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8-27 08:27:42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用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用15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学习内容】:课本P12例1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1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练习,实践应用

  练习二第1题前两小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笔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第7单元 认识时间

  第1课时 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课本第90、9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时间,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态、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1小时=60分

  【教学准备】:挂图、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开始,先出示一幅学生们正准备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猜是第几节上课了,并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利用钟表模型,认识钟表刻度

  1、 四人小组合作:观察钟表模型,并完成下表。

  钟面上一共有( )大格

  1大格有( )小格

  一共有( )小格

  2、让学生观察推理:分针从刻度12走到刻度1、2、3……各走了几小格,各是多少分。每一大格的刻度作为分针的单位时各是多少分。

  3、同桌一起拨一拨,引导学生观察时钟走1大格,分针走了几小格,从而得出:1小时=60分。

  三、加强观察、实践、探究几时几分。

  1、让学生观察几个分钟正指向每大格的刻度时的钟面。通过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的方式说说钟面的`时间,并归纳看钟的方法:先看时针,确定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可以用5分5分数的方法确定是几分。

  2、让学生观察一般情况的几时几分,通过小组交流得出看分针的方法:可以先确定接近分针的大格刻度是几分,再用1分1分顺数或倒数的方法读出是几分。

  四、读读拨拨、初步实践应用

  1、完成“做一做”。

  2、同桌一起拨一拨,每天上学、放学时间。

  3、小组一起拨一拨,交流所拨的时间,并说说所发生的事情。

  四、活动延伸。

  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时间方面的数学素材(如火车票、汽车票、飞机票,工厂商店作息时间表等等)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启发学生在实际应用方面举出更多的时间的例子。

  五、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样学的?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第7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81-8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强化口诀的记忆,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

  2、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交流的过程,培养协作能力。

  4、训练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和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记口诀。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

  1、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

  2、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收集、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会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是重点。

  4、加深理解几个几是多少 ?体验它的含义。

  【教学准备】:圆形、三角形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9的乘法口诀,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复习有关的知识。

  [设计意图]:明确提出学习任务。

  二、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1、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并说说表示的意义

  ( )或( )

  ( )( )

  2、揭示课题

  师:让学生根据每张课桌上有2人,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小组提问题,同时解答。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明确这节课学习内容。

  三、引导练习,巩固强化

  1、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1)、完成课本第81页第2题,交流改正。

  (2)、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算式说一说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2、第4题

  (1)、请大家先在书上圈出相应的积。

  (2)、仔细观察9乘几的各个积,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第6题,(1)观察第6题的算式,想一想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独立计算,观察每一列算式的结果。

  (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4、第8题图:

  (1)、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先在小组内提问,然后全班交流。

  (3)强调几个几的数量关系。

  5、第10题:

  (1) 观察图意,找到第一个问题并解答。

  (2) 让学生用几个几的知识来描述存在的数量关系。

  (3)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4)学生小组内提问并解答。

  6、第11题:

  (1)、看11题,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题意,找出规律。

  (2)、怎样计算,说出道理。

  (3)、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巩固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理解题意并会正确解答。通过交流思考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四、学习效果测评

  1、 完成课本第1、3题。

  2、 随堂练习。

  五、课堂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经历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过程,初步体会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3、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2)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8×9+1320-3×4

  7+4×720-8×2

  二、新课

  出示例3

  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

  问:用脱式怎样计算?

  指名学生板演58-(14+6)

  =58-20

  =38

  让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

  三、做一做

  让学生在脱式本上完成,叮嘱学生注意书写格式,集体订正。

  并指明6名学生板演。

  问:想一想,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指名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58-(14+6)

  =58-20

  =38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课本76、77页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

  1、用不同方式巩固8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进一步巩固8的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

  2、发展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根据主题图的含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正确到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中相应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练习巩固。

  1、完成76页第6题,集体订正。

  2、完成第7题。

  【设计意图】:强化8的乘法口诀,加深对口诀的了解和记忆。

  3、引导完成9~10题。

  1)了解题目的意思。

  2)填写出乘法算式的结果。

  3)观察图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根据图意说出的'想法,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5)学生自行独立解答。

  6)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根据。(强调有几个几?)

  【设计意图】:巩固用乘法解决问题,进一步乘法的意义,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开火车,对口了令。

  7、背一背。

  【设计意图】:巩固8的乘法口诀,达到熟练运用。

  8、填一填。(出示小黑板)

  8×2=□ 7×3=□ 8×6=□ 2×8=□

  6×7=□ 4×6=□ 5×7=□ 4×7=□

  5×8=□ 8×3□ 8×8=□ 8×5=□

  5×6=□ 7×8=□ 6×8=□ 6×4=□

  9、第12题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先让学生集体讨论,然后同桌或小组交流订正。

  二、拓展学习。

  1、在□里填出合适的数。

  39=□×□+□ 61=□×□+□

  39=□×□-□ 61=□×□-□

  7×8-16=8×□ 5×7+21=7×□

  2、每辆车限坐乘客8人,现在有26位乘客,3辆车能坐得下吗?

  三、拓展练习

  1、 24=□╳□=□╳□ 16=□╳□=□╳□

  2、 6+☆+☆+☆=30 ☆=()

  3、商场里有一种袜子每双3元钱,妈妈有20元,想买6双这样的袜子,她带的钱够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50页,练习九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练习本、学具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出示爬梯比赛:以组为单位,每人做一道,看哪一个组在规定时间内爬得高。

  3+3+3+2

  4+4

  5+5+5

  1+1+1+1+1

  2+2+2+2

  3+3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1、赛龙舟:出示图片

  让学生观察,要想知道参赛的一共有多少人,谁能很快列出一道算式?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出示小黑板

  (1)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4个2相加5个4相加2和7相乘

  (2)3个9相加,和是()。

  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根据要求,写出乘法算式,并及时校正。

  二、指导练习

  1、一共有多少个圆圈?

  ○ ○ ○

  ○○ ○○ ○○

  ○○○ ○○○ ○○○

  乘法算式:()×()或()×()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7+7+7+7=()×()

  (2)3+3+3+3+3=()×()

  (3)8+8+8+8+8+8+8=()×()

  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3个9相加。()

  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3。()

  6和4相乘。()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进一步乘法的内在联系。二、读一读。

  4×5 6×3 5×2 3×4

  三、看图写算式

  ★★★  ★★★  ★★★   ★★★   ◆◆◆◆◆  ◆◆◆◆◆

  算式是()×()算式是()×()

  读作()乘()读作()乘()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形写出乘法算式,理解乘法意义。

  三、课堂作业:随堂练习教科书第50、51页,练习九的第7~14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第5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42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加深对各类角的.理解。

  【教学准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你会玩三角尺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一玩三角尺。

  [设计意图]:情境学习,进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

  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2、解决问题

  (1)知道了什么?

  要拼出一个钝角

  观察三角尺,你还发现了什么?

  指名汇报并说明你发现了什么。

  (2)应该怎样做?

  想一想,应该怎样做?

  动手拼一拼,试一试。

  思考:钝角比直角大,可以用两个什么样的角来拼呢?

  1)拼出的是钝角吗?

  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

  思考:用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拼出的角一定是钝角吗?

  为什么?

  三、知识拓展

  1、完成做一做。

  从两副三角尺中选出两个,拼出锐角、直角和钝角。

  指名汇报展示。

  2、完成第45页练习八第13题。

  玩七巧板思考问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弄清“余数”概念。

  难点:理解余数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学具;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国庆节,飞行大队举行了一次飞行表演(课件演示)

  师:飞行员叔叔的表演精彩吗?

  师:飞行员员除了有强健的'身体,还有渊博的文化知识,他们知道二(3)班的同学个个都非常聪明,出了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同学们敢接受挑战吗?

  二、自主探究

  出示第一个问题。同学们能独立列式计算吗?教师指名列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

  出示第二个问题。

  请同学们用小棒表示飞机摆一摆,看看可以分成几组?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出示第三个问题。

  请同学们把15根小棒分成5组,看看每组有几架飞机?教师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出示第四小题。

  请同学们继续用小棒来摆一摆,老师看看谁能出色的完成这个任务。完成后,教师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议一议:

  剩下的3架飞机还能再分吗?余数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实践应用

  今天,飞行员叔叔出的四道难题,同学们完成得非常好,同学们能不能用解答这四道题的方法来解答其它的题呢?

  出示第一道练习题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在课堂练习本上。

  出示第二道练习题

  师:同学们能独立完成这道题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3课时 进位加

  【学习内容】:课本P14例3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11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4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4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经历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过程,初步体会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3、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2)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8×9+1320—3×4

  7+4×720—8×2

  二、新课

  出示例3

  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

  问:用脱式怎样计算?

  指名学生板演58—(14+6)

  =58—20

  =38

  让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

  三、做一做

  让学生在脱式本上完成,叮嘱学生注意书写格式,集体订正。

  并指明6名学生板演。

  问:想一想,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指名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58—(14+6)=58—20=38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学习内容】:课本P12例2做一做练习二的1、2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重、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一、解决情景中的问题

  1、教师出示主题图

  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列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35+34=

  2、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5+34”,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还是用竖式计算还是口算。

  3、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

  (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

  提问: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来,3捆和3捆和起来?

  (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

  提问: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3)请口算的学生讲。

  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

  指名将题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投影片上的题目,进行评价。

  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三、练习:

  练习二第1题:

  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列竖式计算。

  第2题:笔算下面各题。

  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

  提醒:

  新学期军训、分班卷、课本同步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例5、例6,第7页“做一做”第1、2题,练习二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习分析这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加减混合计算。

  做练习二中的第2题。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前两题,另一部分做后两题。做完以后全班订正。

  2.应用题。

  (1)小华有2张红纸和3张黄纸,她一共有多少张彩色纸?

  (2)小华有5张彩色纸,用了4张,还剩多少张?

  教师出示题目后,指名让学生口述这两道题应该怎样解答。然后提问:“这两道题有没有关系?”使学生看到第(1)题求出的结果恰好可以作为第(2)题的第一个条件。

  (3)填条件练习。

  ①_,用了4张,还剩多少张?

  ②_,又跑来5只,一共有多少只兔?

  教师:“这两道题现在能不能做?少什么?怎么办?”引导学生给每道题补充一个条件,使学生明白:要求还剩多少张,就必须知道原来有多少张;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就必须知道原来有多少只兔。然后让学生口头补充条件,并列式计算解答。

  二、新课

  1.教学例5。

  教师先出示例5的前半部分题目:学校有15只白兔,7只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教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能不能解答?”使学生看到,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能够解答题里要求的问题。

  指名让学生口述如何列式解答。

  教师板书:15+7=22(只)

  答:一共有22只兔。

  教师接着出示例5的后半部分题目:又生了8只小兔,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

  教师:“这道题现在能解答吗?”(不能,因为缺少条件,还必须知道学校原来有多少只兔。)”

  教师:“如果我们把这道题的两问连起来看,能不能解答?”使学生看到,学校原来有多少只免在第一问中已经求出来了。如果把两问连起来看,后一问就可以解答了。

  指名让学生口述,教师板书:22+8=30(只)

  答:学校现在有30只兔。

  小结:指着例5说明,这样的应用题有两个有联系的.问题,是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板书课题)。解答第二问时,要把第一问求得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才能求出第二问所要求的结果。

  2.教学例6。

  教师出示例6: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0人,到胜利街车站有7人下车,车上还剩多少人?又上来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教师:“大家一起看题,这道题是不是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第一问求什么?第二问求什么?”

  指名学生读题,提问:“根据题中给的已知条件,第一问能不能解答?怎样列式?”“第二问呢?”

  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看例6,自己在教科书上解答。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第二步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因为知道“又上来9人”,要求“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就必须知道车上原来有多少人。由第一步计算求得车上还剩23人,所以要用23加上9,就得到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引导学生总结解答连续两问应用题的方法:先解答第一问,然后把算出的结果作为一个已知条件,与另一个已知条件合在一起,解答第二问。

  最后,教师强调:做题时要把整个题读完再做,不要把第二个问题漏掉。

  课间活动。

  三、巩固练习

  1.做教科书第90页的“做一做”第1题。

  先指名让一学生把题目完整地读一遍,并提问:“这道题要求的是什么?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做在教科书上。做完以后,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要求还剩多少辆,需要知道什么?

  2.做教科书第7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审题,在教科书上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帮助在前面做题时有困难的学生。全部做完以后,集体订正,还可以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四、独立作业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中的第1题和第3题,教师巡视检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课本练习五5--11题和14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手段】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演示动画“加减混合”]

  (1)开始演示动画“加减混合”,准备进行观察对比.

  (2)复习各种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问:这几组题目各有什么特点?说一说每一组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演示动画“加减混合”,印证学生的回答.

  二、探究研讨

  1、出示计算题。

  58-36+27 84-27+16 4+27-16

  93+23+94 69-(39-23) 99+(25-24)

  2、学生独立试做(教师行间巡视,随时请不同做法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3、在学生们试做的两种方法中,对比,择优.引导学生选择省时省力的算法.

  4、师:谁来说一说,做像今天这样的题目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1)抄数的时候要仔细,不要因为把数抄错出现计算错误。

  (2)在竖式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看清运算符号。

  (3)在计算之前要先想一想,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运算顺序错了,题目就该算错了。

  三、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五5--11题和14题

  四、总结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课本P9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有3张数字卡片,5、7、9,用它们组成不同的两位数,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二、学习新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出示例题

  如果用着3张数字卡片,任意取出其中的两张求它们的和,得数有多少种可能呢?

  2、解决问题

  请学生尝试解决后全班交流

  1)用填表的方法

  2)用连线的'方法

  3)随便写

  3、思考

  只有3种结果,为什么摆两位数却有6种结果呢?

  摆两位数跟卡片的位置有关,加法算式的结果和卡片的位置无关

  4、观察

  上面的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随便写,容易漏掉或重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第9单元 总复习

  第3课时 长度单位 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第3题和练习二十五,第12题102页第5题和练习二十五第9--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时间的意义。

  2.巩固学生对时间的认知,知道时和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1时=60分,能准确地读出时间;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难点: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做规划;会量线段,会画线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1.观察讨论。

  (1)教师出示教材第101页第3题的实物钟面。

  师:这些实物钟面上的时间各是多少?你能读出它们吗?

  (2)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根据自己以前学过的关于时间的知识读出实物钟面上的时间。

  小组内进行讨论,看读出的时间是否一样。

  (3)组织全班汇报结果,教师总结,给出正确答案。

  2.回答问题。

  师:钟面上有多少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多少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里面又有几个相等的`小格?

  生:钟面上共有12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中有5个相等的小格。

  师: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几圈?是多少分?1时等于多少分?

  生: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1圈,是60分。1时=60分。

  二、复习米和厘米 。

  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1)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①学生比画。

  ②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板书:1米=100厘米)

  2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3米=( )厘米 700厘米=( )米

  (3)完成教材第102页的第5题。

  (4)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2.量、画线段。

  (1)看教材第105页第10题,估计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

  指名回答。

  (2)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计得对不对。

  请同学们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小组同学相互检查。

  三、拓展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五第12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时间的知识理解题意,采用互相讨论的方式写出时间或画出缺少的分针,教师给予评论。

  2.写出下面的时间。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9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又有什么新的收获没有?

  五、同步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4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6-25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7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模板01-06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11篇10-08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品15篇)11-08

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6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用(15篇)06-25

人教版三数学教案上册教案06-30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数学教案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