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山水画小学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水画小学美术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水画小学美术教案1
课题:中国山水画练习
课时:一课时
课型:单一课
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通过对树、山石、水和云画法德分别讲解,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国的笔墨功夫,了解中国画用笔用墨技巧的丰富变化,了解山水画在当代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加强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打好山水画造型基础,不断提高笔墨技法的表现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讲解山水画学习的步骤和程序,指导学生临摹,后写生在创作三个重点步骤开展学习真正掌握山水画学习的方法。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有所了解有所认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动的如何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特点,对树、山石、
水和云的画法有基本的认识和掌握。
教学难点: 树的力度和云的缭绕。
教学方法:
1、教法:讲解、示范、互动
2、学法:欣赏、练习、互动
教具准备:教材、范画、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笔、墨、纸、课本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常规)
二、 引入新课:
三、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中国山水画练习(演示课题:中国山水画练习),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的欣赏了解和练习,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山水画有个基本的认识。
四、 讲授新课:
学习任何一种艺术都有一个基本功的训练问题,中国山水画的基本功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如笔墨技法,画理画论,造型能力,构图法则,透视原理,色彩规律,练习创作,生活积累以及艺术修养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基本功的训练范围。但是从山水画的特点来看,基本功作为一种手段,首要问题还是造型能力的培养和笔墨表现力的掌握,这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造型是通过笔墨来实现的,笔墨离开了造型就没有了意义,充其量只是笔墨游戏而已,打好了山水造型基础,不断提高笔墨技法的表现力,到大自然中去领略绘画源于生活的道理。
一、 树的画法:
树是山水画的主要成分,所以先从画树讲起
1、请同学们欣赏课本第24页元代倪瓒的《六君子图》,此画以枯而见润
的简练笔墨,营造了湖光山色荒寒空寂的意境,借用简净而清淡的画面,既反映元代文人失意落寞的心态,又淋漓尽致的体现了画家崇尚平淡天真的审美意境。
1、25页的赵—的《江行初雪图》,这幅是卷画,江边渔人作活的情景,江天寒雪纷飞,渔家之艰辛,描述殆尽,岸上旅客攒行长村雪堤,人驴面目略具苦寒艰辛之色,通幅淡墨渍染绢地,再洒白色的粉为雪,寒林枯木皆中锋圆笔,树干以干笔皴染,大似后人皴出,自具阴阳相背。
树的技法讲解、演示:
(1)树干:在自然界中,不同类型的的树木,它们的枝、干、叶的生长形态各不相同,首先,请同学们观察研究树木的形态特征。
树的画法可分为“鹿角式”和“蟹爪式”。
(演示文字:鹿角式、蟹爪式)
然后再以教材为参考,向同学们讲解画树干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要点和难点。
(2)教师示范树干的画法:
教师示范时,要具体分解开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要求学生边看演示边归纳,整个演示过程中,教师要用熟练而准确的笔墨技巧,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演示这一环节上来,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强烈的刺激他们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作画热情。
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花枯燥为有趣的方法,向学生逐一剖析如何识别纸性,如何用笔,笔含水含墨含色,用什么样的笔法表现树干的挺拔有力,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逐步领略中国画作画的一般要领和法则,领悟工具材料的性能及基础技法的运用,树立起学好中国画的信心。
(3)树叶的画法:
树叶的.种类:单叶、夹叶(演示文字:单叶、夹叶)
教师演示范画,让学生了解单叶和夹叶的区别及它们各自的画法。
(4)教师示范树的画法:
(例:松树的画法、柳树的画法) 树干——树叶——染色
二 山石的画法:
山水画家有句老话叫“石分三面”,说山石是立体的。
画山石的步骤:勾——皴——染——点
皴法:披麻皴,斧劈皴,两点皴,荷叶皴
(演示文字:勾——皴——染——点
皴法:披麻皴、斧劈皴,两点皴,荷叶皴)
这四个阶段在具体运用时,不是机械的进行,每染一次,原来的轮廓线被冲淡了,这时需用较浓一些的墨再勾,皴一次,重复勾皴时,不是完全按照原来的轮廓线来描,而是有重点的勾,皴。
三 水和云的画法: 山无水不秀,景无云不深
1、水的画法:
江河湖海、流泉瀑布由于面积和流速的不同,形成千变万化的形态,表现方法也各不一样。
海水波涛汹涌,面机广大,采用线勾波纹而后渍染。
湖水,河水除勾波纹表现涟漪外还可以用只渲染不勾线,或者用空白来表现平静的水
流泉瀑布形态变化多,一般采用画石托水的办法表现,把两边的山石认真刻画,用以衬托流水的形态和虚实,必要时用线勾出水流的动态,重视水石的关系。
云雾画法:
1、画云雾一般采用勾染和烘托的方法。
(演示文字:勾染、烘托)
勾染:用淡墨或淡色勾出云的形态,然后淡淡渲染。
烘托:处理四周景物的隐显虚实及边缘。
教师示范云雾的画法
五、 课堂临摹:
提出作业要求,指导学生作业练习:
展示范画,让同学们以书或范画为参考进行临摹。
然后再临摹的基础上再进行创作。
五 、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对中国山水画的组成有了一个基本认识,能较好的临摹及初步创作这些山水画的组成部分,这节课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作业也完成的比较好。
山水画小学美术教案2
一、先让学生看利用多媒体图片结合轻松音乐来导入中国山水画的欣赏课题,了解画家创作激情。
二、带着问题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国画。
1、什么是中国画
2、中国画有那些类型?
3、你了解中国山水画有多少?
三、国画,又称“中国画”,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
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四、了解中国画是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
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依照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趋向及因此而产生的艺术手法而创作。
五、中国画有那些类型?
中国画的“画分三科”,人物、花鸟、山水,表面上是以题材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透过画面的气氛,体验画面的情调:是深沉或是豪放,是乐观或是悲伤。再还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作者的身世、创作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 这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六、中国山水画的发展
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山水画(俗称风景画、风光画或彩墨画),是专门的艺术学科,历史悠久。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燕文贵、宋迪、王诜、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高峰。自唐代以来,每一时期,都有著名画家,专尚从事山水画的创作。尽管他们的.身世、素养、学派、方法等不同;但是,都能够用过笔墨、色彩、技巧,灵活经营,认真描绘,使自然风光之美,欣然跃于纸上,其脉相同,雄伟壮观,气韵清逸。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七、山水画的组成包括:
山、水、石、树、房、屋、楼台、舟车、桥梁、风、雨、阴、晴,雪、日、云、雾及春、夏、秋、冬气候特征等。
八、19世纪以后
在政治、经济(特别是商业、文化发达的上海、北京(含天津)、广州等中心城市,汇聚了一大批画家,即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画家群,如任颐、虚谷、吴昌硕、黄宾虹、刘海粟、潘天寿、朱瞻、张大千、傅抱石、钱松喦、陆俨少等人;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画家群,如齐白石、陈师曾、金城、陈半丁、王雪涛、李苦禅、蒋兆和、李可染等;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画家群,如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何香凝、赵少昂、关山月、黄君璧等人。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更迭,上述地区的画家亦有流动,如抗日战争时许多画家来到西南地区,1949年后又有许多画家如张大千、黄君璧、赵少昂等人移居国外和港台地区。今全国大多数省市成立了画院,在3个中心之外,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中心 ,画家队伍空前扩大。
九、鉴赏中国画的角度:
1、画的作者介绍和时代背景。
2、画面的意象、色彩、意境。
3、表达的主题思想。
4、以及绘画技法。
十、以傅抱石、关山月合作作品为例,让学生来分析:
《江山如此多娇》这幅中国画;随后将本人曾经在太行山写生回来创作的作品《观景》谈一我在画画时的感受,这样有利于中国画的理解。1、画的作者介绍和时代背景。画面的意象、色彩、意境。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绘画技法,鉴赏中国画的各个角度。
十一、作业:
请回家后在报纸或杂志找一幅中国画,分析与理解你对中国画的认识。
山水画小学美术教案3
教材思路:
用中国画水墨形式绘制的以大自然景物为主体的画称做山水画,做为独立题材的山水画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其间产生了众多杰出的画家与精湛的作品,文化内涵更是博大精深,是一门技术性、艺术性极强的专业。短暂的一节课只能使学生对山水画的部分常识有一些最基本的了解,激发对继承传统文化的欲望,本节课试图通过课件图片的赏析,提高审美素养,达成情感、认知目标,通过教师示范简略学习一点点叶树的画法,以达成操作目标。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和主要艺术特点。
2、了解和学习山水的笔墨技法,运用山水画的表现形式进行尝试练习,创作出一幅自己理想中的山水画。
3、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通过山水画的鉴赏和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的程式化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山水画的核心是创造意境,创造意境离不开空间,塑造是创作山水画不可缺少的特殊造型手段。
教学准备:
教师:共同收集中国古代和现代山水画图片资料和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
学生:山水画工具材料,如毛笔、墨汁、宣纸、颜料。
教学过程:
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
1、导入:
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
2、树木的结构:
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3、树干、树枝的画法: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
即:“鹿角法”和“蟹爪法”。
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
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
4、树叶的画法: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点染法和双勾法。
点染法:
(1)、胡椒法:为密集的圆形小点。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
奏地点下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
松叶点:松叶又叫松针,由八、九笔或更多的笔画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先左后右,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
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垂,每个小单位形如“介”字或“个”字。要注意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
(2)、双勾法:双勾法,就是用勾线的方法画树叶。其组织排列规律也与点染法相似。根据树叶的形状特征,可采用象征形的。如:三角形、圆形、菱形等。也可采用写实形的,如实的勾勒描绘树叶的形状。如梧桐叶、槐叶、棕叶等。
采用双勾法,可以使丛林有变化,防止画面的单调和沉闷感。作业要求临摹一棵树或多棵树。
山水画小学美术教案4
<一>-故事导赏
师: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在这我为大家准备了齐白石大师的两则幽默故事:先讲《看你横行到几时》。
在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一下满堂宾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 ——“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故事讲到这,哪位同学齐白石大师这字画的意思?
生:借螃蟹横着走来讽刺大特务头子。
师:接下来我再讲一个《不倒翁》的故事。 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师:那幅不倒翁画就是这幅(课件展示)。
(学生们听完故事和看了画都笑了)
<二>新课学习:
1、质疑、思考: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这个幽默故事大家都听明白了,知道国画大师是如何与敌人做心理战的。大师能用字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还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呢?
学生回答:(可以通过写文章、唱歌,动作表演、儿歌或诗歌)。
2、开启创编
师:还记得我们在音乐课中学习的手语歌曲《感恩的心》吗?现在我们来创编动作,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示熟悉的物体,让其他同学猜
(学生用手在身体两则做鸟飞的动作;用双掌叠起做鸭嘴;模仿踢足球、跳绳等)
3、出示课题:《小桥、流水、森林》
师:现在我们一起用肢体语言分别表现小桥、流水、森林所组成的景物。
(学生个人或小组自由做动作)
4、开启其它艺术形式
师:我们学过不少古诗和歌曲,是否记得有关描写小桥、流水、森林的歌曲或诗歌。
生:上学期音乐书中《两只小山羊》歌曲中就有小桥和流水。
师:对,《两只小山羊》是我们三年级音乐教材中的童话故事表演,那请大家现在同桌间一起再来边唱边表演。
(学生非常兴奋,边唱边用手在头顶做羊角表演两只小山羊过桥)。
师: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个个都是个优秀的小演员。哪位同学能记起有描写小桥、流水或森林的古诗或儿歌?
生:曾几写的《三衢道中》。
师:那大家一起诵读此诗。
(生齐朗读)
师:(竖起大拇指)好极了,学校若举行班集体朗读比赛,我们班一定能拿一等奖,希望以后多积累些古诗或美文佳句。
(学生又踊跃举手回答)
师:今天我们的古诗朗读到此为止,什么时候我们可利用班会课举行班级朗读比赛。
5、范例欣赏——欣赏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师:前面同学们听了国画大师齐白的幽默故事,现在我们来欣赏他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不过请大家带着问题来欣赏:画面上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作品的名称改为其他的?假如要你来修改这幅作品,你会作何改动?
生1:画只大青蛙。
生2:题目改成勇敢的小蝌蚪。
师:这幅画表达了什么内容?
生1:小蝌蚪找妈妈,在寻找妈妈的声间。
生2:小蝌蚪听到妈妈的呼唤,一起赶回家。
师:这幅画的题目是《蛙声十里出山泉》,你能感觉听到蛙声吗?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了这些感觉?
生1:能,画面上有蝌蚪,有蝌蚪就应该有青蛙。
生2:能,小蝌蚪是青蛙妈妈的孩子,青蛙妈妈是不会丢下自己的孩子的,应该守护在她的身边。
师:这些同学太富有想象力了。那么请问你们喜欢这幅画吗?你能用一个词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
生1:我喜欢,画面让我看到了奔流不息的小河。
生2:我喜欢画面中活泼可爱的小蝌蚪。
6、简介《蛙声十里出水泉》的背景。
师:我给同学们讲讲这幅的来历。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先生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亦是一个难题。齐白石了解后,据说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可见白石老人已经领悟这不是一般的课题,而是让他去触及艺术领域中的更深层课题,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对这样的考验,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当老舍先生打开齐白石的画看完之后,高兴得拍案叫绝。
7、播放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指导欣赏希施金(俄罗斯)的《森林的早晨》,启发学生感受音乐家、画家如何用音乐或画笔表达自己的感受。
8、质疑、思考
师:在音乐中你感受到森林中有什么?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好像有鸟的叫声。
生2:我似乎看到有好多人在森林中跳舞。
【山水画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国山水画教案03-29
小学美术教案12-18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01-03
小学美术教案【热】01-03
小学美术教案【推荐】01-03
【热门】小学美术教案01-03
【热】小学美术教案01-03
小学美术教案【热门】01-03
小学美术教案【荐】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