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看望老人》教学反思13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看望老人》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看望老人》教学反思1
《看望老人》是第五单元位置与方向的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进一步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知识,并向学生渗透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教育。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并能根据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学时,我源于生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实际运用能力为主导思想,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和理解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情境图辨认方向,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一节课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堂课有几个方面我做得比较好,主要体现在:
1.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是上课开始我向学生进行了尊老敬老的教育。然后创设爱心小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的情景,不知怎样才能到达敬老院,请同学们帮助。引出路线图。采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上自己的创造,制作出与本课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课件,通过课件的展示,优化了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学实效.
3.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又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善于倾听、与人合作的好习惯。
4.经过反思我觉得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欠缺是没有把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应该把学习的所得应用于实践中,既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也能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看望老人》教学反思2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尊敬老人的传统教育。
本节课,我有意识的将数学中的教与学与生活中的“怎样去老人家”以及“帮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无论从情境的导入还是过渡语言的选择,我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问题与教师挑战性的语言的有机结合,使孩子们的好生心被有效的激发起来,学生眼、口、手、脑并用,动心、动情,学习交流气氛较好。到后来,我又以小组合作寻找宝藏这一活动再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在学生找到宝藏后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架起“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不足之处:有时出现学生的不规范语言,没能及时地为其修正。教师的引导语言切入的时机把握不好,到第三个活动帮李爷爷到商场买生活用品,部分学生对起点的理解有误,完成得不够理想。第三活动时间拖了一点,导致最后的宝藏游戏让学生的能力提升没有在课堂内完成。当然做为一名新教师,教学经验还很欠缺,我将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看望老人》教学反思3
“数学学习与其他的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经验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的目的不是统一思想,统一要求,而是让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
我认为这节课体现了这一理念。如课本上的“小兔送信”这一题的题目要求是:小兔给图中每只小动物送信,说出它的送信路线;送完信,小兔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这是一道开放题,我没有规定小兔应先给谁送信,再给谁送信,最后给谁送信。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路线图,再根据自己画的路线图说一说,算一算小兔一共走了多少米。
这样,班级里就出现了好几种小兔送信的路线图。有的学生画出来的路线图是这样的:从小兔家出发向东走 10米到小熊家;再向东走5米,再向北走15米到小松鼠家;再向西走15米,再向南走5米到小猫家;再向东走5米,再向南走5米到小猴家;再向南走5米,再向西走5米,小兔就到家了,这样小兔一共走了70米。而有的学生画出来的路线图是这样的:从小兔家出发往北走10米到小猫家;再往北走5米,再往东走15米到小松鼠家;再往南走15米,再往西走5米到小熊家;再往北走5米,再往西走5米到小猴家;再往南走5米,再往西走5米,小兔就回到了家;这样小兔一共也是走70米。
但是,有的路重复走过。因此,算出来的结果有的`是100米;有的是85米;有的是90米……不管学生怎样画,只要画出来的路线图能把信都送到各只小动物的家,我都给予肯定。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积极的促进学生思维开放。但是,我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哪种走法最好?好在哪里?这样,使学生知道,在数学学习中,什么是最优化的方案。最后引导学生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
《看望老人》教学反思4
《父亲和鸟》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文章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体会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地了解和热爱。阅读本文,我们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世界,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环保”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主题。父亲对鸟的爱不是直白地语言叙述,而是透过父亲的语言动作等方面展现出来的。怎样教学这篇文章呢?有位特级教师这样说过,每一篇文章都有“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它是窥看主体思想的窗口,理清文章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妙抓“文眼”,就能使我们的教学思路十分明晰,促进阅读,就能提高阅读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我仔细对文本进行解读、琢磨,确定本课的“文眼”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这句话“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找到了“文眼”,对于确立本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也就水到渠成了。 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导课来激发学生兴趣。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抓住了,一段森林中鸟儿欢唱飞舞的动画片段呈现在学生面前,孩子们的双双眼睛异常发亮,小脸洋溢着兴奋地笑容。我趁势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一只只小手举起来,有的说“我看到了鸟儿在跳舞。”有的说:“我听到了鸟儿在唱歌。”学生甚至还能说出觉得鸟儿很快活,鸟儿真可爱呀等等。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内容地解读作了一个情绪铺垫,也给下面地教学打下了基础。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课堂上,我因势利导学生看我写课题,并指导“鸟”字地写法和读法。开展“和小鸟交朋友”的活动对第一课时中学习的字、词进行了复习巩固。这又为后面地阅读教学作好准备。
怎样让学生透过文本去看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呢?古人的一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经验之谈。新课标中也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培养。把课文读准读通,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把课文读美读活更非易事。所以我力求做到“以读促思,以读代讲”,最终达到清人唐彪所说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热,则与我为化,不知道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对小学生来说诵读很重要,诵读过程不光是一个理解的过程,还是一个感受的过程,一个感情勃发的过程,想象飞扬的过程,灵性闪现的过程。而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每一次地读都要达成一定的目的,有所收获。
教学中,我先自己配乐范读课文,在融合课文意境的音乐声中,教师入情入境地朗读,把学生带入文本,用心去体会、感知课文,同时,也为学生怎样有感情地去读课文作了一次示范。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呢?”激起学生自读课文的欲望,又达到了让学生熟知文本并与文本对话的目的。
接下来,我采取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的教学方式。首先在大屏幕上出示文章中的重点句段,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父亲对鸟的爱,尽量避免抽象的指导,力求多样化朗读,激发孩子们的朗读热情。课文中父亲的语言、动作是朗读指导的重难点。我是这样做的:1、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读出适当的语气,如“父亲喃喃地说”,要先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指导学生用轻、慢的语气读父亲的话。进而抛出问题:父亲的话音为什么这么轻?学生理解到是怕说话声音大,惊吓到鸟儿,父亲是爱鸟的人。2、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理解句意。读到“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引导学生想象我们现在就在一片树林里,做出“望了又望,闻了又闻”的动作,体会父亲对鸟儿的熟悉,他是知鸟的人。3、换位思考法,请学生谈当看到枝头欢唱的.鸟儿被猎人的枪打中时自己的心情来理解父亲的心情。当父亲告诉“我”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时,父亲是多么为鸟儿担心难过啊!
课进行到这里,学生已能体会到父亲是一位知鸟、爱鸟的人。为了进一步挖掘教材,突破难点,我鼓励学生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大胆质疑。对于这一环节的设计,开始我还担心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是否有点拔高,可在课堂教学我发现孩子的心是灵透的。思维也是敏捷的,他们也可以提出“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父亲会不会成为猎人呢?”这样的问题,我顺势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展开交流。学生明白了:像父亲这样的爱鸟的人,是不会成为猎人的,“我” 也和父亲一样是爱鸟的人。
新课标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说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因此,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在《小鸟 小鸟》的音乐声中,升华学生爱鸟,爱大自然中所有动物的情感并进行课外拓展,发给学生鸟形卡纸,鼓励他们在课后写上自己学完课文后最想说的话,将自己的想法带给身边的人,让他们也受到感染。此外,在教学中,我初次尝试使用导学案,为学生高效自主的学习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回顾自己所上的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因为担心二年级的孩子年纪小,注意力难以集中,课堂上总不敢大胆地放手,生怕一松就“放了鸭子”。所以,总感觉课堂还有牵着学生走的痕迹。但我也坚信“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我会在不断的教学中去弥补这些不足和遗憾,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效果。
《看望老人》教学反思5
本单元是学习方向与位置,《看望老人》这一节课教学目标是组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辩认其余的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借助辩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运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从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看望老人的情景,对学生进行尊敬老人传统美德教育。教学重点是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教学难点是会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具体路线。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发展,主要体现在:
1.采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是上课开始我进行两个游戏,复习了东南西北的方向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然后向学生进行了尊老敬老的教育。最后创设爱心小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的情景,不知怎样才能到达敬老院,请同学们帮助。引出路线图。
2.给了学生一个思考、交流的空间。《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的知识、思维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讲解去获得”。本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路线图,内容新,知识点多。为了充分体现新的教学思想,我出示一副只有商场和游乐场两个地点的路线图,让孩子们介绍它们的位置关系,并逐渐增加路线,小红要从游乐场到商场可以怎么走,如果商场和游乐场之间有六十米远又该怎么介绍,引出路线图的.知识,并训练学生说从什么地方出发向什么地方走多少米到达什么地方。然后,让学生观察“看望老人”这一情境图,了解图上各种建筑物的相互位置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距离,然后让学生看图提数学问题,让他们各自说出小红小明小刚是怎样到达敬老院,先让同学们分组说,然后再集体订正,最后,我问:“看望老人后,他们怎样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引导学生去发现敬老院的路与回来的路方向相反,距离不变。
3.探究新知时,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又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善于倾听、与人合作的好习惯。在课堂中,时刻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当学生取得成功时,我及时给予评价。
4、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
数学学习与其他的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经验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的目的不是统一思想,统一要求,而是让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比如在描述去敬老院路线图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所扮演的人物小红小明和小刚,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人物描述不同的路线。
5、注意教材的趣味性。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将本节课内容用一个故事串连起来:从向学生宣传尊老爱老的教育,引出三位小朋友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的路线图;从小红喜爱看故事书引出寻宝图,再根据小兔想让他们把宝藏捐一部分给敬老院的老人引出小兔送信。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这一节课我的不足之处还是有的:1、时间上按排就有些欠妥,因为我让学生看图提问题并解决问题,集体回答的多,单独提问的少。
2、课堂上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有说完整话,其意思是正确的,我就急于肯定他的答案也没有注意去纠正他应该说完整的话,养成说
完整话的良好习惯。这一方面,我们教数学的可能都注意不到。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正,不断积累经验。
《看望老人》教学反思6
《看望老人》这一节课是我本学期参加学校富源杯初赛时教的教学内容。这一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发展,主要体现在。
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的知识、思维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讲解去获得。本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路线图,内容新,知识点多。为了充分体现新的教学思想,我出示自做的课件后,让学生观察看望老人这一情境图,了解图上各种建筑物的相互位置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距离,然后让学生看图提数学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可真多。如书店的北面是什么?书店的东面是什么?小明家的北面是什么?敬老院的西面是什么?敬老院的东面是什么?小明家离敬老院有多远?小刚家离敬老院有多远?谁家离敬老院最远?谁家离敬老院最近?小红要怎样走才能到敬老院?小明要怎样走才能到敬老院?小刚要怎样走才能到敬老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提问题,让听课的老师都有点不相信这是二年级的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他们夸张我班的学生真聪明。接着,我让学生通过思考,独立解决一些已学过的问题,另外一些比较难的问题再小组合作解决,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我问:看望老人后,他们怎样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这时课堂上又一次沸腾起来,大家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我请了几位学生说说看,他们个个都说得很好。这时,刘青成同学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说:老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我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他说:我发现去敬老院的路与回来的路方向相反,距离不变。同学们听了,都觉得是这个理。我及时地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
数学学习与其他的'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经验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的目的不是统一思想,统一要求,而是让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如第63页的小兔送信这一题的题目要求是:小兔给图中每只小动物送信,说出它的送信路线;送完信,小兔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这是一道开放题,我没有规定小兔应先给谁送信,再给谁送信,最后给谁送信。我不把学生的思路框死,而是积极的促进学生思维开放,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路线图,再根据自己画的路线图说一说,算一算小兔一共走了多少米。这样班级里就出现了好几种小兔送信的路线图。有的学生画出来的路线图是这样的:从小兔家出发向东走10米小熊家;再向东走5米,再向北走15米小松鼠家;再向西走15米,再向南走5米小猫家;再向东走5米,再向南走5米小猴家;再向南走5米,再向西走5米,小兔就到家了,这样小兔一共走了70米。而有的学生画出来的路线图是这样的:从小兔家出发往北走10米小猫家;再往北走5米,再往东走15米小松鼠家;再往南走15米,再往西走5米小熊家;再往北走5米,再往西走5米小猴家;再往南走5米,再往西走5米,小兔就回到了家;这样小兔一共也是走70米。其他的学生画出的路线图也都符合题意,但是,有的路重复走过,因此,算出来的结果有的是100米;有的是85米;有的是90米不管学生怎样画,只要画出来的路线图能把信都送到各只小动物的家,我都给予肯定。但是,我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哪种走法最好?好在哪里?同学们一下子都能比较出来。这样,使学生知道,在数学学习中,什么是最优化的方案。
这一节课我的不足之处还是有的:
1、时间上按排就有些欠妥,因为我让学生看图提问题并解决问题,班上有33位学生,个个都想说,在这里花费的时间多一些,以至于后面时间不够用。
2、课堂上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有说完整话,其意思是正确的,我就急于肯定他的答案也没有注意去纠正他应该说完整的话,养成说完整话的良好习惯。这一方面,我们教数学的可能都注意不到。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正,不断积累经验。
《看望老人》教学反思7
《看望老人》是第五单元的内容。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情境图辨认方向,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一节课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我自己上完这节课后,也是回味无穷。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堂课有两个方面我做得比较好,主要体现在。
一、给了学生一个空间。
虽然说,本课是在学生对基本方向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但他们是第一次认识路线图。对学生来说内容新,知识点也比较多。为了充分体现新的教学思想, 我让学生先观察看望老人这一情境图,了解图上各种建筑物的相互位置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距离,然后让学生看图提数学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很多。如:书店 的北面是什么?书店的东面是什么?敬老院的`东面是什么?小明家离敬老院有多远?小刚家离敬老院有多远?谁家离敬老院最远?谁家离敬老院最近?小红要怎样走 才能到敬老院?小明要怎样走才能到敬老院?小刚要怎样走才能到敬老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提问题。接着,我让学生通过思考,独立解决一些已学过的问题, 比较难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并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我问:看望老人后,他们怎样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这时,课堂上又一次热闹起来,大家把小手举起 来,我请了几位学生来说,他们个个都说得很好。这时,万子龙同学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说:老师,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我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因为我在课堂教学中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解题技巧。)他说:我发现去敬老院的路与回来的路方向相反,但距离没有变。同学们听后,都觉得是这个理。我及时 地表扬他是个爱思考的好孩子。《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的知识、思维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讲解 去获得。通过上这一课,我对这个理念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二、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数学 学习与其他的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经验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的目的不是统一 思想,统一要求,而是让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摘自一位数学教师说的一句话)我认为这节课体现了这一理念。如课本上的小兔送信这一题的题目要求 是:小兔给图中每只小动物送信,说出它的送信路线;送完信,小兔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这是一道开放题,我没有规定小兔应先给谁送信,再给谁送信,最后给 谁送信。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路线图,再根据自己画的路线图说一说,算一算小兔一共走了多少米。这样,班级里就出现了好几种小兔送信的路线图。有的 学生画出来的路线图是这样的:从小兔家出发向东走 10米到小熊家;再向东走5米,再向北走15米到小松鼠家;再向西走15米,再向南走5米到小猫家;再向东走5米,
再向南走5米到小猴家;再向南走5米, 再向西走5米,小兔就到家了,这样小兔一共走了70米。而有的学生画出来的路线图是这样的:从小兔家出发往北走10米到小猫家;再往北走5米,再往东走 15米到小松鼠家;再往南走15米,再往西走5米到小熊家;再往北走5米,再往西走5米到小猴家;再往南走5米,再往西走5米,小兔就回到了家;这样小兔 一共也是走70米。但是,有的路重复走过。因此,算出来的结果有的是100米;有的是85米;有的是90米不管学生怎样画,只要画出来的路线图能 把信都送到各只小动物的家,我都给予肯定。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积极的促进学生思维开放。但是,我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哪种走法最好?好在哪里?这样,使学生知 道,在数学学习中,什么是最优化的方案。最后引导学生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
这一节课我的不足之处 是:1、时间上按排就有些欠妥。因为我让学生看图提问题并解决问题,个个都想说,在这里花费的时间多一些,以至于后面时间不够用。这也是我上课常犯的一个 错误。2、课堂上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有说完整话,其意思是正确的,我就急于肯定他的答案也没有注意去纠正。其实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说完整话的良 好习惯。不足之处,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不断改正,力求自己的课越上越好。
《看望老人》教学反思8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尊敬老人的传统教育。本节课,我有意识的将数学中的教与学与生活中的“怎样去老人家”以及“帮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无论从情境的导入还是过渡语言的选择,我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问题与教师挑战性的语言的有机结合,使孩子们的好生心被有效的'激发起来,学生眼、口、手、脑并用,动心、动情,学习交流气氛较好。到后来,我又以小组合作寻找宝藏这一活动再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在学生找到宝藏后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架起“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这一节课我的不足之处还是有的:1、时间上按排就有些欠妥,因为我让学生看图提问题并解决问题,个个都想说,在这里花费的时间多一些,以至于后面时间不够用。2、数学课堂上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节课就是很好的体现。
《看望老人》教学反思9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
2、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地说出来去某个地方所走的路线,能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学习。
3、养成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学会看简单地图上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
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同学们,你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吗?你帮助他们做过什么事情呢?
师:在这美丽的秋天还有一个属于我们的爷爷、奶奶、以及所有老人的节日,你知道是什么节吗?(重阳节)
教师介绍: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今年的重阳节是位爷爷奶奶们做了些什么呢?(学生汇报)老师相信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是尊老爱幼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尊老的教育,同时了解重阳节)
2、老师认识几名“爱心小队”的同学,他们也和我们大家一样,是尊老爱幼的小标兵。他们眼看重阳节就要到了,他们想到敬老院看望慰问一下那些孤寡老人。可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愿望吗?
3、 要想帮助他们必须要认识方向,你们认识吗?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
请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动作。
(向东挥挥手、向南点点头、向西拍拍掌、向北敬个礼。)
(二)、探索新知:
1、观察路线图,学会从中获取信息。
说一说,在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知道图上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那些数又表示什么?图中的每一小段表示什么呢?
(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路线图,知道从图上获取信息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
小红现在要去敬老院,她应该怎样走?敬老院与邮局都在小红家的西边,怎么区分敬老院与邮局的不同位置呢?你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吗?
请你说一说小明怎样走才能到敬老院?小刚呢?
你知道谁家离敬老院最近?谁家离敬老院最远?为什么? 如果三个小朋友看望老人后,他们怎么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本环节采用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而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使学生明白:只知道方向是不够的,还要知道距离才能确定位置。)
三个小伙伴回到家后各自去做自己的事。小刚要去邮局,小红和小明要去书店,他们又应该怎样走呢?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充分利用教材现有的资源进行变式练习,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三)、巩固练习:
在商场的西面20米的.地方建一个停车场,请用圆形标出它的位置。如果你是设计师,你还想建什么?建在什么地方?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本环节在课本原有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了变式练习,意在激活学生创新的火花,在边标边说中巩固、强化,使创新思维得到提高。)
2、有一天,三个小动物听说一个地方藏有宝贝,它们决定去寻宝,谁能说一说它们的寻宝路线,并算一算谁家离的最近?(参看课本的寻宝图)
3、小兔送信:
小兔要给4只小动物送信,你能说说它的送信线路吗?送完信后小兔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
小兔送信有几条路线?走哪条最近?
(这两个练习采用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的兴趣,再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语言表述能力,进一步增强辨别方向的能力。)
放学了,从咱们教室到学校门口应怎样走?再说一说自己放学回家的路线。
(练习紧密联系生活,活动性强,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课后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怎么样?你还想说些什么?
(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本节课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将学生带入一个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做到学以致用,体现学数学、用数学的理念)
[板书设计]:
看望老人
小红向---走----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走----米,再向---走----米到敬老院。 小刚向---走----米,在向---走----米到敬老院。
(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分散难点,我设计了上面的板书,以适当的空位引导学生有话可说、说准确的话,体现了路线图的基本结构——由方向与距离确定的相对位置。这样的板书集目的性、针对性、概括性、条理性于一体,书之有用,书之有据,书之有条,书之有度。)
《看望老人》教学反思:
《看望老人》这一节课教学目标是过情境图辨认方向,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发展,主要体现在:
1.采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是上课开始我进行两个游戏,复习了东南西北的方向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然后向学生进行了尊老敬老的教育。最后创设爱心小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的情景,不知怎样才能到达敬老院,请同学们帮助。引出路线图。
2.给了学生一个思考、交流的空间。《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的知识、思维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讲解去获得”。本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路线图,内容新,知识点多。为了充分体现新的教学思想,我出示课件后,让学生观察“看望老人”这一情境图,了解图上各种建筑物的相互位置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距离,然后让学生看图提数学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可真多。如书店的北面是什么?书店的东面是什么?小明家的北面是什么?敬老院的西面是什么?敬老院的东面是什么?小明家离敬老院有多远?小刚家离敬老院有多远?谁家离敬老院最远?谁家离敬老院最近???最后,我问:“看望老人后,他们怎样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这时课堂上又一次沸腾起来,大家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我请了几位学生说说看,他们个个都说得很好。这时,有位同学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说:“老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我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他说:“我发现去敬老院的路与回来的路方向相反,距离不变。”同学们听了,都觉得是这个理。我及时地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看望老人》教学反思10
这节课是在学会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是让学生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并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能描述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具体路线。
课上,我先出示了主题图,然后抛出问题,“小红要去敬老院应该怎么走?”对于学生来说这个问题并不难,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是“向西走”,我先对他们给出的方向给予肯定,接着继续抛出问题,“小红听了你们的话向西走,结果走到了邮局,谁知道为什么呢?”开始有同学说“走过头了”,有的同学说“没告诉小红走多远”,“那现在你们再看看地图,重新告诉小红,她应该怎么走,才能到敬老院呢?”很快就有人喊出来,“应该是向西走60米”。所以我们在描述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具体路线的时候,不仅要有方向,而且还有要距离,这样才能准确地到达我们要去目的地。
《看望老人》教学反思11
《看望老人》是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三课时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会了在操场以及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可以迅速找到其他三个方向。并且会看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在平面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看望老人》这一节课教学目标是过情境图辨认方向,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
一、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学校、去敬老院、邮递员送信等路线和方向,创设教学氛围,让学生既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认识到所学数学可用于生活。开课创设的情景把学生深深的吸引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二、在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的时候,我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先根据已有的路线图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学生来解答。再由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自己解答。这个过程,充分利用了已有的练习资源,学生进行了变式练习。同样也是处于充实课堂的考虑,在做完第一个课后练习的.基础上,我也是在原有的教学资源的里继续挖掘。把增加了一个问题,在商场的西侧建立一个停车场。那么,学生就要考虑在实际生活中在商场消费,在游乐场玩耍就要考虑修建一个停车场。这样数学与实际生活发生了联系。
三、探究新知时,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索、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这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会更丰富、更全面,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积极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时刻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当学生取得成功时,我及时给予评价。
当然,一节课中还有些不足之处:1、时间上安排有些欠妥,小组合作占用的时间太多,学生交流时间过长;2、对于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个平面图上方向的常识,有些学生掌握的还不是特别扎实。今后,我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让学生讨论的时候讨论的再充分一点,观察图的时候给的时间再充裕一点。
《看望老人》教学反思12
我上的是二年级数学《看望老人》,其目的是让学生感知方位,知道方向和距离后确定具体位置,通过上课后,我觉得有几点是比较满意的。
1、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学校、去敬老院、邮递员送信等路线和方向,创设教学氛围,让学生既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认识到所学数学可用于生活。在复习旧知识时运用问答歌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快的巩固复习了旧知识。开课时,精美的课件、创设的有趣情景把学生深深的吸引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这一节课整合了例题中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索、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这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会更丰富、更全面,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积极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3、在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的时候,我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先根据已有的路线图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学生来解答。再由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自己解答。这个过程,充分利用了已有的练习资源,学生进行了变式练习。个人完成,小组检查,教师投影上检查等。同样也是处于充实课堂的考虑,在做完第一个课后练习的基础上,我也是在原有的教学资源的`里继续挖掘。逐层增加问题,加大问题的难度。
4、在每一个练习之前,我都把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充分的观察题目。这样,每一个问题都是十分扎实的,学生有了充分理解题目的基础,那么对于自主练习就非常顺利了。
这节课也有很多我不满意的方面,比如我实际上课的时候就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语言不是特别精练,对于方向和行走路线的叙述不是非常流畅。我分析原因如下。
(1)在观察平面图时教师给的时间还是不是特别充裕,教师让学生自己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说的还不是特别充分。
(2)对于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个平面图上方向的常识,有些学生掌握的还不是特别扎实。
(3)课堂时间预设不够,没有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而且课堂达标检测也没有在课堂上及时完成。
(4)没有让同学们多说、多练习,一直是老师在说,学生没有充分展示的时间。
今后,我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让学生讨论的时候讨论的再充分一点,观察图的时候给的时间再充裕一点。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发言,让同学们多说、多练习,多向老教师学习,多讨教,学习他们的优秀教学经验,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看望老人》教学反思13
《看望老人》是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三课时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会了在操场以及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可以迅速找到其他三个方向。并且会看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在平面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看望老人》这一节课教学目标是过情境图辨认方向,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
1、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学校、去敬老院、邮递员送信等路线和方向,创设教学氛围,让学生既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认识到所学数学可用于生活。开课创设的情景把学生深深的吸引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在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的时候,我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先根据已有的路线图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学生来解答。再由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自己解答。这个过程,充分利用了已有的练习资源,学生进行了变式练习。同样也是处于充实课堂的考虑,在做完第一个课后练习的基础上,我也是在原有的教学资源的里继续挖掘。把增加了一个问题,在商场的西侧建立一个停车场。那么,学生就要考虑在实际生活中在商场消费,在游乐场玩耍就要考虑修建一个停车场。这样数学与实际生活发生了联系。
3、探究新知时,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索、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这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会更丰富、更全面,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积极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时刻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当学生取得成功时,我及时给予评价。
当然,一节课中还有些不足之处:1、时间上安排有些欠妥,小组合作占用的时间太多,学生交流时间过长;2、对于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个平面图上方向的常识,有些学生掌握的还不是特别扎实。今后,我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让学生讨论的时候讨论的再充分一点,观察图的时候给的时间再充裕一点。
【《看望老人》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老人与海》教学反思01-25
前后教学反思《前后》教学反思11-13
《孔乙己》教学反思 孔乙己 教学反思02-09
教学反思06-16
《》教学反思05-16
教学反思10-21
学前教学教学反思06-28
教学dtnl教学反思12-26
故事教学教学反思07-07
初中教学教学反思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