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24 02:55:5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15篇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1

  一、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随着宽带的普及上网也不再是一件难事,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网络熟悉、着迷。吸引他们的究竟是什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了解到原来是那些绚丽多姿、精彩纷呈的网页、精美新颖的图片和惟妙惟肖的动画。知道这些后,我尝试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将现教材中选修的Photoshop图像处理和安排在后面的网页制作两部分内容进行扩充、提前讲解。我们还为学生开设了一个Flash动画兴趣制作小组,为学生讲解动画制作方面的知识和基本技巧。这样同学们综合运用课上课下所学知识,用Photoshop制作图片、用Flash制作动画,在将其用于自己的网页中,做出的网页作品十分精彩。学生在学习和制作的过程中兴致浓厚都很积极认真。他们十分感慨没想到做网页也挺容易的。通过这次尝试性的实践,学生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现有教材中,程序设计内容被压缩到了很小的一部分,这是因为许多人都认为现在让学生学习编程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我觉得这种观点很片面,因为无论哪种计算机语言都以其极其丰富的内涵给学生提供了广博的思维空间。有时一个看似简单的程序,做起来却要费不少周折,包括分析、构思、画框图、写程序、调试、修整、优化、成功多个步骤。在整个过程中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会使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创造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程序设计有的由个人独立完成,有的则需几人合作完成,不论哪种在完成的过程中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沉着、冷静面对困难的态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者还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团队精神,这种能力与精神是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融入社会必须具备的素质。另外,程序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在此过程中其思维能力往往会得到跳跃式的提高。思维是能力的内核,能力是思维的外化和延伸,二者相辅相成。能力有了提高,不正是我们素质教育所期望的吗?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创新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教师的天职。在初中信息技术课Word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在掌握了对艺术字、文本框和图片的基本编辑方法后,要求能够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文档。书中给出的例子是“笑话”这个文档,实例很简单,也很呆板。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话,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不用说创造性了。但如果教师将这个例子变一变,在综合运用绘图工具将其改变形状、背景颜色,就会让学生眼前一亮。他们会想老师用的菱形,我可不可以用三角形、圆形,换一种颜色一定比老师做得好。此时,教师只要适当的'予以引导与鼓励,学生就会将自己的构思、创意表现出来。这样完成的练习才真正达到了练习的目的,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综合应用编辑方法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挥,看到自己作品后的成就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体味到学习的快乐。

  四、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信息技术课的课时毕竟有限,这些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一些应用软件的介绍不能过于细化,不能将某些专业人员深入运用这些软件时才能碰到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去挖掘探讨。但是,任何一个应用软件的功能都是强大的,也总会有学生对其产生特别的兴趣,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进一步学习。此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对学生的问题切忌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应引导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软件进行自学从而解决问题。正所谓“授人以鱼,未若授之以渔”吗?教师不必担心学生会中途放弃,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兴趣,就一定会主动研究学习的,所以教师只要适时的加以指导就足够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课学习的真谛,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它又是一门快速发展的技术。这对于一名教苑新兵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将不断探索、刻苦实践,在信息技术课的平台上做出新的贡献。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2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的期望,如何提高却是大家的困惑。由于学科不同,教学方法自然有差异,我仅谈谈对“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有效性”的一点感悟。

  一、 因材施教是关键。

  这里的“材”包括学生和教材。首先我们说说学生,由于家庭、小学教育及个人爱好等因素,造成学生信息素养差异较大,上课前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针对性地备课。其次我们说说教材,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造成教材内容经常跟实际使用脱节,而信息技术课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这就要求根据我们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作一些调整,以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而不是生搬硬套教材。

  二、 情境引入要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虽然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比较感兴趣,但要想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还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平铺直叙的引入往往使学生刚上课就开小差了。如果每堂课都能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景,课堂的有效性会有很大提高。例如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提一个能引起学生思考、回忆的问题,播放一段新颖的`动画等等,都可以是很好的引入方式,当然这些故事、问题、动画等都必须切合本堂课的主题,要能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引起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于情景引入的效果,有一次的课堂经历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在《走近因特网》这课,我用《三只小猪》的FLASH动画作为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认识掌握网络搜索技巧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学习的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时整个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都一眼不眨地盯着电脑屏幕,关注着三只小猪因为网络搜索水平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命运,最终整堂课的有效性得到很大提高。

  三、 任务设计要合理。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常用方法,通常是将教学任务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如果任务设计合理,就能使学生在解决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一个认知、情感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学习精神。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信息素养差异较大,这就要求我们最好采用分层任务教学的方法,设置符合各层次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封闭型任务和开放型任务让学生自由选择,使信息素养较差的同学可以通过完成封闭型任务产生成就感,避免因完不成相同任务而出现挫折感。而认知能力强、信息素养高的同学可以在完成封闭型任务的基础上再继续完成开放型任务,鼓励他们对所学知识作进一步的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从而提升综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四、课堂教学组织要有序

  组织好课堂,让整堂课有序而不死板,学生活泼而不混乱,需要预先设计好教学环节,对引入、讲授、提问、练习、总结、展示、评价等环节的时间、内容都要有准确的安排。无论是讲解还是演示,教师都要与学生互动起来,产生良好的氛围,控制好学生情绪和课堂节奏,避免教师坐着操作讲解,更忌讳有气无力地平淡讲述。

  五、总结评价要恰当

  总结评价作为信息素养的一部分,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高潮。评价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在学生互评前,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学生评价作品时大都只看作品本身,而很少关注同学完成作品的过程,往往会产生偏颇,打击部分同学的积极性,这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非常不利。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到别人的亮点和长处,尤其是在完成作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等等,学会多方位全面地进行评价。教师评价作为对学生评价的补充和总结一定要恰当,应着眼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以肯定性评价为主,指出学生的优点,即使学生最后的学习结果不够理想,也应鼓励其继续努力,并适当指出改进办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就感。对于老师评价的作用我深有感悟:我班上有位同学上课很专心,完成任务时也非常认真,就是完成的作品不理想,他自己对此很苦恼。为了鼓舞他学习的热情,我每次对他作品的评价总是给高分,并帮他分析问题所在。通过多次锻炼,他的信息素养有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得到了保护,课堂的有效性自然提高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创建和谐课堂,实施有效教学。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最精彩的课堂首先主角是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组织和激发下,思维火花四射!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3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与其他中学课程有所不同。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学科,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各方面的协调能力。作为一名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信息技术教师,我结合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反思。

  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我校注重学生的发展,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教学宗旨。一切为了学生,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有些学生对计算机还不太熟悉基本操作,因此在讲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有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讲授内容。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耐心的加以指导,如果总是大声斥责学生,甚至羞辱嘲笑学生,学生往往产生恐惧心理,厌学心理。所以上信息技术课时,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下,这样不但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真研究教材,实施分层次教学

  根据调查研究,我国的计算机正处于普及阶段,很多学生家里有计算机,但是也有个别学生从来没有过多的接触过计算机,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有的学生却因“吃不了”跟不上讲授内容而失去了信心。那么如何才让用最好的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本节课的内容呢?首先,我认为应该认真研究教材,精选内容,对较容易的知识点可粗略讲解,让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对难度较大的内容可化难为易,教师加强随堂指导,使学生听明白,做正确。其次,还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如果整堂课只讲理论不让他们动手,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对本节课的讲授内容也不能做到及时的应用。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注意难易结合,对学习接受程度不同的学生分别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其完成,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基本任务,另外布置较高层次的额外任务,让基础好的学生去完成,这样既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也可让接受能力好的学生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课一般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开始先由教师确定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讲解、演示或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再由教师点拨重点难点。有时,让学生上台操作,边操作边做解释,教师适当补充,这样的效果很好。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总是用同一种教学方法,而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不同接受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告诉学生如何操作不如让他们自己去学会操作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寻找正确的操作步骤,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操作实践能力。这样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自己未找到的操作步骤印象深刻,而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将会对其重点认真听取并加以记忆。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其在今后的各科学习中都大有益处。

  总之,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处处观察,多多留意,适当的调整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思路,让枯燥乏味的课程生动活跃起来,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4

  通过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我进行以下的教学反思。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过程。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环节的策划、安排并不等于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要善于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不但要引导学生把每节课的知识体系、脉络把握好,还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实践操作中对理论知识加以实践、验证。所以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注意以下方面:

  一、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学生学习的方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科学设计,根据微机室具体特点,我在课堂中进行了前后结合的形式组成小组。在小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学习风气,真正发挥小组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作用。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基储学习能力、性别等进行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补。教师要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尽量让学生自己做主张,在小组学习中形成齐心协力对付困难的合作风气,对于学困生,引导他们从集体中寻求帮助。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空间,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学习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二、多鼓励学生,学会欣赏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学会去赞赏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加以指导,如果总是大声斥责学生,甚至羞辱嘲笑学生,学生往往产生恐惧心理,厌学心理。所以上信息技术课时,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下,这样不但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精心处理教材,分层次教学

  初一的学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有时显得比较浮躁、缺乏耐心。这段时间以来,我总结出了学生的如下特点。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内,总要求他们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是很困难的。那么,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首先要研究教材,精选内容,对容易的知识点的讲解可粗略一些,让学生自学也未尝不可;对难度较大的内容要想办法化难为易,教师加强随堂指导,使学生听明白,做正确。其次,要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如果整一堂课只讲理论不让他们动手,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不

  集中。因此要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多动手,这样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在上机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注意难易结合,有时候采用同样的练习,基础好的学生由于认为太简单在操作的时候就粗心大意,而基础差的学生有时又认为太难做不出来,这样“一刀切”常常效果不佳。这时候布置不同的任务,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基本任务,另外布置较高层次的额外任务,让基础好的学生去完成,这样既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也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和知识技能。

  四、做好学科教学法制渗透

  为了培养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培养知法、懂法、用法的合格公民。在常规课堂中我还进行了法制教育,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我进行了具体法律渗透,效果还是可观的。

  以上点滴的反思,是通过教学活动摸索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坚持不懈的用新理念、新知识来不断的充实、完善自己,不断反思,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5

  本课是在学习了鼠标操作,还没有学习键盘操作学习之前的一节课,教材在本课中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更换桌面背景作为活动主题,一方面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持续高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更换桌面背景所涉及的“显示属性”对话框是一个选项丰富的典型对话框,使得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学会“对话框”的复杂操作。

  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对学情的分析,在本课的设计上把重点放在了如何设置桌面背景上,而难点则是通过“浏览”查找图片的方法。而对于“对话框”界面的基本要素的认识上,做到用什么学什么做什么,初步了解即可。

  在设计上,第一、导入部分让学生通过读课题自己去获取信息,明白本节课的任务,培养学生采集信息的能力,增强信息意识。然后再出示桌面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在新授课的过程中,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初步学会设置背景。首先我提出问题,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第一个目标,使学生接下来的自主学习是有的放矢的,并不是放羊。让学生从书中找出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从书中获取知识。然后请一到两个学生讲他们的操作方法,并把操作过程演示给其它同学看。对于掌握得好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果被得得肯定,同时加深了他们自己的学习印象;在他们总结、操作的同时,又帮助了一部分掌握得不是很到位的学生,使他们在同学的演示下,也能很快的掌握这个方法。之后,教师通过学生的演示又提出问题,问“在哪儿完成了桌面设置的?”引出了对显示属性对话框的了解。最后,出示光盘中小博士的设置演示课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安排学习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设置桌面背景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如何通过“浏览”方式选择背景。这一部分应该是对前面知识的一个提升,同时这也是一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环节。首先教师机上出示一幅卡通机器猫的图片作为桌面背景,让学生说说WINDOWS中有没有这张图片,自然过渡到也可以把存储在电脑里的精美图片作为桌面背景。怎么做呢?也是看书中小博士的话,引出“浏览”按钮,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使用方法,并为大家演示做法。教师再提出新的问题,就是“平铺”“居中”“拉伸”三种位置各是什么样的效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并总结。第三部分,是学生的练习部分。这里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操作要求,对于大部分学生,要求完成的任务是从图片文件夹中选出喜欢的图作为桌面背景。对于操作较快的.学生,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完成三种位置的设置,并能总结出来。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提出了怎和样把背景去掉,这儿其实又回到了教材中,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从书中找出答案。这里体现了分层设计的教学思想。我们在上课时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对于好的学生,一下子全操作好了,没事做了;而这时那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在那儿“研究”着。为了不让这部分好学生浪费时间。我给他们设计难度更高一点的学习目标,不但使他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的学习兴趣会更高。

  第三是巩固练习环节,一、把学校的照片作为桌面。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作为桌面背景,培养学生爱校的情感。二、选择设计了两幅把本班学生近期合唱和坐场时学生自己的照片做成的GIF的动画图片,让学生动手试试,看桌面背景会不会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这个环节,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因为有自己的照片使学习变得很主动。

  第四让学生完成本课评价表。

  第五进行课堂小结,并对学生使用电脑的道德方面进行渗透,让他们知道应该做一个文明的学习者。

  整节课在设计上流程清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在设计时注意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能详细讲解操作步骤,便于学生掌握各项基本操作。在图片的选择上能从学生兴趣出发,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图做为素材,使学生乐于学,主动去做。在学情上,也考虑到了分层教学;注重了教材和光盘的使用,培养学生学会运用书和光盘去学习的技能。在课堂中讲授练习时,能做到收放自如。在本课中我也注意到了以往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方面的不足,虽然做的还远远不够,但我还会在这方面继续努力改进的。

  不足之处:

  1、在初步设置背景这个环节中,板书应放在学生练习后总结时板书。

  2、在完成评价表的时候,学生自己为自己打了五星,我却草草而过,学生并不明白几颗星是怎么得的,教师应该接着问为什么能得星,学到了什么?这样更能体现出评价的效果。

  3、在通过“浏览”方式选择背景这一环节上,点击我的电脑E盘后选择图片时,最好能告诉学生使用“缩略图”的查看方式,让学生可以在选图时一目了然。这儿虽然不是本节课的内容,但在学习中,可以遵循“用什么学什么做什么”的原则。

  4、课堂上,可能个别学生还是没有关注到,有不注意听讲的现象。在以后的课中应注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6

  今天20xx年9月4号,我第二次站在了七年级教室的讲台上。回想起两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自己第一次登台讲课时的情景,仍旧历历在目。两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足可以影响一个人,改变一个人。今天,当我再次翻开两年前的教案,看到开篇的第一节反思日记时,心情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

  20xx年9月2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我站在三尺讲台上,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转眼几天过去了,才发现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课上得好一点,如何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并且能在喜欢的情况下,学好这门课,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结合我的第一次课,谈几点体会。

  一、对待学生要宽严相济,要把握好度。

  现在教学提倡以学生为本,重人文关怀,要求老师上课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但是有时候个人觉得还是要严肃一点。过于微笑对待学生会让他觉得这个老师特别随和特容易相处,那么在你的课堂上他就会目无纪律非常随便。周四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为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生更好相处,我提前了10分钟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和学生们聊关于信息技术、关于学习和生活,大家聊的都非常开心,然后伴着上课铃声开始上课。也许课前的聊天激起了学生讲话的兴趣,结果即使上课了他们还在下面一直说话。我面带微笑一连说了几次请大家安静,但是根本止不住学生说话的声音。看着他们那么可爱,也不忍心板着脸。后来我停顿了一小会,然后说,既然大家有话说,那么我请一位同学回答老师一个问题,教室这才安静下来。正因为有了这次经验和教训,所以当我上第二节课的时候,虽然也提前走进教室和学生聊学习和生活,但是我不在随意释放自己的情感,我都会时刻保持老师的身份。课堂上当学生触犯纪律的时候我会非常严厉,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也会微笑地表扬他。就这样第二次课要比第一次好多了。总之,我觉得在老师的身上严父和慈母都要有所体现,无论是严还是宽关键要把握好度,尽量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二、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考虑到信息技术课都是在下午,而午后学生可能多会犯困,为了帮助他们提起精神上课,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为上课前设计了一个小的游戏。可能游戏过于简单了,结果在实施的时候,我的学生竟然说“老师,你真幼稚”。呵呵,当时我觉得真是可笑,这个游戏是以前在大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的,都觉得很好玩。可是没想到把它用在我的学生身上,他们竟说我幼稚。看来真是有点低估我的学生了。今后在设计课前游戏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分析游戏的使用对象,尤其要考虑是否符合我的学生。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说,还会削减你在学生心中的魅力,威信扫地。

  三、灵活掌控课堂纪律的,能做到张弛有度。

  就我个人而言,还相差甚远。连续上了几次课,信息技术课的课堂纪律大都不是很好。我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说。纵使你把嗓子喊哑,他们保持不到两分钟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所以我想起以前王军老师提到的那个晕倒在讲台上的老师了,不过还好至少我的意识还是清醒的。想想自己上了那么多班,还是有一些班级的纪律非常好的。之所以纪律好,除了和班级本身建设有关还有其他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①第一节课教学重点之一是师生生生相互了解,如果让学生一个一个都站起来介绍的话,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学生在介绍自己之后,开始搞小动作导致课堂纪律不好。因此我在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求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要保证自己的声音能够让最后一排的同学听到,学生答完之后,我会不经意找另外一个同学重复;其次我事先准备了几个能够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问题,让他们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说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使他们能够深入思考而不是流于表面化简单说自己叫什么,同时也便于老师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接着为了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不仅让学生介绍自己还要介绍所在的小组;最后我让学生介绍的时候没有按照次序,而是任意抽几个小组。

  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准备了两个小的视频。但是,在观看视频之前我首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这样学生在看视频的时候,注意力就会非常集中;③答的比较好的学生我会当即表扬,同时让全班同学鼓掌表示鼓励等等。而答的'不是很正确的同学,我会适当引导和完善,会用眼神和微笑来鼓励他们。通过采用这些方式,教学效果明显要好一些。

  四、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能力。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拥有真正的主动权,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在信息技术课上,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组的四个成员分别赋予了小组长、技术员、记录员和汇报员的职责,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一些活动。使得学生在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后,也能掌握需要接受的知识。我在让小组展开讨论的时候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强而且他们讨论的结果非常好,有时候我让汇报员汇报本组成果的时候,汇报员敏捷的思维,流利的表达都让我望尘莫及,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开展小组讨论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①学生讨论的声音非常大,他们都很活跃,都想说。这个时候课堂的纪律显得有点乱。在这个时候如何维持课堂纪律值得学习和思考。

  ②小组代表在汇报本组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只顾讨论本小组的问题并没有注意听。如何让学生都能够注意听呢?

  通过第一次课,师生、生生相互介绍,了解彼此,联络师生感情;学生们接受来自老师的课堂规则的有关信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收集了学生有关信息技术基本情况的信息;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很浓厚,有学习好信息技术的信心和决心。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优点在于问题驱动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表扬和鼓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小组讨论学习方式,增强了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存在的不足是对待学生宽严相济,没有把握好度;设计的教学游戏过于简单,低估了学生的基本情况;维持课堂纪律经验不足,导致上课的时候纪律有点乱。基于此,尚需改进的策略:多思考,多总结经验和教训;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组织课堂以及如何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7

  周二参加了巴南区的信息技术赛课,课虽然完了,但我的学习还没有完。我的教学生涯还在继续。在这次赛课过程中有无数的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种收获,一次学习,一次进步。

  这次进行赛课既有成功的地方,当然也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结合这次赛课的全过程,以及自己的进步,自己也静下心来,对整个赛课过程进行一次总结、反思、以促进自己成长。

  这次赛课,虽然心中还有一些想法,但已经成为过去。我没有办法去改变过去,但是我有能力去改变明天。通过这次赛课,我总是在不停的问我自己:“你进步了吗?你成长了吗?如果成长了,你又成长了多少?你反思了吗?”这些问题总是在我脑海里不停的浮现。当然,这次赛课,也暴露出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该怎么去面对这些问题,并能逐一的克服、解决这是我想得比较多的。通过这次赛课,总结如下:

  一、重新认识自己。

  我能做什么,我做了什么。因为我不知道,所以我自以为什么都懂了,因为自以为什么都懂了,所以才不知道该怎么去努力。这次赛课,恰恰给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我重重的一击。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定位自己。说实话,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去否定自己过去的很多,要改变自己的一些观点,一些方法,这也就意味着自己过去做的一些事情、做事的方法是不对的,至少是有问题的'。一个人最难做的就是否定自己的过去,因此相信这是很多人教不愿意去面对的。但是只能敢于面对,一定是一个成长的新起点。

  二、学会放低自己。

  可常听别人说,年轻人出来要多多请教,不要清高,自以为是。要学会放低自己。原来对这些话,有些爱听不听,也有些反感。但在现在,我对这些很朴实的话有了新的诠释,通过这些改变,或多或少的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东西,其实每一个人的成在就有他成在的理由,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虚心向别人请教,不是丢自己的脸,而是在用最好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里强大自己。

  三、经验与理论结合的重要性。

  初出道者,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如经验不足,课堂应变能力相比来说要差一些。遇到一些问题还是不能及时解决。理论与经验脱节,不能将理论更好的运用在课堂上,当然也就看不到经验在课堂上是理论的个体应用,当自己还不能提升到这样的高度时,就只能通过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总结,才能更好的学以致用。

  四、研究团队的重要性。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就意味着团队的力量是很重要的。因此,一个人的成长,将带动一个团队的成长。没有一个优秀的团队,个人的成长也将放慢脚步。

  五、学生观得以改变。

  以前上不好一节课总是认为学生不行,是学生不好,其实现在想来真的好笑,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同样对于枯燥无味的课堂毫无兴趣。因此课堂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合理引导,才是吸引学生的真道理。这次团队的研究,还让我在上课时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以前我关注的是学生是否守纪律,作业完成情况怎么样,现在我逐渐的转向关注怎样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生长的意义,是怎么体现学生主体性的。

  六、教师知识面的广度与深度和老师基本功对教师的重要性。

  以前,总觉得学生是一个一个的笨,很简单的知识教不懂。殊不知,学生现在获到知识的渠道很多很广,每一个人的关注点不一样,各有所长。因此只有教师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上课才能信手拈来,很自然。现在上课,我不会再找学生的瑕疵,有问题,先反思自己。教师的基本功对于一个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次赛课,普通话,教姿、教态、课堂应变能力等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因为这次课,才会发现自己,认准自己。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相信这是绝对的真理。在这次赛课过程中,我可以毫无疑问的说,我在我尽力落实这个教案,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我的收获也不少。至少现在我可以肯定的说,我该从何入手读教材,我该怎么去写出一个像样的教案,从那些方面来发现教案的闪光点,可以自己独立的去提炼一些思想,我想这是这次赛课的最大收获。因此,这个结果现在对我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最有意义的是我在这个过程我学到了些什么,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改进。

  曾听说“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比推翻一个王朝还难”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充分尊重一个的观点,不要轻易去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尊重,这也是赛课的一种收获。

  因为年轻,所以会有失败,有无耐,有无知,有思想。也正因为年轻,所以才经得起失败,能自己主动的去改变自己、强大自己。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鼓励、指导学生检验信息,获得信息,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

  1、倾注爱心,培养学习兴趣

  2、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面带微笑使学生的心情放松、消除紧张,也不仅仅是自然地运用语言来组织教学,通过视觉交流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赞许地点头、恰当的表扬、肯定的`眼光、得体的手势等都有会给学生以愉快的鼓励。教师爱学生并充分信任他们、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他们也就会信赖老师,就会积极地参加到学习当中。

  3、进行正确的引导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在教学中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及各章节知识的具体目的、任务和要求,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的作用及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占的地位。通过生动、具体、感染力强烈的学习需要,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生活在信息时代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把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新奇感转发转移到学习上来。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教学中教师要把全体学生的情况,要处理好和学习的关系,特别要抓好学生那种群体的“两头”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在和谐的气氛完成教学任务。<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9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蓬蓬勃勃地开展开了,从实验的情况来看,要搞好课改,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就给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近几年的工作时间里,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换新的教育思想,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才能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科的课程改革。

  关键字:教学改革,课程安排,评价体系,误区

  一.建立新型的教学环境,构建教学模式

  要进行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关键。作为一名教师应要求自己把着眼点放在科学方法论、教育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做结论的方法以及分析综合事实的能力培养上面。要减少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时间,增加学生自学的内容和时间。在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通过研讨,促进学生对规律性知识的掌握。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启发、点拨、诱导、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要打破以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育人的教学观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观。在教学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和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使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在这里还不得不提出当遇到差生时,千万不要厌恶,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要草草了事,要知道自己正在实行的教学改革呢!

  二.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加强管理和领导

  要认真组织和实施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信息技术课改的跨越式发展。要提高认识,进一步把课程改革推向深入,严格规范教材选用行为,严禁使用未经国家审查通过的教材,更不得直接使用境外教材。加大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支持进一步完善新课程推广机制,广泛开展交流活动,组织开展评选表彰先进学校和教师活动,及时宣传报道实施新课程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推广新课程的良好氛围。

  三.要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安排课时

  课程设置为“多起点”模式: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基础的学习者,采用不同内容、不同难度、不同要求的教材进行学习。对于难以避免的部分重叠内容,必须改变其教学难度、广度、深度,并形成梯级层次。初中阶段应以独立研究、探索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较差,硬件水平跟不上,对大型通用软件和网络信息的处理将是困难的,不能适应网络化、交互式学习,课程考虑安排计算机基本原理和程序设计等内容,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不高的应用软件的课程。

  四.信息课程在评价体系上,由注重甄别和选拔转变为注重激励,关注过程

  《标准》在评价建议中贯穿着评价观念的转变。强调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课程评价应由注重甄别和选拔转变为注重激励和过程。这样的评价体系应做到评价目标多维性,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方法多样性,评价结果激励性。

  五.在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误区和改进的方法

  1、要克服教学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误区

  这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师生观。我们的教学过程,总是只把结论告诉学生,很少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很少重视过程。过去有一个教学原则叫“精讲多练”,但讲到了什么程度才叫精,是讲少点才叫精,还是越细越精?多练,练到什么程度才算好呢?过去我们讲:“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现在行吗?如今,报纸、杂志和网上都有很多很多的信息,老师有一桶水够不够?学生都在信息海洋里面“冲浪”,我们教师要跟着学生一起“冲浪”才行。很多的观念都是要转变,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教育的原则,重新审视教师的作用。现在的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仍然要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学习,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和学习策略;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处理信息的方法,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传授出去,我们要改变教学原则叫“优讲优练”。

  2、教学设计误区

  在教学设计中着重统一的学习

  要求、统一的学习内容,没有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层次性、独立性。因各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不一样,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很大,以及在一个教学班内学生基础知识普遍存在两极分化的事实。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适当进行分层、分段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布置不同深度的练习。

  3、信息环境的互动的误区

  荧屏取代了课本,忽视课本的作用。上课时,老师一直坐在教师机前通过计算机与同学进行交流,缺少了师生间的面对面的交流。还是应该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加上一定的肢体语言和眼神,不要让课件代替了教案。

  4.热闹的课堂过于形式化

  “将课改理念融入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授课老师想着,听课老师也惦记着,于是课堂上各种花样层出不穷。很多时候,我们舍本求末,只注重形式,课堂是热闹了,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尽人意;学生的语言表达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不扎实;更为严重的是开放的教学空间助长了学生涣散、松懈的纪律观,这对教学和学生管理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然而,很多教师都把它当成了课改后的教学模式,这样反而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校计算机教学条件的改善,信息技术教学也会不断地发展。我也会不断的探索、研究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新型的教学方法,让这朵信息技术教育之花在祖国的大地上开得更加灿烂。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10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自己探索一些工具及软件的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采取“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学生在使用一些工具时,一开始老师就故意留一些在操作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不讲解,而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要用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教材,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最后解决实际操作问题,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会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时,老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窗口的基本组成,并学会了窗口的最小化、化、关闭。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11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孩子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一、重组教材激发兴趣。

  在中低年级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符合儿童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内容——《用计算机画图》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学生玩玩“扫雷”、“纸牌”等益智教学游戏,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学校的多媒体展示系统,将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学楼一楼电视屏幕上播放,学生们顿时沸腾起来,纷纷举手询问,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一些简单而美观的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终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针对学情化繁为简。

  给中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学生刚刚认识键盘上的字母,却不熟练,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比较好。

  三、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如果仅仅口头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单纯讲解。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12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信息技术课课本的价值量低了些,学生计算机水平普遍都比较高,如果再围绕书本讲解,学生不但会抵制,更耽误后续课程的进度,如何设计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持并提高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涨,他们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总幻想有一天能熟练的驾驭计算机、能制作出精美的动画、能设计出漂亮的游戏、能控制自己创建的游戏角色……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至用,久而久之,其操作水平就会上一个新台阶。七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学生操作量大,一周仅有两次课,这就要求课堂讲解时间不能太长,多留些时间让学生上机练习,每次授完新课后给每个学生下发一定的练习题,练习范围就是本堂课所讲授的内容,学生按照老师给定的题目针对性练习,教师再个别辅导,当然学生对于知识点模糊的地方也比较多,老师可以安排每组的小组长担任辅导员,同桌讨论等形式,完成课堂练习。

  二、 任务驱动式教学,一改枯燥的课堂

  新授课中,教师如果一味的注重理论的讲解,学生在十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就会走神,所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集中精神配合老师共同探讨新知识。如在讲解WORD软件中绘制表格的第一课,教师可以拿出象棋棋盘图片,让学生数出棋盘的行与列,再介绍如何将单元格调整为正方形以便放棋子,如何来画棋子,美化表格,接着就让学生完成棋盘表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会发现画棋子很费时,这时老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技巧,再来演示如何“投机取巧”,此时学生似乎一切恍然大悟,接下来的制作过程就方便高效的多了。

  三、老师教以引导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实要让学生真正上好信息技术课,老师就必须充当好一个导学者的'角色,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区分好与坏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能因为老师的导向而埋没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课堂当中来,让学生知识信息化时代的两面性,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至用。作为专业老师,更应该要让学生知道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真正让学生成为具有高品质的人。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13

  时间过得很快,几天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已经结束,可我的内心却是百感交集。

  我上的是七年级的《EXcEL数据求和》,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省级比赛。我很荣幸能够代表XX参赛,内心有点小小的欣慰,却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压力。全省22个选手,听说其中还有曾经参加国家赛的选手,压力真是无比的巨大。我时常安慰自己:没关系,XX地区信息技术发展比较好,但其他地区的选手或许和我一样,不管怎样每参加一次活动,也会有不同的收获,就当是锻炼自己。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来钻研教材、观看视频、琢磨教案……。由于条件的限制,我后来试了一节课,之后大家给我提供了宝贵意见,同时也得到他们的鼓励。

  12日下午,我的课终于上完了,可课后我发现上的并不是很理想,我竟然犯了不该犯的错误:①本来导入的时候是有声音的,我没有检查一下PPT,播放的时候没有声音;②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在课前没有好好看一下学生的机子,有的学生机没有收到下发的文件,耽误了我不少的时间,以致于没有详细的讲解函数,草草一句话带过;③课堂的应变能力不好,前面用了大量的时间,后面的练习可以不用做,特别是用公式来求水费的多少,应该先总结和评价,有时间再回过头来做练习。在这里犯下了这么多的失误,这多多少少给我留下了遗憾。

  我觉得不管是上课还是听课,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下午听了于老师的评价,知道很多东西自己是没有想到的,比如国兴中学岑老师的课,从导入到结束用的`都是同一组数据,环环相扣,非常好。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就想起,为什么我上课的时候不先播放一段威马逊的视频,给出一组受灾的数据,一直使用在课中呢?这样的效果不是更好吗?

  虽然课上的不是很理想,但也是教学成长中一次宝贝的机会,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胆识,提高了教学认识,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此次活动,我也得到了一些感悟:坚持总有希望;好的课也需要多研讨;只要自信与努力并存,才能走得更好。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14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教育也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性转折。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也将在信息技术的强烈冲击下,在教育目标、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乃至教学评价等方面产生重要改变。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反思教育信息化多年来的发展历程,硬件和软件资源投入逐年增加。有了好的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和优质教育资源,如果束之高阁,得不到有效利用,这些设施和资源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要想使这些宝贵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就要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培训教师是关键

  我们认为,教师在信息技术培训中,应当是培训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既要充分了解教师目前工作的难点和未来工作的需求,也应从教师发展出发,体现教师的个性化和专业化需求,进而确定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尤其是教师下载优秀资源,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方面加强学习让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绽放光彩。

  二、资源积累很重要

  我们要结合各自的实际需要,认真做好教育资源筛选、下载、存储、分类和应用工作,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为本校资源库建设服务,为我们的教与学服务。

  此外,我们要求认真做好对国家免费提供的教育资源的下载、存储和应用工作,并加大了对基础教育资源库、同步课堂、卫星数据资源建设力度,加快了资源征集、引进、评审与整合的工作速度,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网、教育电视台和教育网站每天免费播发大量教育资源。

  我们要结合教学实际,采取重点攻关、合作攻关等办法集中力量自主开发教育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来源的多样化。

  三、学科整合是基础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学科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必须依赖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程度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成效。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15

  这节课是学习的第六课,如何设置图片的背景色与画笔的颜色,以及学习如何在封闭区域进行颜色的填充。三条命令,其中前二条命令可以通过工具栏来进行设置,第三条命令就是一个简单的单词FILL。三条命令的讲解并不需要太长时间。命令讲解完成之后就开始画二个图形,一个是红旗,另一个是先画一个红色的.矩形,然后在里面用黄色画一个100。

  每个班能够独立完成的基本没有,通过教师提示画出来的有二三个。大多数学生只是打开LOGO,然后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向下做了,还有几个学生学习了如何设置背景之后非常开心,将背景设置成红色然后去画红旗。也有部分同学将背景设置成红色去在里面用黄色画100,经过我多次提醒,最后还可以发现有几个同学是这样设置的。对他们的这种行为我是痛苦得没有办法。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学生在课后根本就没有去进行复习与练习,所以他们很多命令还记不住,导致画图的时候不知道使用哪条命令来执行;第三个原因要从自我来找了,其实我已经告诉学生LOGO软件我已经放在博客中了,另外还有个学生说发的光盘中也有这个软件,我提醒过几次学生,但他们并没有在家里面进行学习。如何充分的利用课堂中的四十分钟时间来让学生学好这些内容,老师的担子太重。而完全放任学生就这样做不是我的风格,我并不想做一个误人子弟的教师。

  以后的课堂中只能够更加多的督促学习进行学习与练习了,讲道理吧,只怕他们的道理比我的还足。尽力而为了!苦笑中!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09-16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07-09

信息技术课后教学反思12-29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反思05-15

信息技术课课后教学反思11-29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反思05-23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08-31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06-12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15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