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愚公移山》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
《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最有意思的要数愚公与智叟“孰智孰愚”的讨论了。前一天作业学生思考,课堂上我就放手让学生去谈,学生谈出了很多精彩的见解。
愚公智叟到底谁更聪明?学生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自然莫衷一是。有站在“愚公”方阵的,有赞赏“智叟”的,且似乎都有理有据。面对学生的这种不可开交的认真,我清醒的认识到在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所在,即在这篇文章中“评价智慧与否的标准应当是什么”。
首先在他们略显零乱的回答中梳理归纳出思维的脉络,然后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升思维的.品质。
愚公面对的问题是大山的横亘,出行受到阻碍要绕远路。那么问题的核心就是谁的看法有助于解决问题。
智叟的话看似有理,但实际上回避了问题,是毫无建设性的意见,无益于问题的解决,遇到问题不能解决,恐怕很难称得上是智慧的。如果不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退而求其次,能够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也还可以称得上智慧。但是我们分析智叟的话语,智叟的议论从“能力薄弱”和“焉置土石”两个方面来展开,而这个问题在之前愚公的妻子早就提过了,且如出一辙,智叟的话语无非是拾人牙慧,并无过人的见识。如果这也叫“智”,那么愚公的妻子就应该被成为“智妪”了,这显然是荒唐的!
本节课抓住“是否有利于解决问题”这一点来评价智慧和愚笨,思路就比较清晰,问题也比较容易讲清楚,学生的思考也能上一个台阶。我认为这正是本课最有挑战性的地方,这点讲透,生领悟了。再提到小智小愚、大智大愚、愚不可及、大智若愚等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智和愚的辩证思考,让学生体悟到除了现代科学能够测算的所谓智商,智和愚还包含了很多文化的哲学的因素,并非能够孤立片面的看待评价的。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2
一、素颜课堂,朴素无华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特别渴望自己的语文课能上得很美。因此每遇公开课、评比课,总
喜欢将大量时间花在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寻找课外资料上,总想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而获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可结果经常是“华而不实”。听了《愚公移山》一课,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美。
如此大的场面,朴实得没有一页课外资料,没有一张幻灯片,没有一丝旁逸斜出,只有语文。称其为“素颜”课堂,一点也不为过。
与愚公年纪相仿的钱梦龙老师从自身年龄导入课堂,进入文本。一切都是那么朴实、自然。可细细想来,“猜猜我今年几岁?和愚公差不多”,看似浅浅的一问,实则精巧至极。学生的思维之花由此绽放。当学生知道眼前这个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语公”与课本中的“老愚公”都是“年且九十”时,内心沸腾着,敬佩着。这一问拉开了课堂教学的精彩序幕,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舒缓了学生的紧张情绪;这一问也自然地引出了文中的“且”字,领着学生开始进入文本,唤起学生对文本、文字的敬畏之情。记得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任玲老师曾说过:“我必须用自己的课堂让学生有敬畏之心——敬畏文字,敬畏语文。”
钱梦龙老师看似寻常却匠心独具的导入走进了“孩子们”,走近了文字。“愚公要移的是哪两座山?”“大吗?”“是方的吗?”“参加移山的有多少人?”在钱老不疾不徐、层层深入地追问下,学生走进了文字。
这十分钟的课堂里,教师“导”得朴素,“引”得朴素,学生却是那么轻松、开心。语文课的美尽在那一导、一引、一品、一笑中了。
二、素练课堂,训练有素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钱梦龙老师在《教师的价值》一书中也提出“学生要学会阅读,学会写作,就要靠实实在在的阅读训练。”钱老还对“训练”作了这样的解释:从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关系看,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学生又是不成熟的学习者,还离不开教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于是形成了教学中教师“导”、学生“学”这样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训练”。
纵观《愚公移山》一课,三位老师始终以“训练”为主线。钱梦龙老师让学生找愚公年龄时,学生找到了“年且九十”,但理解却是“九十”。这可见在课堂伊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性不高,或者说他们没有细读文本的习惯,但在钱梦龙老师有序的引导与训练中渐入佳境。
肖培东老师的“续课”,重心落在对愚公妻子和河曲智叟的语言描写的`反复揣摩、品味中,肖老师领着学生穿梭于文字中,钻到文本的语言深处,也钻到愚公妻子与智叟的内心深处,细致体会两人的不同态度,更钻入了学生的思想深处,让学生体会到原来文言文阅读还可以这么有意思。只要学生力所能及,答案就决不“抛给”,这让我想起了孙绍振先生曾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老师“轻拢慢捻抹复挑”般的引导,使课堂的生成显得那么自然,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浸润在每一处教学细节中。“读”是肖老师续课中又一个主要的语文训练活动。无论是个别读或者齐读,读一共出现了十余次。正是在这样的反复品读与揣摩中,学生一步步走向课文深处。
张志公先生曾说:“所谓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带着学生在文章中进进出出走它几个来回。”如果说肖培东老师带着学生走向了文本深处,是“进”。那么黄厚江老师则是引着学生先“进”后“出”,在朴素的语文训练中走向了语文深处。用一个“曾”字串起了愚公妻子、智叟以及愚公本人面对“移山”一事的态度,学生在文本中漫溯。而在讨论作者的写作意图时已经包含了“出”。黄老师让学生讨论:“若干年之后,三人又遇愚公会说些什么?”这一语文训练活动引着学生跳出文本,却又要立足本文进行深入思考。在黄老师的循循善诱中,学生撑一支语言的长蒿,向语文更深处漫溯。
三位老师的教学紧扣文本语言,不旁逸斜出。这种以语言为核心的教学活动才是真正的语文活动。教学方法简简单单,教学活动实实在在,可见三位教师驾驭文本、驾驭课堂的深厚功力!
三、素情课堂,怀真抱素
在三位知名特级教师的课上,教师、学生、文本,接洽巧妙,不着痕迹,各具风格,浑然天成。不仅如此,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在语言文字的王国里自由地探索,在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快乐地发现,固有的灵性得以显现,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课堂里洋溢着生命的激情。激情背后是三代语文人对文字的痴迷与挚爱,对经典的痴迷与挚爱,对语文教育事业的痴迷与挚爱。他们用深厚的底蕴,滋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这就是一个语文教师拥有的美好情怀。情怀,体现在一个个教学细节中,钱梦龙老师自比愚公,亲切和蔼;肖培东老师以读促思,灵动和谐;黄厚江老师注重体验,轻松幽默。他们领着学生滴水穿石读《愚公移山》,深挖细品思经典,让年轻的生命领略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秘诀。好的语文课堂,正是带着这样一份情怀,用热情去感染热情,用趣味去提升趣味,用智慧去开启智慧。
一堂《愚公移山》,让我们感受了一个个真实而又鲜活、可爱而又可敬的长者,领略了一代代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探索者的教学风采。他们用纯真朴实而又特色鲜明的课堂在诠释他们的语文教育理想与情怀。
如此朴素,却又绚烂至极!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3
九年级的最后一篇文言文了,我希望给学生一个圆满的结局。让优等生有学习文言文的后续能力,让中等生爱上文言文,让后进生不讨厌文言文。
以往教学文言文我都习惯先疏通文意,再分析文章内容。翻译时学生先自己翻译,老师投影上显出重点字词,学生做笔记,再抽学生逐句翻译。这个班是我这学期新接的班级,他们习惯了老师投影重点词语,他们记笔记。甚至有时如果你的重点词语少了,他们还不习惯,我佩服之前的老师培养他们记笔记的习惯很好,但我又觉得满篇的重点词语,还有重点吗?如果是长文章就一边翻译一边理解内容,逐段进行,可那样文章又缺乏了整体感,显得支离破碎。记得上《陈涉世家》一个周,自己都快吐了,何况学生,他们多烦,还指望他们喜欢文言文?总之,文言文在翻译上费时多,可一旦考试,学生在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方面仍然问题多多。文言文一直是不能言说的伤。我一直纠结,一直思考是否有个新路子。
听了君姐的讲座《一路修行讲语文》,看了君姐《青春课堂》、《王君讲语文》等,君姐多次提到《狼》一课的教学颇受钱梦龙老先生《愚公移山》的影响,于是拜读了君姐《狼》的教学实录,又搜索到钱老先生的《愚公移山》的教学实录,于是有了一些启发,有了一些尝试。
第一课时我让学生自由朗读、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分人物角色读,熟读了以后,让学生自己结合课下注释先翻译,翻译时做批注勾画,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接着又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疑惑。在巡视过程中也有学生不时问我问题,我也会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比如有一个小组有个学生问到:“面山而居”的“而”字怎么理解,于是我引导他先理解这句话的大意,他明白“而”字不翻译,那么是什么用法了?我进一步引导他“面山”表明了愚公居住的?生答:“地方。”“我知道了,表修饰。”这时我分明看到学生兴奋的表情。当学生们小组交流完了后,我让学生把自己还有拿不准的疑惑在全班提问,生生互答,或生问师答,最后我又问学生。通过多重对话掌握词意、句意。我感觉这样比抽学生一句句翻译更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帮助他们记忆。
第二课时,我以听写和口答的形式强调两三个重点词语,我抽了两个平时懒惰的学生黑板上听写“始龀”,其余学生在下面写。其中有个学生没写对,我就让他下去抄写五遍,交给组长检查。又抽查了“箕畚”、“厝”的意思,翻译“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再次强化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接着从标题入手分析文章内容,并将词句理解融入其中。我设计了几个问题:(1)愚公年龄如何?(2)移的是什么山?(3)移山到哪里?(4)大家伙支持吗?(5)哪些人参与移山?(6)移山的周期怎样?(7)有人反对吗?(8)移山的结果。
我是这样操作的,先问学生愚公的年龄,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有说“年且九十”,有说“将近九十”,我又追问了一句“且”是什么意思?抽生答:“将近”。那么短短的四个字写出了“愚公?”“年龄大,力气小,能力不足。”接着问学生移的什么山?“太行、王屋二山”“山是怎样的”“方七百里,高万仞”师问:“方是什么意思”生答“面积,方圆”,“万仞”“很高”,“保留,不用换算为现代单位更符合原文的表达效果”生说“夸张”,师问“这两句写出了山?”生答“又高又大”,师问:“有什么意味”,生答:“困难艰巨”。这样将词句意和文章内容紧密结合了,学生不会觉得那么枯燥。
这只是该堂课的一个小点。我认为这堂课的亮点在于品析愚公妻和智叟这两个人物上。依次学习了上面提到的前六个问题后,我问学生有人反对移山吗?生答“有”,师问“谁”。有人答“愚公妻”(这样的答的学生只是按照课文顺序,没有动脑筋),有人答“智叟”。我让学生从文中找依据证明自己的理解。很多学生找到“献疑”、“笑而止之”,是谁反对就不言而喻了。接着我让学生找到愚公妻和智叟话自由朗读,体会两人语言的异同;抽学生翻译句子,进一步加强语句的理解。再让学生分析这两个人物说话的语气,进一步分析人物的态度;学生对人物形象有把握了,再让女同学读愚公妻的话,男同学读智叟的话,又单独抽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无论读者还是听者都能体会到愚公妻的关切担忧,智叟的嘲笑讥讽。在朗朗的书声中,结束了这堂课。
下课后,有同学到办公室来问我:“老师,明天还要分角色朗读课文吗?”我说:“你想读?”,生点了点头。我说:“好啊!”要知道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他们都习惯全班齐读,自由朗读就是鸦雀无声,如果是个别朗读,嘴里都说着别人的名字。看到学生们这样的表现,我的内心是喜悦的。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一堂好的课是让学生课前有期待,课中有享受,课后有回味。”
第三课时,我又从检查词句入手。“贵阳”这个地名的来历,让学生巩固“阳”、“阴”的.意思。转入到内容分析。愚公妻和智叟话很相似,可我们却从中读出了两人不同的态度,我们要善于抓语言的变化。再引导分析“跳往助之”的“跳”这一细节的效果。小孩与愚公对比,那么小孩这一形象对于愚公这一形象起什么作用?重点放在愚公与智叟的比较上。方法类似分析愚公妻和智叟,抽学生朗读翻译愚公说的话、智叟说的话,顺理成章体会到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两个人物形象自然理出来了。故事的寓意也领会了。再探究神话的结尾,拓展“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不用人力,甚至也可以采用搬家的方法了,还需不需要发扬愚公精神?”学生谈得积极踊跃,还意犹未竟,有学生说:“这篇文章学完了?”
这篇文章之所以学完后学生还有回味,我想主要成功之处在于将文章内容和词句翻译自然结合,朗读到位。特别是两组语言,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自己领会。本文教学原计划两课时完成的,结果用了三课时是不是费时太多了?假如第一课时答疑解惑时间安排紧凑些,第二课时着重品读愚公妻与智叟的语言、愚公与智叟的对话,这样是否课堂严谨、重点更突出。但是看着学生课堂上积极踊跃的样子,我实在不忍心打断他们的兴致。
课堂总是遗憾的,但我愿追求即使是不完美的创新,也不要固步自封。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4
《愚公移山》是苏教版9年级下的一篇文言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通过精彩的语言描写展现鲜明的人物形象的特色。2.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并结合学校课改设计了“回看导入”、“精讲精练”、“直击中考”三个部分。
“回看导入”部分,我设计学生阅读一段关于《列子》的评论性文章。并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搜集有效的信息,归纳《列子》这本书在写作艺术上的写作特点。这个设计,有意考察了学生归纳要点的.能力(此为中考的一个考点)。并且由学生总结出“结构完整、描写精彩生动,形象鲜明、含义深刻”后,顺利的回看上课,并引出本课学习的内容“学习本文精彩生动的描写,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理解寓言深刻的含义。”
“精讲精练”部分。我主要设计了一个活动: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觉得精彩的正面描写愚公、其妻、智叟的词句,分析人物的形象。(要求:抓住关键字词、修辞手法、句式等,圈点批注。)这一部分,学生配合得非常好,因为是公开课,学生们课前认真做了预习,课上平时不太举手发言的学生,也积极表现自己。学生们从开始积极思考,圈点批注。到积极回答问题,补充他人的不足。到自己做出了总结归纳:1、运用修辞手法(夸张、顶真、反问),语言描写也能生动鲜明的展现人物形象。2、因为遣词造句(用词、称呼、句式)的不同能很好展现了不同的心理和情感。并归纳出了三个主要人物的形象。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流畅,学生参与范围广,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其间也有不足之处:由于我仍然存在紧张心理,不能很好的在学生答题时及时把握他们的闪光点,而一味将他们引入预先设计的窠臼,整个课堂活跃却有失灵动。于此同时,为了追求板书的工整,我有意将“精彩的描写”和“鲜明的形象”分开归纳。而这两者,本应是和谐统一的,此处是一败笔。最后在理解了愚公形象后,总结寓意。这部分其实可以在上课时完成,更加统一。
“直击中考”部分,我选择了20xx年的两道中考题作为课堂练习:1,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2.比较文中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的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之处。在学生完成的期间,我走下课堂个别指导,并请学生起来回答。让其他学生总结他们回答的得分与失分。最后一同总结答题思路。切实切中中考。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5
《课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上,我采取了下面的教学策略,力求在实践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锻炼学生的语言和表达,为学生对文本的个性体验创造平台。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朗读全文,重点朗读妻子、智叟和愚公的对话。同时抓住文中关键词语,用文中的词语教会学生理解词语,用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通过词语的理解对文章进行分析。贯穿整节课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学好寓言故事。因为现在课标都在引领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教给孩子什么,让孩子学会什么,当拿到这节课时我在想怎样把这节课诠释得更好,首先我把“方法的指导”作为第一要点,在课上要让孩子学会学习寓言的方法,但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做得不是太好。
但值得自豪的是:
1、词语教学策略的方法指导:抓重点字,重点词语的教学,引领学生学习,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例如:通过词语想象画面,通过想象画面方式来理解词语,再通过抓住关键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通过关键词语分析理解课文,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这个方法在我多年的课堂实践中还是有一定的收获。
2、寓言学习方法的指导:寓言的学习是一条主线,在方法的总结和运用上孩子们有了初步的.认识,我想在今后的学习中孩子们会很受益的,真正达到了授之予渔。
3、个性化朗读教学策略指导: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也是学生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所以,要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提炼,综合表达能力。本节课我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抓住重点词语,重点句子,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妻子的善良,担忧,智叟对困难的畏惧以及对愚公的嘲笑,讽刺,愚公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
再完美的玉也有瑕疵在设计个性化朗读时是想让学生通过文字表达情感,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尽管读出了不同人物性格的不同语气,但读得并不太理想,虽然自己做了范读,但范读后效果不明显,主要是自己平时积淀的不够,对学生掌握的也不是很好,在指导上也不是很细致,虽然范读后学生有所进步但进步不大。在朗读指导上还是很欠缺,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的方向。
总之,本节课在备课时做到了用心和细心,但在课堂呈现的时候由于个人的某种原因所展现的并不理想,希望各位同仁给予我更大的帮助,以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再进一步。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6
(1)辩论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过程当中我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质疑、争辩……。我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了适当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从现在和将来去思考,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2)开放式教学思想的体现。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教师并没有否认学生的看法,只要学生不反党,不违法,不违反人性,追求真、善、美,他的回答,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以教师一言定论,而是建立了生生、师生等交互网式的评价,还可以在评价空间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3)辩论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见解,张扬个性,不唯师、不唯高。辩论会中,学生支持哪方面观点都行。我们先不管学生的观点对不对、论据是否充分。单就他们那种多角度、立体地、独立地思考问题的方式,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老师的敢于挑战的精神,就足以让我们欣慰了。
(4)辩论,不仅给学生各抒己见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要想有力地反驳对方,必须要认真听取对方的.观点和证明其观点的论据。更需要迅速分析思考,迅速地找出对方的疏漏之处即“抓小辫子”才结合自己的资料加以反驳。这样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要比我们平时一问一答更加立竿见影。辩论会上学生那铿锵有力、咄咄逼人的辩词频频出现。有的学生甚至能一连说出十来个反问句,大有不把对方问得哑口无言不罢休之感。而每每此时这些同学总能得到来自双方辩手的掌声,这对他们又是极大的鼓励。他们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认同,互相接纳,培养了合作精神。
“辩论式教学”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一种探索未知的教学方式,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尤其值得研究的一种教学艺术,如何使这门艺术更精湛,臻于完美,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究,去实践……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7
新一轮的拉练课正在有序地进行着。今天下午,我出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愚公移山”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本节课有成功也有不足,成功的地方是:本节课学生能全体参与学习全过程,学生之间的合作很友好,师生、生生之间有丰富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学生对于课题敢于质疑,思维活跃,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独创的.见解(如:能把大山移走全是智叟的功劳)。教师语言简练,有驾驭课堂能力。小练笔的设计为课堂增添光彩!尤其是有一个叫杜海丽的同学的发言是本节课一个精彩的的课堂生成,老师能抓住这个契机,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从不同的视角去展开联想,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小组合作学习很有效,板书工整教态和蔼。教给同学们预习的8字真言用的比较好,不仅教给了同学们的预习方法,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不足之处:面对全班同学只注重了教学流程,时刻记住自已的教学设计,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随机应变得不够,有些环节犹如“蜻蜓点水”缺乏“精雕细琢”。比如,学生朗读指导流于形式,指导得不到位,很笼统,只是让他们读出嘲笑的语气或是很自信的语气。思维训练不深不透。课堂气氛有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没调动起来,讲课的语言不够连贯。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磨砺自己,追求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8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体作用应该逐渐隐蔽、逐渐减少,应让同学的主体凸现出来,让他们自身去体验、感悟,去探究、发现。假如仍旧只是停留在一种“传授”,一种“灌输”的状态,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三千年前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多塔戈告诉我们:“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课堂教学我们不要“灌水”,而要“点火”,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意义。
《愚公移山》一文我已上了两课时。上第三课时时,我想让同学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身对愚公“移山”的创造的感想。
当时,同学发言很积极,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愚公移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造福”,有的.说“从愚公移山的壮举看出他老人家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但有同学认为“愚公移山不理智,应该举家搬出大山定居”;更有同学开玩笑说“愚公违反了‘计划生育’”,听了使人哭笑不得。这充沛说明同学对《愚公移山》这则经典寓言故事的实质精神和故事所弘扬的蕴意还不理解。在读解《愚公移山》这一文本时,教师又不应该带有太多的情绪与结论,而应该如一个洁净的读者面对一个洁净的文本一样,不带任何偏见,要让同学读解出自身个性化的理解,这就是新课程的主要理念。为了把同学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我让同学反复朗读寓言的最后一局部,然后提出愚公的行为为什么为“帝感其诚”的问题,让同学再带着问题“回炉”全文,进行考虑。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9
一、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读在课内进行。
二、试改变由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讲读过程根据“以思维训练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促进思维训练”的设想,尽可能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智能的前提下落实基础知识。
四、“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0
《愚公移山》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篇寓言故事,它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篇幅短小,特别是经毛泽东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引用这个寓言故事后,“愚公移山”的成语更是脍炙人口,为国人所喜用。现结合本课的教学实践作如下反思:
一、教学特色
《愚公移山》是篇传统的老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大概的内容学生早知,经典的教法也有很多,所以我在准备上这篇课文之前,脑子里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我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引导学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去感受课文。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自由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寓言故事浅显易懂,情节吸引人,中心人物是愚公,中心事件是移山。在文中对愚公的移山壮举早有争论,最反对的人物是智叟,智叟认为愚公移山是一件极为愚蠢的行为。文中的智叟是以自作聪明、目光短浅的艺术形象出现的,而愚公却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也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用今天的眼光看,愚公的`行为到底愚不愚蠢,教学中以此为切入口,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征服欲,围绕中心展开辩论,鼓励创新。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有条理,不偏离话题,发表意见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围绕中心说话的能力。
2、介入生活体验,启发思考和感悟,进行艺术再创造。这则寓言是把奇特的钥匙,打开了学生的智慧之门,给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也启迪了他们对人生的思考。鼓励学生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者进行艺术再造。在前面辩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自己的观点,深入思考和感悟,写出阅读札记,可以是小议论文,也可以是读后感,还可以介入生活体验,运用联想和想像,来进行艺术再创造写作训练。这一安排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是阅读最高境界的体现。
二、教学失误
1、教学中没能引导学生明确寓言的特点及作用。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或其他生物,寓深奥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中。好的寓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人们中流传的好寓言,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寓言特点及作用。而在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中却缺少了这一部分,我感觉是一项很大的失误。
2、在教学中没有设计重点品味愚公这一艺术形象的环节。太行、王屋既高又大,而愚公仅以全家的力量来移山,这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是“愚蠢”的了。运土石,地点是“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路程如此遥远,而帮助他们来移山的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往返一次需时一年,这又进一步显示了愚公之“愚”。但所有这些,仅仅是事物的表象。及至智叟前来阻止移山,愚公说出了“子子孙孙无穷馈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他的形象霎时变得高大起来——原来他的见解远远超出一般人之上,他是“大智若愚”的!这种随着情节的发展由表及里地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是我在教学设计时却偏偏忽视了这一点,是阅读教学的一大缺憾。
三、改进措施
1、反复朗读、记诵,逐步积累语言材料,培养文言语感。
2、合作探究,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的局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3、补充讲解有关寓言的文体知识,对本文愚公形象特点及由表及里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作具体讲解。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1
今天学习《愚公移山》第一课时, 对于“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有什么作用?,第五组同学讲解为:说明愚公移山得到众人的拥护与支持,并与下文的智叟形成对比,增强讽刺效果。此时,班长陈洪凡提出异议,说:“这不能说明移山得到众人的拥护。”一石击起千层浪,有的同学露出鄙夷的神色,有的同学不知所措,有的同学开始议论,我突然也感到诧异,因为自己做学生时老师就这样讲的,而且教了几年,一直都理解为 “说明愚公移山得到众人的拥护与支持 。”因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P311页)就是这样解释的:“京城氏之子帮助移山,也具有深长的含义。既表明愚公的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连儿童也欣然参与,也是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此时我连忙追问:“为什么呢?”陈洪凡同学解释到:“这个村里不可能只有一个小孩子,为什么没有大人来参加移山,这恰恰说明愚公移山没有得到众人的拥护。”这时,卓盛同学补充说:“始龀,跳往助之”说明小孩很贪玩,因为好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这时,大家茅塞顿开,这时下课的铃声也响了。今天这节课是本学期开始到现在,我最有收获和成就感的一课,也是再一次让自己深刻审视语文教学的一课。
“始龀,跳往助之”说明愚公移山没有得到众人的拥护。假设大家都能理解愚公的做法,纷纷参加移山,那么就不能突显出愚公的高大形象和伟大的愚公精神。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一种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坚持奋斗的精神。正是常人不敢做不敢想,而作为一个年且九十的愚公不仅想了还做了,才显得愚公的伟大。这不也是对世人的讽刺吗?也正因为大家都不拥护,说明当时世风中缺乏一种斗天斗地的英雄主义精神,才有人塑造了一个 “愚公”的英雄形象,尤如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形象。这也使这篇寓言故事有了它的时代意义。其实,下文的智叟只不过是众多不拥护愚公移山反而嘲讽愚公人员中的一个。
其实,愚公移山不仅仅没有得到众人的拥护与支持,甚至连他的家人都不支持。我对《教参》(P311页)中“当他提出移山,并向全家描绘‘平险’后天险变通途的美好 图景时,立即得到全家 的支持和拥护。‘杂然相许’,使人想到一家人我争先恐后,纷纷表态的生动情景。”提出不同看法。首先,对“杂然相许”本身产生了疑惑。因为这是移山,在古代那种生产力还很落后的情况下,是人想都不敢想的,就是在当下也不过是开山钻洞。其次,“杂然”书下解释为“纷纷的.样子”,说明人很多,《教参》本课的“疑难排解2”中写到“北山愚公的家庭人囗多,发表意见的人也多,因此用‘杂然’是很形象的。”即然人很多,那么为什么下文却写“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家里人议事的时侯人很多,做事的时侯却只有三个人,为什么呢?我想:大家心理其实并不真心实意地想移山,可能只是因为迫于家里最高权威者愚公的命令和对愚公孝心与关心才囗答应的。所以说愚公移山时,不是众人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去移山,移山的情景不是热火朝天,相反应该是寂廖无人似的凄惨情景。大家可以想一想: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汉、几个蓬头垢面的汉子、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在高成仞的大山脚下倒腾。所以课文最后“帝感其诚”。正因为明之不可为而为之,才显得愚公气魄过人,面对无比艰巨的任务毫无惧色,而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才显得愚公勇气可佳,信念执著,心智成熟,也才能感动天帝,值得后人传颂与继承。
纵上所述,我又产生如下思考:
在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有是与非两种选择,其实在是与非之间还绝大多数未知数。就像愚公与智叟,这中间还有很多人,可能有一部分人也像智叟一样,只是智叟站出来当面指责的愚公,可能还有一部分人只是站在一旁把这作为茶余饭后的笑谈,还有的人内心同情支持愚公,但是行动上怕受了个罪怕被人嘲讽。世上的智叟多愚公少。
《愚公移山》是一篇精典课文。为什么自己做学生时没有发现,做老师后备课没有发现,以前教过的学生没有提出异议呢?首先是对教参权威的盲目崇拜,缺乏批判性思维。其次,自己对文本的解读缺少一种独立性。第三,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思维开发缺少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没有让每一位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想法。第四,以前学生或其他学生没有深入地结合生活现实来思考问题。只是依赖资料书,人云亦云罢了。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2
《愚公移山》是一篇传统的老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大概的内容学生早知,经典的教法也有很多,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决定引导学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去感受课文。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揭示的寓意是深刻的,从寓意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也是优秀寓言的.魅力所在。引导学生用现在的眼光客观评价愚公,对此展开辩论,最后得出结论:崇尚愚公移山的精神,但不能愚蠢地蛮干。办事要有勇,要知道变通。
文言文的理解是建立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掌握了故事大意、理解难词、难句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意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语感的培养,有助于文言文语句及知识的积累。
在评价愚公的行为是否愚蠢的问题上,要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多角度、有创意地看问题。学生能自觉地有针对性地发言,自信、负责地表达观点,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了解寓言的特点。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和愚公的形象。
能力目标
1. 反复朗读课文,增强文言文语感,整体把握文意,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 理解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内涵,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
3. 理解神话结尾及文中细节刻画的作用。
4. 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培养顽强的毅力及敢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文言文语感。2。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难点:1.理解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内涵,把握愚公形象,领会愚公精神,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之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老愚公。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听起来是奇文,讲起来是笑谈”,却昭示我们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要不畏困难勇于前行。也有人说,生活的道路只有两种,一种是大路,一种是小路,但是不论哪种路都不是一路平坦的,都会有荆棘、有坎坷,面对荆棘坎坷,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今天我们就来拜会愚公,见识他移山的壮举。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感知理解课文,体验课文的语感和人物的情感,并且把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注到课本上。
(二)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初步区分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的不同,尽量理解课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
三、理解课文,揣摩词句
(一)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尽量直译,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难。
1.补充注释的字词:
面山而居面:面对。损魁父之丘 损:减少、削减。叩石垦壤 垦:挖。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曾不:连……都。而山不加增加:增加。如……何 把…… 怎么样
2.学生归纳通假字
3.找出文中一词多意义的词
年(年龄,岁月)且 (将近,况且) 之(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 他们,代词 这,代词 这件事) 而(表承接,表修饰,表转折) 焉(代词 哪里,语气助词)其(代词 他的,副词 加强反问语气,代词 他们)
4.请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的词
面(名词活用为动词 面对)险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险峻的大山)箕畚(名词作状语 用箕畚)
(二)学生分为小组,各小组推举一人翻译课文,看看哪个小组译得最好。其余同学对照课文,评价翻译的准确性,并指出不够准确的地方,纠正自己译得不准确的地方。
(三)学生讨论,找出课文中与现代汉语表达不同的句子,说说现代汉语中是怎样表达的。
若学生找不出,可以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讨论。
1.聚室而谋。——(愚公)召集了(全家人)在家里商量。(省略句)
2.杂然相许。——(全家人)纷纷表示赞同。(省略句)
3.如太行、王屋何?——把太行山王屋山能怎么样呢?(固定句式)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定语后置句)
5.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主谓倒装句。对比“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理解倒装句的强调作用。)
6.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宾语前置句)
7.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被动句)
四、朗读体会人物感情。
(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要求读出各人物的不同感情。
(二)对比以下带“曰”的句子,学生讨论可以在各个“曰”字前加上什么样的状语,应该用哪种语气来读“曰”字后的对话。
1.聚室而谋曰
2.其妻献疑曰
3.杂曰
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5.北山愚公长息曰
说明:1.句是愚公召集全家人商议,态度是诚恳的,“曰”字前可加上“诚恳”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要突出商量的口吻。2.句中愚公的妻子虽然也同意移山,但她信心不足,对具体的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曰”字前可以加上“担心、犹豫”等词,读这句时要读出她担心、犹豫的心理。3.句是众人的回答,“曰”字前可以加上“坚定”“异口同声”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语气要肯定。4.句中河曲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做法不但不理解,而且还有讽刺的意味在其中,他的“笑”应该是讽刺、嘲笑的意思,“曰”字前可以加上“不屑”“嘲笑”“讽刺”等词语,朗读时更多的是突出其嘲笑的口气。5.句是愚公的回答,从“长息”中可以看出愚公认为智叟是可叹可悲的,“虽我之死”以后的几句话则是表明态度,“曰”字前可以加上“叹息而又坚定”等词语,要读得充满信心,语气坚定。
还可以从各人的用词中引导学生加以品味,理解其妻、智叟、愚公的不同态度:
其妻——献疑、君、魁父之丘、且焉置土石
智叟——笑而止之、甚矣、汝、不惠、残年余力、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长息、汝、固、不可彻、曾不若、虽、何苦
说明:其妻用“献疑”“君”等词,表现了她的尊敬,“且焉置”句说明她的担心。智叟用“汝”表现他态度的不尊敬,“甚矣”“不惠”表示了他嘲笑的程度,“其如土石”句是反问句,与其妻的“且焉置”句的一般疑问句在语气上是大不相同的。而愚公的“长息”表示他对智叟顽固的悲叹,“虽我之死”几句突出了他的信心。
以上是一家之见,学生有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只要言之有理也应该肯定。
投影徐悲鸿的画《愚公移山》,让学生加深理解。
(三)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的情感态度。
六、课外作业。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中愚公反驳智叟的话。
(二)解释“阅读练习探究”第四题,掌握其中的词语。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4
《愚公移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其中愚公的精神影响了新中国一代代人的成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愚公的精神会受到人们的质疑。在初中学生心中,率先树立一个正确的愚公的人物形象,是课堂的重中之重。在教学策略上,我致力于以下四点:
一、突出核心问题,带动整体思路
在最早的设计稿中,我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比如“愚公为什么要移山?”、“他要把山移到哪里?”、“愚公遇到了哪些阻碍?”等等,大大小小的问题多达十几个,而且均以组的形式展示在课件中。因此第一次试讲犹如一场知识问答赛,而整个课堂都是在一问一答中缓慢推进,缺乏整体感。带教导师建议我将这些问题简化,尽可能用一个主要问题串联起其他的小问题,尽可能使目标指向更加明确。在导师的启发下,我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围绕这个问题,可以去分析“平险有什么困难”,可以分析“智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两个问题的解答均可以过渡到愚公的人物形象分析上,同时也可以引出“对比”和“衬托”这两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于是,课堂的整体思路一下子清晰了许多,问题之间的联系性也得到了加强。
二、强调朗读过程,调动学生情绪
朗诵是我的专长,在日常的课程中,我常常示范朗读,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朗诵的前提是理解文章,进一步则是情绪的感染。在认识“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后,我要求学生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完成这一步骤需要学生情绪的感染,因此在课堂中我格外强调阅读的过程。第一遍读是齐读,为的是晓知内容;第二遍读是自读,为的是品味思想内涵;第三遍读是诵读,为的是激发学生的情绪,同时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于是,我特意设计了三段需要重点诵读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深刻地体悟:平险过程中的困难险阻、智叟的目光短浅和愚公的坚定信念。从这几个阅读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不断的深化,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也得到了逐步加强。
三、抓住原文词句,坚持文本出发
在一些课例中,教师往往引导学生去讨论“愚公愚不愚”的问题,有的甚至会引导学生讨论愚公该不该搬家的问题。这样的引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但却犯了脱离文本的错误。这是用一种极其现代的功利性的思维去解读古文,必然不能深刻理解原文宣扬的精神品质。我觉得,学习文言文,必须要先沉潜进文本之中,抛开现代人的惯常的思维观念,回归“文本的语词世界”。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从文章的具体语句中寻找结论的依据,同时我会对这些语句中的一些词语进行追问,并通过细节之处引导学生把握内容、理清思路。如关于智叟人物形象的推测,我就是从语言描写入手,从具体的语境入手,用句式和语气揣摩人物的心里和性格。
四、追求导入创新,敢从标题入手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比较自豪的一处在于导入的设计。在导入中,我请同学们对标题“愚公移山”点上标点,表达自己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的想法。有同学点上感叹号,表示对这一举动的惊叹,有同学点上问号,表示对这一举动的质疑。而这个导入是课程结语的一个铺垫,在课程结束时,我依然让学生给这个标题点上标点,以表达他们学完课文后的想法。有的同学在“愚”上点上双引号,认为愚公并不愚;有的依然点上感叹号,表达对他精神品质的赞扬。这一设计前后呼应,先是以学生的情感判断为导引,引导走向一个更贴近文本的愚公形象。本课结束前,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的时刻,再次给予学生表达看法的机会。
在课后的交流和评课中,我也体悟到本课的不足。在本课开始前,我曾用了3分钟时间检测学生预习的'成果,比如通假字、特殊句式、重要的实词。设计的目的在于将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强调,以便课文内容的分析。然而今天的文言文教学需要教师将文言字词的学习进行分类处理,比如需要炼字炼句、具体分析的要带进文章深入解析,对生僻的难词难句的学习可以直接让学生参阅注释进行记忆。因此,我将所有注释均呈现在课前预习中,仅通过课前的几分钟进行强调,是难以引导所有学生进行有效而全面记忆的,而对于部分预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文言文字词的学习可能会因此而滞后。对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要尤为注意,对文言字词要分类解决,加强有效性。此外在本次课程的最后我设计了一道作业题,是要求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天帝神仙的帮助,愚公是否可以完成移山这一壮举?当初预设的答案是“依然可以”,因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体悟了愚公精神后,必然对愚公敬佩有加,也必然对他的事业抱有坚定的必胜决心。可是,同学认为他不能,理由是“等愚公的后人进入现代社会,那现代社会会产生惰性,所以不会”,由此看来,该学生依然没有体会到文言文学习之初的一个特征,那就是尽量抛开现代的话语语境和现代的思维观念,去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涵。这种现象的出现值得我多加反思。
从备课到上课,从上课到反思,我思考了很多,也感悟了不少。尤其在导师的启发和帮助下,我深刻地领略到,设计核心问题的重要性。核心问题能够有力地牵动整篇文章的感知和理解,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理清学生的思路。同时我也识到,文言文的教学必须要重视“朗读”这一步骤,而且要多多地读、甚至“狠狠”地读,读出文意、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因为只有“读”才能使学生暂时忘却现代话语语境,暂时离开纯现代的思维方式,从而真正地沉浸在文本之中,体悟文中人物的精神和智慧。虽然考评课上完了,我长舒一口气,但正因为上完了,我依然体味到了新的压力,因为在课堂内外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我去推敲、去反思、去纠正的,我要以更为充沛的精力和坚定的决心投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修养,引导学生去感知一个原汁原味的语文课。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5
本周,我校开展了语文教研活动。我对《愚公移山》进行了第二课时的教学。
在第一课时我针对古文的重点字词进行了翻译,学生大体上能够知晓故事的内容。于是,在此基础上,我以翻译重点句子进行导入。几个句子的翻译学生掌握的较好。但是,对整个句子的翻译我忽视了个别重点字词的翻译,没有很好的点到,成为一个遗憾点。
从而在复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朗读文本回答问题,拟出这则故事的提纲,为学生复述故事作准备。因为九年级的学生基础较差,自己没有很大的把握,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模式。可是,在整堂课下来,我觉得几个问题的解答和故事的复述过于简单,没有很好的照顾到优秀生的教学上。另外,《愚公移山》本身就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故事,复述在此有点重复的味道。
在整体感知文本后,我对愚公、智叟和遗男等几个人物进行了分析。从分析人物的形象中找出本文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对比和衬托,进而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这一环节基本上较为完整。但是,课后,我琢磨着,学生对对比和衬托这两种手法是否都已掌握,毕竟对比和衬托中的反面衬托有相似之处。在对比和衬托上我处理的不是很好。
最后是进行了教学的扩展。我引用了一个英国人与一个加拿大人对愚公的评价,以求用现代人的观念去看待愚公移山这件事情,来探讨愚公究竟“愚还是不愚”?但是,我这一探讨做的不够到位。没有很好的将文章的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下去。就急忙解读了“聪明的中国人,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疯狂的愚老人,津津乐道?”而忽视了文本的创新,回到了老课题上“愚公精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整堂课,我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和愚公的形象,理解神话结尾及文中细节刻画的作用,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以及学习愚公的精神。但是,这堂课似乎少了一些新意,仿佛一杯白开水,解渴但不够美味。而且,在教学中,我觉得自己一直存在这样的一个困惑:有些环节犹如“蜻蜓点水”,缺乏“精雕细琢”,重形式而无实际效果。这是我今后教学中急需改变和改善的地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磨砺自己,追求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2-12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5篇12-14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合集15篇07-17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集合15篇05-05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通用15篇10-26
初中语文八上《愚公移山》教学反思09-20
愚公移山教案07-27
愚公移山的教案11-26
前后教学反思《前后》教学反思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