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

时间:2024-07-01 16:25:3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1

  教学内容: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通过朗读,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学准备:1、动画课件(课文插图)。(教师)

  2、“长出后腿的蝌蚪”、“鲤鱼”、“长出前腿的蝌蚪”“乌龟”图各一张。(学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1、情景交流:孩子们,快告诉我,你们的妈妈来听课了吗?她坐在哪儿?见到自己的妈妈,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以什么方式来表达此刻的心情呢?

  2、正当你们享受母爱的幸福时,瞧!谁来了?

  (看动画:全景1)交流:这群小家伙是谁?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3、(出示第一自然段)自由读,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4、多可爱的小蝌蚪呀!可怎么不见它们的妈妈呢?孩子们,愿意跟随小蝌蚪去找找它们的妈妈吗?(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将学生引入情境,自然引出课题。]

  二、感知内容,激趣识字

  1、听动画朗读,边听边想: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吗?它们的妈妈又是谁?

  2、交流:你听了后,明白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3、翻开课本,你发现了什么?

  激趣:是啊!拼音娃娃藏起来了。你们知道吗?这是拼音王国的国王的意思,他悄悄地告诉老师:今天,他想在我班评出谁是真正的识字大王哩!愿意接受挑战吗?

  (出示挑战第一关:比一比准先把课文句子读通)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字,会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出示挑战第二关:游戏巩固汉字)

  鼓励:拼音王国的国王让我告诉你们,你们都被评为“识字大王”啦!

  [设计意图:以听动画朗读入手,有利于学生产生读的愿望和兴趣。在自主朗读中识字,体现了识字与阅读的整合。在此,还以“识字大王”的'评比激发了学生克服读书困难的信心。]

  三、图文结合,精读导学

  1、小蝌蚪为什么会去找妈妈?

  假如你就是这群小蝌蚪中的一只,你会怎么说?

  小蝌蚪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出示第二自然段)谁能读?你读懂了什么?

  2、(看动画:全景3)想: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出示第三自然段)交流:为什么会把乌龟错当妈妈?

  3、(出示小动画:分组贴画)“迎上去”与“追上去”有什么不同的意思?请以贴画的形式向大家说明你的理解。

  (出示动画:全景2与全景3)自主观察,小组探究:我们小组贴对了吗?评出“优秀小组”。

  4、(出示动画:全景4)(出示第四自然段)联系前面的自然段,谈谈:现在,你知道了什么?

  5、小蝌蚪终于找到自己的妈妈了。你想用一句话夸夸它们吗?

  6、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也发生的变化。是怎么变的呢?

  (出示综合训练题: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在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 ,再过几天,尾巴变了,最后,尾巴 了,变成一只。)

  7、(出示动画:全景6)引导想象说话:小青蛙一找到妈妈,就跟着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它们不停地吃田地里的害虫,不知能捉多少只。大家想一想:如果哪一天,田野里没了青蛙,粮食、蔬菜上爬满了虫,我们吃什么呢?校园里的绿草爬满了虫,草坪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

  交流:现在,你又有什么话想对青蛙说?或对自己和其他人说吗?

  小结:青蛙是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让我们都来保护青蛙吧!

  [设计意图:不以老师的枯燥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让学生在看动、读课文,贴图画中积极思维,发挥想像,从而感知青蛙的变化,并使学生丰富对课文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情境表演

  1、(出示小动画:我是最棒的小演员)你喜爱文中的哪种动物?想怎样演好它?

  2、(出示小动画:团结协作)学生演课本剧。

  [设计意图:采用表演的方式,既可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又培养了学生协作的精神。]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小蝌蚪找妈妈》,理解并记住歌词内容。

  2、体验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培养幼儿动作的创造性。

  活动重点: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小蝌蚪的图片

  2、歌曲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老师这儿有个谜语,猜猜是什么小动物?“圆圆脑袋黑油油,细细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转圈游”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

  2、师:对了,是小蝌蚪。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蝌蚪是长什么样呢?(展示真实小蝌蚪的图片)幼儿讲述的过程中老师丰富歌词。

  二、熟悉歌词引出图谱。

  1、师:小蝌蚪的头是怎么样的.啊?

  对了,圆圆的脑袋,是什么颜色的?

  圆圆脑袋,黑油油(师出示图谱,幼儿集体念一次)

  2、师:小蝌蚪还有什么啊?

  对了,小蝌蚪还有细细的尾巴,它的小尾巴啊在小河里扭呀扭。

  细细尾巴,扭呀扭

  3、师:小蝌蚪在小河里面干什么呢?

  它在小河里面转圈游,转呀转,游啊游。

  4、师:小小蝌蚪,游游游,他在干嘛啊?

  小小蝌蚪,游游游,它是在找妈妈,它说妈妈妈妈,在哪头?小朋友一起说。

  5、师:我们一起看着图谱念一遍歌词

  《小蝌蚪找妈妈》

  小小蝌蚪,游游游,圆圆脑袋,黑油油,

  细细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转圈游,

  转呀转,游呀游,

  小小蝌蚪,游游游,妈妈妈妈,在哪头?

  三、学唱歌曲。

  1、师:老师把“小蝌蚪找妈妈”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清唱一遍。你听到了什么?咂咂咂这个词要学一学

  3、老师弹奏并演唱第二遍,可以边听着音乐边打节拍。(边拍手)

  4、第三遍继续熟悉歌词与乐曲。老师领唱:我们一边看图谱,一边唱,会唱的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唱。

  5、幼儿演唱2-3遍,鼓励幼儿唱的时候创编一下动作。

  四、创编动作。

  1、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在小椅子跳得真漂亮,我们在中间来跳一跳。

  起立,站到当中,我们边听音乐,自己边想动作,一起来当当小蝌蚪。

  2、师:我看到···做的很好看,请她来跳一跳。然后,大家一起来学一学。(请个两三个小朋友)

  3、师:我们再来听音乐边唱边跳一跳?

  4、游戏:小蝌蚪在水里干什么呀?它要找谁呀?(妈妈)我们来做小蝌蚪一起来在水里游一游,去找一找妈妈在那里,找到妈妈要说什么?(妈妈找到了)!(幼儿和老师一起做小蝌蚪,另外一位老师扮青蛙妈妈)游戏二次。小结:今天我们玩了一个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棒,表扬一下自己吧。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对话。

  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青蛙的特征。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小蝌蚪找妈妈》PPT课件,小青蛙音乐。

  活动过程:

  中班语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含PPT课件

  二、理解故事内容

  1、春天来了,青蛙妈妈在水里生了许多宝宝,宝宝们还会变呢。看,变成了什么?(许多小蝌蚪)

  于是小蝌蚪一边游一边找妈妈。

  ——看,那是谁?(鸭妈妈和小鸭)我们一起问问鸭妈妈。

  教师问:鸭妈妈,鸭妈妈你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它长的是什么样子?

  鸭妈妈:你们的妈妈头上有两只大眼睛,一张宽宽的大嘴巴。

  刚才鸭妈妈说我们的妈妈长的什么样?

  幼儿:谢谢鸭妈妈!鸭妈妈再见!

  又有谁来了?(鱼妈妈和小鱼)

  幼儿跟说对话:鱼妈妈,鱼妈妈你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它长的是什么样子?

  鱼妈妈:你们的妈妈长着四条腿。

  鱼妈妈说我们的妈妈长着几条腿?

  幼儿:谢谢鱼妈妈!鱼妈妈再见!

  ——咦,那是谁的妈妈?

  请个别幼儿来问:乌龟妈妈,乌龟妈妈你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它长的是什么样子?

  乌龟妈妈:你们的妈妈是白肚皮。

  我们的妈妈有白白的什么?(肚皮)

  幼儿:谢谢乌龟妈妈!乌龟妈妈再见!

  ——我看到白白的肚皮了,那是我们的妈妈吗?

  幼儿齐问:鹅妈妈,鹅妈妈你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它长的是什么样子?

  大白鹅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

  哦,原来我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呀。

  幼儿:谢谢鹅妈妈,鹅妈妈再见!

  ——刚才几位妈妈告诉我们了,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怎么样啊?(头上有两只大眼睛,一张宽宽的大嘴巴,还有四条腿,露着白白的肚皮,穿着绿衣服。)

  ——我想出个好办法:我们把小蝌蚪的妈妈画出来,这样小蝌蚪就很快能找到妈妈了。该怎么画小蝌蚪的妈妈呢?(引导幼儿小结青蛙的特征)

  三、唱唱、跳跳,学做小青蛙

  1、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游走了,它们去干吗了?青蛙妈妈最大的本领是什么?

  2、律动:小青蛙。

  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个篇幅比较大,相对比较复杂的故事。而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于此类情节复杂、角色较多的故事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的。虽然在平时的课间活动中我们有讲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但是,要让托班的幼儿记住故事中的语言,把它表演出来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们对故事进行了精简,考虑到托班幼儿对于重复的语言对话比较感兴趣,也容易让他们理解和记忆,我们把小蝌蚪的对话都设计为:你是我们的妈妈吗?而其他动物我们也同样遵循这个特点:“不是,你的妈妈是……”,这样的设计不仅简单,易理解,也为后面幼儿的角色表演减低了难度打下了基础!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4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户外运动,在孩子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后,结合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进行了户外活动游戏创编,意在培养孩子在活动中的合作意识,锻炼孩子的合作能力,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2.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尝试排图且大胆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3.感受妈妈们对小蝌蚪的热情及关心。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PPT、图片等。

  小班语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过程:

  1.以谜语的形式,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有个谜语让小朋友猜一猜: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有段好听的故事,讲的就是小蝌蚪的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听故事录音一遍,并提问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蝌蚪把哪些小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为什么会认错自己的妈妈呢?

  3.教师边演示PPT边讲述故事,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

  (1)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青蛙妈妈生的黑乎乎的卵变成了什么?

  (2)小蝌蚪找妈妈碰到了谁?说了些什么?又遇到了谁?又是怎么说的?

  (3)为什么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妈妈?

  (4)小蝌蚪的妈妈究竟是谁?为什么小蝌蚪和它的妈妈长的不像呢?

  小蝌蚪最后怎么变成青蛙的?

  4.回忆故事情节,将故事图片进行排序。

  5.幼儿跟录音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内容《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

  2、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3、感受动画的意境美。

  活动准备:

  用Flash软件制作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谜语:“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提问:“小蝌蚪从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为什么小蝌蚪和自己的`妈妈长得不一样?”

  (二)完整欣赏故事(播放动画课件)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蝌蚪找妈妈时碰见了哪些小动物?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为什么长得不和妈妈一样呢?

  (三)分段欣赏故事(继续播放动画)

  幼儿边观看动画课件边讨论:

  1、播放课件第1段(故事开头至“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

  提问:小蝌蚪为什么去找妈妈?

  2、播放课件第2段(“一条大鱼游过来了”至“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提问:遇到鱼妈妈时,它们说了些什么?

  3、播放课件第3段(“一只大乌龟游过来了”至“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提问:小蝌蚪遇到龟妈妈时又会说些什么?一起来说一说。

  4、播放课件第4段(“一只大白鹅‘吭吭’地叫着”至“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提问:现在碰到了谁?为什么会把大白鹅当成自己的妈妈?

  5、播放课件第5段(“小蝌蚪游呀游呀”至故事结束)

  提问:最后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妈妈?你能说说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本领?

  (四)了解青蛙成长的过程(播放青蛙成长过程视频)

  提问: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妈妈的?

  幼儿回答后,教师操作课件(点击青蛙成长过程示意图)

  师生一起用肢体来表示小蝌蚪到青蛙的成长过程。

  延伸活动:

  青蛙的本领很大,如果小朋友有兴趣的话,我们继续来欣赏有关青蛙的儿歌。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6

  设计意图:

  春天里,活动室的自然角出现了有代表性的动物——小蝌蚪。从此,孩子们总是爬在哪儿久久地观察起了大头细尾的小蝌蚪,谈论的话题里也总是离不开小蝌蚪:小蝌蚪什么时候长腿呢?它的妈妈是青蛙吗?为什么和它的妈妈长的不象呢?……这时,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灵活地设计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在活动中,主要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讲述和操作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了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关心小动物生长的情感。

  活动名称:

  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

  2、启发幼儿对小动物的探索欲望和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盛有小蝌蚪的鱼缸若干盆

  2、挂图一: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3、挂图二:小蝌蚪生长变化的四个过程;

  4、集体排序图四张;

  5、幼儿操作小卡片每人一套;

  6、青蛙头饰一个;

  7、音乐:《悄悄话》。

  活动过程:

  一、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小蝌蚪引入活动主题

  1、老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醒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蝌蚪,讨论并讲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头、有眼睛、没腿、象鱼等)。

  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

  四个不同的过程,并在活动中适当穿插各种提问。

  参考资料:

  1、卵子:一个青蛙妈妈在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许多的卵子。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许多许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动着。

  2、刚出生的小蝌蚪: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别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始生活。

  3、长大的小蝌蚪: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慢慢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尾巴还没有脱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

  三、师生共同小结并请幼儿粘贴,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

  2、粘贴:请四名幼儿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小卡片按顺序粘贴到不同的四副图片中,全班幼儿集体观察并验证。

  3、提问:

  (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

  老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

  (3)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四、小组活动:请幼儿动手操作,给四张小卡片来排队。老师要巡回指导,当幼儿操作结束后,请幼儿之间互相讲述。

  五、带领幼儿玩游戏,加深对活动内容的理解。(伴随音乐《悄悄话》)。请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六、活动结束,幼儿自由分组活动。

  第一组:讲关于小蝌蚪的故事;

  第二组:给小

  蝌蚪的变化过程小卡片来排队;

  第三组:画蝌蚪;

  第四组:观察小蝌蚪。

  附件(儿歌):

  小蝌蚪找妈妈

  1、一个卵子圆又圆,

  动一动,动一动,真好玩;(动作缓慢)

  2、一只蝌蚪一条尾

  游来游去找妈妈;(动作轻快)

  3、两条后腿长出来,

  妈妈妈妈在哪里?(欢快)

  4、四条腿呀长出来,

  妈妈妈妈在这里。妈妈……扑向妈妈的怀抱(老师头戴青蛙头饰扮演妈妈去迎接“小蝌蚪”)。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青蛙的特征及蝌蚪与青蛙的关系,学习观察比较。

  2、感受故事优美的意境及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青蛙的特征及蝌蚪与青蛙的关系,学习观察比较。

  活动难点:感受故事优美的意境及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录音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题

  师:这是谁?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游着,想找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它长得什么样?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名字就叫《小蝌蚪找妈妈》请仔细听,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它们最后有没有找到自己妈妈呢?

  二、幼儿欣赏,完整故事

  师:小蝌蚪找妈妈时,都碰见了谁的妈妈呢?

  三、结合挂图,再次欣赏。

  师:小蝌蚪看见了鸭妈妈,是怎么问鸭妈妈的?鸭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师:小蝌蚪听了鸭妈妈的话,就去找自己的妈妈,它们找到的第一个妈妈是谁?鱼妈妈是在呢么说的?

  师:小蝌蚪找到了第二个妈妈又是谁?乌龟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师:小蝌蚪最后看见青蛙坐在荷叶上,它们知道青蛙是它们的妈妈吗?小蝌蚪是怎么问的?(幼儿学说青蛙是怎么回答它们的,即青蛙特征的描述)

  师:青蛙是怎么回答它们的?(幼儿学说青蛙的话,即蝌蚪到青蛙的成长过程)

  四、结合书本,欣赏录音

  请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春天到》第15~16页“小蝌蚪找妈妈”,一边仔细观察图画,一边仔细听故事。

  五、游戏:蝌蚪找妈妈

  教师弹小鱼游的音乐,一半幼儿做蝌蚪游的动作,一半幼儿各自模仿小动物妈妈的动作,音乐结束,寻找青蛙妈妈的幼儿扮演者。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在《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团、搓、捏、粘等泥工技能塑出故事中的动物。

  2、萌发泥塑的兴趣,发展初步的立体造型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物质准备:

  泥工板、橡皮泥、抹布、牙签、彩纸、青蛙、乌龟、小鱼玩具头饰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故事《小蝌蚪找妈妈》(通过复习故事,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蝌蚪、青蛙、乌龟、鱼的.外型特征)

  教师围绕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先遇到了谁?接着遇到了谁?

  大鱼长什么样?乌龟呢?大白鹅呢?

  小蝌蚪的妈妈长什么样?

  总结: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先遇到了鸭妈妈、接着又遇到大鱼、乌龟和大白鹅,最后才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二、联想创作(尝试运用团、搓、捏、粘等泥工技巧塑出故事中的动物)

  过渡语:今天,小蝌蚪想请小朋友们帮他们把找妈妈中遇到的所有动物用橡皮泥请他们出来,你们愿意帮帮小蝌蚪吗?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泥塑的方法?

  总结:你们说得对,以前我们用搓、团、压等方法做过很多不同的点心饼干等,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些方法来做你喜欢的小蝌蚪等动物,等会看谁塑得多、塑得好。

  2、幼儿提出自己觉得有困难的塑造步骤,请集体一起帮助解决。

  3、选择小蝌蚪找妈妈中自己喜欢的某一动物场景,自由塑造。

  4、老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指导幼儿运用团、搓、捏、粘等泥工技能塑出故事中的动物。

  提醒幼儿可以运用牙签将头与身体两部分连接起来。

  三、展现交流(萌发泥塑的兴趣,发展初步的立体造型能力)

  1、启发幼儿讲述自己制作的方法,鼓励幼儿的创新精神。

  2、共同布置一个展现区:小蝌蚪找妈妈。

  3、说说:你觉得谁做的泥塑好,为什么?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生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照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生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普小童话,选编本文,旨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依托文本,对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的训练。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有趣,对话较多,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之心,对这种科普童话具有天然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学情,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并指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找出蝌蚪长成青蛙的几个关键变化,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并在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讲故事的指导。另外,本课生字较多,在学习的时候,要运用一年级学过的识字方法,如熟字加熟字、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等进行识记,这样才能把生字记得又牢又准。

  教具准备:

  课件;小蝌蚪、小青蛙的相关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教”;会写“眼、睛”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重点: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教”;会写“眼、睛”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则迷语。

  “大脑袋,长尾巴,穿着一件黑衣裳,常在水中游啊游,长大以后吃害虫。”

  学生自主朗读并猜出迷底是“小蝌蚪”。(教师相机板书“小蝌蚪”)

  2.教师出示小蝌蚪的图片,学生观察并说说蝌蚪长什么样子。

  3.教师过渡:这群可爱的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它们究竟想干什么呢?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小蝌蚪找妈妈》。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把课题补充完整。板书:找妈妈。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吧!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同桌合作,读准每个字音。

  出示学习建议:

  (1)同桌先互相教一教不认识的字。

  (2)然后再读一读。先读一遍课文。再读一遍认字表的生字。

  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会合作学习了!课文中的字音都能读准了吗?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在认字表中有一个蓝色的字,它是多音字。

  3.学习多音字:“教”。

  出示:认字表

  (1)查字典,根据字义,辨析“教”字两个读音用法,并组词。

  让我们把这个字送到课文的句子中读一读,看看它读哪个音呢?

  (2)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4.课文中还有很多词语朋友和我们捉迷藏呢,让我们开着小火车把它们找出来吧!在火车头的带领下,你们的小火车开得可真快呀!

  5.读整屏词语。

  池塘脑袋黑灰色哇捕食迎上去阿姨

  宽嘴巴头顶披着鼓着两条

  哪里眼睛肚皮孩子跳上来

  6.分组识词,巩固字音。

  (1)图片识词:池塘、水塘、鱼塘、荷塘

  仔细观察图,你有什么发现?

  它们都是有水的池子。

  对,这就是“塘”。小蝌蚪就生活在池塘里。看,它来了,还给咱们带来了一些词语。男生读一个,女生读一个。

  (2)小蝌蚪送词:脑袋口袋袋子袋鼠。

  这些词中都有“袋”,是衣兜或用布、皮等做成的盛东西的器物。

  指名读前两个词,强调“袋”读轻声。

  指名读后两个词,强调“袋”读四声。

  齐读四个词语。

  再读一读这个词语:黑灰色。

  这是描写小蝌蚪样子的词语。小蝌蚪长什么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句子中变红的部分,把它的样子记在心里。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3)迎上去追上去。

  你有什么发现?(迎和追都带有“辶”,和行走有关)

  把这两个词语放回到句子中读一读,边读边想一想:什么是“迎”,什么是“追”。(左三组读第一句,右三组读第二句)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

  谁来说一说什么是“迎”,什么是“追”。

  出示图:同学们,你们看小蝌蚪向着鲤鱼妈妈面对面游过去,就是“迎”。

  出示词语:(齐读)如:欢迎、迎接、迎风、迎面

  同学们,你们看小蝌蚪在乌龟的后面加快速度赶上去,就是“追”。

  再读一读这两个字:追迎。

  看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4)出示表示动作的词语。

  甩着(长长的尾巴)

  这几个词语是描写谁的样子时用到的?(青蛙)谁能补充完整。

  披着(碧绿的衣裳)

  露着(雪白的肚皮)

  鼓着(大大的眼睛)

  你能仿照例子用“甩、披、露、鼓”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说句话吗?

  让我们把这些短语送回到句子中,一起读一读,记住小青蛙的样子。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三、游戏识字,巩固字音

  1.抽读字卡。

  (1)两皮孩哪

  组词:皮孩

  形近字区分:

  哪和那哪:表示疑问。(哪里)(哪个)(哪样)

  那:表示较远的人或事物。(那边)(那里)(那个)

  (2)宽积累反义词“窄”。

  2.字形小魔术。

  四、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读“顶、肚、眼、睛、跳、孩、哪”。

  2.整体观察,抓特点。

  一看结构抓特点: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一家。

  二看占位抓重点:“顶”和“跳”字:最后一点是点。

  “睛”右边“青”字下边的“竖”压竖中线。

  “顶”右边“页”字的“竖”压竖中线近竖中线起笔。

  “孩”:最后一点是点。

  “跳”右边“兆”字的“竖撇”压竖中线。

  三看笔顺记心间:书空

  3.自己书写生字。

  4.展示评价。

  五、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让我们把生字词送到课文中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反馈自然段。(6个)

  3.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小动物?

  4.交流汇报,适时小结。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六、回扣质疑,延续下文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这些小动物会说些什么?它最后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身体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塘、脑”等14个生字,会写“两、皮”等3个生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照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写“两、皮”等3个生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照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选择读音,巩固用法。

  教师(jiàojiāo)教书(jiàojiāo)

  教课(jiàojiāo)教育(jiāojiào)

  2.复现词语,巩固读音。

  披着鼓着脑袋眼睛孩子宽嘴巴

  两条肚皮

  二、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读“两、宽、皮”3个字。

  2.整体观察,抓特点。

  一看结构抓特点:

  宽:上下结构,上宽下窄。

  皮、两:独体字,居于田格中间。

  二看占位抓重点:

  “宽”: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两”:里面的两个人字,第二笔是点。

  “皮”:的第一笔是横钩,第二笔是竖撇,第三笔“竖”压竖中线。

  三看笔顺记心间:书空。

  3.自己书写生字。

  4.展示评价。

  5.书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今天的字我们就写到这里,把小铅笔放回家。

  三、承接质疑,理解课文

  师谈话: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仅身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而且还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可爱的小蝌蚪,踏上寻找妈妈的旅程吧!请同学们打开书。

  小蝌蚪开始长什么样?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板书:小蝌蚪

  (一)学习第1自然段,熟悉蝌蚪的样子

  1.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想一想小蝌蚪的样子。

  2.指名学生交流。

  小蝌蚪的样子多可爱呀!

  3.看着图片,带着体会一起来读一读。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二)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第一次找,体会好奇的心情

  过渡:这么快活的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过了几天,它们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看见鲤鱼阿姨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板书:鲤鱼

  1.先出示第2自然段。

  出示学习提示:1.用圆圈画出小蝌蚪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鲤鱼妈妈说的话。

  2.用圆圈圈出表示小蝌蚪动作的词语。

  (1)自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并进行批画。

  (2)反馈问题。

  ①交流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什么变化,出示第2自然段句子: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学生读划线的句子,老师顺势板书:长出两条后腿。

  ②订正句子,圈动词。板书:“迎”。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3.分角色朗读对话。

  (1)指两名学生朗读对话。

  (2)读变红的词语:阿姨。

  (3)指导朗读对话。

  小蝌蚪称呼鲤鱼为阿姨,多么有礼貌呀!这句话该怎么读呢?男生来读一读小蝌蚪说的话。

  听到小蝌蚪这么有礼貌地询问自己的妈妈,鲤鱼阿姨耐心地说——女声接读:“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那边去找吧!”

  4.师生分角色读第二自然段。

  5.初步了解妈妈的样子。

  听了鲤鱼阿姨的话,小蝌蚪知道了妈妈长的样子,他们继续去寻找妈妈。

  (三)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第二次找,体会找错的情感

  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他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看见乌龟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板书:乌龟。

  出示第3自然段,再出示学习提示:

  1.用圆圈画出小蝌蚪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乌龟说的话。

  2.用圆圈圈出表示小蝌蚪动作的词语。

  (1)自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批画。

  (2)反馈问题。

  ①交流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什么变化,出示第3自然段变红的句子: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学生读变红的句子,老师顺势板书:长出两条前腿

  ②订正句子,圈动词。板书:追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3.小蝌蚪为什么把乌龟当成了妈妈?

  预设:联系上文鲤鱼阿姨说的话“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也是这个样子。

  4.创设情境,有感情朗读。

  原来妈妈在这里,小蝌蚪连忙追上去,(激动地)叫着:“妈妈,妈妈!”

  看到自己的妈妈,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兴奋地)叫着:“妈妈,妈妈!”

  终于找到自己的妈妈,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喜出望外地)叫着:“妈妈,妈妈!”

  满心欢喜的小蝌蚪,以为真的找到了妈妈,可是乌龟却笑着说—男生接读:“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5.男女生分角色读第3自然段。

  听了乌龟的话,小蝌蚪更加清楚妈妈长的样子了,他们继续去寻找妈妈。

  (四)合作4-5自然段,了解第三次找,感悟找到妈妈后的心情

  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他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看见的青蛙什么样?小蝌蚪做了什么?

  1.指名学生读第4-5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2.交流反馈。

  学生读句子,教师顺势板书:尾巴变短了。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3.小蝌蚪看见的青蛙是什么样?板书:游青蛙。

  出示描写青蛙的句子: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4.看到妈妈后,小蝌蚪和妈妈说了什么?

  左三组和右三组分角色读一读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的对话。

  左三组:“妈妈,妈妈!”

  右三组:“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

  5.听了妈妈的话,小蝌蚪立刻---齐读。

  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1)读一读变红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足字旁,与脚的动作有关。)

  (2)你们也做一做这几个动作。

  6.同学们,小蝌蚪找呀找呀,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当他们看到妈妈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心情怎样?

  预设1:假如我是小蝌蚪,我会说:“妈妈,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真开心呀!”

  预设2:假如我是小蝌蚪,我会说:“妈妈,我们的身体变化真大呀!”

  同学们通过观察图,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第5自然段。

  (五)学习第6自然段,了解青蛙的本领,激发情感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不知什么时候尾巴不见了。板书:尾巴不见了。

  他做了什么事情?

  1.齐读第6自然段。

  2.反馈问题。

  板书:跟捉害虫

  3.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出示资料:一只青蛙每天能吃大约100只害虫,它们是庄稼的好帮手,人类的好朋友。

  多能干的小青蛙呀,我们一定要保护青蛙。

  四、回归文本,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1.四人一小组,分别扮演小蝌蚪、鲤鱼阿姨、乌龟、青蛙。练习分角色朗读。老师巡视指导不同人物的语气。

  2.展示汇报,一生当旁白,一个小组展示。

  五、梳理小蝌蚪成长为青蛙的过程,看图讲故事

  1.读文中的句子。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2.根据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完成书第四页第二题。

  (1)按照顺序自己连连图片。

  (2)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没过多久,()变短了,最后,()不知不觉地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

  (3)根据过程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六、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用图片介绍青蛙成长的过程。

  2.同学们,青蛙的成长过程就是繁衍生息。像这样的科学小故事还有很多,如:蚕的生长,蝴蝶的生长等。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科学,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发现吧!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出两条→长出两条→尾巴変短了一尾巴不见了(変成了青蛙)

  后腿前腿

  (迎)(追)(游)(跟)

  鲤鱼乌龟青蛙捉害虫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10

  活动目标:

  1.安静地倾听故事,知道故事名称,理解故事内容,发展观察、比较的能力。

  2.根据故事内容,学习表演。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1.《乐园》图谱,《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2.小蝌蚪头饰若干(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青蛙妈妈、一群蝌蚪等贴绒教具一套,头饰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乐园里来了许多朋友,小朋友看看是谁呀?

  (熊妈妈、小熊;鸭妈妈、小鸭;鸡妈妈、小鸡……)

  2.“小动物们在乐园里玩得可高兴了。天渐渐地黑了,小动物们也陆续回家,小鸡、小鸭玩累了,也想回家了,可怎么也找不到妈妈了,急得要哭了。”小朋友愿意帮小鸡、小鸭找到妈妈吗?

  3.小动物们都有了自己的妈妈,你们想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听了故事就明白了。

  二、教师有表情地完整讲述故事。

  故事里有谁?

  三、教师出示池塘背景图,按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讲述故事。

  1.小蝌蚪在池塘里游乐的时候,先遇到了谁?(鸭妈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边在背景图上贴上相应的'教具)

  2.鸭妈妈怎么对小蝌蚪说的?

  (这里可以叫小朋友一起来说鸭妈妈的话。)

  3.谢过了鸭妈妈,小蝌蚪把谁当成了妈妈?(鲤鱼妈妈)(出示贴绒教具)

  4.鲤鱼妈妈怎么说?(幼儿重复鲤鱼妈妈说的话)

  5.小蝌蚪又把谁当成了妈妈?(乌龟妈妈,出示教具)

  6.乌龟妈妈怎么说?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小蝌蚪和妈妈那些地方不一样?(请幼儿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

  四、师幼一起完整讲述故事

  1.按图片内容和幼儿一起复述“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中的一些情节。

  2.个别幼儿讲述(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说的话)

  课后反思:

  事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 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通过幼儿看图引导孩子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要求要求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这样孩子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活动中,我尽量让孩子自己说,自己问,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最后还请孩子分角色表演了一次,孩子都很开心。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11

  教材分析:

  在幼儿园课程中,数学活动比较抽象,幼儿难以理解和运用的。我认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只有找到数学知识与幼儿生活经验的结合点,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对数学的探索兴趣和认知发展。所以我设想:可不可以在故事载体中整合多元信息,在幼儿感兴趣的故事中找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切入点?《小蝌蚪找妈妈》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个童话故事。为此我设计了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主线的活动,来贯穿整个环节。

  幼儿基础分析:

  中班下学期,孩子们已经有了数的概念,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10以内的数,并能够说出总数,但是部分孩子还是对大小排列方式的不同,数量却相同的一些物品的点数,还是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基于这种状况,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数与数量的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兴趣。

  一、教学目标:

  1、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等影响准确判断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发展观察及点数能力,体验数数的快乐,进一步感知春天特征。

  3、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等影响准确判断10以内物品的数量。

  难点:不同排列的点数方法。

  活动反思:

  春天是一个特别美好的季节,所以几乎每门课中都有关于春天的内容。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活动中孩子对排列顺序似乎也明白了很多。作为老师,除了教给他们知识外,还得关注他们的思想。要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引导观察发现实物有规律地交替排序,并能讲述出排列的规律。根据中班孩子认知特点及发展水平。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发散性思维能力。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1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

  2、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3、感受动画的意境美。

  活动准备:

  用Flash软件制作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谜语:“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提问:“小蝌蚪从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为什么小蝌蚪和自己的`妈妈长得不一样?”

  (二)完整欣赏故事。(播放动画课件)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蝌蚪找妈妈时碰见了哪些小动物?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为什么长得不和妈妈一样呢?

  (三)分段欣赏故事(继续播放动画)

  幼儿边观看动画课件边讨论:

  1、播放课件第1段。(故事开头至“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

  提问:小蝌蚪为什么去找妈妈?

  2、播放课件第2段。(“一条大鱼游过来了”至“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提问:遇到鱼妈妈时,它们说了些什么?

  3、播放课件第3段。(“一只大乌龟游过来了”至“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提问:小蝌蚪遇到龟妈妈时又会说些什么?一起来说一说。

  4、播放课件第4段。(“一只大白鹅‘吭吭’地叫着”至“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提问:现在碰到了谁?为什么会把大白鹅当成自己的妈妈?

  5、播放课件第5段。(“小蝌蚪游呀游呀”至故事结束)

  提问:最后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妈妈?你能说说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本领?

  (四)了解青蛙成长的过程。(播放青蛙成长过程视频)

  提问: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妈妈的?

  幼儿回答后,教师操作课件。(点击青蛙成长过程示意图)

  师生一起用肢体来表示小蝌蚪到青蛙的成长过程。

  延伸活动:

  青蛙的本领很大,如果小朋友有兴趣的话,我们继续来欣赏有关青蛙的儿歌。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13

  【教材分析】

  故事中的小蝌蚪不知道快乐是什么,后来妈妈让小蝌蚪明白了,快乐并不是拥有很多漂亮的衣服,而是有朋友的关心与陪伴。

  【活动目标】

  1、能独立创编并清楚的讲述情节丰富、具有想象力的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2、能专心倾听同伴讲述,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乐于与同伴交流故事中的情节,感受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利用环境创设和生活活动组织幼儿讲述自编的小蝌蚪找妈妈故事。

  2、物质准备:课件《做有礼貌的小观众》。

  【活动过程】

  1、通过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小观众。

  小结:

  (1)要认真倾听同伴讲故事。

  (2)别人讲完后,要热情的为小朋友鼓掌喝彩。

  2、通过演示和讨论,引导幼儿明确举办故事会的'方式及要求。

  (1)教师当故事会主持人,介绍活动方式:先小组内讲故事,推选一名故事大王参加全班故事会。

  (2)组织幼儿讨论:推选的故事大王须具备什么条件?

  如:声音响亮、表情丰富、故事完整有趣等。

  3、通过多种形式的故事讲述,引导幼儿推选故事大王。

  (1)幼儿在小组内轮流讲故事。

  教师引导每组幼儿推选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决定讲故事的顺序及推选人员。(本环节教师可根据自己班孩子的情况进行,或者可以3名教师各负责一组、)

  (2)各组介绍自己推荐的人选及理由。

  4、举行全班故事会,教师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倾听,做一个文明的小听众。

  5、公布比赛结果,教师注意及时小结。

  对于讲的较好的幼儿进行奖励,对于其他幼儿提出修改意见。

  6、小结:任何故事的结局都不是固定的,每个人的心里都可以有自己满意的结局,我们要勇于说出自己心中的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游戏深入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相关故事情节,并学会歌曲《小蝌蚪找妈妈》。

  2、引导幼儿做事情要不怕困难、多动脑筋。

  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体验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重点难点

  通过音乐游戏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相关故事情节,学会歌曲,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蝌蚪、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鄂鱼、青蛙妈妈、头饰各一个、钢琴伴奏

  2、经验准备:幼儿演过儿童剧《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过程

  1、以故事背景叙述引入主题。

  教师创设情境,(钢琴伴奏舒缓的背景音乐):我是青蛙妈妈生下的小宝宝,天气暖和起来的时候,我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快活极了。我游啊游,转啊转,妈妈,妈妈在哪儿呢?于是我唱着歌找妈妈去了。

  (1)教师示范表演唱歌曲《小蝌蚪找妈妈》(钢琴伴奏歌曲音乐,示范唱第一遍)

  教师:妈妈到底在哪儿呢,“妈妈,妈妈在哪里?”你们帮我一起喊妈妈好

  吗?“妈妈,妈妈在哪里?”(幼儿跟老师复述)妈妈没有听见我的声音,

  于是我又唱着歌找妈妈去了。(钢琴伴奏歌曲音乐,示范唱第二遍)

  (2)教师:妈妈在哪儿呢?我找了一天又一天,你们瞧,我的后腿长出来了,我要继续唱着歌找妈妈去了。(钢琴伴奏歌曲音乐,示范唱第三遍)

  (3)教师:妈妈到底在哪儿呢,你们再帮我喊喊妈妈好吗?“妈妈‘妈妈在哪里……”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瞧,我的前腿也长出来了,我继续唱着歌找妈妈去了。(钢琴伴奏歌曲音乐,示范唱第四遍)

  (4)教师:妈妈还是听不到我的声音,一定是我的声音太小了,你们跟我一起唱歌找妈妈好吗?(钢琴伴奏歌曲音乐,在教师带领下幼儿尝试唱)

  2、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

  (1)教师:妈妈在哪儿呢,会不会在池塘里呢?来,我们一起游到池塘里找妈妈吧,让妈妈听到我们的歌声。请幼儿扮演小蝌蚪,在教师带领下边唱边做动作。(教师幼儿一起唱)音乐结束,鸭妈妈出现,老师带小蝌蚪上前问:您好!“你是不是我们的妈妈?”鸭妈妈(客人老师扮)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鸭子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上长着两只大眼睛,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2)钢琴伴奏音乐再起,蝌蚪继续游,到最后一句“妈妈,妈妈在哪里”时鲤鱼出现,蝌蚪上前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鲤鱼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鲤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白白的肚皮,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3)钢琴伴奏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乌龟出现,蝌蚪上前问,乌龟回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大大的嘴巴,叫起来‘呱呱呱’你们到别的地方找找吧。”

  (4)(钢琴伴奏紧张、急促的音乐)鄂鱼出现,小蝌蚪游回家(坐回小椅子),听《小蝌蚪找妈妈》钢琴伴奏音乐(抒情版)边休息边等待危险过去。

  3、小蝌蚪鼓起勇气,再次找妈妈。

  (1)师:小蝌蚪们,鄂鱼走了,你们害怕吗?你们累吗?可妈妈还没找到,如果再去找妈妈,我们还有可能会遇到很多危险,你们还要不要找妈妈呢?我们的妈妈长的是什么样子呢?(回忆青蛙妈妈的样子)

  (2)钢琴伴奏音乐起,蝌蚪游继续找妈妈。音乐结束,青蛙出现。(配课教师扮)青蛙:孩子们!我是你们的妈妈!

  (3)教师带领“小蝌蚪们”观察青蛙,对照妈妈的特点(大眼睛、大嘴巴、白肚皮、绿衣裳、叫起来“呱呱呱”)确认是妈妈后一起叫“妈妈”。

  4、结束部分:

  (1)青蛙妈妈赞扬小蝌蚪们不畏重重困难,动脑筋终于找到了妈妈。

  青蛙妈妈:孩子们,你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能够不怕困难、还能够动脑筋最后终于找到了妈妈,你们真是太棒了!我们一起唱首歌庆祝一下吧!青蛙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地唱歌跳舞。(钢琴伴奏、教师幼儿一起唱歌曲)

  (2)教师:小蝌蚪们,我们经历了各种困难终于找到了妈妈,可是我们为什么和妈妈长得一点都不一样呢?青蛙妈妈:等你们在长大一点就和妈妈一样啦!教师:哦,好神奇呀!期盼我们快些长大吧!现在我们赶快去探索一下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吧!

  活动延伸:

  1、表演区投放故事情节中的头饰,供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2、后续引导幼儿进行讲故事、故事创编等活动。

  活动总结

  在本节音乐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很活跃,设计本节音乐活动之前,我在考虑他们希望怎样唱歌,对幼儿来说,反反复复教唱我认为太枯燥,备课时,我对教师示范唱、幼儿学唱做了调整和修改,以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幼儿富有兴趣地多次听赏的方式激发幼儿对倾听歌曲、学唱歌曲的兴趣。

  活动中,我发现欲设的目标能较好地达成,而且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很活跃。通过这一节活动,我总结了一下经验:不要跟“捣乱”的孩子纠缠,尊重他们的兴趣或想法,同时用夸张的语言、体态或者教具等吸引其无意注意,帮助孩子回到课堂中来。另外,通过这一活动,我所收获的是:除了课后反思,备课也非常重要,课前不仅要思考教法、学法,还要预想到突发状况和细节处理,如出现混乱怎么办、孩子对活动缺乏

  兴趣怎么办等等?做好一切准备,我们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动。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15

  活动目标:

  1、了解水墨画的工具,学习使用毛笔画水墨画。

  2、尝试用大小毛笔,使用浓、淡墨表现蝌蚪和荷叶。

  3、体验画水墨画带来的不同感受。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欣赏ppt,水墨画所需工具,范画

  活动过程:

  1、迁移幼儿经验,导入活动,播放ppt图片。

  教师:还记得故事《小蝌蚪找妈妈》里的小蝌蚪吗?它们的是什么样子的?池塘里还有什么?(荷叶和荷花)

  2、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探索水墨画的画法。

  (1)欣赏观察水墨画,了解水墨画的特征。

  教师:荷叶、荷花和蝌蚪是什么样的?哪里用浓墨?哪里用淡墨?哪里用淡彩?

  小结:荷叶的中心有一个小圈,旁边还有细细的叶脉;荷花的花瓣是尖尖的;蝌蚪是圆圆的脑袋后面拖着细细的尾巴。

  (2)认识了解工具:粗细不同的笔、浓墨、淡墨和淡彩。

  (3)探索画蝌蚪荷叶的方法。

  教师:我们可以怎样画呢?大笔画什么?小笔画什么?用什么方法画?

  教师引导幼儿大笔淡墨画荷叶和茎;小笔淡彩用按的方法画荷花;小笔浓墨画叶脉、茎上的刺和蝌蚪。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提出要求。

  教师:先画荷叶,再画荷花,最后画蝌蚪。注意浓墨淡墨的区别,保持画面的干净整洁。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集体评价。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以讲故事形式进行引入,略显单一,于是采用PPT的形式,将故事以动画形式播放给幼儿观看,并加以将讲述,这样让幼儿很直观地观察小蝌蚪的各种动态,以及青蛙的模样,青蛙与其它动物的.相同与不同;

  2、在活动过程中,在保证幼儿有自由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我引导幼儿先进行观察,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再进行绘画基本操作的示范;

  3、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一些常规教育,以此来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

  4、不足之处在于:从最后的作品上看,在给幼儿进行绘画操作示范的同时,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不少孩子画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会在这方便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6-19

中班美术教案《小蝌蚪找妈妈》09-15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05-25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4-29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8-26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3-08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9-22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09-03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