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全(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第1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
教学内容:
第98-99页的内容回顾和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能正确估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新
1、回顾内容。
你能把这学期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吗?这些内容里具体有哪些知识?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复习第一单元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而且能归纳出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并且能估计一些简单计算的`积大约是多少。
二、复习口算
1、做期末复习第1题。
让学生按题组口算,填写得数。
提问:你能根据这里的两类口算题,总结一下方法吗?
2、做期末复习第2题。
用4 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三、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3题。
让学生按题组独立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指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板书)如果乘数中间有0,就根据法则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不能漏乘十位上的0,这样比较方便。
2、先估算,再笔算。
出示:48×6 42×6
(1)让学生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并交流估算结果。(板书:300 240)
提问:都是40多乘6,估计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接近50和接近40)
(2)要求: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差不多。
学生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3、做期末复习第6题。
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四、复习小结
1、小结收获。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
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第5题和第6题,并和同学说说第7题是怎样想的?
板书设计:
1. 300 63 90 3000 72 80
2. 84 450 86 72 240 60 4000 42 32 72 70 6300
3. 813 603 630 3736 3248 3680
4. 504 294 870 2240
5. 450×3=1350(克)
6. 安排二年级比较合适。
教学反思:
这节复习课主要复习乘法的口算,估算和笔算,层次清晰,一开始我都先请同学来说该怎么算,说出每种的算理,让所有的学生知道知其然,还要知道其所以然,并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由于学生的基础都较为扎实,不仅表达的完整,而且算的速度也相当快。除了会算以外,我还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在几何中,长方形(又称矩形)定义为四个内角相等的四边形,即是说所有内角均为直角。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方形的周长,我们来看看下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面,使学生初步理解由面组成体的意义;使学生在认识长方形面、掌握长方形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求长方形的周长。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主动他就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能初步应用长方形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会求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长方形周长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钉子板 活动记录单学具准备:带有长方形的盒子,钉子板学具,米尺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引入新课上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了个作业。
让同学们观察周围的物体,看哪些物体上有长方形,并量出他的长与宽,你们搜集到了吗?(搜集到了)都搜集到什么?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长方形并说出它的长和宽。还有很多,是吗?(是 )好了,同学们,看得出来,你们都是细心观察的好孩子。同学们搜集到了这么多的长方形,看来,长方形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啊就在我们身边,对吗?这么多的长方形,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举起你手中的物体,师选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带有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到前面来。这两个长方形哪个大?哪个小?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呢?谁能上前面来指给大家看看?那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它们的周长一样长吗?谁能看出这两个长方形,哪个周长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可见长方形的周长是由它的长和宽决定的,长方形的周长和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周长。师板书课题:长方形的周长
二、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大家手中都有一个钉子板学具,你能在上面围出任意的一个长方形,并求出它的周长吗?
好,听好活动要求:每人先任意围出一个长方形,然后由组长领着,选出你们最喜欢的几个长方形填到报告单中,并求出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重点要想想: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活动中要注意分工合作。听明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老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汇报操作情况老师看到了,同学们在活动中合作的非常好,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来汇报?想来几人来几人。其他小组也来汇报。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汇报单中画出他们用的不同方法:哪中方法是最简单的?(长与宽的和乘2是最简单的)你们同意吗?所以我们常用长与宽的和乘2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怎么求长方形的周长?在小组里说一说,再汇报说。那么,如果知道了长和宽,我们能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吗?
三、巩固新知,应用实践
1、基础练习题:看图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2、实践题:在我们的身边也有长方形,比如:我恶魔内数学书的封面,还有什么?学生举例你最想知道哪个长方形的周长,一会你就去找一找,然后量一量算一算吧。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际测量情况。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难免会出现误差,因此在测量中我们要力求准确,减少误差。
3发散拓展题:请同学们看老师在钉子板上围图形,你也能围出支援的图形吗?试一试,并切除这个图形的周长。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70页到74页“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内容。
【教材解读】
《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做面积单位,以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充分感知,理解面积的含义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什么是面积
⑴情境导入
老师手中有两张纸,想请两名同学来进行涂色比赛,看谁涂的快一些,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张?为什么?
生可能回答,选择小的那张,因为它小,就涂得快。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这张纸小,是指的它的面小,这张纸大,是指的他的面大,其实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请你摸摸数学课本的封面在哪里,桌子的面在哪里,你感觉谁的面大一些
生可能说桌子的面大一些。
再摸摸椅子的面,看看黑板的面,你感觉谁的面大?
⑵、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摸和看知道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出示课件: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钟表表面的大小就是钟表表面的面积。谁还能举例说一说?
2、、通过封闭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现在老师把这几个物体的面给大家请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同学们看到的就是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像这样,首尾相连,密封起来的图形就是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
它们有大小吗?谁大?谁小?(生交流方法)
像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
板书封闭图形
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的大小就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圆形的大小就是圆形的面积。你还能举例吗?如:正方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等等。
3、小结归纳面积的含义
谁能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师:物体表面或封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补充板书:或
二、动手操作,建立面积单位表象
(一)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设疑。
出示两个长宽各异,但面积相同的长方形纸,它们相比较,谁的面积大?(生交流)同学们意见不统一了,用观察法更无法确定谁大谁小,用重叠法试一试。也不行,怎么办?谁来想个好办法?
2、请学具帮忙:那就借助学具袋中的学具在这两张纸上摆一摆,比出它们的大小吧!动手操作要求:请同桌两人,每人选择一个长方形,任意选一种学具来测量长方形的大小,比比看哪个长方形大?
(1)全班汇报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A:同桌两人,一人用正方形摆,一人用圆形摆,但由于原形没有全部覆盖整个长方形,不能确定哪个图形大,哪个图形小。
B:同桌两人,一人用正方形摆,一人用长方形摆,由于所选的图形大小不一样,也不能根据小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个数来确定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关键是两人的标准不一样)
C:可能有的同桌都选用正方形来测量由于所选的图形大小一样,所以能根据正方形的个数来确定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D: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师质疑:为什么不用圆形?
生展示时,教师不做评价,让学生交流,质疑。(如果学生没有用到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师可质疑,为什么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没混着用呢?)
3、师小结:大家都认为要用同样的学具,也就是要统一标准。有的小组用长方形作为标准,有的小组用正方形作为标准,都比较出了这两张纸面积的大小!
到底使用哪种标准比较方便呢?人们习惯上用正方形的面积作为面积单位。
学到这里,让我们不禁想起了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二)认识面积单位:
1、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国际上也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板书)
2、请同学们自学课本内容
3、汇报学习收获:
师:你们学会了吗?老师来考考你
(1)1平方厘米到底有多大?数学上是怎样规定的?(生交流)从学具中找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用尺子量一量,它的边长是一厘米吗?用手摸一摸它的大小。再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大小?
找找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如果让同学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一量你的橡皮有多大,能不能量出来?如果让你用它去量你的课桌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感觉怎样?太麻烦了?那么有没有更大的面积单位适合量课桌呢?(一平方分米)
(2)一平方分米在数学上是怎样规定的呢?(谁来说)
在学具中找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是不是一分米?
摸一摸它的面,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的大小。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同桌两人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一平方分米
量一量课桌的面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3)如果让你拿这张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我们的教室,你感觉怎样?(太麻烦了)老师这儿还准备了更大的面积单位?
出示一张一平方米大的纸贴到黑板上,想一想1平方米的大小。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米?
估计我们的黑板大约是几平方米?
三、表象运用,形成技能
1、做课本76页第1题,做完后交流。
2、做课本76页第4题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黑板长4()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小明身高128()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小华腰围6()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
四、全课交流,知识提升:说说你这节课印象最深的地方?
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
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研究却刚刚开始,老师给大家留下个课下小调查:除了今天学的,还有哪些其他的面积单位?把你的调查结果与同学和你的数学老师交流。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一、复习准备。
填空
1、7/8的分数单位是()。
2、5/9里面有()个1/9。
3、4/7里面有4个()。
4、3个1/5是()。
5、5个1/5是(),1里面有()个1/4,有()个1/8。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主题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说说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1:哥哥、妹妹共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问题2:哥哥比妹妹多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问题3:这个西瓜还剩几分之几?
三、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
1:哥哥、妹妹共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1)列式:2/8+1/8=
(2)试做,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3)汇报:2个1/8加1个1/8是3个1/8,就是3/8
(4)师用课件演示2/8+1/8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5)练一练:2/8+5/8= 2/6+3/6=
观察式子中的分子分母,你发现了什么呢?
小结: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解决问题
2:哥哥比妹妹多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1)先让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再交流是怎么计算的。
(2)汇报:2个1/8减1个1/8是1个1/8,就是1/8。
(3)练一练:4/6-3/6= 5/9-2/9= 6/7-3/7=
观察式子中的分子分母,你发现了什么呢?
小结:同分母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3、解决问题
3:这个西瓜还剩几分之几?
(1)师:怎样列式?一个西瓜该用多少来表示?
(2)列式:1-3/8=
小组思考并讨论:怎样计算?
(3)汇报交流:1看作8/8来计算。
(4)师用课件演示1-3/8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
(5)练一练:1-1/4= 1-2/7=
小结: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4、看书第99-100的例
2、和例3质疑。
四、括展应用。
1、做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1、2、3题。
2、一张长方形色纸,小红做小旗用了3/7,剪纸花用了2/7,用去了这张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3、有几种填法?
()/9+()/9=8/9()/8-()/8=1/8
五、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为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第11课时被除数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6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0除以任何不是0的都都是等于0” 。
2、学生经历探究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以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
教学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光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学例8(出示情境图)观察这幅图,图上都有些什么?
学生回答: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子去摘桃子。
2、出示问题,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怎么列算式?
指名回答,板书:6÷3 = 2(个)
提问:平均每只猴能摘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算式?
指名回答,板书:0÷3 =
谈话:同学们,三只猴子摘桃,可树上一个桃也没有,那你觉得每只小猴能摘几个桃呢?(一个都摘下到)
引导:那么0÷3就等于多少呢?(0)(板书:0)
提问:如果是4只猴子摘桃子呢?9只呢?它们的得数都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
0 ÷4 = 0 0 ÷9 = 0
引导学生说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小结:0除以或乘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9(出示图),提问:要求“一共需要多少个火炬”怎样列算式?(306 ÷3)
2、谈话:306÷3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再算一算。
提问:3 0 6 ÷3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样估算的?
(1)估计3 0 6 ÷3的商比1 0 0大些。
(2)3 0 0 ÷3 = 1 0 0 6 ÷3 = 2 1 0 0 + 2 = 1 0 2
3、谁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0除以3得0),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0有占位的.作用。
讲述:这样写比较简便。
边写竖式边做如下交代:百位上的数正好除完,十位上的0除以3直接商0,再除各位上的数。
提问:对比笔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你觉得怎样?如果漏写了商中间的0呢?
4、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个位是0,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让学生是计算过程。
小结:从被除数的高位依次除以除数,遇到0除以除数直接商0,除得的商写到被除数的上面。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要求用乘法验算。
集体订正,交流错误原因。
小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这个0一定要商在对应被除数的上面。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回忆图形名称。同桌交流,讨论计算边长的方法。
独立列式,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观察,说出图意。
要求6 0 5米布最多能做多少套,就是求6 0 5米里面最多有多少个3米,余下的米数不够做一套。
独立列式解答,教师评价小结。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被除数上有0的除法
306÷3=102(个)
在计算三位数(某一位上有0)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前一位上能整除,后一位是0的,就直接在后一位上商0。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也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并不陌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学起来比较轻松。在教学中,鼓励同学独立思考,体验探究的真正乐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教材第5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口算除法,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
位整除),并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除法计算的熟练程度。
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回忆我们前面所学的除法。
2、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练习七”,第1 - 6 题。(板书课题:练习七)
二、基础知识训练
1、完成练习七第 1 题
指名学生口算。
说说每组题的联系和区别。
2、完成练习七第 2 题
指名学生口算。
提醒学生注意乘法的运算,选两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七第 3 题
指名板演,计算并验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说说有余数的除法和没有余数除法是怎样验算的。
4、完成练习七第 4 题
学生独立计算,填表。
提醒学生验算的方法。
表扬正确率高,计算快的学生。
三、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七第 5 题。
2、多媒体出示第 5 题,指名学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
小结: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完成练习七第 6 题。
出示题目“一个网球拍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教师评价。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1.40 400 70 60 30 20
2.60 1800 80 300 50 80 80 490 90
2.33÷3=11 67÷2=33……1
639÷3=213 487÷4=121……3
3.被除数:67 887 商:13 212 余数:1 2
4. 55÷5=11
5. 268÷2=134(元)
6. 11 12 10 13 34 22 21 11
教学反思:
今天的练习课是巩固刚刚学习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我认为练习课比新课还要难上,因为在做练习的时候,有的同学会很浮躁,认为他都懂而不愿意做;还有的同学刚刚学会并不熟练,需要听老师再讲一遍。这种因为学生多种因素存在差异而导致在教学上的顾此失彼很难得到调节。第1题,先让学生说,对合理的方法给予肯定,然后教师归纳,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口算方法。第3题,让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通过介绍方法,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第5题,指导学生读题,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初步理解笔算之后,让学生自己练习,通过辨析学生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正确计算,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从高位算起的道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一、教学内容
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加减法的验算。
3.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三、编排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一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的方式,将笔算加、减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例如,加法中安排了我国动物种类的问题,减法中安排了近几年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的问题等。
二是在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以后,出现现实的问题情境,应用计算知识解决。例如,购物问题,走哪条路最近的问题等。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意义,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形成运算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2.让加强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
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加、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如,数位要对齐,计算的顺序,满十(不够)要向前进(借)一等。因此,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大量计算具体的三位数加、减法题目的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理解算理,通过讨论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出笔算加、减法计算法则,完善认知结构。
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所限,为机械记忆,教材没有出现计算法则的结语,而是通过学生讨论提供探索法则的线索,为学生经历法则的形成过程提供空间。
3.将“验算”分散编排
改变原实验教材集中教学加减法“验算”的编排方式,将加减法的验算安排在教学完某一计算后紧接着教学,即分散出现。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可以利用验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刚刚学习的笔算,也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
4.突出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修订教材将估算内容从计算中移出来,改为解决问题教学的内容之一。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教学,体现了估算的最主要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同时,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例4中,突出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策略。解决“收银员应收多少钱”的问题需要用精确计算解决;解决“爸爸应准备多少钱”的问题用估算就可以解决。
四、具体编排
(一)加法
1.主题图
(1)主题图借助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情况,为学习计算提供现实背景,同时渗透环境和动物保护的教育。
(2)首先呈现了四张湿地动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湿地和湿地动物的关注。接着呈现了中国湿地三种类群的动物种类统计表,为后面计算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2.例1(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1)通过“想一想”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其中蕴含的算理是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
(2)通过小精灵提问“从哪一位加起?”提示要注意计算的顺序。
3.例2(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
(1)271+31是十位上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271+903,是百位上相加满十向千位进1。
(2)通过小精灵和学生的提问“怎样写”“怎么办”,强调对算理的理解。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超过了9,在这一级计数单位无法表示,需要高一级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应增加。
(3)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梳理笔算三位数加法的法则。目的是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明确笔算加法需要遵循的一般步骤和要点。注意:在积累计算经验的基础上,明确算理,归纳总结计算方法。
4.例3(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
(1)体现算法多样化。借助298这一数据的特殊性,呈现两种算法,一是列竖式计算,另一种是简算,把298看作300,进行口算。,同时教学验算。
(2)例3,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次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解决连续进位的问题。(3)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重视验算,让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通过小精灵提出:算得对不对呢?揭示验算的必要性。呈现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进行验算的方法。通过问题“你是怎样验算的”,提示可能还有其他验算的方法,如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往上加,看得数与计算出的答案是否相等,进行验算
(4)三次进位迁移能力。
(二)减法
1.主题图
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统计表的数据中引出减法计算的教学内容。与加法的编排相似,与实验教材相比,在教学连续退位减法前面增加了不退位减法的例题,减缓了坡度。以起到复习巩固、承上启下的作用。
2.例1(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
(1)通过小精灵提问,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其中蕴含的算理是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减。
(2)提问“从哪一位减起?”提示要注意计算的顺序。在二年级上册学习“100以内加减法(二)”时,学生已经体会了从个位减起的必要性。但对于此题,由于不存在进位,学生从高位减起也是可以的。
3.例2(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次退位)
(1)教材在关键处提出问题“十位怎样算”,启发学生思考,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完成重点部分的计算。
(2)可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边想边算,得出正确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这样算的道理。
(3)小组讨论,总结加法计算法则。注意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对比,明确除了数位多少不同以外,方法是一样的。在积累大量计算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方法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4.例3(被减数十位是0的连续退位减)
(1)关键的问题由小精灵提出:“个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
(2)呈现“不完整的竖式”,目的是让学生完成重点部分的计算。
(3)直接提出“怎样验算”的问题,呈现两种验算的方法:一是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一是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学生在后续的计算中只要选择一种进行验算即可。
(三)解决问题
1.例4
(1)例4侧重于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让学生体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如收银员收钱需要精确地计算出结果,而小红的爸爸要准备多少钱,只要有个大致的估计结果就可以了。
(2)在“分析与解答”环节,通过两名学生的讨论,给出了解决两个问题的思路。教材的用意是提示教师,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逐步明晰两个问题的异同点,得出相应的计算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出现了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如果数据再大一些,就会出现“满二十向前一位进2”的情况。
(3)“回顾与反思”的落脚点不是仅仅关注做对了没有,而是要求初步体会到精算和估算各自适用的问题场景,懂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四、教学建议
1.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迁移类推中自己探索完成计算任务
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已经有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应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解决问题。特别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尽管以例题的方式呈现,但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完成。
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构建和表达算法
本单元是整数笔算加减法的最后阶段,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形成,影响小数加、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学习。算理是计算的理论依据,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学生对算理的不理解,会影响到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学第二小节减法的例4“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时,可借助计数器的操作过程提示退位的方法,并在竖式上将退位的过程反映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语言概括水平要求不要过高,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计算法则概括出来,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教师在表述计算法则时,要使用准确、规范的方式,为学生学习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作出示范。
3.重视错题,注意培养验算的习惯
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虽然算理不难理解,但学生在学习时还是很容易出错,是加减法教学的难点。教学时要关注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要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并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数量。另外,不仅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还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如验算之前先检查加数有没有抄错;算出得数以后要检查抄在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有没有抄错等。
4.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
《标准(20xx年版)》对“两位数和三位数加减法笔算”的速度要求是“2-3题/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第一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单元结束时的具体要求,注意把握尺度,不要作过高要求。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页第8-13题。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提高解题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能应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练习二第8题。
30×2= 4×20= 30×3=
32×2= 4×21= 31×3=
34×2= 4×22= 33×3=
先让学生观察每组算式,估算一下结果大约是多少,再口答。
2. 练习二第9题。
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随机选出几道题让孩子说说自己怎么算的。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练习二第10题。
(1)出示题目,提出要求:先说一说每道算式积是几位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2)分组交流,指名回答,互相补充。这里让学生知道把其中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乘法按整十、整百进行估算就行了。
(3)分组完成计算,集体订正。
2.练习二第1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指正。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后利用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生成果。
3.练习二第12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13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后说一说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8. 60 64 68 80 84 88 90 93 99
9. 26 96 46 42 55 36 66 82 86
10. 128 847 1026 92 1477 630
11. 75 791 2136 20xx 204 1296 168 1875
12. 5×12=60(棵) 60+30=90(棵)
13. 26+9=35(条) 35×2=70(条)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创设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索的情境和空间成为本节课的突破口,老师应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做一做、比一比、找一找、算一算等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和思考,使学生更加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倍。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有关倍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课件展示)
1.填一填。
2.想一想,做一做。
(1)鞋子的价钱是帽子的多少倍?
(2)围巾的价钱是帽子的5倍,围巾多少钱?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一第8题。
(1)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小丽和爸爸的年龄。从图中可以知道要求爸爸今年多少岁,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2)求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多少倍,想一想,去年爸爸多少岁?小丽呢?怎样解答?小组内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
(3)指名反馈,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一第9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如果黄珠子数量不变,是指黄珠子一直是8颗,不增加也不减少。要使红珠子数量是黄珠子的6倍,那么红珠子应该有多少颗?红珠子现在有54颗,要增加几颗还是减少几颗呢?
(2)如果红珠子数量不变,是指红珠子一直是54颗,要使红珠子是黄珠子的6倍,那么黄珠子应该是几颗?你是怎么想的?现在的黄珠子是6颗,应该增加还是减少几颗呢?
小组内讨论交流,可以画一画,算一算,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方法。
(3)小组代表汇报答案,集体订正,师做出评价,并进行归纳。
3.练习十一第10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边讲解,边画图表示(用○代替一个细菌):
每过1分钟,就由原来的1个变成2个,那么再过1分钟,这2个变成了多少个?再过1分钟,仍然是1个变成2个,那现在变成了多少个呢?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完成。
小组代表汇报方法和结果,师进行评定。
4.练习十一第11题。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并提问:
(1)小熊有5个玉米,熊妈妈给小熊3个后,熊妈妈的个数是小熊的2倍,现在小熊有几个玉米?(8个)
(2)现在熊妈妈的玉米个数是哪个数的2倍?(8的2倍)(16个)
(3)求熊妈妈抱了多少个玉米是指熊妈妈原来的玉米个数,熊妈妈给小熊3个后才是现在这么多的玉米,那熊妈妈原来抱的玉米到底是多少个呢?
(引导学生说出16+3=19(个))
小组合作,逐步讨论该怎样解答,然后指名汇报答案,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大耳朵图图》吗?图图是一个爱动脑筋,喜欢问问题的孩子。这不,图图又提出问题了:(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例4)给下面的两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卡片四周围上彩带,哪个图形用的彩带多呢?大家猜猜看。
学生自由猜测:长方形用的彩带多;正方形用的彩带多;一样多。
2.提问:看来大家出现了分歧。你认为彩带的长短和什么有关呢?(图形的周长)
3.揭示课题:同学们的思维可真敏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两张卡片的周长吧!(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二、互动新授
1.指出周长。
指名学生上台用手指描一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它们的周长。
2.探究方法。
师问:怎样才能知道哪张卡片用的彩带长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1)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必要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2)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算法。
(3)班上展示自己的方法,并说明算理。
①长方形:
生1:把四条边的长度依次加起来。
即6+4+6+4=20(厘米)。
生2:先加两条长边,再加两条宽边。
即6+6+4+4=20(厘米)。
生3:用2条长边的长度加上2条宽边的长度。
即6×2+4×2=20(厘米)。
生4:先算出一组长边和宽边的长度,另一组长边和宽边的长度和这一组是一样的,所以再乘2就可以了。即(6+4)×2=20(厘米)。
②正方形:
生1:把4条边的长度依次加起来。
即5+5+5+5=20(厘米)。
生2:正方形有4条边,这4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因此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即5×4=20(厘米)。
3.问: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正方形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4.解决问题。
师:图图的问题解决了。小精灵又来请求帮助,我们看看它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86页例5)
(1)指名读一读要解决的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
①小组合作拼一拼,并把拼的图画在答题纸上。
②在画出的图形上描出它的周长。
③计算出所拼图形的周长。
(3)小组代表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小组1:16张摆一行。
小组2:每行摆8张,摆2行。
小组3:每行摆4张,摆4行。
(4)比较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来解决问题。
(5)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并验证拼法。
(6)师小结:小精灵的问题解决了,它开心地飞走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5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1)学生在答题纸上独立解答。
(2)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完成教材第86页“做一做”。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说出自己的理由。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求平均数
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13——14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
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第38页例1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横向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
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
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4、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
5、小组合作学习
6、小组汇报
7、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8、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四、巩固练
课本40页第一、第四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例2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2、提问: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
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
4、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
5、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你能说说破这个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
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6、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
在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让学生按照例子把其他两个同学的条形补充完整。
8、学生讨论: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9、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9、这个统计图跟我们刚才学习的学生身高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0、独立完成书上的统计图
小组进行学习小结。
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
10、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11、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把学生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巩固练习:40页2、41页3、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认识分米和毫米。教科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借助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引入对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并关注了对长度单位之间关系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通过实际测量,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长,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二)难点。通过实际测量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三)教具、学具准备。米尺,卡片,吸管,铅笔,剪刀,测量单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温故引新。
1、观看数学故事《偷吃红土的小象》。
师:请看数学故事《偷吃红土的小象》,看看在这个数学故事中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数学思考?你有什么好办法?
2、回忆在测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师:你觉得在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周老师带来了现场留下的脚印,谁来测量?
生:测量并汇报,这个脚印的长度是10厘米。
3、揭示“分米”。
师:10厘米还可以用另一个长度来表示,它就是——1分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米的认识。
师:你知道分米用字母怎么表示吗?
(二)认识分米(11:00之前必须结束)
1、在直尺上找出“分米”,揭示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现在请你拿出直尺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
PPT 活动一:
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
生汇报
师小结:借助直尺,同学们充分的感受了1分米的长度,如果要把1分米和10厘米用一个符号来连接,你会选择哪个符号呢?
师:很好!1分米=10厘米。
2、自主学习,进一步认识分米。
师:现在,我们对1分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请你拿出桌上的吸管,估一估这根吸管的长度比1分米长,还是短?
师:现在我们就利用这根吸管来继续研究1分米。请看活动要求!
PPT 活动二:
估 估一估1分米的长度。
量 用直尺量一量,进行调整后剪下1分米长的吸管。
找 用1分米长的吸管比一比,量一量长约1分米或几分米的物品。
生汇报
师小结:在今后的估计中,这些1分米、2分米、7分米(分别拿出吸管、文具袋,指出课桌的高)的长度都可以作为我们估计的标准和依据。
3、发现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上学期我们还认识了米,那米和分米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试着在米尺上找一找,也可以借助吸管来研究。
PPT 活动三:
小探究
1米 ? 分米
生汇报
师小结:真棒!我们通过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用手指来比划1分米,还找到了生活中的1分米,相信同学们对分米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和感受!
(三)认识毫米
1、通过“量一量”,揭示毫米。
师:请用直尺在测量单上“量一量”铅笔有多长?
生汇报
师:不是6厘米吗?铅笔的长度比6厘米长,但是又不到7厘米,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它就是刚刚——毫米,用字母来表示。
2、通过自学,发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一起对分米进行了研究,接下来请同桌之间用研究分米的'方法,展开对毫米的独立学习吧!
PPT 活动四:
找一找 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
比一比 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
看一看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或几毫米。
想一想 1厘米=?毫米。
生汇报。
师小结:看来同学的收获可真多,通过自学,我们知道了1厘米=10毫米。
3、通过摞卡片,感受毫米、厘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师:刚刚我们说一张卡片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现在请你将3张卡片放在一起,这时的厚度大约是——3毫米,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3毫米,现在把5张卡片放在一起,这时的厚度大约是——5毫米,再用手摸一摸!如果同桌两个人把所有的卡片合在一起,这时候大约是——10毫米,也就是1厘米,用手指感受一下10毫米的长度吧。
师:现在请看,周老师吧20张卡片摞在一起,这就是?30张卡片呢?90张卡片呢?再添10张卡片就是?
师: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看来1分米就是10厘米,也是100毫米!看来1毫米实在是太短了!不细心都注意不到,所以,在测量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并且在老朋友米和厘米的帮助下,发现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接下来就请你带着这些满满的收获,赶快帮黑猫警长找到偷吃红土的小象吧!
(四)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1、测量脚印
师:你觉得案发现场的这个脚印是哪只小象留下的?
生独自测量
师:看来确实是小象嘟嘟偷吃了红土,可是,你知道小象为什么要偷吃红土吗?
师:红土中有小象所需要补充的矿物质铜和盐,但是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东西,不劳而获是不对的。
2、修改日记。
师:小马虎最近也学习了长度单位,他已经迫不及待的写了一篇数学日记,一起读一读吧!
今天早晨,我从2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洗了洗脸,用70米长的毛巾把脸擦干,吃过早饭去上学。来到学校,我坐在5分米高的凳子上,拿出7厘米厚的语文书准备开始语文课。
3、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师:这两个算式请同学们今天回家后想一想,并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
1( )-9( )=1( ) 1( )-99( )=1( )
4、全课小结。
师: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收获了很多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其实长度单位不只是我们现在认识的这四个,还有比米更长的单位,也有比毫米更短的单位,这些长度单位都等着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去探索、去发现!
(五)板书
分米、毫米的认识
米
1米=10分米 分米 d
1分米=10厘米 厘米 cm
1厘米=10毫米 毫米 mm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页例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分析“归一问题”各数量间的关系。
2、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归一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
难点:建立“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教学铺垫,引入课题
1、过渡:我们已经能解决生活中一步计算的问题,下面有两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口答算式及结果)
(1)妈妈买了8个碗,每个6元,共用多少钱?
(2)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每个碗多少钱?
2、引出:如果我们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应用题,就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出示例8。
引出课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新课
1、阅读与理解:读题,你从题中获知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用什么办法表示题意更直观?(画图)
一起画一画:
2、分析与解答:
(1)仔细看图示,要求买8个碗用多少钱,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①板书:先算一个碗多少钱。
②再求什么?
板书:再算8个碗要用多少钱。
(2)谁能完整说说这题的解题思路?第一步、第二步分别求什么?
(3)根据解题思路,尝试解答例8。
18÷3=6(元)……一个碗多少钱
6×8=48(元)……8个碗多少钱
用综合算式怎么列式解答?(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18÷3×8=6×8=48(元)
3、回顾与反思:现在已算出买8个碗要48元,这个结果是否正确,需要验证,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看看书上是怎么验证的?翻开教材第71页看“回顾与反思”。
4、巩固练习: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先尝试后交流。
①先算什么?
②再算什么?
③能用综合算式解答吗?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71页做一做。
(1)尝试解答;
(2)交流解题思路;
(3)综合算式分别怎么列出;
(4)如何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2、练习十五第7题。
(1)尝试解答;
(2)交流解题思路;
(3)综合算式怎么列出。
3、练习十五第8题。
(1)看懂表格里分别是求什么。
(2)每格分别怎么解答?
(3)说说解题思路。
4、练习十五第9题。
(1)尝试解答,板演齐练。
(2)反馈解题思路。
5、练习十五第10题。
(1)交流解法。
(2)同桌合作解答。
(3)全班反馈。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环节,体现教学重点——数量关系的分析过程,让学生多说解题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3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能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 点: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如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等都是我国湿地的珍惜野生动物。(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和统计表)
提问:
1.从统计表中你得到些什么信息?
2.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指名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师选择主要的两个问题板书或课件出示:
(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271+22=
271+31=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合作探究。
试算第一题:271+122,小组内交流讨论,看看应该怎样算。
2.汇报交流。
(1)学生交流算法,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
(2)让学生看教材第37页例1的内容,指名学生说说教材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相应竖式,并作重点讲解。
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
3.计算271+31。
学生先试算,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十位上7+3=10,十位上满十在百位上进一,在十位上写0。
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百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再独立完成竖式。
【教师归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应用,发展能力
1.完成第3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板演,最后集体订正。
2.练习八第2题。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估的?然后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交流检查结果,然后集体订正。
3.练习八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检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课在新授课时,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然后通过小组充分讨论,最后得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充分展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节课是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通过主动探索,交流合作中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能力,培养了主体参与意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折叠探索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2、会画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教具和学具:制作好的等腰、等边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谁来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征?
生: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师:三角形按边的特征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二、探究
1、折一折:
师:等腰、等边三角形还有什么特征呢?拿出你准备好的等腰、等边三角形。
师:四人一组,折一折,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然后汇报。
生:这是等腰三角形,对折后发现左右两半相同(重合)。这是等边三角形,折三次,发现两半都相同(重合)。
师:谁再来汇报一下。
师:还有什么发现?生:等腰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师:出示。
三、实践活动、画一画
(1)、画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画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
(2)、画出另一半图形。
3、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四、板书
等腰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五、作业:
一、说说下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叫作:()()()
边的特点是()、()、()
二、说说各部分名称:
三、分类:
(1)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
(2)三角形按角可以分成:()、()
四、说说这是什么三角形?
(1)按角的特征,这是()
(2)按边的特征,这是()
(3)综合边和角的特征,这个三角形也可以叫作()
五、想一想:
(1)一个三角形可能既是等腰三角形,又是钝角三角形吗?
(2)一个三角形可能既是等边三角形,又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吗?
六、作业:
练习册47—48页
七 、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上册11-07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9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5-15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5-07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用】05-1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02-24
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数学教案04-07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