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球的运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地球的运动》教案1
【教学目标】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其中季节变化又是难点;
【课时安排】
2~3个课时;
【教学方法】
演示法、谈话法、练习法、讲授法等;
【教具】地球仪、手电筒各一个;flash课件;
【情感价值】
通过对地球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初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材处理】
从现象上看,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学生自小从生活中就有所了解。但要求学生从理论上解释就不太容易,尤其是四季产生的原因。因此,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请大家解一下原因。学生争抢回答:地球一方面在自转,另一方面还在绕日公转。
【活动】
1、用手电筒当作太阳,请两位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
2、请同学们观察演示,并对地球自转、公转做简单的描述、评价、对比等。
二、地球的自转
【设置问题】
在学生演示活动结束后,教师设置以下问题:
1、若地球不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
学生:地球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2、若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会产生什么现象?
学生:地球永远是白天。
以上问题学生通过自由合作、探究很快完成。接着,教师提出如下问题: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在一定时间的探究活动结束后,学生仍不能用很清晰的语言准确地描述昼夜交替现象。
【演示】
1、用红色的粉笔将地球仪的任一经线圈勾画出来;
2、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借手电筒的光束当太阳;3、让学生观察:当一红色经线正对太阳时是什么时间(正午),另一红色经线背向太阳时是什么时间(子夜);当这两条经线随地球仪不停转动时时间怎样变化(昼夜交替)?
在演示后引导学生归纳描述: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就产生了昼夜交替。
三、地球的公转
【活动与探究】
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自由合作完成下面问题:1填表(用flash课件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运动)
节气
时间
太阳直射点
四季划分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一口井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井底的机会,这口井可能位于什么地方(借助flash课件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有一个地方一年四季昼夜平分,这个地方位于哪里?
4、结合生活经验,比较6月1日、12月1日昼夜长短情况。
5、地球绕日公转运动中是直着身子还是倾斜着身子?如果是直着身子,能不能产生四季?
教学中教师及时检查、指导各小组的活动。最后师生共同完成下面的表格:
方向
周期
产生的现象
地球自转
自西向东
一天(24小时)
昼夜长短
地球公转
自西向东
一年(365天)
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
四、地球上的五带
【问题与假想】
1、如下图:在三种情况下,哪个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多,地面的气温最高?
2、演示:用手电筒做太阳光源,在教室黑暗处按上图三种情况照射墙面。要求学生观察:在三种情况下墙上光斑亮度强弱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如下图a,若地球是一个平面,不同纬度的地方(如A、B、C三点)冷热程度是不是一样?
4、如下图b(同时与图a比较):地球不同纬度的地方(如A、B、C三点)冷热程度是不是一样?若地球不自转,会不会产生四季变化?
5、探究题:在生活中,太阳能装置如何放置,取得的采光效果最好?
通过师生合作探究后归纳: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表划分为五带(同时要求学生读教材第12页的图说出地球上的五带)。
【活动与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下面问题:
1、中国主要位于哪个温度带?
2、全球最炎热的大陆是哪个?
3、全球最寒冷的大陆在哪里?
【小结】
1、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全球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大陆,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大陆。
【教学后记】
教学中要贴近生活经验设计问题,尽量降低问题难度,鼓励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地球的运动》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
2.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会运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向”规律。
教学重点
1.自转的运动规律。
2.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1.经度时差。
2.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向。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媒体
投影片、投影仪、吹塑圆片一个(圆片上系一红绳)、地球仪、彩色墨水、滴管、椭球仪、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纸模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情况是否可能发生?学生回答略。
【讲述】地球运动的种类
【板书】第四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提问】教室的东西南北方向。
学生回答略。
【演示】教师转动地球仪。
【提问】描述自转的方向。
学生回答略。
【演示】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
【提问】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学生回答略。
【板书】
【提问】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学生回答略。
【演示】地球仪自转。
【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
学生回答略。
【引出太阳日和恒星日】
【演示和讲解】用吹塑片演示(课本第27页)“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1)在黑板上框按一图钉代表太阳S,将一个吹塑片上的红绳固定,让该吹塑片如课本插图中的E1状态,在吹塑片和绳的交点上作记号P,在黑板上描出红绳和地球的位置;
(2)让该吹塑片以P为参考点自转并绕日公转到E2位置,作图。在黑板上用虚线连接太阳和E2,P点未在此线上,说明以太阳为参考点时,地球还未自转一周。在黑板上做E2到P的延长线,此线的上方为遥远的宇宙中的一颗恒星H,该线与SPE1线平行,以该恒星为参考点,则说明地球自转了一周。
(3)要保证以太阳为参考点的自转一周,地球必须继续向前公转到E3点,使S、P、E3三点一线。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转出一个角度SE3H。
(4)由于地球每天公转东进59分,即图中的角E1SE3的度数。课本中的示意图实际是夸大了该角度。若按照严格的度数画图,就会发现,E1PS线和E2P线距离很近,该恒星距地球十分遥远,这种误差可以忽略,所以图中的三颗恒星是一颗恒星。角E1SE3和角SE3H是内错角,因此一个太阳日,地球实际自转了360度59分,多出的'59分,在时间上要用3分56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板书】
请学生看书中第28页图。
【展示模型】展示与之对应的立体纸制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含义。
【讨论】不同纬度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大小的特点。
学生回答略。
【小结板书】3.速度
【转入自转的地理意义】
【提问】举例说出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
学生回答略。
【小结板书】4.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板图】晨昏线的画法(图2)A
【学生练习】在上图中的B图和C图上绘出晨昏线。
【提问】(1)地球自转一周是360度,计算每小时转过多少度?
(2)甲在乙的东部,甲乙两地经度相差45度,时间差几小时?
学生转动地球仪,思考回答。
【板书】(2)地方时
【演示】椭球仪。
学生观察、回答,由于自转会使圆形变成椭圆形
【板书】(3)使地球形成旋转椭球体
【演示】利用地球仪、红墨水和滴管演示自转对地表水平运动的方向的影响。学生观察、回答
【讲解】该现象对河流两岸冲刷的影响。
【板书】(4)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
《地球的运动》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通过对地球运动特点的探究,提高探究分析的能力。
3、养成仔细观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
【难点】
地球运动的速度。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播放歌曲《365个祝福》展示歌词“一年有三百六十五个日出,我送你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并提问学生一年到底有多长?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地球自转
1、定义
【教师活动】教师播放地球自转的flash动画,请学生观看动画并结合教材,说出地球自转的定义。
【学生回答】地球绕其自转轴的运动,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方向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图1、15地球自转示意”,并提问:
(1)请说出地球自转方向。
(2)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现怎样的状态?
(3)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现怎样的状态?
【学生回答】
(1)自西向东
(2)逆时针方向
(3)顺时针方向
【教师总结】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3、周期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吗?请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学生回答】自转的真正周期是恒星日,是以恒星作为参考点,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当以太阳作为参考点的时候,为太阳日,时间是24小时。
4、速度
【教师活动】教师补充有关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概念: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弧长,叫做线速度;在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叫做角速度。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图1、16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并请学生观察图回答,地球在自转过程中,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如何变化?
【学生回答】地球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教师补充总结】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处处相等,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两极为0。
(二)地球公转
1、定义、方向、周期
【教师活动】教师请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出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和周期。
【学生回答】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公转。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是1年,其时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恒星年。
2、速度
【教师活动】教师首先补充讲解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概念,并展示对应的示意图。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它的长直径和短直径相差不大,可近似为正圆。太阳就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而焦点是不在椭圆中心的,因此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就有时会近一点,有时会远一点。离太阳最近的时候是近日点,在1月初;离太阳最远的时候是远日点,在7月初。
【教师补充总结】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中心天体与环绕天体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并展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来判断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地球运动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快慢。
【学生回答】在近日点,角速度和线速度快;在远日点角速度和线速度慢。
【教师补充总结】近日点,角速度和线速度是最快的时候;远日点,角速度和线速度是最慢的时候。
环节三:巩固拓展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一下,北半球夏半年(图中远日点所在的半圈)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图中近日点所在的半圈)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天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处在远日点所在的半圈,在此期间,同样的距离,地球运动速度慢,所以花费时间长,日数就多;而北半球的冬半年处在近日点所在的半圈,同样的距离,地球运动速度快,所以花费的时间比较短,日数就比较少。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坐地日行八万里讲的是地球的自转线速度,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能够体现地球运动有关的诗句,一起来分享。
四、板书设计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
(一)定义
(二)方向
(三)周期
(四)速度
1、角速度
2、线速度
二、地球公转
(一)定义、方向、周期
(二)速度
1、角速度
2、线速度
《地球的运动》教案4
内容:地球的运动(复习)
时间:4月21日上午第二节
地点:福州十五中八年级(3)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件演示及地球仪等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为主、直观教学法为辅
教学媒体
课件、地球仪
教学设计
导入:
情境: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爸爸笑着说:“孩子,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太阳转50圈啦,我还准备再转几十圈呢!
1)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可信吗?
2)你知道这位宇航员爸爸的年龄吗?理由是什么?
考点梳理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
2、昼夜交替现象
3、四季的变化
4、五带的'划分
考点解读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
中心方向周期地理意义
自转
公转
学生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意义):
情景导入:在同一时刻,家住中国福州的明明和远居美国纽约的姑姑打电话互致问候:明明:姑姑,晚上好!姑姑:明明,早上好!
为什么打招呼会有时间的差异呢?
课件展示图片及思考内容,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三、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意义)
学生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课件展示图片及思考内容,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造成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意义)之一:四季的变化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意义)之二:五带的划分
课件展示自测内容,指导学生完成。
释疑”导入“情景。
教学反思:本节复习课教学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地球的运动“知识的理解。该内容属于初中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和过于宏观,因此借助一定的教学技术和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和具体化就很重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根据教学需要,把收集来的复习自测等图片资料等的展示,然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地球仪及学生的肢体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
《地球的运动》教案5
一、教学目的:
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
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
3、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对洋流的形成的影响
2、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模式
3、洋流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世界洋流的成因、分布规律及模式
四、教学方法:
比较法、归纳法、启发式讲述法
五、课时安排:
计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 导入 ] (举起一只塑料小鸭)同学们请看,这是我从批发市场买的一只塑料玩具小鸭,它的价格是两块五。 20xx 年夏天,这样的一只中国制造的小鸭子在英国收藏市场上的价格是 1000 英镑,相当于民币 15000 多元!(停顿,观察学生反应)当然,那不是能在市场买到的小鸭子,而是曾经在海洋中漂泊了 15 年的小鸭子。
[ 演示 ] 用多媒体展示大洋大洲图
[ 讲解 ] 1992 年,一艘满载塑料玩具的集装箱货船在台湾以东太平洋洋面上遇到风暴,一只集装箱坠入大海,集装箱内的 2.9 万只塑料小鸭开始了它们漂泊的旅程。其中一部分小鸭向北漂过白令海峡进入了北冰洋,被冻在北冰洋的浮冰中,只能在夏季化冻时继续旅程,结果用了 5 年的时间才到达了格陵兰岛,并进入了大西洋。之后沿北美洲东海岸南行,再折向东北, 20xx 年夏天其先头部队到达了英国海岸。它们中的大部分还将继续它们的航程。
[ 提问 ] “鸭子舰队”是靠什么进行环球旅行的?(洋流)
[ 讲解 ] 洋流指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环节二:归纳洋流分布规律
[ 演示 ] 数字星球所示世界洋流的动态影像
[ 出示 ] 世界洋流分布图;
引导学生观察太平洋、大西洋中低纬和中高纬的'洋流分布情况。
[ 指导 ] 学生填写学案:
1. 绘制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洋流
2. 归纳洋流分布的一般模式
[ 板图 ] 在师生共同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洋流分布模式图,用红色表示暖流,蓝色表示寒流。
[ 小结 ]
1. 中低纬海区形成了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流动;大洋环流的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
2.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流动;
3. 南极大陆外围形成西风漂流;
4.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环节三:分析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找到规律以后,就要问“为什么”,这里要强调“动力”。学生回答可能包括: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风等,要简要评价,最后引导学生复习气压带风带的内容,认识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并简要解释模式图中各洋流的形成原因。注意不提风海流和补偿流的概念。
板图边画边讲,将风带复合在洋流模式图上。
环节四: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提问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哪些方面可能产生影响?
学生发散思维:气温、降水、海洋生物、航海等。
1.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 对比 ] 亚欧大陆两侧城市: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气温;
[ 说明 ] 寒、暖流对沿岸气温的影响。
[ 对比 ] 澳大利亚东西岸的植被;
[ 说明 ] 寒、暖流对沿岸降水的影响。
[ 小结 ]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洋流对渔场的影响
[ 提问 ] 海洋生物的生存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教师以四大渔场为例,说明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所在海区往往是形成大渔场的原因。
3.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学生阅读学案上的资料,了解洋流对航行速度和燃料的影响,并思考洋流对航行的其他影响。
通过资料,学生可以分析洋流流向与航行速度、时间和燃料的关系。洋流对航行的其他影响包括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海雾、高纬度洋流带来的冰山等。
4.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教师结合实例(石油污染事件),引导学生分析,注意利、弊两方面。洋流加快污染的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七、板书设计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气候、 渔场、航行、海洋污染
《地球的运动》教案6
一、内容分析与学法指导
本节主要内容是地球自转运动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基础,并影响到人类活动。一直以来,因其抽象、空间概念强,成为学习的难点,尤其是初中生。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内容的取舍,把握好难度和深度,做到浅化,重现象描述,轻原理分析。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3.探究式教学贯穿始终,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帮助学生观察到大尺度的地球空间运动,理解地球运动与相应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⑵用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⑶用实例说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⑴动手演示,感知地球的运动,发展空间想象力。
⑵在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观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
⑴明白任何地理现象都有成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地关系。
⑵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解释运动规律。
2.正确列举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运用多媒体课件、地球仪等工具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空间概念。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帮助学生将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探究式组织教学。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新课,激发探究欲望大屏幕展示问题。
1.人们白天工作、学习,夜晚休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2.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3.20xx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举行,中国的'球迷们为什么总在半夜起床观看现场直播?
对问题稍做思考,举手示意自己是否知道。
对地球的运动状态建立整体感性认识播放多媒体课件:
1.宇宙中的地球(宇宙→银河系→太阳系)
2.地球的运动(自转与公转同时进行)
观看视频
探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在播放“地球的运动”课件时,突出地球的自转,引导学生观察其运动方向。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并说出自转周期。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探究与地球自转相关的地理现象思考问题1
(让教室光线尽可能暗淡)用手电筒从侧面照射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下面两种现象。
1.手电筒光好比太阳光,照到地球仪上,你发现了什么?
2.如果地球是个透明球体,还会形成白昼和黑夜吗?
观察、思考并回答。
继续播放地球自转课件,在昼夜半球分界处划出晨昏线,并在晨昏线上闪现一个卡通娃娃,随着地球的自转,卡通娃娃经历不同的时间并做相应的活动(起床→上课→午餐→打球→睡觉)
提问:刚才这段画面,你明白了什么?
至此,你能解答前面问题中哪个问题呀?
观看并回答。
我来解答
小组讨论后解答问题1。
探究问题
2明确卡通娃娃的东西方向,假设你就是卡通娃娃,重新播放刚才的课件,请学生观察并思考太阳升落情况
到此,你能解答问题2吗?观察后回答,可与同桌交流。
我来解答
小组讨论后解答问题2。
探究问题
3继续播放地球自转运动的课件,让悉尼、北京、埃及、纽约四个城市图标不断闪现,观察它们时间的差异。
总结并延伸。
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存在时间差异;以东的地方时间总是早于以西的地方。
想一想:两地时间相差一小时,经度相差多少度?
至此,你能解答问题3吗?观察、讨论并回答。
小组讨论。
我来解答。
小组讨论后解答问题3。
动手实践
总结归纳布置任务:
用地球仪等工具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并举例说明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我来演示
小组商讨后由代表演示并进行解说。
逆向思维想一想:
地球自转方向如果是自东向西,我们看到的自然现象会有哪些改变?我爱动脑。
小组讨论后进行交流。
学生质疑解答学生的问题质疑
科学史教育大屏幕呈现课本9~10页的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
标题的答案已不言而喻,但是听完这篇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
总结与展望:
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有时还要与错误势力作斗争,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时,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十分可贵。然而太阳仍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系也只不过浩瀚宇宙银河系的一小分子。下节课,我们学习地球的公转并寻找第二组问题的答案,课下,同学们可对其多做些了解。学生代表有感情地朗读材料。
《地球的运动》教案7
各位评委:
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5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课型是新课。我将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计和说板书设计这五部分说课。
说教材:
教材分析:这一节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本节是这一单元的重点,也是高中地理的奠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较抽象且难度较大,如何突破难点成了重中之重。
教学目标:学生已习得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设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解释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及区别。
2. 能根据要求计算地方时、时区和区时。
3. 能运用地转偏向力的规律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光照图找出晨昏线的一些特点,学会分析地理事物的规律。
2. 通过自己绘制时区分布图,学会寻找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3. 通过对比分析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找出每幅图的变化,并用自己的话说清三角洲形成的过程,学会从地理图表提取地理信息及描述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虽然几次活动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能立竿见影,但我对学生有积极期望,这种期望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借用李家清教授论文里的句子)。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定为:
通过对眼、手、脑、口的调动,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地方时。
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
由于受年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限制,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
(1)在太阳高度角即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倾角的问题上,较难以理解。(临时改为:对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及正午太阳高度区分不好。以致出错。)
(2)在地方时差的计算中“迟”与“早”的概念容易混淆。
(3)地转偏向力规律——北右南左中,左右难分。
说教法:
教无定法,针对本节内容较抽象的问题,可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配合传统教学方式,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利用探究法、作图法提高兴趣。
说学法:
学会探究、学会联系、学会描述。
说教学程序:
说导入:
以实际生活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说重点:
观察法突出重点:通过观察某时刻光照图,让学生自主观察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大圆、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判断晨线和昏线。
创设情景,利用生活地理激活思维,突出重点:春分日那天,全球昼夜平分,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但是,当我在重庆106。5E听到收音机里报出“现在是北京时间6点整”时,并没有看到日出,日出竟然晚点了,同学们能帮我解释一下吗?引导思考地方时与区时的差别。(该创意来自半只烟老师)
说难点:
对比分析法突破难点:区分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纠正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的是角度而不是高度或线段。
动手绘图,加深印象,突破难点:绘制世界时区图,取得地方时与区时的联系与区别,并形成空间思维,自主得出计算规律。
辨析法突破难点:地方时东早西晚。平时所说的某某睡得比你早起得比你晚,和我们地理意义上的早晚是有区别的。
说兴趣点:
若时间充足,让学生观察地球仪自转时墨水从北极流下的偏移方向,若时间紧迫,让学生观察视频“厄瓜多尔赤道线上的怪现象”,规律: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培养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游戏中学:看图找不同,既而描述长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培养描述地理现象的能力。
:
课堂的作用除了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外,还应拓展学生思维。故设计如下:重点掌握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时间计算,地转偏向力的规律。请学生思考,如果地球不自转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地球不是自东向西而是相反的自西向东自转又会对人们产生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除了要求简明扼要、美观规范外,还要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故板书设计引入“思维导图”。(此处临时改的,不是很清楚思维导图的具体要求。)
《地球的运动》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2、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
3、了解24节气划分及对农业的意义。
4、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德育目标
通过理解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 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习过程中,通过 教师引导思维的方式方法,使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进取精神。
教学建议
关于四季的划分的 教学建议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划分四季的依据,既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这里需要强调季节的变化与日地距离无关。然后,引导学生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图,明确我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四季划分方法,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最后,指出我国以二十四节气划分四季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关于五带的划分的 教学建议
这部分 教学内容,可以从读《五带的划分》示意图引入。要求学生明确五带划分的界限和依据,掌握地球上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最后, 教师指出五带划分的. 地理意义。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 教学建议
正午太阳高度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 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这是产生正午太阳高度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直接原因。在课堂 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中的《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然后找出变化规律。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一年内可获得两次太阳直射,其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的出现,要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而定。 教师在 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明确这一点。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的 教学建议
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 教学中,可利用课本中《二分二至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从晨昏线的位置变化入手,分析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对比,找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需要强调的是,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其中有量变也有质变。不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夜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昼现象;昼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夜现象。从赤道到两极的任何地点,昼夜长短都会出现由极大值到极小值的周期性变化。只有赤道上无昼夜长短的变化,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设计方案
〖导入新课〗复习地球公转运动中有关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知识,引出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 教学〗
1. 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2. 提问:分别找出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说出南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 讲解: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4.板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冬至日 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夏至日 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春、秋分日 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
〖昼夜长短变化的 教学〗
1. 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昼长》
2. 提问:结合生活实践,说明北京冬、夏季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分析说明在二分二至时北半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情况。
3. 讲解:每年由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由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由夏至到秋分,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夏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ˊ),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每年由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其中,由秋分到冬至,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由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夜渐短昼渐长;冬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ˊ),北半球各地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圈)经过南北极点,与某条经线圈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
4.板书: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秋分 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 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极昼)
冬至日 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极夜)
〖四季划分的 教学〗
1. 读图:《二十四节气与四季》
2. 提问: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3. 讲解: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不同的是,在具体的划分时间上有先有后。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始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4.板书:四季的划分:我国 以“四立”划分
欧美 以“二分二至”划分
〖五带划分的 教学〗
1. 读图:《五带的划分》
2. 提问:说出五带的划分界线和划分的依据。
3. 讲解:在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形成了五带。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它是人们研究地球表面各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基础。
4.板书:五带的划分:名称和界限
划分的依据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
南极圈内地区与北极圈内地区相比,其同纬度的地区的极昼、极夜天数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
【活动步骤】
理解极昼和极夜的产生的原因
理解产生极昼和极夜有何规律
地球公转的规律(尤其是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的线速度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停留时间的相应变化)
描绘发生极昼时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
查找与以上资料相关的媒体资料(图片,录像等)
制作多媒体演示材料
制作能说明本主题原因的模型
【成果展示】
可以选择这样两种方式:
(1)制作出演示模型,把极昼和极夜相关的知识制作成板报
(2)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地球的运动》教案9
课程标准:
1.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主要特征。
2 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
3 利用图表说明五带的界线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
1.用地球仪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通过游戏活动理解地球运动的特征和意义。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 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结合生活实际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主要特征。
2 地球自转与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
3 五带的界线及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分析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3五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
根据文字图片资料分析,运用直观教具演示,参与教学游戏,合作学习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结合生活经验,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明确地球运动的特点。
【地球的自转】
活动一:演示地球自转
教师:出示资料,提出问题: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学生演示地球仪,观察在下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学生观察、讨论。
1)利用光源和地球仪,学生演示:当前地球上昼夜的形成和分布。指出昼半球、夜半球的范围。要求学生观察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哪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2)将地球仪转动180°,再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连续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如中国和美国)昼夜更替的情况,思考并总结昼夜更替的原因。
(4)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
3 让学生看图片“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结果展示:
(边演示)
(1)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
(2)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转到向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昼,转到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越往东的地区,时间越早。
活动二 拓展延伸:猜想
(1 )地球如果不自转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2 )地球是透明的会怎样?
(3) 地球自东向西转情况会怎样?
(4)中国国土辽阔,当最东部洒满阳光的时候,最西部还是繁星满天,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给与补充纠正。
课堂小结:
比较的项目地球的自转
方向
围绕的中心
周期
地理意义
巩固运用略
《地球的运动》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对比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等基本特征;
(2)理解黄赤交角的形式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或者通过播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的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2)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从中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宇宙是运动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2)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
地球运动基本形式的一般特点
三、教学难点:
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观察法、演示法、绘图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图片展示]
[教师提问]太阳东升西落、四季变化现象的图片。
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
地球上为什么会如此的四季变化现象?
(引入新课)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课本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提示]这些现象都是由地球的运动引起的通过简略的告知答案,进一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提问]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
学生回答:自转和公转引导学生看课本,找出知识点[提示]首先学习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让学生进入状态,大致了解教师授课的逻辑顺序,便于学生掌握[教师提问]
[过渡]
简单温故一下初中地理课本学习过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回答:(概念、绕转中心、方向)
温故而知新,为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教师点评]
(1)地球围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自转。
(2)绕转中心:地轴
(3)方向:自西向东,北极看:逆时针;南极看:顺时针(南顺北逆)
[地球仪演示]分别从侧面、北极上空、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旋转方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式的.教学,更利于学生掌握
[教师讲述]地球自转的周期,有参考点的不一样,一日的时间长度也略又差异,有恒星日(23h56′4″)和太阳日(24h)教学难点,简单讲解,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
[教师设问]地球的速度可以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描述,设问:什么是角速度和线速度,它们又是怎么计算的呢?培养学生对实物模型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结合数学公式来分析,引出角速度和线速度存在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演示图片、动画]
[教师分析]角速度:角速度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V=@/ t)线速度是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V=L/ t)[巩固练习]
[提问]问:广州和上海,哪个地方的线速度大?
学生回答:广州结合考点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过渡]
[提示]从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四方面了解了地球的自转,接下来,继续按照这几个方面来学习地球的另一种地球的运动方式——公转。
适当过渡,为学生学习提供清晰的思路[教师提问]什么是地球公转?绕转中心是?它的自转方向又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看书,寻找答案
[学生回答]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公转。
绕转中心:太阳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教师讲述]同样地,地球的公转周期由于参照点不通也有两个,分别是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和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教师讲述]
[动画演示]观察图,地球是绕着太阳公转产生的轨道,叫公转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所以有了远日点与近日点之分。地球绕太阳公转,当地球绕到近日点时,北半球正好为一月初;绕到远日点时,北半球正好为七月初。
更好理解地球公转[提示]一些学生好难想象地球自转和公转同时进行的情景过渡
[学生演示] 4个学生分成两组演示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公转情景把错误演示作为教学案例,及时指出错误,纠正,使学生印象深刻;演示正确则给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过渡]接下来,我们学习公转的速度。地球公转也有线速度和角速度。补充一个定律——开普勒定律结合物理、数学定律公式,使抽象知识简单化、直观化
[教师分析]开普勒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也就是图中两块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用扇形面积公式推导s1=s2,s1=1/2L1R1=1/2L2R2,R1大于R2,所以L1要小于L2,根据V=L/t,可以推出近日点速度较快,远日点速度较慢。
[过渡]
[设问]刚才讲的是远日点和近日点的速度,那地球公转的平均速度是怎样算出来的呢?设置悬念
[教师讲述]因为地球绕日一周转360度,而一个回归年大约365日;所以平均角速度=360°/365日,每日59分,约为每日1度。由于日地平均距离为亿千米,所以平均线速度:V=路程(弧长)/T =约每秒30千米。
使抽象知识简单化、直观化
[练一练]北半球每年夏半年(从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日数为186天,冬半年(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的日数为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
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学生回答]夏半年,地球位于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冬半年,地球位于近3日点,速度较快,所以冬半年日数要比夏半年日数要多
《地球的运动》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四季的划分
2、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3、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地球自转时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和地球公转时地球上不同纬度出现昼夜长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了解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而不是神的力量,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
2、通过对地球运动规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四季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方法
地球仪教学用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处在一刻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中的。
地球,作为一个星球也不例外。一方面,地球内部的组成物质在不断地变化运动着,例如火山喷发就是地球内部组成物质变化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另一方面,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也
从刚刚同学阅读的这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首先地球的公转方向和它的自转一样,都是自西而东的运动;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公转轨道不是圆形,而是一个近似圆形的椭圆形轨道(看图册P3),所以它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
(看图P11图1、16和1、17)(师):
除此之外,还有两点非常重要的特征。
我们知道,地球一面自转,一面公转。有自转,地球就有赤道和赤道平面。有公转,地球也就有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有时是用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的。地轴同赤道平面相垂直,而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地球自转面和地球公转平面)的夹角是23、5°,那么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就应该是90°-23、5°=66、5°。
所以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的夹角,是地球公转的第一个特征。
大家在看图1、17的时候,可以看出,地球的地轴总是指向一个方向的,那个方向就是北极星附近,它不会因为地球在公转平面上的位置改变而发生改变,这就是地球公转的第二个特征,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师):
地球的自转,是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而地球的公转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呢?请同学们看图1、17
我们刚刚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图1、17在一年中选取了比较特殊的四天,现在大家观察一下,在这四个特殊的位置上,太阳的直射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画图):
略
(师):
春分3月20日或21日--赤道
夏至6月21日或22日--23、5°N
秋分9月22日或23日--赤道
冬至12月22日或23日--23、5°S
(师):
可以看出,太阳的直射点始终是在23、5°S--23、5°N之间移动的,它移动的规律就如上表。
(提问):
谁能告诉我在一年中,地球上哪些地方能被太阳直射两次,哪些地方能被太阳直射一次,哪些地方一次也不能被太阳直射?
(回答):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以南和北回归线以北(师):
可以看出南北回归线是两条比较特殊的纬线。
四:总结
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演示自转公转)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知道了地球一方面在绕着地轴进行着自西向东的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的时候,面向太阳光的一面处于白天,我们称它为昼半球,而背向太阳光的一面,处于黑夜,所以我们称它为夜半球。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中,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并且它的周期是一天。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以太阳为中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地进行着公转运动。在学习中我们知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不是恒定的,在一月初离太阳比较近,我们称它为近日点,在七月初离太阳比较远,我们称为远日点。这样的话,地球的轨道就不是圆形,而是一个近似圆形的椭圆轨道。这个椭圆轨道就在这个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上,地球就沿着这个椭圆轨道,绕着太阳公转,不会时高时低。
地球的公转有两个特征:一是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也就是说地轴的指向是不变的。二是,地轴总是于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成66、5°。(记住图1、16)
我们接下来看看地球的公转会引起那些变化?
二、地球的公转
(看书P11-13)
(板书):
二、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变化(北半球)
2、四季的更替
北寒带
北温带
四、地球上的五带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画图1):
(补全)
(师):
地球上的每一个地点都有它的平面,它的平面总是与地球这一点的球面相切。
看图1,在6月21日或22日(夏至日)的时候,我在北回归线上做出它的平面,可以看出,太阳光与切面成90 °的角,也就是说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在12月22日或23日(冬至日),我们发现太阳光与北回归线的平面不成90°的夹角了,却是与南回归线的平面成90°,也就是说这时太阳光是直射于南回归线。
在3月20日或21日(春分日),以及在9月22日或23日(秋分日),我们可以看出太阳光却都是直射赤道了,它与赤道的.平面相垂直。
可以看出,太阳的直射点始终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
(师):
那么太阳光的直射与斜射有什么不同呢?
(读书P12阳光的直射与斜射)
(画图2)
(师):
我们可以看出,阳光直射和斜射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光热是不同的。直射地区,光线集中,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地面温度较高;斜射地区,光线分散,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地面温度较低。
(过渡):
我们看图1、18,发现太阳在直射的时候,对地面的仰角是90°,而在斜射的时候,却是小于90°的。我们把太阳对于地平面的仰角叫做太阳的高度。
(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每天太阳总是从地平面上升起,到了中午达到最高点,到了傍晚又渐渐在地平面上落下消失。这是一个地点一天中的太阳高度的变化。
但是,同一地点每日中午的太阳高度都一样吗?
(画图3)
略
(师):
我们来看图1、19"北纬40°地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40°N地区在冬至日的时候,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只有26、5°;在夏至日的时候,正午太阳高度最高,达到73、5°;春、秋分日则介于二者之间,50°。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计算一下40°N地区的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有什么不同。
在冬至日,太阳7点半从地平面上升起,到十六点半又落下,整个白天只有9个小时;在夏至日,太阳4点半就从地平面上升起,直到十七点半才落下,整个白昼有15小时;而春分、秋分日,它的白昼时间则是介于二至日之间,12个小时。
(演示图1)
(师):这样我们可以得出:冬至日北半球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因而地面获得热量最少;夏至日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地面获得热量最多;春分、秋分日的昼夜等长,太阳高度介于两者之间。
(提问):
请同学讲述一下家乡的昼夜长短与四季的更替情况。
(师):
北半球一般是把包括夏至日的6、7、8月划为夏季;把包括冬至日的12、1、2月划为冬季;把包括春分日的3、4、5月划为春季;包括秋分日的9、10、11月划为秋季。
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师):
在中纬度地区,冬季,太阳高度低,白昼时间短,地面获得热量最少;夏季,太阳高度高,白昼时间长,地面获得热量多;春秋两季的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介于二者之间,地面获得热量比冬季多,比夏季少。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处于中纬度地区,可以明显感觉到四季的变化。
(想一想):P11
(回答):
略
三、五带的划分
(师):
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冷热就有很大的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提问):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多少?
(回答):
南、北回归线之间。
(师):
热带就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或者说是太阳能够直射的地区是热带,它获得的太阳光最多,终年气候炎热,气温高。
(演示图1):
在地球公转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在两极地区有的地方在某个时期内,太阳光总是在地平线上照射(这种现象叫做极昼),而相反的另一极地区却在这一时期太阳总是升不出地平线(这种现象叫做极夜)。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看出能发生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是66、5°,因此,把66、5°的纬线称为极圈。66、5°N叫北极圈,66、5°S叫南极圈。
寒带就是能发生极昼、极夜的地方,它受太阳斜射厉害,故终年气候寒冷,温度低。我们把北极圈以北叫北寒带,南极圈以南叫南寒带。
(读书P13温带)
(师):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一年内既没有阳光直射的机会,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地面上得到的太阳光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叫做北温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的,叫做南温带。
(看图册P4)
四、总结
《地球的运动》教案12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②使学生掌握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③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特点。
能力目标:
①使学生学会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画一幅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德育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小型地球仪(学生可自带)、手电筒(学生可自带)、自制课件等。
教学方法:
自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读图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阅读:学生一起朗读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引入本课内容。
演示:教师用教具演示“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同步)”,请学生观察。
自学:学生自学本课数分钟。
二、讲授新课
投影:地球自转动画
提问: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
投影: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
提问:假定地球不自转,太阳照在地球表面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演示:要求学生利用自带地球仪、手电筒、演示地球自转,并观察地球表面不同地点昼夜交替的情况。
提问: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中“畅畅和姨妈的问候”并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的初步印象。
讲述:教师利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出昼夜两半球的范围,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使地球不同地区产生了时刻差异。
提问: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周期。
投影:从地球公转姿态动画得出地球公转及其重要特征
投影:通过动画和图片讲解地轴和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
投影:通过地球公转动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动画及太阳直射点移动动画,讲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利用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填写二分二至日
太阳直射点纬度
南北半球获得光热状况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提问:第12页活动2(通过动画讲解)。
归纳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随季节有规律变化形成四季。
投影:地球的五带图
提问:
①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②各带内接受太阳照射情况和气候最明显特征;
③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哪一带。
[小结]学生小结本课所学内容。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点评:该教案项目齐全,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清楚,板书整洁,教学环节清楚,提问恰当,教师示范性强。教学过程略显简单。
《地球的运动》教案13
【教学目的】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及其内容。
2、认识到对同一种现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3、对收集到的资料能进行批判和借鉴。
4、通过认识科学家对昼夜现象的解释,修正自己对昼夜现象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教学难点】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有关“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图片、课件及文本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教科书上提出的四种假设有可能使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对昼夜交替的现象,人类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呢?
2、、阅读教科书,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二、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及其证据:
1、全班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2、全班交流: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3、讨论交流:“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日心说”是怎样反驳“地心说”的?“日心说”的证据充分吗?
4、思考:如果按照这两种观点来做模拟实验,都能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吗?
三、修正自己的观点:
1、小组交流:根据以上的资料,我们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有什么变化?
2、全班交流:要排除哪一种解释?保留哪一种解释?为什么?
板书设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地心说日心说
《地球的运动》教案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2.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3.通过运用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图,提高学生图解分析能力。
4.学会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方法并对常见岩石进行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常见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2.通过去野外收集各种不同的岩石,了解岩石的成因及类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比能力。
3.通过绘制简单的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
4.在介绍岩石的形成和转化时,联系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和利用状况。通过了解地壳的物质循环的漫长周期(有的要经过几亿年),从而知晓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人类要大力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矿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通过“岩石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的学习,培养学生关于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
4.通过野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从热爱自然美,上升到探究科学的美。
[教学重点]
1.岩石根据其成因的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
[教学难点]
1.岩石成因及其相互转化;
2.地壳物质循环,包括“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的理解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媒体与教具]
实物教学,如提供矿物、岩石标本等;多媒体教学法,演示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利用阅读材料“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的矿物”及“化石”知识进行自主学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前面我们通过学习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初步了解了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特征以及地球的圈层结构和物质组成。从第二单元开始我们要学习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物质组成及其循环运动,进一步熟悉我们人类生成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大家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但是由于技术条件限制等原因,目前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利用主要局限于地壳,而地壳是自然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所以,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地球的运动》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及晨昏线。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它对自然地理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整体性和差异性都有重要影响,是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因此本节知识是高中地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由于地球运动具有难以感知的特性,不少学生在学习时还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但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空间智能有较大促进作用。
3.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情景——设疑——探究——建构的学习模式,通过实验,演示,画图等创设问题情景,使抽象的地球运动具体化,生动化。学生进行质疑,探究交流,归纳,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已初步具有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解决问题,故在教学中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分组讨论,进行有效教学。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节的知识结构,遵循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与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学法指导。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
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知识量丰富、资源共享这些优点,我鼓励学生从互联网和图书馆中获取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网站,搜索引擎和关键词,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昼夜更替现象
2.理解晨昏线的地理意义
3.学会晨昏线的判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地理实验的探究以及相互讨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且汇报探究成果的这一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以及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最后,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眼、手、脑、口的调动,让学生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培养他们求真,求实,善于观察,寻根问源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生活的情操。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昼夜更替现象;晨昏线
2.难点:晨昏线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1.教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学案导学法。
2.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创造机会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
六、教具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软件
七、教学过程
略
【《地球的运动》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地球的运动教案03-05
地球运动地理教案05-17
《地球和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03-22
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08-21
地球运动教学反思11-16
地球运动教学反思11-03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06-27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10-02
《我们的地球》教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