸶》的诗: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在郭沫若看来白鹭也是一首诗,一首怎样的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这篇散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第1课。

  板块二:整体感知,初识“精巧的诗”

  1.在单元导读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昨天在预习时又进行了巩固,下面我们听写几个。

  白鹤,嗜好,镜匣,望哨,清澄

  (1)听写

  (2)屏幕出示核对纠错。

  (3)理解:望哨(站岗放哨;借助相近的词语理解)

  清澄(清澈澄澈;有时候我们通过字面去感觉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借助工具书来验证。)

  2.接读课文,思考:文中说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本文394个字,凝练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鹭当作诗来写的。

  板块三:想象画面,具化“精巧的诗”。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1—5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能够让你感觉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画出有关语句并作批注。

  交流: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第五自然段)

  ①追问:精巧在哪?

  (预设: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这精巧的仅仅是这四处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②同学们,那么精巧到什么成都才能像诗呢?你能从哪个字或者词读出来是恰到好处?

  预设:白鹭的大小也正好,颜色也是恰到好处的。从“一分”“一忽”中读出来的。

  聚焦“一忽”:什么是一忽?(做动作,就这样疏忽之间、微乎其微就叫一忽)

  试着读出你的理解。

  ③看,一丝一毫的改变,都是遗憾。现在我们阅读这一段,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看,这就是这段话的出处。

  出示:

  东家之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师)这样的白鹭,它身段的大小是适宜的

  (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师)这样精巧如诗的白鹭,它的色素的配合是适宜的

  (女)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师)这样精巧如诗的白鹭,它的全部、每一处都是适宜的。

  (齐)我们一起读——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⑤这一自然段,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简直就是一幅完美无缺的画面。让我们把这幅白鹭外形的画面定格在自己的脑海中。

  (生看着画面背诵。)

  (2)课文的第2、第5自然段浑然一体,那么中间为什么要插进第3、第4自然段,这两段是不是多余的呢?

  (第3、第4自然段并不是多余的,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用白鹤、朱鹭、苍鹭和白鹭作对比衬托出白鹭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适宜。)

  是呀,有多少人见过白鹭呀!可往往因为常见而忽略了它的美。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文字走近白鹭的身边好好地欣赏欣赏它如诗如画的美吧!

  (分组朗读班齐读第2自然段;一二小组读第3、4自然段;三、四小组读第5自然段)

  过渡:白鹭的外形精巧如诗,此外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像画面一样的`诗呢?

  (3)在清水湖里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①句子当中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为我们描绘一下你通过这段文字读出的那精美的画面吗?

  那清水田当中一定倒映着——(预设:倒映着白鹤那美丽的影子,远处的山被白云围绕着,映在水中若隐若现,天上还有几朵白云在那飘,十分美丽。)

  ②相信你也能为我们读出这样的精美,读——

  齐读。

  ③画面中的白鹭真的是在钓鱼吗?那我们换成“啄鱼”“捕鱼”好不好?为什么?

  出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现在我们再回到白鹭的画面,看从这样的画面当中,你又能感觉到怎样的心情呢?试着读出这种感觉。

  就这样,白鹭站成了一幅画,钓起了一首诗,我们一起像它这样闲适地惬意地读一读这段话吧。读——

  ④现在你可以给这首诗起个名字了吧?

  小结:刚才这样我们抓住“钓”这样看似平凡的字眼,边读边想,读出了文字背后的画面,又从画面当中读出了心情,走进画里,读出诗来。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7、8两段,看你能读出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读出怎样的心情?

  交流

  (1)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上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①交流看到的画面。

  ②白鹭真是在望哨吗?那是在做什么呢?

  ③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①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画面面前没有人的心是平静,没有人的心会烦躁,所有人都会感觉清澈透明,所以白鹭就是清澄,清澄就是白鹭,我们再读——

  ②你想给这样的画面起一个怎样的名字呢?

  4.我们相信白鹭怎么看都是画,怎么读都是诗,是一首精巧的诗,让我们配着音乐合作读读这几个自然段。

  同学们,一静一动皆有韵,一花一鸟总关情。所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块四:领悟表达,拓展深化

  1.同学们这便是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大家看这是另一篇文章当中对白鹭的介绍,请同学们自己快速地读一读。对比课文中的写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白鹭,简称鹭,也称鹭鸶。体长60厘米左石星纺锤形。鹭鸟的身体特征是嘴长、颈长、脚长和爪趾长,体态纤瘦。全身羽毛白色,背部、肩部和前颈的下部着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状的长饰羽,所以被称为“蓑羽”。白鹭脸部裸露部分为黄绿色,嘴黑色,胫与脚部也呈黑色。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若学生都喜欢第一种,可以这样来引领:如果要让你选择其中的一段,根据他去野外寻找我们没有见过的白鹭,那你如何选?)

  小结:第1种写法说明具体,第2种说法饱含深情。

  2.如果你喜欢第1种,可以尝试着把本文变成这样的表达方式说一说,若喜欢第二种,可以读读《石榴》。这是选做作业。

  3.必做作业是背诵《白鹭》。

  板书设计:

  1.白鹭

  色彩——水田闲钓

  身段

  身段——黄昏低飞

  (静)(动)

  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教案4

  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学法的精心指导,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的方面发展的效果比较显著。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收获不大,这就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教者教得费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白鹭》是一篇语言优美、行文诗化的教学文本,全文洋溢着诗情画意,这是一篇引导学生语言欣赏的好教材。我在和学生交流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实施了有效的教学。

  一、“画面题名”导入,先声夺人

  【师: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找出几幅优美的画面?如果给你看到的画面题名,那该用什么名字好呢?】

  启发学生说出“白鹭形巧图、垂钓图、t望图、低飞图。”然后借助多媒体展现四幅图,给学生欣赏。

  教学反思:课的伊始,其精彩的导入就好比小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符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教者以给“画面题名”导入,恰到好处。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氛围,而且创设了“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思考的同时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这样的导入,展现了教学环节的新颖性,吸引学生、激起学习兴趣。每个学生会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

  二、紧扣四幅图,感受意境美

  【师:你最喜欢哪幅画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细细品读,看看哪些描写使得画面如此生动,从而吸引了你。在你认为值得品味的词句下作上记号。】(学生自读后交流)

  1启发学生说出喜爱“白鹭巧形图”的原因。

  从“颜色的配合”“身体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概括描写,再从白鹭“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线型结构”以及“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白鹭的精巧。之后,让学生将白鹭与白鹤、苍鹭进行对比,从“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中进一步感受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和谐之美。

  2、启发学生说出喜爱“白鹭垂钓图”的原因。

  作者说它在站着“钓鱼”,把它当作人来写了。我仿佛看到诗一般迷人的白鹭,静悄悄地站在清水田里,垂着钓竿,悠然地等待鱼儿上钩,神态是那么闲适自在。确实,青青水田,倒影其中,韵味悠然,怎不令人不知不觉中牵入那特定的意境之中。

  3、启发学生说出喜欢“白鹭t望图”的原因。

  小树微颤,身披霞光,白鹭在“t望”什么呢?这就增加了启迪艺术想象的空间:它的双眼透出柔和的光芒,它或许在领略清新美好的晨光;它的眼睛灵活的转动着,那样伶俐,或许在选择理想的活动场所;白鹭深情地凝视着远方,双眼就像一泓深潭,它或许正等待远出未归的同伴。它也许在心中呼唤:亲爱的朋友,你快回来吧。

  4、启发学生说出喜爱“白鹭低飞图”的`原因。

  夕阳西下,暮色渐浓,炊烟袅袅。这时你或许想起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或许想象到白鹭低飞时那那舒展、轻缓、自由自在的形态多么迷人啊!

  教学反思:叶澜老师曾经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启发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图画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思考中探究,在观察中发现,并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者采用精当而富有诗性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学生灵动的思维被激活,发现的火花被点燃,诗意的表述被引发。这样,整个的教学过程就是一首诗,一首老师、文本、学生互动共享的诗。教师运用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抓住课文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感受、品味、鉴赏作品那诗一般的语言,身临其境、如痴如醉,进而引导学生模仿作品的语言风格即兴创作。《白鹭》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三、感情朗读,展开丰富想象。

  感情朗读要贯穿始终,读中品味,有一种绕梁三日,余音袅袅之意境。白鹭的形美部分读时语气轻缓,美在大小适宜,色彩和谐。三幅白鹭图流淌着宁静、优美、含蓄、飘逸的诗意。这是三首抒情诗,朦胧诗。要读出“静中寓动”的美。让学生仿佛看见白鹭正翩翩起舞,姿态是那样高雅迷人;看见白鹭身着白纱裙,悠然又恬静地微笑着。散文教学要启发、引导学生读出诗文的意境美、意蕴美、语言美。朗读是活的、跃出纸外的,是综合的、融贯显现的,是灵动的,如同给人以生命。成功的朗读赋予课文新的艺术生命,是对课文艺术的再创造。

  教学反思: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教材的美,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可以尽情地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精神世界,美化了心灵,指导了言行。

  在教学中,有结合白鹭组图的诵读,有再现生活中的白鹭的品读,有体现白鹭无穷韵味的想象读等等,带领学生以读悟情,以读生思。经过学生自己的朗读体会,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鲜活的语言,学生口念心诵,感受着清新活泼的文字,想象着美好的图景,品味着作者的意趣。一遍又一遍吟诵,从感知到领悟,学生胸中有文,脑中有画,对课文所蕴涵的形象美、意境美、情趣美以及语言之美有了深切的感受和体验,朗读时全情投入,朗朗书声尽显白鹭之美。

  四、巧设“吟诗绘图”作业,拓展抒怀。

  (一)吟诗赞美。

  【师:白鹭像芭蕾舞演员,是美的精灵。你们是小诗人,愿意拿起笔,写几句诗来赞美白鹭吗?】

  例1:“你像画一样悠然,如歌一般优美,似诗一样精巧。你比白鹤柔婉,比朱鹭轻巧,比苍鹭清纯。”

  例2:“你如春天一样轻盈,夏天一样浪漫,秋天一样高远,冬天一样纯洁。”

  例3:“像一道清泉,一缕阳光,自在悠闲;像会唱歌的花朵,会跳舞的白云,尽情翱翔在蓝天。”

  (二)绘图留影。

  【师:你们真心喜欢白鹭,都成小画家了。你们愿意拿起画笔,来描绘白鹭吗?】

  教学反思:“吟诗绘图”的作业设计旨在促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深印象,获得意味深长的心灵震动。看似朴素平常,其内在空间却是广远的。走向生活的实践容易操作,走向内心的实践容易忽略,而人的心灵又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通过这样的实践作业直抒胸臆,学生被浓浓的诗意和诗情所感染,最大程度地发挥拓展延伸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力,让学生在充满诗意的教学中获取文本的人文精神和言语智慧。

  这节课的教学紧扣“美”展开文本,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对话,让学生到文中去寻找白鹭的外在美,发现文中的语言美。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现了自主、自悟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读、悟、练方面下功夫,在激情导法上把学生引向深入,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仿、自说,牢固建立了知识结构,既发展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留足了空间。教学效果颇佳,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感受到白鹭的优美,激发了学生热爱鸟类和大自然的情感。

《白鹭》教案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板书设计:

  颜色配合?

  精巧的诗 身段大小 适宜?

  16、 白鹭 (实在)是 觅食 (钓鱼图)

  〈赞美之情〉 韵味无穷的诗 栖息 (瞭望图)

  飞行 (低飞图)

  作业设计:

  课内:1、描红、临写生字。2、抄写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外:1、背诵课文。2、积累杜牧写白鹭的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随笔

  一、谈话揭题?

  1、出示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学生说说对名言的理解。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去发现语文课本中的美。

  2、你们还记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句吗?这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背一背)。说说从诗句中发现美了吗?谁见过白鹭?指名说说(出示图片)让学生边观察边听介绍:白鹭,体长约54厘米,全身羽毛雪白,繁殖期间头部有两根长翎,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以后消失。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长江以南等地方,春夏季多活动于湖边沼泽或水田中,主要以小鱼等为食物。

  3、出示杜牧的诗句:霜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让学生自由读读,读完后说说自己对白鹭的认识。)

  4、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白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想想白鹭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3、指读生字词:(1)白鹤 蓑毛 长喙(镶)嵌 玻璃框 嗜好

  (2) 配合 适宜 寻常 美中不足?

  瞭望 孤独 安稳 韵味无穷

  4、齐读词语?

  5、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情况,相互纠正读音,指导读顺句子。

  6、指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

  7、交流初读后的收获:谈谈白鹭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不求说得全面,只要能说到一些就行)

  8、质疑:读了课文后有什么疑问吗?(针对字词或句子进行提问)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2、在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作上记号,写写你的理解。

  3、指读第一、第十自然段,读完后谈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4、讨论:说说诗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从诗的短小、精练、节奏感强、富有意境等方面去猜测白鹭的特点,理解作者把白鹭比作诗的写作特色。

  5、朗读1、10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再次朗读,体会首尾呼应的作用。

  四、作业

  1、认清生字的形,相互提醒易错的部件。

  2、描红、临写生字。

  3、抄写词语。

  4、课外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读1、10自然段,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再读,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分组读,体会首尾呼应的作用)

  2、试背诵这两个自然段。

  二、读讲课文

  1、白鹭是一首诗,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赞美它呢?默读课文,想想原因,找找课文中与之相对应的段落来,可以四人小组商量一下。

  2、讨论交流:指名读找到的课文,说说从中体会到了白鹭的什么特点?还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出示有关的段落和图片)(第2节的概括、第3节的比较、第5节的具体描述中,写出了白鹭的精巧,也能体会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3、结合进行板书: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适宜

  4、指导朗读有关的段落(练读,指读或范读,评读,齐读)

  5、小结过渡:因为白鹭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适宜,所以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那说它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又是为什么呢?

  6、交流:指读有关的段落(随机出示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想象课文所描述的画面,给画面取个好听的名称。(结合板书:觅食、栖息、飞行;钓鱼图、瞭望图、飞行图)

  7、(第6节中重点抓住 “站着钓鱼”、“成了一副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体会拟人、比喻的写法,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第7节中抓住“人们说它是在瞭望,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吗?”引导学生想象白鹭到底是在干什么?体会白鹭栖息时的悠闲姿态;第8节中抓住“偶尔”、“悠然”、“一大乐事”等词语,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第9节中抓住“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这句反问句,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8、你们喜欢这样的画面吗?能否通过朗读来表达你的喜爱之情?(选择一、两个画面,再练习朗读)

  9、交流读书,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画面,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10、小结:不管是早晨、白天,还是黄昏,不管是白鹭觅食、栖息,还是飞行,白鹭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虽然它不会唱歌,但它那么美,本身就是一首无声的歌,怪不得作者那么喜欢白鹭,要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赞美它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11、让我们借用作者的语言,再一次来赞美一下白鹭,齐读1、10节。

  12、你还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它?(学生说话训练)

  13、再次出示杜牧的诗,让学生读读,体会白鹭的美。

  14、不管是杜甫也好,杜牧也罢,还是郭沫若,他们都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白鹭,让我们把他们的精彩语言复制到自己的头脑里去。(自由选择内容,练习背诵)

  三、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试背杜牧的那首诗。

《白鹭》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觅食、栖息、低飞)

  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师出示图片)

  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6—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9—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学生背诵有关白鹭的诗句。

  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精巧的诗

  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语言精炼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意境。)

  3.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

  4.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第二小节--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第三小节--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第五小节--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听课文6-11自然段,也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诗中找到优美的、富有诗意的画面!

  三、赏读6-11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1.范读课文6-11小节。(音乐稍低)

  2.指名交流捕捉到的关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觅食、栖息、低飞)

  3.布置学生自读自悟:哪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学生集体交流,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导读导悟。

  第一幅图--白鹭觅食(第6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觅食图”:是啊,白鹭觅食恬静安详,如诗般迷人!

  (3)欣赏画面并取画名:多美的一幅画,你们能给它取个画名吗?

  (4)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手法的绝妙,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

  文中不说白鹭“叼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

  (5)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指导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读出诗一般的韵味。

  第二幅图--白鹭栖息(第7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栖息图”是啊,白鹭垂钓美妙绝伦,白鹭登高栖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3)看看图,读读画面下的文字,再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4)指名交流感受。

  (5)点击画面隐藏的文字“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质疑激趣,启发想象:你们说,在晴天的早晨,白鹭悠然登高,独处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瞭望吗?

  (6)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

  (7)配乐齐读课文。的确,郭沫若的这一疑问,真能引起我们读者无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寻味的生活画面啊!用心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第三幅图--白鹭低飞(第8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低飞图”及第8小节的内容。

  (3)指导朗读,读出内心的悠然和快乐。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看白鹭乘着夕阳归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目睹白鹭的亲身经历。

  ▲当我们再次聚焦白鹭生活的画面,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的、诗一般的美!

  第四幅图--白鹭全部生活场景

  (1)展示白鹭生活场景组合图,配乐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2)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不足吗?

  (3)指名集体交流,体会“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4)教师描述: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5)全景图中显示第11小节文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6)齐读第11小节。让我们和郭老一样,面对这可爱的小精灵,发出内心的赞叹吧!

  (7)板书:韵味无穷的诗

  四、赏读全文,总结全文。

  1.赏读全文。

  也许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味无穷的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诞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觉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

  2.齐读。(音乐渐高)

  3.指名说说欣赏了全文以后的感受。

  4.教师总结:老师最想说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人类发现美的眼睛。真诚地祝愿同学们人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

  五、布置课外作业。

  1.背诵课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2.阅读类似课文《白鹭》这样的美文,写下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设计中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意蕴无穷的白鹭外形及生活的画面展示,为本堂课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悦耳的音乐声中,直观地欣赏白鹭的生活画面,感受白鹭无穷的韵味,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以读为主,以读为本,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训练。

  引导学生个别入情朗读,集体入境诵读,努力达到诗意化的最高读书境界。在读中积淀课文诗一般的文学语言,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3、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白鹭》教案7

  【教材解读】

  这是作家郭沫若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语言朴实流畅,优美如诗。尤其是字里行间饱含的那份浓浓的诗意,使人回味无穷。

  课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段(第二至五自然段),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段(第六至九自然段),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段(第十自然段),写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流畅。全文看似状物,读来却优美如诗。白鹭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美!它的颜色美,形体美,觅食、栖息、低飞的画面更美!它给大自然增添了活力,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无穷的乐趣。白鹭本身蕴含的这种无尽的美,正是作家郭沫若全文所要传达的!

  【设计理念】

  1、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中品味白鹭如诗如画的美,读中积淀课文诗一般的语言。

  2、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渗透语感训练。重视学生个体对白鹭外形美、意境美的领悟和感受。

  3、拓宽语文资源,创设诗意化的情境。通过贯穿整堂课的舒缓优美的轻音乐和意蕴无穷的白鹭画面,创设一个诗意的教学情境,将如诗如画的白鹭与如诗如画的语言、音乐有机融合,引领学生达到“诗意化”的学习境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3、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舒缓优美的轻音乐。(可供播放40分钟)

  2、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四幅及文字。(觅食、栖息、了望、飞行)

  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激趣:

  1、点击课件,音乐声起——

  [音乐的伴随,营造一种舒缓优美的课堂氛围,为全文的品读打下感情基调。]

  2、导入: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刚刚认识了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鸟,那就是——板书:白鹭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欣赏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散文,用心走近白鹭,感受白鹭!——板书:16

  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精巧的诗

  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大体感知即可)

  3、布置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

  4、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第二小节——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第三小节——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第五小节——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中品味“白鹭精巧如诗”——形美!无需教师过多的分析和赘述,从课文对白鹭外形的三处描写入手,读中体会白鹭外形的美丽。着重紧扣第5小结具体描写白鹭外形的语言文字,引领学生品词析句,在图文结合中,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感受白鹭美在“色彩搭配和谐”,美在“身段大小适宜”。这样,学生对“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就不难理解了。]

  ▲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听课文6—9自然段,也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诗中找到优美的、富有诗意的画面!

  三、赏读6—9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1、范读课文6—9小节。(音乐稍低)

  2、指名交流捕捉到的关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觅食、栖息、低飞)

  3、布置学生自读自悟:哪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学生集体交流,相机使用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导读导悟。

  第一幅图——白鹭觅食(第6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觅食图”:是啊,白鹭觅食恬静安详,如诗般迷人!

  (3)、欣赏画面并取画名:多美的一幅画,你们能给它取个画名吗?

  (4)、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手法的绝妙,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

  文中不说白鹭“叼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

  (5)、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指导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读出诗一般的韵味。

  第二幅图——白鹭栖息(第7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栖息图”是啊,白鹭垂钓美妙绝伦,白鹭登高栖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3)、看看图,读读画面下的文字,再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4)、指名交流感受。

  (5)、点击画面隐藏的文字“人们说它是在了望,可它真的是在了望吗?,质疑激趣,启发想象:你们说,在晴天的早晨,白鹭悠然登高,独处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了望吗?

  (6)、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

  (7)、配乐齐读课文。的确,郭沫若的这一疑问,真能引起我们读者无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寻味的生活画面啊。用心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第三幅图——白鹭低飞(第8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低飞图”及第8小节的内容。

  (3)、指导朗读,读出内心的悠然和快乐。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看白鹭乘着夕阳归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目睹白鹭的亲身经历。

  ▲当我们再次聚焦白鹭生活的画面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的诗一般的美!

  第四幅图——白鹭全部生活场景

  (1)、展示白鹭生活场景组合图,配乐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2)、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不足吗?

  (3)、指名集体交流,体会“白鹭本身就是优美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4)、教师描述: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5)、全景图中显示第10小节文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6)、齐读第10小节。让我们和郭老一样,面对这可爱的小精灵,发出内心的赞叹吧!

  (7)、板书:韵味无穷的诗

  [读悟结合,读思结合,图文结合,读中领悟“白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意美!课文第一部分白鹭外形的直观美是显而易见的。如何让学生感悟白鹭本身所蕴含的那种无穷无尽的韵味美,这是本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细细品味不难发现三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觅食图、栖息图、低飞图。教学中抓住三幅画面,引导学生读中品味,读中遐想无穷的韵味,写下自己读中的感受,并根据画面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三幅图先逐个展示,再同时展示,先部分,再整体,饱含浓浓的诗意,无穷的意蕴,加上诗一般的语言,以及多媒体课件中播放的优美柔和的轻音乐,孕育出美的品味,美的震撼,美的享受,使得学生对“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理解水到渠成!]

  四、赏读全文,总结全文。

  1、赏读全文。

  也许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味无穷的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诞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觉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

  2、齐读。(音乐渐高)

  3、指名说说欣赏了全文以后的感受。

  4、教师总结:老师最想说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人类发现美的眼睛。真诚地祝愿同学们人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

  五、布置课外作业。

  1、背诵全文。

  2、阅读类似课文白鹭这样的美文,写下自己的感受。

  [课外拓展延伸,增加阅读积累,语言积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并使书面语言渐渐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形成语言表达的特色,为学生终生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自我评点】

  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设计中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意蕴无穷的白鹭外形及生活的画面展示,为本堂课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悦耳的音乐声中,直观地欣赏白鹭的生活画面,感受白鹭无穷的韵味,品读课文流畅优美的语言文字,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以读为主,以读为本,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训练

  教学设计是简单的,学生的学习是快乐的!在读中享受白鹭“色彩搭配和谐,身段大小适宜”的形美;在读中感悟白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的意美,并在诗意化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个别入情朗读,集体入境诵读,努力达到诗意化的最高读书境界。在读中积淀课文诗一般的文学语言,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3、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第一部分“读中品味白鹭精巧如诗”的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着力从对白鹭外形的三处描写入手,根据个体阅读的阅读感受寻找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受可言。在第二部分“读中品味白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的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读中遐想白鹭韵味无穷的生活画面,并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提炼自己独具匠心的“画名”,根据自己的感受为画配上“画外音”,再给课文想象补白,加上多媒体课件的适时运用,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在极其开放、自由的对话平台中,师生、生生间的交流魅力四射,孕育出学生独特的感悟和想象,美的震撼和美的享受;孕育出充满浓浓语文色彩的快乐课堂!

  4、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白鹭》教案8

  作者:宋亮

  执教者:宋亮 时间:20xx年4月

  内容:教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白鹭》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白鹭的美――如诗如画如歌。

  2、品味好词佳句,鼓励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学习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1、同学们见过白鹭吗?

  2、我们来看有关白鹭的录像,(播放白鹭的生活资料篇)。

  3、白鹭看似平常,可在郭沫若的笔下是一首精巧的诗。(板书:精巧的诗)

  4、仔细看看图,试着再读§1-5,试着自己描述白鹭的样子。(生答)

  5、刚才同学们都描绘了白鹭高贵、典雅的气质,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试着自己练读。

  6、谁先来试一下?

  哪一小节感受最深就读哪一节?

  7、看来,白鹭的'外型已经吸引了你的关注。

  让我们再读§1-5. ( 读完后师述: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

  8、郭沫若先生对白鹭情有独钟,这让他关注白鹭的一举一动。

  请你读读§6-8,注意白鹭的生活习性,注意自己的感受

  9、自读完后交流:

  一生§6:先读给大家听,谈谈自己读书的感受 (因为白鹭站在清水田里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

  一生§7:认为这一段写得比较好。读给大家听,最后一句写得非常深刻。(人们说它是在t望,可它真的是在t望吗?)

  一生§8:读给大家听,然后说了自己的感受。(学生说到白鹭在低低地飞,悠然地观看这情景,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10、§7:出示白鹭图,(同时音乐起) 师范读§7

  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说?白鹭站在那儿,它想干什么? (有个学生说白鹭在为远方的朋友祈祷,有个学生说白鹭在欣赏太阳出来时美景,有个学生说白鹭在为朝阳添上一抹美丽的色彩……)这个孩子读, 齐读§7

  11、这么美的一幅情景,谁愿意为它取个名字?

  晨光下的天使(说理由)

  蓝天下的精灵(灵动的小鸟)

  把这种天使、精灵、灵动的小鸟的感觉读出来。

  12、还有什么画面给你感受深,让你心驰神往。

  §6:一生说,出示又一幅画。(白鹭站在清水田里钓鱼图)

  13、这么美的画,可惜缺少画外音。用你们的朗读配上画外音, 试着读读看。( 指名读)你的朗读让我沉醉,同学们满意吗?试着一起读。

  14、这么美的画,想不想为它取个名字?

  15、§8图画非常美丽,惊鸿一瞥。出示图:师读,拉得近些,多么具有诗意的画面,希望通过你们的朗读把这种诗意读出来。

  你为什么读是时候带着甜甜的微笑?

  生答:我想起了王勃的诗一句,落霞与孤婺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觉得人与自然、白鹭融为一体。

  师:不妨让我们再来感受一次。(读)

  16、让我们再次回眸,再去读§6――8(电脑出示刚才的三幅图)

  17、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

  再看白鹭各种图(生活习性)

  18、师:我听到了一声声惊叹,你们在惊叹什么?

  生:白鹭是一首歌,一首拨动我们心弦的歌

  生: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板书:韵味无穷的诗)

  19、师:自然界的什么动物曾经带给你神往,你们一定会说出很多,但一定会有它――白鹭(出示白鹭图与题目,读课题)

《白鹭》教案9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 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8个生字,会写“素、宜” 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白鹭的图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

  新课教学

  X分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

  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白鹭》教案1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揭示课题后播放多媒体:夕阳西下,美丽的河塘边,草色青青,芦苇茂密,一群白鹭,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头,有的突然栽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

  2、学生谈感受,重温杜甫的名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提醒学生注意:“蓑”是平舌音,声母是“s”;“嗜”是翘舌音,声母是“sh”;“喙”读“huì”。

  2、指名回答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颜色、身段、觅食、栖息、飞行等)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其他同学点评。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一句话,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弄懂“精巧”的意思,体会“诗”的特点。

  (3)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学习第二段(2~5自然段)

  (1)围绕上述问题同桌合作学习;

  (2)交流:启发学生先从“颜色的配合”“身体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概括描写,再从白鹭“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线型结构”以及“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白鹭的精巧。之后,让学生将白鹭与白鹤、苍鹭进行对比,从“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中进一步感受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和谐之美。

  (3)朗读训练

  3、学习第三段(6~9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的?

  交流:写了白鹭的觅食、栖息、飞行和不会唱歌。

  (2)指名读,你从这一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

  A、“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在这段话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白鹭只会用长喙啄鱼,而作者说它“站着钓鱼”,这是一种拟人手法的妙用。

  B、“这只白鹭真的在遐想、了望吗?”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白鹭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美。

  C、“黄昏的空中,偶尔可以见到白鹭在低低的飞。”此情此景如诗如画。当你悠然地观看这情景,有什么感受呢?

  D、“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改陈述句:白鹭本身就是一首歌。那么,为什么说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白鹭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脱俗,它不就是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一首无声的歌吗?)

  4、学习第四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三、.总结全课

  1、齐读第一段、最后一段,说说它们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齐读全文

  四、作业

  实践活动:开展朗诵比赛;阅读散文或散文诗,增强文化底蕴。

《白鹭》教案11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感受白鹭的美。

  一、揭示课题

  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白鹭,同学们见过吗?(出示挂图)让同学观察,然后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⒉郭沫若先生也曾为白鹭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十六课《白鹭》。(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课文。

  ⑴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句子。

  ②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

  ③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⑵同学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⒉检查自学效果。

  ⑴分节朗读课文,协助纠正字音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⑵看图理解“蓑毛”、“喙”、“流线型”。

  ⑶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⒊默读课文,根据总分总的结构特点给课文简单的划分段落。(不作过高要求)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⒋分段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⒈同学仔细观察田字格的生字后,板演。

  ⒉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⒊同学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作业

  ⒈朗读课文。

  ⒉誊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同学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复习

  ⒈听写词语。

  蓑毛 配合 嗜好 美中缺乏 长喙 孤独 平稳 韵味无穷

  ⒉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白鹭的?

  二、精讲课文

  a、学习第1~5节

  1、(出示画面)瞧,这就是白鹭。

  2、课文诗怎样描绘白鹭外形的?自读1~5节。

  3、朗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b 、学习6~8节

  1、自读6~8节,在你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假如给你一张白纸,你会画些什么?

  2、交流第一幅画面。

  (生描述——出示画面——配音——取名,区别“钓鱼”与“捕鱼”——齐读)

  3、交流第二幅画面。

  (生描述——出示画面,师范读——想象或许还在干什么——朗读)

  4、交流第三幅画面。

  (出示画面——朗读——取名)

  5、刚才同学们用心描绘出了三幅韵味无穷的画面(出示画面)。齐读6~8节,能背的试着背一背

  c、学习第9~10节

  1、引读第9~10节

  2、为什么说白鹭的自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呢?欣赏一组画面。

  3、小结

  4、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三、总结全文

  1、赞美白鹭

  2、(出示一组画面)欣赏白鹭独特的美。

  板书:

  16 白鹭

  颜色的配合

  精巧的诗 身段的大小

  美

  韵味无穷的诗 觅食 栖息 飞行

《白鹭》教案12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出示白鹭鸶图片)这是一只……

  生:白鹭鸶

  师:白鹭鸶是一种喜欢群居的水鸟,全身雪白,体态优雅,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白鹭鸶有关。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一起读课题。

  生:22 最后一只白鹭鸶

  师:读着这样一个课题,再来看这幅图,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他为什么成了最后一只白鹭鸶?

  生:刚才说了,白鹭鸶是一种喜欢群居的水鸟,其他的白鹭鸶到哪里去了?

  生:白鹭鸶快灭绝了吗?

  师:会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文本。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125页,先自己把课文读一遍,在了解故事的同时,注意读准生字词。

  生:(学生自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我来检查一下生字词能不能读准。(大屏幕显示,指名读)

  生:山猪潭 坪林村 搬家 水域 售屋中心 遗失启事

  师:“坪林村”的“坪”是后鼻音,“林”是前鼻音,这个词不太容易读,我想听你再读一遍!

  生:坪林村

  师:真不错!再请一个同学来读这些词。(指名读)

  生:山猪潭 坪林村 搬家 水域 售屋中心 遗失启事

  师:全班齐读!

  生:(齐读)山猪潭 坪林村 搬家 水域 售屋中心 遗失启事

  师:“山猪潭坪林村”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请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看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读)

  生:坪林山脚下,有一个山猪潭。潭边的坪林村住着几十户人家,他们的祖先引潭里的水,将潭边坡地开发成水田,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过得平静的日子。

  师: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景象?

  生:我看到了一座高山,还看到了一个水潭,还有一个小村庄。

  师:再看仔细一些,山是怎样的?水潭又是怎样的?

  生:山上长满了树,郁郁葱葱的。

  师:哦,你看到了一片绿色的山林,真美!(板书:绿色的山林)

  生:水潭很宽阔,水很清澈。

  师:天空呢?

  生:天空是蔚蓝的。

  师:所以潭水……

  生:也是蔚蓝的。

  师:你看到了一个蓝色的湖泊。(板书:蓝色的湖泊)还有同学看到了一个小村庄。

  生:我想到了陶渊明的《桃花园记》,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园。

  师:确实很美!只有这些吗?还有一些特别的景致,这里虽然没有描写到,但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里还有一些特别的景色。

  生:我还看到了一群白鹭鸶在天空飞翔。

  师:你真幸运,还看到了一群白色的鹭鸶。(板书:白色的鹭鸶)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知道了,这个地方有(指向板书)蓝色的湖泊,有绿色的山林,还有白色的鹭鸶,真是一幅色彩艳丽、美丽和谐的山水田园画呀!想去看看吗?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大屏幕出示动画,教师配乐有感情地介绍)坪林山上,绿树成荫。坪林山脚下,有一个山猪潭,潭面宽阔,潭水清澈明亮,映着蓝蓝的天,闪着迷人的蓝色。潭边的相思林碧绿幽深,鸟语花香。潭边的坪林村住着几十户人家,他们的祖先引潭里的水,把潭边坡地开发成水田,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过着平静的日子。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群白色的鹭鸶,他们也被这里的风景所吸引,在这里安了家,常常在潭边捕鱼,或在田间漫步,也过着平静的日子。美吗?

  生:美!

  师:由于这里环境优雅,建筑商计划在这里建一座最高级的山庄。这个消息传来,住在潭边的鹭鸶们都议论纷纷,心里很担心,打算搬到更偏一点的地方去。鹭鸶们担心什么呀?同桌之间也议论一下。

  生:(议论)

  师:刚才你们这些鹭鸶们都在“议论纷纷”,你们在议论些什么呀?(指名说)

  生:他们会不会把这里破坏掉啊?把树砍了,或是把这里的水弄脏。

  师:哦,你在为这里的生存环境担心。你呢?(指名说)

  生:他们要是把这里的环境破坏了,我们以后还可以在这里生存吗?

  师:你在为我们将来的生存状况担心。你呢?(指名说)

  生:他们这些人会不会捕杀我们啊?

  师:你在为大家的安全担心。带着你们的担心,一起来读这句话。(大屏幕出示文字)

  生:这个消息传来,住在潭边的鹭鸶们都议论纷纷,心里很担心,打算搬到更偏一点的地方。

  师:所有的鹭鸶都是这么想的吗?

  生:有一只白鹭鸶却没那么紧张。

  师:他是怎么想的呀?

  生:他想,如果这里变成了山庄,那我们山猪潭不是就更热闹了吗?

  师:他以为来的人多了之后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生:这里人多了之后会更热闹,人们和鹭鸶们可以和谐相处。

  师:这只白鹭鸶有着美好的愿望。他的愿望其实是和许多人的愿望是一样的。默读文章接下来的一个自然段,看看人们的愿望是怎样的?(学生默读)

  生:人们的愿望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给家人一个亲水的空间,给自己一个可以看见白鹭鸶的水域。

  师:这是建筑商打出的一则……

  生:广告。(大屏幕显示广告)

  师:从这则广告里,我们可以知道人们的愿望。建筑商也是利用人们的这一愿望,吸引人们到这里来入住。请一个同学把这则广告再读一遍。(指名读)

  生: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给家人一个亲水的空间,给自己一个可以看见白鹭鸶的水域,欢迎入住有山有水的“鹭鸶潭”。

  师:我想在这则广告后面各加半句话,可以吗?

  生:(默许)

  师:你再来读。

  生: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师:这里有一片绿色的山林;(指向板书)

  生:给家人一个亲水的空间,

  师:这里有一个蓝色的湖泊;(指向板书)

  生:给自己一个可以看见白鹭鸶的水域,

  师:这里有一群白色的鹭鸶。(指向板书)

  生:欢迎入住有山有水的“鹭鸶潭”。

  师:你愿意入住到这里来吗?

  生:愿意!

  师:因为你也想给家长和自己一个……

  生:亲水的空间……

  可以看见白鹭鸶的水域。

  师:看来广告的作用是起到了,因为我们都有着美好的愿望。这些愿望最后实现了没有呢?山庄建好之后,我们还可以看到美丽的白鹭鸶吗?

  生:不能。

  师:鹭鸶们都到哪里去了?

  生:飞走了。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4-7段,把描写白鹭鸶飞走了的句子画下来。

  (学生自读勾画)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我找到了第4自然段中的这一句:“一些不习惯的鹭鸶都先搬走了。”

  生:我找到了第5自然段中的这一句:“暑假还没过完,鹭鸶们都急着飞走了。”

  生:我还找到了第7自然段中的这一句:“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

  师:(大屏幕并排显示这三句话)从这三处描写,我们知道山庄建好之后,我们却再见不到白鹭鸶了,因为白鹭鸶都……

  生:飞走了。

  师:比较这三处描写,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鹭鸶们离开的时候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先是“不习惯”,后来是“急着飞走了”,最后是“立刻就搬家”。

  师:你真会读书,能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那么,是什么导致白鹭鸶这样迫不及待的离开呢?请同学们再读这一部分,把原因找出来做上记号。

  (学生自读批注)

  师: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原因?(指名说)

  生:山庄开始动工了,工程车来来往往,整天轰隆轰隆的,尘土飞扬,

  师:于是……

  生:(齐读)一些不习惯的鹭鸶都先搬走了。(大屏幕出示:轰隆轰隆 尘土飞扬)

  师:这是这些白鹭鸶飞走的原因。别的白鹭鸶呢?

  生:那巨大的看板,挡住鹭鸶回家的路线。加上工人抽取潭里的水,不到半个月工夫,山猪潭变小了。

  师:于是……

  生:(齐读)暑假还没过完,鹭鸶们都急着飞走了。(大屏幕出示:挡住路线 抽取潭水 潭变小了)

  师:又一批白鹭鸶飞走了。就剩下最后一只白鹭鸶了,后来呢?

  生:水田不见了,草地不见了,潭边的相思林被砍光了。潭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小到当白鹭鸶去喝水的时候,整个潭边的工人,售屋中心的小姐们都跑出来,大叫:“你看!白鹭鸶,真的有白鹭鸶呢!”

  师:于是……

  生:(齐读)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大屏幕出示:水田不见了 草地不见了 相思林被砍光了 潭面越来越小 工人和小姐们大叫)

  师:鹭鸶们一批比一批走得急切,是因为这里的环境一天比一天……

  生:恶劣。

  师:就连最后一只白鹭鸶也不堪忍受,仓皇离开。你能理解这些鹭鸶们的感受吗?

  生:能够。

  师:带着我们的理解,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些文字,男生读环境的变化,女生读鹭鸶的反应。(大屏幕出示文字)

  男:山庄开始动工了,工程车来来往往,整天轰隆轰隆的,尘土飞扬,

  女:一些不习惯的鹭鸶都先搬走了。

  男:巨大的看板,挡住鹭鸶回家的路线。加上工人抽取潭里的水,不到半个月工夫,山猪潭变小了。

  女:暑假还没过完,鹭鸶们都急着飞走了。

  男:水田不见了,草地不见了,潭边的相思林被砍光了。潭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小到当白鹭鸶去喝水的'时候,整个潭边的工人,售屋中心的小姐们都跑出来,大叫:“你看!白鹭鸶,真的有白鹭鸶呢!”

  女: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

  师:(大屏幕显示一只白鹭鸶飞走的图片,教师配乐深情补白)最后一只白鹭鸶,原本期望与人们友好相处,可是最终却带着万分的恐惧,匆匆忙忙的离开了自己的家园。他孤零零的在空中飞行,想到了自己曾经和同伴们一起戏水的宽阔的山猪潭,想到了自己曾经栖息枝头的相思林,想到了那片碧绿的草地……可是这一切现在都不复存在了。(此处有学生深情补白“可是这一切现在都没有了”。)

  师:文章读到这里,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痛心

  生:悲愤

  师: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就是……

  生:(齐)痛心疾首(板书:痛心疾首)

  师:当白鹭鸶飞起来的时候,他看见抗议的环保人士举着牌子,那牌子上写着一则“遗失启事”,请一位同学来读。

  生:遗失启事,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个蓝色的湖泊,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片绿色的山林,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群白色的鹭鸶,捡到的人请还给坪林村,还给山猪潭,还给大自然。一群痛心疾首的环保工作者。

  师: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个蓝色的湖泊,你看——

  生:(大屏幕出示,学生齐读)工人抽取潭里的水,不到半个月工夫,山猪潭变小了,潭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师: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片绿色的山林,你看——

  生:(大屏幕出示,学生齐读)潭边的相思林被砍光了。

  师: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群白色的鹭鸶,你看——

  生:(大屏幕出示,学生齐读)一些不习惯的鹭鸶都先搬走了。暑假还没过完,鹭鸶们都急着飞走了。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

  师:(指向板书)这里原本山青水秀,可是现在……

  生:(齐)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个蓝色的湖泊。(教师擦去板书中“蓝色的湖泊”)

  师:这里原本山林翠绿,可是现在……

  生:(齐)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片绿色的山林。(教师擦去板书中“绿色的山林”)

  师:这里原本生活着一群白鹭鸶,可是现在……

  生:(齐)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群白色的鹭鸶。(教师擦去板书中“白色的鹭鸶”)

  师:这些都是因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这里重复用了三个“我们在这里遗失了”,每个遗失都让我们——(指向板书中剩下的“痛心疾首”)

  生:(齐)痛心疾首

  师:带着你的惋惜,带着你的痛恨,再来读这则遗失启事:

  生:深情朗读“我们在这里遗失了……”

  师:这些还还得回来吗?

  生:回不来了。

  师:如果我们还不停止这样的破坏,我们遗失的又岂止这些呢?我们还遗失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遗失了白鹭鸶对我们的信任,还遗失了环保的意识。对于课前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在知道答案了吗?

  生:知道了。

  师:(并排出示广告语和遗失启事)对比来看这则广告和遗失启事,你想对建筑商说什么?

  生:请不要破坏环境。

  师:你想对所有的人们说什么?

  生:请保护环境。(板书:保护环境)

  师:这节课,我们伴随着最后一只白鹭鸶一起去感受了一次坪林村的变化。请同学再齐读课题。

  生:(齐)22 最后一只白鹭鸶

  师:现在,坪林村已面目全非,我们也仿佛听到那群白鹭鸶在坪林村的上空哀呜,他们的家园已不堪回首,他们现在已经……

  生:无家可归。

  师:你们愿意邀请他们到我们的家乡来定居吗?

  生:愿意

  师:那我们仿照广告语和遗失启事给白鹭鸶们写一份邀请函吧。

  生:(仿写邀请函)

  师:谁来对白鹭鸶发出邀请?

  生:给你一片绿色的山林,给你一个蓝色的湖泊,给你一个动物的乐园,欢迎入住美丽的江城武汉。(掌声)

  生:我们这里有翠绿的龟山,我们这里有川流不息的长江汉水,我们这里有风景秀丽的东湖,欢迎来我的家乡武汉定居。(掌声)

  师:(还有学生想发言)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一一交流。课后把我们今天在课堂上的感受和心愿告诉更多的人吧,让更多的人都来……(指向板书)

  生:(齐)保护环境!

  师:下课。

《白鹭》教案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猜到了吗?对,就是白鹭。(出示图片)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此文。

  你熟悉郭沫若吗?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二、初读课文

  1、请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2、检查:

  ○1生字词:

  鹤蓑喙嵌框嗜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提问: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指导分段:

  一(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二(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三(6—9)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四(10)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三、赏析课文

  (一)第一段、第四段

  1、指名读第一、第四段。齐读。

  2、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3、在你的脑海中,诗留下什么印象?

  (语言精练形象,节奏感强,充满意境)

  4、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这样比喻表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过渡

  1、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请朗读第二段,分别找出与白鹭是“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的语句。

  2、学生交流。(2、5小节与白鹭是“精巧的诗”相对应;6、7、8小节与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

  (三)第二段

  1、再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段是概括描写,哪小节对应这一节进行了具体描写?(第五自然段)

  2、出示第五小节。

  “颜色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读后有何感觉?

  “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你有什么体会?

  (身段精巧,颜色和谐,一切都很适宜,的确精巧如诗。)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3、指导朗读,体会作者语言优美如诗。

  (三)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段作者为了表现“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觅食、栖息、飞行及白鹭不会唱歌)

  2、其实这几方面在作者的笔下恰如几幅优美的画,让我们来品味品味。指名分节读6、7、8、9小节。你能概括这几幅画面吗?(白鹭钓鱼图○6;白鹭瞭望图○7;白鹭晚飞图○8)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小节,你最喜欢哪一幅图?说说你的体会。四人小组交流。

  4、汇报:

  白鹭钓鱼图:

  作者联想丰富,用拟人的手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以比喻的方法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韵味十足。

  指导朗读。

  白鹭瞭望图:

  画面富有诗意:孤独、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不大安稳、却很悠然、一种嗜好。引导学生感受白鹭孤独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的美。

  指导朗读。

  白鹭飞行图:

  指名读。你是怎么体会“偶尔”这个词的?(说明白鹭低飞并不常见)

  “悠然地观看这情景,可说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你体会到什么?(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带来无穷乐趣。)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体会悠然的心境,读出享受的情趣。

  5、尽管白鹭的无声会让人觉得美中不足,但“无声胜有声”,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齐读第九小节。

  你有什么体会?(白鹭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脱俗,它就是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一首无声的歌。)

  自由练读。

  6、这几幅优美的图画令人沉醉,让我们把它们记在脑海中,指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四)第四段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韵味无穷的诗了吗?(白鹭外形精巧,给人类美的享受;白鹭静静地“钓鱼”、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飞行,高雅脱俗,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带给人无比的快乐。)指导朗读。

  这段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与第一段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四、.总结全文

  1、练读全文,将你读得最有意境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

  2、生活中有没有哪些情景也充满韵味?(竹涛声声;白鸽群飞;日升日落……)

  3、白鹭是一首诗,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作者的语言也精美如诗如画,大家要反复咀嚼。

《白鹭》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身段”等15个词语。

  2、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

  (2)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2、教学难点

  (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学习任务单、多媒体课件、作者资料、白鹭的图片等。

  2、学生准备:搜集白鹭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完成学习任务单预习部分。

  四、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杜牧的古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吗?(预设:白鹭)对,就是白鹭。

  2、出示白鹭的图片,了解白鹭。

  其实,白鹭作为一种常见的水鸟,不仅受到古人的青睐,很多现代作家也对他情有独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的散文《白鹭》。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赞美白鹭的?找到相关的语句。标画下来,读一读。

  2、检查预习

  (1)出示:白鹭、嫌弃、黛色、镶嵌

  镜匣、嗜好、清澄、铿锵

  ①指名生读,注意后鼻音“清澄”“铿锵”。

  ②全班齐读。

  ③理解词语:嗜好、镜匣、清澄、铿锵。

  (2)指导书写

  出示:宜、鹤、嫌、朱、嵌、框、匣、哨、恩、韵

  ①这是本课需要会写的生字,这节课我们先重点学写两个比较难写和易错的字:嫌和匣(出示:嫌、匣)

  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要想写好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小妙招吗?

  ③师板书,生书空。

  ④生练写,每个字练写2遍。

  3、整体感知

  (1)白鹭之所以被古今文人所称颂,必定有她独特之处,那郭沫若又是怎样赞美白鹭的呢?

  (2)指名生回答。(相机出示: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②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三、走近白鹭,感悟“精巧”

  (一)理解“精巧”

  是啊,白鹭就像一首诗,那你觉得哪个词语最能概括白鹭的特点?(相机板书:一首精巧的诗)

  1、理解“精巧”:在你看来,什么样的诗算得上精巧?(指名生说)

  2、课件呈现“精巧”的解释:

  汉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第35中曾提到过诗歌语言的精巧,说“是以言对为美,贵在精巧”。意思是说“诗歌中的言语的音、韵、意”要对称、般配,对称、般配到极致就是“精巧”。

  (二)整体感知白鹭的“精巧”

  1、请同学们朗读全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全班交流。(相机板书:外形美、画面美)

  四、学习2—5自然段,感悟外形美。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体会,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白鹭的外形美?找到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小组内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

  预设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①理解“适宜”:什么叫“适宜”?

  ②抓住“一切”:是啊,一切都很适宜。请问这“一切”指的是什么呢?

  ③无论是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白鹭都是那样的恰到好处,谁能读出白鹭的外形精巧?(指名生读)

  ④出示白鹭的图片:瞧,这就是和谐优美的白鹭,让我们再来一齐读读这句话吧。(生齐读)

  预设2: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①你从哪些词语看出白鹭的外形美?(引导生抓住关键词“太大而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了”感受白鹭的独特美)

  ②相比之下,白鹭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出示白鹤、朱鹭、苍鹭与白鹭的`对比图)

  ③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白鹭的美?(对比)

  ④从这鲜明的对比中,你又体会到什么呢?

  ⑤指名生朗读。引导生读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⑥谁能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指名生1、生2读)

  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预设3: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1)抓关键词语,感受颜色之美。

  ①结合“雪白”“铁色”“青色”等关键词语体会颜色搭配之巧妙、和谐。

  ②那就请你读出白鹭的颜色美吧。(指名生读,师生合作读,齐读)

  (2)抓住关键句,感受白鹭的美无可挑剔。

  出示:“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①出示《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②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③那作者把这段文字巧妙的改用在白鹭身上,又有什么用意呢?

  ④谁能把这份无可挑剔的美读出来?(指名多名生读)

  (3)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师生齐读)

  (4)背诵第5自然段:出示白鹭的图片,谁能给这幅白鹭近景图配上画外音?(指名生背诵第5自然段)

  小结:白鹭无论是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是那样的般配,美的恰到好处,所以,在作者眼里(出示,齐读)“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近距离感受到白鹭的精致、小巧、玲珑、美妙,其实白鹭之精巧不仅仅流露于外形,更流露于它生活的点点滴滴。

《白鹭》教案15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 8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鸶飞走的原因。

  4.品读重点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中表达方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 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5.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鸶飞走的原因。

  教学难点:

  品读重点词句,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白鹭鸶这种动物吗?(课件出示图片)

  2.白鹭鸶是一种喜欢群居的水鸟,全身雪白,体态优雅,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我们今天学 习的这篇课文就与白鹭鸶有关。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一起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是最后一只白鹭鸶?它的同伴呢)

  二、整体感知

  1.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文本。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 125 页,先自己把课文读一遍, 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同时要注意读准生字词。

  2.谁来说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引导学生按事件的六要素把故事概括得简要而完整。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讨。

  1. (课件出示坪林山美景图)坪林山上,绿树成荫。坪林山脚下,有一个山猪潭,潭面宽阔,潭水 清澈明亮,真是天光云影共徘徊,鸟语花香醉人心。潭边的坪林村(学生接读第一自然段) 。不知什么 时候来了一群白色的鹭鸶,他们也被这里的风景所吸引,在这里安了家,常常在潭边捕鱼,或在田间漫 步,也过着平静的日子。 这眼前的美景不是我们的想象,而是真真实实的存在着!这样的美景让你感受到什么呢?(宁静、幽美)

  2.这样的美景不仅吸引了我们,更吸引来了一群建筑开发商的到来。 过渡:对于他们的到来,白鹭鸶心里怎样想?

  A.议论纷纷,心里很担心。联系课文说说你认为它们会担心什么呢?(有感情的朗读)

  B.有着美好的愿望。 (谁有什么愿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有感情的朗读) )

  3.是啊,一只白鹭鸶有着美好的愿望——这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愿望。这不仅是白鹭鸶的, 也是我们人类最初的美好愿望啊。 (出示广告词,先指名读,再联系前文师生接读。 ) 引导学生品悟从广告词的句式排列中感受到什么?

  4.这么宁静优美的环境怎么不让人心生向往呢?可往往事与愿违。仔细读一读 4-7 段勾画出环境 变化的句子,看看发生了些什么事?

  (1)工程车来来往往,整天轰轰隆隆的,尘土飞扬。

  A.噪音和尘土让鹭鸶们不习惯。他们习惯的是什么?联系前文想一想,说一说。

  B. (失去了平静,安静。 )指导读:一些不习惯的鹭鸶都先搬走了。 是啊,听着机器的轰鸣,原本宁静的家园被一只只“怪手”给毁了!

  (2)那巨大的看板,挡住了鹭鸶回家的路线。加上工人抽取潭里的水,不到半月功夫,山猪潭变 小了。 (失去了碧水蓝天) 小结:环境越来越槽糕,白鹭鸶们现在不仅遗失了宁静,更遗失了属于它们的碧水蓝天。出示读: 暑假还没过完,鹭鸶们都急着飞走了

  (3)水田不见了,潭边筑起堤防,堤边正在修建环潭道路,草地不见了,潭边的相思林被砍光了。 潭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小到当白鹭鸶去喝水的时候,整个潭边的工人,售屋中心的小姐们都跑出来, 大叫:“你看!白鹭鸶,真的.有白鹭鸶呢!”

  A.抓住词语体会环境的变化。想象一下,山猪潭会小到什么程度?

  B.出示句子: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 什么让它觉得可怕?(没有了水田,没有了食物,没有了相思树,也就没有了它们栖息的家啊! ) 人们在惊讶的叫着: “真的有白鹭鸶! ”时,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成千 2 上万只白鹭鸶都飞走了,只剩下这是最后一只白鹭鸶!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连这最后一只白鹭鸶都会 失去!是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亲手毁了我们最初的梦想: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与动物和谐共处。

  5.所以,鹭鸶们都飞走了。看看鹭鸶行动的句子,比较这三处写法,你发现了什么?

  A.一些不习惯的鹭鸶都先搬走了。

  B.暑假还没过完,鹭鸶们都急着飞走了。

  C.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

  6.白鹭鸶一批比一批走的急切,是因为这里的环境一天比一天(恶劣) 。就连最后一只白鹭鸶也不 堪忍受,仓皇离开。你能理解这些鹭鸶们的感受吗?带着这样的感受来分角色读读重点句子。 (男生读 环境变化,女生读白鹭鸶的不同反应。 )

  7.最后一只白鹭鸶,原本期望与人们友好相处,可是最终却带着万分的恐惧,匆忙的离开了自己 的家园。他孤零零的在空中飞行,想到了自己曾经和同伴们一起戏水的山猪潭,想到了自己曾经栖息的 相思林,想到了自己曾经散步的草地,可是,这一切现在都不复存在了。如果你是一只白鹭鸶,你会 对人们说些什么呢?

  8.学习“遗失启事”,强化环境意识。

  (1)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一群环保工作者听到了白鹭鸶的诉说,他们举起了一块牌子: (课件出 示遗失启事,以读代讲)

  (2)这一再的遗失!遗失!遗失!让我们感到痛心疾首。但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我们遗失的仅 仅是这些吗?

  (3)现在的山猪潭不在祥和。白鹭鸶们无家可归,你愿意为白鹭鸶在武汉找个家吗?快快模仿广告 语或遗失启事,写下邀请吧! (课件出示邀请函)

  (4)说得多好啊!希望我们现在的悔改还来得及。那么在生活中,面对山猪潭这样的事件,我们应 该怎样做呢?

  五、课堂总结。

  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让最后一只白鹭鸶的悲剧不再有!

  板书设计:

  最后一只白鹭鸶

《《白鹭》教案(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白鹭》教案】相关文章:

《白鹭》教案04-12

《白鹭》教案【经典15篇】05-15

《白鹭》教案[常用15篇]05-15

《白鹭》教案合集15篇05-15

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03-24

白鹭教学反思11-14

《白鹭》教学反思01-02

《白鹭》教学反思05-15

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案03-28

《白鹭》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鹭》教案(精选15篇)

《白鹭》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写本课的10个字。会正确读写“精巧、配合、身段”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

  1.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两句话,体会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白鹭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感悟开头结尾相呼应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领,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一开始,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教师范读)

  2.激趣:其实,这首诗还是个谜语,写的是一种我国南方的水鸟,知道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

  1 白鹭。

  3.白鹭既平凡,又不平凡。白鹭入诗,古就有之。除了杜牧写的,杜甫也写过,记得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实,何止是古人,我国现代杰出的大诗人、作家郭沫若也写了白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生齐读课题——1 白鹭

  4.那么,为什么古今诗人都喜欢描写白鹭呢?到底白鹭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吸引了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从品读郭沫若先生的《白鹭》开始探寻——

  设计意图:

  通过古诗自然引入《白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自学生字词,力争把课文读通读顺,同时要思考: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画下来。

  2.学生自由读书,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了解自学情况。

  3.读后汇报:在郭沫若的眼中,白鹭是什么?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4.质疑问难: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关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与结尾相呼应,文章结构紧凑,更突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5.朗读第1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说说散文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从诗的短小、精练、节奏感强、富有意境等方面去猜测白鹭的特点,理解作者把白鹭比作诗的写作特色。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读懂读通课文,并了解文章的结构,抓住首尾呼应的两句话质疑,并为下节课作准备。

  三、课堂小结。

  作者为什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设疑导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有感情地朗读。

  2.课文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呢?设计意图:复习导入,直接切入这节课的重点。

  二、体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1.“精巧”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仔细读第1—5自然段,并把具体描写白鹭精巧的语句画下来。

  3.自由阅读第1—5自然段,思考、圈画、批注。

  4.指名说自己的理解: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5.品读句子“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1)作者具体怎样写了白鹭的外形?

  (2)白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感受呢?

  (3)白鹭的美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体会第3自然段的对比手法,第5自然段的排比手法)

  6.由此看来,白鹭实在是美,美得像一首精巧的诗!你会用哪些词语来赞美它呢?

  7.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味道。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动手圈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抓住重点句体会到了白鹭的外形美,感悟到了白鹭的精巧、白鹭的美。

  三、体会“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既是一首诗,那它是否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画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6—8 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找出几幅优美的画面。如果请你给看到的画面起名,该起什么名字好呢?

  2.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再小组讨论。

  3.交流汇报:

  在你的脑海中形成画面了吗?你给画面起了什么名字?

  4.你最喜欢哪幅画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细细品读,看看是哪些描写使得画面如此生动,从而吸引了你。给你认为值得咀嚼的词句做上记号。

  5.欣赏课文配图, 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出示顺序。

  A.钓鱼图——

  引导学生理解“钓鱼”的拟人化;

  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的完整、和谐美;

  学习步骤:找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朗读体会。

  B.望哨图——

  引导理解:

  你如果站在小树的绝顶,你有什么感受呢?

  而白鹭又是怎样的?(读一读)

  你认为它是在望哨吗?

  想象说话:它真是在望哨吗?或许它是在___。

  C.低飞图——

  引导想象:

  你看到了什么?黄昏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天空中飞来一群白鹭是一种什么感觉?

  朗读感受。

  6.这就是白鹭,它钓鱼时的悠闲、望哨时的悠然、飞行时的翩然,让人觉得它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7.可是,仍有人觉得它美中不足。请自由朗读第9自然段,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自由朗读体会。

  (2)指名汇报。

  理解: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8.总结升华。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

  通过读文给画面起名字,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四、课堂小结。

  1.白鹭是美的精灵。提问:你们愿意拿起笔,写几句话来赞美白鹭吗?

  2.引导学生思考:白鹭是一首诗,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一首诗?让学生说一说,引出罗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设计意图:

  写几句话赞美白鹭,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最后用罗丹的一句名言结束了这一课。

  【板书设计】

《白鹭》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目标

  1、理解“鹭、嫌”8个生字,会写“素、宜”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词语。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五、教具准备

  课件,白鹭的图片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相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2021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对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我们能够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四)老师总结:

  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理解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能够说,这个课是很有收获的。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具准备:书本

  (三)教学设计

  (1)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

  2、听写词语,订正。(出示课件12)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寻常常见

  忘却流线型结构青色清晨安稳悠然黄昏恩惠

  美中不足散文诗

  3、抽查背诵。

  (2)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

  重点句子解析。(出示课件13)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使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

  板书:精巧的诗

  ②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能够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③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能够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出示课件14)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实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

  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出示课件15)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出示课件18—20)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板书:图画美)

  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能够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板书:清澄美)

  师生共同总结:

  背景———黄昏

  状态————低飞

  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3)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指正)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21)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赞美

  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2、通读课文。

  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22)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喜爱赞美

  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

  (4)小结。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使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5)布置作业。

  使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白鹭》教案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找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有关语段,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喜爱白鹭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分别想象它们描绘的画面,从而形成三幅优美的图画,能给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还原画面,初步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时】一课时

  【课型】精读课

  【教学过程】

  板块一:链接旧知,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大诗人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

  被称为小杜的杜牧还有一首专写白鹭《鹭鸶》的诗: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在郭沫若看来白鹭也是一首诗,一首怎样的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这篇散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第1课。

  板块二:整体感知,初识“精巧的诗”

  1.在单元导读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昨天在预习时又进行了巩固,下面我们听写几个。

  白鹤,嗜好,镜匣,望哨,清澄

  (1)听写

  (2)屏幕出示核对纠错。

  (3)理解:望哨(站岗放哨;借助相近的词语理解)

  清澄(清澈澄澈;有时候我们通过字面去感觉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借助工具书来验证。)

  2.接读课文,思考:文中说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本文394个字,凝练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鹭当作诗来写的。

  板块三:想象画面,具化“精巧的诗”。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1—5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能够让你感觉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画出有关语句并作批注。

  交流: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第五自然段)

  ①追问:精巧在哪?

  (预设: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这精巧的仅仅是这四处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②同学们,那么精巧到什么成都才能像诗呢?你能从哪个字或者词读出来是恰到好处?

  预设:白鹭的大小也正好,颜色也是恰到好处的。从“一分”“一忽”中读出来的。

  聚焦“一忽”:什么是一忽?(做动作,就这样疏忽之间、微乎其微就叫一忽)

  试着读出你的理解。

  ③看,一丝一毫的改变,都是遗憾。现在我们阅读这一段,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看,这就是这段话的出处。

  出示:

  东家之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师)这样的白鹭,它身段的大小是适宜的

  (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师)这样精巧如诗的白鹭,它的色素的配合是适宜的

  (女)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师)这样精巧如诗的白鹭,它的全部、每一处都是适宜的。

  (齐)我们一起读——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⑤这一自然段,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简直就是一幅完美无缺的画面。让我们把这幅白鹭外形的画面定格在自己的脑海中。

  (生看着画面背诵。)

  (2)课文的第2、第5自然段浑然一体,那么中间为什么要插进第3、第4自然段,这两段是不是多余的呢?

  (第3、第4自然段并不是多余的,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用白鹤、朱鹭、苍鹭和白鹭作对比衬托出白鹭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适宜。)

  是呀,有多少人见过白鹭呀!可往往因为常见而忽略了它的美。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文字走近白鹭的身边好好地欣赏欣赏它如诗如画的美吧!

  (分组朗读班齐读第2自然段;一二小组读第3、4自然段;三、四小组读第5自然段)

  过渡:白鹭的外形精巧如诗,此外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像画面一样的`诗呢?

  (3)在清水湖里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①句子当中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为我们描绘一下你通过这段文字读出的那精美的画面吗?

  那清水田当中一定倒映着——(预设:倒映着白鹤那美丽的影子,远处的山被白云围绕着,映在水中若隐若现,天上还有几朵白云在那飘,十分美丽。)

  ②相信你也能为我们读出这样的精美,读——

  齐读。

  ③画面中的白鹭真的是在钓鱼吗?那我们换成“啄鱼”“捕鱼”好不好?为什么?

  出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现在我们再回到白鹭的画面,看从这样的画面当中,你又能感觉到怎样的心情呢?试着读出这种感觉。

  就这样,白鹭站成了一幅画,钓起了一首诗,我们一起像它这样闲适地惬意地读一读这段话吧。读——

  ④现在你可以给这首诗起个名字了吧?

  小结:刚才这样我们抓住“钓”这样看似平凡的字眼,边读边想,读出了文字背后的画面,又从画面当中读出了心情,走进画里,读出诗来。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7、8两段,看你能读出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读出怎样的心情?

  交流

  (1)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上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①交流看到的画面。

  ②白鹭真是在望哨吗?那是在做什么呢?

  ③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①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画面面前没有人的心是平静,没有人的心会烦躁,所有人都会感觉清澈透明,所以白鹭就是清澄,清澄就是白鹭,我们再读——

  ②你想给这样的画面起一个怎样的名字呢?

  4.我们相信白鹭怎么看都是画,怎么读都是诗,是一首精巧的诗,让我们配着音乐合作读读这几个自然段。

  同学们,一静一动皆有韵,一花一鸟总关情。所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块四:领悟表达,拓展深化

  1.同学们这便是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大家看这是另一篇文章当中对白鹭的介绍,请同学们自己快速地读一读。对比课文中的写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白鹭,简称鹭,也称鹭鸶。体长60厘米左石星纺锤形。鹭鸟的身体特征是嘴长、颈长、脚长和爪趾长,体态纤瘦。全身羽毛白色,背部、肩部和前颈的下部着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状的长饰羽,所以被称为“蓑羽”。白鹭脸部裸露部分为黄绿色,嘴黑色,胫与脚部也呈黑色。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若学生都喜欢第一种,可以这样来引领:如果要让你选择其中的一段,根据他去野外寻找我们没有见过的白鹭,那你如何选?)

  小结:第1种写法说明具体,第2种说法饱含深情。

  2.如果你喜欢第1种,可以尝试着把本文变成这样的表达方式说一说,若喜欢第二种,可以读读《石榴》。这是选做作业。

  3.必做作业是背诵《白鹭》。

  板书设计:

  1.白鹭

  色彩——水田闲钓

  身段

  身段——黄昏低飞

  (静)(动)

  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教案4

  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学法的精心指导,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的方面发展的效果比较显著。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收获不大,这就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教者教得费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白鹭》是一篇语言优美、行文诗化的教学文本,全文洋溢着诗情画意,这是一篇引导学生语言欣赏的好教材。我在和学生交流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实施了有效的教学。

  一、“画面题名”导入,先声夺人

  【师: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找出几幅优美的画面?如果给你看到的画面题名,那该用什么名字好呢?】

  启发学生说出“白鹭形巧图、垂钓图、t望图、低飞图。”然后借助多媒体展现四幅图,给学生欣赏。

  教学反思:课的伊始,其精彩的导入就好比小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符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教者以给“画面题名”导入,恰到好处。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氛围,而且创设了“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思考的同时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这样的导入,展现了教学环节的新颖性,吸引学生、激起学习兴趣。每个学生会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

  二、紧扣四幅图,感受意境美

  【师:你最喜欢哪幅画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细细品读,看看哪些描写使得画面如此生动,从而吸引了你。在你认为值得品味的词句下作上记号。】(学生自读后交流)

  1启发学生说出喜爱“白鹭巧形图”的原因。

  从“颜色的配合”“身体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概括描写,再从白鹭“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线型结构”以及“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白鹭的精巧。之后,让学生将白鹭与白鹤、苍鹭进行对比,从“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中进一步感受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和谐之美。

  2、启发学生说出喜爱“白鹭垂钓图”的原因。

  作者说它在站着“钓鱼”,把它当作人来写了。我仿佛看到诗一般迷人的白鹭,静悄悄地站在清水田里,垂着钓竿,悠然地等待鱼儿上钩,神态是那么闲适自在。确实,青青水田,倒影其中,韵味悠然,怎不令人不知不觉中牵入那特定的意境之中。

  3、启发学生说出喜欢“白鹭t望图”的原因。

  小树微颤,身披霞光,白鹭在“t望”什么呢?这就增加了启迪艺术想象的空间:它的双眼透出柔和的光芒,它或许在领略清新美好的晨光;它的眼睛灵活的转动着,那样伶俐,或许在选择理想的活动场所;白鹭深情地凝视着远方,双眼就像一泓深潭,它或许正等待远出未归的同伴。它也许在心中呼唤:亲爱的朋友,你快回来吧。

  4、启发学生说出喜爱“白鹭低飞图”的`原因。

  夕阳西下,暮色渐浓,炊烟袅袅。这时你或许想起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或许想象到白鹭低飞时那那舒展、轻缓、自由自在的形态多么迷人啊!

  教学反思:叶澜老师曾经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启发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图画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思考中探究,在观察中发现,并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者采用精当而富有诗性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学生灵动的思维被激活,发现的火花被点燃,诗意的表述被引发。这样,整个的教学过程就是一首诗,一首老师、文本、学生互动共享的诗。教师运用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抓住课文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感受、品味、鉴赏作品那诗一般的语言,身临其境、如痴如醉,进而引导学生模仿作品的语言风格即兴创作。《白鹭》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三、感情朗读,展开丰富想象。

  感情朗读要贯穿始终,读中品味,有一种绕梁三日,余音袅袅之意境。白鹭的形美部分读时语气轻缓,美在大小适宜,色彩和谐。三幅白鹭图流淌着宁静、优美、含蓄、飘逸的诗意。这是三首抒情诗,朦胧诗。要读出“静中寓动”的美。让学生仿佛看见白鹭正翩翩起舞,姿态是那样高雅迷人;看见白鹭身着白纱裙,悠然又恬静地微笑着。散文教学要启发、引导学生读出诗文的意境美、意蕴美、语言美。朗读是活的、跃出纸外的,是综合的、融贯显现的,是灵动的,如同给人以生命。成功的朗读赋予课文新的艺术生命,是对课文艺术的再创造。

  教学反思: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教材的美,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可以尽情地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精神世界,美化了心灵,指导了言行。

  在教学中,有结合白鹭组图的诵读,有再现生活中的白鹭的品读,有体现白鹭无穷韵味的想象读等等,带领学生以读悟情,以读生思。经过学生自己的朗读体会,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鲜活的语言,学生口念心诵,感受着清新活泼的文字,想象着美好的图景,品味着作者的意趣。一遍又一遍吟诵,从感知到领悟,学生胸中有文,脑中有画,对课文所蕴涵的形象美、意境美、情趣美以及语言之美有了深切的感受和体验,朗读时全情投入,朗朗书声尽显白鹭之美。

  四、巧设“吟诗绘图”作业,拓展抒怀。

  (一)吟诗赞美。

  【师:白鹭像芭蕾舞演员,是美的精灵。你们是小诗人,愿意拿起笔,写几句诗来赞美白鹭吗?】

  例1:“你像画一样悠然,如歌一般优美,似诗一样精巧。你比白鹤柔婉,比朱鹭轻巧,比苍鹭清纯。”

  例2:“你如春天一样轻盈,夏天一样浪漫,秋天一样高远,冬天一样纯洁。”

  例3:“像一道清泉,一缕阳光,自在悠闲;像会唱歌的花朵,会跳舞的白云,尽情翱翔在蓝天。”

  (二)绘图留影。

  【师:你们真心喜欢白鹭,都成小画家了。你们愿意拿起画笔,来描绘白鹭吗?】

  教学反思:“吟诗绘图”的作业设计旨在促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深印象,获得意味深长的心灵震动。看似朴素平常,其内在空间却是广远的。走向生活的实践容易操作,走向内心的实践容易忽略,而人的心灵又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通过这样的实践作业直抒胸臆,学生被浓浓的诗意和诗情所感染,最大程度地发挥拓展延伸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力,让学生在充满诗意的教学中获取文本的人文精神和言语智慧。

  这节课的教学紧扣“美”展开文本,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对话,让学生到文中去寻找白鹭的外在美,发现文中的语言美。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现了自主、自悟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读、悟、练方面下功夫,在激情导法上把学生引向深入,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仿、自说,牢固建立了知识结构,既发展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留足了空间。教学效果颇佳,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感受到白鹭的优美,激发了学生热爱鸟类和大自然的情感。

《白鹭》教案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板书设计:

  颜色配合?

  精巧的诗 身段大小 适宜?

  16、 白鹭 (实在)是 觅食 (钓鱼图)

  〈赞美之情〉 韵味无穷的诗 栖息 (瞭望图)

  飞行 (低飞图)

  作业设计:

  课内:1、描红、临写生字。2、抄写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外:1、背诵课文。2、积累杜牧写白鹭的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随笔

  一、谈话揭题?

  1、出示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学生说说对名言的理解。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去发现语文课本中的美。

  2、你们还记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句吗?这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背一背)。说说从诗句中发现美了吗?谁见过白鹭?指名说说(出示图片)让学生边观察边听介绍:白鹭,体长约54厘米,全身羽毛雪白,繁殖期间头部有两根长翎,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以后消失。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长江以南等地方,春夏季多活动于湖边沼泽或水田中,主要以小鱼等为食物。

  3、出示杜牧的诗句:霜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让学生自由读读,读完后说说自己对白鹭的认识。)

  4、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白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想想白鹭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3、指读生字词:(1)白鹤 蓑毛 长喙(镶)嵌 玻璃框 嗜好

  (2) 配合 适宜 寻常 美中不足?

  瞭望 孤独 安稳 韵味无穷

  4、齐读词语?

  5、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情况,相互纠正读音,指导读顺句子。

  6、指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

  7、交流初读后的收获:谈谈白鹭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不求说得全面,只要能说到一些就行)

  8、质疑:读了课文后有什么疑问吗?(针对字词或句子进行提问)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2、在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作上记号,写写你的理解。

  3、指读第一、第十自然段,读完后谈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4、讨论:说说诗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从诗的短小、精练、节奏感强、富有意境等方面去猜测白鹭的特点,理解作者把白鹭比作诗的写作特色。

  5、朗读1、10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再次朗读,体会首尾呼应的作用。

  四、作业

  1、认清生字的形,相互提醒易错的部件。

  2、描红、临写生字。

  3、抄写词语。

  4、课外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读1、10自然段,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再读,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分组读,体会首尾呼应的作用)

  2、试背诵这两个自然段。

  二、读讲课文

  1、白鹭是一首诗,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赞美它呢?默读课文,想想原因,找找课文中与之相对应的段落来,可以四人小组商量一下。

  2、讨论交流:指名读找到的课文,说说从中体会到了白鹭的什么特点?还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出示有关的段落和图片)(第2节的概括、第3节的比较、第5节的具体描述中,写出了白鹭的精巧,也能体会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3、结合进行板书: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适宜

  4、指导朗读有关的段落(练读,指读或范读,评读,齐读)

  5、小结过渡:因为白鹭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适宜,所以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那说它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又是为什么呢?

  6、交流:指读有关的段落(随机出示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想象课文所描述的画面,给画面取个好听的名称。(结合板书:觅食、栖息、飞行;钓鱼图、瞭望图、飞行图)

  7、(第6节中重点抓住 “站着钓鱼”、“成了一副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体会拟人、比喻的写法,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第7节中抓住“人们说它是在瞭望,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吗?”引导学生想象白鹭到底是在干什么?体会白鹭栖息时的悠闲姿态;第8节中抓住“偶尔”、“悠然”、“一大乐事”等词语,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第9节中抓住“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这句反问句,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8、你们喜欢这样的画面吗?能否通过朗读来表达你的喜爱之情?(选择一、两个画面,再练习朗读)

  9、交流读书,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画面,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10、小结:不管是早晨、白天,还是黄昏,不管是白鹭觅食、栖息,还是飞行,白鹭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虽然它不会唱歌,但它那么美,本身就是一首无声的歌,怪不得作者那么喜欢白鹭,要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赞美它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11、让我们借用作者的语言,再一次来赞美一下白鹭,齐读1、10节。

  12、你还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它?(学生说话训练)

  13、再次出示杜牧的诗,让学生读读,体会白鹭的美。

  14、不管是杜甫也好,杜牧也罢,还是郭沫若,他们都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白鹭,让我们把他们的精彩语言复制到自己的头脑里去。(自由选择内容,练习背诵)

  三、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试背杜牧的那首诗。

《白鹭》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觅食、栖息、低飞)

  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师出示图片)

  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6—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9—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学生背诵有关白鹭的诗句。

  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精巧的诗

  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语言精炼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意境。)

  3.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

  4.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第二小节--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第三小节--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第五小节--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听课文6-11自然段,也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诗中找到优美的、富有诗意的画面!

  三、赏读6-11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1.范读课文6-11小节。(音乐稍低)

  2.指名交流捕捉到的关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觅食、栖息、低飞)

  3.布置学生自读自悟:哪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学生集体交流,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导读导悟。

  第一幅图--白鹭觅食(第6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觅食图”:是啊,白鹭觅食恬静安详,如诗般迷人!

  (3)欣赏画面并取画名:多美的一幅画,你们能给它取个画名吗?

  (4)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手法的绝妙,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

  文中不说白鹭“叼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

  (5)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指导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读出诗一般的韵味。

  第二幅图--白鹭栖息(第7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栖息图”是啊,白鹭垂钓美妙绝伦,白鹭登高栖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3)看看图,读读画面下的文字,再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4)指名交流感受。

  (5)点击画面隐藏的文字“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质疑激趣,启发想象:你们说,在晴天的早晨,白鹭悠然登高,独处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瞭望吗?

  (6)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

  (7)配乐齐读课文。的确,郭沫若的这一疑问,真能引起我们读者无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寻味的生活画面啊!用心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第三幅图--白鹭低飞(第8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低飞图”及第8小节的内容。

  (3)指导朗读,读出内心的悠然和快乐。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看白鹭乘着夕阳归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目睹白鹭的亲身经历。

  ▲当我们再次聚焦白鹭生活的画面,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的、诗一般的美!

  第四幅图--白鹭全部生活场景

  (1)展示白鹭生活场景组合图,配乐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2)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不足吗?

  (3)指名集体交流,体会“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4)教师描述: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5)全景图中显示第11小节文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6)齐读第11小节。让我们和郭老一样,面对这可爱的小精灵,发出内心的赞叹吧!

  (7)板书:韵味无穷的诗

  四、赏读全文,总结全文。

  1.赏读全文。

  也许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味无穷的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诞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觉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

  2.齐读。(音乐渐高)

  3.指名说说欣赏了全文以后的感受。

  4.教师总结:老师最想说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人类发现美的眼睛。真诚地祝愿同学们人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

  五、布置课外作业。

  1.背诵课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2.阅读类似课文《白鹭》这样的美文,写下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设计中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意蕴无穷的白鹭外形及生活的画面展示,为本堂课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悦耳的音乐声中,直观地欣赏白鹭的生活画面,感受白鹭无穷的韵味,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以读为主,以读为本,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训练。

  引导学生个别入情朗读,集体入境诵读,努力达到诗意化的最高读书境界。在读中积淀课文诗一般的文学语言,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3、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白鹭》教案7

  【教材解读】

  这是作家郭沫若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语言朴实流畅,优美如诗。尤其是字里行间饱含的那份浓浓的诗意,使人回味无穷。

  课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段(第二至五自然段),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段(第六至九自然段),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段(第十自然段),写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流畅。全文看似状物,读来却优美如诗。白鹭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美!它的颜色美,形体美,觅食、栖息、低飞的画面更美!它给大自然增添了活力,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无穷的乐趣。白鹭本身蕴含的这种无尽的美,正是作家郭沫若全文所要传达的!

  【设计理念】

  1、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中品味白鹭如诗如画的美,读中积淀课文诗一般的语言。

  2、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渗透语感训练。重视学生个体对白鹭外形美、意境美的领悟和感受。

  3、拓宽语文资源,创设诗意化的情境。通过贯穿整堂课的舒缓优美的轻音乐和意蕴无穷的白鹭画面,创设一个诗意的教学情境,将如诗如画的白鹭与如诗如画的语言、音乐有机融合,引领学生达到“诗意化”的学习境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3、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舒缓优美的轻音乐。(可供播放40分钟)

  2、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四幅及文字。(觅食、栖息、了望、飞行)

  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激趣:

  1、点击课件,音乐声起——

  [音乐的伴随,营造一种舒缓优美的课堂氛围,为全文的品读打下感情基调。]

  2、导入: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刚刚认识了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鸟,那就是——板书:白鹭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欣赏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散文,用心走近白鹭,感受白鹭!——板书:16

  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精巧的诗

  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大体感知即可)

  3、布置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

  4、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第二小节——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第三小节——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第五小节——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中品味“白鹭精巧如诗”——形美!无需教师过多的分析和赘述,从课文对白鹭外形的三处描写入手,读中体会白鹭外形的美丽。着重紧扣第5小结具体描写白鹭外形的语言文字,引领学生品词析句,在图文结合中,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感受白鹭美在“色彩搭配和谐”,美在“身段大小适宜”。这样,学生对“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就不难理解了。]

  ▲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听课文6—9自然段,也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诗中找到优美的、富有诗意的画面!

  三、赏读6—9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1、范读课文6—9小节。(音乐稍低)

  2、指名交流捕捉到的关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觅食、栖息、低飞)

  3、布置学生自读自悟:哪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学生集体交流,相机使用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导读导悟。

  第一幅图——白鹭觅食(第6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觅食图”:是啊,白鹭觅食恬静安详,如诗般迷人!

  (3)、欣赏画面并取画名:多美的一幅画,你们能给它取个画名吗?

  (4)、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手法的绝妙,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

  文中不说白鹭“叼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

  (5)、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指导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读出诗一般的韵味。

  第二幅图——白鹭栖息(第7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栖息图”是啊,白鹭垂钓美妙绝伦,白鹭登高栖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3)、看看图,读读画面下的文字,再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4)、指名交流感受。

  (5)、点击画面隐藏的文字“人们说它是在了望,可它真的是在了望吗?,质疑激趣,启发想象:你们说,在晴天的早晨,白鹭悠然登高,独处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了望吗?

  (6)、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

  (7)、配乐齐读课文。的确,郭沫若的这一疑问,真能引起我们读者无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寻味的生活画面啊。用心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第三幅图——白鹭低飞(第8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低飞图”及第8小节的内容。

  (3)、指导朗读,读出内心的悠然和快乐。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看白鹭乘着夕阳归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目睹白鹭的亲身经历。

  ▲当我们再次聚焦白鹭生活的画面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的诗一般的美!

  第四幅图——白鹭全部生活场景

  (1)、展示白鹭生活场景组合图,配乐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2)、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不足吗?

  (3)、指名集体交流,体会“白鹭本身就是优美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4)、教师描述: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5)、全景图中显示第10小节文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6)、齐读第10小节。让我们和郭老一样,面对这可爱的小精灵,发出内心的赞叹吧!

  (7)、板书:韵味无穷的诗

  [读悟结合,读思结合,图文结合,读中领悟“白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意美!课文第一部分白鹭外形的直观美是显而易见的。如何让学生感悟白鹭本身所蕴含的那种无穷无尽的韵味美,这是本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细细品味不难发现三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觅食图、栖息图、低飞图。教学中抓住三幅画面,引导学生读中品味,读中遐想无穷的韵味,写下自己读中的感受,并根据画面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三幅图先逐个展示,再同时展示,先部分,再整体,饱含浓浓的诗意,无穷的意蕴,加上诗一般的语言,以及多媒体课件中播放的优美柔和的轻音乐,孕育出美的品味,美的震撼,美的享受,使得学生对“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理解水到渠成!]

  四、赏读全文,总结全文。

  1、赏读全文。

  也许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味无穷的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诞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觉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

  2、齐读。(音乐渐高)

  3、指名说说欣赏了全文以后的感受。

  4、教师总结:老师最想说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人类发现美的眼睛。真诚地祝愿同学们人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

  五、布置课外作业。

  1、背诵全文。

  2、阅读类似课文白鹭这样的美文,写下自己的感受。

  [课外拓展延伸,增加阅读积累,语言积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并使书面语言渐渐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形成语言表达的特色,为学生终生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自我评点】

  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设计中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意蕴无穷的白鹭外形及生活的画面展示,为本堂课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悦耳的音乐声中,直观地欣赏白鹭的生活画面,感受白鹭无穷的韵味,品读课文流畅优美的语言文字,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以读为主,以读为本,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训练

  教学设计是简单的,学生的学习是快乐的!在读中享受白鹭“色彩搭配和谐,身段大小适宜”的形美;在读中感悟白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的意美,并在诗意化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个别入情朗读,集体入境诵读,努力达到诗意化的最高读书境界。在读中积淀课文诗一般的文学语言,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3、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第一部分“读中品味白鹭精巧如诗”的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着力从对白鹭外形的三处描写入手,根据个体阅读的阅读感受寻找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受可言。在第二部分“读中品味白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的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读中遐想白鹭韵味无穷的生活画面,并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提炼自己独具匠心的“画名”,根据自己的感受为画配上“画外音”,再给课文想象补白,加上多媒体课件的适时运用,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在极其开放、自由的对话平台中,师生、生生间的交流魅力四射,孕育出学生独特的感悟和想象,美的震撼和美的享受;孕育出充满浓浓语文色彩的快乐课堂!

  4、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白鹭》教案8

  作者:宋亮

  执教者:宋亮 时间:20xx年4月

  内容:教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白鹭》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白鹭的美――如诗如画如歌。

  2、品味好词佳句,鼓励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学习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1、同学们见过白鹭吗?

  2、我们来看有关白鹭的录像,(播放白鹭的生活资料篇)。

  3、白鹭看似平常,可在郭沫若的笔下是一首精巧的诗。(板书:精巧的诗)

  4、仔细看看图,试着再读§1-5,试着自己描述白鹭的样子。(生答)

  5、刚才同学们都描绘了白鹭高贵、典雅的气质,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试着自己练读。

  6、谁先来试一下?

  哪一小节感受最深就读哪一节?

  7、看来,白鹭的'外型已经吸引了你的关注。

  让我们再读§1-5. ( 读完后师述: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

  8、郭沫若先生对白鹭情有独钟,这让他关注白鹭的一举一动。

  请你读读§6-8,注意白鹭的生活习性,注意自己的感受

  9、自读完后交流:

  一生§6:先读给大家听,谈谈自己读书的感受 (因为白鹭站在清水田里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

  一生§7:认为这一段写得比较好。读给大家听,最后一句写得非常深刻。(人们说它是在t望,可它真的是在t望吗?)

  一生§8:读给大家听,然后说了自己的感受。(学生说到白鹭在低低地飞,悠然地观看这情景,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10、§7:出示白鹭图,(同时音乐起) 师范读§7

  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说?白鹭站在那儿,它想干什么? (有个学生说白鹭在为远方的朋友祈祷,有个学生说白鹭在欣赏太阳出来时美景,有个学生说白鹭在为朝阳添上一抹美丽的色彩……)这个孩子读, 齐读§7

  11、这么美的一幅情景,谁愿意为它取个名字?

  晨光下的天使(说理由)

  蓝天下的精灵(灵动的小鸟)

  把这种天使、精灵、灵动的小鸟的感觉读出来。

  12、还有什么画面给你感受深,让你心驰神往。

  §6:一生说,出示又一幅画。(白鹭站在清水田里钓鱼图)

  13、这么美的画,可惜缺少画外音。用你们的朗读配上画外音, 试着读读看。( 指名读)你的朗读让我沉醉,同学们满意吗?试着一起读。

  14、这么美的画,想不想为它取个名字?

  15、§8图画非常美丽,惊鸿一瞥。出示图:师读,拉得近些,多么具有诗意的画面,希望通过你们的朗读把这种诗意读出来。

  你为什么读是时候带着甜甜的微笑?

  生答:我想起了王勃的诗一句,落霞与孤婺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觉得人与自然、白鹭融为一体。

  师:不妨让我们再来感受一次。(读)

  16、让我们再次回眸,再去读§6――8(电脑出示刚才的三幅图)

  17、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

  再看白鹭各种图(生活习性)

  18、师:我听到了一声声惊叹,你们在惊叹什么?

  生:白鹭是一首歌,一首拨动我们心弦的歌

  生: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板书:韵味无穷的诗)

  19、师:自然界的什么动物曾经带给你神往,你们一定会说出很多,但一定会有它――白鹭(出示白鹭图与题目,读课题)

《白鹭》教案9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 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8个生字,会写“素、宜” 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白鹭的图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

  新课教学

  X分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

  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白鹭》教案1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揭示课题后播放多媒体:夕阳西下,美丽的河塘边,草色青青,芦苇茂密,一群白鹭,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头,有的突然栽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

  2、学生谈感受,重温杜甫的名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提醒学生注意:“蓑”是平舌音,声母是“s”;“嗜”是翘舌音,声母是“sh”;“喙”读“huì”。

  2、指名回答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颜色、身段、觅食、栖息、飞行等)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其他同学点评。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一句话,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弄懂“精巧”的意思,体会“诗”的特点。

  (3)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学习第二段(2~5自然段)

  (1)围绕上述问题同桌合作学习;

  (2)交流:启发学生先从“颜色的配合”“身体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概括描写,再从白鹭“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线型结构”以及“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白鹭的精巧。之后,让学生将白鹭与白鹤、苍鹭进行对比,从“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中进一步感受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和谐之美。

  (3)朗读训练

  3、学习第三段(6~9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的?

  交流:写了白鹭的觅食、栖息、飞行和不会唱歌。

  (2)指名读,你从这一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

  A、“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在这段话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白鹭只会用长喙啄鱼,而作者说它“站着钓鱼”,这是一种拟人手法的妙用。

  B、“这只白鹭真的在遐想、了望吗?”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白鹭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美。

  C、“黄昏的空中,偶尔可以见到白鹭在低低的飞。”此情此景如诗如画。当你悠然地观看这情景,有什么感受呢?

  D、“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改陈述句:白鹭本身就是一首歌。那么,为什么说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白鹭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脱俗,它不就是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一首无声的歌吗?)

  4、学习第四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三、.总结全课

  1、齐读第一段、最后一段,说说它们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齐读全文

  四、作业

  实践活动:开展朗诵比赛;阅读散文或散文诗,增强文化底蕴。

《白鹭》教案11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感受白鹭的美。

  一、揭示课题

  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白鹭,同学们见过吗?(出示挂图)让同学观察,然后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⒉郭沫若先生也曾为白鹭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十六课《白鹭》。(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课文。

  ⑴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句子。

  ②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

  ③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⑵同学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⒉检查自学效果。

  ⑴分节朗读课文,协助纠正字音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⑵看图理解“蓑毛”、“喙”、“流线型”。

  ⑶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⒊默读课文,根据总分总的结构特点给课文简单的划分段落。(不作过高要求)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⒋分段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⒈同学仔细观察田字格的生字后,板演。

  ⒉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⒊同学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作业

  ⒈朗读课文。

  ⒉誊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同学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复习

  ⒈听写词语。

  蓑毛 配合 嗜好 美中缺乏 长喙 孤独 平稳 韵味无穷

  ⒉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白鹭的?

  二、精讲课文

  a、学习第1~5节

  1、(出示画面)瞧,这就是白鹭。

  2、课文诗怎样描绘白鹭外形的?自读1~5节。

  3、朗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b 、学习6~8节

  1、自读6~8节,在你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假如给你一张白纸,你会画些什么?

  2、交流第一幅画面。

  (生描述——出示画面——配音——取名,区别“钓鱼”与“捕鱼”——齐读)

  3、交流第二幅画面。

  (生描述——出示画面,师范读——想象或许还在干什么——朗读)

  4、交流第三幅画面。

  (出示画面——朗读——取名)

  5、刚才同学们用心描绘出了三幅韵味无穷的画面(出示画面)。齐读6~8节,能背的试着背一背

  c、学习第9~10节

  1、引读第9~10节

  2、为什么说白鹭的自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呢?欣赏一组画面。

  3、小结

  4、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三、总结全文

  1、赞美白鹭

  2、(出示一组画面)欣赏白鹭独特的美。

  板书:

  16 白鹭

  颜色的配合

  精巧的诗 身段的大小

  美

  韵味无穷的诗 觅食 栖息 飞行

《白鹭》教案12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出示白鹭鸶图片)这是一只……

  生:白鹭鸶

  师:白鹭鸶是一种喜欢群居的水鸟,全身雪白,体态优雅,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白鹭鸶有关。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一起读课题。

  生:22 最后一只白鹭鸶

  师:读着这样一个课题,再来看这幅图,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他为什么成了最后一只白鹭鸶?

  生:刚才说了,白鹭鸶是一种喜欢群居的水鸟,其他的白鹭鸶到哪里去了?

  生:白鹭鸶快灭绝了吗?

  师:会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文本。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125页,先自己把课文读一遍,在了解故事的同时,注意读准生字词。

  生:(学生自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我来检查一下生字词能不能读准。(大屏幕显示,指名读)

  生:山猪潭 坪林村 搬家 水域 售屋中心 遗失启事

  师:“坪林村”的“坪”是后鼻音,“林”是前鼻音,这个词不太容易读,我想听你再读一遍!

  生:坪林村

  师:真不错!再请一个同学来读这些词。(指名读)

  生:山猪潭 坪林村 搬家 水域 售屋中心 遗失启事

  师:全班齐读!

  生:(齐读)山猪潭 坪林村 搬家 水域 售屋中心 遗失启事

  师:“山猪潭坪林村”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请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看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读)

  生:坪林山脚下,有一个山猪潭。潭边的坪林村住着几十户人家,他们的祖先引潭里的水,将潭边坡地开发成水田,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过得平静的日子。

  师: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景象?

  生:我看到了一座高山,还看到了一个水潭,还有一个小村庄。

  师:再看仔细一些,山是怎样的?水潭又是怎样的?

  生:山上长满了树,郁郁葱葱的。

  师:哦,你看到了一片绿色的山林,真美!(板书:绿色的山林)

  生:水潭很宽阔,水很清澈。

  师:天空呢?

  生:天空是蔚蓝的。

  师:所以潭水……

  生:也是蔚蓝的。

  师:你看到了一个蓝色的湖泊。(板书:蓝色的湖泊)还有同学看到了一个小村庄。

  生:我想到了陶渊明的《桃花园记》,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园。

  师:确实很美!只有这些吗?还有一些特别的景致,这里虽然没有描写到,但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里还有一些特别的景色。

  生:我还看到了一群白鹭鸶在天空飞翔。

  师:你真幸运,还看到了一群白色的鹭鸶。(板书:白色的鹭鸶)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知道了,这个地方有(指向板书)蓝色的湖泊,有绿色的山林,还有白色的鹭鸶,真是一幅色彩艳丽、美丽和谐的山水田园画呀!想去看看吗?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大屏幕出示动画,教师配乐有感情地介绍)坪林山上,绿树成荫。坪林山脚下,有一个山猪潭,潭面宽阔,潭水清澈明亮,映着蓝蓝的天,闪着迷人的蓝色。潭边的相思林碧绿幽深,鸟语花香。潭边的坪林村住着几十户人家,他们的祖先引潭里的水,把潭边坡地开发成水田,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过着平静的日子。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群白色的鹭鸶,他们也被这里的风景所吸引,在这里安了家,常常在潭边捕鱼,或在田间漫步,也过着平静的日子。美吗?

  生:美!

  师:由于这里环境优雅,建筑商计划在这里建一座最高级的山庄。这个消息传来,住在潭边的鹭鸶们都议论纷纷,心里很担心,打算搬到更偏一点的地方去。鹭鸶们担心什么呀?同桌之间也议论一下。

  生:(议论)

  师:刚才你们这些鹭鸶们都在“议论纷纷”,你们在议论些什么呀?(指名说)

  生:他们会不会把这里破坏掉啊?把树砍了,或是把这里的水弄脏。

  师:哦,你在为这里的生存环境担心。你呢?(指名说)

  生:他们要是把这里的环境破坏了,我们以后还可以在这里生存吗?

  师:你在为我们将来的生存状况担心。你呢?(指名说)

  生:他们这些人会不会捕杀我们啊?

  师:你在为大家的安全担心。带着你们的担心,一起来读这句话。(大屏幕出示文字)

  生:这个消息传来,住在潭边的鹭鸶们都议论纷纷,心里很担心,打算搬到更偏一点的地方。

  师:所有的鹭鸶都是这么想的吗?

  生:有一只白鹭鸶却没那么紧张。

  师:他是怎么想的呀?

  生:他想,如果这里变成了山庄,那我们山猪潭不是就更热闹了吗?

  师:他以为来的人多了之后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生:这里人多了之后会更热闹,人们和鹭鸶们可以和谐相处。

  师:这只白鹭鸶有着美好的愿望。他的愿望其实是和许多人的愿望是一样的。默读文章接下来的一个自然段,看看人们的愿望是怎样的?(学生默读)

  生:人们的愿望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给家人一个亲水的空间,给自己一个可以看见白鹭鸶的水域。

  师:这是建筑商打出的一则……

  生:广告。(大屏幕显示广告)

  师:从这则广告里,我们可以知道人们的愿望。建筑商也是利用人们的这一愿望,吸引人们到这里来入住。请一个同学把这则广告再读一遍。(指名读)

  生: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给家人一个亲水的空间,给自己一个可以看见白鹭鸶的水域,欢迎入住有山有水的“鹭鸶潭”。

  师:我想在这则广告后面各加半句话,可以吗?

  生:(默许)

  师:你再来读。

  生: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师:这里有一片绿色的山林;(指向板书)

  生:给家人一个亲水的空间,

  师:这里有一个蓝色的湖泊;(指向板书)

  生:给自己一个可以看见白鹭鸶的水域,

  师:这里有一群白色的鹭鸶。(指向板书)

  生:欢迎入住有山有水的“鹭鸶潭”。

  师:你愿意入住到这里来吗?

  生:愿意!

  师:因为你也想给家长和自己一个……

  生:亲水的空间……

  可以看见白鹭鸶的水域。

  师:看来广告的作用是起到了,因为我们都有着美好的愿望。这些愿望最后实现了没有呢?山庄建好之后,我们还可以看到美丽的白鹭鸶吗?

  生:不能。

  师:鹭鸶们都到哪里去了?

  生:飞走了。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4-7段,把描写白鹭鸶飞走了的句子画下来。

  (学生自读勾画)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我找到了第4自然段中的这一句:“一些不习惯的鹭鸶都先搬走了。”

  生:我找到了第5自然段中的这一句:“暑假还没过完,鹭鸶们都急着飞走了。”

  生:我还找到了第7自然段中的这一句:“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

  师:(大屏幕并排显示这三句话)从这三处描写,我们知道山庄建好之后,我们却再见不到白鹭鸶了,因为白鹭鸶都……

  生:飞走了。

  师:比较这三处描写,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鹭鸶们离开的时候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先是“不习惯”,后来是“急着飞走了”,最后是“立刻就搬家”。

  师:你真会读书,能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那么,是什么导致白鹭鸶这样迫不及待的离开呢?请同学们再读这一部分,把原因找出来做上记号。

  (学生自读批注)

  师: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原因?(指名说)

  生:山庄开始动工了,工程车来来往往,整天轰隆轰隆的,尘土飞扬,

  师:于是……

  生:(齐读)一些不习惯的鹭鸶都先搬走了。(大屏幕出示:轰隆轰隆 尘土飞扬)

  师:这是这些白鹭鸶飞走的原因。别的白鹭鸶呢?

  生:那巨大的看板,挡住鹭鸶回家的路线。加上工人抽取潭里的水,不到半个月工夫,山猪潭变小了。

  师:于是……

  生:(齐读)暑假还没过完,鹭鸶们都急着飞走了。(大屏幕出示:挡住路线 抽取潭水 潭变小了)

  师:又一批白鹭鸶飞走了。就剩下最后一只白鹭鸶了,后来呢?

  生:水田不见了,草地不见了,潭边的相思林被砍光了。潭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小到当白鹭鸶去喝水的时候,整个潭边的工人,售屋中心的小姐们都跑出来,大叫:“你看!白鹭鸶,真的有白鹭鸶呢!”

  师:于是……

  生:(齐读)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大屏幕出示:水田不见了 草地不见了 相思林被砍光了 潭面越来越小 工人和小姐们大叫)

  师:鹭鸶们一批比一批走得急切,是因为这里的环境一天比一天……

  生:恶劣。

  师:就连最后一只白鹭鸶也不堪忍受,仓皇离开。你能理解这些鹭鸶们的感受吗?

  生:能够。

  师:带着我们的理解,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些文字,男生读环境的变化,女生读鹭鸶的反应。(大屏幕出示文字)

  男:山庄开始动工了,工程车来来往往,整天轰隆轰隆的,尘土飞扬,

  女:一些不习惯的鹭鸶都先搬走了。

  男:巨大的看板,挡住鹭鸶回家的路线。加上工人抽取潭里的水,不到半个月工夫,山猪潭变小了。

  女:暑假还没过完,鹭鸶们都急着飞走了。

  男:水田不见了,草地不见了,潭边的相思林被砍光了。潭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小到当白鹭鸶去喝水的'时候,整个潭边的工人,售屋中心的小姐们都跑出来,大叫:“你看!白鹭鸶,真的有白鹭鸶呢!”

  女: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

  师:(大屏幕显示一只白鹭鸶飞走的图片,教师配乐深情补白)最后一只白鹭鸶,原本期望与人们友好相处,可是最终却带着万分的恐惧,匆匆忙忙的离开了自己的家园。他孤零零的在空中飞行,想到了自己曾经和同伴们一起戏水的宽阔的山猪潭,想到了自己曾经栖息枝头的相思林,想到了那片碧绿的草地……可是这一切现在都不复存在了。(此处有学生深情补白“可是这一切现在都没有了”。)

  师:文章读到这里,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痛心

  生:悲愤

  师: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就是……

  生:(齐)痛心疾首(板书:痛心疾首)

  师:当白鹭鸶飞起来的时候,他看见抗议的环保人士举着牌子,那牌子上写着一则“遗失启事”,请一位同学来读。

  生:遗失启事,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个蓝色的湖泊,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片绿色的山林,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群白色的鹭鸶,捡到的人请还给坪林村,还给山猪潭,还给大自然。一群痛心疾首的环保工作者。

  师: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个蓝色的湖泊,你看——

  生:(大屏幕出示,学生齐读)工人抽取潭里的水,不到半个月工夫,山猪潭变小了,潭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师: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片绿色的山林,你看——

  生:(大屏幕出示,学生齐读)潭边的相思林被砍光了。

  师: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群白色的鹭鸶,你看——

  生:(大屏幕出示,学生齐读)一些不习惯的鹭鸶都先搬走了。暑假还没过完,鹭鸶们都急着飞走了。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

  师:(指向板书)这里原本山青水秀,可是现在……

  生:(齐)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个蓝色的湖泊。(教师擦去板书中“蓝色的湖泊”)

  师:这里原本山林翠绿,可是现在……

  生:(齐)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片绿色的山林。(教师擦去板书中“绿色的山林”)

  师:这里原本生活着一群白鹭鸶,可是现在……

  生:(齐)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群白色的鹭鸶。(教师擦去板书中“白色的鹭鸶”)

  师:这些都是因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这里重复用了三个“我们在这里遗失了”,每个遗失都让我们——(指向板书中剩下的“痛心疾首”)

  生:(齐)痛心疾首

  师:带着你的惋惜,带着你的痛恨,再来读这则遗失启事:

  生:深情朗读“我们在这里遗失了……”

  师:这些还还得回来吗?

  生:回不来了。

  师:如果我们还不停止这样的破坏,我们遗失的又岂止这些呢?我们还遗失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遗失了白鹭鸶对我们的信任,还遗失了环保的意识。对于课前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在知道答案了吗?

  生:知道了。

  师:(并排出示广告语和遗失启事)对比来看这则广告和遗失启事,你想对建筑商说什么?

  生:请不要破坏环境。

  师:你想对所有的人们说什么?

  生:请保护环境。(板书:保护环境)

  师:这节课,我们伴随着最后一只白鹭鸶一起去感受了一次坪林村的变化。请同学再齐读课题。

  生:(齐)22 最后一只白鹭鸶

  师:现在,坪林村已面目全非,我们也仿佛听到那群白鹭鸶在坪林村的上空哀呜,他们的家园已不堪回首,他们现在已经……

  生:无家可归。

  师:你们愿意邀请他们到我们的家乡来定居吗?

  生:愿意

  师:那我们仿照广告语和遗失启事给白鹭鸶们写一份邀请函吧。

  生:(仿写邀请函)

  师:谁来对白鹭鸶发出邀请?

  生:给你一片绿色的山林,给你一个蓝色的湖泊,给你一个动物的乐园,欢迎入住美丽的江城武汉。(掌声)

  生:我们这里有翠绿的龟山,我们这里有川流不息的长江汉水,我们这里有风景秀丽的东湖,欢迎来我的家乡武汉定居。(掌声)

  师:(还有学生想发言)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一一交流。课后把我们今天在课堂上的感受和心愿告诉更多的人吧,让更多的人都来……(指向板书)

  生:(齐)保护环境!

  师:下课。

《白鹭》教案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猜到了吗?对,就是白鹭。(出示图片)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此文。

  你熟悉郭沫若吗?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二、初读课文

  1、请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2、检查:

  ○1生字词:

  鹤蓑喙嵌框嗜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提问: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指导分段:

  一(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二(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三(6—9)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四(10)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三、赏析课文

  (一)第一段、第四段

  1、指名读第一、第四段。齐读。

  2、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3、在你的脑海中,诗留下什么印象?

  (语言精练形象,节奏感强,充满意境)

  4、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这样比喻表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过渡

  1、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请朗读第二段,分别找出与白鹭是“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的语句。

  2、学生交流。(2、5小节与白鹭是“精巧的诗”相对应;6、7、8小节与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

  (三)第二段

  1、再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段是概括描写,哪小节对应这一节进行了具体描写?(第五自然段)

  2、出示第五小节。

  “颜色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读后有何感觉?

  “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你有什么体会?

  (身段精巧,颜色和谐,一切都很适宜,的确精巧如诗。)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3、指导朗读,体会作者语言优美如诗。

  (三)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段作者为了表现“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觅食、栖息、飞行及白鹭不会唱歌)

  2、其实这几方面在作者的笔下恰如几幅优美的画,让我们来品味品味。指名分节读6、7、8、9小节。你能概括这几幅画面吗?(白鹭钓鱼图○6;白鹭瞭望图○7;白鹭晚飞图○8)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小节,你最喜欢哪一幅图?说说你的体会。四人小组交流。

  4、汇报:

  白鹭钓鱼图:

  作者联想丰富,用拟人的手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以比喻的方法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韵味十足。

  指导朗读。

  白鹭瞭望图:

  画面富有诗意:孤独、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不大安稳、却很悠然、一种嗜好。引导学生感受白鹭孤独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的美。

  指导朗读。

  白鹭飞行图:

  指名读。你是怎么体会“偶尔”这个词的?(说明白鹭低飞并不常见)

  “悠然地观看这情景,可说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你体会到什么?(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带来无穷乐趣。)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体会悠然的心境,读出享受的情趣。

  5、尽管白鹭的无声会让人觉得美中不足,但“无声胜有声”,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齐读第九小节。

  你有什么体会?(白鹭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脱俗,它就是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一首无声的歌。)

  自由练读。

  6、这几幅优美的图画令人沉醉,让我们把它们记在脑海中,指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四)第四段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韵味无穷的诗了吗?(白鹭外形精巧,给人类美的享受;白鹭静静地“钓鱼”、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飞行,高雅脱俗,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带给人无比的快乐。)指导朗读。

  这段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与第一段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四、.总结全文

  1、练读全文,将你读得最有意境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

  2、生活中有没有哪些情景也充满韵味?(竹涛声声;白鸽群飞;日升日落……)

  3、白鹭是一首诗,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作者的语言也精美如诗如画,大家要反复咀嚼。

《白鹭》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身段”等15个词语。

  2、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

  (2)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2、教学难点

  (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学习任务单、多媒体课件、作者资料、白鹭的图片等。

  2、学生准备:搜集白鹭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完成学习任务单预习部分。

  四、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杜牧的古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吗?(预设:白鹭)对,就是白鹭。

  2、出示白鹭的图片,了解白鹭。

  其实,白鹭作为一种常见的水鸟,不仅受到古人的青睐,很多现代作家也对他情有独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的散文《白鹭》。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赞美白鹭的?找到相关的语句。标画下来,读一读。

  2、检查预习

  (1)出示:白鹭、嫌弃、黛色、镶嵌

  镜匣、嗜好、清澄、铿锵

  ①指名生读,注意后鼻音“清澄”“铿锵”。

  ②全班齐读。

  ③理解词语:嗜好、镜匣、清澄、铿锵。

  (2)指导书写

  出示:宜、鹤、嫌、朱、嵌、框、匣、哨、恩、韵

  ①这是本课需要会写的生字,这节课我们先重点学写两个比较难写和易错的字:嫌和匣(出示:嫌、匣)

  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要想写好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小妙招吗?

  ③师板书,生书空。

  ④生练写,每个字练写2遍。

  3、整体感知

  (1)白鹭之所以被古今文人所称颂,必定有她独特之处,那郭沫若又是怎样赞美白鹭的呢?

  (2)指名生回答。(相机出示: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②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三、走近白鹭,感悟“精巧”

  (一)理解“精巧”

  是啊,白鹭就像一首诗,那你觉得哪个词语最能概括白鹭的特点?(相机板书:一首精巧的诗)

  1、理解“精巧”:在你看来,什么样的诗算得上精巧?(指名生说)

  2、课件呈现“精巧”的解释:

  汉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第35中曾提到过诗歌语言的精巧,说“是以言对为美,贵在精巧”。意思是说“诗歌中的言语的音、韵、意”要对称、般配,对称、般配到极致就是“精巧”。

  (二)整体感知白鹭的“精巧”

  1、请同学们朗读全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全班交流。(相机板书:外形美、画面美)

  四、学习2—5自然段,感悟外形美。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体会,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白鹭的外形美?找到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小组内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

  预设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①理解“适宜”:什么叫“适宜”?

  ②抓住“一切”:是啊,一切都很适宜。请问这“一切”指的是什么呢?

  ③无论是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白鹭都是那样的恰到好处,谁能读出白鹭的外形精巧?(指名生读)

  ④出示白鹭的图片:瞧,这就是和谐优美的白鹭,让我们再来一齐读读这句话吧。(生齐读)

  预设2: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①你从哪些词语看出白鹭的外形美?(引导生抓住关键词“太大而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了”感受白鹭的独特美)

  ②相比之下,白鹭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出示白鹤、朱鹭、苍鹭与白鹭的`对比图)

  ③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白鹭的美?(对比)

  ④从这鲜明的对比中,你又体会到什么呢?

  ⑤指名生朗读。引导生读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⑥谁能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指名生1、生2读)

  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预设3: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1)抓关键词语,感受颜色之美。

  ①结合“雪白”“铁色”“青色”等关键词语体会颜色搭配之巧妙、和谐。

  ②那就请你读出白鹭的颜色美吧。(指名生读,师生合作读,齐读)

  (2)抓住关键句,感受白鹭的美无可挑剔。

  出示:“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①出示《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②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③那作者把这段文字巧妙的改用在白鹭身上,又有什么用意呢?

  ④谁能把这份无可挑剔的美读出来?(指名多名生读)

  (3)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师生齐读)

  (4)背诵第5自然段:出示白鹭的图片,谁能给这幅白鹭近景图配上画外音?(指名生背诵第5自然段)

  小结:白鹭无论是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是那样的般配,美的恰到好处,所以,在作者眼里(出示,齐读)“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近距离感受到白鹭的精致、小巧、玲珑、美妙,其实白鹭之精巧不仅仅流露于外形,更流露于它生活的点点滴滴。

《白鹭》教案15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 8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鸶飞走的原因。

  4.品读重点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中表达方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 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5.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鸶飞走的原因。

  教学难点:

  品读重点词句,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白鹭鸶这种动物吗?(课件出示图片)

  2.白鹭鸶是一种喜欢群居的水鸟,全身雪白,体态优雅,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我们今天学 习的这篇课文就与白鹭鸶有关。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一起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是最后一只白鹭鸶?它的同伴呢)

  二、整体感知

  1.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文本。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 125 页,先自己把课文读一遍, 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同时要注意读准生字词。

  2.谁来说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引导学生按事件的六要素把故事概括得简要而完整。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讨。

  1. (课件出示坪林山美景图)坪林山上,绿树成荫。坪林山脚下,有一个山猪潭,潭面宽阔,潭水 清澈明亮,真是天光云影共徘徊,鸟语花香醉人心。潭边的坪林村(学生接读第一自然段) 。不知什么 时候来了一群白色的鹭鸶,他们也被这里的风景所吸引,在这里安了家,常常在潭边捕鱼,或在田间漫 步,也过着平静的日子。 这眼前的美景不是我们的想象,而是真真实实的存在着!这样的美景让你感受到什么呢?(宁静、幽美)

  2.这样的美景不仅吸引了我们,更吸引来了一群建筑开发商的到来。 过渡:对于他们的到来,白鹭鸶心里怎样想?

  A.议论纷纷,心里很担心。联系课文说说你认为它们会担心什么呢?(有感情的朗读)

  B.有着美好的愿望。 (谁有什么愿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有感情的朗读) )

  3.是啊,一只白鹭鸶有着美好的愿望——这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愿望。这不仅是白鹭鸶的, 也是我们人类最初的美好愿望啊。 (出示广告词,先指名读,再联系前文师生接读。 ) 引导学生品悟从广告词的句式排列中感受到什么?

  4.这么宁静优美的环境怎么不让人心生向往呢?可往往事与愿违。仔细读一读 4-7 段勾画出环境 变化的句子,看看发生了些什么事?

  (1)工程车来来往往,整天轰轰隆隆的,尘土飞扬。

  A.噪音和尘土让鹭鸶们不习惯。他们习惯的是什么?联系前文想一想,说一说。

  B. (失去了平静,安静。 )指导读:一些不习惯的鹭鸶都先搬走了。 是啊,听着机器的轰鸣,原本宁静的家园被一只只“怪手”给毁了!

  (2)那巨大的看板,挡住了鹭鸶回家的路线。加上工人抽取潭里的水,不到半月功夫,山猪潭变 小了。 (失去了碧水蓝天) 小结:环境越来越槽糕,白鹭鸶们现在不仅遗失了宁静,更遗失了属于它们的碧水蓝天。出示读: 暑假还没过完,鹭鸶们都急着飞走了

  (3)水田不见了,潭边筑起堤防,堤边正在修建环潭道路,草地不见了,潭边的相思林被砍光了。 潭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小到当白鹭鸶去喝水的时候,整个潭边的工人,售屋中心的小姐们都跑出来, 大叫:“你看!白鹭鸶,真的.有白鹭鸶呢!”

  A.抓住词语体会环境的变化。想象一下,山猪潭会小到什么程度?

  B.出示句子: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 什么让它觉得可怕?(没有了水田,没有了食物,没有了相思树,也就没有了它们栖息的家啊! ) 人们在惊讶的叫着: “真的有白鹭鸶! ”时,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成千 2 上万只白鹭鸶都飞走了,只剩下这是最后一只白鹭鸶!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连这最后一只白鹭鸶都会 失去!是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亲手毁了我们最初的梦想: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与动物和谐共处。

  5.所以,鹭鸶们都飞走了。看看鹭鸶行动的句子,比较这三处写法,你发现了什么?

  A.一些不习惯的鹭鸶都先搬走了。

  B.暑假还没过完,鹭鸶们都急着飞走了。

  C.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

  6.白鹭鸶一批比一批走的急切,是因为这里的环境一天比一天(恶劣) 。就连最后一只白鹭鸶也不 堪忍受,仓皇离开。你能理解这些鹭鸶们的感受吗?带着这样的感受来分角色读读重点句子。 (男生读 环境变化,女生读白鹭鸶的不同反应。 )

  7.最后一只白鹭鸶,原本期望与人们友好相处,可是最终却带着万分的恐惧,匆忙的离开了自己 的家园。他孤零零的在空中飞行,想到了自己曾经和同伴们一起戏水的山猪潭,想到了自己曾经栖息的 相思林,想到了自己曾经散步的草地,可是,这一切现在都不复存在了。如果你是一只白鹭鸶,你会 对人们说些什么呢?

  8.学习“遗失启事”,强化环境意识。

  (1)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一群环保工作者听到了白鹭鸶的诉说,他们举起了一块牌子: (课件出 示遗失启事,以读代讲)

  (2)这一再的遗失!遗失!遗失!让我们感到痛心疾首。但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我们遗失的仅 仅是这些吗?

  (3)现在的山猪潭不在祥和。白鹭鸶们无家可归,你愿意为白鹭鸶在武汉找个家吗?快快模仿广告 语或遗失启事,写下邀请吧! (课件出示邀请函)

  (4)说得多好啊!希望我们现在的悔改还来得及。那么在生活中,面对山猪潭这样的事件,我们应 该怎样做呢?

  五、课堂总结。

  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让最后一只白鹭鸶的悲剧不再有!

  板书设计:

  最后一只白鹭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