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儿歌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儿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儿歌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
2、尝试仿编儿歌,体验下雨时的.快乐景象。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倾听了故事小雨人儿
材料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出示PPT一,引起学习兴趣
·看,谁来了?小雨点爱跳舞,看看今天它到哪些地方去跳舞了?
二、分句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PPT二:小雨点,下呀下:
提问:
1、瞧,小雨点跳上什么地方?
2、小雨点跳上屋顶,发出了很好听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跳上屋顶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PPT三:提问:
1、小雨点又跳到哪里去啦?
2、小雨点跳到雨伞上,也发出了很好听的声音,仔细地听听。
3、它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PPT四:提问:
1、小雨点真调皮,看现在它又到哪里去了?
2、小雨点跳进池塘里,发出了很好听的声音,仔细地听听。
3、小雨点跳进池塘里,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三、学习儿歌
1、教师完整念儿歌。
2、引导幼儿一起学念儿歌。
3、对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说儿歌内容,幼儿——说象声词;再交换。
四、仿编儿歌
1、小雨点到许多地方都发出了好听的声音,真有趣呀,想一想,小雨点还会到什么地方跳舞?
2、出示PPT五,启发幼儿:山顶,石头,小树,小花,小河,大树等。
3、教师仿编儿歌:如:跳到树上沙沙沙,引导幼儿模仿。
4、幼儿尝试仿编儿歌。
五、结束活动。
小班儿歌教案2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说常见的礼貌用语,
能大胆地跟读儿歌。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初步知晓小小手的用处
(材料准备)图片
活动重点:能大胆地跟读儿歌
活动难点: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
1、游戏—小手哪里去了
2、你们的小手有什么本领(会干什么事?)
二、儿歌:小小手
1、示范儿歌
提问:儿歌李的`小手有什么本领?
2、利用图片再次示范
提问:我们仔细听听、看看小手还会做什么?
什么时候需要说“你好”“欢迎”“谢谢”“再见”?
为什么我们之间要说这些话?说这些话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3、学念儿歌
边动作边跟念
集体进行儿歌表演
小结:原来,平时和小朋友一起,可以用小手表示很多的意思,让朋友更喜欢你。
三、延伸部分:
小手还能干什么?小手还有些什么本领?怎样保护你的小手?
附儿歌: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拉来许多好朋友,
“你好你好”招招手,“欢迎欢迎”握握手。
“谢谢谢谢”拍拍手,“再见再见”摆摆手
小班儿歌教案3
活动目标:
通过儿歌,鼓励开开心心上幼儿园,愿意上幼儿园。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每天早上是谁送我们上的幼儿园啊?(爸爸妈妈带我去学校)
2、出示图片,通过儿歌鼓励幼儿开开心心上幼儿园。图片中的小朋友早上做些什么?他们开心吗?
3、我们到幼儿园门口时我们先干什么的'呀?(拿好牌子找名字)
4、小朋友上幼儿园时开开心心还是哭哭啼啼的啊?(开开心心进教室),见到老师说什么啊?(见到老师问声早)
5、小朋友们真棒,能开开心心上幼儿园还懂礼貌,见到老师会问早。
6、师幼看着图片一起念儿歌。
儿歌:《入园歌》
早晨空气真正好,爸爸妈妈带我去学校。
晨检通道别忘记,拿好牌子找名字。
开开心心进教室,见到老师问声早,见到同伴说声好。
幼儿园里真热闹
小班儿歌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词汇:拿、唱、抬等词,注意漱,咕噜,等词的发音。
3、知道漱 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学诗歌的兴趣。
⑴教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
⑵教师:“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在干什么?”(幼儿:“漱口”注意发准 shu的音)
⑶教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提出儿歌的名称,提问儿歌的内容。
⑴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 提问儿歌的名称,练习发漱的音。
⑶幼儿再次观看并注意听,教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⑷提问: a、“教师手里拿着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手拿花花杯,学习词:拿) b、“喝口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喝口清清水,学习词:喝,注意“清”的发音) c、“然后头怎样,嘴怎样?”(引导幼儿说出抬着头,闭着嘴,学习词:抬、闭,注意“嘴”的发音。) d、“水吐出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引导幼儿说出咕噜咕噜吐出水,学习词:咕噜,并发准音)
3、集体学念儿歌:
⑴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1-2遍。
⑵ 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不放水),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4、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让幼儿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对儿歌及时进行巩固。
小班儿歌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五官的名称和位置,乐意用小手指出来。
2、认识五官的名称及位置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五官的名称和位置
2、难点:在音乐游戏快速的用手指出五官的位置
三、活动准备
《小手拍拍》的音乐、组织幼儿坐好准备学习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做“指五官”的游戏。
师:今天老师要来考一考小朋友的小手本领大不大,我们来玩一个“指五官”的游戏。老师问XX在哪里?小朋友就要很快地用小手指出来,还要说XX在这里,好吗?
2、教师示范歌曲。
音乐伴奏,教师唱歌曲《小手拍拍》,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内容。
3、幼儿学唱歌曲。
在老师www一秘、1mi、一秘net的带领下,请幼儿跟着学一学《小手拍拍》,并反复几次,加深印象。
4、引导幼儿边唱边随歌曲做相应的动作。
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请幼儿尝试边唱边做动作,巩固五官的.名称和位置,并从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5、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小手拍拍》。
五、教学反思
在音乐快乐活跃的节奏中游戏,能够充分的抓住幼儿的眼球,边玩边学习更加容易被幼儿接纳。在一开始就表明呆会儿会请最棒的小朋友上台来给大家表演,那么在学的时候无疑又给了幼儿们一种心理动力,启发他们敢于表现自己的欲望,培养努力向上、竞争的意识。而且从这一环节中还可以让老师去了解每个幼儿们的个性特征、学习特点。这堂课师生互动贯穿全堂,但是在课后感觉缺乏了一定的延伸性,在游戏的基础上还应该适当的加入一些拓展训练。
六、活动设计背景
主要是因为本土环境因素,幼儿多为3、4岁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够,有部分幼儿动作协调能力不足,同时为了激发幼儿对于音乐游戏的兴趣爱好。
小班儿歌教案6
一.活动目标
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读。
丰富叠词:弯弯腰、歇歇脚、慢慢跑、快快逃。
喜欢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诙谐与幽默。
二.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头饰。
动物图片(鸟儿、蜗牛、老鼠)。
三.活动过程
1. 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这座桥,和我们平时的桥有什么不一样呢?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小朋友们听一听,想一想,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谁喜欢它?谁害怕它?
2. 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让幼儿完整地欣赏。
提问:儿歌的名称是什么?儿歌里讲了哪些小动物?他们见了桥之后做了什么事?
3. 教师边操作图片边示范朗诵儿歌。
提问:鸟儿飞到桥上做什么?(学习表达并用动作模仿:歇歇脚)
提问:蜗牛在桥下怎么走?(学习表达并用动作模仿:慢慢跑)
提问:老鼠见了桥是怎么做的.?(学习表达并用动作模仿:快快逃)
4. 幼儿完整地欣赏儿歌
5. 讨论: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谁会害怕这座桥?
小结:弯弯腰,造座桥,有人害怕有人爱,不是桥,不是桥,哈哈,原来是只大花猫。
6. 幼儿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1)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朗诵。
(2)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边做动作边跟读。
四.结束
游戏活动:造桥。
幼儿两人一组造桥,其他幼儿从桥下钻过,体验搭桥和过桥的乐趣。
附:【儿歌】
弯弯腰
弯弯腰,造座桥,
鸟儿飞来歇歇脚,
蜗牛桥下慢慢跑,
老鼠见了快快逃。
不是桥,不是桥,
那是一只大花猫。
小班儿歌教案7
活动目标:
1、知道家里有些什么人,能够较清楚地说出父母的姓名及家庭地址。
2、初步了解家庭环境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萌发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贝贝,爸爸妈妈的图片,小手偶2、幼儿每人带一张全家福照片。
活动重点
:能清楚地记住爸爸、妈妈的名字。
活动难点
;简单介绍自己的家。
活动过程
1、以小手偶贝贝朗诵诗歌《我的家》引出主题。(教师先出示小手偶以宝宝的`口气朗诵诗歌)
(1)贝贝家里有几个人?他们是谁?
(2)贝贝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叫……,妈妈叫……,我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叫贝贝,我家住在……,欢迎小朋友到我家玩。
3、幼儿拿着"全家福"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教;阿姨请琪琪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1)照片上谁、
(2)他们分别叫什麽名字
(3)你的家住在什么地方?
《我的家》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我这个小娃娃亲亲热热在一起我们都爱这个家课后评析
小班儿歌教案8
目标:
能用简短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探索的`乐趣。
材料准备:
橡皮泥、套杯、相框、杯子。
过程:
一、情景导入
制作小兔
1、边念儿歌《小白兔》边进场。
T:猜猜今天徐老师是谁呢?(兔妈妈)那你们来当兔宝宝好吗?(好)兔宝宝,我们轻轻坐下来(打招呼)(客人)。
T:今天还有一群兔宝宝要和我们做游戏,欢迎吗?(他们人呢)
T:(出示拖鞋)是它吗?S:不是。
T:看看那我能不能把它变出来。
4、操作讲解:
T:轻轻地撕下中间一块(准备好方便孩子撕)像小兔耳朵吗?再轻轻地把后跟卷起来,原来就是小兔呀!
兔宝宝们,你们想来变个小兔宝宝吗?(轻轻地去做吧)
边操作边知道辅助(回到座位)。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做的小兔子真可爱(看2—3个作品)。
(和小兔子打个招呼)
二、探索如何让小兔子站起来:
T:可是小兔子们好像有点不高兴,为什么?我来问问。哦,原来我们做的小兔站不起来,他们很伤心,我们帮帮他们好吗?
第一次探索:
T:我们可以用桌上的一些物品帮助他站起来。(说说有什么)
小朋友探索,指导(操作过程中让孩子说说是怎样让小兔站起来的。
2、交流分享:
T:你们是怎样让小兔宝宝站起来的?(先让说靠什么站起来了,站在什么上站起来了)
(老师介绍几种方法)
T:还有一些小兔还没站起来我们再来帮帮忙让他们都站起来。
小结:我们可以让兔兔靠在什么上,他就站起来或站在什么伤也就站起来了。
第二次探索
边操作,边辅助(用简单语言讲一讲)
T:这一次,小兔宝宝们全都站起来了,他们高兴了。
(2—3个说说不同方式站立)
小结:如上,还有小朋友把橡皮泥放在里面它夜能稳稳地站起来了,你们听到兔宝宝说谢谢你们(不用谢)。
延伸:
兔宝宝游戏
小班儿歌教案9
活动目标:
1、引发孩子仔细观察,练习讲述自己看到的事物。
2、练习说儿歌时吐字清楚,口齿流利。
3、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知道外出时不离开成人。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小鸭找妈妈》的flash、DVD机、电视
活动过程:
一、观看flash(集体观看,教师注意幼儿的观看姿势)
互动问题:1、画面上有什么?
2、它们怎么了?小鸭子为什么哭?
3、其它的鸭子是怎样做的?
教育要求:1、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描述出鸭妈妈带小鸭子们去玩,小鸭子光顾着玩了,跑丢了,鸭妈妈找不到小鸭子了,急得到处找,到处喊,最后也没有找到他们。
2、 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尊重孩子的差异。由于自身的个体差异,幼儿观看画面、理解画面的能力也不同,这时教师不要着急,要给能力差的幼儿思考的余地和时间。
二、讨论讲述(分组讨论)
互动问题:1、小鸭子为什么会跑丢?
2、鸭妈妈是怎么找小鸭子的?
3、小鸭子究竟去哪了呢?
教育要求:1、对于孩子们的讨论教师要仔细倾听,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2、 教师在巡视每组讨论时,可以参与到其中一组,使幼儿更好的组织语言,学习用适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建议。
三、学说儿歌(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
互动问题::1、教师通过flash渗透儿歌内容。
2、教师带动作朗诵儿歌,幼儿仔细倾听。
3、幼儿逐句学说儿歌并带动作表演。
教育要求:1、教师在说儿歌时速度要放慢并带有动作,使幼儿轻松记忆儿歌内容。
2、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四、总结(集体讨论)
互动问题:1、我们外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对?
2、如果找不到妈妈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育要求:1、教师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请幼儿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
2、教师要渗透给幼儿相关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小知识。
活动建议:
可以将儿歌改编成小故事,请幼儿来表演。○可以请幼儿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可以将此活动延伸,对幼儿进行简单的安全知识渗透。
附儿歌:小鸭找妈妈
一只鸭,两只鸭,
三只小鸭找妈妈,
四天前,五只小鸭跑丢了,
妈妈急得嘎嘎嘎,
到处喊,到处找,
究竟小鸭去哪了?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特别喜欢朗朗上口的儿歌,借助生动形象的图片,他们能很快理解儿歌内容,在一定的情境中,他们愿意朗诵儿歌内容,一些孩子能很快学会朗诵儿歌。
小班儿歌教案10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下巴上的洞洞(即口腔)的结构和功能。
帮助学生认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并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口腔结构图。
牙刷、牙膏、牙线等口腔卫生用品。
相关视频或动画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下巴上的洞洞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
展示口腔结构图,简要介绍口腔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二、新课内容
详细介绍牙齿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牙齿的重要性。
讲解口腔卫生知识,包括正确的刷牙方法、牙线的使用等。
强调口腔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提醒学生注意口腔卫生。
三、互动环节
观看口腔健康相关视频或动画,加深学生对口腔健康的'认识。
分组讨论:如何保持口腔健康?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让学生模仿练习。
四、总结归纳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状况。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正确的刷牙方法,并督促家长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鼓励学生绘制一幅口腔健康宣传画,提高口腔卫生意识。
通过以上教案的实施,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下巴上的洞洞(口腔)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并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同时,通过互动环节和作业布置,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小班儿歌教案11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随便玩火,并了解火的危害。
2、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7、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有关火的图片、幻灯、故事。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以火为题展开讨论,讲述火对人类有利的方面和不利的方面。如火可以照明、取暖,烧水、做饭,火箭、导弹发射,卫星升天等,告诉孩子们,我们的一日三餐、出行上班、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火。但是违背了用火的规律,不正确的使用它,它就会发起脾气来,烧毁财富,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要认识它、驯服它、正确使用它,让它为我们人类更好的服务。
2、教师介绍火能够发烟、发热、火焰的特征和容易引燃周围可燃物导致火灾等;举出一次火灾实例,配合图片进一步讨论火灾对人的危害,引起幼儿对安全用火的注意。
3、介绍灭火逃生的故事,组织幼儿观看有关怎样灭火的幻灯,教给幼儿一旦发生意外,不要慌不乱,要听老师的指挥,要低下身子,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排队按顺序疏散,以防烟雾呛人,发生窒息,防止挤伤、踩伤等。
活动反思:
通过系列的消防活动,孩子们了解了火的用途和危害,知道不能玩火。而且还了解一些灭火和逃生的方法。在幼儿园的防火演习活动中,幼儿听到紧急哨声,动作迅速的用手或布捂住嘴,蹲着或爬着在老师带领下迅速逃离现场。幼儿没有慌张和不知所措能在老师引导下迅速离开现场,说明幼儿通过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并掌握了一些逃生的技能。
8、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乘车要注意安全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基本常识。
2、让幼儿懂得在乘车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食物投影仪、图片、乘车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则,出示车票:这是什么?它用来干什么?
你知道乘车要注意什么?
二、观看图片,知道乘车中的安全常识。
1、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安全常识。
三、讨论如何保护车厢环境。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车厢内的整洁?
四、组织幼儿“乘”,巩固乘车的基本规则与常识。
五、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小班儿歌教案12
一、活动前思考设计意图:
《白鹅和狐狸》这是一首有趣的儿歌,儿歌中白鹅与狐狸之间是两个相对立的关系,通过有趣的动作情境联系在一起。作为好动的幼儿,他们喜欢的是一切生动形象且简单易学的动作,而此首儿歌正符合了这一点。另外我班孩子在语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表现欲望,但也有部分孩子举了手又不敢大声、清楚地表达,因此我就选择了来源于“可爱的动物”主题中的这一个听说游戏,让他们在教师设置的游戏中去听去说,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而且幼儿对动物有极大的兴趣,能使孩子在语言活动中得到认知和发展。
重点难点:
根据本活动的教学目标设置,此活动的重点为:学习发准鹅(é)、河(hé)、歌(gé)等容易混淆的字音。难点为: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发准鹅(é)、河(hé)、歌(gē)等容易混淆的字音。
2.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参与集体游戏。
(二)活动准备
1.鹅妈妈头饰和狐狸头饰各一个,小白鹅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场地布置:小河
3.圆舞板一个。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游戏情景,导入活动
(1)师:今天老师来做鹅妈妈,宝宝来做我的小白鹅。(老师喊小白鹅,幼儿应答)看,天气真好,跟着妈妈到河边去玩一玩吧。
(2)小白鹅真高兴,我们边走边唱歌吧:我是小白鹅,鹅鹅鹅。小河里的'水真清呀,小白鹅我们下去玩一玩吧。(边做游泳状边说:我是小白鹅,我会河里游)
(3)师:小白鹅玩累了,我们上岸休息
评析:教师将自己扮作“鹅妈妈”,幼儿扮作“小白鹅”。“鹅妈妈”带着“小白鹅”在河边玩耍、河里游泳,使幼儿自然地融入到游戏情景中,有效地激发了学习兴趣。
2.采用提问的方式,学习游戏儿歌
(1)师:刚才小白鹅在哪里玩的呀?(小河)对,东边一条河。那我们是一群什么呀?(小白鹅)西边一群鹅。小白鹅在河边干什么呀?(唱歌)鹅儿鹅儿唱着歌。看,谁来了?一只狐狸跑过来,它来干什么呀?(吃小白鹅)那小白鹅该怎么办呢?(跳到河里去)对,鹅飞、鹅跑,跳下河。
(2)师:小白鹅真聪明,看见狐狸来了就赶紧跳下河,这样狐狸就吃不到小白鹅了。妈妈把白鹅和狐狸的事情变成了一首儿歌,小白鹅来听一听。
(3)教师朗读儿歌后问:小白鹅你听到了什么?
(4)这首儿歌真有趣,听鹅妈妈再来说一说。
(5)小白鹅也来说一说这首有趣的儿歌。
(6)出示圆舞板。看,小乐器圆舞板也来和小白鹅一起说儿歌了。(集体朗读2遍——分男女读)
(7)小结:小白鹅读儿歌声音响亮又清楚,真棒!
评析: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并了解儿歌内容,在学习儿歌时采用边表演边朗诵儿歌的形式,既满足了小班孩子爱玩的特点,又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让孩子玩中学,学中玩,还增添了不少的趣味性。
3.简单介绍游戏规则及玩法
(1)师:《白鹅和狐狸》这是一首游戏儿歌,它还可以玩游戏呢!我请×老师来做狐狸,狐狸会躲在大树后面,它什么时候会跑出来吃白鹅呢?请小白鹅仔细看鹅妈妈和狐狸是怎样玩游戏的?
(2)两位老师分别扮演白鹅和狐狸示范玩游戏。问:狐狸什么时候跑出来的?(追问:它是一下子就跑出来的吗?)那鹅妈妈什么时候跳到河里去的?
小结:原来儿歌念到“一只狐狸跑过来”时,狐狸就会从大树后面钻出来看一看,等儿歌念完的时候它会来抓白鹅,白鹅就要快快地跳到河里去。
评析: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是本活动的难点,为此教师采用了示范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观察、理解游戏规则。
小班儿歌教案13
设计意图:
吃过餐点,我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散步。突然间有孩子指着地上自己的影子叫起来:“我变成小兔了。”大家好奇地围过去问道:“你怎么变的呀?”有的认为是太阳公公帮他变的;有的则认为是他自己变的;有的'甚至疑惑他会不会真的变成小兔了。看到孩子们对影子这么感兴趣,我想:何不抓住孩子们生成的话题,顺应他们的活动,将疑团抛给他们,引导他们一起来探索影子的奥秘。
活动目标:
1、会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2、能大声的朗诵儿歌,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
3、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手影。
活动准备:
1、图片,手影DV。
2、《手指儿歌》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一样东西人人有,一只左来一只右,吃饭穿衣全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
师:小朋友们来猜猜,这是什么呀?
幼:手。
二、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有几个手指头?左手有几个?右手有几个?一共有几个?
三、引导幼儿说说手可以做什么。
幼儿讨论。
目的是让幼儿说出手可以变魔术。
四、让幼儿知道手指头会变魔术,引起幼儿学儿歌的兴趣——观看手影DV,让幼儿感知手指头变魔术的乐趣。
五、教师朗诵儿歌,一边朗诵,一边出示图片。
提问:
1个手指头呀,1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2个手指头呀,2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3个手指头呀,3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4个手指头呀,4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5个手指头呀,5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内容回答,并用动作表示。
六、幼儿学念儿歌:鼓励幼儿大声的朗诵,并能较正确地做手指动作。
提问:
小动物是怎么变出来的?几个手指头变的?
引导幼儿在朗诵最后一句时,做大老虎吓人的动作,体验儿歌的乐趣。
七、让幼儿在屏幕上表演手指魔术,体验手指在屏幕上留下各种影子的乐趣。
延伸:鼓励幼儿讨论手还可以变什么。
小班儿歌教案14
【活动目的】
1、在游戏中感受活动的快乐。
2、愿意用动作表现自己对儿歌的理解。
3、能一边念儿歌一边表演。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鸭妈妈头饰一个。场地上放青菜卡片。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导入。
1、教师做鸭妈妈:"鸭宝宝,今天的太阳真好,妈妈带你们去晒太阳,好吗?鸭妈妈先请小鸭子排好队伍,做一群神气的小鸭子"
2、教师与幼儿排着队伍一起矮矮、歪歪地学小鸭子走走,拍拍翅膀,晒晒太阳,帮助幼儿体验与妈一起游戏时高兴的情绪。
3、当幼儿发现青菜卡片时,鸭妈妈与小鸭子一起快乐地伸伸脖子吃青菜。
二、理解儿歌。
1、师:"鸭宝宝,我们走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下吧"。教师与幼儿一起自由松散地坐在地下。
2、理解儿歌。
"刚才鸭宝宝们跟着鸭妈妈,我们是怎么走的呀?谁来学学看?"幼儿回答并表演。(强调:一排、矮矮、歪歪。)"鸭宝宝,我们来到草地上,还做了些什么呢?谁来说说看?"幼儿回答并表演,教师念儿歌:"翅膀拍拍,太阳晒晒,伸伸脖子,吃吃青菜"。幼儿集体表演并学念儿歌。
"鸭宝宝,我们要回家了,应该怎么走呢?"教师带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一起排着队伍矮矮、歪歪地学小鸭子走回家。
三、再次游戏。
"还想跟鸭妈妈一起去草地上玩吗?""这次我们要念着儿歌来玩了,看哪只小鸭子最能干,念的儿歌最好听"。一边念儿歌一边游戏,结束时离场。
小班儿歌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会有表情 地朗诵儿歌,感受诗歌中描写的意境。
2、了解月亮从初一到十五的变化。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六张月亮圆缺不同的图片。
2、课前请幼儿对月亮进行观察。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课题。有时落在山腰,又是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想把镰刀。(谜底;月亮)
二、谈话活动;“你知道的月亮”。
1、调动幼儿已有经验,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说一说自己以前见过的.月亮是么样子的。
教师;
(1)你在哪里见过月亮?
(2)你见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3)将月亮进行分类,按月量的变化进行排序。
三、欣赏儿歌《看月亮》。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2、谈话:儿歌里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你从哪里听出来的?
把你的发现和感受跟周围的同伴说一说。
四、学习儿歌《看月亮》。
1、幼儿看图片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请幼儿闭上眼睛再次欣赏儿歌,充分想象有月亮的夜晚。
4、鼓励幼儿和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和感受。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儿歌中的内容。
儿歌:
初一一根线,
初二看得见,
初三初四像眉毛,
十五十六圆又圆。
活动反思:
幼儿有好动的特点,如果两手空空地上课,一定会索然无味。因此我结合本课的特点,自制了月相图,能活动的板条,漂亮的课题,圆圆的月亮形的字卡,小猴捞月亮的挂图。每一次在黑板上展示这些教具都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为了让幼儿体会月亮每天都在变的特点,我还设计了可以变化的小月亮,让每一个幼儿都动手来变一变,加深对儿歌的理解,也带动了幼儿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小班儿歌教案】相关文章:
冬至儿歌小班教案12-23
小班动物儿歌教案12-31
儿歌春天小班教案07-22
小班儿歌《秋天》教案10-09
小班儿歌春天教案01-01
小班语言儿歌教案04-03
小班儿歌教案大全03-18
小班儿歌小伞花儿教案05-17
小班儿歌教案(15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