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几和几》教学反思

《几和几》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22 12:00:0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几和几》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几和几》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几和几》教学反思

《几和几》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

  教学中,第一部分是对表格的整理。我先让学生随意报一道十几减几的算式,回顾计算十几减几退位减法的方法。接着利用十几减9和11减几,引导学生静静观察表格中算式的规律,动手完成表格中空白的部分。让学生上台介绍他们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再让学生观察表格,找到横着、竖着、斜着的规律,特别让学生理解差不变,找到得数是6的算式有哪些,最后是快速报出答案,比口算。第二部分则是解决问题。一表多用,既解决了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还复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理解“同样多”的含义。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1.表格不够直观形象。学生在找规律中容易对“差”的规律找错,对于规律还不能够完整的表达出来。应该突出所要讲的橫、竖、斜行,并且引导学生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找规律;2.练习题设计不够有趣。一年级的孩子的课堂应该是轻松、活泼而有趣的,这和老师的习题设计有关。本节课只用了一个表格,比较单调,而且在数的时候,应该设问:你是怎么数的?这样学生可以比较灵活运用知识。

《几和几》教学反思2

  几和几的教学是加减法的基础,学生理解了5以内数的组成,就能较好的掌握加减法。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在于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对4和5的组成的原因进行感性的理解,初步建立学生数感。因此在这节课上,我特别注重孩子们的理解,运用不同的方法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先让学生在猜一猜的游戏中明白3的组成,我两只手共拿了3个圆片,出示给学生看,然后左手拿一个圆片,学生猜一猜,右手拿了几个圆片。学生根据以前的基础和所观察到的很快才出右手拿了两个圆片,问学生怎样猜到的,学生发言后,我应该板书3的组成,但当时没板书出。

  我加大难度,我加了一个圆片,现在是四个圆片,分左右两个手拿,可能是几个和几个?如此一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纷纷来猜,就有孩子猜测是2个和2个,3个和1个,1个和3个,还有孩子说是2个和3个,我让学生自己判断,觉得可能吗?学生用摆小棒的方式,得出可能是2和2,3和1,1和3,但不可能是2和3,学生说明老师手中只有4个圆片,而2个和3个圆片合起来是5个圆片,我接着板书4的组成,然后让学生试读4的组成。我在此处的不足是没有理清4的组成的有序性,没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发现4的组成规律。

  如由4可以分成1和3,将右边的小棒向左边移动1根,就可以变成4可以分成2和2,再向左边移动一根,就变成4可以分成3和1了,这样做后就不会导致在后面教学5的组成时学生将小棒分成2堆时学生不会分,只能用一种方法。在后面提问是应该问学生,怎样更容易记住4的组成?但我在此处忘记掉了,所以孩子们掌握的不好,本来让孩子自己分析判断,得出记住两种方法就可以了。

  在教学了4的组成以后,我让学生再拿一根小棒和原来的小棒合在一起,学生明白了,现在有5根小棒,我让学生现在将手中的小棒分成两堆,看谁的.分法多?学生动手摆,此处又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前面4的组成教学的不是很有序,所以很多学生只摆一种就不摆了,还有学生没有注意倾听,摆了3堆,以后在教学中要培养孩子学会倾听的习惯。学生摆好后,我让学生对各种不同摆法进行展示,让学生明白5的组成方法。此处4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后,我提问:还有别的方法吗?此处提问误导了学生,让学生误以为位置不同也是方法不同,此处花的时间太多,导致后面时间不够。

  让学生明白5的组成后,我采用对口令的游戏,拍手的游戏让学生更进一步熟悉巩固5以内数的组成,提起学生的兴趣,但在对口令的游戏中我所组织的语言不完整,如5的组成,“我出2,学生说我出3,2和3组成5”,但我后一句没组织学生说,感觉一句话没完整,所以导致学生理解不是很透彻。

  总之,这节课讲后,感觉有很多不足,与柏老师、校长和各位数学老师交流后,了解到本节课的不足,能知道不足就是我的收获,在找到不足后,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逐步改正,熟读教材,钻研教法,力争最大限度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一节课具有实效性。

《几和几》教学反思3

  《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时,以儿童熟悉的复习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先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去观察、去思考、去讨论;再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说一说,从具体的情景当中抽象出计算过程,把具体的操作与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帮助学生从实物中脱离出来再教学算式的个部分名称。最后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练习,达到熟练准确计算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学生获得知识过程体验,培养因题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观察收集数据的能力。

  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带有“残缺美”的`灵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准备的再好,一堂课就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总有很多的优缺点。如: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从1个十和3个一里面去掉3个一还剩下1个十”这样的语言,对于他们来说说起来是比较拗口的,尤其是新教师在引导上更为吃力。所以花费的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计算教学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在教学中,要更注重发挥学生善于表现得心理特征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孩子在本节课中会发现10加几或者是几加10就等于十几,十几减十就等于几,十几减几就等于十,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在过程中不断的有思维的冲击。

  但在给加、减法家庭起名字时,我觉得自己为了赶时间,直裸裸的告诉它们名字,然后让学生齐读,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一个无限的空间去任意飞翔。没调动学生兴趣。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语言要更加形象、生动。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则应该更加精炼。

《几和几》教学反思4

  在评教评学中我进行了一年级数学几和几的教学,对于刚入学的幼儿2-5的组成和分成已基本掌握,针对这一情况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通过让学生动手分学具来找出分成中的内在规律,以此帮助学生理顺以往的凌乱知识。从学生的表现来看,由于是一年级的学生,课上有部分学生在学具上分散了注意力不能专心听讲,导致对规律理解不到位,还是按幼儿园学的进行讲述。整体看这节课学生已基本有了上课的习惯:专心听讲、不乱动、举手发言等,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不会同桌合作,只顾自己;后半节课学生积极性不高。今后还需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研究学生学情上再加强。

《几和几》教学反思5

  今天的数学课上。我教学了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口算。一方面。为了巩固10~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好准备。在前面的数数活动中。学生已经有了数出10,再数出几,就是十几的数数经验。所以在本节课中。将抽象为十加几就是十几以及相应减法的运算。

  新课一开始,。我先让同学从11至20各数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数字。用小棒摆一摆。让别人一眼就看出这个数是多少,同学们在摆的过程中。嘴巴说着这个数的组成。比如。十三,是有一个十和三个一组成的。接着。我让同学们看着你摆出的这个图列出四个算式。孩子们很快就列出了一图四式。我选择了其中的一个13的板书在黑板上。结合小棒图说一说算式中的13。10和3分别表示什么。然后。同桌交流一下。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接着全班交流。

  张峻然同学。在交流算法时说,我们可以把大数记在心中。然后伸出三个手指头接着往下数就可以得出十加三。等于十三,。我把这种接着数的方法称之为张俊然法,。

  王梓声同学说。像这种十加几的加法算式。我们可以直接想:十加几就是十几。我给大家总结称这是王梓声法。在王梓声法的引导下同学们总结出,十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十。得几。

  在教学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时,。我们班的夏一同学总结说我们可以先不看十位上的一。这样就变成了几加几。不过在写结果的时候。一定要记着把前面的十位再给加上。例如。十一加二,我们可以想。个位上的一加二等于三。写结果的时候,再把十位上的一写上就是十三。

  多么简便的方法呀。我大力的表扬了夏一。她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原本是十几加几的数。通过夏一的好方法。就把十几加几变成了几加几,。这个方法老师给她起个名字叫夏一法。夏一的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在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中运用。也可以在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中运用。孩子们运用夏一的这种方法。简便了计算过程。降低了计算难度。全班同学用掌声和欢呼声感谢夏一的智慧贡献。

  由于没有同学说到用计数器,来帮忙计算,。我就把老师用的用计数器来计数的方法分享给同学们。大家发现。用计数器拨一拨的方式也很简便。例如。十三减二,我们可以在计数器上先拨十三。十位上一颗珠子,个位上三颗珠子。减二,怎么减呢,就在个位上去掉两颗珠子。结果就是十一。孩子们发现用计数器来计算的时候很直观,很简便。

  虽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通过运算深化学生对十一至二十各数的`认识。不把运算方法的教学作为重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班有些同学的方法特别好,他们喜欢思考,善于表达,在交流和分享中,很多很好的方法,就被同学们掌握了。

  反思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操作活动少了,我本来觉得老师用计数器拨一拨就行,孩子们能理解,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这样的操作活动还不能少了,那今天晚上的作用就布置操作的作业,弥补不足。

  你有一种想法,我有一种想法,交流后就会有两种以上的想法,亲爱的孩子们期待着你们每节课上都能开出智慧的花朵。

《几和几》教学反思6

  本节课,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些准备。本节课,通过摆1捆和3根小棒来说明10+3=13,3+10=13。13—3=10,13—10=3。这样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加、减法的关系,有助于教学用凑十法计算加法和用加法计算减法。

  本节课的知识比较简单,于是我就让学生多说,多动手操作,多练习,达到每个学生都能把本节课学会。由于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为了使学生感兴趣,同时避免计算教学的枯燥,在教学时,我注重发挥动手操作的功能,活跃了课堂气氛。一图四式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学起来比较容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内容,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对于能力差的学生仍然会接受较慢。

  因此,我安排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教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不但面向了全体学生,让不懂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懂,而且也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的要求。加强操作和观察演示活动,以丰富学生关于数的概念,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的理解数的概念。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数数、去理解、去观察。一方面使学生感到我们生活中充满着数,数就在我们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数量和顺序,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不管准备的怎么好,一节课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总有很多优缺点。由于课前准备不十分充分且经验不足,一些环节处理的.不熟练和不够完整,驾驭课堂能力还需尽快提高。在课的设计方面,还应在动手操作后花时间认真总结出算法,让学生摆脱实物,直接清楚地说明算法,这点体现得不明显。

  知识的获取是在体验与探究中进行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捕捉和提出问题,能在探究过程中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正是我所追求的。体验是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评价、思考,把一个不太熟悉的可交流的对象有效地进行分析和理解。探究指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追问、探寻结果。上起来就感觉好了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吸取经验,多多钻研,也谢谢老师的指导。

《几和几》教学反思7

  几和几,就是教学5以内数的组成,这主要是为了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打下基础。在听取了指导老师的意见之后,我决定一开始便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即让学生把四个苹果分成两堆,然后根据分的结果抽象出4的组成。

  上课了,我在简单的导入之后便让学生开始分苹果,但是当我说出“请小朋友们把苹果分成两堆”之后,却发现学生一片茫然地看着我,我当时心理就琢磨着:是不是他们对于“分成两堆”的意思并不理解呢?的确,有的学生对于我的要求根本没有理解,他们不知道分成两堆是什么意思,自然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我尝试着这样解释:把苹果分成两堆就是把苹果分开来,分成两份,并结合着手势,希望学生可以明白,但是我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是很大,有的学生依然不是很清楚该怎么做。而且在教室中走了一圈之后,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把四个苹果分成了2和2,这可能是由于我前面所说的“分成两堆”中的“两”所起的误导作用,他们只能想到把四个苹果分成2和2。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脑子中搜索着一切可以解释清楚的语言,可是却一无所获。本来打算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分法,并上讲台摆一摆,然后便抽象出4的组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学生只想出了一种分法,第二,学生并没有理解分成的意思。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可是新课却还没有讲完,最后我只能自己把苹果的分法演示给学生,并在黑板上板书4的组成,再让学生观察分的规律,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

  一堂课下来,自己也感觉上得非常不成功,学生显得很被动,一直处于接受的状态,没有很主动地要去要。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反思我的这堂课,并简略地谈一谈解决策略:

  一、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无法理解

  可能是在课前缺乏对学生基础的了解,我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理解“分成两堆”这个意思,结果在实际上课时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导致教学无法顺利进行。我想这是我当前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学生对于我所提的问题理解起来很困难,他们不知道我要求他们做什么,我也无法明确地告诉他们该做什么,如何向学生提出能让他们听得懂的'问题,是我当前应该努力思索的一个重要问题。我想还是得多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不应以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什么该懂。学生如果不懂,教师就应该尝试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明白,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学生的基础差或是态度不认真,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我如何说,如何做才能使学生听得懂我们说话,了解我们想让他们回答什么。一年级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学校中的生活、学习都茫然无知,对于上课常规、作业要求都不知道该如何做好,尤其对于民工子弟来说,相对城镇的孩子可能程度更加差一点,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我们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该正确去引导,去培养。首先要做的便是该去了解他们,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我决定采取“给小猪分苹果”的方法来教学数的组成,即几和几。我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两只小猪饿了,你能把你的苹果分给小猪吃吗?你有几个苹果?你打算怎么分给这两只小猪吃呢?经过这样的一番导入之后,学生很快就能利用手中的苹果卡片分起来,并且出现了不同的分法。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地便把苹果分成了两份,分别给两只小猪。随后要做的便是交流总结,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为接下来的总结作准备。我在黑板上画上两只小猪,然后请学生上讲台来分一分,首先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分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说分的过程,先给第一只小猪几只苹果,再把剩下的给第二只小猪,于是便把4分成了几和几。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先请把4个苹果分成1和3的学生上来说,再请把4个苹果分成2和2的学生说,最后再请把4个苹果分成3和1的学生说,让学生明白分的时候可以从小到大开始分,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让学生找到分的规律,这样便能从4的组成迁移到5的分成上,那么2和3的组成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关键还是得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该做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同样是教学数的组成,我体会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如何使学生明白你所提出的问题,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教师没有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整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突出,我想这主要是我没有做好引导工作。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主要还是在于教师的引导。在教学数的组成中,由于经验的欠缺以及对学生的不够了解,导致我在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之后却依然找不到良好的解决策略,无法把学生的思路引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使课堂出现了严重的瘫痪,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显得很无力,没有有效的办法来扭转这一局面,这是我今后应该努力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首先要做的便是课堂语言的运用,如何说得简单易懂,清楚明白,是成功引导学生的第一步,学生只有在清楚地了解到教师的意思之后,才能进行有效地学习。成功引导学生的第二步,是要进行适当的总结,在让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与练习之后,应该及时让学生学会观察与总结,找到所学知识中所呈现出的一些解题规律,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然后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再让学生说一说,尽可能让学生多说,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只关注个别学生是不可取的,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当然,课堂中没有那么多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地锻炼机会,所以,通过总结,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普遍的、一般的方法,这样,他们在课后便能自己进行实际操作。成功引导学生的第三步,是要关注学生的后继学习,在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中可以适当渗透接下来的一些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即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地去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值得我去努力思索的,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多向一些优秀的教师学习,多听听优秀教师的课,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策略与学生管理方法,从而尽快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几和几》教学反思8

  《几和几》这节课的认知目标是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探索5以内数的组成规律,并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目标是培养学生合作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

  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先让学生在猜一猜的游戏中明白3的组成,我两只手共拿了3个圆片,出示给学生看,然后左手拿一个圆片,学生猜一猜,右手拿了几个圆片。学生根据以前的基础和所观察到的很快才出右手拿了两个圆片,问学生怎样猜到的,学生发言后,我应该板书3的组成,但当时没板书出。

  我加大难度,我加了一个圆片,现在是四个圆片,分左右两个手拿,可能是几个和几个?如此一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纷纷来猜,就有孩子猜测是 2个和2个,3个和1个,1个和3个,还有孩子说是2个和3个,我让学生自己判断,觉得可能吗?学生用摆小棒的方式,得出可能是2和2,3和1,1和3,但不可能是2和3,学生说明老师手中只有4个圆片,而2个和3个圆片合起来是5个圆片,我接着板书4的组成,然后让学生试读4的组成。我在此处的不足是没有理清4的组成的有序性,没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发现4的组成规律。

  如由4可以分成1和3 ,将右边的小棒向左边移动1根,就可以变成4可以分成2和2 ,再向左边移动一根,就变成4可以分成3和1了,这样做后就不会导致在后面教学5的组成时学生将小棒分成2堆时学生不会分,只能用一种方法。在后面提问是应该问学生,怎样更容易记住4的组成?但我在此处忘记掉了,所以孩子们掌握的不好,本来让孩子自己分析判断,得出记住两种方法就可以了。

  在教学了4的.组成以后,我让学生再拿一根小棒和原来的小棒合在一起,学生明白了,现在有5根小棒,我让学生现在将手中的小棒分成两堆,看谁的分法多?学生动手摆,此处又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前面4的组成教学的不是很有序,所以很多学生只摆一种就不摆了,还有学生没有注意倾听,摆了3堆,以后在教学中要培养孩子学会倾听的习惯。学生摆好后,我让学生对各种不同摆法进行展示,让学生明白5的组成方法。此处4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后,我提问:还有别的方法吗?此处提问误导了学生,让学生误以为位置不同也是方法不同,此处花的时间太多,导致后面时间不够。

  让学生明白5的组成后,我采用对口令的游戏,拍手的游戏让学生更进一步熟悉巩固5以内数的组成,提起学生的兴趣,但在对口令的游戏中我所组织的语言不完整,如5的组成,“我出2,学生说我出3,2和3组成5”。

《几和几》教学反思9

  一、创"情"激"学"。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抽象思维不发达,有时候很难理解教师语言上的提问,因此教师除了提高提问技巧,注重语言的通俗易懂外,有时候还可以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原型,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理解。本堂课中开始部分就通过分红花这样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自主思,考动手操作,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

  二、教学有序性。

  数学的学习应是思维有序的,条理清晰的,体现一定的逻辑性,因此课堂教学的展开也应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合理有序的。本堂课的设计就力求体现这点,本课的新知教学部分分为三部分:教学4的组成,教学2、3的组成,教学5的组成。其中以教学4的组成为重点环节,主要以教师启发引导教学为主,有效地落实本节课的重点,而2、3、5的教学在学习4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这一点也体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而教学4的组成,也是按照学生操作---介绍分析式、读法---找规律等逐步展开的,体现了建构知识的一般过程,从现象到本质展开的,渗透数学知识结构间的有序严谨的思想。

  三、增强趣味性。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单调的课堂容易让他们走神,失去兴趣,在课中穿插一些小游戏能很好的提高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带动课堂氛围,如猜硬币游戏等。同时,教师一些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加深的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增强课的趣味性,如本节课以双包胎比喻贴切形象,加深记忆。

  总之,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艺术。精心的预设是前提,但无法全部预知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过程还要加上教师的教学技能及与学生的互动。由于经验有限,本堂课在预设和生成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在引导学生方面,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多向一些优秀的教师学习,多听听优秀教师的课,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策略与学生管理方法,从而尽快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几和几》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几和几教学反思04-12

《几和第几》教学反思08-12

几和第几教学反思08-14

《认识几和第几》教学反思08-12

数学几和第几教学反思10-27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05-24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06-09

十几减几的教学反思02-25

《几和第几》教学反思 15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