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1
今天我上了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本组单元目标也主要是感受名人成长的故事,因此,这篇文章最主要的任务应是感受少年周恩来伟大的志向与开阔的胸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围绕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展开故事,作者以陈述事实的语气,满怀对周恩来的敬爱之情,通过人物的对话,带领我们真实而具体地走进了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中国少年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一个伟大人物从小就有不同凡响的心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整篇课文教学,在本课时我主要是围绕“中华不振”这部分组织学习。具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遵循阅读规律,整体解读文本。
本篇课文从内容上看,涉及很多方面,诸如:沈阳的繁华、热闹;街道上灯红酒绿;伯父的担心与提醒;周恩来的不解与困惑;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周恩来的思考;周恩来令魏校长为之一振的胸怀和报负。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场景与事件背后却有着一条内在的隐线,即:中华不振。这一切都是对“中华不振”的最好注解。研透“中华不振”又是学习“中华要振”的基础,研透了“中华不振”,学习“中华要振”就能水到渠成。因此,在教学中,我遵循阅读的规律,以读为本,从整体感知入手。通过“有一个词语和“中华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引导学生抓住了“中华不振”这个词,最后又让学生再读课文,自读自悟,划出反映中华不振的词句,并说说从这些词句哪些方面看出“中华不振”。学生们的回答是精彩纷呈的,他们把课文中每一个能看出“中华不振”的句子都找出来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已经走进文本,对“中华不振”有了较深刻的思考。这样的`教学,从整体感知的初读到自读自悟的再读;根据不同要求采用了不同读的方式,既关注了读的层次,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感知文本的读的时间。
2、深入重点研读,进行语文实践。
对这么多的内容,我不面面俱到,四面出击,而是引领学生进行聚焦,重点引导学生研读了伯父的话和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两部分内容。特别是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是本文的重点,它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这样处理,点线面结合,既有线上的“序”,面上的“广”,也有点上的“深”。
在导读“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就糟了,没处说理去!”这一句时,让学生通过读悟,体会伯父的复杂心情,引导学生读出了“无奈”,读出了“担心”,读出了“愤怒”,读出了“沉重”……这些感悟虽然不同,但都源于“中华不振”,这样的导读,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另外在研读“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这个重点时,更是运用导语创境的手段:“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相依为命的丈夫——,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白发苍苍的母亲——,这位妇女的亲人如果也是你的亲人——。”其次,还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如在读悟时,把“原指望,谁知,不但不,反而”,这几个字加粗后,让学生再去读读,有什么不同。把读与语言形式、内容、情感的感悟结合起来。
一节课下来,我满怀激情,学生情绪时高时低,故而在课堂节奏的把握还不够,另外,感觉自己有些急躁,以至打断学生的思维。个人语言反馈有待加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讲了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下面说说上课的感受。
课文主要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周恩来初到东北从伯父口中得知中华不振,第二件事是周恩来闯进了租界,从租界地发生的事中明白了中华不振的含义,第三件事就是修身课立志。三件事之间又互有联系,正是因为不明白中华为何不振才会驱使周恩来闯进租界,又是因为真正明白了中华不振的含义,才会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于是,决定抓住“中华不振”这条主线进行教学,七、八两个自然段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并且激起他们的愤怒,使得他们心中能树立起为强大祖国而读书的愿望。
一、品文,感受“中华不振”
首先让学生先自读自悟,划出写“中华不振”的语句,再让全班学生相互交流。引导学生找出租界景象的句子,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租界内洋人的生活,和租界外中国百姓的困苦生活,形成对比从中体会中华不振。学习第七段,让学生体会那位妇女的可怜及中华不振,从巡警的“不惩处洋人却训斥中国妇女”的做法中体会中国巡警的可悲及中华不振,从围观者的“拳头和只能劝劝那个妇女”的表现中体会中华不振。然后抓住“耀武扬威、得意扬扬、紧握拳头、只是劝劝、哭诉、衣衫褴褛”这些词语,通过朗读,使租界里洋人、巡警的丑恶嘴脸以及受欺凌百姓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同学们也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
二、读写结合,内化感悟
体会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让学生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也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因此,首先,让学生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然后通过多种方法反复朗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帝国主义和中国巡警的愤怒,再以“同学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这样的场面,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进一步让学生加深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让学生从读到悟,由悟到说,进行语言实践,内化语言,深化情感。
三、拓展文本,报国立志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于“中华不振”的理解,还要引导学生立报国之志。学生对周恩来少年立志而感到钦佩,从而让学生知道自已读书是为了什么?从心底深处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才真正达到目标。课堂的最后,我也像魏校长一样在班级里进行了提问:“请问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生:为了幸福的生活而读书。生:为了梦想而读书的。生:为了上大学而读书。生:为了国家更强大而读书。生:为了为国家做贡献而读书。……同学们心潮澎湃,热情高涨。在种形式,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不足之处: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果能播放一段当年租界外中国人贫穷流浪、民不聊生的视频,效果会更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3
本课,我自认为是成功的。课前我多例讲了关于周恩来总理的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边讲边出示关于周恩来总理各种属性的名言。比如:读书名言、报国名言等。出示时提示了这些名言在哪种场合中引用,还特意设计了语言环境,这样就无形的润于了名人的榜样形象。引经具典,使课前语言逐步达到高潮,可以说,学生的激情早已激发,在学生渴求新知的情景之下,板书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学生反复一字一字地重读,可以说从读课题起就已经把学生引进了主人公的情感,那种爱国热情油然而生。接下来我出示了,人物背景,总理图片等资料。因为本课是渲染的一种人生志向的课目,应该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背景,我们今天为什么又如此幸福,没有这些伟人的博大胸怀,能成就今天的幸福吗?在这个环节,我范读了课文,然后领读,学生齐读,并反复齐读三遍以上,学生一遍比一遍读的好,应该说,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接下来,我出示了讨论题“你为什么而读书?”教室里马上陷入了一种沉思,这种沉思是孩子们的情感浸透的表现,整整5分钟的安静,教室里又是一阵热闹场景,有的说,我读书是为了报答父母,有的说,我读书是为了奶奶的抚养之恩,也有的说,读书是为了自己像老师一样当个好老师……我借机,让学生掏出本儿写一写读书后的体会,也可以“为理想而读书”为题……给足学生时间写,在评讲学生作文时,并拓展文本内涵,周总理的历史背景中的例子。比如:周恩来总理的口才蜚声海内外,他应变机敏、言辞犀利、柔中带刚,就连他的谈判对手在震慑畏葸之后,也情不自禁地露出赞叹之色……
一次,一个美国记者在在采访周恩来总理时,见周总理桌上放着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于是,他就以一种讥讽的口吻说:“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怎么还有美国的钢笔呢?”周总理淡淡一笑说:“这支派克钢笔啊,真是说来话长了。这是一个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他将其作为礼物送给了我。我觉得无功不受禄,就推辞。可是朋友非要我留下做个纪念。我觉得也很有意义,于是就把贵国的这支派克钢笔收下了。”作为一个外交家,周总理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同时也维护了自身的尊严。他的机智、幽默、不卑不亢,不仅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同进也赢得了对手的敬佩和尊重。(过渡)之所以他的伟大能够得到万众瞩目,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从小就有博大的胸怀……(这里,我还适当讲解了周总理被认为是那个时期最具魅力的男人之一,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美男子……这一切与他成为共和国的领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相依相存的。)
这下有一男孩儿说:“老师,我也会讲周总理的故事。有一次,一个外国记者问周总理,为什么中国人把人走的路称为‘马路’?”周总理笑了笑,说:“这个呀,那是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列主义道路,所以简称‘马路’”。可以说,学生通过我的课前准备,已经对周总理后来成就的伟大是必然的。我让学生再次去读课文,读后,用一名言或是词句为开笔去学着分析人物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虽然已经超过了年段目标,但针对我班学生,还真不个难事。有的学生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为周总理从小心里就装着国家和民族,这与总理后来成就伟大的事业是分不开的。还有一个孩子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因为周总理有这样的人生追求,所以他才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成了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学生的体会,我由此欣慰,如果这是本课的成功教学的话,那我有如下反思:
一名人历史背景较为重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多么崇高的志向,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年代,我们的孩子都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不知道今天的幸福到底历经了多少磨难,多少艰辛,才走到了今天。因此,学习本课应该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充分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了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润于,学生就容易了解少年周恩来为什么会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由于帝国主义的强占称霸,血型的中国人不得不起来反抗。本文通过周恩来少年时代目睹了中国人在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元处说理的事情,感悟到“中华不振”从而产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应该说,本课从课题上就强烈的地震撼着孩子们的心灵,一种无形的伟人榜样的力量推动了故事的高潮,多么远大的理想啊!逐步升华到课文主题,使学生有一种努力奋进的决心,对学习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祖国的繁荣需要金钱,更需要努力拼搏的精神。这个环节,我安排了学生读书后的交流体会。“我为什么而读书”学生表现还是不错的。
二反馈历史背景。在与学生共同讨论的过程中,我逐步把学生引进文本,对当时落后的中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出示文中重要段落,让学生反复读,直到读出感觉,读出内心的激越。文章本身就是字里行间,给我们的信息是“帝国主义的无耻行径,中国腐败落后的国情,让中国的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老师的引导有机结合起来,把知识点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阅读悟妙笔。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衬托的写法去突出主题。”只要认真读课文,我偿不难发现本文三次用了衬托的写法。第一处,是周恩来刚到沈阳看到租界的繁华,热闹与别处大不相同,衬托出别处的萧条澄清,破烂不堪的景象。这里是生活上的对比,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第二处,是在租界里,中国妇女有冤无处诉,外国人为所欲为,横行霸道,而中国巡警不但不伸张正义,还训斥妇女,从这一幅描写中可以看出中国人与洋人处于不同的政治地位,所以周恩来悟出了要想拯救贫苦人民,必须先使国家强大起来这一真理!第三处衬托是在谈到读书的目的,别的同学都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读书,而周恩来一心想为中华的 崛起而读书,这一衬托更突出了周恩来的胸怀博大,志向远大。以上三处衬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使文章更吸引读者。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反复分句读,从读中悟“一反一正”,在文章中这样的着笔就是为了衬托当事人物的精神品质。一篇好文章一定要做到“有骨血,有柔情,有刚毅等妙笔的运用。”作为语文老师,在适当的环节超一超教学目标,在语文科目中应该不算是“越界”。
四实践运用。如何在写作中用衬托的写法去突出主题呢?学生对使用“对比”的手法还是较为熟悉的,为了突出某物、某人的独有特点,总会用类事物加以反写对比,以达到一种写作的效果。例如,写某人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写他身边的人对别人漠不关心来加以衬托,这样就能突出习作中主人公助人为乐的品质,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我安排了习作,写一人物,用具体的事例突出某人的品质。在点评学生习作时,作了总结,要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主题:首先要明确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然后,要选准衬托物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托。
总之,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学文识字,语文是一门左右缝源的科目,它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要学好语文就得广泛积累,每篇课文都是学生成长中的榜样……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4
本单元阅读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主要事件和主要内容上。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根据这几件事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自然能掌握方法:文章如果写了不止一件事,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深有感悟的是: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内外的适度拓展延伸,可以让语文更加充盈和丰富!就本课而言,周恩来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要整合语文学习资源,使学生体会周恩来立志原因,思考自己成长经历中的立志问题。
所以我在课前让学生查找“租界”的意思、搜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等资料,让学生对时代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我又恰当地选择拓展内容,适当地选择拓展时间,引入历史资料学生自主交流。如,在伯父说出“中华不振”时,我引入了一张张图片、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在悲凉的音乐声中,让学生完全进入了情境,深深地被感染,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感到愤怒。再如,在课文的最后,交流讨论周恩来的.成长资料、生平事迹,从而让学生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思考自己为什么而读书。在这一部分,同学们热情高涨、心潮澎湃:有的说“我要为国家越来越兴旺而读书”,有的说“我要为国家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而读书”,有的说“我要为世界研制前端的人工智能而读书”……看课堂效果,学生与文本已经产生共鸣,达到了教学效果。
不足及整改措施:
1、独立阅读课文,研究课文时要不读全文,可读重点段来理解,以免占有课堂时间。
2、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多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读去悟。
3、讲读课文,应抓住契机渗透写作常识。如:将总结全文时提问同学:“课文写了三件事,哪一部分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它们又是用怎样的过渡句连起来的?找到读一读。”等从而让同学们明白写文章时要注意前后连接,学会承上启下,文章就会顺畅,读者就容易看懂,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结合学习内容,确定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
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的过程。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那么课堂上教师就应少讲。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讲学生读不懂的或体会不深的地方,即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扩展。由于课文内容远离现代儿童的生活时代,就需要我们花时间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用简短的文字延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从中了解周恩来少年立志的原因,领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因此,我想到了《新课标》中提到的多读书、读好书的必要性。
2、结合学生认知,注重情感教育。
拓展本文,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学生立报国之志,若仅限对“中华不振”的理解,仅限对周恩来少年立志而钦佩,那本文的'教学目的尚未达到。让学生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在行动中努力落实,才真正达到目标。所以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结合起来,并通过谈读书的目的,激发学生报国之情,在幼小的心灵中根植民族情感。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提高学习能力。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淀,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课内、外语文学习紧密联系,才能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所以在本节课中设计的讨论和议一议就达到了此目的。
4、通过综合性学习,汲取营养。
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只有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才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助于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散,但细读之后,我发现全文有一个支点,那就是“中华不振”。我就抓住这个核心线层层教学,让每一个文字因为“中华不振”而立在学生眼前,活在学生心中。让学生在品读课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词,从而体会到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但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很多,在课堂上既要落实一些词语,又要读通全文,还要体会“中华不振”,可时间是不够的。经过分析,我发现对学生来说最为直观的语段就是第九自然段,于是我就抓住这个典型事件进行教学,让学生去品读“中华不振”。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让学生换位思考,变换角色,从而更深切地感受周恩来读书目的的可贵。
三、不足之处
一节课下来,我满怀激情,学生情绪时高时低,故而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还做得不够。另外,感觉自己有些急躁,以至打断学生的思维。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谈话导入,板书课题。有一位伟人,在他12岁的时候,曾经思考了这样的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板书课题。接着理清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概括文中的3个小故事。在这3个小故事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课文的哪几段写了这件事?然后紧扣词语,精读感悟,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最后教师小结,强化感悟。
让学生们讨论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学生交流写话或说话内容,深化对课题的认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6
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的教学中,我用课文中生动鲜明的文字激活学生的思维,以真挚热烈的情感点化学生的认知,用凝练明白的语言愉悦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潜能。
一、抓准切入点,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文本。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因为“中华不振”。课堂上,我就是抓住这个切入点组织教学的。“中华不振”成了我解构、重组、整合本文的一条主线。
二、抓住“特写镜头”,落实思维、语言、情感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课文第8自然段是体现“中华不振”的特写镜头,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因此,我把这一段作为我教学中的一个突破口,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研读此段,让学生的心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层层推进的情感。课堂上我指数名学生读此语段,然后不失时机地加以追问: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这个妇女的亲人可能是她的什么人?三个“可能是”的排比句的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匣子,说得十分动情,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朗读一次比一次好,情感一次比一次强。
三、拓展文本,直面历史,引导学生树立报国之志。
课堂上,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为了把学生这种情感引向另一个高度,我出示补充材料《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火烧圆明园》让孩子直面历史,让孩子心海难平,让孩子心有所向,让孩子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报国之情。课堂上,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心灵已受到强烈的震憾,与少年周XX的心灵产生了共鸣。接着我创设情境多次让学生激情朗读周XX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时此刻,我仿佛觉得在我面前的都是一个个的少年周XX,学生已真正把自己融入到文本之中了。直至课的尾声,让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练笔:我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孩子们都能畅所欲言,纷纷诉说了自己的远大志向,说得十分精彩。
结束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课的教学,我静下心来,不断反思,总体来说,这次教学能站在新课程观的.高度,本着为学生生命奠基的目的,围绕“爱国——立志”这一主题,让学生在文本及与文本有关的多个材料中浸润、沉潜,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殿堂,走进思想的乐园,走进智慧的王国……从而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7
《语文课程标准》把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策略。透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注重了这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由于所学资料远离学生的生活时代,教学中我透过“情境教学法”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境;播放反映旧中国中华民族饱受欺凌和压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课件,透过震撼人心的文字说明和图片,体会旧中国的'屈辱和当时中国人的痛苦,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到达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披文入情,引起共鸣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是此文的主线,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中华不振”整体处理文本,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设计让学生寻找反映“中华不振”的词句,“披文以入情”,用文本中活生生的事实来激发学生对洋人的气愤,对中国贫穷落后、人民挨打受气的叹息,由此激发情感共鸣,与少年周恩来一样产生同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精彩生成,情感体验
在教学这节课时,我注重了课前预设,设计了多个环节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情感,并多次用愤慨的语调创设情境,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中华之不振的悲哀,体会到了少年周恩来为什么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理想。与此同时,我又十分关注课堂精彩的生成,如抛出“作为新世纪处于信息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的当代少年应有什么理想?并准备采取什么具体行动实现自己的理想呢?”这一问题后,我在课堂教学时能依学定教,顺学而导,引导学生多元感悟,让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从心底里发出了愿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愿望!课堂上,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为了把学生这种情感引向另一个高度,我出示补充材料,让孩子直面历史,让孩子心海难平,让孩子心有所向,让孩子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报国之情。与少年周恩来的心灵产生了共鸣。直至课的尾声,让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练笔:我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孩子们都能畅所欲言,纷纷诉说了自己的远大志向,说得十分精彩。
4、剖析语言,洞察内心
文本中有一幕是一个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充分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少年时的周恩来在目睹了这件事之后方明白这一点,以至于才有了让“中华崛起”的志向。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因此,我让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一次次地剖析词句。在一遍遍的质问中,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8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灵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根据本课学习目标,我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透过各种方式展此刻学生面前,使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多而不乱,学生在简单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结合学习资料,确定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
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的过程,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就应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那么课堂上教师就应少讲。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讲学生读不懂的或体会不深的地方,即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扩展。正所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所以像本课这类传统题材的课文由于叙述故文资料远离现代儿童的生活时代,就需要我们花时间给学生带给相关资料,用简短的文字延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从中了解周恩来少年立志的原因,领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因此,我想到了《新课标》中提到的多读书、读好书的必要性。
二、结合学生认知,注重情感教育。
拓展本文,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学生立报国之志,若仅限对“中华不振”的理解,仅限对周恩来少年立志而钦佩,那本文的教学目的尚未到达,让学生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在行动中努力落实,才真正到达目标。所以让学生将课文资料与现实结合起来,并透过谈读书的目的,激发学生报国之情,在幼小的心灵中根植民族情感。
三、透过自主学习合作,提高学习潜力。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已经具有必须的独立识字的'潜力,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必须的积淀,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加强语文阅读潜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潜力,使课内外语文学习紧密联系,才能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所以在本节课中设计的讨论和议一议就到达了此目的。
四、透过综合性学习,汲取营养。
语文教学务必与生活相联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只有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才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助于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9
语文传承的是文化,她较历史更添厚重,她比教学更显丰满。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的教学中,我极力用课文中生动鲜明的文字激活学生的思维,以真挚热烈的情感点化学生的认知,用凝练明白的语言愉悦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潜能。
一、抓准切入点,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文本。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灵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文章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篇幅较长,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逐个讲下来,就会在40分钟内完不成教学目标。于是,我把本节课的重心放在了“中国妇女受洋人欺凌”这件事的阅读理解上,因为这件事既是激发周恩来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直接诱因,又能承上启下,贯通全文。深入地体会这段话,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对于理解他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本节课的教学,我注重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研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最后,“中华不振”成为课堂上蓄积情感、掀起高潮的一个支点。
二、拓展文本,直面历史,引导学生树立报国之志。
课堂上,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为了把学生这种情感引向另一个高度,我出示补充材料,让孩子直面历史,让孩子心海难平,让孩子心有所向,让孩子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报国之情。与少年周恩来的心灵产生了共鸣。直至课的尾声,我让学生思考:我们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并通过学习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的几句话让学生们明白祖国的未来要靠他们。
结束了这课的教学,我静下心来,不断反思。激发学生的情感固然重要,但是在本课教学中如何让这种情感延续下去更重要。整堂课上学生带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去朗读、去感悟感觉还有欠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10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看到这个题目,我的心中不免为之一振,心中隐隐有些澎湃的东西在涌动。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激情吧。曾听有人说过,真正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是充满激情的。我想也是吧,语文课本中有好多文章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亦是如此。
所以,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的教学中,我极力用课文中生动鲜明的文字激活学生的思维,以真挚热烈的情感点化学生的认知,用凝练明白的语言愉悦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潜能,努力让学生做到:听,听得声声入耳;说,说得慷慨激昂;读,读得荡气回肠。不仅让自己的激情在课堂上涌动起来,也让学生的激情在课堂上得以完全地释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因为“中华不振”。课堂上,我就是抓住这个切入点组织教学的。“中华不振”成了我解构、重组、整合本文的一条主线、一面滤镜、一个探头。首先,“中华不振”是我贯穿这堂课全部教学内容的一条脉络,从聚焦“中华不振”到感受“中华不振”到参读“中华不振”最后到思考“中华不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其次,“中华不振”又被我锁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堂上,我围绕“中华不振”引导学生进行多重对话,租界发生的那一幕,被我做了多侧面、多角度的深度加工。我故意扮演那个不仅不帮受欺侮的.中国人的巡警,用很凶狠的语言对着眼含泪水的妇女谩骂,我发现有不少孩子握起了拳头,我抓住时机问他:“你握着拳头想干什么?”孩子说想打那个中国巡警,我拿着那个孩子的手对他说:“孩子,这个中国巡警确实做得很过分,你打出去吧!”但孩子说他不敢,我知道他不敢,因为他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他和稳重那些围观的气氛的中国人一样,都只能紧握着拳头而不敢挥出去。因为——中华不振!至此,“中华不振”成为了课堂上蓄积情感、掀起高潮的一个支点。整个教学过程被演绎为一个压抑再压抑、愤慨再愤慨的情感模式,一直到课的尾声才予以彻底、强烈的爆发。
周恩来立志的段落,我先让学生通过想象思考周恩来从租界回来在沉思什么,很明显他是在想为什么中华会不振,怎样才能振兴中华等问题,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校长的周恩来的对话,让他们在读中仔细体会周恩来立志的过程,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之后立下的,并且从“清晰而坚定”“铿锵有力”这两个词语中可以看出他立志的决心很坚定,不会有丝毫动摇。周恩来立下的志向和其他同学的志向不同,通过这种对比,学生就能明白正是因为周恩来少年时期立下为祖国强大而读书的志向,将来才能有所作为,激发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为自己定下一个学习目标。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自己和学生都走进了课文,进入了情境,孩子们读得很好,说得也不错,只是在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时,还是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很多孩子依然和当年的周恩来的同学一样,是为了自己而读书,有的说是为了当官而读书,有的是为了将来能成为大老板而读书……虽然也有不少同学的目的是为了大众,但我依然觉得有些遗憾,现在的社会太复杂、也太现实了,很多的孩子在大人的潜移默化下受了不少影响,小小年纪就对当官发财有着很强烈的愿望,我不免有些无奈。真心地希望孩子们受过这篇课文的浸染后,能有些许的触动,也祝愿他们越长大越明理,心中越能装满大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11
第一次用导学案,第一次给四一班上课,课前心里任何把握都没有。上午第三节上完的,然后回到自己班忙碌,一天也没静下心来回忆这堂课。晚上了,趁孩子埋头在一大堆栗子中啃咬奋斗的空儿,脑子里回放了一遍。感到必须梳理反思。
首先,时间没把握好,拖堂2分钟,仍然没把设定的环节进行完。是设计的问题还是课堂把握的问题?都有!
1、容量有些大了。包括背景资料、字词闯关、课文内容概括、写作特点指导、文章品读、拓展延伸六个环节。但想一想,都不可删减,只有在用时上更科学一些来解决。
2、用时把握不科学,a、背景资料,虽然有用,但不是重点,能起到辅助理解文章的作用,了解即可。b、关于过渡段归上一部分还是下一部分,不算难,可以再简略一些。c、体现“中华不振”的课文重点句段,不可删减,讨论深入为好。d、字、词,用时过多,原因有二,一是学生不能准确把握重点时,老师任由他们去讲解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比如“惩”字的上下结构,根本不必讲。二是老师完全可以直指重点,不要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而不敢领路了。e拓展延伸,孩子们准备的小故事很多、必须筛选。字词训练用时也比较多,课前指导不充分。(目前的`教学模式,课前老师和学生花费的精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课前做的功课不够充分。
1、对于补充材料,当堂写感受,应有方向性指导,一味指责和抗议甚至谩骂是不对的,应从“自身如何强大”着眼。举例学生的写作:“你把我们华人与狗相提并论,那么你们是什么?我看你们连狗都不如!”下了课,孩子们还在为自己大骂帝国主义而痛快不已。其实,孩子们的愤慨,只有一步之遥,就到达了“为中华之崛起”的立志了,就一步!老师只要轻轻一点拨就到达了!
课前,我没有充分预设到孩子们会差这一小步,所以,“毫无防备”地,没及时点拨一下。
2、课文读得不够。
几个读课文片段的孩子,几乎无一人读得无任何瑕疵,错字、丢字、声音小、语速快……
这引起了我对《单元朗读课》到底该放在哪个顺序的思考。以前一直反对将朗读课放在第二次序,觉得,课文没品读的时候,不理解,读不好。但今天,体会到:非常有必要在品读之前,充分朗读。不过,我舍不得自己原本的观点,怎么办?利用周一、周三的晨诵可解决一点,再发动孩子们课余练习,也能解决一点。说来说去,课前多做功课,课上才能不为小事伤神。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是办公室的年轻老师们好学临时点将让我上的一堂课,作为年老的老师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就匆匆解读文本,匆匆地进行教学设计,匆匆地拿着一本书,一支粉笔,匆匆地走上讲台。没有书面教案(上课后凭着回忆补上了一个书面教案),更谈不上课件,可感触颇深,便作了如下记录:
一、教材解读
课文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地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课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二、教学思路
本文教学我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生平;汇报预习时查字典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情况。解决难以理解的词语:租界地、帝国主义、耀武扬威。
本课时的教学思路:
1、紧扣标题,打破顺序,直奔主题
上课伊始,我首先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课题,以挖掘同学们的潜能,理解课题意思。接着,重点讲解第三部分内容,通过反复诵读文中周恩来两处以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制造悬念,激起同学们的好奇心,使同学们追索:是什么原因迫使周恩来有这等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呢?然后,再回过头来学习第一、二部分内容。于是,第一部分提到的'“中华不振”和整个第二部分这一全文中的重点内容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逐个串讲,不仅耽误时间,听起来也索然无味。
2、朗读对话,理解字词,体会感情
(1)对第一部分内容中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部分加以重点指导,再现伯父当时悲伤与无可奈何的神情,以及少年恩来疑惑不解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神态,同时通过理解词语展示人物的神情,从而达到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目的。
(2)抓住“耀武扬威、得意扬扬、紧握拳头、只是劝劝、哭诉、衣衫褴褛”这些词语,朗读第二部分内容,使租界里洋人、巡警的丑恶嘴脸以及受欺凌百姓的形象跃然纸上,同学们也知道了周恩来因此而明白了“中华不振”的含义,和他立下了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3、拓展文本,直面历史,报国立志
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一份租界背景资料,让孩子们直面历史,心海难平,心有所向,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初步的报国之情。当孩子们读到“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时,我说:“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是怎么想的?你要为谁而读书?为国家的什么而读书?”进行指名回答。有的孩子说:“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振兴起来了,我要为国家的繁荣而读书”;有的说:“我要为国家越来越兴旺而读书”;还有的说:“我要为国家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而读书”……同学们心潮澎湃,热情高涨。
最后请同学们看课后习题中的“阅读链接”,它是周恩来去日本留学时回到母校,给同学们写下的有名诗篇。我让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并和同学们讨论发言,讲一讲这首诗的意思,学习前辈们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
4、讲读课文,抓住契机渗透写作常识
即将总结全文时我说:“同学们,课文写了三件事,哪一部分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它们又是用怎样的过渡句连起来的?找到读一读。”让同学们明白写文章时,要注意前后连接,学会承上启下,文章就会顺畅,读者就容易看懂。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13
一、对学情的正确把握。
学生对周恩来,对1910年的中国,对租借地的了解几乎是空白。搜集背景资料的话,毫无历史知识的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一定是茫然无措,无疑于大海捞针。所以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查找“租界”、“帝国主义”“鸦片战争”等资料,这不光是理解了生词,也等于对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出现“租界”这个生词的时候,我让学生汇报,并给他们做翻译“租界就是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凭借着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国力,入侵到一些弱国,在弱国内划定一些界限,作为他们的独立王国,在里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并且不让弱国的人到里面去。”
等到重点研读“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时,学生有了对租界的理解做基础,很顺畅地悟出、读出了伯父的心情。
到学习第七自然段时,让学生谈从“闯进”发现租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时,学生自然答出“不让中国人进入”,再追问学生:“你喜欢这样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吗?”他们异口同声回答:“不喜欢!”
之所以没有出现一些老师所说的,学生说喜欢租界的笑话。正是因为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借助“租界”一词切入背景,通过读伯父的话,谈对租界的认识,让孩子们逐渐感受到租界是在我们中国的.地盘上,却让中国人没处说理的地方。这也为感受租界里揪心的一幕埋下了情感和认识的伏笔。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个预习环节,一个词语的理解,是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认知出发的体现,同时也突破了“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的难点。
二、朗读和感悟的自然融合。
本课的重点是在阅读中感受“中华不振”的事实,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如何让朗读和感悟的结合水到渠成是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课堂上探索的。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我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问其他学生从他们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这就是对伯父心灵的初次走入。然后重点研读“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时,让学生谈伯父说这句话时,什么心情?学生说出无奈时,我追问“为什么无奈?”学生马上回答:“因为自己的地盘却让洋人做主,自己的国家,却没处说理去。”我就势让学生“请你把伯父的无奈读出来!”当学生谈到愤怒、担心、沉痛等心情时,我也同样用语言点拨,适时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朗读后感悟,感悟后朗读。一次次走近伯父,抓住语言描写感受伯父的心情,就这样完成了。
第八自然段是朗读和感悟的重点段落。让学生通过一次次朗读,感受妇女的可怜,洋人的可恨,巡警的可恶,进而感受“中华不振”的事实,走进周恩来的内心世界。“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首先是学生朗读,接着是教师范读,然后是想象妇女失去的亲人是谁?并紧跟着进行引读;“是啊,失去了活泼可爱的孩子,她一定悲痛欲绝,谁来给大家朗读?”母亲、姐妹、兄弟……孩子们想象能力很强,角色体验也相当到位。之后又是突出“谁知、不但不、反而”等关联词语,学生齐读。这样一波又一波的朗读,将对“中华不振”的感悟推向高潮。
三、主线阅读:对切入点的选择。
根据课后习题“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我引导学生从伯父的话中找到答案:“中华不振”,然后就以主线“你从哪儿读出了中华不振”贯穿整堂课。遗憾的是我几个预设好的师问:这是为什么呀?生齐答:中华不振。却没有很好地实现。尤其在师引读,男女生分别齐读伯父的话后,问:这是为什么啊?是对后边几次问答的铺垫。在书写“惩处”两个字后,教师连续问:该不该惩处?想不想惩处?敢不敢惩处?然后教师痛心疾首地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学生齐答:中华不振啊!!!(教师顺势补充板书:!)这是高潮之处的助推和收束,我却因为思路的中断而丢掉了这个环节。
后记:
第二课时,在周恩来两次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时,我同样安排了三次引读,效果也很好。我还有意对魏校长的话设计了质疑的环节,来扫除文言文的障碍,然后品读: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感叹号和语气词的作用。在让学生谈哪些人要向周生学习时,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不光谈到了周恩来的同学,还谈到了妇女,巡警,围观的中国人,甚至谈到了魏校长。我想孩子们的思维能够如此发散,源于他们对课文的充分理解,联系上下文读书的习惯已经养成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1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灵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根据本课学习目标,我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多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结合学习内容,确定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
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的过程,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那么课堂上教师就应少讲。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讲学生读不懂的或体会不深的地方,即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扩展。正所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所以像本课这类传统题材的课文由于叙述故文内容远离现代儿童的生活时代,就需要我们花时间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用简短的文字延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从中了解周恩来少年立志的原因,领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因此,我想到了《新课标》中提到的多读书、读好书的必要性。
二、结合学生认知,注重情感教育。
拓展本文,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学生立报国之志,若仅限对“中华不振”的理解,仅限对周恩来少年立志而钦佩,那本文的教学目的尚未达到,让学生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在行动中努力落实,才真正达到目标。所以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结合起来,并通过谈读书的目的,激发学生报国之情,在幼小的心灵中根植民族情感。
三、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提高学习能力。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
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淀,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课内外语文学习紧密联系,才能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所以在本节课中设计的讨论和议一议就达到了此目的。
四、通过综合性学习,汲取营养。
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只有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才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助于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1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主要讲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灵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在设计时,我围绕着“中华不振”,由周恩来总理从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引出“中华不振”,又由“中华不振”带出周恩来总理之所以立下这个宏愿的原因。
第一节课的时候,我反复的渲染,突出气氛,通过三个为什么,一次比一次强烈的语气来突出“中华不振”,然而,到后来却发现,整个课堂内真正进入课文的只有我一个人,有些同学见我神情激昂还在下面暗自发笑。悲哀。究其原因,课外知识的匮乏,以及教育的断层让他们对那个年代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连“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我只好无奈的下课了。
课间,我反复地思考,因为教材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是学生不熟悉的、人物是学生感到陌生的,学生在理解时存在难度。如果他们不了解这一段历史,不了解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不知道老百姓生活在那样一个水深火热的年代有苦无处说,有冤无处申,敢怒不敢言,整个课堂没有形成共同的感情积淀,那这样的语文课堂就仅停留在对字词句的表面的浅显的理解上,并没有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沟通交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06-2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05-0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优秀03-06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13篇09-29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通用15篇04-29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09-30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07-20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09-1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15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