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07 15:40:2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1

  今年已是我低年级英语教学的第三年,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有如下几点看法:

  一、教材的编排与教学实践不融合

  在课堂上,老师经常要给孩子看实物模型、看卡片,学唱活泼且充满乐趣的英语歌谣,让他们上台表演节目,扮演角色,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并运用它,孩子们就会一直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兴趣。可在真正的实践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现在使用的牛津英语教材,一开始很好,有简单的单词如pen/pencil/apple/banana等,较形象生活化,学生易于接受,句子有Hello/Goodmorning/Howareyou等学生有兴趣学,也能很自如地交流的句子。第一册还行,后面就步履艰难了,难读的单词出现了,冗长的句子出现了,而且包含大量的语法内容,讲也不是,不讲也不是。学生明显地感到学得很累。记忆力好、勤奋的同学还能应付,但那些懒散的'、平时基础差的同学就慢慢不适应了,上课不专心,成绩差了。并对英语产生了厌烦的情绪,久而久之,班级中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使英语教学难以照顾所有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出现两极分化危害更大,我们做老师的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二、低年级的孩子要不要认知字母

  普遍认为低年级孩子尤其是从一年级开始学英语的,老师没有必要教他们英语字母的写法,因为英语字母会与汉语拼音相混淆,所以一直以来我们不主张在低年级教学中引入字母,而且,教材也没安排,孩子会读就行。我个人认为这种思想是片面的,不合理的,课文会读,会话也很好,但连简单的句子都不能抄写。记忆单词全*死记硬背,所以在低年级还是应引入字母教学,当然要注意方法,不要与汉语拼音冲突,要以认知为主,而不是刻意追求写法上的严格规范。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很重要,是给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也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发展。所以,作为教师要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好这一关,让更多的学生热爱英语,学好英语。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2

  近日整理听课笔记,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课堂上诸如“对不对?”、“可不可以这样?”、“好不好”等的封闭型问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你认为如何?”、“你是怎样想的?”、“你能想出几种方法?”等极具开放性的提问。不可以不说这样的转变体现了教学的开放,反映了新课程的理念。笔者对此做了一些思考。

  思考一:“你发现了什么?”应是理念的转变

  案例一:揭示比例意义的概念(学生计算各比的比值后,教师板书)

  3∶5=18∶30 0.4∶0.2=1.8∶0.9 ∶=7.5∶3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比例。观察这三道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3∶5=18∶30中3到18扩大6倍,5到30也扩大6倍。

  生:我发现0.4∶0.2=1.8∶0.9中,0.4是0.2的2倍,1.8是0.9的2倍。

  生:我发现前项扩大几倍,为保持比值不变,后项也应扩大几倍。

  师(面露难色)我们看看表现形式,直观看有什么特点?

  (生疑惑)

  师:(无奈,分别指向三个等号)这些等号说明了什么?

  终于有个学生说出表示两个比相等。

  师:对了,像这样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案例中“观察这三道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这一开放性提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答案五花八门,课堂气氛很热闹。可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虽然学生的回答可以说十分精彩,但离教学目标相差甚远,最后执教老师不得不“无奈地分别指向三个等号问:这些等号说明了什么?”这样生涩地把教学带向下一步。

  应该说开放性的提问正符合了新课程提出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师应激发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等理念。但本案例中的“你发现了什么”却阻碍了教学。可见,开放性的提问应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这样转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课堂开放了,学生灵动起来了,智慧在师生互动中流淌。但任何一件事都是一把“双刃剑”,“你发现了什么”的开放性提问如果用在了不适当的内容,不恰当的地方,就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像上述案例那样适得其反。

  思考二:构建“发现”平台,在过程中建构知识

  案例二:乘法分配率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三道题请同学们至少选择一题,用两种方法解答。

  (1)上衣每件114元,裤子86元。如果购买50套需要多少元?

  (2)桌子每张56元,椅子每把24元,买三套需要多少元?

  (3)学校给鼓号队48人买队服和鞋。每套队服65元,每双白球运动鞋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约5分钟后,学生说明思路及计算方法,师板书。)

  (114+86)×50 114×50+86×50

  (56+24)×3 56×3+24×3

  (65+5)×48 65×48+5×48

  师:每道题两种方法都能够得出相同的结果,我们就可以说左右两个算式是什么关系?

  生:左右相等。

  师:请仔细观察、分析这三个等式,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生:我们小组的同学发现这三个等式左右两边都有加法和乘法。

  生:我们发现左右两个算式都有相同的数。

  师:你们找到了共同点,有相同的数和运算符号。很细致的比较,那么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我们发现:左边算式先求和再求积,有小括号;而右边的算式先求两个积,再求和,没有小括号。

  生:我们发现每道题的两种方法,在计算时有一种方法简便,另一种不简便。

  生:左边的数50、3、48只用一次,而右边的算式中用了2次。

  生:我补充,我们发现左边的算式中先求两个的和,再乘一个数,而另边的算式只不过用两个数分别去乘这个数。

  师:非常好。正因为有了细致的观察,大家才会有如此多精彩的发现。刚才这位同学回答时用了一个词特别好。想想是哪个词?

  生:分别。

  师:对了,那么谁来结合例子具体说说“分别”的意思。

  ……

  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蕴涵着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是将前人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财富的复杂过程。案例二中“仔细观察、分析这三个等式,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的提

  问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把生活原型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知识发生并逐步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

  同样是观察几道算式,问学生有什么发现,比起案例一来讲,案例二显然是成功的,教学效果是有效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是为学生构建一个发现的平台。案例一中只让学生计算了一下各个比的比值,初步看了一下后就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此时学生的`观察体会都是浅层次的,浮浅的,再加上提问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抓不住教师的要点,自然回答不到点子上。而在案例二中,教师创设了生活情境,在解决问题中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提出要求: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让学生深入思考,充分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抛出“仔细观察、分析这三个等式,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这一问题,学生的交流自然是精彩的,发现当然是缤纷的,生成必然是创新的。

  其实,“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设计,目的是为了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而这当然少不了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这是一个师生互动、互学的过程。案例一中的设计,如果能放在比例意义概念揭示以后,让学生多写几组比例,然后仔细观察写出的比,体会写比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问: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其实它有着很多有趣的特征。请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样教学就会事半功倍了。

  思考三:提供“发现”时空,在操作中寻找规律

  案例三:

  教师借助演示,引导学生学习“有6个梨,每3个装一盘,可装几盘?”并诱发学生列出算式6÷3=2。接着,教师把“梨”的个数分别设为7个、8个、9个、10个、11个,让学生把教师发给的“纸片梨”、“纸片盘”拿出来,同桌间进行操作、讨论,并要求出算式。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6÷3=2(盘)……0(个)

  7÷3=2(盘)……1(个)

  8÷3=2(盘)……2(个)

  9÷3=3(盘)……0(个)

  10÷3=3(盘)……1(个)

  11÷3=3(盘)……2(个)

  师:根据上面这一组算式,你们能发现什么?

  生:除数都是3。

  生:被除数一个比一个大1。

  生:余数只会出现0、1、2三个数。

  师:那么,余数会不会出现3呢?

  生:不会。因为如果还余3个的话,那么就可以再装一“盘”了,这样余数又为0了。

  师:除数为3时,余数有0、1、2三种可能,这说明了什么?

  生:我猜,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是这样吗?大家再举一些例子,比如我们现在令除数为4,写几道算式,研究研究。

  (学生操作)

  师:你现在又有什么发现?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生(高兴地):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

  这一教学片断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亲自参与探究过程,而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亲自动手操作的情境,充分提供给学生发现的时空,让学生积累一些感性认识。教师通过两个开放性提问:“根据上面这一组算式,你们能发现什么?”、“大家再举一些例子,比如我们现在令除数为4,写几道算式,研究研究。你现在又有什么发现?能用一句话概括吗?”引领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教学实践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总结出来,但对于学生来说,又是有待发现的新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你发现了什么只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手段)学生按一定的步骤去自学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知,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精神体验。即使学生一时不能发现问题,教师也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等待学生去思考,去操作,去交流,去发现知识,寻找规律。

  思考四:提高“发现”质量,在思考中发展思维

  案例四:组两位数

  教师出示:有5张数字卡片1、2、3、4、5,从中抽出2张组成两位数,你能组哪些呢?你知道一共有几个两位数?

  生:12、23、34、45、42、

  生:21、24、13、51、35

  ……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教师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师:还有其他答案吗?

  生:想不出来了。

  师:很好,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

  生:20个。

  很显然,这是一道开放式练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答案找到了,一共有20个。但本案的教学似乎总缺了点什么?用我们现在流行的话说:味道没有做足,蛋糕没有做大。开放练习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发展学生的思维。量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想得多”和“想得快”;质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想得全”,即不重复、不遗漏,有规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全部答案。这是对学生思维的更高的要求。而本案例中学生的表现却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思维是零散、无序的。教师也仅仅停留在从量的方面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对“质”的追求,忽视了习题中隐含的规律,忽视了对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利用开放性问题的独特作用,我们可以这样组织教学。

  师:靠着集体的智慧我们终于找到了所有的答案。可我总感觉不是很好?你们呢?

  (让学生也感觉到这样零散地想,不够系统,容易遗漏或重复。一个人想的话,就更不容易想全了。)

  师:让我们把刚才大家写出来的两位数排排顺序。

  学生的排列方式有很多,教师引领学生统一一种排法,即:12、13、14、15;21、23、24、25;31、32、34、35;41、42、43、45;51、52、53、54。并分行排列,如下

  12、13、14、15;

  21、23、24、25;

  31、32、34、35;

  41、42、43、45;

  51、52、53、54。

  师:仔细观察我们排列好的数,你有什么发现呢?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交流,发表意见,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找两位数的较好较快的方法是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再确定个位上的数。按这样的方法写两位数,能做到有条不紊。按照年段的不同,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果这一内容放在高段,我们不妨再提高要求,可以引入乘法原理的初步知识。不管怎样,通

  过这样的调整,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思考五:体验“发现”快乐,在感受中健康成长

  案例五: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出示题目:求12和30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学生很快都用短除法的形式求出12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60。这显然不是本节课探求的重点。本节课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深入的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发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异同。于是执教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师:其实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大家仔细观察用短除法求解的过程,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集体交流时,学生发言很踊跃。

  生:我们小组得出求最大公约数和求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有:都是用短除法的形式分解质因数的,都要用它们公有的质因数或公约数去除,都要一直除到两个商互质数为止。

  生:我们发现了不同点是:最大公约数是将所有的除数乘起来,也就是公有的质因数相乘,而最小公倍数要将除数和商都乘起来,也就是公有的质因数和它们每个独有的质因数相乘。

  师:分析地很好,这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正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方法不同的地方,最容易混淆,咱们在做的时候要注意别乘错了。

  生:老师,我们小组有一个发现,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60是它们最大公约数6的10倍,这正好是除到的两个商2和5的乘积。

  师:有意思,还有什么发现呢?

  生:我也有个发现,不知对不对。我想可以用12×5或30×2,积都是60,这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师:将这两个数和短除法后所得的商交差相乘,还真能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生(高兴地):这样不就可以用来检验了吗?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连验算都想到了。不过,我有个疑惑,这些发现是否真的正确,换其它的数能否成立?

  生:我们可以举例验证一下。

  师:这是个好提意,大家动手做吧,也许你还会有新的发现呢?……

  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的探索中去,争辩声、笑声不时回荡在教室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究与创造。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之所以会有那样的发现,开放性的提问(几次问你有什么发现)、教师的鼓励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不但自己首先品尝到了“发现――成功”的快乐,同时还引领其他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于是便有了更精彩的发现。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尽情展示,情感得以尽情宣泄。这样良好的氛围,积极的心理场,激励着学生向科学的殿堂攀登。

  教学需要关注细节,让我们进一步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3

  从教学方法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突出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学生的调动很不够,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提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启发式教学。据统计,目前教法已有14类72种之多。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并且要教会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的立场、观点,引导学生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驾驭知识。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4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儿歌凭借其节奏押韵、富有情趣、朗朗上口等特点深受幼儿的欢迎。但是,儿歌教学究竟能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如何成功地开展儿歌教学活动?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笔者最近观摩了一次小班儿歌《小动物吃什么》教学活动,从整体上看,活动似乎很成功,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顺利地学会了说儿歌,但仔细分析,却有令人深思之处。

  一、教学目的不应只是学习儿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是:乐意与人交谈,说话有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等等。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在日趋整合的幼儿园教学中,儿歌教学活动不仅要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更重要的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等。学习儿歌并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在儿歌《小动物吃什么》教学活动中,教师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运用了玩具、图片提出问题、模仿小动物等方式,但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学会儿歌”。如当教师出示小鸡的玩具后,请幼儿回答“小鸡怎样叫”“小鸡吃什么”等问题,幼儿还没有来得及充分思考和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就匆忙“直奔主题”,迅速“引导”幼儿得出答案: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与儿歌内容一致)。接着,教师又用同样的方式依次得出结论: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小鱼。接下来,教师变换方式引导幼儿练习说儿歌。可以说,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教”儿歌而教,幼儿为了“学”儿歌而学,学习儿歌从教学手段变成了教育目的,这样就背离了语言教学的本质,也就无法实现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先做到胸中有目标,以幼儿语言能力为重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不应局限在儿歌歌词

  “教学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承过程,而是探求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教师及同伴的互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获得语言及其他各种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儿歌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局限在儿歌内容上,而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活动内容,注重各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和有机联系,充分拓展并挖掘儿歌内容对幼儿发展的多方面价值。

  儿歌《小动物吃什么》的整个教学活动几乎都局限在儿歌内容的框架之内。由于儿歌比较简单,只有三句话,每一句话描写一种小动物的叫声和吃的食物,而且小动物是幼儿非常喜欢也是在生活中接触较多的。儿歌内容几乎接近幼儿在生活中已有的经验,掌握儿歌对幼儿来说并不难,因此,如果把教学活动局限在儿歌之内,就大大弱化了儿歌教学的教育作用。其实,儿歌的背后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充分扩展、深化、挖掘、利用儿歌蕴涵的`教育价值,如教师首先可以结合学习内容引导幼儿进行发散思维,针对儿歌第一句“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可以提出问题:想一想,小鸡还喜欢吃什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思考,说出小鸡还喜欢吃米粒、菜叶、馒头等食物,进而依次思考小狗、小猫喜欢吃的多种食物;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儿歌进行仿编,如仿编出“小小鸭,呷呷呷,吃什么,吃小鱼;小小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小小牛,哞哞哞,吃什么,吃树叶……”另外,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表演、绘画等活动来表现和扩展儿歌教育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发展幼儿模仿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能促进幼儿积极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充分体验活动及学习语言的乐趣,并使教学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情感、能力、知识等各方面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教学过程不应只注重活动的“形式”

  儿童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而且“儿童身上蕴藏着充满生机的冲动,生来就有一种天然的欲望,要做事,要工作”,“抑制躯体活动的教育,就是抑制本能,因而也就是妨碍了自然的学习方法”,因此,运用活动教学对幼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这次儿歌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也尝试让个别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及叫声,让他们分组分别扮小鸡、小狗、小猫并各说一句相关儿歌等,力求让幼儿“动”起来。但是,不论是模仿小动物,还是戴小动物头饰分组

  扮演,幼儿都要“乖乖”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甚至还没有真正进入积极的“动”的状态,就被迫按照教师的要求停止动作,进入下一个环节。可见,教师虽然采用了一些能够让幼儿“动”的形式,但并没有赋予这些形式以真实的意义,幼儿也就无法获得动的权利和自由,也就谈不上积极与环境互动、主动建构。因此,教师首先应放下架子,把自己看得与幼儿平等;要充分为幼儿创造活动的条件,包括良好的环境和活动材料;要以同伴或朋友的身份给予幼儿活动以指导,从而使幼儿真正能够动起来,能够在愉快地说说、看看、玩玩、演演的“活动”中体验、探索、思考、发展。

  四、教学评价不能只看是否“学会”

  《纲要》指出:要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当今时代,“会学”比“学会”更为重要,因为能被记住的东西,迟早要被忘记或被时代所淘汰,而学习的能力和积极的态度却让幼儿终生受益。因此,在儿歌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要关注幼儿是怎么学的,而不只是是否学会;要关注幼儿在学儿歌的过程中是否得到了发展,而不是只看幼儿学到了什么。

  在这次教学活动结束时,幼儿基本都能够流利地背诵儿歌,教师可能会认为已经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活动进行得很成功。但事实并非如此,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没有自由的表达,也未能尽兴地表演;既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更没有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而仅仅是在被动地、机械地记忆和模仿,幼儿所获得的只是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记住了一首儿歌。因此,这次活动不仅没有使幼儿得到真实的体验和探索,反而束缚了他们的身体和心灵,妨碍了他们主动、积极的发展。因此,在活动结束时,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联系了幼儿的生活实际、扩充了幼儿的知识和经验,是否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以及积极情感、良好个性、创造性思维等,而不是只看是否掌握了学习的内容。

  因此,在儿歌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把握儿歌教学的目的、内容、过程以及评价四个环节,使儿歌教学真正能够促进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5

  教学片断:

  师:生活中你看到过像这样的射线吗?

  生1:手电筒射出的光是射线。

  生2:汽车车灯射出的光是射线。

  生3:太阳射出的光是射线。

  对学生所举例子暂不评价。师取出事先准备的激光电筒,将激光射向墙面,问:这是射线吗?

  教室顿时安静了,但转眼,不少小手又举起来了。

  生1:不是。(师:为什么?)因为它有两个端点。

  生2:射到外面就是射线了。(师将激光射向窗外)

  生3:射到我们学校前面的'那幢楼,墙上还有一个点,那不是线段吗?

  生1:(很着急)我到操场上,往天上照,这就是射线。

  生4:如果激光可以穿透一切,就是射线。

  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让我们想象一下,假如手电筒的光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可以把它看作一条射线。

  反思:

  我认为,生活化师教学理念而不是目标。生成生活化材料的目的并非是要让学生找到生活中有那些东西可以看作射线。生活中本没有射线,射线是数学抽象的结果,引导学生举例就是要让他们同样经历现实世界的数学抽象过程。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得以进一步认识射线的特点,感悟到了什么是“无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发展。我想这才是数学生活化的本意。<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6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及新课标的要求。我在课堂教学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教学特色,然而许多貌似优秀的课堂教学,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发现根源就在于我在教学过程中及考后的处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这些误区及自己的反思。

  一、忽视教学中的陷阱,造成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的不良后果,从而形成。教学上的第一大误区。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板书,我总是想方设法时值不出一点差错,即使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我也有高招,而是学生按我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正过程。我在今后教学中会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暴露错解,师生共同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想少出错,教学中就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错误和失败,备课时可适当从错误思路种思路中去构思,课堂上应加强对典型歧路的分析。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二、忽视甚至放弃三个过程的同步,三个过程是。教师的教学过程知识发展发生发展过程学生思维过程。这一大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误认为教材教材内容就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导致我的教学过程就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二方面。误认为自己的思维逻辑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我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者脱节。

  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新课标的要求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精心备课,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主,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7

  1、“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

  信息技术课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在贯彻的时候,应当注意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如:为让学生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可以布置机器设置任务,规定一定样式的`墙纸、屏保程序、机器日期等让学生设置,也可以人为设定一些软故障让学生修复;讲字处理软件时,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讲程序设计时,一个联系实际的编程题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任务等等。

  2、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学习

  大纲规定了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这门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每小组安排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这一两名学生,他们接受速度快,然后再由他们去指导小组中的其他同学学习,部分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可以选出作为班级辅导员。

  多给学生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同时多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优先讲解怎样使用软件自带的帮助系统;学生机器里应多装些学习软件,供学生学习时选用;如果机房内部联成局域网,可运行起多媒体电子教室;应该看到学生是有种种兴趣倾向的,在组织教学时应有所侧重,喜欢音乐的同学可以给他们布置MIDI的制作方面的任务,有美术特长的同学可以给他们提供学习图像处理的机会,喜欢编程的同学可以单独为他们讲点编程。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8

  九月,揣着一颗激动的心,踏进了这个飘散着丹桂清香的校园。这里将是我人生新的起点,这里有一条新的起跑线。我将要踏上平凡而又神圣的三尺讲台了,将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我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因为早就听说现在的高中生不比以前的那么单纯、那么好教了,所以对刚刚跨出大学校园的我来说不免有些畏惧。红着脸,不知道手放哪里的第一堂课还记忆犹新。幸而在师傅的指导下以后的课上就自然多了。我想这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吧!一个学期以来,上课,作班主任,忙得不亦乐乎,是苦是累,其中各种滋味具有,然而苦中作乐,不亦悦乎!

  作为新老师,没有任何经验,对教材完全是陌生的,而大学的知识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根本用不上。我唯一能要做的就是认真向老教师学习,于是我每天都去听师傅的课,他的课很精彩,也很有深度,有时候我竟沉浸在他的课中,每次听他的课都有很大的收获。慢慢我也知道了如何处理课堂中的一些问题。课余我认真备好课,在备课时查阅很多资料,尽量做到备课充分。因为我发现要想上好一堂课,自己首先要认真研读课文,对课文中的每个细节都要弄清楚,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老师要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课堂上慢慢引导学生,带领他们走入语文的课堂当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每个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回答。有时候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也能受益颇多,课后我对他们的回答进行反思、并且整理成教学精彩片段。在学校的论文评比中,我的两篇案例也分别获得一、二等奖,我想这也正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在课余,我也经常翻阅一些语文学科方面的杂志,如《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作文与考试》等。从中我可以读到很多知名教师关于当前语文教学的新要求、新动向、新理念,还有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等。看过这些文章之后,引发了自己在平常教学中的一些思考,我尝试着去改进、去创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且要求自己的教学要严谨、踏实,使课堂充满激情。

  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记得第二届市青语会在我校召开,有幸能够听到特级教师朱昌元的《拓展教学空间,促进学生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究》的精彩报告,还有全国知名青年教师童志斌老师的课,他那充满激情的课,上出了古文教学的高境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全市特级教师座谈会也在我校召开,也很有幸地听到了特级教师关于高中三个年级的语文课的评课。他们那高屋建瓴式的评语,切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要害,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了正确的方向,不断地完善课堂教学。

  在这个学期的教学中,也认真地准备了一堂组内公开课,上的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课后师傅给我提出了很多教学中的细节问题,使我认识到了语文教学的深与透的问题,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了学生对文章掌握的深度。

  作为语文老师每天早上都有早自习,每天伴着闹钟急促的铃声起床,然而在早读的课堂中,琅琅的书声会让我陶醉,望着他们我会有一鼓新的力量。我会去找一些美文,课余给他们读一些精美的散文,向他们推荐好的书,如《晨读新课堂》、《散文》、《读者》等。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要求每个学生作课前三分钟演讲,内容可以是读了某篇文章、或者某部著作之后的感受。指导他们如何去读书,如对一些名著的看法,不需要面面俱到,可以就某个方面,或某句话进行深入的研读,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再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这样可以真正让学生领悟到读书的乐趣。事实上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也做得很好,每个人都能够认真地去准备,都能够读出自己的'东西来。我想开卷有益,从高一开始让学生养成去看书的一种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另外,我要求他们每星期写随笔,养成有感而发,勤动笔的习惯。“生活当中不是缺少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高中生应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以自己的眼睛去感受世界,去发现生活中美的真谛。况且“写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所以随笔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练习的园地,需要他们用心去经营,哺育出美丽的花朵。当然,园丁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个星期我都要批阅100多本的随笔,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我却很乐意。每次我都会认真地阅读学生的每一篇文章,尽管他们的文章不是很成熟,甚至有点幼稚。但是读他们的文章我依然很开心,从中我可以感受到他们纯洁的心。每次我都会在文章的后面写上鼓励的话。随笔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是师生沟通的桥梁。高中生不像小学生,他们有许多的秘密,有不能跟父母讲的话,所以他们会把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写进随笔。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像一位朋友那样与他们进行交流。比如有位内向的女生,她的第一篇随笔写的是《心畏》,写的是进高中后的自卑。我在她后面写到其实你很不错,勇敢地抬起头,做一个真正的自己。第二次随笔时,她在我的评语后面画了一个笑脸,写上你快乐、我也快乐。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在与学生的这种心与心的交流中,我体会到了语文教师的乐趣,也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责任。

  这就是一个学期以来我的教学心得,谈不上经验,只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中有点滴体会。我想在平时的教学中踏踏实实地走过,积累点滴体会,收藏每个感动的细节,为我的漫漫语文教学之路撒下片片花瓣,留下阵阵的清香。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9

  数学思考的复习难度是很大的,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主要内容是每册的数学广角的内容,小学课本12册中,每册都有数学广角,并且每一个数学广角的内容之间都没有联系,基本是都是单独的数学思考方法或数学思想。

  所以,针对上面的情况,再加上数学广角的内容本身就是个难点,如果教学起来相对单独较大,这个内容就应该一一的`复习,尤其像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假设法也可以用方程法,这两种方法重点复习一下。还有刚学习的抽屉原理,也是挺难理解的一个内容,再重点复习一下。还有找次品问题也是比较抽象的内容,一是回顾复习一下课本,二是记一下规律。还有烙饼问题也还是比较麻烦,当时讲的时候就比较麻烦,所以再回顾一下记忆一下规律。还有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一端栽树,两端栽树和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况,课数和间隔数的关系。

  像搭配问题算是比较简单的内容,比如三件上衣搭配两条裤子一共有几种穿法,这样的问题所有学生基本都没有问题。还有排列组合的题目学生只要细心一些也问题不大,一般是打电话问题,只是组合问题,不用考虑顺序问题。但是几个人排队照相问题就要考虑顺序问题了。

  总之,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再及时的进行讲解和纠正。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10

  《数学思考》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这一单元的一节教学内容,它充分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象思维、解题策略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节内容选取了三道极具代表性的例题,融合了整个小学阶段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分步枚举组合的能力及列表推理的能力。我执教的是例7: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数学思考的编排意图是什么?我们应该给学生创设怎样的学习机会?”这是我在课前思考的主要问题。数学思考也能像学习常规内容那样给学生以方法和技能为主的形态展开学习吗?或者说它更应偏重于什么?我觉得所谓数学思考,应该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两个点上展开会更有价值。应偏重于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全过程,在其中体验数学探索的乐趣和困惑,真切的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给予学生个性化思考与能量释放机会。

  就本节课的内容而言,学生之前尽管已经解除了比较多的数学广角系列安排的内容知识,但前后的知识联系看起来并不紧密,不过数学的思想方法的熏陶却是一贯的:都强调数形结合,都强调合作探讨与交流,也都强调策略与方法的优化等,尤其是注重数学化思想的渗透。鉴于此,本课在设计时,我就比较注重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将思维充分调动起来,重视“说”的过程,在“说”的过程与基础上在进行对比交流和优化,并相机渗透数学化的思想,体悟数学的简洁美。学生只有在借助表格说思路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意识到其价值,才会认同,才会自觉加以运用。这种运用的目的是对方法的.认同,并非要在一节课中做对太多的推理题,这也不现实,因为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毕竟,严密的推理尤其是信息条件比较复杂的更是挺费时间的。如果学生能在课后对推理知识有个比较高的热情,并且在以后遇到同类问题能够想到运用这种方法去尝试解决,应该说就已经达到了本课的基本目标。

  纵观全课,我认为最大的成功在于充分体现了浓浓的“数学味”:通过直观教学,数形结合,以简驭繁,让学生的探究有目标,学生的思考有深度,学生的交流有实效,学生对数学思考的认识更深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确有提高。

  我的困惑是对教材中表格的处理,是否该发放给学生?如果让学生自己去设计,能顺利达到同样的目的吗?如果直接发送,是不是前功尽弃?又是否存在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嫌疑?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11

  勤奋出成绩是学习上的一条不变真理。

  真正的高效率教育只能是“因材施教”。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反对“以知识为中心”和没有交流、没有互动的“满堂灌”,但不是反对所有形式的“讲”。讲与不讲,不是一成不变的,问题是教师怎么“讲”,什么时候“讲”。

  来自教学一线的真正的专家认为:课堂教学需要“讲”,也需要“不讲”,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不能盲目削弱。一堂课的好和坏,不能单用“讲”与“不讲”来评价,而应看“五度”,即情境诱人度、活动刺激度、自主参与度、训练扎实度、建构生成度;老师是否“五有”,即有心、有情、有法、有度、有力;学生是否“三动”,即手动、口动、脑动。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单单是让学生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讲”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的时空,让学生拥有智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内容的难易和课堂的变化,适时调整讲与不讲的比例,把讲与不讲巧妙和谐地统一起来。

  老师绝对不能放弃自己适时的“讲”: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学生质疑问难时,在提问而学生不能答、指点而学生不开窍时,学生经过讨论却不得要领时,为了让学生对某一问题有深入的认识时,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某一思维障碍时,突破能开启学生心智、体现教学要求的知识重难点时……这些地方老师若不讲,绝对是误人子弟。

  新课改并不是不要教师的“讲”,而是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在重点的关键处,讲在知识的概括处,讲在思维的提升处。所以,课堂上教师不是要讲得“少”,而是要讲得“精”,讲得“好”,讲得“有序”,不是就题讲题,而是要由题生发地讲,由个别到一般地讲,进而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堂没有教师精要讲授和适时点拨的课一定缺少深度,既要尊重学生,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调控作用,对学生理解不到、领会不深和理解错的地方,要订正甚至作必要的讲解,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

  总之,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讲”,让学生在有温度、广度和深度的课堂的浸染中日渐茁壮,让学生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但也要通过自己的“不讲”,给学生增加更多的自主思考、实践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中自由驰骋,在思想的恣肆狂涛中体验生命顿悟的喜悦。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12

  20xx级高一学生是我校历史上招生人数最多、层次较为复杂的一届学生。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也参差不齐。如何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如何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新要求。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人人有所获,既要让优秀生出类拔萃,又要让后进生学有进步,也成了我们教学探索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高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教材中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增多,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等。客观上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2、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不知道或不明确学习数学应具有哪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3、对自己学习数学的好差(或成败)不了解,更不会去进行反思总结,甚至根本不关心自己的成败。

  4、不能计划学习行动,不会安排学习生活,更不能调节控制学习行为,不能随时监控每一步骤,对学习结果不会正确地自我评价。

  5、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二、教学策略思考与实践

  针对我校高一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在高一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究中,贯彻“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原则。以学法指导为突破口;着重在“读、讲、练、辅、作业”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一定效果。

  1、读。

  俗话说“不读不愤,不愤不悱”。首先要读好概念。读概念要“咬文嚼字”,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及辨析概念。例如,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原始概念,是不加定义的。它从常见的“我校高一年级学生”、“我家的家用电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及“自然数”等事物中抽象出来,但集合的概念又不同于特殊具体的实物集合,集合的确定及性质特征是由一组公理来界定的`。“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常常是“集合”的代名词。再如象限角的概念,要向学生解释清楚,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和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的细微差别;根据定义如果终边不在某一象限则不能称为象限角等等。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去认识和掌握数学概念。其次读好定理公式和例题。阅读定理公式时,要分清条件和结论。如高一必修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中由三个条件推导出一个结论;对数计算中的一个公式,其中要求读例题时,要注重审题分析,注意题中的隐含条件,掌握解题的方法和书写规范。读书要鼓励学生相互议论。俗语说“议一议知是非,争一争明道理”。新课程教材中每一节内容都辅以相应的探究内容和思考的内容。例如,让学生议论分别通过图象与单位圆的三角函数线分别掌握正余弦函数的性质等。

  2、讲。

  外国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将“冰冷”的知识加温后传授给学生。讲是实践这种传授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教学手段。首先讲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每堂新授课中,在复习必要知识和展示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老师着重揭示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解决学生疑惑。比如在学习两角和差公式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五套诱导公式,可以将求任意角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某一个锐角三角函数值的问题。此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于一些半特殊的教(750度,150度等)能不能不通过查表而求出精确值呢?这样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就呼之欲出了,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中注意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要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鼓励学生应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全过程,教、学同步。让学生自己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例如,讲解函数的图象应从振幅、周期、相位依次各自进行变化,然后再综合,并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容易接受。其次讲要注重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3、练。

  数学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怎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进行练习。首先练习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忌过早地进行“高、深、难”练习。鉴于目前我校高一学生的实际现状,基??

  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课本的例题、练习题和习题要求学生要题题过关;补充的练习,应先是课本中练习及习题的简单改造题,这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可以完成。即让学生“跳一跳可以摸得着”。一定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强化知识、应用方法,在练习中分步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并获得再练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老师们在现有习题的基础上基础上简单地做一些改造,便可以变化出各种不同的题目;其次要讲练结合。学生要练习,老师要评讲。多讲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其中包括成功的与错误的。特别是注意要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发生过程,在课堂造就民主气氛,充分倾听学生意见,哪怕走点“弯路”,吃点“苦头”;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评判各方面之优劣,最后选出大家公认的最佳方法。还可适当让学生涉及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多面性和深刻性。要求学生掌握通解通法同时,也要讲究特殊解法。最后练习要增强应用性。例如用函数、、三角、向量等相关知识解实际应用题。引导学生学会建立数学模型,并应用所学知识,研究此数学模型。

  4、作业。

  鉴于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差异较大,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更好地学习数学,得到最好的发展,制定“分层次作业”。即将作业难度和作业量由易到难分成a、b、c三档,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主选择,然后在充分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再进行协调。以后的时间里,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以上是我这近一年来的教学体会。新课程下制约高中数学教学的因素很多,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也很多,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但要相信“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有问题的教育。”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用最优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由此可见,只要我们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就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防止学生出现“高分低能,低分无能”以及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不良现象。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13

  师:张老师好不容易得个第一,被你们这样轻而易举地否定了。但张老师还是很服气的,因为你们说得在理。同学们,其实施俊杰的想法也是有道理的,只是缺少一个前提?

  生5:我知道了。如果投的总个数是一样的话,就可以直接比没进的个数。

  师:你的思维真敏捷!其他学生也明白吗?(师留给学生“消化”的时间)

  师:在总个数一样的情况下,没投中的个数越少,成绩越好。那比投中的个数可以吗?

  生6:也可以!

  师:同学们,根据这样的一种思路,我们也可以知道谁投得准一些。我们应感谢谁?

  生齐说:施俊杰。

  师:是啊!虽说他的想法存在问题,但我们只要稍加改进,就成了一种好方法!因此,学习就要像施俊杰那样积极思考,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这样即使观点不成熟,也会给我们以启发,拓宽了我们的解题思路。

  反思二错误成就精彩

  “我是比没进的个数”其实这一想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只是缺乏一个前提。如何“变废为宝”?以释放这一想法的内涵价值,并呵护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与勤于思考的习惯。“同学们,其实施俊杰的想法也是有道理的,只是缺少一个前提?”在这一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很轻松的得出了:在投的总个数一样多时,没进的个数越少,投得越准!

  学习难免会有错误,关键是教师能透过错误探寻出它内蕴的价值,并藉此进行合理地处置与有效地引导,以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参与对“错误”再认识。“错误有时前进一步就是真理。”面对课堂生成的“错误”,我们要学会珍视它,让它成为学生思维的平台与跳板,这样错误就会成就课堂的精彩!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14

  学习物理最根本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中“尝试”,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使学生体验物理与生活、物理与自然、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社会的密切关联,了解生活和社会中处处有物理。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人,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而这些感性经验恰恰是物理思维的基础。学习物理,首先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通过思考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想,甚至是异想天开的猜想;要善于动手“尝试”,只有实践才能证明猜想或假想是否正确,也才能最终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观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感知过程中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通过观察可以使学生从物理现象中获取各种各样、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原始信息,为理解物理知识提供了事实根据。因此,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多“尝试”,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动手“尝试”的好习惯,对物理的学习极为重要。

  我们身边的许多物品都可以用来供学生做物理实验,如利用吃饭用的筷子和水就可以做光的折射现象的小实验等。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尝试”,既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又可以使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小发明和小创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场地和条件。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所表现的物理知识是最直观的,给学生更多的“尝试”机会来展示自我。学生做小实验,搞小制作、小发明等,又可弥补课内实验的不足。做这些实验使用的器材不受限制,回家后自找材料,人人能做到;从仪器的设计和制造、实验步骤和方法的确定,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全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尝试”着完成,这都有利于他们探索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尝试”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15

  课程改革给初中历史教师带来生机和动力,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师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之中,潜心研究课标、教材、教学理念,使初中历史教学发生很大变化。但通过实际调研,发现初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问题一:照本宣科

  学科知识薄弱,相关知识贫乏,在教学中以本为本,僵硬无味。

  问题二:无章无法

  课堂教学各环节的组织、方法的运用,让听者感觉杂乱无章,收获甚微。

  问题三:无纲无椐

  不看新课标,无依据地讲授新教材。

  问题四:依依不舍

  对传统的“填鸭式”不离不弃,教师承包了课堂90%以上的时间。对旧教材情有独衷。

  问题五:懵懵懂懂

  对新理念的认识有偏差。对任何课型都千篇一律地使用同种方式,或一堂课,把教师新掌握的新教法、学法全搬上课堂,走马观花,学生的知、能、情三维目标的达标率却很低。 究其上述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受考试制度影响

  从学校的角度看,中学教师的配备,都为中考服务。历史学科多年不参加中考。历史教师中精英多被充实到语、数、英、理、化队伍中,相反把教师队伍薄弱群体移到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从教师的角度看,不参加中考的科目无压力,另外多年教历史的教师,书本那点知识已烂熟于心,新教材“只是换汤不换药”,教学方式我行我素,有人听课临时作秀,这部分群体从思想底层,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因而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技巧“老生常谈”。

  二、受对新课程不重视程度的影响

  从教育部开始实施新课程之时,我们在教研中就宣传、渗透新的教学理念。20xx年秋,我市开始使用新教材,我们开展了新教材培训、研讨课、片活动、定期深入到校调研指导等活动,目的是提高教师对新的理念,新教材的认识和理解,解决教师教学活动中的困惑。经过一段时期调研我发现,新的教学理念并没引起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表现是:一、教师手中没课标,教师仅凭对教材理解备课,没有依据。二、大多教师手中只有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没有任何可学习、借鉴的学习资料。

  三、受教师自我因素的影响

  1、拒绝接受新的教学理念

  许多教师长年的教学习惯已成定势,要把新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思想中,抛弃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是一个很难接受的过程,所以,许多教师毅然采用老方式授课。

  2、对新理念理解有偏差

  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所以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只要学生动起来了就是一堂好课,在课堂教学表现的是:不论什么课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没有思考,新课程教师的地位作用是什么?课堂教学中过程和结果的关系是什么?一堂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化了吗?

  3、缺乏主动学习、合作的精神

  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新教学观的理解程度,除了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外,主要因素是教师自身。大部分教师喜欢单打独斗,对身边大量可借鉴、可利用的学习资源视而不见。如:我在调研中发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学科,有的教师综合能力很好,对新教材,新理念的运用驾轻就熟,而有的教师相差甚矣,问其常向别人学习、请教、讨论吗?其只是一笑了之。

  4、缺乏研究、反思的精神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仅凭感觉,自己教学依据什么理论?自己教学是否适合学生需要与发展?自己教学与别人的差距有多少?等等问题,可能想都没想过,更不用提研究、反思。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采取的对策是:

  一、稳定队伍

  各学校要稳定教师队伍,要克服师资参差不齐的困难,让历史教师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学科定位,并能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从初一带到初三,才能使教师义无反顾投入到本学科的学习当中,才能使每位教师学科知识体系化。学校努力给历史教师创造自我学习的条件,适当订阅一些杂志、报刊,学校给教师创造集体备课,学科评优等活动。

  二、提高认识

  学校、教师要加强对历史学科的认识,避其参不参与中考不谈,历史学科连接过去、现实与未来,它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轨迹在人们意识形态和知识系统中的反映,故它是一门具有“价值理性”的综合性知识学科。可见,在学生人格养成方面历史学科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历史教育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真正学好历史,对学生道德提升,人格发展起积极的作用,同时可促进其它学科的完善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学习

  每位历史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与社会,我们所处的时代知识与理念不断更新,科技突飞猛进,我们不进则退,甚至被淘汰,更何况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终身学习,不断进取,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如今,课程改革紧锣密鼓地在我们工作中进行,它要求我们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 历史的重任,逼迫我们要学会以下几点:

  1、学会学习

  学习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知识;学习他人的经验;学习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尽快从古老的教学理念的窠臼里拔出来。

  2、学会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学会合作与交流

  英国作家萧伯纳对思想交流有一个独到的比喻:“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另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流这种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各有两种以上的思想,因而,教师在日长工作中要和同事们多合作交流,知识共享,让别人灵感引发自己的灵感;和学生多合作交流,教学相长;和领导、家长交流、合作,你的工作将得到更多支持。

  4、学会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们要学会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的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使教学质量高效地进行;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同时,教学反思会促成我们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5、学会创新

  创新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教师要敢于从自己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从别人的经验中走出来,大胆尝试,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宗旨,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新路,成为一名有特色的学生喜爱的历史教师。

  以上是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几点浅显看法,希望能引起各位同仁的共鸣。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学思考》教学反思05-27

教学教学反思11-10

前后教学反思《前后》教学反思11-13

《孔乙己》教学反思 孔乙己 教学反思02-09

教学倍数教学反思02-25

教学个人教学反思02-26

学前教学教学反思02-25

排球教学教学反思01-31

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