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时间:2024-07-24 15:28:5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

  三维目标:

  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3、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教学重点:

  1、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教具准备:世界地形图及教材各个图片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比较分析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大牧场放牧业

  1、特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2、主要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业。美国、阿根廷牧牛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占重要地位。

  案例:

  1、对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分析不要孤立地看待,自然因素是基础,人文经济因素是条件,科技进步(包括交通状况和草场条件的改善)是“催化剂”。

  2、在分析图3.15时,应重点把握该区域的海陆位置、地形、发达的铁路运输和便捷的海运条件等重要信息。

  3、结合案例4完成活动题。

  (对于活动的处理可以采取学生阅读案例→学生分析→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活动:

  1、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例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点拨: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2、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点拨:经营方式:集约农业、生产规模大

  商品化、专业化水平高;经济效率高;重视科技应用,例如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划区轮牧等。

  3、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点拨: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典型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发展大牧场牧牛业

  1)、有利的区位条件——

  (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2)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低,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

  (3)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读图要求:在世界地图上,熟悉以上国家及地区、潘帕斯草原等的地理位置。)

  2)、发展过程——

  印第安人自由自在的.放牧业(粗放的自给游牧业)到欧洲人密集的商品牧牛业。

  3)、为促进牧牛业发展,阿根廷人作了如下工作:

  ①铁路的贯通,便于把肉牛运到港口城市屠宰加工后外运;

  ②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使牧场不退化

  ③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4)、阿根廷地广人稀,所产牛肉主要出口。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场扩展到欧洲。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二、授课内容:

  一: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三大岩类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而岩石形成所需的环境条件又会随着地质作用的`进行不断地发生变化。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以通过母岩的风、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当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又会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因此,在地球的岩石圈内,三大岩类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之中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①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④两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此;⑤板块移动发生张裂地区,形成裂谷或海洋;⑥板块相撞挤压处,形成山脉,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山脉。

  2、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应用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2、实践意义

  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

  三、本次课后作业:

  相关练习附后

  四、学生对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教师签字: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3

  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二是: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三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设计思想:本节内容是把教材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放在其前面学习的。自然地理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打下基础。所以这节课即是一节新课又是一节复习课。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我们设计了楼兰古国的案例,通过生动形象的分析,使同学们明白,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统一整体,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关于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教材是通过分析土壤的形成,来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自然综合体,我们觉得这部分设计概念多,教学难度大,与最后内容联系不紧密,所以摈弃了这部分内容。采用气候作用为中心要素,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与楼兰古国的案例紧密结合,也能达到让学生形成整体性观念的目的。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⒈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

  ⒉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⒊利用整体性特征指导人们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㈡过程与方法

  ⒈通过对楼兰古国的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变化的辨证关系,注重学生对过程性分析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⒉通过剖析气候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会从整体的角度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的环境特征.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⒈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地理环境及组成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辨证关系科学命题的兴趣,通过教与学,把握地理学的综合性特征,形成学生正确的自然观与环境观.

  ⒉建立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有机的,有规律的辨证唯物主义观.

  ⒊激发学生"举一反三"分析地理问题的学习兴趣,知道从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角度,认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式学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回忆联想、创设情景]

  (投影)世界气候类型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世界的气候类型,思考中国各地分别以哪几种气候类型为主

  (学生回答)(要点)①秦岭——淮河以南(南方地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③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④青藏地区——————高山,高原气候

  (教师提问)上次课我们已知道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自然带,那么我国自然带分布情况与规律如何

  (投影)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教师指图,学生回答)我国从南往北:

  ①海南岛—————热带季雨林带

  ②南方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北方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教师提问)这体现了自然带的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纬度地带性

  (教师指图,提问)我国中纬度地区从东向西,自然带变化规律又是如何呢

  (学生回答)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变为温带草原带,再变为温带荒漠带———————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温带荒漠带是什么样的景观

  (学生回答)沙漠,戈壁广布......

  (教师提问)在这个自然带中,有人类长期居住,从事生产活动吗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反问)难道我国的新疆、甘肃、宁夏等地都是茫茫沙漠,渺无人烟

  (学生笑,改口)荒漠地带也有人类活动

  (教师引导)那么在荒漠带中有水就能生长植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我们就把他们称为什么

  (学生回答)绿洲

  (教师引入)我们今天来了解一块神秘的绿洲,它是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都非常向往的地方——————楼兰古国

  [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我们首先来了解楼兰古国的地理位置。

  (投影)西北地区图

  (学生读自己地图册的序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引导)我们找到两条经纬线就准确定位:40°N和90°E的交界点,楼兰古国就在此地附近(89°55’E,40°30’N),同学们用一个点在自己的地图册上把楼兰古国的大致位置标出来。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楼兰古国位于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部,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泊西岸,这里有一条孔雀河从天山流下来注入罗布泊。

  (教师提问)同学们平时了解到的楼兰古国情况怎样有没有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

  (学生介绍)略

  (教师总结,展示材料)

  楼兰简介

  楼兰古国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西岸。它位于东径89°55′22″,北纬40°29′55″,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和灌溉农业。到了汉朝时,罗布泊一带成为新疆发达的农业地区。当时的罗布泊水量丰富,碧波万顷,湖面上水鸟成群,到处是渔歌帆影。它西岸的楼兰王国,就占有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西部干旱地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儿河渠纵横,草木茂盛,农牧业发达。因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处在东西文化、经济交会的“丝绸之路”最便捷的通道上,作为当时西域政治、经济、交通的枢纽,这里各国使臣、商贾、游客络绎不绝,楼兰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但东汉以后即隐没于史籍记载。

  (承转)现在楼兰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展示图片,教师讲解)

  图片1:茫茫沙漠中的风蚀城堡————魔鬼城

  图片2:风沙中残留的民居用胡扬木与芨芨草搭建而成

  图片3:楼兰典型建筑物————三间房,断垣残壁

  图片4:伫立在楼兰遗址已3700多年的胡杨木—————生长在干旱地区,可以生长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

  图片5:太阳墓藏—————圆木呈放射状排列在每个墓的上方,据考证,现发现的7个墓藏中共挖掘出圆木一万多根

  图片6:楼兰文物的展示

  (教师提问)大家在观看了以上资料并听老师的介绍以后,好好想一想:楼兰以前和现在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你们开展小组讨论后,派代表说出你们小组的看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举手回答)略

  (教师归纳)据科学家考证:到了公元3世纪后,由于流入罗布泊的孔雀河下游水量减少,被泥沙淤塞,自然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干旱,草木枯死,人口外迁,国都变成了废墟,国土变成了荒漠,罗布泊成了生命的禁区——————

  (过渡)从楼兰文明消亡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多媒体板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教师讲述)自然地理环境组成的要素有:气候、地形、生物(植被,动物)、土壤、水文等

  (提问)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以西北内陆地区为例,分析它的位置,气候特征与地貌,河流,植被之间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教师巡视)

  (学生把自己的观点与全班同学交流)

  (教师提问)从以上具体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我们把它们从具体的.例子抽象出来,以气候为中心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是什么气候又能影响到其他哪些要素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板书)

  影响气候的因素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气压带,风带地形

  河流植被土壤海陆分布洋流

  (承转)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这就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多媒体板书)

  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的变化。

  (教师讲述)我们了解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对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有什么指导意义呢上节课我们了解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后,大家明白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意义,今天通过楼兰古国案例的分析,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如果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会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差异性-因地制宜

  整体性-综合利用

  (学生阅读)课本资料“长江三峡工程的综合决策”

  (教师总结)我们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一定要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变化的辨证关系,理解并学会评价自然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否则,楼兰王国已消失了,其他的文明、其他的自然美景会不会相继消失了呢

  (师生沉默)

  (展示照片)1、网上下载的”黄果树瀑布”的照片

  2、教师本人于20xx年4月在”黄果树瀑布”的留影

  (讲述)在我们的印象中”黄果树瀑布”气势磅礴,水量巨大,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瀑布”之一。而我在20xx年XX月去贵州看到的黄果树瀑布只有一条水线。据管理人员介绍:由于河流的上游大量的工农业用水,加上我们去的当时正处枯水期,水量很小。现在一年中大多数时间看到的都叫“人工瀑布”:瀑布上方修建一个水坝,晚上蓄水,白天游人进公园后开始放水。“黄果树瀑布”最终会消失吗……

  在师生的思考中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通过设计了楼兰古国的案例,精心设计情景,生动形象的分析,采用“牵引”式不断引导学生思考,使同学们明白,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统一整体,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较好地完成了课标的要求。关于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教材是通过分析土壤的形成,来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自然综合体,我们觉得这部分设计概念多,教学难度大,与最后内容联系不紧密,所以摈弃了这部分内容。采用气候作用为中心要素,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与楼兰古国的案例紧密结合,也能达到让学生形成整体性观念的目的。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3、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特征。

  课前预习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及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差异性的表现: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①________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即②____________。

  2.地域分异特征:有序性、普遍性。

  3.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又称经度地带分异)

  a.基本因素:⑥____________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

  b.分布特点:随⑦________方向变化。

  (3)垂直分异规律

  a.基本因素: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⑧________发生变化。

  b.分布特点:从⑨________到⑩________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

  (4)地方性分异规律

  a.含义:指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____________发生变化的规律。

  b.特性:有序性和____________。

  c.小尺度地方性分异

  二、主要陆地自然带

  1.区分依据:植物群落的特征。

  2.影响因素: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主要类型

  (1)森林自然带

  a.分布: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b.特点:________________的陆地自然带。

  c.典型类型: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____________________、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

  (2)草原自然带

  a.分布: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b.特点:以________植物为主。

  c.典型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荒漠自然带

  a.分布:干旱地区,降水量稀少,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________。

  b.特点:植物种类贫乏,结构简单,动物很少,对____________有很强的适应性。

  c.典型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以大农业生产为例)

  1.影响:________________构成、作物构成、________构成及土地利用方式。

  2.意义:取得持续的________效益并实现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一

  (1)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20°经线依次向南、向北前进。想一想,自然景观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影响其形成的基础因素是什么?在地球表面具有怎样的分布规律?在哪些纬度和哪个大洲分布比较明显?

  (2)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40°纬线向东前进。想一想,自然景观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影响其形成的基础因素是什么?在地球表面具有怎样的分布规律?在哪些纬度和哪个大洲分布比较明显?

  (3)高大的山地,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垂直带谱越。

  合作探究二

  读图3—10讨论课后活动题:

  (1)影响自然带谱复杂的因素?珠穆朗玛峰南坡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2)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为什么南坡雪线低?

  (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因素?高山草甸南北坡分布的高度为例?

  合作探究三

  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欧大陆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如图),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

  ①,②,③,④,⑤。

  (2)图内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是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其雨季形成的原因是。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

  思维拓展

  一、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二、非地带性

  地球上非地带性现象、规律总结: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影响因素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海陆分布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

  地形起伏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地形(科迪勒拉山系)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水分条件的变化(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岩性差异

  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洋流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4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

  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工具

  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__或月貌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板书1、几种常见的天体

  过渡正是由于以上所述天体和星际物质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的各种天体是否为孤立的呢?经过科学家的实验证明: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我们称之为天体系统

  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3图1.2及相关材料,举出一些天体系统的例子,并完成P4的上面的活动题。

  学生回答略

  引导好,像同学们举出的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等都是天体系统。那么,这些系统内的天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形式的关系呢?(互相吸引;围绕旋转)

  板书2、天体系统

  启发讨论天体系统有大有小,大的天体系统又可包含许多小的天体系统。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三个天体系统之间是如何包含的呢?(银河系含太阳系,太阳系含地月系)

  学生回答略

  讲解(备注:投影课本P3图1.2讲解)地月系只有两个天体,地球和月球,它们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太阳系则包括太阳、九大行星、卫星及其它天体,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距离为1.5亿千米;而银河系是由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象太阳这样的恒星就有20xx多亿颗,太阳就处于距银河系中心2.7万光年的位置上。

  讲解银河系已如此庞大,是否就是的天体系统呢?是否就是我们的宇宙呢?还远远不是。利用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观测到在银河系之外,还有约10亿个类似的天体系统,它们被统称为河外星系。

  多媒体放映河外星系(仙女座星云,大、小麦哲伦云等)。

  人类目前所认识到的整个宇宙,科学家称之为总星系,是一级的天体系统。当然,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必然还会进一步扩展。

  讲解同学们刚才关于活动的回答很好,这里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多媒体投影)

  复习提问天体系统的概念及其层次结构?

  新课导入我们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那么太阳系中还有哪些行星哪?他们又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在众多的行星中惟有地球存在生命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主要问题。

  板书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启发讨论阅读教材P4图1.4太阳模式图思考太阳系周围有几颗行星,它们由近及远的排列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目前已知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火星、木星之间夹有小行星带。

  板书1、九大行星

  启发讨论在太阳系中,九大行星就好像一个家庭中的九个兄弟,有许多共性,请结合有关材料完成P4—P5活动题1、2,并总结九大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板书2.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1(1)九大行星在公转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转,我们称为同向性。

  (2)各大行星的轨道倾角都很小,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的大一些,也不过17°,说明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近似在同一个平面上,我们称之为共面性。

  (3)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即焦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偏心率越小,越趋向于圆,当偏心率为0时,轨道就是圆。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都很小,说明它们的公转轨道都是接近于圆的椭圆,我们称之为近圆性。

  (4)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2(1)(启发引导)九大行星的质量、大小、化学组成等结构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此,可以将九大行星划分为三类——与地球类似的称之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和质量都大的称之为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第三类是距离太阳远的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称之为远日行星。现在,黑板投影一个表格,看看你能否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出:

  边启发,边指导学生填上表。

  (2)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没有特殊的地方。

  过渡通过以上我们对九大行星的了解,我们知道目前只有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这就是我们要讲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三、存在生命的星球

  启发讨论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存在生命繁衍的行星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地球为生命物质的存在提供了三个越的条件,这也是其它行星不具备的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1.496亿km),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地球上的温度,还有利于水的液态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又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海洋的形成: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及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等形成了原始大洋,地球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备注:此部分可以模拟演示或讲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假设地球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地球生命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地球大气、温度与地球水的关系)

  板书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液态水的存在

  启发提问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上存在有生命物质?

  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具有上述两项条件就可以存在的生命物质,而在宇宙中,在其他的恒星系统中,是否也会存在像地球这样的天体?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正在不断地探索。

  总结全课

  课后习题

  巩固练习题(投__,当堂完成)

  1.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分析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课后探究阅读有关哥白尼、布鲁诺等的书籍,开一次班级天文学演讲会,讨论学习前人科学探索的精神,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感想。

  板书

  板书设计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几种常见的天体

  2、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九大行星

  2.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

  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液态水的存在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5

  学情分析

  教材在此部分第一次呈现人地关系的本质,然而此时学生的自然地理知识体系尚未建立,要求学生以辩证、发展的观点认识“人—水”关系,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水资源数量、质量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实现知识向观念的升华,此任务实在艰巨。为此,我们可以依据生动而寓意深刻的实例,从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程度的变化入手,归纳这些变化对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从而实现从地理角度诠释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水资源合理利用是建立和谐人-水关系的要求,学生对水资源的稀缺性、重要性有较多的了解,能够举出相应的例子予以说明。通过水循环知识的学习,学生也能够分析不同地域水资源的基本状况,这就具备了让学生探讨这些问题的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丰歉的'主要指标;

  (2)、运用图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3)、分析课本图3.11,归纳得出生产力水平提高一方面使得自然(水)资源的重要程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又降低自然(水)资源对人类活动的限制程度。

  (4)、分析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思考合理利用自然(水)资源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思考题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3)、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2)、增强学生自然(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资源质量、数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2、合理利用自然(水)资源的措施。

  教学难点

  生产力发展,自然(水)资源对人类活动的重要程度提升与限制程度降低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授课过程

  新课导入:运用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水资源玉人来社会关系如何?怎样合理利用水资源?这节课我们来讨论这些问题。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设疑引入第一部分: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请同学们浏览课本61页第一段回答:

  (1)、水资源的概念;(广义、狭义)

  (2)、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有哪些?(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再问:河水补给主要是什么?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又是什么?(都是大气降水)

  承转:由此看出大气降水量影响水资源的多少,由于降水量有时空的差异,导致水资源也有时空分布差异。

  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地区

  水资源缺乏: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地区

  承接:由于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径流,而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因此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标志是多年平均径流量。

  读P61图3-10“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回答:

  (1)降水量多是哪个大洲?最少是哪个大洲?(亚洲、欧洲)

  (2)径流量大是哪些大洲?最少是哪个大洲?(亚洲、大洋洲)

  (3)为什么世界不同地区水资源不同?(降水量时空差异)

  (4)我国水资源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东南多,西北少;夏季多,冬季少;总量多,人均少)

  承转:由于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因此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很大。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出示“中国地形图”,分析对比南方、北方气候、河流、地形、农产品、交通方式的差异

  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例如:农夫山泉矿泉水厂位于水源充足,取自浙江千岛湖得优质水源,不仅开采成本低,而且产品质量好,每瓶价格1.5元,因此经济效益高

  讨论:除水资源外,其它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是否也有这样的影响?(有。比如说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山西的煤炭等等)

  承转: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影响是不同的。

  读P62图3-11 “水资源利用的进步”这三幅图同学们有什么启发?

  (1)、人水关系中“人”的能动作用;

  (2)、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广泛;

  (3)、科学技术在解决人水矛盾中起了重要作用;

  小结:在科技较落后的时代,人类生产活动主要是靠近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生产在没有自然资源的地区同样得到发展。

  课堂讨论:P63活动题我国西北地区与以色列比较,有哪些要借鉴的经验?

  两地自然景观非常相似,我们借鉴学习人家的滴灌和喷灌等先进技术

  承转: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呢?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利用现状

  (1)从数量来看: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求量增长速度

  案例2咸海的忧虑

  (2)从质量来看:浪费与水污染严重

  投影:工业水污染,城市水污染的图片

  承接:面对水资源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只有科学用水,合理用水,才能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才能促进社会持续发展。为此人们主要采取了开源和节流两方面:

  2、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

  (1)开源:

  (2)节流:

  (四)、课堂练习

  集思广益,如何解决宁南山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1)、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2)、开挖水窖,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

  (3)、国家出资,打机井合理开采地下水;

  (4)、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节水意识;

  (5)、生态移民,减少水的需求量;

  (五)、课堂小结:

  从本节课可知,自然资源主要从数量、质量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经济活动从靠近自然资源丰富地区,向远离自然资源的地区发展,也使自然资源数量由“少”变“多”,从而大大拓展人类生成和发展的空间。同时必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促进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和社会持续发展。

  (六)、板书设计: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的概念:

  广义:

  狭义:

  2、衡量水资源的丰歉程度标志:多年平均径流量

  3、我国水资源特点:“三多三少”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3、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利用现状:

  (1)需求量过大

  (2)浪费和污染严重

  2、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

  (1)开源:

  (2)节流

  (七)、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篇幅较长,案例较多,但问题思路框架清晰,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是学生已接触、了解过的,但却是较零碎的,因此在上课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并发现问题,再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对知识加以应用,从而解决水资源如何合理利用的问题,使学生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强化对人水关系、人地关系的认识。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6

  各位评委:

  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5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课型是新课。我将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计和说板书设计这五部分说课。

  说教材:

  教材分析:这一节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本节是这一单元的重点,也是高中地理的奠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较抽象且难度较大,如何突破难点成了重中之重。

  教学目标:学生已习得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设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解释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及区别。

  2. 能根据要求计算地方时、时区和区时。

  3. 能运用地转偏向力的规律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光照图找出晨昏线的一些特点,学会分析地理事物的规律。

  2. 通过自己绘制时区分布图,学会寻找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3. 通过对比分析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找出每幅图的变化,并用自己的话说清三角洲形成的过程,学会从地理图表提取地理信息及描述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虽然几次活动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能立竿见影,但我对学生有积极期望,这种期望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借用李家清教授论文里的句子)。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定为:

  通过对眼、手、脑、口的调动,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地方时。

  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

  由于受年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限制,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

  (1)在太阳高度角即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倾角的问题上,较难以理解。(临时改为:对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及正午太阳高度区分不好。以致出错。)

  (2)在地方时差的计算中“迟”与“早”的概念容易混淆。

  (3)地转偏向力规律——北右南左中,左右难分。

  说教法:

  教无定法,针对本节内容较抽象的问题,可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配合传统教学方式,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利用探究法、作图法提高兴趣。

  说学法:

  学会探究、学会联系、学会描述。

  说教学程序:

  说导入:

  以实际生活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说重点:

  观察法突出重点:通过观察某时刻光照图,让学生自主观察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大圆、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判断晨线和昏线。

  创设情景,利用生活地理激活思维,突出重点:春分日那天,全球昼夜平分,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但是,当我在重庆106。5E听到收音机里报出“现在是北京时间6点整”时,并没有看到日出,日出竟然晚点了,同学们能帮我解释一下吗?引导思考地方时与区时的差别。(该创意来自半只烟老师)

  说难点:

  对比分析法突破难点:区分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纠正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的'是角度而不是高度或线段。

  动手绘图,加深印象,突破难点:绘制世界时区图,取得地方时与区时的联系与区别,并形成空间思维,自主得出计算规律。

  辨析法突破难点:地方时东早西晚。平时所说的某某睡得比你早起得比你晚,和我们地理意义上的早晚是有区别的。

  说兴趣点:

  若时间充足,让学生观察地球仪自转时墨水从北极流下的偏移方向,若时间紧迫,让学生观察视频“厄瓜多尔赤道线上的怪现象”,规律: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培养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游戏中学:看图找不同,既而描述长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培养描述地理现象的能力。

  

  课堂的作用除了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外,还应拓展学生思维。故设计如下:重点掌握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时间计算,地转偏向力的规律。请学生思考,如果地球不自转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地球不是自东向西而是相反的自西向东自转又会对人们产生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除了要求简明扼要、美观规范外,还要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故板书设计引入“思维导图”。(此处临时改的,不是很清楚思维导图的具体要求。)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7

  一、本章的地位

  本章内容是第一章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的延伸。声声不息的自然界是靠地球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转换和地球内部的能量的转换以及不同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来维持的。本章就把视角定在观察研究在各个圈层之间物质如何循环和能量如何转换的。本章通过分析大气圈的运动、水圈的运动和岩石圈的运动来研究这一能量的转换和物质循环过程。本章第一节论述了地球上大气的热量来源和传递过程,以及全球大气的基本运动规律和天气气候的形成机理,这些都是形成地理现象差异的重要因素。第二节从运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出发,说明地球上水的循环引起能量和物质的迁移,以及海洋中洋流的形成;第三节介绍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和地质作用,说明由此形成了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三种运动都各自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中进行,大气运动是自然界能量交换的基础;水的运动是自然地理环境中联系能量平衡与物质平衡的主要桥梁;岩石圈中的地壳运动是通过地壳演化过程,使地球表层岩石圈的物质得到更新,能量得到转换和分配。

  二、本章知识结构

  相关推荐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复习学案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主要表现。(重点)

  2.掌握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难点)

  3.理解某种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影响。(重点)

  课前预习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A、B、C、D、E。

  2.整体性含义: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的改变。

  (3)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对其他地区的产生一定的影响。

  正误判断:

  (1)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不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独立,彼此不发生任何联系。()

  (3)自然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的变化,只影响当地自然地理环境。()

  教材整理2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阅读教材P71~P75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成土母质与土壤

  (1)岩石风化作用气候与生物作用土壤

  (2)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3)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和化学组成。

  2.气候与土壤

  (1)直接影响: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间接影响:气候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风化壳最厚的地区是—————。

  3.生物与土壤;生物是土壤———————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因素。土壤——————的产生与生物密切相关。

  4.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5.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课堂探究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案例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温带荒漠景观的形成,如下图: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案例:破坏森林与绿化造林所引发的不同环境效应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案例: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的形成为例)

  探讨1:图中显示出土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探讨2:土壤的组成物质分别来自哪个圈层?

  探讨3:绿色植物与土壤有什么关系?

  1.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2.气候与土壤

  3.生物对土壤的影响

  4.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图解分析如下:

  5.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

  (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D.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2)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及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有机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B.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

  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D.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3)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B.在寒冷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缓慢

  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

  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4)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材料某区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探讨1: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整体,一种资源的变化,将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图中内容表明,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危及哪些资源?

  探讨2:据以上分析,你认为人类在利用资源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频繁的“黑风暴”刮起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1)~(3)题。

  (1)“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植被遭到破坏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D.温室效应加剧

  (2)“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地域性B.整体性

  C.地带性D.非地带性

  (3)“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课后练习

  对点训练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下图为某地理事象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B.森林破坏

  C.气候变化D.围湖造田

  2.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D.整体性特征

  二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3~4题。

  3.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4.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地下径流增多

  三读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地理现象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白处。

  ①水土流失②鸟类、兽类减少③生态失调④生物多样性增加⑤风速减小、温度增大⑥气候恶化

  ⑦干旱灾害减少⑧土地沙化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2)图示表示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特征。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________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对比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等基本特征;

  (2)理解黄赤交角的形式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或者通过播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的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2)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从中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宇宙是运动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2)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运动基本形式的一般特点

  教学难点: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观察法、演示法、绘图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图片展示]

  [教师提问]太阳东升西落、四季变化现象的图片。

  1、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

  2、地球上为什么会如此的四季变化现象?

  (引入新课)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课本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提示]这些现象都是由地球的运动引起的通过简略的告知答案,进一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提问]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

  学生回答:自转和公转引导学生看课本,找出知识点[提示]首先学习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让学生进入状态,大致了解教师授课的逻辑顺序,便于学生掌握[教师提问]

  [过渡]

  简单温故一下初中地理课本学习过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回答:(概念、绕转中心、方向)

  温故而知新,为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教师点评](1)地球围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自转。

  (2)绕转中心:地轴

  (3)方向:自西向东,北极看:逆时针;南极看:顺时针(南顺北逆)

  [地球仪演示]分别从侧面、北极上空、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旋转方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式的教学,更利于学生掌握

  [教师讲述]地球自转的周期,有参考点的不一样,一日的时间长度也略又差异,有恒星日(23h56′4″)和太阳日(24h)教学难点,简单讲解,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 [教师讲述]

  [教师设问]

  地球的速度可以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描述,设问:什么是角速度和线速度,它们又是怎么计算的呢?培养学生对实物模型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结合数学公式来分析,引出角速度和线速度存在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演示图片、动画]

  [教师分析]角速度:角速度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V=@/ t)

  线速度是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V=L/ t)[巩固练习]

  [提问]问:广州和上海,哪个地方的线速度大?

  学生回答:广州结合考点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过渡]

  [提示]从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四方面了解了地球的自转,接下来,继续按照这几个方面来学习地球的另一种地球的运动方式——公转。

  适当过渡,为学生学习提供清晰的思路[教师提问]什么是地球公转?绕转中心是?它的自转方向又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看书,寻找答案

  [学生回答]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公转。

  绕转中心:太阳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教师讲述]同样地,地球的公转周期由于参照点不通也有两个,分别是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和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教师讲述]

  [动画演示]观察图1、18,地球是绕着太阳公转产生的轨道,叫公转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所以有了远日点与近日点之分。地球绕太阳公转,当地球绕到近日点时,北半球正好为一月初;绕到远日点时,北半球正好为七月初。

  更好理解地球公转[提示]一些学生好难想象地球自转和公转同时进行的情景过渡

  [学生演示] 4个学生分成两组演示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公转情景把错误演示作为教学案例,及时指出错误,纠正,使学生印象深刻;演示正确则给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过渡]接下来,我们学习公转的速度。地球公转也有线速度和角速度。补充一个定律——开普勒定律结合物理、数学定律公式,使抽象知识简单化、直观化

  [教师分析]开普勒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也就是图中两块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用扇形面积公式推导s1=s2,s1=1/2L1R1=1/2L2R2,R1大于R2,所以L1要小于L2,根据V=L/t,可以推出近日点速度较快,远日点速度较慢。

  [过渡]

  [设问]刚才讲的是远日点和近日点的速度,那地球公转的平均速度是怎样算出来的呢?设置悬念

  [教师讲述]因为地球绕日一周转360度,而一个回归年大约365日;所以平均角速度=360°/365日,每日59分,约为每日1度。由于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所以平均线速度:V=路程(弧长)/T =约每秒30千米。

  使抽象知识简单化、直观化

  [练一练]北半球每年夏半年(从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日数为186天,冬半年(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的日数为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

  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学生回答]夏半年,地球位于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冬半年,地球位于近3日点,速度较快,所以冬半年日数要比夏半年日数要多

  [教师小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征都讲完了,通过一个表格来对比记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特征。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9

  一、教学目的

  “三圈环流”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由于本节内容空间尺度大、要素多,只凭课本中的图片,学生难以理解吃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展示,也只能看得见,仍然摸不着,学生也只是凭借画面去想象,难以形成空间思维的概念,最后也是晕头转向。因此我们决定让学生动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思路

  本次实验按照实验准备――小组分工――合作互助――模型展示――教师总结这5步完成。在实验准备阶段,由老师事先安排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分工对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最后模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结合课本上“三圈环流的形成”相关文字介绍,合作完成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展示,教师对模型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三、教学准备

  (1)地球仪。每个班准备10个橡胶地球仪玩具,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学科性强,可以在实验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地理认识。

  (2)硬纸条。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已经绘制了4个垂直气流、3个近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只需要学生在上课时沿线剪下即可,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同时,在设计上,高空风和近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后偏转了90°,近地面风成直线形。这是因为高空风向和近地面风的成因略有差异,在制作前需要给学生具体强化。

  (3)透明胶布、剪刀等。

  (4)模型制作:①明确分工。在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2个同学负责剪纸,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②合作互助。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第一步,赤道地区受热最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所以在赤道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而极地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所以极地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

  第二步,赤道地区空气上升后,高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后,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空空气由赤道流向极地(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30°N附近高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断在此堆积下沉。因此,30°N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因此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由此向南、向北流出,其中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低纬环流形成。

  第三步,从30°N近地面向北流的气流(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西南风(近地面);极地空气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向南流出(北风),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于是在60°N附近,从南边来的西南空气和从北边来的东北空气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因此60°N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

  第四步,60°N附近空气上升后,在高空分别流向30°N(高空风)和90°N(高空风),组成了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

  四、模型展示

  模型制作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模型制作成果,并结合模型说出三圈环流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

  本次模型制作,体现了模型制作的以下优势:

  一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传统的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只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的要点,学习的兴趣不浓,效率不高。而本次“三圈环流”模型制作,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动手制作,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完成本次模型,需要调用以往所学的“热力环流”、“风”、“地转偏向力”等知识,这也是“三圈环流”的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加深了对以往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是将复杂、运动的地理事物进行分解,直观地展现出来,深化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本次模型制作,学生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0

  一、教学内容分析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本节内容又是重要的基础性部分,为人文地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分三部分:城市形态、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重点,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基本知识。考虑到本章讨论的是城市与城市化的问题,因此,作为基础知识,也为了温故知新,本节教材把与自然地理关系较为密切的“城市形态”放在本节的第一部分。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使学生对城市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城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

  2.了解城市重要功能区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特点和区位

  3.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城市的几个重要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特征和区位;

  2.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原因

  教学难点: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原因

  六、教学准备

  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对比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

  2、通过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和问题。

  3、通过填图使学生掌握我国主要粮、棉、油、糖等基地的分布。

  4、使学生懂得应根据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并初步了解农业区划划分的科学依据。

  教学重点

  1、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我国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的问题。

  2、“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和“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这两个基本方针。

  教学难点

  1、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我国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的问题。

  2、“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和“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这两个基本方针。

  教学媒体

  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农业区划示意图、我国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增长折线图、我国温度带图、降水量图、土地资源分布图和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解决世界粮食问题有哪些途径?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解决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控制人口增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粮食生产。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节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板书】一、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

  【提问】阅读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说一说我国农业的世界之最。

  【归纳】我国南方的水稻栽培和黄河流域的谷子栽培都为世界最早;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栽培养蚕和栽培养茶树的故乡;我国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糖料、大豆、茶叶、花生等产量居世界前列。

  【板书】二、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讨论】为什么我国将农业放在战略重点的首位?

  【归纳】刚才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归纳大家的意见:①利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基本解决了占世界22%的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②工业中有大量原料需农业供应;③农产品出口换取的巨额外汇可支援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保证实现四化的根本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农业还比较薄弱,农产品还不能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以上情况,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目标中农业仍居战略重点的首位。

  【板书】三、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

  【讨论】(1)参照我国温度带图、降水量图和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思考:

  ①我国的光热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②我国水资源的总量能否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为什么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要兴修水利灌溉工程或考虑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③从水热结合的条件看,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什么基本影响?

  (2)参照我国地形图,思考:

  ①我国的地形与我国主要的农、林、牧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②我国山地多平地少对发展我国农业有哪些不利影响?又有哪些有利方面?

  (3)参照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图,思考:

  ①为什么我国的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②我国主要的可供开垦的土地资源分布在哪里?比较和分析这些可开垦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

  ③我国主要农业区各有什么肥沃土壤和需要改良的土壤?

  【归纳】同学们讨论的很好。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对自然条件要注意用辩证的客观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任何一个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都是很复杂的。如我国在季风气候影响下水热条件配合较好,雨热同期,但是也正是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使我国的'灾害性天气较多。山地多对发展耕作业不利,还影响我国的一些山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也提供了林、牧、副各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我国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总的来说是非常优越的,但是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利用,使许多地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如对森林的过度砍伐,草原改为耕地,以及农药和工业“三废”的污染等。再者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耕地和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所以我们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珍稀保护有限的资源,同时要控制人口增长数量,保证一定的资源占有量。

  【板书】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的成就

  【阅读思考】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的有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①40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装备有了哪些改善?

  ②40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有了哪些增长?(出示我国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增长折线图)

  ③40多年来,我国农业布局有了哪些改进?

  【归纳】(1)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装备有了显著改善。

  河流的整治:淮河、黄河、海河、长江等河流得到初步治理,减轻了洪涝灾害。

  土壤的改良:建设了一批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

  农业机械化程度有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有了初步发展,农村用电量、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有很大增加。

  推广科技成果:畜牧、森林、水产、气象等方面都有新技术的应用。

  (2)农业布局有所改善

  农产品加工工业一般应接近原料产地,尤其是初级加工、可以减少因农产品原料失重而造成的损失,我国纺织工业的老基地像上海、青岛、天津等沿海城市,新中国成立前原料大多来自国外,新中国成立以后扩大了邻近地区的棉田种植面积,使上述棉纺基地可以就近获得原料供应,降低运输费用,同时还接近了消费地区,不但有利于人民生活,而且使成本降低。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的工矿区不断兴起,新的城市不断出现,交通运输网不断扩大,上述邻近地区荒地得到开垦,出现了新的农业基地,保证了这些新兴城市的粮、油、蔬菜等农产品的供应。我国的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都建立了大规模的农场。

  我国到1993年底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32.7%,1994年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35个,城市人口需要大量的副食品及部分工业原料需要市郊供应。所以在许多大城市近郊区建立了副食品基地,这对保证城市居民生活和部分工业原料的供应起了很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和各地区的具体条件,有计划的建立了一批商品性农产品基地,有的以粮食为主,有的以某种经济作物如棉花、烤烟、油料、甘蔗、甜菜、果树、天然橡胶等为主。这为今后实行地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以上事实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还是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同发达国家相比,农业还比较落后。我们要努力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使我国的农业有一个较大的飞跃。

  【板书】五、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农业生产还存在哪些问题?(阅读课本1993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看产值多少,是否合理,看结构是否合理?)

  (2)我国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办了哪几件大事?

  【归纳】(1)人均粮食少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1996年粮食总产量较1949年增长了近五倍,但是人均增长却不到两倍。每年增产的粮食大部分被新增加的人口所消耗,平均每人增加的粮食不多。

  (2)科技水平低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如近年来长江流域的水灾频繁发生使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常有较大的波动。

  (3)从课本1993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所占比重过大,几乎为牧业的两倍多,而发达国家畜牧业的产值一般高于种植业;我国农业中林业和渔业比重太小,各业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农业各部门之间是一个密切结合的整体,存在着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关系。农林牧副渔各业之间应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4)农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我国受污染的耕地达2 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耕地退化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为了保持农业生产率稳步增长,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办六件大事:①建设一批治理大江大河大湖的水利设施;②积极推广节水浇灌技术;③建设一批国家级的重要农产品商品基地;④加强速生丰产林等的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⑤大力抓好科技、教育兴农;⑥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劳动力。

  【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的成就,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其中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大家回家以后完成我国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自然条件的表格。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相关文章:

必修一英语教案05-14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模板01-31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01-25

高一数学教案必修一导教案文案01-06

苏教版必修一《西地平线上》教案04-28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案09-26

高中地理《洋流》教案10-31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11-09

优秀的高中地理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