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雷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雷雨》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剧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本质。
2、了解戏剧结构的基本特点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初步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纷繁复杂的戏剧冲突,欣赏异彩纷呈的戏剧语言。
教学难点:
认识周朴园思想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设想:
作为戏剧欣赏单元的第一课,可先给学生介绍〈〈雷雨〉〉的梗概,通过反复阅读或分角色朗读,弄清节选部分的主要剧情,进而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理解人物语言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用二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看过根据曹禺原作改编的电影《雷雨》。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原作,看看在30年代作家为我们勾勒的酝酿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的一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动的雷雨画卷。
二、简介曹禺及〈〈雷雨〉〉
1、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当代语言艺术大师。1933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处女作〈〈雷雨〉〉,一举成名。此后又接连创作了〈〈日出〉〉(1935)、〈〈原野〉〉(1937),从而奠定了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1940年创作了《北京人》,并把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成功地改编为话剧,从而进入了创作生涯的又一高峰。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主要创作了历史剧《胆剑篇》(1961)和《王昭君》(1978)。
2、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三、简单介绍戏剧的有关知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 (即台词) 和舞台说明。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 ( 如《雷雨》 ) 、歌剧 ( 如《白毛女》 ) 、舞剧 ( 如《丝路花雨》 ) ;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 如《雷雨》 ) ;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 ( 如《屈原》 ) 、现代剧 ( 如《雷雨》 ) ;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 ( 如《屈原》 ) 、喜剧 ( 如《威尼斯商人》 ) 、正剧 ( 如《白毛女》 )
四、 本文的情节结构
本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这一部分又以侍萍说明自己的身份为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主要写他们过去的矛盾。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揭露周朴园的冷酷;第二层写他们现在的矛盾,通过周朴园认出待萍后态度的变化和侍萍的表现,暴露周朴园的伪善面目。
第二部分写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会面,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提露周朴园贪婪、冷酷的本性,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反抗斗争。
五、本文的矛盾冲突
冲突是戏剧的主要特点之一。课文中出现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
( 1 ) 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
( 2 ) 周朴园同鲁大海 —— 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 3 )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本利益的冲突。
( 4 ) 鲁大海与周萍 —— 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 5 ) 鲁侍萍与周萍 —— 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 6 ) 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根本性质的冲突。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品味戏剧语言,把握人物心理与个性
教学方法:
发现探究、讨论点拨、朗读品味
一、导入
《雷雨》的成功,可以说首先就是语言上的成功。(投投影:“钱谷融语”。全体齐读:)
“我确实太喜欢曹禺剧本中的语言了,每次读曹禺先生的剧本,总有一种既亲切又新鲜的感觉,他那色彩明丽而又精练生动的语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带进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给予我无限的喜悦。”——钱谷融
曹禺先生的剧作,正是以其精致的语言,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创造了无比美妙的艺术境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经由一个个具体的语言场景,来把握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
二、品读
本环节主要由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发现、讨论、分析、概括周朴园的性格,教师点拨归纳。
重点研读段落举例:(分角色朗读)
周朴园不觉地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朴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 不是我要来的。
朴 谁指使你来的?
鲁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小结:刚才的讨论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周朴园的内心世界极为复杂,在他身上,这种多情与绝情、温情与冷酷、人情味与铜臭味,时时交织在一起。难怪曹禺先生会这样说:“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多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所以人艺著名演员郑榕也很有感慨地说:“要完全认清周朴园这个人物复杂的、多层次的内心世界,把握周朴园的复杂性格,是有着相当的难度的。”但不论如何,要把握人物内心,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应从语言入手,且要重视对关键台词和关键舞台说明的分析。
三、练习
四、作业
品味戏剧语言,以“我眼中的×××”为题,写一篇随笔。
《雷雨》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重点指导“虹、蜘、蛛、蝉”都是虫字旁,书写时要注意“扁口”上宽下窄;“压、逃、越”都是半包围构;“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等。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课前先学: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圈画生字,标注自然段。
2、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12个生字,难认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3、用“?”标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4、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或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或插图及雷声录音。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展示:
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雨吗?说说你们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今天课件中又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出示课件展示雷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谈观看的体会,相机板书课题:雷雨
二、引发想像:
教师播放雨前和雨时的两段音像资料(风声、雷声、雨声),启发学生闭目想像。听着这两段录音,你们都想像到了什么?相机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像把两段录音和插图进行正确搭配。教师板题。
三、自学汇报:
1、小组交流课前先学情况。
2、老师组织学生汇报。学习生字“压、乱、垂、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如:用动作记住:“压”垂;用换偏旁记住“虹”等。
3、利用生字卡片进行同桌互检。也可设计识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认读。如:开火车读,引导学生找出这个字在文中的那句话,结合文中的'句子朗读进行巩固。
4、小组读课,互相正音,评价。
5、全班合作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把课文真正交给学生,组织他们在读中发现,在自学互动中交流识字的方法,丰富识字经验,激发了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进而提高了自主读书的能力。)
四、学习课文:
1、范读,引导学生谈谈听读的感受。启发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进而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
2、学生再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
3、图文对照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课文语言的简炼。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
如:“虹、蜘、蛛、蝉”都是虫字旁,书写时要注意“扁口”上宽下窄;“压、逃、越”都是半包围构;“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等。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
3、学生临写,同桌交流评价。对照总结之后,再进行书写,写得好的全班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写上节课学习的字词。利用生字卡片或课件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分段读文,回忆课文内容。
二、继续研读课文: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划分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部分内容,进行合作读书。思考:你认为这个部分写得怎么样?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2、交流读书感悟的情况;教师相机点拨。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提问题。
如:描写雷雨前的部分“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
描写“雷雨中”的部分,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等等。
3、展示课件,深化感悟。
三、诵读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练习: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 )了,( )也( )了。
3、照样子写词语:黑沉沉( )( ) 一动不动( )( )
五、拓展:
1、你还读过其他描写下雨的文章或段落吗?把自己收集的材料在组内或全班交流。
2、观察一个自然现象,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作业布置:
1、1号本生字词
2、写一篇观察日记
七、板书设计:
雷雨
雷雨前 乌云密布
雷雨中 大雨倾盆
雷雨后 雨过天晴
《雷雨》教案3
中班歌曲:夏天的雷雨
目标:
1.在音乐问答中学会用明亮、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有对比的表现歌曲的.情绪。
2.能够用《夏天的雷雨》的旋律创作改编歌词。
重难点:
1.能有对比的应用连贯、跳跃两种方法来表现。
2.能够创编简单歌词
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特别喜欢猜谜,今天老师就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二.歌曲教学。
1.猜歌谜:第一段歌词
师:你们快快来想想它的答案吧
2.揭示谜底
给学生观看打雷、下雨的图片,请学生介绍打雷、闪电的知识和避雷小常识。
问题:下雷雨的时候你会先听到打雷还是先看到闪电?
你知道避雷的一些小常识吗?
老师按节奏读出问题,幼儿跟读(交换,多读几遍)
师:如果老师是用歌声来提问的你们,你们能不能也要用歌声来回答我?请你模仿老师问题的旋律来回答。
3.演唱歌曲。
老师提醒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
(指导:一闪闪、轰隆隆、哗啦啦要唱得轻巧跳跃)
分组演唱歌曲。
师:我们把这首谜语歌曲唱得这么棒了,可是它还没有名字呢?为这首谜语歌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三.歌词创编
今天我们猜了谜语、又唱了歌曲,老师想请大家用《夏天的雷雨》旋律来创编自己歌曲好吗?
例子:天空中一闪闪,什么眨眼睛?天空中一朵朵,什么在飘?天空中弯又弯,什么像小船?小朋友请你快快想一想。
《雷雨》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的内容,并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在音乐问答中会用明亮、跳跃的声音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与雷雨有关的.图片、视频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猜谜导入:
师:老师我们小朋友特别喜欢猜谜,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1、猜歌迷。
老师念《夏天的雷雨》第一段歌词.
师:小朋友,请你快快想一想!(提醒幼儿联系整个谜语来猜。)
2、熟悉歌词,了解闪电、雷声、雷雨的关系。
师:小朋友真厉害,一下就猜出来了。我们看一些闪电打雷时的影像!
提问:下雷雨时,你是先听到打雷,还是先看到闪电?
3、老师问,幼儿答,以问答方式朗诵歌词。
师:老师问你们谜题,请你们按老师的节奏来回答,好吗?
三、演唱歌曲。
师:刚刚我们猜的谜语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听一听!
1、播放音乐,教师跟随音乐完整范唱。
2、教师弹琴唱,幼儿跟唱。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
3、幼儿听音乐唱
师:小朋友不仅是猜谜能手,歌也唱得很好听。你们觉得怎么唱会让歌曲更动听?
提醒幼儿注意:
A唱“一闪闪”“哗啦啦”时,用响亮的跳音。
B唱“轰隆隆”时,声音要大而有力。
4、多种形式演唱歌曲。(一组唱歌迷,一组唱答案。/男生唱歌迷,女生唱答案等)
教学反思:
由于提供了闪电雷雨的图片和视频,孩子们很兴奋,学得比较认真,对活动很感兴趣。在活动中,通过一问一答的游戏形式学唱歌曲,对掌握歌词很好,但是在跳音的掌握方面孩子们还要多加练习,多接触这种曲目。
《雷雨》教案5
单元概述:
嫩绿的小草在早春发芽,爱河水的知了在初夏鸣叫,丰硕的果实在深秋收获,晶莹的雪花在寒冬飘舞。春天充满了希望,夏天充满了热情,秋天带来了收获,冬天意味着坚强........大自然蕴涵着无穷的魅力,使万事万物在四季中有太多的变化,使天真的孩子们在四季中有太多的想象,产生着着强烈的好奇心,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四季在我们身边悄然的走过,到处留下了孩子们的足迹,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他们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感谢着大自然的美好。
本单元设置了《骄阳似火》、《晶莹的雪花》、《四季树》三个课题。
将天气、植物、动物和人在四季里的活动变化,用优美的图片、简明的文字、短小的诗句、动听的歌曲以及色调、形状、节奏等艺术要素来呈现。以四季为主线,贯穿了相关的知识,让孩子们在歌唱、舞蹈、朗诵、绘画、听赏、朗诵、手工制作等喜欢的活动和游戏方式中,去感受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科学、艺术与文化、艺术与情感的关联,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分辨、创造的能力,让学生在发现、体验、获取的同时引发出更多的好奇和想象,再到神秘的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探索、对生活的热爱。
课题一 骄阳似火
教学目标:
本课通过对夏天的体验,感受夏天的到来对人带来的各种影响,特别是气温的变化带来的影响,使学生在艺术气息中迎接夏天、把握夏天。
通过读童谣、二十四节气歌、听唱歌曲《夏天到》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们体验夏季的蛙鸣虫叫。通过讲一讲、想一想、演一演,讲述夏天有趣的故事及不同感受。
教学准备:
1、歌曲《夏天到》录音带。
2、配乐唐诗《锄禾》录音带。
3、有关夏天的影视资料。
4、夏日里常用的生活用品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演一演夏天的热。
1、找夏天——视听结合。带学生一起到室外体验夏天的高温,通过教材中展示的夏日图片以及相关的影视资料感受夏天,让学生表书自己对夏天的不同认识。
2、播放有关夏天的主题音乐《夏天到》,让体会歌词中描述了什么,是什么季节?从而引出主题——夏天,启发学生体描述自己在夏天里所见到的自然情景和生活现象。
3、欣赏、观察教材中不同的夏季图片,教师与学生共同运用肢体动作,演示夏天的生活现象与事物(例如:擦汗、摇扇子等动作),引导学生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表现夏天“热”的情景,激活学生用戏剧来提高表演能力。请学生回答这是发生在什么季节的事情,引导学生回答夏天与冬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活动二:感受夏天,制作一幅情景画。
1、播放夏季的婵鸣、蛙声、雷声、雨声,描述自然情景和生活现象。
2、听不同的夏季声音,用哑剧的形式表演出一个小故事。
3、通过撕、贴、画、粘等形式营造一幅夏天的情景。作品不拘形式,重点在是否抓住了夏季特征。教师巡回指导。
4、利用生活废弃物制作夏季生活用品。如电扇、阳伞、墨镜、太阳帽等。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三:朗读《锄禾》。
1、手拍节拍朗读《锄禾》,感受不同节奏型。
2、变换节拍,比较二拍、三拍节奏。
活动四:节奏练习《夏天到》
1、欣赏歌曲《夏天到》。
2、运用线条和肢体语言进行表现夏季自然界的声音。
3、把各种声响按节奏表现出来。
4 、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模仿。
活动五:学唱歌曲
1、听唱歌曲《知了》,用手划旋律线,身体摆动。用渐强、减弱、延音符号表现蛙鸣、蝉叫得声音。
2、创编歌词,描绘夏天的情景。然后小组交流。
教学评价建议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在语言描述、想象、艺术创造中有特点的学生,教师及时鼓励。
2、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使学生发现同学之间不同的特长和优点,引发起相互激励、争相参与的积极性。
3、通过你真行的大拇指活动来奖励积极发言、大胆想象、富有创意的同学,激活全体同学的参与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夏天到》,听赏《知了》、节奏练习
教学准备:
1、歌曲《夏天到》录音带。
2、配乐唐诗《锄禾》录音带。
课型:
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二、导课:
请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知了的叫声)
同学们,你们知道知了叫了,意味着什么吗?
——夏天到了。
三、新授:
朗读一下:
《锄禾》(按不同节奏朗读)
1、手拍节拍朗读《锄禾》,感受不同节奏型。
2、变换节拍,比较二拍、三拍节奏。
唱一唱:
《夏天到》
1、.欣赏歌曲《夏天到》。
2、运用线条和肢体语言进行表现夏季自然界的声音。
3、把各种声响按节奏表现出来。
4 、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模仿。
1、朗读歌词:集体听教师有表情地朗读歌词。
2、范唱:集体听歌曲范唱一遍。
3、学生跟琴演唱
要求:
1、唱准音名和音高及节奏。
2、注意演唱的方法。
学唱歌曲:
1、听唱歌曲《知了》,用手划旋律线,身体摆动。用渐强、减弱、延音符号表现蛙鸣、蝉叫得声音。
2、创编歌词,描绘夏天的情景。然后小组交流。 方法:集体齐朗读歌词:
1、朗读歌词:集体听教师有表情地朗读歌词。
2、范唱:集体听歌曲范唱一遍。
3、学生跟琴演唱
要求:
1、唱准音名和音高及节奏。
2、注意演唱的方法。
课堂拓展:
将歌曲《夏天到》和《知了》教给家长学唱。和爸爸妈妈一起演唱。
课堂评价:
1、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使学生发现同学之间不同的特长和优点,引发起相互激励、争相参与的积极性。
2、通过你真行的大拇指活动来奖励积极发言、大胆想象、富有创意的同学,激活全体同学的参与意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演夏天、制作一幅情景画
教学准备:
1、歌曲《夏天到》录音带。
2、有关夏天的影视资料。
3、夏日里常用的生活用品
课型:
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二、导课: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几幅作品,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制作的吗?
三、新授:
演一演夏天的:。
1、找夏天——视听结合。带学生一起到室外体验夏天的高温,通过教材中展示的夏日图片以及相关的影视资料感受夏天,让学生表书自己对夏天的不同认识。
2、播放有关夏天的'主题音乐《夏天到》,让体会歌词中描述了什么,是什么季节?从而引出主题——夏天,启发学生体描述自己在夏天里所见到的自然情景和生活现象。
3、欣赏、观察教材中不同的夏季图片,教师与学生共同运用肢体动作,演示夏天的生活现象与事物(例如:擦汗、摇扇子等动作),引导学生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表现夏天“热”的情景,激活学生用戏剧来提高表演能力。请学生回答这是发生在什么季节的事情,引导学生回答夏天与冬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感受夏天,制作一幅情景画:
1、播放夏季的婵鸣、蛙声、雷声、雨声,描述自然情景和生活现象。
2、听不同的夏季声音,用哑剧的形式表演出一个小故事。
3、通过撕、贴、画、粘等形式营造一幅夏天的情景。作品不拘形式,重点在是否抓住了夏季特征。教师巡回指导。
4、利用生活废弃物制作夏季生活用品。如电扇、阳伞、墨镜、太阳帽等。教师巡回指导。
作品大展示:
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特别是一些制作精美的作品。使学生体会到制作过程的不易和作品完成时的欢喜。给予鼓励。
复习游戏:《神奇的花瓣》
运用形体动作感受不同的音乐特点并进行即兴表演,合作造型。丰富学生的想象,加深他们对花色、花形的感受,体验艺术创作带来的快乐,获得自信。
游戏活动建议:
1、游戏前准备好色彩鲜艳、早习惯内独特的各种花样和花名提示。
2、老汉司应该注意提示音乐性质的特点,鼓励学生即兴创造,展开独特想象,如独自的感受以及表现的多样性等。
3、游戏过程中,老师要主动成为参与者,生动活泼地组织教学,加强游戏中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成为孩子们游戏的伙伴。
4、音乐可以选择庄重有力、优美抒情、活泼跳跃、安静舒缓等情绪特点的曲目。
课堂评价:
采用展示评价。以班级、级部为单位,将学生作品汇集起来,进行展示。
教学评价建议: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在语言描述、想象、艺术创造中有特点的学生,教师及时鼓励。
2、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使学生发现同学之间不同的特长和优点,引发起相互激励、争相参与的积极性。
3、通过你真行的大拇指活动来奖励积极发言、大胆想象、富有创意的同学,激活全体同学的参与意识。
《雷雨》教案6
教学目的:
1、理解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3、通过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揭示这种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罪恶。
重点和难点:
1、认识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2、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
3、最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23岁的曹禺在就读清华大学期间创作了四幕剧《雷雨》。
《雷雨》不仅奠定了曹禺先生在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这是一个青年的激情之作,让我们走近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近《雷雨》,用激情去解读,用心灵去感受。让“周冲”这个年轻的被毁灭的生命带着我们走进他生活的时代吧!让我们倾听戏剧家为生命发出的呐喊,看看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十七岁的年轻人和他所爱所恨的人,生活在一个怎样残酷的世界!
二、作者简介(见课本注①)补充:
现代剧作家。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
《雷雨》教案7
活动目标:
1、幼儿自制乐器表现雷雨的情景。
2、发展幼儿想象力、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雷雨图片,废旧物品
活动过程:
1、 幼儿边看图片边谈论雷雨的情景。
2、说说雷雨天不同情景的各种声音。
3、小组合作,按画面内容自制乐器表现雷雨的情景。
(1)雨声——饮料瓶中放入沙子。
(2)闪电——塑料薄片。
(3)雷声——空饼干盒。
4、幼儿自主表现。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雷雨》教案8
《雷雨》这篇课文以简洁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叙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语言优美,引人入胜。通过本文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抓住重点语句来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观察事物的浓厚兴趣
抓住重点词句、段落指导阅读,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通过感情朗读,感悟雷雨前后大自然的变化。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检查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课件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后再齐读。
二、整体感知 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雷雨写了哪些时候的景色?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板书:前、中、后)
三、朗读品味 感悟意境
(一)研读“雷雨前”的部分
1、默读课文,画出雷雨前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2、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和点拨。
(1)指导理解朗读“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a、“黑沉沉”写出了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板书:闷)
b、课件展示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的情形。
c、指导读好这句话。
(2)指导理解朗读“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a、提问:课文中哪个词语告诉我们这是一阵大风?(乱摆)为什么要加一个“忽然”?
b、学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c、利用课件展示蜘蛛垂下来逃走的情景,理解“垂”的意思。
d、指导朗读,体会天气的变化。
(3)指导理解朗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a、结合自身的感受,读出闪电一次比一次亮,雷声一次比一次响的气势。
b、指导用“越……越……”练习说话。
3、师生小结。(板书:怕)
(二)研读“雷雨中”的部分
1、课件播放“雷雨时”情景画面。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4、5、6自然段,把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3、学生质疑。
4、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5、抓住三个“哗”字和两个“渐渐地”词语,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雨下得大,下得急和雨由大到小的变化过程。
6、学生想象:雨中还有哪些事物看不清?
7、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可采取“指名读——自由读——挑战读”等形式练习。
8、小结。(板书:雨大)
(三)研读“雷雨后”的部分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示范朗读7、8自然段,学生欣赏后谈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用笔划出雨后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3、汇报交流,通过朗读,理解“挂”、“坐”等重点词语。
4、指导朗读这两段。读出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5、课件播放“雷雨后”的美景,学生欣赏雨过天晴的美丽后谈感受和朗读。
6、引导想象:假如你就是画面中的一位小朋友,雷雨过后,你还会看到些什么?想做些什么呢?请用一两句话写出来,再进行交流。
7、齐读7、8自然段。
8、小结。(板书:景美)
四、回顾总结 课外延伸
1、引导看板书后总结,使学生懂得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2、布置学生课外把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用文字记录下来。
附:板书设计
前 闷 怕
雷雨 中 雨 大
后 景 美
《雷雨》教案9
活动目标
1、知道雷阵雨是一种夏天特有的自然现象,对雷阵雨带来自然界的一些变化发生兴趣。
2、懂得雷雨天自我保护的一些方法。
环境创设
《雷雨前后》视频、图片
重点与难点
了解雷雨的特征,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回忆雷雨前的景象和感受:
提问:你们见过雷雨吗?
雷雨前的天气是什么样子的?
你们还看到听到什么?
这样的天气你们感觉怎样?
观看图片:
从图片上看到什么?图片上还有哪些和平时不一样的景象?
这样的天气会发生什么事?
教师小结雷雨前的自然征兆。
二、观看雷阵雨的.过程,懂得自我保护
听雨:雷雨声听上去是怎样的?你害怕吗?
看雨:雷雨从天上落下是什么样的?(丰富词汇“倾盆大雨”)
看看雷雨中的花园是怎么样?
了解雷雨天的自我保护方法:
下雷阵雨,小朋友能不能出去?
闪电打雷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小结:下雷雨时尽可能不要在室外,不要在树底下或电线杆旁比喻,遇到响雷时可以用手捂住耳朵、张开嘴巴,保护耳朵。
三、观看雷雨后的景象
雨后的天气怎么样?(雨过天晴)
雷雨过后感觉怎样?(可能会有彩虹)
四、延伸活动:把雷雨的过程用连环画的形式画下来。
《雷雨》教案10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好切分音,能用跳音唱一闪闪哗啦啦,用有力量的声音唱轰隆隆。
2.能用问答的形式演唱。学习用不同动作表现闪电、打雷和下雨,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夏季雷雨时的景象。
2.教师教育资源《夏天的雷雨》、钢琴、音乐盒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
1.播放打雷的声音,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声音。
2.提问:生活中,什么时候会有雷声?
引导幼儿说一说夏天的雷雨是怎样的?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学习歌曲
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特点,初步理解歌曲。
2.教师提问: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采用教师问幼儿答的问答方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如:教师问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幼儿答一闪闪,一闪闪,闪电光发亮”等。
3.教师帮助幼儿发现歌曲的特点,第一段是用提问的`形式,第二段是用回答的形式。
4.教师分句教唱。重点主导幼儿用跳音唱一闪闪哗啦啦,用有力量的声音唱轰隆隆。
5.播放《夏天的雷雨》歌曲录音,应用幼儿采用跟唱的形式练习歌曲。
(1)请幼儿分成男女两组,采用问答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2)请幼儿自由结对,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唱歌。并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和不同内容,加上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表达自己对闪电、打雷和下雨的不同感受和理解。
(三)(表扬积极参与活动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
利用夏天雷雨的机会,及时与幼儿谈谈有关雷电的常识,消除个别幼儿对打雷的恐惧心理。激发幼儿进一步观察和探究的兴趣,提高预防雷击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活动反思:
《夏天的雷雨》是一首问答歌,它以设问作答形式表达内容,可以一问一答,也可以多问多答。形式活泼、问者自由,答者也无拘无束,句式简单,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辨别、联想能力大有裨益。在音乐活动中我总是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幼儿,和幼儿一同活动,和幼儿一起念、唱、奏、跳,以感性来带动幼儿,避免了纯理性的传授,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枯燥、机械地模仿。
幼儿在25分钟欢快的音乐活动中用唱、跳、奏等不同形式多次地感受音乐,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和幼儿的互动有所加强,更加注重幼儿的学习效果,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我把舞台让给了幼儿,幼儿是课堂的主体。
《雷雨》教案11
一、教材简说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 能力目标: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能围绕主题选材,按一定的顺序写观察日记。
3、 情感目标: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观察日记。
五、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3、课前布置学生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4、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
六、教学时间: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播放雷雨动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夏天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夏天里,常常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转眼就下起倾盆大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第18课——雷雨。(板书:18雷雨)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复习字词,默读课文。
1、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现在让我们复习一下吧。(出示12个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场雷雨的,谁能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说一说?(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3、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一边默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谁来说一说?你想象中的雷雨是什么样的?
(三)、指导朗读,读悟结合。
1、雷雨中。课件1
这是一场怎样的雷雨呢?谁来读一读。师评。
这一部分写了些什么?
“哗哗哗”(板书)是什么?(雨的声音)该怎么读这3个“哗”?谁来试试看?全班试试看。
小作者听到了哗哗哗的雨声,还看到了什么?(树和房子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板书)应该怎么读?谁来读?大家一起读读看。
谁能读一读这一部分,读出雷雨越下越大,又渐渐变小的感觉?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大家鼓掌!正因为他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得到了同学们的高度评价。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文中的段落,感受这场暴风骤雨吧!(齐读)
同学们,你们富有感情的朗读,好像把我们都带到了这场大雷雨中一样。小作者在这里除了写雷雨中看到的景物,还写了听到的声音。我们写作文也应该这样,充分运用自己的感觉来描写事物。
课前老师要你们搜集描写雨景的好句子,你们搜集了吗?谁能念给大家听听看?(指名读自己搜集的资料。)
(放动画。)现在,请你想象一下,如果你正打着伞,走在这场大雷雨中。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指名对着动画屏幕说。)
2、 雷雨前。
这样大的雷雨,在它发生之前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请看(动画雷雨前)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小作者是怎样描写雷雨前的景象的?谁来读一读。
这一部分写了哪些景物呢?请打开书,一边和同桌讨论,一边圈记这些景物。谁来说一说?(板书: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
你觉得哪些句子用得好,好在哪里?请和同桌讨论一下,再把它们划记下来吧。(讨论)
1)(课件3出示雷雨前段落。) “黑沉沉”和“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有些紧张,有些害怕)你来读读这一句,看能不能读出紧张害怕的感觉。全班一起读一读。
2)为什么要写叶子和蝉》(说明天气很闷热)谁来读出这种闷热的感觉?全班读一读。
为什么要写树枝乱摆?(说明风很大。)
为什么要写蜘蛛逃走了?(说明蜘蛛也很害怕。)我们选择写哪些景物,一定要有目的,围绕中心写最有特点的景物。
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体会那只小蜘蛛的惊慌心情吧。(齐读)
3)雷雨前除了大风,还有什么让人害怕?(闪电和雷声)
这么大的风,这么响的雷,这么亮的闪电,该怎么读?(读得稍微快一点)谁来试一试?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天空中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紧接着电闪雷鸣,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雷雨前的景象,用你们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吧!(齐读)
3、雷雨后。
学法归纳:
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雷雨前的部分呢?我们先找了一找课文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划记了什么?(写得好的句子)最后做了什么?(读一读课文)
(边问边板书:找景物、划句子、读一读)
雷雨后的部分和雷雨前是对应的,老师相信聪明的小朋友,一定能使用这种学习方法,自己来学习这个部分。请和同桌两个人一起,自己学习雷雨后的部分。(自学课文)课件4
谁来告诉大家,张老师的板书,在雷雨后这里,该填什么呢?(板书: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对,因为这些景物是最能代表雷雨后的特点的。
小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从上到下)小作者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先从天空中写起,再写树上的蝉和蜘蛛,最后写到池塘里的水和小青蛙。我们写作文,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瞧,雨过天晴,经过大雨的冲刷,一切变得那么清新,面对这么美的景色,你的心情怎样?谁能甜甜地、美美地把这段再读一遍,让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你的愉快?
自己评价一下,你读得怎么样?同学们,你们也来评评看,他读得怎么样?
老师邀请大家一起把雨过天清的清新、美丽和愉快用朗读表现出来,好吗?(齐读)
课件5动画面对这样美丽的景色,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小作家,说说你看到的美景呢?请先和同桌说一说,再汇报给全班同学。
(六)、小结课文,读写迁移。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欣赏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美丽景色。我们还知道了写景的作文要抓住有特色的景物来写,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请看下面这幅雪景图,该描写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来写?课件6
(七)拓展学习,观察日记。
大自然有许多奇妙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心观察,把它们写下来,你就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请观察一个自然现象,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18雷雨 学法归纳
雷雨前 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 1、找景物
雷雨中 听到的 看到的 2、划句子
雷雨后 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3、读一读
《雷雨》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及多媒体课件了解雨的形成。
2.喜欢探究自然现象,热爱科学的情感和态度。
3.掌握正确的避雨方法,学会自我保护。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多煤体,小实验的工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听歌曲《大雨小雨》。
T: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孩子们仔细听,然后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加动作)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讲雨的形成
听到了什么?(下雨)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下雨吗?(……S)小朋友说得到底对不对呢?听了《小水滴的旅行》这个故事,也许你就会明白了。
师讲述《小水滴的旅行》。
我是江河里的一颗小水滴,平时我和伙伴们生活在妈妈的怀抱中可开心了,太阳公公升起来了,火辣辣的,照得我们浑身暖洪洪的。不一会儿,我们的身子变轻了,慢慢地离开了妈妈的怀抱向空中飞去,大家快乐地叫起来:“我们长翅膀啦!我们长翅膀啦!”原来,我们都变成水蒸气了。
我们飞呀,飞呀,越飞越高,天空中的温度越来越低,真冷啊,我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紧紧地抱在一起,越抱越紧,风爷爷带着我们在空中飘来飘去,人家都把我们叫做白云,温度更低了,越来越多的伙伴向我们涌来,云朵越积越厚,越积越重,白云都变成了乌云,满天的乌云,这时风爷爷更是“呼——”“呼——”刮起了冷风,我们冷得缩成了一团,变成了小水滴。于是我和伙伴们争先恐后地从天上跳下来,地上的小朋友欢呼着“下雨了,下雨了!”
提问:故事听完了,你们知道雨是谁变的?(小水滴)
都有谁帮助了小水滴的呢?(……S)
小水滴先变成了什么?再变成什么?最后又变成了什么?
第二遍欣赏
下面我们再听一遍故事,请小朋友们一边听一边想小水滴共经过了几次变化,是谁帮助它的?(幼儿听故事)
提问:小水滴先变成了什么?是谁帮助它的?(……S)
再变成了什么?(……S)最后又变成什么?(……S)
三、小实验,幼儿观察
师操作器具,并讲解给幼儿听。
演示水 水蒸气 云 雨滴的过程。
四、结合多媒体,学习自我保护
提问:
1.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小结:淅淅沥沥的小雨让种子发芽,花儿开放,雨后的空气比较新鲜,人们会感觉特别地舒服。
2.突然传来了“雷声”,但夏天,有时会下很大的雷雨,如果雷雨过大就会引发洪水……
出示雷雨引发灾难的图片。
3.组织幼儿讨论雷雨时如何进行防护。(幼儿讨论)
小结:室内:要关紧窗户,拔掉所有的电器的插头。
室外:到最近的'房子里去躲雨。
雷雨时不要打铁柄的伞,手里不拿铁做的东西。
雷声特别的猛,那我们千万别走动,赶紧停下来,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
师生一起演示动作。
五、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小朋友真棒!不仅知道了雨是怎么来的,还学会了雷雨时怎样保护自己,现在我们一起来表演一
演示:在室内(活动室)我们该怎么做?
在室外,我们如何保护自己。
自由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南宋朱熹也背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生动的课件能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动态的画面会引起幼儿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的活动。因此,在这堂课中,我运用多媒体贯穿了始终,使雨的形成,雨带来的灾难,雷雨时的保护。这一自然现象以生动画面展示给幼儿。科学课上离不开科学探索活动。我把雨形成的过程通过实验演示给幼儿看,并让他们用身体动作表演雨形成的过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活动的结尾创设小河、院外,室内等生活场景,让幼儿在情境中演练雷雨时如何保护自己,把活动推向**。
《雷雨》教案13
活动目标:
1.学会唱歌曲《雷雨》,尝试唱准切分音。
2.对问答式的歌曲有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收集一些与自然界的自然现象有关的图片(如闪电、下雨、雨点等)。
2.材料准备:挂图《雷雨》、音乐 CD《雷雨》、头饰(雷公)、音乐棒;录音“雷雨”。
3.常规准备:将幼儿的座位排成半圆形,在唱歌前先请幼儿用双手食指按揉鼻翼两侧面带微笑唱歌;将收集到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图片布置成“小博士看天气”的.区域角。
活动过程:
一.练声《下雨了》(曲谱见后活动资源)。
1 教师播放雨声的录音,幼儿倾听。
师:“你们听这是谁在唱歌呀?”(2)幼儿滨唱歌曲《下雨了》。师:“我们和雨点一起来唱歌吧!
2.教师播放音乐并引导幼儿听录音“雷雨”。师:“你们听现在谁又来唱歌了?”
师:“下雷雨时声音是怎么样的呢?”(如:轰隆隆的雷声,哗啦啦的下雨声等。)
二.教师用音乐棒点读“音乐屋”并进行歌表演,幼儿完整欣赏。
三.教师用音乐棒点读“清唱吧”,幼儿感受歌词。
四.教师玩“抢答”游戏,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歌词内容。
师:“快連抢答,请听题一闪闪、一闪闪什么光发亮?轰隆隆、轰隆隆什么声音响?哔啦啦、哔啦啦什么落下来
“对不对呢?见证答案的时间到了,请看挂图。”
五.教师出示挂图,并用有节奏地语言归纳歌词内容。如:X××1×xX1x×x×|×-1
一闪闪,一闪闪,闪电光发亮
六.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歌词。
1教师念诵第一段歌词,引导幼儿按节奏 xX×|1x×X
xxxx|×一|来回答
师:“雷雨天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听听我是怎么问的?”(教师范唱第一段。)
2教师出示雷公头饰,模仿雷公与幼儿问答练习歌词 师:“看看我是谁?能不能回答我的提问呢?听好啦。”
七.教师引导幼儿跟唱竣律
1教师用音乐棒点“音乐屋”,幼儿跟唱一遍。
2教师用音乐棒点“伴奏坊”,幼儿歌唱第二遍。
八.教师钢琴伴奏,幼儿表演唱歌曲。
“春天花会开
师:“太阳公公出来啦,雷公公也要回家睡觉啦! 活动建议:
1.可以在活动前让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如游戏时、进餐时)感受无歌词的旋律。
2 结合科学角进行游戏,在节奏不变化的基础上进行歌词的改编,如“滴滴嗒、滴滴嗒,什么声音响?滴滴嗒、滴滴嗒小雨声音响。”
《雷雨》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自由读课文,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在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运用文中的句式表达雷雨前中后景象的变化,初步感受这种自然现象的神奇多变,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学生按平时的习惯准备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摆卡片,保证每个生字宝宝都能带上正确的帽子。
2、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初读课文,能把课文读正确,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按雷雨、前、中后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教学过程
一、谈话进入新课。
雷公公把鼓敲,小知了树上叫,小青蛙唱起歌。孩子们,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季节呢?是啊,这样的季节最容易下雨啦!想看看夏天的雨是什么样的吗?老师带你们走进课文《雷雨》去看看吧。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可以问问同桌的同学。
(一)我会读正确。
1.同桌相互指读,不会认的字,互相教读。
2、实在不认识,可以找找下边的小鱼,并在文中生字的头上写上正确的音节。
3、开火车读生字、生词,读正确字音。
4、同桌摆卡片.,给生字宝宝戴帽子。
5、用找朋友的方法帮助识字。
6、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读。黑沉沉、压下、乱摆、蜘蛛、垂下、逃走、越来越响、渐渐、彩虹、
三、学生自由的小声读课文。
1、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看看哪些自然段分别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在每一部分的后边画上双竖线。
3、分小组读雷雨前、中、后相关的段落,初步感受景物的变化。
4.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要求读正确。
四、指导学生写字。
1、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2、同偏旁的字:“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是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3、“压、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4“垂”字中间宽,上下窄,而且中间不是两个“十”字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摹生字,师巡视。
6、出示生字“垂、压、乱、虹”,学生口头扩词。
7、学生继续写字。
五、板书设计
18雷雨
前中后
18雷雨
执教人郭成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按要求书写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片说说雷雨前、中、后的景物变化,有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读小黑板上的词语。
2、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二、再读课文,感悟雷雨前、中、后的景物变化。
(一)观察雷雨前景物的变化
1、小声读第一部分,勾画出雷雨前描写景物的词语。
乌云、叶子、蝉、风、树枝、蜘蛛
2、指导读重点句子。
(1)“压”要读得重一些,感觉到乌云来势凶猛。
(2)“垂”字用的也很妙,感觉风特别大,蜘蛛很害怕。
3、学生再读课文,进一步感受雷雨前景物的变化。
4、指名学生上台贴出雷雨前相关的图片和词语。
《雷雨》教案15
领域
语言
活动类型
讲述
活动内容
夏天的雷雨
活动来源
p246
实施时间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夏季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
2、尝试用语言表达夏季雷雨前后的情景。
活动重点
学习观察夏季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
活动难点
用语言表达夏季雷雨前后的情景。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夏天真热》
2、活动前了解幼儿关于夏天雷雨的已有经验,收看或收听关于雷雨的'天气预报;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预设时间
教学反思
一、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钱的情形。
1、太阳公公到哪去了?
2、天空中出现了什么?(乌云)
3、看上去怎么样?
4、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打雷声,闪电)
二、引导幼儿观察雷雨时的情形。
1、现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雨点)
2、雨从哪儿来?落到了哪里?看看四周的树、花草、房子有什么变化。
3、等雨小些时,教师和幼儿一起撑伞到雨中走走,听雨点声,看雨滴落到地上的圈圈、地面的积水、花草变化等。
三、引导幼儿观察雷雨后的情形。
1、看一看,听一听,现在和下雨时又什么不一样?
2、天上出现了什么?(白云)
3、到户外走一周,呼吸雷雨后的清新空气,感受雨后的凉爽。
5分钟
5分钟
8分钟
本次活动幼儿的参与过程不大,对于雷雨现象幼儿已有一定的了解和经验,所提的问题没有挑战性,活动延伸过程中适当插入了雷雨过程我们需要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展开
【《雷雨》教案】相关文章:
《雷雨》的教案05-04
《雷雨》 教案09-18
雷雨教案05-18
关于雷雨教案02-14
夏天的雷雨教案03-11
《雷雨》优秀教案09-21
小学《雷雨》教案08-12
《雷雨》教案优秀03-12
关于雷雨的教案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