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主人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河主人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河主人教学反思1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理解这个重点的关键是放手让学生读通课文,帮助他们借助语言文字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间的联系。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细细研究教材,发现了其中隐藏的契机——抓住三处对比,引导学生精读感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将黄河的巨浪激流与羊皮筏子的轻微渺小进行对比。
文章开篇写了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所以对开篇的理解至关重要。在直接导入新课后,我出示了一张滚滚黄河的图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黄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积累的词语来谈。学生通过文中的词语展开想象,再次朗读时读出了黄河的气势。认识了黄河的汹涌,对于下文了解羊皮筏子的小,感受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做好了铺垫。
二、羊皮筏子体积之小与其载物之多的对比
“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引导学生从中体会筏子的特点:小、轻。作者第一次见到湍急的黄河的羊皮筏子时,为之一惊,细看到筏上有人更是惊讶、激动。并用朗读展现这种越来越惊讶的层次。“一、二、三、四、五、六,”可是“那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这足以让作者惊讶得目瞪口呆。我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指导学生朗读上。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而引导学生将筏子和货物进行对比,感受筏子体积是这样的小,可是其装载的货物确是这样之多,指导学生读出惊讶、担心、害怕的语气,让学生读进去,通过反复读、评价的方式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三、旁观者和当事人的对比
看到这六个人乘着一张小小的羊皮筏子,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在惊涛骇浪中颠簸,岸上的“我”不禁提心吊胆,看的人已经是胆战心惊了,可是羊皮筏子上的乘客们呢?他们谈笑风生,那从容的神情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对比之后我们不禁要问:乘客们何以如此放心,如此安然?那艄公凭借什么赢得了乘客的信任?这时让学生默读6—8自然段,画出描写艄公的.句子,想想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艄公?这时,学生很自然会找到“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并说出自己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这句话,我用语言创设了情境,波浪滔天时,遇到漩涡时,艄公是怎样的表现?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引读中感受到了艄公的沉着、勇敢、机智。很多学生还找到了“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感受艄公沉着、从容不迫以及他那高超的驾筏技术和丰富的经验。领略艄公风采后,齐诵最后一句话:“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来表达对艄公的赞美之情。
黄河主人教学反思2
《黄河的主人》作为教材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散文通过黄河气势铺垫“主人”,筏子轻小渲染“主人”, 乘客神情衬托“主人”,艄公品行铸就“主人”,从多角度描绘、赞颂黄河的主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这一形象,揭示了全文的中心:“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对我们这儿的学生来说,离黄河实在太遥远,对羊皮筏子的了解又近乎零,因此,要让学生感受并想象到滚滚黄河的壮观和惊险,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是有一定困难的。另外,要使学生弄清各部分和中心句之间的.有机联系也是一个难点。
为了避免线性的串讲,在教学时,我主要分为三个板块。首先是多管齐下,感受黄河的壮美,其次是读结合,体验筏子的惊险,最后是化疑得法,建构艄公的形象。
通过设计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黄河主人教学反思3
本课体现了教材的以读为主线的编写特点。在教学的整个活动中,我注重自己的角色——学生自主学习的助手,把学生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进入课文教学后,我先启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一下子就触及课文的最后一段的内容,在读、探中,让学生明确了黄河的主人艄公是一个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的人,他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所以成为黄河的主人。
接下来,我又引导学生学习讨论课文的第二小节至第六小节,在读、练中,使学生不仅知道艄公确实是黄河的主人,而且学习、体味了文章语言的运用、情感的表现。然后,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感知文章衬托描写的.作用,继而在学生的心目中牢固地树立起黄河主人艄公的形象。
最后,我又采用发散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去触摸征服黄河、征服大自然的人和事,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又一次强烈的震撼,完成了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总之,在本课中,我能始终牢牢地抓住读这个主线,成功地运用自主探究思想,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使语文学科的训练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成效。
黄河主人教学反思4
今天上完了《黄河的主人》课,我感觉整堂课的朗读还欠缺指导,那么究竟怎样的朗读才是有效的呢?我经过反思,觉得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
1、读有所思:
教师首先要明确朗读的目标,你为什么要让学生朗读?朗读的目的是什么?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读,朗读的过程中有思维的过程,那么这样的朗读就是积极的,主动的。例如,我可以提这样的问题,“让我们把黄河的气势读出来吧!”
2、读有所获:
一节课下来,学生朗读的时间是很充分了,朗读的面也极广,可是朗读的能力却不见有多少提高。为什么?就是因为缺乏指导,这也是我这堂课最失败的地方。我们常说让学生“自读感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但是,朗读也是需要训练的,没有训练,学生的语感从哪里来呢?因此,课上教师的指导攸关重要,从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处标点着手,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句时,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可以把句中“惊涛骇浪”和“如履平地”两个词语提出来,教师进行点拨,学生进行比较。这样学生既对这两个词语加深了印象,又对艄公的形象有了更深一步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在去朗读课文,我想效果更明显。所以,有效的朗读要能体现层次性,要使学生在这一堂课中朗读方面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3、读有所感:
学生朗读后要有所感悟,这个感悟不是教师通过传授、通过暗示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感受。通过朗读,学生脑海中留下的是丰满的形象,是真切的情感,是蕴涵于语言文字的思想,而不是简单的浮于文本之上的文字。我想这样的朗读才是有效的,而这些正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仔细钻研的地方。
看来,上好一节课没那么容易呀!一切都在摸索之中。有所思考,就有所发现,就有所进步,教学上才有所提升!
黄河主人教学反思5
可以说很多学生事前都没有看过《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对于课文的重点问题:为什么艄公被称为黄河的主人?按照传统的方法来看,可以从黄河的磅礴气势,羊皮筏子的小而轻,乘客的谈笑风生等方面来理解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镇静的风采。其实就是三个方面的衬托出艄公的勇敢和镇静。那么我们可以把文章的后半部分不要发给学生,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渲染、衬托上,让学生猜猜谁是黄河的主人呢?这样一来,课堂气氛会更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更大。
1、黄河和艄公两者的对比
2、羊皮筏子体积之小与其载物这之多的对比
3、旁观者和当事人的对比
在课堂上抓住这三个对比,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起黄河的主人——艄公那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形象,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对艄公肃然起敬,还让学生深深明白课文各部分与中心是紧密相连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学生对艄公的`敬仰之情,是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之中“牵”出来的,要使在孩子的内心真正有很深的感受还应当在各个对比之中
“用心”读书,自然而然发自内心地生成,在一遍遍的读书过程中慢慢感受到,慢慢从心中“长”出来的真情实感,而不应该是老师带着学生从文章中生硬地“对比”出来的。
黄河主人教学反思6
在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利用学生已形成的阅读期待,将学生的阅读、感受、体验、表达、创新等信息反馈于课堂阅读过程之中,最终达到理解、感悟课文内涵之目的。
在精读感悟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各部分之间与中心的联系。注重从朗读指导入手,扎扎实实地读通课文,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呈现一幅羊皮筏子在奔腾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生动画面。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受到强烈的感染,对艄公肃然起敬的感情就会油然而生。
黄河主人教学反思7
《黄河的主人》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第八自然段中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他凭着智慧和勇敢、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关键是让学生能充分地感知艄公操纵着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中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
教学中,我这样展开——
一、抓住细节,感受皮筏之“小”
文中对羊皮筏子的描写比较细腻。我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让后细细揣摩。你对羊皮筏子怎样的映像?孩子们觉得:那羊皮筏子真是太小了,太轻了!再找找,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为了写出羊皮筏子的轻、小,作者都是怎么描述的?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孩子们在有所感的同时,还能习得文中的语言。
二、对比阅读,感受坐筏之“险”
关注一下文中对乘客的描写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一种:害怕:“……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一种:泰然自若:“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对比阅读,思考:坐羊皮筏子,到底“险不险”?
有了对羊皮筏子的认识,经过交流,孩子们发现:做羊皮筏子,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皮筏子那么小,万一真有一个大浪头打过来,也许真会把它整个儿吞没。第二,皮筏子太轻,在波浪滔滔的黄水中破浪前行,如果浪稍微大一点,猛一点,那皮筏子会被冲得不知去向。第三,皮筏子上没有栏杆,紧贴着他们的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坐在这样的皮筏子上,要度过这样的水面,任何人都会心有余悸。
三、展开想象,感受艄公之“勇”
既然坐羊皮筏子那么惊险。那么,那些乘客们为什么还会“谈笑风生,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呢?原因在什么地方?
孩子们异口同声说到了“老艄公”。那是一位怎样的老艄公?结合文中的语言说说?交流中,孩子们发现了艄公的勇敢——能在这样的水面上,撑着这样的羊皮筏子破浪前行,而且筏子上还有那么多的人和东西。没有足够的勇敢是绝对不敢尝试的。老艄公智慧、镇静、机敏——面对这样的风浪,老艄公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及时采取措施,避开危险,没有足够的智慧,也许会发生不测。老艄公有责任心——他的手里只有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却身系那么多乘客的安全,再看看乘客们的泰然自若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乘客们一定非常信任那位老艄公,说明老艄公一定技术一流,而且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再读课文,孩子们眼中有了画面,心中有了对老艄公的深深敬重。
黄河主人教学反思8
《黄河的主人》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对比来让学生感悟黄河艄公有智有勇的形象。如第二部分中,让学生阅读后,找出“我”、“乘客”、“艄公”的不同表现,学生从艄公“沉着”“专心致志”、既“小心”又“大胆”感受到艄公的勇敢机智,镇静机敏;从作者“提心吊胆”中体会到乘坐“羊皮筏子”之险,也体会出艄公技术的娴熟,胆识之大;从乘客的“谈笑风生”、“从容游览”则感受到他们对艄公的信任,而这信任来自艄公的`沉着和胆大心细。无论是作者的“提心吊胆”,还是乘客的“谈笑风生”,都从侧面衬托了艄公的机智勇敢,突出了他沉着、大胆的品质。通过这种对比,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深深地震撼了同学们的心灵,让大家深深感到我们的先辈是多么的伟大与不平凡,也从内心深处由衷认识到艄公当之无愧为“黄河的主人”!
黄河主人教学反思9
在我们这个地区的学生,几乎不大可能亲眼看见黄河,为了更好的了解黄河,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文中描写的黄河的语句比如第一自然段写:“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其它段落中还有“汹涌的激流”、“波浪滔滔的黄水”、“险恶的风浪”、“惊涛骇浪”,就能产生共鸣。让学生自由表达,也就是让他们展示了一幅幅黄河的画面,通过文章中的文字展开想象,最后再回到文字上来,将文字中的气势用语言来进行拓宽。认识了黄河的汹涌,对于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就会有更深的认识。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了疑,孩子就有不竭的探索动力,就会有大进。对于文本就会有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就能最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一开始就出示课题,让学生提问,学生的质疑恐怕大部分是迎合老师,对课文的兴趣也不会有这么浓,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我们的许多语文教材中都由有关黄河的文章,因为它们是母亲河。如果我们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去研究,学生在对比之中才能感受到,黄河的主人行走与黄河之间真的'危险、困难。没有勇敢、智慧、镇静、机敏,那肯定是不行的。孩子们大量的阅读,他们也慢慢地体会到,战胜惊涛骇浪不是一日所为,艄公为什么会具备这种素质?那是长期锻炼的结果。所以,这一课,其实给予小学生的应该是战胜困难的教育,虽然我们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这个答案,但他们在阅读思考中,也会悟出这个简单的道理。
第五、六、七自然段写的非常精彩,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用情朗读,才能使得学生产生一种行走于黄河间的震撼!
黄河主人教学反思10
《黄河的主人》一课是四下的最后一篇课文了,我看到书的最后几张的时候,才知道这学期的课文教学就要再见了。因此在上这课的时候,我特地让学生把这篇文章事先背上。 一个中午和一个晚上的作业就是背这篇课文,学生绝大多数背上了,有很多学生背得很熟。
在第二课时教学中,我把最后一段文字写在黑板上。然后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黄河的惊涛骇浪和羊皮筏子的小而轻。让学生把黑板当作黄河,在黑板上画羊皮筏子。有的孩子画得很大,有的孩子画得很小。这样让学生讨论,留下他们认为大小合适的画。再结合书中的文字,让学生想象自己坐再羊皮筏子上会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样的担心。最后再抓住最后一段进行升华。
整个教学中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黄河的凶险,让学生知道人定胜天的.道理。利用插图让学生说黄河,领略黄河的风采。再利用想象来激发学生的激情,感悟到渡过黄河的艰难。抓住最后一节的背诵,提升情感,感受黄河,体味艄公的工作和心里。教学中有个孩子提出,人不能和大自然斗争,要敬畏自然,我这方面没有帮他解决,也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也有个孩子说题目有问题,黄河的主人是大自然,人是战胜不了大自然的。我说下课和他交流,实际上下课后我都忘记了,几天写的时候才想起来。我为我的教学机智而可笑!
这篇课文文字上很简单,教学上我也是选择简单的阅读和理解,孩子事先把握课文的文字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在课堂教学和阅读理解上是很轻松,很自然的,课堂中的很多环节也会完美的达成。 平时简单的一堂课上好了,做老师的心里有一种成就的感觉,学生也有种体验成功的快感,课堂其乐融融! 看来,上好平时的家常课也是很有必要的,那也是修身养性呀!
哎,课文阅读教学又要到暑假以后再来体验了!一学期又要结束了!准备复习了!但愿孩子们能够在考试的时候发挥正常!
黄河主人教学反思11
一、黄河气势铺垫“主人”
“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文章开篇短长两句,先声夺人,颇有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还”的宏大气势。诗一般的语言,把一幅惊险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其后,文章又不断描写黄河气势磅礴的词“汹涌的激流”、“湍急的黄河”、“波浪滔滔”,令人顿生悬念:在这样险情重重的黄河之上,谁又能“如履平地”,成为他的主人呢?
二、筏子轻小渲染“主人”
羊皮筏子,是用十来只囫囵脱下的羊皮吹得圆鼓鼓的,绑在细木架上制成。说它轻,一个成年人用手指头就能拨得团团转;说它小,在气势滚滚的黄河里如同一叶扁舟,出没风波里,“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然而,这么一只小而又轻的羊皮筏子,却能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承载六个人和两只满满的麻袋。这鲜明的对比,足以突出羊皮筏子在黄河中行驶是多么的惊心动魄,驾驭它的主人又是多么的了不起!
三、乘客神情衬托“主人”
黄河的气势令作者胆战心惊,筏子的轻小又令作者提心吊胆。然而再观乘客,却是那么的镇定自若,“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此处作者抓住对乘客神情、动作细致地描写,展示了乘客与自己截然不同的反应。虽然下文提到“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可脚贴着“波浪滔滔的`黄河水”,眼看着“汹涌的激流”,乘客的镇定和勇气从何而来?
四、艄公品行铸就“主人”
这一切来自于艄公的沉着。你瞧,他更是“小心”和“大胆”同行,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大胆”体现着他的勇敢和智慧,“小心”则表现出他的镇静和机敏。正是凭着这些,在湍急的黄河乘着筏子漂流的乘客才会有从容的神情;正是凭着这些,艄公“站在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也只要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就可破浪前行;也正是凭着这些,艄公“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我想,也正是希望通过多角度感受黄河主人的风采,来启迪学生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做生活的主人!
黄河主人教学反思12
《黄河的主人》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艄公驾驭羊皮筏子上的沉着冷静,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的黄河,被誉为“黄河的主人”。
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展示后我觉得学生对黄河的感受还不够深刻,就播放了一段黄河波涛浪涌的`视频,学生观看后,对黄河的汹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导入课文时,我通过质疑课题“谁是黄河的主人”直接切入,引导学生在文中最后一小节找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紧接着就是提问:为什么将艄公称为“黄河的主人”?整篇课文的学习也就是围绕这个大问题展开。我觉得这样设计,有利于抓住文章的核心,学生也能有所得。
在教学艄公是“黄河的主人”环节中,我没有一步一步的教学,而是直接出示要求:从文中找出能证明艄公是黄河主人的句子并读一读,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做批注。后来在交流中我发现,学生讲得非常好,找出了很多句子。还有些句子存在争议,我就因势利导带着学生一块儿讨论,我欣喜的看到有些问题学生回答的比我设想的还要精彩,课堂上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整节课进行的非常流畅,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就说出了艄公的沉着冷静、胆大心细和机智勇敢等品质,我只扮演了引导者和总结者的角色,班级很多学生都参与了进来,有的踊跃发言,有的出谋划策,有的给伙伴加油鼓劲,整个课堂完全成为了学生的主场,以至于我不得不狠拍桌子才能终止他们激烈的争论。下课铃声传来,学生们都和我有一样的感受:这么快就下课啦。
其实课堂上还有一些知识点没有时间讲解,比如第三自然段的省略号,比如羊皮筏子的简介,比如列举中华民族其他和艄公一样的名人,这些我都放在课外,让他们回去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学生们能自主归纳出艄公的品质,我觉得就是他们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黄河主人教学反思13
在教《黄河的主人》这一课时,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朗读中感受艄公这一形象,在朗读中激发学生情感。我在教学时,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然后由这个重点总领全文,让学生去感受黄河的气势、感受羊皮筏子的惊险,从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在教学中我不仅充分挖掘语言训练点,通过朗读让学生感悟内化,还通过“四个对比”使学生深入领会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定和机敏。在理解了语言文字以后,我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主角,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这一中心来组织,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本课结束前,当我问到“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时,学生或用书上的语句来回答,或用自己的话来解答,但都能领会艄公只靠着简单的工具,但凭着机智和勇敢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我引导学生们:“称艄公为主人,简单说,是因为——”生回答说是“征服了黄河”!
在同学们的交流中,他们不仅明白了主人的一般含义,还明白了要战胜困难,不要被困难压倒,不能让困难成为主人。后来还有学生引出了“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战胜自身的一些困难,改正自己的缺点,做自己的主人”的精彩发言。我不禁为这意外之得而欣喜。
黄河主人教学反思14
今天,我们学习了《黄河的主人》。讲完课文后,我指着课题问同学们:“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学生或用书上的语句来回答,或用自己的话来解答,但说的意思都是一样的——艄公只*着简单的工具,但凭着机智和勇敢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我引导学生们:“称艄公为主人,简单说,是因为——”生回答说是“征服了黄河”!文学到这儿后,我相机补充了一文《大森林的主人》。刚出示课题后,我让学生猜:“大森林的主人会是谁?”他们都猜是某某动物。我相机激趣:“大森林的主人真是动物吗?除了动物还有谁呢?”带着问题,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听我读课文。
读完课文后,我问:“大森林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大森林的.主人?”同学们这时纷纷说:“原来是猎人,因为他能克服困难,征服大森林。”于是,我追问:“那么,从这两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什么?每人写一句话。”同学们的交流中,我知道他们不仅明白了主人的一般含义,还明白了要战胜困难,不要被困难压倒,不能让困难成为主人。
后来不知怎么说着说着,就引出了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战胜自身的一些困难,改正自己的缺点,做自己的主人!我不禁为这意外之得而欣喜。
黄河主人教学反思15
《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教学的难点是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间的有机联系。
我在教学时,抓住了文章对黄河、羊皮筏子、乘客、作者的感受的描写,让学生感受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羊皮筏子的小、轻,乘客的从容、作者的胆战心惊,然后设计了如下教学片段
……
师:谁能用文章中的词语来说明艄公值得赞颂?
生:因为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所以值得人赞颂。
师:文中哪些语句能反映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请同学们再读六到八自然段,在书上做简要的批注。
生: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专心致志”和“小心地注视”体会到艄公的小心谨慎。
生:我从“大胆地破浪前行”体会到艄公的沉着、冷静和他高超的驾船技术。
师:还有其他的语句也能反映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吗 ?
生: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艄公的任务艰难,责任重大。
生:他只有一个小小的筏子和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却要战胜险恶的风浪,责任多么重大,而他却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多么令人佩服呀!
……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的过程是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生动的表象组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不可言喻的'情感体验。对文字的理解,思想的挖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凭借这个过程来实现。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不断趋向成熟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体验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趋向成熟,而教师则是将学生的思维由表象思维引向深入的引路人,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这种表象思维上时,教师应利用解惑式的疏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以使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成熟
发现、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得更牢,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何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呢?要依靠教师的点拨指导, 让学生在研读中学会读书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思考方向,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发现、去探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通过研读的过程,逐步学会如何读书和思考的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的着力点不在于让学生获得和教师同样的见解,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在研读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和思考,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黄河主人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黄河的主人》的教学反思11-11
《黄河的主人》的教学反思 15篇11-28
黄河的主人教案03-09
《黄河主人》教案03-11
《黄河的主人》教案08-03
《黄河的主人》课时教案04-04
黄河的主人教案[实用]03-07
(热)黄河的主人教案01-30
女主人与乞丐教学反思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