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与合》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与合》教学反思 1
今天上课的内容是第七单元的2-5 的分与合。在这节课之前我还是做了一定的准备,也反复修改了一些内容与细节的地方。按道理上下来会还不错,可能是趣味性不够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但最主要的是孩子的习惯仍旧有待提高。
现在就课堂中的一些教学反思一下:
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受“ 分与合” 的内容,在此之前虽然有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概念,甚至有个别孩子能够不用具体实物操作能说出2-5 的分与合,但在语言表达上和对分与合本质概念的理解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中例题教学的是4 的分与合,接下来的“ 试一试” 便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5 的分与合。教材把2 、3 的分与合放在“ 想想做做”, 可能编者认为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只在练习部分体现了出来。但我却把这个内容作为课前导入,让学生在把两支铅笔用两只手来拿的过程中感受什么是分,怎么分成两部分,建立“ 分” 的初步概念。接下来要他们分三支铅笔,引导他们交换铅笔的位置可以变成另外一种分法,为下面“ 一种分法两种写法” 做铺垫。这样下来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要顺利得多。
接下来的例题是以书中的小猴分桃为背景,要学生自己用学具圆片代替4 个桃子,两只手来代替两个盘来分一分,然后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字的'分与合。层层递进,学生学得轻松,知识掌握得也扎实,特别是语言表达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最后安排了一个观察环节,要学生观察1 、3 和3 、1 两种分法有什么联系,为后面5 的分与合埋下伏笔,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5 的分与合中要突破“ 一种分法两种表达” 这样一个重点,教材是用的摆圆片,两个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结果不同。但这有些耗时,而且在课堂上要每个学生观察到也不是很现实。刚好我们的一只手的手指就有5 根,为教学5 的分与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而且当用手指表示出一种分法后,把手反过来马上就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分法。每个学生都能发现“ 手指是同一种分法,但方向不同,看到的结果却不一样” 。
在课堂中的每个问题都必须要细化,仔细揣摩,问到点上可节约相当多的时间,为孩子的思考指明一定的方向。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识辨能力、理解能力还不强,问题更要具体而不死板。
另外在每节课结束后都应有一些总结性的语言,在这堂课中最后不能只说“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2-5 的分与合” 这样一笔带过的话,这不是总结,只是陈述而已。可具体到谁分成了几和几等,达到进一步巩固知识的效果。
《分与合》教学反思 2
10以内的分与合是为以后计算加减法打基础的。只有熟练掌握了,才不致于后面学习10以内加减法时掰手指头的情况,现谈谈自己的教后反思:
1、低年级孩子对于一些抽象问题的理解如果缺乏实物的演示,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动手操作演示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这对孩子加深记忆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在教这部分内容时,我充分利用学具,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演一演、分一分、画一画、涂一涂和教师的实物演示,让学生先从感性的认识上去理解,进而更加牢固地掌握新知。有的教师担心一年级让孩子在课堂中摆弄学具会分散注意力,影响课堂纪律,干脆教师演示算了,我认为这样做的教学效果没有让孩子自己动手效果明显,只有让他们经历了其中的过程,印象才会更加深刻。另外,在分一分这个环节,可先用学具分一分,等熟练了一些后,可让孩子利用十个手指来分一分,最后脱离这些辅助物,从而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
2、让学生充分地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几,最好是按分法有次序的说,一方面可帮助记忆分与合,还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语言表达训练的侧重点不同,语文表达力好的同学不一定数学表达力就好,因为两者的表达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结果。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到以后学习应用题时,就会发现数学语言的表达对解决问题是多么重要。
存在不足:有些孩子说的时候不能按次序地说。或将同一种分法当成了两种分法。
改进措施:分一分时强调要按次序来分,弄清每个数的几种分法。
《分与合》教学反思 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
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
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师:想一想,早上做操时我们班分了几队?看一看,我们班在教室里分了几个小组?我们班是由几个组合成的?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的组成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再去李奶奶家看一看。(课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框里。
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你能帮帮她吗?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用4个圆片代替向日葵)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指名演示。(说明要有序摆放就不会乱或重叠。)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怎样分是同样多?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
师:我们帮李奶奶收好了向日葵。李奶奶又要收玉米棒了。(课件)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
三、实践应用
1、游戏:猜一猜。
2、游戏:搭房子。
3、知识运用。
(1)小鸟回家。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
(2)游戏公平吗?
一(3)班的小朋友在上体育课,他们在进行拔河比赛,一起去看看。公平吗?怎样使比赛公平?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习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2-5的分与合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新课程倡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数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因而课始,我以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学生的排队、教室里的分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
在练习巩固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猜一猜、搭房子的活动,让表面上枯燥的练习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最后出示课本23页练习四的第3、4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回顾这一节课的教学,原有的一些教学设计并未如期进行。主要在操作中,原设想是让学生同桌合作观察不同摆法,可是学生不懂得怎样与人合作学习,基本各自摆各自的,根本不看同桌的;或者只会模仿。怎样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值得思考!这一环节,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则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分与合》教学反思 4
在上课一开始,我就成功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做到了。接下来“花瓶分花”,围绕教学内容创设的情景,充分运用这些情景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学习“4的分成”,孩子们也学得很好,但是在说“4的合成”时,语言组织上都不够好,说明这个环节,教师设计有缺陷,想得太简单了,以为学生看着“4的分成”很自然就能说出“4的合成”。数的'分与合的教学,渗透了加、减法的意义,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安排了“4的分与合”的手指游戏,希望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看到“4可以分成3和1”马上能想到“4可以分成1和3”,然后利用这样的方法,同桌之间合作学习,迁移探索学习5的分与合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迁移能力。 教学中,孩子们的迁移能力都还不错,大部分孩子都是看到一种分成的情况,马上就填写出另一种分成情况,但是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发挥孩子们合作学习的效果,学生交流得不够,他们能迁移,但是不能表达为什么可以这样写,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的地方。之后的巩固提高练习,将“3的合成”板书到黑板上,并用糖帮助孩子们再次理解“合成”的意义,这一补救措施,让孩子们的“合成”意义的理解好了很多。
就教学效果而言,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过关了,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合成”的措词不好,也在“做一做”的补救措施下,大力修善。
不足在于:
(1)数的合成基于数的分成而存在,教师在分成的时候,也许多次从言语上渗透强调,“这是4朵花,我们把它分放在两个花瓶里,所以说4分成几和几”,这样也许学生理解分合的意义会更好。
(2)按一定顺序排列,教材要求上只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这一要求。但我个人认为,学生能“翻动”,看到一种想到另一种,这样会更好些,为以后的加减法可以作更好的铺垫,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讲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先形成一个表象,感知按顺序并不是只有一种顺序。但结果我觉得把握得不够好,没有讲够,讲透。还是有好多学生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按一定的顺序是按的什么顺序。
总之,课是上完了,自己也感觉要学习的地方还非常多,比如语言的简洁,教学形式怎样更适合低年级的儿童等方面。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还请大家不吝指教!
《分与合》教学反思 5
因为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两个课时的分与合了,所以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因此本节课开始检查一下大家以前学习过的相关知识点,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演示6、7的分与合,同时也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在复习的基础上,一起探究8的分与合。首先,拿出准备好的8个小圆片,请学生上来按要求分一分,感受有序的思想,同时让学生在操作中去感知数学活动。在学生边分边说的`同时,记下分的结果,并及时强调,当8的分法结束以后,带领大家齐读一遍,以加强记忆。当探究完8的分与合后顺势启发学生9的分与合该如何思考,当学生思考到一定的程度,拿出准备好的9根小棒,请同学按照要求分一分,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进一步调动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最后,总结本节课的所有知识。
本节课遗憾的是:巩固练习题太少了,可能新知没能得到及时的强化;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不能很好地调控他们;学生太小,语速稍快,他们可能有时没反应过来;应该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而不只是一小部分。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思考,多钻研,有所进步,让学生爱上数学。
《分与合》教学反思 6
本单元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有了学生的参与,教师的互动,使得原本比较抽象得教学设想变成了生动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并解决,而且更建立起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经过这节课,我也有不少的体会。
1、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本节课教学中我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这一理念,教学中从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谈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教学5的分与合时,我并没有直接出示5的“数楼”,而是通过猜一猜,自己设计“数楼”等一系列的活动,逐渐掌握。
2、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
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也旨在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获得,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本课例中我也是比较重视学生个体经验的积累与交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并且让他们在小组中,在班级中把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当然,学生个体经验的积累不仅需要有“自主探索”的过程,也需要我们在学习活动中加以指导和培养。在本节课中,我就借助小熊猫乐乐的身份不断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3、不足之处。
教学中我安排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也期待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不仅仅评价只是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最好能评价自己或他人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程度,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等。也许是我对学生的期望过高,也许是学生年龄小,总之我感觉学生评价的语言还不尽人意。毕竟,他们只是一年级的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式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也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不断的加强指导。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初中教学反思初冬教学反思
《分与合》教学反思 7
一年级的数学课,我觉得一定要让学生想学、愿学,让学生在这些看似玩的活动中,学习新知,所以课堂上不仅有教与学,还要有“玩”。这节课,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让孩子“玩起来了”。
1、在新授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6、7的分与合。
在学习6的分与合时,我是这样教学的:先问学生用两只手拿6个气球,可以怎样拿?然后带领学生用小棒有序地进行动手操作,并有次序地说说6的不同分法。在学习7的分与合时,我让学生模仿6的分与合自己动手分一分,填一填。经历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2、在练习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巩固6、7的分与合。
在练习时,我先用手势带着学生边说边6、7的'分与合,学生动口又动手,记忆效果非常好。然后进行对口令游戏,我把书上P33第三题的题目稍微的改变一下,不是单纯的说我出几,而是引导学生说完整:“我出2,你出几,2和几合成6?”学生回答:“你出2,我出4,2和4合成6。”先师生游戏,然后让孩子们在小组里游戏。通过这样一问一答的方式,个个学得兴趣盎然,不光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6、7的分与合也得了巩固,可谓是一举两得。
略有遗憾地是,在学生自主探索7的分与合的时候,还是少部分学生,逮到一种摆法就写在书上,没有顺序可言。思考以后,我觉得这样修改是不是会好一些:找一个“有序”分的学生和“无序”分的学生,上台来,让他们背一背,看谁背的快!让他们在比较的过程中,得到“有序”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记忆。
《分与合》教学反思 8
今天,我和小朋友们共同学习了6、7的分与合。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2-5各数的分与合,学生对于学习2-5分与合的时候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因此我在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探索。在教学的时候,出示气球的图片以后,在提出“用两只手拿6个汽球,可以怎样拿”的问题后,要求学生用学具代替摆一摆,并在操作的基础上交流不同的分法。在交流的时候,我一直试图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表达,由一种分法想到另一种分法。例如,当学生说出“一只手里拿着5个汽球,另一只手里拿着1个汽球”,并表示出“6可以分成5和1”时,我及时提问:“还能想到什么呢?”启发学生由6分成5和1推想出6分成1和5。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并根据填好的结果说一说,从而完整地掌握6的分与合。教学
完6的分与合后,在学习7的分与合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并完成书本上的填空,然后再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了。
本节课不足:在教学7的分与合时,我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填空,我在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做题的速度很快,做好了就无所事事,因此在那边乱说话,而一小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解决不出来,就不做了,在那边发呆。教师没有引导
好。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更好的发挥好生的作用:培养好生不仅自己会学,还要帮助身边的同学,让每个同学在有限的时间里,都有所提高。以保证做到“事半功倍”。
《分与合》教学反思 9
这节课是目标主要为:熟练掌握8的组成,加深对8的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8的有序的组成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有序的思考能力。
首先我创设了《爸爸去哪儿》节目组带小朋友拍电影的学习情境,让孩子乐于学习。在复习导入这个环节中我就极力为有序作铺垫,通过分气球引导孩子有序地复习了2-7的分与合。接着让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一些抽象的问题对于小朋友来说是有难度的,缺乏实物的演示,是很难让孩子理解的,所以动手操作演示对于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对孩子加深记忆也是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逐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初步的数学意识。
最后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练习,如:手势操、找朋友、智力大冲关等,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在已经学习了20分钟后,最容易思想分散的时候,用上这样生动的学生热爱参与的情境活动中,既轻松有巩固了知识,以不同形式组织学生活动,寓教于乐,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超市购物”这一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整节课用去数学乐园游玩为线索,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
但教学中我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我的评价方式还比较调。我想除了要语言上表扬激励,“奖励”一些带有漂亮图案的贴纸或者其他一些小礼物,还可以用肢体语言,还可奖励学生认真倾听可以激励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注重行为,形成榜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分与合》教学反思 10
在这节课之前我还是做了一定的准备,也试上了两次,反复修改了一些内容与细节的地方。按道理上下来会还不错,但是自己却没有把握好,在课前太大意,连课件都没拷到教室电脑里就开始上课,导致教学进行到了练习部分才把课件放出来,虽然前面课件我没有在上面准备太多的信息量,我自己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确实影响到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最主要的是孩子的习惯仍旧有待提高。
不说这个问题,就课堂中的一些教学自己还是反思一下。
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受“分与合”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虽然有部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概念,甚至有个别孩子能够不用具体实物操作能说出2—5的分与合,但在语言表达上和对分与合本质概念的理解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中例题出示的是4的分与合,接下来试一试中便是学生的一个自主学习与探究5的分与合,教材认为2、3的分与合相对简单,所以只在练习部分体现了出来。但我却把这个内容提前到了例题的前面,作为例题的铺垫。让学生在把两朵花用两只手来拿的同时感受到什么是分,怎么分成两部分,建立“分”的初步概念。接下来要他们分3朵花,引导他们交换两朵花的位置可以变成另外一种分法,为下面“一种分法两种写法”做铺垫。这样下来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间要顺利得多。
《分与合》教学反思 11
这节课的知识点是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以及哪两个数合成10。数的分与合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大小,数与数的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与合的思想,初步体会分与合是辨证的,是对立统一的。10的分与合中,教材选用学生所熟悉的珠子为题材,让学生有序的涂色,把每串10颗珠子分成两部分,然后根据每种分法得出10的不同组成,并由一种说法联想到另一种说法。
与前面的教学内容相比,10的分与合提高了教学要求。首先,教材不出范例,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索、获取知识。其次,要求学生有序的进行10的分与合,并且要求通过一幅图想到两种说法。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在本课一开始就安排了“猜彩球”的游戏,通过游戏学生对猜彩球的'奥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接着把10颗珠子有次序的涂一涂,分一分让学生自己得出10的几种分与合。接着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魔瓶、开火车、做小会计、找朋友等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成功乐趣,增进学习的自信心。
10的分与合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寓学生的自主探索于数学活动之中。全课以猜彩球的游戏开始,让学生“抓一抓”“数一数”然后教师猜出抓了几个珠子,提出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展开阶段,通过操作学具、涂画珠子的小组合作活动,自主的探索、发现10 的分与合,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合作意识。这一阶段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的构建知识结构。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构成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自主地探索。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
通过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由学生自己得出10的组成的各种说法是本课的重点,有序的掌握“10的分与合”是本课的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的知识是本课的关键,因此巩固阶段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采用凑十儿歌、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对口令、开火车、找朋友等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之后,又回到猜彩球的游戏,改由老师抓,学生猜,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成功乐趣,增进学习的自信心。
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灵活的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收到的效果也将会更加精彩。
《分与合》教学反思 12
《分与合》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内容,该知识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整节课学生在动手实践等活动中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
本课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有以下收获:
1、《分与合》中主要是对4和5的合成进行教学。对于4和5的分与合的掌握,大多数学生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了,那么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让他们通过分红花对“4和5的分与合的合理性”进行感性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所以在教学时,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而在强调有序思想时,我也是充分地尊重学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请学生自己说一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4和5的分与合,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自然渗透有序的.思想方法。
2、在游戏中练习,寓教于乐。在课堂上,我通过“猜一猜”、“出卡片”等游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玩中学”的乐趣。在课的最后,我没有丢弃我的故事情景,继续利用虎妈妈过生日,请我的学生自己把小礼物(缺了叶片的向日葵)补完整送给虎妈妈,不仅及时巩固了今日所学,而且也使得整堂课前后连贯,一气呵成。
3、及时肯定、及时表扬。课堂上,学生的每一个想法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我应充分地利用并及时写出来、及时肯定,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分与合。同时,对于那些动脑筋、发言积极的孩子,也要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4、做到完全放手。4的分与合是在我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完成的,相信有了4的基础,5的分与合对于学生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因此,我多给学生机会,把2、3的机会让给他们,让他们多说多练,淋漓尽致地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色彩。
然而,我还是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看到孩子们如此高的学习积极性,希望我能尽我所能,把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继续延续下去!
《分与合》教学反思 13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分与合单元最后一个新授课,由于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2~5、6、7的分与合、8、9的分与合,再学习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没觉得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破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课始,我出示一个袋子,里面装了塑料球,让学生玩抓球游戏,并且告诉学生老师能很快猜出袋子里剩下的个数。这可乐坏了学生——既可以玩,又可以考老师。面对每次抓球情况,老师都能准确猜出所剩个数,他们既好奇又钦佩。借此,我引出今天的课题。
导入让学生摸一摸、抓一抓,进而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在新授部分,我一改往日形式,前几次学习分与合,我以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去分一分,这次我让学生在涂画中学习新知。出示学生熟悉的珠子,让学生先数一数共有几串珠子,每串有几颗;接着观察第一串珠子分成哪两部分(左边9颗珠子没涂色,右边1颗涂好了颜色),从那边开始涂色的;在让学生看懂图意后,再提出问题:“你能把下面几串有次序地涂一涂色吗?”让学生自己完成接下来的4串珠子。
在学生涂好后,提问:“根据第一串珠子的不同颜色,你能把10分一分吗?”填写书上的第一个式子,填后提问:怎么想到这样填的?接下来让学生根据另外4串珠子的.颜色,把下面的式子填写好;再让学生说说根据这些式子还能想到什么。最后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把10的分与合有次序的说出来。由于已学过2~9的分与合,学生各有自己的好方法。有的学生是由一个分的式子联想到另一个式子,一组一组地按顺序说,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说,还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
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递构建知识结构,注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学生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练习巩固的“想想做做”中的习题,我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如“接受鲜花”、“验收货物”、 “找朋友”,并补充学生喜欢的“火车钻山洞”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堂作业中,我发现:到现在1~10各数的分与合都学了,有些学生在做题目时,不够仔细,没看清楚题目是将哪个数字进行分与合,还有个别学生在做填写“宝塔”层时,还会因粗心把上下两个数合起来,而不是左右两个数合起来。最后一题7比( )小,比4小的数有( ),小于5的数有( ),小于6大于10的数有( )等这类型的题目由于学生第一次遇到,有些学生不知这样的题目该怎样思考,而有的学生不会有序的进行思考,出现少些数字,没有填全。看来此类型题目在今后作业中要多练习,以此掌握思考方法。
《分与合》教学反思 14
首先,10的分与合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学习加减法的基础,用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和“破十法”计算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所以非常重要,比其他的分与合安排的学习时间更多,于是我把它独立出来,单独用了一节课来进行专门的教学。本节的教学目标我设了三个: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已得出10的分解与组成。2、通过儿歌、对口令、闯关练习等活动熟练掌握10的分与合。3、在活动中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六个环节。1、复习:以“开火车”的形式训练口算,并复习9以内数的分与合,为学习10的分与合作铺垫。2、游戏导入:通过一个魔术游戏,使学生从羡慕老师的“高明”到发现其中的秘密,激发孩子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3、小组合作,共同探索10的分与合: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有了9以内分与合的基础,也已经初步学会了怎样去有序地分,就是要一个一个地按顺序分,应该说知识基础和操作基础都已经作好了准备。所以这一部分,我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自己用学具去分,自己来记。既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小组中的'分工与合作。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别人交流相处。4、记忆10的分与合: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我采用了对口令、儿歌等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10的分与合,并会有条理地思考。5、巩固练习:在这里我引入了一个“小猴旅行”的故事,并在故事中设了三关练习。自己解释题意,让学生独立做。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根据对10的分与合的理解,自觉、熟练地加以应用。既适应了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的个性特征,寓教于乐,同时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6、总结评价: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使学生养成自己总结归纳的好习惯。最后让学生给自己打分,满分是10分,表现好的地方占几分,表现不好的地方占几分,使学生在评价自己的同时又一次感受了10的分与合。
总之,这节课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我在备课的时候灵活的处理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尝试体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各位数学老师齐聚在一起,周老师、赵老师、郭老师等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讨论,在肯定的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比如:用魔术游戏导入时可以多进行一次,或者直接运用它进行10的分与合,更多的发挥它的作用等等,还有的老师提出最后要回到导入,揭示魔术的奥秘,让这节更完整;赵老师还提出,一节课要动静结合;我们还讨论了小组教学,如何更好的培养学习数学的学习习惯等等。各位老师都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给予了改进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慢慢地改进。
《分与合》教学反思 15
因为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两个课时的分与合了,所以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因此本节课开始检查一下大家以前学习过的相关知识点,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演示6、7的分与合,同时也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在复习的基础上,一起探究8的分与合。首先,拿出准备好的.8个小圆片,按要求分一分,感受有序的思想,同时让学生在操作中去感知数学活动。在学生边分边说的同时,记下分的结果,并及时强调,当8的分法结束以后,带领大家齐读一遍,以加强记忆。当探究完8的分与合后,让学生自主做一下想想做做数的分与合,巩固知识。接着启发学生9的分与合该如何思考,当学生思考到一定的程度,拿出准备好的9根小棒,请同学按照要求分一分,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进一步调动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总结本节课的所有知识。本节课遗憾的是:学生之前是运用联想的方法,从5可以分成2和3,联想到5还可以分成3和2,现在运用按照次序的方法,有个别同学转不过来思维,容易做错;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不能很好地调控他们;学生太小,语速稍快,他们可能有时没反应过来;应该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而不只是一小部分。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思考,多钻研,有所进步,让学生爱上数学。
【《分与合》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08-10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05-16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05-25
分与合教学反思05-30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06-15
分与合教学反思15篇10-10
分与合教学反思(15篇)08-04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15篇10-31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15篇07-30
分与合教学反思合集15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