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文教案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6个字。
2、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1、听音乐。放音乐《百鸟朝凤》: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师:在大自然中,鸟类是个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鸟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板书课题)
2、出示实物。教师让学生摸盒子里的实物:猜猜这是什么?(鸟蛋)你们对小鸟和鸟蛋有哪些了解?(对话平台)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鸟蛋的诗。
自学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字或句子作上标记。
2、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人认真评议:发现他哪个字音读得准,你就向他学:他哪个字音读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识字
1、合作识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学习,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小伙伴合作读。
2、交流识字。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样认识的?同座交流,看谁的办法最好。
3、竞赛识字。出示词语大转盘,让学生自己转动,转到哪个词就领读三遍,看谁读得准,认得多。
朗读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回忆刚才摸鸟蛋的感觉(小小的、凉凉的)体会着读一读。
(2)比较鸟蛋凉凉的和凉凉的'鸟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类词语的特点:词序不同,但表达的意思相同。)除了凉凉的鸟蛋还有什么是凉凉的?
(3)你还能像这样再说几个吗?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进行指导,把写有花儿、小草、柳枝、大海,红红的、绿绿的、软软的、蓝蓝的的词语卡分给学生,让拥有不同词语的学生去找朋友,再让两个朋友变换左右顺序。)
2、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读文,思考: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2)出示小鸟破壳的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说一说。
(3)启发想象: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你能表演一下吗?
表演后试着把妈妈的语气读出来。
(4)你还能用焦急不安说句话吗?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背诵(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背诵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语言。)
练习有感情的背诵前两个小节。
写字(在自主发现中引导学生体会汉字之美。)
1、认读听、唱、连、远,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重点指导口字旁和走之旁,学生练习书写。
3、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作 业
板 书
设 计
课后记
(反思)
语文教案 篇2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斗笠 啃 翘 悠闲 雨帘
2.掌握下列词语解释,特别注意对语境义的掌握:
柔和 看管 梳理 翘 偶尔 雨帘 生气
3.描写:是对人、事、景、物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和刻画。可分为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4.拟人及其作用: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拟人使无生命的物人格化,使描写更生动、形象。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淡化情节、注重画面的写法,理解作者用三幅风雨图写故事的方法。
2.学习散文中朗读的停顿,训练朗读。特别要注意停顿。
3.通过关键语句理解,体会姐弟俩天真可爱的形象。
三、情感目标
体会本文描绘的风雨童趣图的画面所表现出的生活的欢乐与纯真的童心。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金黄的大斗笠》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景散文,描述结姐姐给弟弟送斗笠,姐弟二人在金黄的大斗笠下面躲雨、谈笑的情形,表现出生活的快乐和姐姐弟的亲情。
《金黄的大斗笠》描绘了一幅风雨童趣图。文章共写了三个风雨镜头。一是风小雨稀,二是风疾雨急,三是风雨交加。写了三个风雨镜头之后,又写姐弟欢乐的形象。
二、思路结构:
《金黄的.大斗笠》全文共2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描绘天气由晴变阴,小男孩儿在田埂上放羊的情形。
第二部分(2~11):写风雨由小变大,小男孩非常着急,在风雨交加的时候,姐姐带着大斗笠及时赶来。
第三部分(12~25):写姐弟俩在大斗笠下避雨谈笑的情景。
三、.写作特点
1.本文跟一般文章写人记事的方法不同,没有具体详细地记叙事情的因果、经过,也没有细致地去描写人物,而是在展示一幅风雨图画中,点出了人和事。可见构思之巧妙。
2.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善于在简洁的叙述中选取小故事来表现主题,择取了风雨中的几个镜头,烘托出了温馨、欢快的气氛。
3.本文的景物描写有两个特点:一是抓住景物不断变化的特点写,一是景中含情。文章融写景、抒情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且较多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四、朗诵《金黄的大斗笠》应该注意的问题
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我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谓正确,就是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所谓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顿合理;所谓有感情,就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抑扬顿挫,讲究音量、速度、语气、语调的合理配合等,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本文时要特别注意文字的停顿,根据词语意义的组合,不读破词语。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温馨、欢快的。
第一部分要读得平稳、亲切、柔和。因为这是风雨来临之前的小男孩牧羊图。蓝天是那么干净,乌云是偷偷溜来,梯田是那么美丽,小山羊是那么悠闲地啃青草,文章描绘出清新、和谐的气氛。
第二部分三幅风雨图,要读得一幅比一幅速度加快,音量加大,语气加强,渲染出急促、紧张的氛围。
第三部分要读得温馨、愉悦。突出姐姐聪慧,识风雨;弟弟天真,可爱。要读出姐弟之间的情意。
五、可以这样组织朗诵活动
1.轻声读《金黄的大斗笠》,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音的字,查字典注音。能把课文顺畅地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
2.列发言提纲,先在小组发言,然后每组推举一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3.发言题目:我认为应当这样朗读《金黄的大斗笠》
4.发言要求:运用已学会的朗读方法,具体说明朗读《金黄的大斗笠》时语气、语调怎样把握,语速、重音怎样处理。
说明:列提纲和发言的过程,正是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过程。
5.听朗读,描述画面。
请甲、乙两位同学到台前,甲同学依次朗读课文中三幅画面,每朗读完一幅画面,乙同学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然后,全班评议朗读和描述的优缺点。
说明:描述画面要绘声绘色。
6.从风雨图中看故事。
朗读第三幅画面(从风来啦!雨来啦!到它是那么有生气),然后,按顺序叙述姐姐给弟弟送斗笠的经过。
7.由同学们推举一位朗读好的同学,谈谈练习一段话朗读时该怎样停顿,然后请他(她)朗读一遍课文。
六、文章结尾讨论活动设计
在课文最后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雨过天晴后的姐弟俩会做些什么呢?
要求学生紧紧围绕课文体现的手足情深,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可以设想,在同学们积极参与,互相启发,思维活跃,创造性的火花在相互讨论的启迪下迸发出来。这样不但会深刻理解文章主题,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了学生主动性。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通过朗诵和摘评,充分感受课文的诗情画意,分析人物姐姐和弟弟的性格特点。
难点:朗诵过程中对课文感情基调的把握。
教学过程
1. 试着朗诵课文,初步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时注意句中与句间的停顿。
2. 文中哪些段描绘的是风雨图?这幅风雨图包括几个风雨镜头?分别请同学朗诵这几个风雨镜头,并简单概括一下每个镜头的风雨特征。
3. 在这幅风渐大、雨渐急的风雨图中,什么人出现了?课文是怎么说的?
4. 随着姐姐的出现,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请一个同学简单概括一下这个故事。
5. 读完这个故事,你对姐姐和弟弟有什么看法?(分析人物姐姐和弟弟的性格特点)
6. 再次朗读课文,可由教师示范朗读,也可听朗诵录音,请同学注意体会朗读每一部分时的语气。
7. 同学们在本上摘评,抄写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并简单写写喜欢的理由。
8. 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推选点评高手,并在全班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9.老师为学生提供三幅画面(有条件的制作成幻灯片),配合画面内容,学生反复练习朗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手段:以朗读训练为基本形式
设计思想: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同时,重视识字、写字、积累词语的训练。
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笔记本上练习做好句、好段的摘抄和点评。学生自主选择句段,点评围绕遣词造句、画面的意趣、修辞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展开,言之成理即可。在学生细致地读书,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组织分小组发言,评选出点评高手在全班交流。为了能够控制交流的进度,使交流有条不紊的展开,可按照课文所描绘的三幅画面进行交流。一方面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进行自主阅读,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探究好句、好段的方法和规律,可以加深对文字的感受能力。应当注意:在这个过程中,重在让学生发言,让他们表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发挥导的作用,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难点上加以点拨。切忌教师喧宾夺主,使交流活动流于形式。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
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不的快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站在这里,我更多的是一种期待,你们猜猜老师期待什么。
生:老师期待我们精彩的表现。
老师期待我们精彩的发言。
……
师:其实老师期待我们今天的40分钟是一种愉快的聚会;期待我们今天的40分钟是一次愉快的学习过程;期待我们今天的'40分钟,能唤起大家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起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字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课文中写的是村子里的人对水的渴望。
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缺水地方的孩子需要水。
……
师:那潺潺流淌的溪流、淙淙奔流的江水都可从这个字想到。
2、作者想借这个字说什么呢?请打开书本读一读。
生读。
师:作者想借这个字说什么?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告诉我们。
生:作者想告诉我们: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一下子就瞅准了作者想说的话。板书:最珍贵
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学生读。
师:不错,学习了课文后一定会读得更好,体会得更深刻。
3、这课有四个生字新词,我们再读读。
出示:水窖储藏钥匙一勺
请生读词,表扬。
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请生再读文章中心句。
4、
师: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请同学们一小节一小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就边听边想象那些生动的画面。
学生开火车读课文。(教师待一生读完即纠错、表扬。)
5、课文围绕这句话,通过哪几个场景的描述写出了水的珍贵?
学生回答。
教师随机总结板书:挑水洗澡浇水
二、精读课文,感悟描写,体悟情感。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
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
教学过程
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谈话:(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读一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说点什么?)
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导题:这篇以古诗句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翻开书读一读。
初读,把握课文主旨
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同伴互助: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b.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达的情感。
交流。探究表达方式
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习中的发现和体会。
根据学生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
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拓展: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
语文教案 篇5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能读懂本演讲录的内容。
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
3.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
(解说:本文虽说是演讲录,但其实就是一篇科技论文,加上语言的欧化风格,要读懂全文并不容易,所以设置了第一个要求;生动、幽默是霍金的演讲风格,是其演讲独具魅力的原因之一,因此设置了第二个要求;本文是传播科学知识的演讲录,需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因此设置了第三个要求。)
自读重难点
1.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概括能力。
2.探究本文的内涵,增强分析能力。
(解说:这两点按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设计,顺应编辑的教材编排意图。)
【自读程序】
总的原则是:多次自读,逐层领悟,逐个落实学习重点。具体如下:
1.初读,总体感知。
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总体感知。
读后能用一句话简要地说出本文讲了什么。
明确:本文讲的是宇宙的未来问题,预测了两种结局:或膨胀,或收缩。
2.再读,提炼要点。
要求比上一次读得细一些,边读边给课文分段,明确作者讲了几层意思,并提炼出要点。提炼要点的方法是:或者摘录文中的语句,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组织。
明确:
要点依次为:①科学家有信心预言未来。②巫师的预言模棱两可,宗教的预言屡测屡败。③物理方程、制约大脑的方程具有混沌性,因此我们不能预言人类;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却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④宇宙的未来有两种可能,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是膨胀还是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⑤宇宙现在的密度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点上,所以两种可能都会发生。
3.三读,探究内涵。
要求比上一次读得更深入,能对某些语句的内涵进行分析,也能对作者的某个观点进行评析,或者对作者的整个科学思想进行阐述分析。
4.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可以在前三步之后综合进行,也可以在每一步(初读、再读、三读)之后分别进行。对总体感知的情况、提炼要点的情况、探究内涵的情况依次进行交流讨论。可以先在小组(前后桌为一组)内进行,然后每个小组选一人参与全班交流。
(解说:本自读程序力图体现学生的自读、自得、互动。让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提高。)
【自读点拨】
本文是史蒂芬·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演讲录。
这篇演讲,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教的预言,然后过渡到自己对宇宙未来的预言,结构严谨,重点突出。作者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未来作出了两种预测,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是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而时间就会在大挤压处终结。可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所以两种结果都有可能。
本文专业性强,欧化语言明显,阅读起来非常吃力,难读、难懂。高考试卷上的科技说明文、科技论文只有三四段,考生读起来已经非常吃力,而这里却有整整26段,是前者的六七倍。所以教学本文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但同时也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将学生由浅入深地引导下去。
在引导过程中,可以将以下问题灵活地插入上面的自读程序中。(特别是发现学生在探究内涵不够深入时。)
1.作者在第8段中为什么说即使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为什么第10段又说尽管我们知道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但在实际上我们不能预言它?
明确:因为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同样,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
2.为什么科学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却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明确:因为前者是混沌的,不确定的;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3.作者对宇宙的未来的预言与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预言有何不同?
明确:前者是有科学根据的,是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进行的科学推测,科学预言;而后者是没有科学根据可言的。其实,从上面的题目就可知道,人类社会的未来根本就是无法预言的,因为方程是混沌的,所以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的预言注定就是荒唐的。
4.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关键是要弄清宇宙的什么问题?
明确: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其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
5.作者认为宇宙的未来会是怎样的?
明确:会有两种可能: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
(解说:设计这些题目旨在让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内涵,由表及里,将自读引向深入、准确。)
【自读思考】
1.根据作者的论述,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宇宙物质最多是临界值的百分之一,似乎不足以使宇宙坍缩。然而作者又指出,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使宇宙最终坍缩。宇宙中存在暗物质的证据是什么?作者又举了哪两种假说,说明现在的宇宙密度可能就在临界状态?
明确:宇宙中存在暗物质一个证据来自于螺旋星系,必须存在某种看不见的物质形式,其引力吸引足以把这些旋转的星系牢牢抓住;另一个证据来自于星系团,要不是引力吸引把星系抓到一起,这些星系团就会飞散开去所以,在星系团中我们观测到的星系以外必须存在额外的暗物质。
作者为了说明现在的宇宙密度可能就在临界状态,列举了两种假说,一种是所谓的人择原理,另一种是极早期宇宙的暴涨理论。
(解说:此题旨在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内涵。同样是探究文章的内涵,上面五个问题是宏观的,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这一个则是微观、细碎的,所以单独列在自读思考中。)
2.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常常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事理。下列两个比喻句各自说明了什么道理?
①例如,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的`数字。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明确:用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即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
②这有一点像是再投胎。如果有人声称一个新生的婴儿是和某一死者等同,如果该婴儿没从他的以前的生命遗传到任何特征或记忆,这种声称有什么意义呢?人们可以同样地讲,它是完全不同的生命。
明确:用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宇宙在大挤压处终结后,并不是任何发生在之后的事件都是另一个相分离的宇宙的部分。
(解说:此题旨在引导学生领会、学习作者善于用比喻来说理的技巧。)
3.这篇文章语言幽默风趣,在说明科学道理的同时,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体现了演讲词的特点。试举出三个例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
例如:①这些日期使股票市场下泻。虽然它使我百思不解,为何世界的终结会使人愿意用股票来换钱,假定你在世界末日什么也带不走的话。这句话让人在笑声中悟到人类自身的某些缺陷和某些思维误区。②据说,1844年是第二次回归的开始,但是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只有数完了名单,审判日才降临到那些不列在名单上的人。幸运的是,数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这句话幽默中含着揶揄和讽刺,揭露了宗教预言师的荒谬,表现了对方屡测屡败却又想方设法自圆其说的尴尬与可笑。③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打赌,以保万无一失。听众明知作者做的是科学的预言,和巫师他们完全不同,可作者却有意将自己降为他们的同类,一是说明自己恰好也有两种预测,二是顺势又对他们进行嘲讽。这种智慧的表达既带来了轻松愉悦的气氛,又大大增加了自己与听众的亲和力。
(解说:此题旨在引导学生领会并学习作者幽默风趣的演讲风格。)
4.下面这段话引自霍金20xx年8月15日在浙江大学的公众演讲《膜的新奇世界》,读后请用其中的原句提炼本段的要点,并同课文做比较阅读,说说霍金在介绍深奥理论时喜欢采用什么方式来让听众听明白?
按照我的意见,膜世界启始的更远为吸引人的解释是,它作为真空中的起伏而自发产生。膜的产生有点像沸腾水中蒸气泡的形成。水液体中包含亿万个H2O分子,它们在最靠近的邻居之间耦合,并且挤在一起。当水被加热上去,分子运动得更加快,并且相互弹开。这些碰撞偶然赋予分子如此高的速度,使得它们中的一群能摆脱它们的键,形成热水围绕着的蒸气小泡泡。泡泡将以随机的方式长大或缩小,这时液体中来的更多的分子参与到蒸气中去,或者相反的过程。大多数小蒸气泡将会重新塌缩成液体,但是有一些会长大到一定的临界尺度,超过该尺度泡泡几乎肯定会继续成长。我们在沸腾时观察到的正是这些巨大的膨胀的泡泡。
明确:这是迁移运用题。体现本段要点的句子是膜的产生有点像沸腾水中蒸气泡的形成。作者喜欢用比喻的方式将深奥的理论说得通俗易懂。
5.课文中霍金对宇宙未来的预言,你怎么看?老师鼓励学生发表有创见的观点,只要态度科学,能自圆其说即可。
(解说:设计该题旨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独立的人格,同时也培养独立的科学精神。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比如认为霍金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只是一种推测,无法得到证实,他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虽然都很伟大,但都只是一种理论,一种思想,缺少科学的实证,因此也都没能获得需要实证的诺贝尔奖。其他科学家站在另外的角度来思考来假设,或许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同的发现。所以青少年对霍金的观点可以学习,可以接受,但不能迷信,不能束缚自己的思维。)
6.霍金的中国学生吴忠超教授这样介绍史蒂芬·霍金:在相对论和引力论领域,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他的第一项工作是和彭罗斯一起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第二项工作是创立了黑洞物理理论,其中有黑洞的无毛定理和黑洞视界面积增加定理;第三项工作是研究极早期宇宙和宇宙的创生,其量子宇宙学使人们单独地从科学定律即能预言出宇宙中的一切。而他所有这些成就都是在他患卢伽雷病(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后的40年间所做的。在科学史上有许多残疾科学家,但是像霍金这样残疾到这种程度的则绝无仅有21岁就患病,几十年被禁锢在特制的轮椅上,全身只有三个手指能活动,不能讲话,与人交谈要靠计算机合成语言,有了新的想法也只能通过三个手指敲击进语言合成器里保存可就是这样一个重度残疾的人,却把研究的目标直指浩瀚的宇宙。
在《果壳中的宇宙》一书中,霍金引用了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里一句充满诗意的台词:我即使被关在果壳里,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这句台词形象地道出了霍金的崇高精神追求,使人们亲眼看到了果壳中的那个挑战命运的不屈的灵魂。他曾说:只要有智慧和精神在,没有什么能打倒自己。身体的健康固然重要,心灵的健康也会给你无穷的力量。在少年霍金的心中,崇拜的不是歌星或球星,而是贝特朗·罗素,一位不知疲倦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
那么你呢?你怎么看待霍金?十年前,一家青少年调查机构调查出我国中学生最崇拜的人物是歌星刘德华、影星刘晓庆、球星贝利,三星高照。你又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解说:科学和人文是教育的两大内容,学习本文可以增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设计了上题;而从作者霍金的身上,还能感受到高尚的人格魅力,因而设计了本题。霍金的朋友曾这样感慨:可以相信,当他所热爱的东西都失去时,他不仅坚强地活着,而且伟大地活着,那么他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智慧,还有人类最可贵的精神。教师可介绍霍金的生平,介绍霍金20xx年8月来华刮起的霍金旋风,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霍金战胜自我、挑战极限、追求科学的顽强品质。对于三星高照的现象,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并作出较为正确的评价,比如这样评价:这一现象的出现,既有中学生自身价值取向的问题,也有新闻媒体的误导问题。要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在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下,个人才能体现出最大的人生价值,社会才能快速向前发展。)
【课外作业】
1.仿照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写一个演讲片段,题目是《霍金·明星·我》。
2.阅读霍金的名著《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20xx年8月霍金在浙江大学的公众演讲《膜的新奇世界》就选自其中)。
(解说:两个题目,一读一写,由课文深化、拓展开去。教师给定一个完成的时间,然后在全班交流,将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语文教案 篇6
一、交流展示,引入教学
1. 交流课前搜集的对子材料,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有谁在课前搜集到了对子词句?是从哪儿搜集到的?请给同学们说说好吗?(交流)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一口气说了很多对子,说得很好,通过今天的学习以后,相信其他同学都能说。
2 .谈谈课前了解的对子知识,鼓励探究学习。
师:前面,有很多小朋友交流了自己搜集到的对子。现在呀,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什么叫对子?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大胆地说)
看来,小朋友们在课外已经学到了很多关于对子的知识。这节课,老师将带着同学们学习更多的对子,了解更多关于对子的知识,好不好?
二、熟读课文,认识生字
1 .初读对子,感知生字。
(1)小朋友,请把课文试读两遍,遇到不认识的字先自己想想办法。
(老师可以边巡视边点拨指导,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有哪位小朋友敢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3)谁来评一评这两位小朋友读得怎么样?
(4)两位小朋友评得很对,范读得也很好。现在全班齐读课文。
生齐读(也可自由读、分组读,直到读准、读通、读熟为止)
2、课文中的生字生词非常调皮,跳到这儿来了(出示课件),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
(1)生自由读、小老师带读。
(2)我们不仅要读准这些生字,还要想办法把它们记在头脑里。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生字,看谁能想出最好的办法把它们记住(教师出示生字卡)。
(3)同学们想的办法非常好,有些字还可以组成对子(组词)来记住它。如记“恨”-字,可以通过组“爱对恨”来记;记“贫”字,可以通过组“贫对富”来记……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感悟积累
l .引导学生朗课文,感悟课文的基本内容。(出示课件)
(1)现在同学们读课文第一组对子,边读边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看到的'哪些行为和事物是美好的,哪些是丑恶的?哪些值得爱,哪些应该恨?哪些是真诚的,哪些是虚假的?……
生读(读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学生自由朗读、全班齐读、教师或学生示范读……,总之要读出感情来,读出节奏来,读出意味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能说多少算多少,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适当点拨一下“冷漠、热忱、雪中送炭’‘等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
(2)现在请小朋友们读课文第二组对子边读边体会:什么是贫、什么是富?什么是冷、什么是暖?什么叫饥寒、什么叫温饱?……
生读(侧重于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对“索取”、“奉献”等较抽象的词语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2 .简要介绍对子的有关知识,启发学生发现对子的规律。
(1)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全部是对子。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什么是对子?
对子就是同学们常听说的对联,对联又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等等;在形式上有正对、反对……)
(2)同学们读了今天的对子有什么发现?(老师可出示例句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每组对子的两句字数相等、每组对子的内同都是相关的,上下是衔接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不少新知识,遇到一组句子要判断它是不是对子,要通过多读多想、多体会来判断!
3、指导学生积累对子,练习对对子。
(1)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背一背,并学着课文中的对子练习对几个对子。
生读背对子,练习对对子(可以先分小组对,然后在全班交流,并引导评一评)。
(2)刚才,小朋友们读得好、背得好、对得也好!现在我们要练习用在第一册和本册中学到的字词对对子。
例:硬—软、浅—深、反—正、容易—困难… …
二、指导书写,引导拓展
1 .引导观察,把握要领。
师:现在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要写的生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字的特点)。
(1)“丑”字不能把中间的“横”写成“点”… …
(2)“暖”字的右边不是“爱”字;
(3)“贫”字上面是“分”不是 “今”。
2、生练写、评价。
3、引导拓展,增强素养
今天,小朋友们学了很多对子,还知道怎么对对子!回家后,把学过的对子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抽时间搜集一些对子或写一些对子,准备在班上交流,好吗?
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地鉴赏诗歌
2、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
重点难点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流程自 主 学 习 案
【自学指导】一、复习导入:背诵学习过的杜甫《登高》一诗,说说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意象:
意境:
情感:
今天我们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登岳阳楼》,看看这首诗又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二、了解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
三、朗读背诵
1、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
2、诵读提示。
这首诗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缓慢些。首联从“昔闻”到“今上”长达数十年,已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得快了则意味不同。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须有纵目远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应慢读——似乎说“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这是为下文蓄势。下面两联说感慨,要用深沉的语调读:颈联说个人,有无限辛酸,调子低些为好;尾联说国家,有满腔悲愤,调子稍稍上升——这是全诗高潮所在。
四、初步感知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东南坼( )乾坤( )凭轩( ) 戎马( ) 涕泗流( )
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吴楚东南坼 (2)、戎马关山北
(3)、凭轩涕泗流 (4)、乾坤日夜浮
3、《登岳阳楼》选自 ,作者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人们誉为“ ”,他被人们称为“ ”
4、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意象: —— 感受:( )
意象: —— 感受:( )
意象: —— 感受:( )
合作探究案
一、整体感知。
1.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了怎样的景和怎样的情?“坼”“浮”两个字炼得好,好在哪里?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作用。
4.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尾联在抒发个人悲苦的感情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体现了诗人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鉴赏品析
1.讨论探究《登岳阳楼》的主旨意境:
2.讨论探究《登岳阳楼》的艺术技巧:
达 标 检 测 案
1、按原文填写
⑴诗中描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的诗句是 , 。
⑵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的诗句是 , 。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B、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
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3.说说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 )
⑵戎马关山北(戎马: )⑶凭轩涕泗流(凭轩: )
4.杜甫、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你更欣赏哪一个?说说理由。
5.杜甫、范仲淹都是借景抒情,但所抒的情有所不同,请简单加以分析。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精选)语文教案07-22
语文教案(经典)09-11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08-01
【精选】语文教案08-03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