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神奇的纸》教学反思

《神奇的纸》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27 05:31:3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神奇的纸》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神奇的纸》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神奇的纸》教学反思

《神奇的纸》教学反思1

  废旧的苹果箱、啤酒箱等在现代生活中比比皆是,孩子们经常接触它,但他们平时不会刻意地去观察它,甚至根本没有想到利用里面的瓦楞纸制作一些有趣的东西。本节课,我让学生收集一些废旧纸箱中粗细不同的瓦楞纸,通过观察,了解瓦楞纸的特征及其与普通纸的区别,用剪、刻、撕、卷等方法将瓦楞纸制作成装饰作品,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在制作过程中,注意纹路对比、背景对比。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启发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和美术学习的乐趣。

  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更是一种经历,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因此,本课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 实践性与参与性本课属于工艺制作课,制作方法及技能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先提出探究问题,然后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让他们在分析与尝试过程中掌握了瓦楞纸剪、拼、贴等技法,使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与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2.开放性与创造性教学中,老师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工具材料。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尝试着用铅笔棱压出横条纹、用铅笔尖扎出点状花纹、用瓶子盖按压出好看的形等,甚至碎布、毛线、纱布等都被他们用于装饰,这些平常物品,此时,变成了多用途的装饰品,而且使用方法不同,就可以变化出不同的造型。这些并不是老师传授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的,因此其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制作手法是富有创造性的。

  3. 过程性传统的学习方式看重的是学习结果,而探究式学习更关注学习过程,就探究活动而言,因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一次成功,但正是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他们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印象也更加深刻。因此,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而且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让他们有了多种学习体验。

《神奇的纸》教学反思2

  一组织学生观察各种纸,说一说它们的特点、作用,让学生发现只作为一种材料的功能作用很丰富。

  二教师用纸搭一座桥,放订书机,橡皮擦等纸桥都不能支撑。让学生思考:能通过折一折使它变得有更大的力量,能支撑更多重量吗?引领学生对纸这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改变它的性能,增加它的功能。

  三学生活动。有1/2以上的学生没有经过提示就折出了瓦楞纸,第一次没有折出瓦楞纸的同学通过指点也折出瓦楞纸桥。引导学生通过按一按、放一放、摸一摸,比较普通纸和瓦楞纸。

  四观察两种纸的侧面。发现为什么瓦楞纸的性能发生了改变?因为它经过折叠改变了形状。整节课学生兴趣浓厚,活动积极,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间隙,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有个别学生管不住自己,还在玩儿纸。每节课,都要没收几个学生的纸。

《神奇的纸》教学反思3

  新课标倡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亲自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研究思考和讨论交流中获得感悟与理解。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学习能力有限,尚不能独立进行探究,因此,需要教师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努力创设探究的学习氛围,营造以学生为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神奇的瓦楞纸》一课我就大胆地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1、导学生观察用瓦楞纸创作的作品,通过亲自看一看、摸一摸,从而使学

  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为分组观察做铺垫。

  2.分组观察瓦楞纸的形状、颜色、纹理、质地,强化学生对瓦楞纸的认识。

  3.通过课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瓦楞纸神奇的原因--漂亮的颜色、特殊的纹理,多样的形状。

  4.了解用瓦楞纸创作的各种作品,把手中的瓦楞纸变个样。首先,小组分析并尝试做出简单的造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与尝试掌握剪、拼、贴等制作技法;其次,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碎布、毛线、纱布、瓶子等物品,可以作为装饰的工具,使学生认识到装饰方法,同时能创造性地使用工具。

  5.以造型奇特、颜色漂亮、纹样美观、制作快捷为具体要求,进行分组创作。

  6.通过展示会的形式,针对制作要求开展自评与互评,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反思:

  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更是一种经历,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因此,本课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实践性与参与性

  本课属于工艺制作课,制作方法及技能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先提出探究问题,然后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让他们在分析与尝试过程中掌握了瓦楞纸剪、拼、贴等技法,使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与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2.开放性与创造性

  教学中,老师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工具材料。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尝试着用铅笔棱压出横条纹、用铅笔尖扎出点状花纹、用瓶子盖按压出好看的形等,甚至碎布、毛线、纱布等都被他们用于装饰,这些平常物品,此时,变成了多用途的装饰品,而且使用方法不同,就可以变化出不同的造型。这些并不是老师传授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的,因此其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制作手法是富有创造性的。

  3.过程性

  传统的学习方式看重的是学习结果,而探究式学习更关注学习过程,就探究活动而言,因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一次成功,但正是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他们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印象也更加深刻。因此,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而且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让他们有了多种学习体验。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留出了更多的空间。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重视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用自己的独特的造型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去合作实践,从而创作出精彩的作品。

【《神奇的纸》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纸教学反思08-13

科学《纸》教学反思10-04

《纸的发明》教学反思07-02

《纸的发明》教学反思06-21

纸的发明教学反思10-01

【推荐】《纸的发明》教学反思01-03

神奇的纸圈的教案10-27

神奇的克隆教学反思10-30

关于《纸的发明》教学反思范文05-18

科学《纸》教学反思11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