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教案【经典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鹭》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目标
1、理解“鹭、嫌”8个生字,会写“素、宜”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词语。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五、教具准备
课件,白鹭的图片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相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2021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对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我们能够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四)老师总结:
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理解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能够说,这个课是很有收获的。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具准备:书本
(三)教学设计
(1)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
2、听写词语,订正。(出示课件12)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寻常常见
忘却流线型结构青色清晨安稳悠然黄昏恩惠
美中不足散文诗
3、抽查背诵。
(2)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
重点句子解析。(出示课件13)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使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
板书:精巧的诗
②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能够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③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能够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出示课件14)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实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
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出示课件15)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出示课件18—20)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板书:图画美)
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能够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板书:清澄美)
师生共同总结:
背景———黄昏
状态————低飞
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3)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指正)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21)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赞美
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2、通读课文。
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22)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喜爱赞美
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
(4)小结。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使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5)布置作业。
使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白鹭》教案2
目标:
1、学习本课6个生字,8个生词,要做到会读,会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能理清条理,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感受白鹭的美。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能理清条理,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感受白鹭的美。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白鹭。板书课题。问:你想到什么?(白鹭是什么,是写白鹭的,写了白鹭的什么)
2、
(白鹭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投影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们唐代诗人杜甫就曾经写过白鹭。你觉得写得好吗?美在什么地方?指名答。诗里仅仅用了这么几个字就让我们感觉到了景物的美丽。我们可以用个什么词语来形容这几句诗?(理解精巧)
3、谁见过白鹭?投影出示图片及录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⑴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⑵想想写了白鹭的哪些方面?
⑶划出你不懂的地方,写出你想到的问题。
2、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3、要求分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情况,纠正读音,读顺句子。
4、指名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
5、交流读书后的收获:课文中写了白鹭的哪些方面?(写了①白鹭的身段、颜色(2~5)
;②写了白鹭的捕食、栖息、飞行(6~9)。)板书。
6、读读1、10两个自然段,说说讲的`什么?(白鹭是一首诗。)
7、为什么这么说?
8、
让学生带着问题再默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划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学生分组讨论,比较白鹭与古诗的特点。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投影。
9、朗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与喜爱。
10、
质疑:读了课文后有什么疑问?(针对字词或句子进行提问)酌情解决。(如果问题过多,要求学生把写下的问题写在纸上,下课交来。)
结束语:我们会在第二节课内进行解决。
三、书写生字。
1、要求观察生字的形,相互提醒易错的部件。
2、描红、临写生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白鹭》教案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感受白鹭的美。
一、揭示课题
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白鹭,同学们见过吗?(出示挂图)让同学观察,然后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⒉郭沫若先生也曾为白鹭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十六课《白鹭》。(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课文。
⑴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句子。
②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
③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⑵同学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⒉检查自学效果。
⑴分节朗读课文,协助纠正字音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⑵看图理解“蓑毛”、“喙”、“流线型”。
⑶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⒊默读课文,根据总分总的结构特点给课文简单的划分段落。(不作过高要求)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⒋分段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⒈同学仔细观察田字格的生字后,板演。
⒉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⒊同学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作业
⒈朗读课文。
⒉誊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同学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复习
⒈听写词语。
蓑毛 配合 嗜好 美中缺乏 长喙 孤独 平稳 韵味无穷
⒉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白鹭的?
二、精讲课文
a、学习第1~5节
1、(出示画面)瞧,这就是白鹭。
2、课文诗怎样描绘白鹭外形的?自读1~5节。
3、朗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b 、学习6~8节
1、自读6~8节,在你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假如给你一张白纸,你会画些什么?
2、交流第一幅画面。
(生描述——出示画面——配音——取名,区别“钓鱼”与“捕鱼”——齐读)
3、交流第二幅画面。
(生描述——出示画面,师范读——想象或许还在干什么——朗读)
4、交流第三幅画面。
(出示画面——朗读——取名)
5、刚才同学们用心描绘出了三幅韵味无穷的画面(出示画面)。齐读6~8节,能背的试着背一背
c、学习第9~10节
1、引读第9~10节
2、为什么说白鹭的自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呢?欣赏一组画面。
3、小结
4、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三、总结全文
1、赞美白鹭
2、(出示一组画面)欣赏白鹭独特的美。
板书:
16 白鹭
颜色的配合
精巧的诗 身段的大小
美
韵味无穷的诗 觅食 栖息 飞行
《白鹭》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会写12个字,积累“适宜、嫌弃、镜匣、清澄”等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背诵课文。
3.通过优美生动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作者借助具体的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优美生动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作者借助具体的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
1.出示诗歌《咏白鹭》。
咏白鹭
宋 陈普
我在这边坐,尔在那边歇。
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
2.学生朗读诗歌,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3.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你首先想到了哪首诗。
预设:
关于白鹭的诗歌有很多,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导入新课。
美丽的荷塘边,一群白鹭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头,有的突然冲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
多么美的画面的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白鹭的优美。
5.走进作者: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主要作品:诗集《女神》、《星空》等;历史剧《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 回忆录《洪波曲》等。一生创作了极多文学作品。
二、检查预习,掌握生字。
1.本课的生字较多,而且有些还比较复杂,你能够认识它们吗。
出示词语指读:
白鹭 嫌弃 长喙 黛之 镜匣 嗜好 镶嵌 清澄
2.生字从词语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鹭 匣 嗜 嫌 嚓 黛 嵌 澄
3.注音领读。
4.重点掌握词语“嫌弃、黛色”的意思。
预设:
嫌弃:厌恶而不愿意接近。
黛色:青黑色。
5.现在我们打开优教学生字,学习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我们在书写时一定要先把坐姿规范一下。请拿起你的钢笔跟老师一起写字吧。
(1)出示生字:宜、鹤、嫌等12个生字。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4)小组合作,研究书写这些生字的注意事项。
重点指导:
利用形近字区别法,记住“嫌、哨、恩”的写法。
(5)学生临习生字。
教师巡回指导。
6.积累词语。
精巧 配合 身段? 适宜 白鹤 生硬 寻常 忘却 流线型 镜匣 清晨
孤独 安稳 悠然 黄昏 形象化 美中不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读一读课文,去感受作者表达的感情吧。把你的感情读出来。
3.小组交流不理解的句子,分享优美的句子。
四、赏析课文,感受美好
白鹭是诗人的爱物,让我们在文章中一起领略白鹭的美。画出描写白鹭外形的句子,看一看白鹭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感受外形美
1.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你从哪一段的`描写中感受到了白鹭的外形美。
预设: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提出问题: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展示了白鹭的外形美的。
预设:颜色和形体(色素的配合和身段的大小)。
2.出示句子: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预设:
“那……那……那……那……”连用四个“那”字,从“簑毛、结构、喙、脚”(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脚)描写白鹭的美。
3.出示句子: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
“增-减、素-黛;长-短、白-黑”选用四对反义词,运用整齐的句式,写出了白鹭的外形美。
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白鹭的热爱。
4.除了描写白鹭,作者还描写了哪些鸟。
为什么要描写这些鸟。
预设:
作者还描写了白鹤、朱鹭、苍鹭等几种鸟。这样做的目的是跟白鹭形成对比,在展示白鹭独特的美的同时,也体现作者对白鹭的情有独钟。
(二)感受图画美
白鹭外形美,同时,作者描写白鹭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图画美。
《白鹭》教案5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 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8个生字,会写“素、宜” 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白鹭的图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
新课教学
X分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
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白鹭》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写本课的10个字。会正确读写“精巧、配合、身段”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
1.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两句话,体会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白鹭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感悟开头结尾相呼应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领,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一开始,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教师范读)
2.激趣:其实,这首诗还是个谜语,写的是一种我国南方的水鸟,知道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
1 白鹭。
3.白鹭既平凡,又不平凡。白鹭入诗,古就有之。除了杜牧写的,杜甫也写过,记得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实,何止是古人,我国现代杰出的大诗人、作家郭沫若也写了白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生齐读课题——1 白鹭
4.那么,为什么古今诗人都喜欢描写白鹭呢?到底白鹭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吸引了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从品读郭沫若先生的《白鹭》开始探寻——
设计意图:
通过古诗自然引入《白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自学生字词,力争把课文读通读顺,同时要思考: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画下来。
2.学生自由读书,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了解自学情况。
3.读后汇报:在郭沫若的眼中,白鹭是什么?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4.质疑问难: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关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与结尾相呼应,文章结构紧凑,更突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5.朗读第1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说说散文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从诗的短小、精练、节奏感强、富有意境等方面去猜测白鹭的特点,理解作者把白鹭比作诗的写作特色。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读懂读通课文,并了解文章的结构,抓住首尾呼应的两句话质疑,并为下节课作准备。
三、课堂小结。
作者为什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设疑导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有感情地朗读。
2.课文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呢?设计意图:复习导入,直接切入这节课的'重点。
二、体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1.“精巧”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仔细读第1—5自然段,并把具体描写白鹭精巧的语句画下来。
3.自由阅读第1—5自然段,思考、圈画、批注。
4.指名说自己的理解: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5.品读句子“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1)作者具体怎样写了白鹭的外形?
(2)白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感受呢?
(3)白鹭的美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体会第3自然段的对比手法,第5自然段的排比手法)
6.由此看来,白鹭实在是美,美得像一首精巧的诗!你会用哪些词语来赞美它呢?
7.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味道。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动手圈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抓住重点句体会到了白鹭的外形美,感悟到了白鹭的精巧、白鹭的美。
三、体会“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既是一首诗,那它是否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画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6—8 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找出几幅优美的画面。如果请你给看到的画面起名,该起什么名字好呢?
2.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再小组讨论。
3.交流汇报:
在你的脑海中形成画面了吗?你给画面起了什么名字?
4.你最喜欢哪幅画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细细品读,看看是哪些描写使得画面如此生动,从而吸引了你。给你认为值得咀嚼的词句做上记号。
5.欣赏课文配图, 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出示顺序。
A.钓鱼图——
引导学生理解“钓鱼”的拟人化;
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的完整、和谐美;
学习步骤:找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朗读体会。
B.望哨图——
引导理解:
你如果站在小树的绝顶,你有什么感受呢?
而白鹭又是怎样的?(读一读)
你认为它是在望哨吗?
想象说话:它真是在望哨吗?或许它是在___。
C.低飞图——
引导想象:
你看到了什么?黄昏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天空中飞来一群白鹭是一种什么感觉?
朗读感受。
6.这就是白鹭,它钓鱼时的悠闲、望哨时的悠然、飞行时的翩然,让人觉得它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7.可是,仍有人觉得它美中不足。请自由朗读第9自然段,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自由朗读体会。
(2)指名汇报。
理解: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8.总结升华。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
通过读文给画面起名字,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四、课堂小结。
1.白鹭是美的精灵。提问:你们愿意拿起笔,写几句话来赞美白鹭吗?
2.引导学生思考:白鹭是一首诗,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一首诗?让学生说一说,引出罗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设计意图:
写几句话赞美白鹭,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最后用罗丹的一句名言结束了这一课。
【板书设计】
《白鹭》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身段”等15个词语。
2、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
(2)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2、教学难点
(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学习任务单、多媒体课件、作者资料、白鹭的图片等。
2、学生准备:搜集白鹭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完成学习任务单预习部分。
四、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杜牧的古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吗?(预设:白鹭)对,就是白鹭。
2、出示白鹭的图片,了解白鹭。
其实,白鹭作为一种常见的水鸟,不仅受到古人的青睐,很多现代作家也对他情有独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的散文《白鹭》。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赞美白鹭的?找到相关的语句。标画下来,读一读。
2、检查预习
(1)出示:白鹭、嫌弃、黛色、镶嵌
镜匣、嗜好、清澄、铿锵
①指名生读,注意后鼻音“清澄”“铿锵”。
②全班齐读。
③理解词语:嗜好、镜匣、清澄、铿锵。
(2)指导书写
出示:宜、鹤、嫌、朱、嵌、框、匣、哨、恩、韵
①这是本课需要会写的生字,这节课我们先重点学写两个比较难写和易错的字:嫌和匣(出示:嫌、匣)
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要想写好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小妙招吗?
③师板书,生书空。
④生练写,每个字练写2遍。
3、整体感知
(1)白鹭之所以被古今文人所称颂,必定有她独特之处,那郭沫若又是怎样赞美白鹭的呢?
(2)指名生回答。(相机出示: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②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三、走近白鹭,感悟“精巧”
(一)理解“精巧”
是啊,白鹭就像一首诗,那你觉得哪个词语最能概括白鹭的特点?(相机板书:一首精巧的诗)
1、理解“精巧”:在你看来,什么样的诗算得上精巧?(指名生说)
2、课件呈现“精巧”的解释:
汉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第35中曾提到过诗歌语言的精巧,说“是以言对为美,贵在精巧”。意思是说“诗歌中的言语的音、韵、意”要对称、般配,对称、般配到极致就是“精巧”。
(二)整体感知白鹭的“精巧”
1、请同学们朗读全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全班交流。(相机板书:外形美、画面美)
四、学习2—5自然段,感悟外形美。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体会,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白鹭的外形美?找到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小组内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
预设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①理解“适宜”:什么叫“适宜”?
②抓住“一切”:是啊,一切都很适宜。请问这“一切”指的是什么呢?
③无论是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白鹭都是那样的恰到好处,谁能读出白鹭的外形精巧?(指名生读)
④出示白鹭的图片:瞧,这就是和谐优美的白鹭,让我们再来一齐读读这句话吧。(生齐读)
预设2: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①你从哪些词语看出白鹭的外形美?(引导生抓住关键词“太大而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了”感受白鹭的独特美)
②相比之下,白鹭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出示白鹤、朱鹭、苍鹭与白鹭的对比图)
③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白鹭的美?(对比)
④从这鲜明的`对比中,你又体会到什么呢?
⑤指名生朗读。引导生读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⑥谁能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指名生1、生2读)
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预设3: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1)抓关键词语,感受颜色之美。
①结合“雪白”“铁色”“青色”等关键词语体会颜色搭配之巧妙、和谐。
②那就请你读出白鹭的颜色美吧。(指名生读,师生合作读,齐读)
(2)抓住关键句,感受白鹭的美无可挑剔。
出示:“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①出示《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②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③那作者把这段文字巧妙的改用在白鹭身上,又有什么用意呢?
④谁能把这份无可挑剔的美读出来?(指名多名生读)
(3)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师生齐读)
(4)背诵第5自然段:出示白鹭的图片,谁能给这幅白鹭近景图配上画外音?(指名生背诵第5自然段)
小结:白鹭无论是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是那样的般配,美的恰到好处,所以,在作者眼里(出示,齐读)“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近距离感受到白鹭的精致、小巧、玲珑、美妙,其实白鹭之精巧不仅仅流露于外形,更流露于它生活的点点滴滴。
《白鹭》教案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录音带等
教学时间: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16课 第一教时 总第61教时
一、导入新课
老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猜到了吗?对,就是白鹭。(出示图片)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此文。
你熟悉郭沫若吗?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二、初读课文
1、请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②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2、检查:
①生字词:
鹤 蓑 喙 嵌 框 嗜
②指名分节读课文。
③提问: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6—9):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10):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4、分部分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的生字后,板演。
2、引导学生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16课 第二教时 总第62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鹭的?
二、赏析课文
(一)第一段、第四段
1、指名读第一、第四段。齐读。
2、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3、在你的脑海中,诗留下什么印象?
(语言精练形象,节奏感强,充满意境)
4、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这样比喻表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过渡
1、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请朗读第二段,分别找出与白鹭是“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的语句。
2、学生交流。(2、5小节与白鹭是“精巧的诗”相对应;6、7、8小节与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
(三)第二段
1、再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段是概括描写,哪小节对应这一节进行了具体描写?(第五自然段)
2、出示第五小节。
“颜色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读后有何感觉?
“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你有什么体会?
(身段精巧,颜色和谐,一切都很适宜,的确精巧如诗。)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3、指导朗读,体会作者语言优美如诗。
(三)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段作者为了表现“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觅食、栖息、飞行及白鹭不会唱歌)
2、其实这几方面在作者的笔下恰如几幅优美的画,让我们来品味品味。指名分节读6、7、8、9小节。你能概括这几幅画面吗?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小节,你最喜欢哪一幅图?说说你的体会。四人小组交流。
4、汇报:
白鹭钓鱼图:
作者联想丰富,用拟人的手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以比喻的方法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韵味十足。
指导朗读。
白鹭瞭望图:
画面富有诗意:孤独、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不大安稳、却很悠然、一种嗜好。引导学生感受白鹭孤独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的美。
指导朗读。
白鹭飞行图:
指名读。你是怎么体会“偶尔”这个词的?
“悠然地观看这情景,可说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你体会到什么?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体会悠然的心境,读出享受的情趣。
5、尽管白鹭的无声会让人觉得美中不足,但“无声胜有声”,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齐读第九小节。
你有什么体会?(白鹭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脱俗,它就是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一首无声的歌。)
自由练读。
6、这几幅优美的图画令人沉醉,让我们把它们记在脑海中,指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四)第四段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韵味无穷的诗了吗?(白鹭外形精巧,给人类美的享受;白鹭静静地“钓鱼”、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飞行,高雅脱俗,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带给人无比的快乐。)指导朗读。
这段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四、总结全文
1、练读全文,将你读得最有意境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
2、生活中有没有哪些情景也充满韵味?
3、白鹭是一首诗,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作者的语言也精美如诗如画,大家要反复咀嚼。
《白鹭》教案9
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学法的精心指导,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的方面发展的效果比较显著。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收获不大,这就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教者教得费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白鹭》是一篇语言优美、行文诗化的教学文本,全文洋溢着诗情画意,这是一篇引导学生语言欣赏的好教材。我在和学生交流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实施了有效的教学。
一、“画面题名”导入,先声夺人
【师: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找出几幅优美的画面?如果给你看到的画面题名,那该用什么名字好呢?】
启发学生说出“白鹭形巧图、垂钓图、t望图、低飞图。”然后借助多媒体展现四幅图,给学生欣赏。
教学反思:课的伊始,其精彩的导入就好比小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符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教者以给“画面题名”导入,恰到好处。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氛围,而且创设了“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思考的同时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这样的导入,展现了教学环节的新颖性,吸引学生、激起学习兴趣。每个学生会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
二、紧扣四幅图,感受意境美。
【师:你最喜欢哪幅画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细细品读,看看哪些描写使得画面如此生动,从而吸引了你。在你认为值得品味的词句下作上记号。】(学生自读后交流)
1、启发学生说出喜爱“白鹭巧形图”的原因。
从“颜色的配合”“身体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概括描写,再从白鹭“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线型结构”以及“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白鹭的精巧。之后,让学生将白鹭与白鹤、苍鹭进行对比,从“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中进一步感受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和谐之美。
2、启发学生说出喜爱“白鹭垂钓图”的原因。
作者说它在站着“钓鱼”,把它当作人来写了。我仿佛看到诗一般迷人的白鹭,静悄悄地站在清水田里,垂着钓竿,悠然地等待鱼儿上钩,神态是那么闲适自在。确实,青青水田,倒影其中,韵味悠然,怎不令人不知不觉中牵入那特定的意境之中。
3、启发学生说出喜欢“白鹭t望图”的原因。
小树微颤,身披霞光,白鹭在“t望”什么呢?这就增加了启迪艺术想象的空间:它的双眼透出柔和的光芒,它或许在领略清新美好的晨光;它的眼睛灵活的转动着,那样伶俐,或许在选择理想的活动场所;白鹭深情地凝视着远方,双眼就像一泓深潭,它或许正等待远出未归的同伴。它也许在心中呼唤:亲爱的朋友,你快回来吧。
4、启发学生说出喜爱“白鹭低飞图”的原因。
夕阳西下,暮色渐浓,炊烟袅袅。这时你或许想起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或许想象到白鹭低飞时那那舒展、轻缓、自由自在的形态多么迷人啊!
教学反思:叶澜老师曾经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启发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图画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思考中探究,在观察中发现,并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者采用精当而富有诗性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学生灵动的思维被激活,发现的火花被点燃,诗意的表述被引发。这样,整个的.教学过程就是一首诗,一首老师、文本、学生互动共享的诗。教师运用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抓住课文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感受、品味、鉴赏作品那诗一般的语言,身临其境、如痴如醉,进而引导学生模仿作品的语言风格即兴创作。《白鹭》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三、感情朗读,展开丰富想象。
感情朗读要贯穿始终,读中品味,有一种绕梁三日,余音袅袅之意境。白鹭的形美部分读时语气轻缓,美在大小适宜,色彩和谐。三幅白鹭图流淌着宁静、优美、含蓄、飘逸的诗意。这是三首抒情诗,朦胧诗。要读出“静中寓动”的美。让学生仿佛看见白鹭正翩翩起舞,姿态是那样高雅迷人;看见白鹭身着白纱裙,悠然又恬静地微笑着。散文教学要启发、引导学生读出诗文的意境美、意蕴美、语言美。朗读是活的、跃出纸外的,是综合的、融贯显现的,是灵动的,如同给人以生命。成功的朗读赋予课文新的艺术生命,是对课文艺术的再创造。
教学反思: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教材的美,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可以尽情地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精神世界,美化了心灵,指导了言行。
在教学中,有结合白鹭组图的诵读,有再现生活中的白鹭的品读,有体现白鹭无穷韵味的想象读等等,带领学生以读悟情,以读生思。经过学生自己的朗读体会,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鲜活的语言,学生口念心诵,感受着清新活泼的文字,想象着美好的图景,品味着作者的意趣。一遍又一遍吟诵,从感知到领悟,学生胸中有文,脑中有画,对课文所蕴涵的形象美、意境美、情趣美以及语言之美有了深切的感受和体验,朗读时全情投入,朗朗书声尽显白鹭之美。
四、巧设“吟诗绘图”作业,拓展抒怀。
(一)吟诗赞美。
【师:白鹭像芭蕾舞演员,是美的精灵。你们是小诗人,愿意拿起笔,写几句诗来赞美白鹭吗?】
例1:“你像画一样悠然,如歌一般优美,似诗一样精巧。你比白鹤柔婉,比朱鹭轻巧,比苍鹭清纯。”
例2:“你如春天一样轻盈,夏天一样浪漫,秋天一样高远,冬天一样纯洁。”
例3:“像一道清泉,一缕阳光,自在悠闲;像会唱歌的花朵,会跳舞的白云,尽情翱翔在蓝天。”
(二)绘图留影。
【师:你们真心喜欢白鹭,都成小画家了。你们愿意拿起画笔,来描绘白鹭吗?】
教学反思:“吟诗绘图”的作业设计旨在促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深印象,获得意味深长的心灵震动。看似朴素平常,其内在空间却是广远的。走向生活的实践容易操作,走向内心的实践容易忽略,而人的心灵又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通过这样的实践作业直抒胸臆,学生被浓浓的诗意和诗情所感染,最大程度地发挥拓展延伸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力,让学生在充满诗意的教学中获取文本的人文精神和言语智慧。
这节课的教学紧扣“美”展开文本,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对话,让学生到文中去寻找白鹭的外在美,发现文中的语言美。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现了自主、自悟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读、悟、练方面下功夫,在激情导法上把学生引向深入,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仿、自说,牢固建立了知识结构,既发展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留足了空间。教学效果颇佳,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感受到白鹭的优美,激发了学生热爱鸟类和大自然的情感。
《白鹭》教案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借助白鹭和白鹭所在的画面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理解体会课文运用对比描写表现白鹭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借助白鹭和白鹭所在的画面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借助白鹭和白鹭所在的画面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体会课文运用对比描写表现白鹭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诗句揭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哪些有关白鹭的'诗句呢?
2、出示诗句及图片,齐读。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读着诗句,欣赏着图片,大家感觉白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生自由交流。
4、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用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过白鹭,在他的眼里,白鹭就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精读悟法,聚焦表达
1、从“诗”入手,感受白鹭外形的精巧美。
(1)默读课文1—5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集体交流。
①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并读出和谐美。
②白鹤太大而嫌生硬……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里写白鹭,还提到了白鹤、朱鹭和苍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对比描写,通过白鹭与三者对比,突出白鹭的小巧美和寻常美。
③那雪白的蓑毛……黛之一忽则嫌黑。
引导学生抓住“嫌”“一分”“一忽”体会白鹭外形的恰到好处。
拓展阅读:东家之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3)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4)反复朗读,背诵积累。
2、品读画面,感受白鹭活动的韵味美。
白鹭不仅是一首精巧的诗,还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默读课文6—8自然段,细细品读三幅画面,边读边想象,你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的韵味美的?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体会。
(1)清田闲钓图
①为什么不说白鹭“叼鱼”“捉鱼”而是“钓鱼”?从“钓”中你体会到什么?透过画面,你能感受到怎样的心情?
②带着你的感受,读出白鹭的悠闲、惬意以及画面的美好。
(2)清晨望哨图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想象一下,如果你是白鹭,你在做什么,在想什么?透过这幅画面,你又感受到怎样的心情?
(3)黄昏低飞图
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内心的悠然和快乐。
3、学法总结。
我们通过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理解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白鹭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整合阅读,拓展提升
1、阅读主题图书《生灵有情》中P5《天鹅》一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两篇文章对白鹭和天鹅的外形描写有什么相似之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章3—6自然段围绕天鹅描写了哪几幅画面?给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2、交流总结,巩固提升。
板书设计
《白鹭》教案11
一、导入
1.同学们,看,这里有一首诗,自己读读
2.知道这首诗是描写什么动物的吗?
3.你还知道还有哪些诗歌是描写白鹭的呢?
二、新授
1.郭沫若曾经写过一文章来赞美白鹭,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1)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明白吗?
(2)学生自读
2.出示生字词
(1)自读生字词
(2)指名读(请两位)
(3)讲究几个重点的字
“蓑”你怎么来记呢?
我国的哪些古诗也可以帮助你背诵这个词语呢?
(这里的处理是好的,老师希望通过多元的方式来让学生感知这个比较难以认读的生字,但是这么大的“信息量”的一节课,学生是否真正能够记住这首诗,就要打问号了。)
齐读生字词
3.解决了生字词的问题,我们看看读书读得怎么样?
(1)指名读
(2)教师点评语言:读书读得真好,有了好的.开头我们就成功了一半了。
(3)指名读
(4)白鹭在郭沫若的心目中是什么?
师生交流:是歌、是诗、是精巧的诗
4.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句话:“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文无穷的诗”
(1)读了这两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2)有了问题怎样解决呢?
(3)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明白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哪些地方说明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4)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划,然后同座位之间进行了交流。
5.师生交流
(1)学生说:老师出示相关的语句
那雪白的蓑毛……
为什么?自读这一段文字――师生点评——指导朗读,——还有谁愿意来读一读吗?
老师把这段文字进行了小小的修改,成了一首诗歌
这么美的文字,这么漂亮的白鹭,想把它留在自己的头脑中呢?
自己练习背诵――齐背课文。
(2)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是首诗呢?
老师觉得对比也是能够表现白鹭是一首诗的,在文章的第几自然段呢?
为什么这么说呢?
想看看这只白鹭吗?想像一下,一阵风吹来,会有一种很什么感觉?
大家说的真好,课文已经把这种感觉写出来了,你们能读出来吗?自己先读读――指名读――点评――齐读
看看这一节的最后一节,它站在高高的树上,究竟在干什么呢?
师生交流
指导朗读
(3)还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呢?
师生交流
出示文字,读读,你钓过鱼吗?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再请一位学生读读――指导朗读
(4)学生说:……白鹭本身不就一种歌吗?
师生交流
为什么它不会唱歌,为什么又说他的歌吗?
(个人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在一种对比的情境下,让学生自己想,说为什么白鹭不会鸣叫,但是,作者却把它说成是一首歌?这个问题有点“哈”的感觉,非常好的问题。)
师生交流
我想到今年春节晚会上的一个节目——《千手观音》
老师相信大家到了这儿,一定能够把这两句话读好。
学生齐读最后两句
三、课外拓展
1.是啊,正是因为白鹭是这样美,美得像一首诗,所以很多古人用了很多诗来赞美白鹭。
出示:
《绝句》、《渔歌子》
齐读古诗
(这两首诗歌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能够说出来了,可见课前学生做了的准备,但是老师在上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又把这两首拿出来,不知道是没有想到学生已经查找到了这两首诗呢?还是在课前已经让学生查找了,这时在把这诗拿出来又有什么意义了,学生知道的,懂得的,还是不要讲了吧,避免浪费课堂上的宝贵的时间了。)
2.在文学家的眼里是一首诗,在你们的眼里白鹭是什么呢?
(1)师生交流
(2)教师点评,鼓励
《白鹭》教案1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板书设计:
颜色配合?
精巧的诗 身段大小 适宜?
16、 白鹭 (实在)是 觅食 (钓鱼图)
〈赞美之情〉 韵味无穷的诗 栖息 (瞭望图)
飞行 (低飞图)
作业设计:
课内:1、描红、临写生字。2、抄写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外:1、背诵课文。2、积累杜牧写白鹭的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随笔
一、谈话揭题?
1、出示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学生说说对名言的理解。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去发现语文课本中的美。
2、你们还记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句吗?这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背一背)。说说从诗句中发现美了吗?谁见过白鹭?指名说说(出示图片)让学生边观察边听介绍:白鹭,体长约54厘米,全身羽毛雪白,繁殖期间头部有两根长翎,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以后消失。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长江以南等地方,春夏季多活动于湖边沼泽或水田中,主要以小鱼等为食物。
3、出示杜牧的诗句:霜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让学生自由读读,读完后说说自己对白鹭的认识。)
4、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白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想想白鹭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3、指读生字词:(1)白鹤 蓑毛 长喙(镶)嵌 玻璃框 嗜好
(2) 配合 适宜 寻常 美中不足?
瞭望 孤独 安稳 韵味无穷
4、齐读词语?
5、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情况,相互纠正读音,指导读顺句子。
6、指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
7、交流初读后的收获:谈谈白鹭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不求说得全面,只要能说到一些就行)
8、质疑:读了课文后有什么疑问吗?(针对字词或句子进行提问)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2、在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作上记号,写写你的理解。
3、指读第一、第十自然段,读完后谈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4、讨论:说说诗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从诗的短小、精练、节奏感强、富有意境等方面去猜测白鹭的特点,理解作者把白鹭比作诗的`写作特色。
5、朗读1、10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再次朗读,体会首尾呼应的作用。
四、作业
1、认清生字的形,相互提醒易错的部件。
2、描红、临写生字。
3、抄写词语。
4、课外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读1、10自然段,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再读,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分组读,体会首尾呼应的作用)
2、试背诵这两个自然段。
二、读讲课文
1、白鹭是一首诗,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赞美它呢?默读课文,想想原因,找找课文中与之相对应的段落来,可以四人小组商量一下。
2、讨论交流:指名读找到的课文,说说从中体会到了白鹭的什么特点?还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出示有关的段落和图片)(第2节的概括、第3节的比较、第5节的具体描述中,写出了白鹭的精巧,也能体会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3、结合进行板书: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适宜
4、指导朗读有关的段落(练读,指读或范读,评读,齐读)
5、小结过渡:因为白鹭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适宜,所以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那说它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又是为什么呢?
6、交流:指读有关的段落(随机出示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想象课文所描述的画面,给画面取个好听的名称。(结合板书:觅食、栖息、飞行;钓鱼图、瞭望图、飞行图)
7、(第6节中重点抓住 “站着钓鱼”、“成了一副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体会拟人、比喻的写法,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第7节中抓住“人们说它是在瞭望,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吗?”引导学生想象白鹭到底是在干什么?体会白鹭栖息时的悠闲姿态;第8节中抓住“偶尔”、“悠然”、“一大乐事”等词语,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第9节中抓住“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这句反问句,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8、你们喜欢这样的画面吗?能否通过朗读来表达你的喜爱之情?(选择一、两个画面,再练习朗读)
9、交流读书,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画面,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10、小结:不管是早晨、白天,还是黄昏,不管是白鹭觅食、栖息,还是飞行,白鹭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虽然它不会唱歌,但它那么美,本身就是一首无声的歌,怪不得作者那么喜欢白鹭,要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赞美它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11、让我们借用作者的语言,再一次来赞美一下白鹭,齐读1、10节。
12、你还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它?(学生说话训练)
13、再次出示杜牧的诗,让学生读读,体会白鹭的美。
14、不管是杜甫也好,杜牧也罢,还是郭沫若,他们都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白鹭,让我们把他们的精彩语言复制到自己的头脑里去。(自由选择内容,练习背诵)
三、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试背杜牧的那首诗。
《白鹭》教案13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一篇散文。(白鹭)
2、我很想知道,同学们见过白鹭吗?
我们很少有机会能够亲眼看一看白鹭,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先来看一段白鹭的生活片段。(视频资料)
大家刚才看到的,就是在白鹭自然保护区的一些情景。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白鹭,在那儿快乐地生活,自由地成长。
二、“精巧的诗”
1、白鹭看似很平常,然而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2、作者是怎么描写白鹭的样子的?请你把课本打开,自己去读一读1~5自然段。(读出声音来,自由地读)
3、
(外形图)瞧,这就是白鹭,请你仔细看一看图,然后再去品一品课文的1~5自然段,试着自己描述一下白鹭的样子。(仔细看图,还可以读一读文字。)
4、谁先来说说,白鹭它长什么样儿?
还有谁愿意来说一说?
5、
刚才,同学们都描绘了一种很玲珑的鸟儿。的确,当我们把视线定格在白鹭的身上,我们从它修长的脖颈,从它悠然垂下的蓑羽,都感受到了白鹭全身散发出的一种高贵、典雅的气息。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试试去读一读。
6、谁来试一下?(我陶醉在你的朗读声中了)
谁还愿意来试一试?你自己感受,哪一自然段感受最深,你就读哪一自然段。(第5自然段)
还有哪些同学对这一自然段也有同感的?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自然段。(我觉得你读得挺好。我们在读的时候,请你仔细听。)
请你来评价一下。……是吗?……恩,谢谢你。
还有其他自然段?(第2自然段)好的,我们也学着她的样子来。
还有其他的吗?(第4自然段)我仿佛听到了,你在赞美平凡的白鹭、常见的白鹭。
好,我们把课文的1~5自然段,再来美美地读一下。
三、“韵味无穷的诗”
1、真是一首(精巧的诗)。
郭沫若先生对白鹭情有独钟。白鹭在不经意间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他追随的目光,让我们忍不住要对白鹭多看一眼,多留恋一分。
请你再去读读课文的6~8自然段,白鹭的生活画面给你留下怎样深刻的印象?边读边留意自己的感受,开始——
2、能告诉我吗?你对哪个情景最心驰神往?
请你把它读一读。……为什么?
还有吗?
还有吗?
3、真美,还有吗?相信你自己的感觉是最独特的,别人说过了也没有关系。
4、(第7自然段)
A我对你的感受很有同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图片、音乐)
范读:晴天的早晨……
B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说?
白鹭它真的是在了望吗?它还会干些什么?它站在那儿是想干什么?a、b、c
你体会得很好,我相信你也会读得很好,能为我们把白鹭这种悠然的姿态读出来吗?
C那我们一起来试一下。晴天的早晨,起——
最后一句,再来一次。人们……非常好,再来一次。可它……
D这么美的一幅情景,谁愿意为它起个名字?
你可以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怎样为它起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呢?
E多么灵动的`一只小鸟,把()()这种美好的感觉,通过你的朗读传达出来。
5、继续交流,还有什么画面你感受深的,你心驰神往的?
(第6自然段)
A美呀,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老师这边的一张图,和你想象当中的一样吗?
B这么美的一幅画,可惜缺少了画外音,我想请你用朗读来给你配上。自己练习一下。
C谁来试一下?
你的朗读让我沉醉。
我们试着一起来。在清水田里,起——
D这样的一幅画,再给它起个名字。想一想,试一试。
可以商量,读读文字,看看图画
很美,绝美。
还有吗?
大家觉得她的意见能概括大家相同的感受,是不是?
E白鹭悠闲的样子,再来感受一下。在清水田里,起——
真是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美丽的图画。
6、继续交流。理由。
A我们来看一下。(动态图)
黄昏时,白鹭翩然低飞,它那纤巧的身影,轻轻地掠过湖面,只是惊鸿一瞥,大家觉得这个时间太(短了)。
B我们再来拉个近景。
橙红色的背景中,一个翩翩起舞的白色的精灵。多么充满诗意的画面。老师希望借助你们的朗读,把这种“诗”的感觉表达出来。黄昏的空中,起——
C我看到同学们沉浸在这段话时,脸上露出了惬意和愉悦。能告诉我吗?你为什么带着甜甜的微笑来读这一段?
a你和郭沫若先生有同感b很美c说得好d和谐共存e我发现,你已经喜欢白鹭了
D观看白鹭乘着夕阳归去,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所以作者忍不住发出感叹,此乃人生(一大乐事)。
不妨,让我们再感受一次。黄昏的空中,起——
7、
同学们用心地体验,发现这充满诗意的小生灵,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当他们合璧成一幅幅清新宜人的画面时,则带给我们许多美的遐想。不妨,让我们再次回眸,再用心去体验这三幅美景。(三图合影)在清水田里,起——
8、或许有人会感到——,白鹭——,但是白鹭的本身——
白鹭实在是——,一首——
9、白鹭真是如诗如歌如画。愿意再来欣赏一段它的美姿吗?愿不愿意?(图片集合)
我听到前排的同学们一声声惊叹,你们在惊叹些什么?
美,还有吗?
是啊!
的确,白鹭无论在哪里,无论以什么姿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它都流泻着无尽的美。
白鹭就是一首无声的歌,一首能够拨动我们心弦的歌。
白鹭是一首——,一首——。
我们情不自禁地和郭老产生了共鸣。
四、扩展
1、杜甫《绝句》
2、动物、难忘的美的享受
《白鹭》教案14
教学要求: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 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鹭、嫌”8个生字,会写“宜、鹤” 10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板书:清田独钓图
清晨望哨图
黄昏低飞图
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
3.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
2.听写词语,订正。
精巧 色素 配合 身段 生硬 寻常 常见
忘却 流线型 结构 青色 清晨 安稳 悠然 黄昏 恩惠 美中不足 散文诗
抽查背诵。
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
重点句子解析。
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
板书:精巧的诗
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色素美:雪白 铁色 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
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出示课件18-20)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
(板书:图画美)
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
(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
(板书:清澄美)
师生共同总结:
背景---黄昏
状态----低飞
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指正)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赞美
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2.通读课文。
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喜爱赞美
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
四、小结。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五、布置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色素美:雪白 铁色 青色
外形美
白鹭(精巧的诗) 身段美:流线型结构、
长喙、脚 (韵在骨子里的散
图画美---清田独钓图 文诗)---喜爱
悠然美---清晨望哨图 赞美
清澄美---黄昏低飞图
《白鹭》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觅食、栖息、低飞)
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师出示图片)
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6—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9—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学生背诵有关白鹭的诗句。
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精巧的诗
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语言精炼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意境。)
3.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
4.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第二小节--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第三小节--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第五小节--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听课文6-11自然段,也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诗中找到优美的、富有诗意的画面!
三、赏读6-11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1.范读课文6-11小节。(音乐稍低)
2.指名交流捕捉到的关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觅食、栖息、低飞)
3.布置学生自读自悟:哪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学生集体交流,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导读导悟。
第一幅图--白鹭觅食(第6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觅食图”:是啊,白鹭觅食恬静安详,如诗般迷人!
(3)欣赏画面并取画名:多美的一幅画,你们能给它取个画名吗?
(4)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手法的绝妙,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
文中不说白鹭“叼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
(5)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指导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读出诗一般的韵味。
第二幅图--白鹭栖息(第7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栖息图”是啊,白鹭垂钓美妙绝伦,白鹭登高栖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3)看看图,读读画面下的文字,再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4)指名交流感受。
(5)点击画面隐藏的文字“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质疑激趣,启发想象:你们说,在晴天的早晨,白鹭悠然登高,独处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瞭望吗?
(6)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
(7)配乐齐读课文。的确,郭沫若的这一疑问,真能引起我们读者无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寻味的生活画面啊!用心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第三幅图--白鹭低飞(第8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低飞图”及第8小节的内容。
(3)指导朗读,读出内心的悠然和快乐。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看白鹭乘着夕阳归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目睹白鹭的亲身经历。
▲当我们再次聚焦白鹭生活的画面,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的、诗一般的美!
第四幅图--白鹭全部生活场景
(1)展示白鹭生活场景组合图,配乐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2)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不足吗?
(3)指名集体交流,体会“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4)教师描述: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5)全景图中显示第11小节文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6)齐读第11小节。让我们和郭老一样,面对这可爱的小精灵,发出内心的赞叹吧!
(7)板书:韵味无穷的诗
四、赏读全文,总结全文。
1.赏读全文。
也许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味无穷的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诞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觉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
2.齐读。(音乐渐高)
3.指名说说欣赏了全文以后的感受。
4.教师总结:老师最想说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人类发现美的眼睛。真诚地祝愿同学们人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
五、布置课外作业。
1.背诵课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2.阅读类似课文《白鹭》这样的美文,写下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设计中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意蕴无穷的白鹭外形及生活的画面展示,为本堂课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悦耳的音乐声中,直观地欣赏白鹭的生活画面,感受白鹭无穷的韵味,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以读为主,以读为本,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训练。
引导学生个别入情朗读,集体入境诵读,努力达到诗意化的最高读书境界。在读中积淀课文诗一般的文学语言,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3、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白鹭》教案】相关文章:
《白鹭》教案04-12
《白鹭》教案(精选15篇)05-15
《白鹭》教案[常用15篇]05-15
《白鹭》教案合集15篇05-15
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03-24
白鹭教学反思11-14
《白鹭》教学反思01-02
《白鹭》教学反思05-15
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