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道理的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重点难点
1.重点: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难点: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 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爱情是什么》音乐,并纳入多媒体课件。现在的语文教学以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调集各方面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语文教学活动,教材致女儿的信内容共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四十五分钟完成。
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同学学习积极性责任。
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五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歌曲《爱情是什么》,教师导入,爱情的歌被无数人吟唱过,爱情的故事经无数人传诵过,但爱情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在涉世未深的你头脑中翻腾过好多次,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他女儿解答这个问题时写的一封信,你们肯定会从其中获得很多教益。(教师板书课题)
(说明: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情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氛围与课文的内容和谐统一,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境界,奠定教学成功的基础)
第二环节:出示目标,整体感知:
1.出示教学目标。
2.整体感知课文,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 课文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先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哪三种不同东西?前两次他的`反映是怎样的?为什么?最后一次上帝的表现是又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2)作者认为的爱情又是什么呢?请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
(说明: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落脚点。学生必须速记并能够复述,以明确学习任务。带问题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这些工作主要由学生自己做,教师只作点拨指导,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探究质疑:
1.作为著名教育家的苏霍林姆斯基,再给十四岁的女儿写这封信时,用语通俗易懂,但又有许多的语句充满了哲理,蕴含着深刻的含义。请你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样的句子,结合课文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2.作者为什么把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放在一起解释爱情,这三者有什么联系,可不可去掉其中一个?
3.作者为什么用一个童话故事给女儿解释:什么是爱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
(说明: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讲述一至两个有代表性的语段,做到突出重点、解除难点,消除难点、把握特点,授学生以知识,同时在课文的讲述中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学习思路、练习的方式,使之奠定基本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自学的能力和求异创新思维的能力。)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作者在另一封给女儿的信中谈到自己对爱情的认识: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的、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深入理解这段话的含义,结合现在部分中学生存在的早恋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说明:这一环节,是在以上环节的基础上,指导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实践、练习,进而使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展,进一步认识到爱情这种感情,是需要慎重对待的。)
第五环节:梳理小结:
1.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2.只有人才能爱,只有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善待这份爱。
(说明:梳理小结主要是引导学生紧扣板书提纲,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中心,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感,从而训练学生的概括、综合分析能力。)
1.把读一读,释一释写两遍。(p48页)
2.以善待自己的感情为题写一篇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
六:教学反思
(一)五环节的教学模式,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讲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学,使学生在读、思、议、评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移,形成自学能力。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参与练,依据教材的内容练读、练写、练听、练说,从而训练思维,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因为本篇是涉及到爱情,对中学生来讲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所以在教学的第四个环节,一开始学生有些畏首畏脚,当学生开始热烈讨论时,时间显得有些仓促,教师在这个环节还要进一步的调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点
识字练习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想象:教师播放音乐,教师抒情描述:清晨,一轮金色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阳光立刻洒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看,禾苗、小树、小河在向阳光招手!我拉开窗帘,哎呀,阳光一下子跳进了我的家!我想和阳光握手,阳光用它那温热的大手抚摸我的小手心!同学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阳光很美,很宝贵)(板书课题)
有一个叫金波的叔叔,把美好的阳光写了下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阳光吧!
播放课件,听课文录音。
二、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四人小组一起学习生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它。
2.我们要认识哪些生字,你能告诉大家吗?(指名读生字,认识几个就读几人个。)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错或与别的字混淆你能当小老师提醒大家一下吗?(注意提示认识新偏旁“阝”。)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考,如果谁遇到不认识的字其它同学要想办法帮忙教会他。练习“开火车”认读生字。
5.游戏:
(1)刚才大家通过互相帮助初步认识了生字,你们真是一个爱学习又热心助人的好孩子。现在小白兔遇到了困难,(出示课件)它想挑选心爱的气球,但它身后的生字娃娃一定要小白兔读对他们的名字才能把气球给它,你能帮助小兔叫出生字娃娃的名字吗?
(2)小白兔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忙,要带大家玩一个“转论盘”的游戏。
(3)大家完累了,一起来吃水果吧!老师这里有一棵神奇的果树,树上挂着各种水果,谁来摘?
三、朗读(吃完香甜的水果,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1.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悟
2.引读第一自然段。问:你读懂了什么?
(1)阳光像什么?(金子)
(2)金子是怎样的?(金黄色,闪亮亮,很宝贵。)
(3)为什么说阳光像金子?
(颜色像,都闪亮亮的,很宝贵。)
3.太阳出来了,在阳光的照射下万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播放课件)齐读第二自然段。
(1)汇报。谁来说说在阳光的照射下万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更绿了、更高了、长长的”这几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几个词该怎样读?
③拓展:还有谁因为有了阳光,就更好了。(小朋友,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4)男女生赛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挑战读。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闭眼想象阳光跳进家里,照在你身上的感觉。
4.阳光这么可爱,你能捉点阳光保存下来吗?(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体会为什么捉不住阳光,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金子不能使禾苗变绿,不能使小树长高。是阳光带给万物生命。)出示课件,谁能用“......像......”说一句话?
四、熟读。
1.多种方式练读课文,边读边相互指出优缺点。(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当小老师读......)
2.配乐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五、背诵。
加上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带动作表演。(配乐)
六、小结。
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宝贵,我们要珍惜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语文教案 篇3
主备教师:XXX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时编号:025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观察、启发他们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3—4)
1、出示课文录像:
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看谁看得最仔细,最认真!等会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放录像,学生欣赏)。
2、交流:(农田、小河、五颜六色的野花、小朋友在采野花、喂猪、挖野菜)
说得真好,说明小朋友看得很细心,那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感觉怎么样?(景色很美、小朋友很开心)
3、是呀,我们乡下农村的景色是那么美,小动物是那么可爱,乡下的孩子们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乡下孩子的幸福生活(贴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4)
1、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边听边展开想象的翅膀,等会把你的感受告诉老师。
2、播放配乐朗读——生说自己的感受。
3、打开书自己大声地读读课文,你特别喜欢的.那个小节多读几遍。
指名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生评价。
三、细读
1、学习第一节:(10)
(1)乡下孩子在他们的爸爸妈妈眼里是什么样的呢?
谁来读第1小节?(出示)
老师听出来了,真是个可爱的孩子。
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完成这个填空:
出示:
乡下孩子是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
指名回答——齐说。
(3)小朋友,闭上眼睛(音乐起)此刻你就躺在妈妈的怀里,尽情享受着妈妈的慈爱,妈妈轻轻拍着你的背,给你讲故事,你悄悄给妈妈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给妈妈唱学过的歌儿??
(音乐停),小朋友,这时候你感觉怎么样啊?(学生说)
是呀,在妈妈的怀里,孩子多象一只欢快的小黄鹂呀!
(4)(音乐起)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趴在爸爸背上,爸爸带你来到田野里逮蚂蚱,捉蝴蝶,来到鱼塘边钓鱼,你感觉怎样?——学生说
对呀,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快乐呀,刚才老师还看到有的小朋友边想边露出了笑脸,多灿烂呀,真象那盛开的野菊花,美极了!
(5)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次感受乡下孩子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贴“幸福”) ——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2、3节(15)
(1)乡下孩子的生活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读读2、3小节,看看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
(2)指名一对小伙伴读(评价)——生回答,师相机画出。
(3)假如你是乡下孩子,在这些事中你最喜欢做什么?为什么?
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还有谁也喜欢读的,一起读读。
(4)小朋友,(师指图)除了课文上的这些事,你还想做些什么呢?
(采野花、拾稻穗、割青草、逮蚂蚱??)
(5)采了野花,拾了稻穗、割了青草有什么用呢?你能照着课文里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吗?
出示:采一束野花,____________________。
拾一把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
割一篮青草,____________________。
捉几只蚂蚱,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看着图自己练练看,指名说。(6)刚才我们是一句一句说的,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两三句吗?
说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会把第2、3小节读得更好,让大家仿佛看到乡下孩子们那有趣(贴)的生活——齐读。
3、学习第四小节(3)
(1)听了小朋友刚才的朗读,老师真想马上到田野里听听小鸟的歌唱,闻闻花草的芳香,做一回乡下孩子,快乐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你想吗?
请读读最后一小节,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
齐声有感情朗读第四小节。
(2)出示“旷野”词卡,师述:“旷野就是空旷的原野。”指名读好词语。
(3)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繁华,但是这里有阳光,有旷野,孩子们多快乐呀。 谁再来读第四小节。——男女生比赛读。
四、再读,背诵(4)
1、乡下美,乡下的孩子更可爱,喜欢乡下吗?让我们一齐读儿歌,把你的喜爱读出来,加上动作试试,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我们就是乡下孩子,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读好。
2、这么美的儿歌能永远记在脑海里该多好啊!
小朋友自己试着背背——指名背——齐背
五、小结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读好轻声音节的词语。
2、在钱币中认识汉字真有趣。
3、区别同音字。
4、熟记成语。
5、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6、积累收集语言。
7、办小小手抄报。
教学重点:
1、区分同音字。
2、熟记成语。
教学难点:
办小小手抄报。
教学准备:
钱币、投影、插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语海畅游1—3题。
教学目标:
1、读好轻声音节的词语。
2、在钱币中认识汉字的有趣。
3、区别同音字。
教学难点:
区别同音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百花园五》
二、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
3、出示词语,指名朗读。
三、汉字真有趣。
1、出示硬币,让学生认识。
2、出示纸币,让学生说出认识的字。
3、板书纸币上对应的.汉字,让学生读。
4、全班齐读。
四、选字组词语。
1、出示同音字,学生认读。
2、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
3、讲评练习。
4、齐读词语。
五、作业
熟读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熟记成语,读一读,我的采集本。
教学目标:
1、熟记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3、积累语言。
重点难点:
熟记成语、歇后语。
教学过程:
一、熟记成语
1、投影插图,让学生说图。
2、出示词语,让学生自由朗读。
3、开火车朗读词语
4、背诵成语。
二、读一读。
1、学生自由朗读短文。
2、学生汇报,师结合插图指导。
3、指导朗读。
4、学生朗读课文。
三、我的采集本。
1、读读小朋友积累的句子。
2、指名读。
3、指导背诵。
4、说说你还收集了哪些风趣的语言。
四、作业
收集成熟和风趣的语言。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积累词语。
2.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
3.练习给课文各段加小标题。
4.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每部分内容,并加上小标题。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故事。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除了在前线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还有像你们年龄一样大小的孩子,他们机智勇敢,热爱祖国,和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板书课题:小英雄雨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阅读要求:
1.因为课文比较长,请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2.在阅读中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和课文初读情况
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新词,指名读,并口头解释。
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
3.指名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再读课文,给每段加上小标题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全班交流讨论各部分的小标题,如①游泳本领高;②上夜校念书;③掩护李大叔;④与鬼子作斗争;⑤河沿上的枪声;⑥雨来没有死。(也可用课文原句作小标题,如“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
五、快速默读课文,初步掌握人物形象特点
为什么要把雨来叫做“小英雄”?你认为在他的身上有哪些英雄特征?快速默读课文,从课文的事件和相关语句里分析理解。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一下,把小组成员的意见综合起来,然后分小组进行汇报。
教师可以融入一个小组内,进行点拨指导。
六、全班分小组汇报交流,教师随机综合,板书
雨来是一个热爱祖国、勇敢机智、舍己为人、不畏强敌、坚贞不屈的小英雄。(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回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提示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以课文为依据,使自己的感受有理有据,培养学生细读文本、认真思考的学习能力。)
七、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可以小组之间分角色、分任务进行合作朗读。
八、作业: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用简洁的话写出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说说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研读课文中重点段落,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深入理解雨来的英雄形象
1.读第一节。
提问:雨来住的那个村子为什么叫芦花村?
读读芦花村的景色。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引导学生先读句子的`主要成分,然后逐句把附加成分放进去读,再连起来读。比比怎样写好。同时体会芦花村景色的优美。
雨来的游泳本领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这里写雨来的游泳本领高,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吗?
(为他能从鬼子手中逃脱打下伏笔。)
2.默读第二节。
提问:雨来在夜校里受到什么教育?
指导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讨论:这一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出现?(这句话表达了人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一是起强调作用,二是作为全文的一个线索。)
3.重点默读第四节。
讨论: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哄骗、利诱、威胁、毒打)
课文中哪些词句把鬼子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时的丑态形象地勾画出来了?(露出满口金牙……鬼脸、糖、金戒指、抽出刀……劈、扭、拉、打、揪、拧、撞)
哪些词句可以体现雨来的坚强不屈?(“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没看见!”)
提问: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能表现得这样勇敢顽强?
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教师归纳:
巧妙地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利用游泳本领,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这就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
三、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提出来说一说
四、拓展
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来,这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动吗?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和他说吗?(扮演角色对话)
五、作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课文进行改编。或者缩写,或者续写,或者改成课本剧。
2.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朋友听。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4、体会到做人要谦让,
5、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的课件。收集你所知道的教育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3、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作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教师要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2、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3、学生再读课文,4、用笔画出不5、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6、然后反复7、练读,8、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9、指10、名11、读课文,
12、互相评价。
13、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
14、老师板书: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每部分重点讲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想。
15、组织交流。
a.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部分。
b.再请三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内容。
三、精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2、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3、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4、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a.什么人在做实验?
b.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c.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可演示实验过程的课件。
四、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2、指3、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a.引导学生分析“绳、险、俩、堵”这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左宽)
b.引导学生分析“瓶、顺”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样宽)
c.引导学生分析“育、系、茶、危、索、获”这6个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d.引导学生思考写左中右结构的.“激”应注意什么。
4、学生写字,5、教师巡回指6、导,7、注意即时评价。
五、实践活动
演示课文中这个实验的课件,鼓励学生课后与同伴一起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二课时
一、继续精读感悟
1、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已经理解了?
2、重点引导讨论“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
a.4人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整理本组的意见,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b.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要抓住重点语句,如: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认识到,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具有舍已为人的精神,关键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二是三个学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得很好。
3、让学生再质疑,4、再释疑。
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1、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体会不2、同3、人物不4、同5、的语气。
6、小组内合作读一读。
7、各小组毛遂自荐来读,8、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二、拓展活动
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也可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S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里的“语文大课堂”是“我爱家乡展示会”对这一部分,书中的要求是这样的:你一定喜爱自己的家乡吧!我们开展一次“我爱家乡”的展示活动,好吗?写一写,画一画,剪一剪……把赞美家乡的作品展示出来。互相说说自己最爱家乡的什么,为什么爱它?再把说的话写下来。
教学思路
这是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一个好机会,而我们这里正是以旅游兴县的地方,有好多看不够的美景。何不让他们走进我们的多媒体教室,先来观赏一下呢?于是,我收集了许多家乡美景图片,并且利用以前自制的《做个快乐小导游》的课件,决定先来上一节口语交际课,然后再让他们画他们所见,写他们所感吧!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播放的家乡美景图片,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做个快乐小导游》课件的播放,学会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难点
能语言通畅流利、有条理的介绍自己家乡某一处的景物。
教学准备
收集家乡美景图片,或者画你眼中的家乡美景。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经过你们的准备,我想你对家乡一定有了很多的了解了吧?谁能勇敢的拿起你手中图片或是你自己画的画,来说说你眼中的家乡呢?
(分小组说,抽每组代表给全班同学说)
二、教师:小朋友们图片真多,画得好,说得更好。那么,你们想知道老师眼中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吗?好,就让我也来说一说吧。
(师深情并茂的说)
三、师:老师看见好多小朋友好像不信一样,那么,我们就一看老师播放的我们家乡的美景图片,怎么样?
(播放图片资料)
四、师:怎么样,家乡的美景是不是吸引了你们啊?老师特别喜欢我们家乡的一处风景,可是我刚才故意没有播放出来,你们想知道老师最喜欢哪处风景吗?
(生猜)
五、师:嗯,我们的小朋友真是厉害,居然猜出来了。我想,你们也一定非常熟悉,因为它就坐落在我们的县城里。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介绍这一处美景的吗?来,我们一起看看——
(播放自制课件《做个快乐小导游》)
六、师:刚才老师介绍老师眼中的家乡美景时,有些小朋友还有些不信呢,这下你们眼见为实了吧?小朋友,我们的.家乡美不美?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看了《做个快乐小导游》,我相信你们也知道该怎样介绍你喜爱的一处景物了吧?不过,你还可以介绍我们家乡的一些特产呢。现在,谁也来做个快乐小导游,再来来介绍你眼中的家乡?
(抽生说,大家评议。)
七、师: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一个比一个能干,一个比一个说的好,想说的小朋友实在太多了,没关系,下节课,我们就做一个快乐的小作家,用我们的笔,来赞美我们美丽可爱的家乡,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的家乡吧!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2、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3、认识人物的品格风貌,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4、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材,真实、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的3、4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提到鲁迅,大家并不陌生,谁来说说你了解的鲁迅的相关知识?(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2、那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哪些作品呢?(《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在这些文章中,你们觉得鲁迅先生对他的家乡,家乡的亲人怀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深深的眷恋、无尽的思念)
3、大家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秘莫测的美好蛇的故事吗?(指名复述故事)它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面纱。讲这故事的人是谁呢?(长妈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作者对长妈妈的深情。
4、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骇掳悚惶急疮疤诘问渴慕疏懒霹雳孤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
并思考: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的去写的?(怀念)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哪些事情?你能概述一下吗?
A、交代阿长的来历;
B、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和她夏天的睡态;
C、她懂得许多规矩;
D、讲长毛的故事;
E、给我买《山海经》。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
四、合作探究,微观体察。
设置问题情景一: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阿长是怎样一个人呢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可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从而全方位感知阿长。
学生可能会这样说:阿长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人;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阿长是一个别人不注意姓名的人;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阿长是一个不许我走动的人;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的人;阿长是一个烦琐之至的人;阿长是一个迷信的人;阿长是一个善良的人;阿长是一个朴实的人;阿长是一个热情为我着想的人;阿长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
教师小结: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设置问题情景二:
教师:总之,阿长是一个好人,但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她是一个复杂的人。那么这样一个人,作者对她的感情怎样呢?(试从课文中标出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讨论明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教师补充:1-17段对阿长多用抑笔,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和怀念吗?
讨论交流: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和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里,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包含同情。
设置问题情景三: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情的
参考:文章自始至终一直在刻画他对孩子的关心爱护的品质:从她不许我动到吃福桔的祝福,以及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道理和后来买《山海经》中都充分体现出来。所以她虽然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的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
设置问题情景四:
你认为本文的题目好不好为什么
对于买《山海经》,作者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和非常具体的细节描写,作者只是随意的告诉阿长《山海经》的事,他却真的买了回来,这令作者对他产生了衷心的敬意。体现了这位长妈妈的善良、热心和对孩子关心、爱护。
五、作业、练习
第二课时
一、语言品味,方法借鉴。
本文的语言有的含义深刻,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情浓烈,请你细细品味,你将会感受到无穷妙趣。请同学们试着美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小组交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例1: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物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是我听了长妈妈给我讲了长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应的一段文字中,作者以儿童的心理来认识长妈妈的`伟大神力,实际上是对长妈妈的愚昧迷信以一种苦笑进行讽刺。整段文字寓庄于谐,增添了幽默风趣之感。
例2: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是对长妈妈能做成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的伟大神力,中华民族最值的宝贵的民魂:对青少年的关心爱护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的歌颂。
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你能分析一下吗?
A、传神的描写:
①细节描写:
②本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
③心理描写,突出中心。
B、对比、映衬法:
本文中将叔祖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热情和关心,《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进行对比映衬,突出宝的特殊意义。
视长妈妈给我买书的伟大神力为宝,视《山海经》的内容为宝。
C、先抑后扬法: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
二、体验拓展,互动释疑。
1、体验拓展: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谈一谈你的想法和感受。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
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
代长妈妈说的话:哥儿啊,我虽无名无姓,但经你一写,现在也成了名人了,可是你说我无名无姓,生得黄胖而矮倒也罢了,怎么连颈上的灸疮疤也写进去了呢?说我规矩多、烦琐、迷信也罢了,那时谁不迷信啊?可是你,怎么连我睡相不好这种私事都写进去了呢?特别是给你讲长毛故事时,讲的将我们掳去后,让我们脱下裤子站在墙头,大炮就放不出来,你也照实写下来了,你不怕人笑话我还怕人笑话呢!
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想像的空间,大家想像一下她是怎样到处打听,怎样跑书店书摊,操了多少心才买到这本书的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并选出代表全班交流。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三、交流心得,课外延伸。
1、交流心得:学了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呢?
长妈妈这个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这是生活中真实的阿长,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事实。尽管阿长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作者写得却十分亲切自然,读者从她身上看到了那种难能可贵的纯朴和直率。《山海经》是作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他将对长妈妈的感激变成永久的怀念,以浓情的笔墨为长妈妈的在天之灵祝福。
从整体说来,本文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庄重。切切察察的神态,睡相的描写,吃福橘时的紧张心情,长毛的故事,读后令人捧腹开怀,忍俊不禁。可是,当长妈妈为我买回《山海经》后,作者的感情变得深沉庄重,深切怀念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这种色彩的变化,使得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表达得更加真实感人。
2、课外延伸:
①当有一天阿长为我买到绘图的《山海经》时,如果我想对她说句话,会是什么话请写几句话表达一下。
②课外可推荐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或散文诗集《野草》让学生阅读。下面是选自《野草》的《好的故事》,读后思考:好的故事是否记叙了一个故事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好的故事鲁迅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靠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我在朦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片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我仿佛记得曾经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农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合;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水是生动,水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河边的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典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故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我就要凝视他们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但我总记得见过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附:板书设计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烦琐、愚昧、迷信善良、朴实、真诚
情感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细节竖手指、睡觉姿态、古怪仪式、
语文教案 篇9
这篇精读课文是作家葛翠琳对自己丰富有趣的童年生活的回忆。重点记叙了她和同学们在启蒙老师的引导下,采集绿叶,制作标本,并讲述这些绿叶的知识和趣闻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快乐生活和有益活动的留恋之情。
课文共六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回忆了作者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那些高粱秆儿、河边的泥巴、柳条、苇叶儿、葫芦瓢、荷叶都可以做玩具,从 “一双小手创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一句,就可以充分看出作者对童年生活充满了赞美之情,充满了幸福愉悦之感。接着以“然而”一词把话题一转,点出“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这句话提示了下文的内容,同时设置了一个悬念:为什么在那么多可爱的玩具中,绿叶最使“我”着迷呢?
第2—6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第2自然段是这一部分的总述:启蒙老师教我们采集绿叶标本,讲述它们的知识和趣闻,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同时也解释了上文的悬念。
第3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这快乐首先是因为“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爬大树,钻树林”,尽情地嬉笑、打闹、欢乐,无比的自由;再有,这快乐来自于用各种树叶、花草做成项链、戒指、手镯、耳环,这绿叶、野花丰富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在旷野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一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多姿多彩、趣味盎然的生活的赞美之情。
第4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免不了伤了手脚,不过这都是为了“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
第5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背着、扛着、奔跑、欢呼、搂、堆、躺、打滚、翻跟头、挑选、串成、挂”这一系列动作描写用词贴切,描绘出一个既忙碌又欢乐的场面。接着又写了把各种形状的叶子制成标本一一陈列,从“珍宝”一词流露出“我们”对这些标本的珍爱。
最后一个自然段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随着一串串叶片,留在我的记忆里”一句表明了那一串串叶片,那采集树叶标本的活动,那绿叶带给“我”的生活知识,无不给“我”留下永久的'记忆,这也正是文章开始所写的“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的原因了。
课文作者在诸多童年的记忆中,重点写了采集绿叶标本的活动,是绿叶带给“我”投身大自然的自由、快乐,是绿叶使“我”得到了书本中读不到的知识。回忆起那段经历,就如同来到美妙的梦境一般。题目“绿叶的梦”正是表达了作者的这种情感。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12-06
语文教案12-06
语文教案12-06
语文教案12-06
语文教案12-07
语文教案12-07
语文教案12-07
语文教案12-08
语文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