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共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征的象征意义。
(3)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长城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感悟长城的威武壮观,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坚强意志、民族经的敬佩和赞叹,锻炼学生的顽强的意志。
重难点、关键
感悟长城的象征意义。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长城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读诗词,导入新课
1.教师将文中第一自然段以诗歌的方式出现,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
2.教师指名反馈:读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受?(祖国幅员辽阔、祖国山河壮丽、祖国物产丰富……)
3.教师导: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这首诗带我们到了哪些地方?(指名反馈: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兴安岭、鄂尔多斯戈壁、塔克拉玛干的沙滩、黄河故道、长江堤岸、长城)
4.教师:在这么多景色壮丽的地方,令作者魂牵梦绕的是——(学生齐答“长城)。同学们,一起把课题读一读。(教师板书课题)
(以诗歌的形式将文中的段落作为序,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等特点,然后笔锋一转,自然地导入本课的重点——长城)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教师出示自渎提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
1.读准、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认真阅读课文,划出描写长城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长城的情感。
4.讨论:长城象征着什么?
(尊重阅读课文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
三、集体反馈、突破重难点
(一)检查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2、教师进行必要地再强调。
3、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一起读一读。
(二)品读句子,体会长城的雄伟壮观
1、指名反馈文中直接描写长城的句子
我站立在宽阔的长城上,极目远眺:在广阔的天宇下,这古老的城墙,随着群山万壑绵延伸展,跌宕起伏,宛如横卧在华夏大地的灰色巨龙。那高大的烽火台,有的像奋起的`勇士,傲视长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对苍穹。
1、指名反馈。这段语句中,作者分别把长城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分别把长城比做巨龙、勇士、巨人,这样形
象地写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以及磅礴的气势)
2、教师出示长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加深感受,激发学生对长城的赞叹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三)展示资料,了解长城的象征意义
1、教师导:站在长城上,赛外呼啸着的风、城墙上的古战场遗迹、让作者的脑海中浮现出长城的机理以及悲壮的历史来,你们搜集了哪些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来。
2、学生自由地展示。
3、教师。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四)结合课文,探讨长城的象征意义。
1、教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讨论,你们觉得长城象征着什么呢?(学生反馈小组讨论的结果)
2、指导引导学生从下面的语句中去感悟。
“那时候,我极想知道祖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爸爸总是对我说:‘去长城吧,站在长城上就会知道了!’我懵懂的童年,长城唤起了我对我们民族、我们祖先、我们伟大祖国河山一种庄严神圣的情感。”
“是的,多么难忘啊,我体会到了父亲那句话的含义,而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也第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光。”
“它不就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伟大灵魂吗!”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人民顽强不屈、雄伟气魄的象征)
3.教师。
四、课堂
1、教师出示句子:“啊!长城!伟大的长城!你永远在我心中!”
2、全班一起读一读这些语句。
3、指名说说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4、教师:同学们,长城雄伟壮观,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人民坚强不屈。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当奋发图强,维护祖国的尊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10*长城在我心中
长
雄伟壮观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
城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通过学习,了解保护森林的战士们单调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边防战士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主要事件,并体会怎样把事件写具体。
4、了解到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家书抵万金”的深刻含义。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为边防战士写信的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了解保护森林的战士们单调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边防战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主要事件,并体会怎样把事件写具体。
2、了解到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家书抵万金”的深刻含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新课
1、出示古诗,读古诗谈理解
春望
国破山河在, 烽火连三月,
城春草木深。 家书抵万金。
感时花溅泪, 白头搔更短,
恨别鸟惊心。 浑欲不胜簪。
(1)读古诗,在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都明白了什么。
(2)教师重点讲解学生普遍不理解的地方,最后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把故事表达的意思从整体上让学生理解。
(3)背诵古诗。(自己背,小组检查,集体背诵。)
2、由古诗引入新课:
在身处和平年代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通讯方式越来越发达,可在偏远地区,他们唯一的通讯方式还是写信,而且信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解决文中生字。(出示语文天地中“抄一抄“中的词语)
单调 书籍 浸湿 郁郁葱葱
集体读,指名读,说说自己还有哪个词语不理解意思,结合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2、检测字词:对照一类、二类生字条,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概括总结主要内容。
2、分小组讨论:为什么“家书抵万金”?这封家书和平常的家书一样吗?
(1)抓重点词句体会森林战士生活艰苦、单调、寂寞。
(2)鼓励学生把自己理解到的读出来。
(3)用语言渲染:信可以使他们消除寂寞,与外界取得联系,点明信对战士来说多么重要啊。
3、当他们得到信时,又是什么表现?
(1)指导员怎样送信?战士们又是怎样拆信、读信?体会指导员对战士的一片爱心,以及战士们对信的珍爱。
(2)怎样才能把那种感情读出来呢?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
体会三名森林警卫是为了保护祖国最北部九十七万公顷的原始森林,宁愿自己过上这样艰苦的生活,他们是多么伟大啊。
二、读了作者写的这篇课文,我们深受感动,想想作者为什么能写这么感人?他怎样把事情写具体的呢?赏析课文中的精彩语段。
(合语文天地D4读一读,比一比。)
1.三个战士谁也不舍得立刻拆开信,实在憋不住了,就从口袋里慢慢掏出慢慢撕开慢慢地读。从这天起,他们每天把信掏出来读一遍,直到一字不差地把信的内容都背下来。
2.他们没有立刻拆信,过了好几天,才把信掏出来仔细地读。从这天起,他们经常读信,最后把信的内容都背下来了。
自己读,想想第一段比第二段好在什么地方?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多读几遍。在班里交流。
三、拓展练习:
如果让你给这些守卫森林的战士们写封信,你会和他们说写什么?
1、小组交流。
2、小组代表发言。找出最家方案,班上派两名代表执笔写信。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背诵并试着默写《春望》,或把古诗改写成一段话。
板书设计:
送往小木屋的信
战士 为保护森林 克服单调和寂寞 军爱民
指导员 为送信 一路上小心翼翼 官爱兵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让学生懂得“爱之链”,感受丰满的人物形象,留下美好的情感。
2、学习课文生动的细节描写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中心
1、【出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虽然过去了许多年,这句歌词一直温暖在我的心头。文中也有句话,如同春风,给那个冰冷的黄昏带来了暖暖的春意。
【出示】“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指导读好这句话。(真诚地热情地)
二、探究课文内容
探究中心句
1、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2、乔依是不是真的不需要钱?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为什么?
3、乔依可不可以接收老妇人的钱?那他为什么没有接收?指导读好第6小节(愣。将“他”换“我”),理解“天经地义”。
4、再读这句话。
5、那乔依又是如何帮助老妇人的呢?你从哪些地方感受了暖暖的爱意?请默读2-8小节,划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探究2-8节,感受人物形象
1、学生默读,交流,教师小结归纳。
2、指导朗读:
①提示: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读出当时人物的内心,读出恰当的语气。教师范读一小节,交流感受与方法。
②学生自读,思考如何读好。
③写一写朗读建议;
④同桌交换看朗读建议,全班交流;
⑤指名读,评议;
⑥适当采用齐读。
3、从2-8小节,我感受到乔依是一个的人,因为
板书:乔依老妇人(以链条方式)
4、那么爱是什么?
【出示】
爱
是寒风冷雪里
那暖暖的微笑
爱
是孤独绝望中
那贴心的话语
爱
是一连串
麻利的动作
爱
是那一句
美好的心愿
探究9-11小节,写出心中的爱
1、这美好的心愿指什么?再读
2、板书:女店主。默读,在这里,爱是什么?
3、学生思考,写作,交流。
探究12小节,理解重点语句。
1、指名读,说说你从女店主的话里读懂了什么?
2、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读懂了什么?是不是这些钱就能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好起来的是仅仅是这些钱吗?
三、总结课文
1、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爱之链”作为题目?
2、乔依帮助了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了女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其实就是帮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在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就是一条--爱之链(生齐读)。
3、播放《爱的奉献》。
四、探究写作方法
1、同学们,这篇课文写得很好,能给我们写作文提供帮助。
2、探究妙处:作者是用了哪些方法来写人物的?发给学生做记号的课文,让学生发现这些做记号的语句有什么特点?
3、揭示:细节描写。就是能从一个人细微的动作、表情等看出这个人的品格、性格。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4、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细节呢?举例:写作文写不出来的样子。
5、写一段话运用细节描写:①同学上学迟到②同学上台演讲紧张
学生练笔。
四、作业
1、完成课文后作业:续写。
2、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周围有没有爱之链?为什么?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不算教后记的教后记
一、个性!个性!
这篇课文的备课颇为痛苦。长期以来,我固定在自己个人的圈子里,对教材鲜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常跟在教参后面亦步亦趋。也许几乎年年教六年级,教材面孔陈旧,缺乏新鲜感。再加上职业倦怠,很多时候我停止了对课堂的思考,于是课堂逐渐庸俗起来。人就在这一点点的懈怠中消磨自己的青春,一时处于极度的迷惘之中。
“对照教参,本人解读与教参的不同之处”这一环节我认为有重大的意义,但也颇费脑筋,教师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而如何获得,就要看各人的功底了。不然,一篇课文不管你怎么读,也是找不到亮点,难以发现。只能在文本这个茂盛幽深的“丛林”外徘徊罢了。
这次我还特地选了篇新课文--从没教过的《爱之链》。我被个题目所吸引。结果证明,我上当了。当然,应是自己水平不够。我反反复复地读,发现不了亮点。或者说我的理解与教参上的理解是一致的。这样的文本从内容
上我挖掘不了新意。我觉得人物的行动不能仅仅贴上某类道德品质的标签,而是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体味这种爱,不然成了思想品德课。而且这种爱,我个人依稀以为这已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是一种本能的习惯,教参解读在某方面有些牵强。但如何作为教学内容来让学生来体会,至始至终不得解决。何况自己的解读未必正确,又不清晰,能不能作为教学内容尚是个问题。
浅薄的大脑思考既没有广度,也没有深度。没办法,弃书本不顾,到网上学习。结果也是大失所望。尽管教案在具体环节设计上有花招,有亮点。但,教学内容是相似的。也没能超出我的想象范围。备课陷入僵局。
再读课标,“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文本一个鲜明的表达方法,是多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教参中也提到的。但是在教参中细节是仅仅作为手段帮助理解课文而存在的。
我突然想起在《人民教育》上读到王晓春、闫学老师关于《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的学术争鸣。王晓春老师认为:语文教师之所以为语文教师,他的标志性的工作是语文知识教育。人文熏陶是各科都能进行的,每个老师都有责任的,课外也能进行的,只不过语文教师这方面担子比别人重一些就是了。他赞成上成“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辅导课”。当然这也许是个极端。但提醒教师,不能忽视言语形式。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大赛总结发言时所说: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甚至以“得意”为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会把语文掏空。
于是,我确立了本课的个性解读:把言语形式当成教学内容。
二、时间?统一?
课上下来,觉得很是失败。
细细盘点了一下,本课的七条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有六条达到了落实。但最重要的一条:学习写作方法。没有时间了。真是沮丧极了。所以这节课和网上的课在设计上就没有多少差别了。
原因何在?将写作方法当作教学内容,硬挤进来,就必然会占据一定的时间。按照计划,这一环节最少得花10-15分钟,就只剩下30-35分钟(我们课堂是45分钟)第一课时也能解决一部分内容:如探究中心句环节的1234。一开始耗时较多,导致后面教学任务不得完成。这是不该有的低级错误。
后来利用了第三节课的一点时间补讲了写作方法,学生蛮感兴趣。从
效果看大多数都较好地掌握了细节描写,可是这不是在这一节的课堂上。深感遗憾。
因为时间紧凑,所以有些教学内容浅尝辄止。如有感情地朗读,时间不够,方式不新。理解重点语句及题意,方式也较单一。效果不明显。
教学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如何统一?“工具与人文如何统一?”我的设计还是机械的割裂。因为我是从“内容──形式”入手的。如果从“内容──形式──内容”入手,或从“形式──内容──形式”入手,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才可能同构+共生。如果让我重新设计,我会将言语形式学习巧妙地穿插在内容学习当中。如出示我根据课文写的一首爱的小诗,让学生再次寻找爱的细节,体会细节的妙处后,顺水推舟地点出“细节描写”,进行写作方法的学习,这样指导才无痕。从而课堂结构为“内容──形式──内容”,可能浑然圆融。
而且这节课在言语内容和形式之间总会有所侧重,不要均等。应言语形式轻些,言语内容重些。同时教学言语内容也应紧扣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不要也不能面面俱到。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3.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4.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
5.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课前准备:
1.选定凝聚着父母之爱和回报父母之爱的照片、录像、玩具或小礼品等。
2.准备为回报父母之爱而做的礼品。
3.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口语交际课
口语交际
导入课题,激发交际兴趣
同学们,在这几天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一定了解到了很多感人的事情。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板书课题)
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际
拿出课前准备的记录或物品,回忆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故事,然后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在交际中把事情的细节回忆清楚。
小组交际,邀请父母一同参加
1.组员轮流说,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向同学和父母介绍。
2.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向同学的父母提出问题。
3.推举出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全班交际
1.各组代表轮流上台,展示综合性学习收集的物品,并介绍物品后面所蕴藏的感人故事。
2.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
(如:大家看,这张照片是我刚四十天时拍的。我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正甜甜地笑呢。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通过采访奶奶了解到,原来我小时候爱哭,是因为我肚子疼。每天夜里我都哭得妈妈没法睡觉。每到那时,妈妈就把我的肚子紧贴在她的肚子上,抱着我在屋里遛来遛去,一遛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我哭得太厉害了,妈妈又着急又心疼。奶奶说我出生后的三个月,一直这样,而妈妈因为总抱着我,累出了肩周炎。
妈妈,我想对您说:您为我付出得太多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还有锻炼身体,让身体棒棒的,等您老了的时候照顾您)
3.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模拟采访,家长学生交际
1.我们刚才听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沉的、宽广的,更是无私的。我们可能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爸爸妈妈说,也可能有许多问题要请教别的同学的父母。下面我们就请刚才到台上交流的同学的.父母到前面,我们根据刚才同学所介绍的感人事,来采访这些叔叔阿姨,好吗?
2.在学生与家长的交际中,进一步感受亲情之爱。
与自己的家长自由交谈,沟通情感
习作
拓展思路,激发习作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感人的事例我们终生也不会忘记。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
2.自由发言,互相启发,拓展思路: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
鼓励有个性的表达
1.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
2.各组说一说你们讨论的写法有几种(如,写信,给自己的习作绘制插图,附上照片,在习作前给爸爸妈妈写几句话等)。明确: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感人的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爸爸妈妈一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
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教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延伸课外
1.同学们,我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
2.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我们认真改一改,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做上“星级评价”。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准备:
1、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2、查找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字音
1、自己读读两首古诗。
2、指名读古诗,读后评议。
3、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多种形式读,掌握字音。
重点字音:荣宿篱疏
4、再读古诗,读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
2、小组朗读
个别读和齐读结合,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随机解决学生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组赛读
注意鼓励有个性的朗读。
4、教师范读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5、学生美读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6、畅谈发现
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发现,自由表达。
7、启发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8、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9、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四、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
2、背诵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3、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背诵两首古诗
二、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字。
3、组词识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
如,离——篱味——未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9个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烧荣;平舌音:菜宿。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仔细观察。
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沟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沟的拐弯处要圆润。
4、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语文教案 篇6
《观沧海》教案3
教学目标:
1、 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 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 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 ,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 简介作者,揭示目标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
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三、 新授内容
1、 师范读,生跟读。
2、 生自由朗读,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 生齐读。
4、 分析课文内容
⑴分析字义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
行,运行。 若,如同。
星汉,银河。 志,理想。
⑵内容
A、 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叙事 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 写景
B、写景部分采用 手法,勾画了汹涌的 ,耸立海中的 ,岛上繁茂的 ,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 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五、 作业:
⑴完成书后习题;
⑵背诵默写课文。
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4.培养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导学重点】
1.快速阅读,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分析本文写作层次清晰的特点。
2.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导学难点】
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知识链接: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比作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严密,更有说服力。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作引用: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3、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自主学习】
1.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
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注音:
峰峦 一霎间 点缀 绫纱
弥漫 晕头转向 月晕 崩塌
(2)释义:
峰峦: 一霎间: 预兆: 轻盈:
弥漫: 征兆: 崩塌:
3.认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
A、看云识天气的最基本的'经验是
【合作探究】
1、设计一种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
2、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3、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4、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你能否仿照课文中的例子造几个句子?
达标测评,整理学案: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本文是一篇介绍识别天气的方法的说明文。
2、文章运用比喻和排比把云的万
3、千姿态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
4、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
5、“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一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6、说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7、“华”的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
8、华环由小变大
9、天气趋向晴好。
语文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七册第21课《鸬鹚》是一篇语言优美,情景交融,适宜于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课文。它描绘了一幅鸬鹚捕鱼图:在幽静的环境里,渔人指挥鸬鹚出没在湖面捕鱼。
二、教学目标
本文的教学目标有四个: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5个新词语的意思;用“像------似的”、“恢复”造句。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4、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教学难点:
理解湖面从平静-跃动-平静的过程及鸬鹚捕鱼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
(一)、多媒体展示鸬鹚,简介鸬鹚,揭示课题。
(二)、指导自读。
1、那么渔人是怎么用鸬鹚捕鱼的呢?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读课文。
2、检查交流:读了课文,你了解了什么?
(三)、默读课文。
1、一面读一面想,鸬鹚捕鱼和湖面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填表。
湖面的变化
鸬鹚的活动
渔人的活动
2、检查交流,现在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3、那么课文哪些部分写捕鱼前的情景?哪些部分写捕鱼时?哪些部分写捕鱼后?
(四)、再读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课文哪个部分,把这个部分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些。
2、现在请同学们来读读你所喜欢的课文段落。
(五)、研读课文。
第一段
(1)谁也喜欢这一自然段?
(2)好!其他同学边听边观察图画,我请一个同学来根据课文内容带领同学们看图。
(3)还有谁也喜欢这一自然段?那我们这些喜欢的同学一起来读。
(4)那同学们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5)你们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悠然”是什么意思?
(6)夕阳斜照,水平如镜,多美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来感受这分宁静、这分温馨。
第二段
(1)教师也很喜欢这部分内容,你们同意让老师来读读这段内容吗?我在读的时候,你们可以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2)刚才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3)书上是怎么写的?谁来读读。
1、辨析“一抹”,体会内涵意。
(1)这些列队的士兵在等待一个怎样的命令?这个命令是怎样的?
(2)“一抹”是什么意思?“抹”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3)课文为什么要用“一抹”?你觉得用“一抹”好在哪里?
(4)四人一组合作研究“课文为什么用‘一抹’”。
(5)交流研读成果:
2、研读“一抹”,领略捕鱼乐。
(1)同学们对“一抹”的研究真是精彩,但老师相信好戏还在后头,你想渔人这“轻轻一抹”,会抹出些什么?请同学们读课文第2至第4自然段,同桌讨论研究。
(2)同桌合作学习第2至第4自然段,研读“会抹出些什么。”
(3)交流研读成果:
(4)交流:
(5)真了不起,同学们对渔人这“轻轻一抹”的研究成果真多,如此丰富地体会到渔人捕鱼的忙碌和喜悦。让我们也一起来享受这种快乐,请大家一起读2至4自然段。
第三段
1“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捕鱼了……”,这时湖面又(生接:渐渐恢复了平静)。
2。是啊,湖面又恢复了平静。(教师出示课件:捕鱼后湖面平静图。并在图上映出“湖面又恢复了平静”,其中恢复为不同色。)
3。为什么要用“恢复”?对,湖面原来是平静的,现在又像原来那样平静了,所以可以用上“恢复”。在哪些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上“恢复”?(师边说边整理板书)
4。但请再研究一下,这时的静与原先的静是不是完全一样?(师在两个“静”间连线并设问)这时的静是怎样的静?
5。你能把这种忙碌之后的洋溢着幸福的静的感觉读出来吗?
6。师生品读第5至第7自然段。
(六)、小结
五、教学新理念运用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初步感知课文,认识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这里教师只要作适当点拨就可以了,要勇于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理解湖面从平静-跃动-平静的过程及鸬鹚捕鱼的关系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们可以列一个表格来帮助学生理解。竖着看表格三行,可以看出文章的结构,作者按事情的先后,分三段记叙渔人用鸬鹚捕鱼的经过,把表格纵横联系起来,就可以初步理解湖面从平静-跃动-平静的过程及鸬鹚捕鱼的关系了。开始,小湖水平如镜,鸬鹚站在船舷上,渔人悠然地吸着烟。后来,渔人赶鸬鹚下湖捕鱼,小湖一片欢腾。再后来,渔人让鸬鹚停下来,喂完才回去,小湖恢复了平静。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阅读教学就应以读为本。全国小语研究会理事长崔峦教师说过:“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鸬鹚》这篇课文景美、境美、情美,在教学中我觉得更应重视对学生的诵读训练。通过各种方式的反复诵读,较好地感受和领悟到文中那物静人宁的静态美和鱼跃人欢的动态美。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地让学生读,读他们自己喜欢的段落。因为是学生自己喜欢的,自己选的,读起来也更投入。我们可以请喜欢同一段的小朋友一起站起来读一读,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谈。如《鸬鹚》这一段可指导学生在想象中读,读语言文字,想象小湖水平如镜,鸬鹚站在船舷上,渔人悠然地吸着烟的画面。可以在思考中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还可以指导学生在感受中读。“夕阳斜照,水平如镜,多美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通过朗诵再一次来感受这份宁静、这分温馨。通过这一系列地朗读训练,第一段的背诵就水到渠成了。课文教学的第四个目标就不难完成的。这里我觉得应特别重视的是通过诵读感悟来品美丽意境。《鸬鹚》一文中捕鱼前的静和捕鱼后的静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这两种静虽然相似,但不是简单的重复。俗语说:“境由心造”,捕鱼前的静主要是一种赋予了人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的美。这种意境与心境只有通过投入地诵读和研究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感受和意会到。有了这种感悟后再让学生把这种忙碌之后洋溢着幸福的静的感觉读出来。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这是《鸬鹚》一文的第3个教学目标。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积极倡导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这样能较好地体现“自主研读,享受课堂”的教学理念,以便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探究性学习并不意味着放手让学生漫无边际地随意学习,而是应由师生合作建立宜精不宜多的富有探究价值的专题。《鸬鹚》一文中的“一抺”可谓牵一发而动全文,课文内容是高度聚集在这“一抺”一词上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以“一抺”为切入口,帮助学生确立三个探究专题:(1)为什么用“一抺”?(2)抺出了什么?(3)捕鱼后的静是一种怎么样的静?而后保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与发现。这样确立研读专题引导自主探究,使教学走出教师繁琐提问,学生被动应答,主体的主动性失落的局面。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8-11
【经典】语文教案07-24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语文教案【精选】07-27
语文教案【精选】09-11
(经典)语文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