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日月潭》教学反思

《日月潭》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13 14:14:2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日月潭》教学反思 15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日月潭》教学反思 ,欢迎阅读与收藏。

《日月潭》教学反思 15篇

《日月潭》教学反思 1

  《日月潭》的第二课时,原本计划读课文后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感受日月潭的美景,但在实际教学时,课堂上出现了没有预测到的一幕。

  朱经纬上台来介绍日月潭的由来,完全摆脱了课文的束缚,介绍了一个他从地理书上看到的'一个关于日月潭的传说:传说一条公龙和一条母龙因为饥饿吞下了太阳和月亮,后来一个勇敢的人杀死了公龙和母龙,太阳和月亮升上了天空,他们原来居住的湖就成了日月潭。

  朱经纬讲完以后黄韵洁上台,她先说:“我跟朱经纬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她讲得更细腻、更生动,读了土地神、姐妹俩等角色,台下的同学听得津津有味。

  在两个同学讲完以后,我组织同学对他们俩的表现进行了一个评价:朱经纬讲得大刀阔斧,有很强的概括力;黄韵洁讲得生动。然后我告诉学生,其实一个景点往往都会有很多传说,正是自然传说赋予了自然景点以生命,比如阿诗玛、黄山奇石。就是我们身边那些看起来很平常的景物,如果有美丽的传说相伴,也会显得格外不同。

  这时教室里还有高高举起的手,考虑到时间因素,本不想再请了,但实在不忍心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于是我请了第三位同学。

  熊听仪上台后先说了一段话:“你们想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叫日月潭吗?我也有一个传说,这个传说是我自己编的。”于是她开始绘声绘色的讲起来,内容是在前两个同学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平常看的童话、神话的内容进行的再创作。有时可以发现她思考的痕迹,但很快她又能自圆其说讲下去,我真是佩服八岁孩子的思维力、想象力和表达力。熊听仪讲的故事中有两点让我很欣赏:一是她想到了把公龙、母龙肚子里的日月取出来但不要伤害它们;二是她赋予了故事中的人物以现代色彩,姐妹俩得到了玉皇大帝赐给她们的一台电话,只要拨通123就可以得到帮助。

  我着力表扬了熊听仪的创造精神和善良心地。

  从这样一个过程,我看到了孩子们身上的潜力。这节课学生听得出奇的好,他们喜欢这样的故事。

  要着力培养这样一批能说回道的学生,关键是要给他们提供这样锻炼的机会。

  要有意识的提供一些复合的语言训练,让学生在亲身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日月潭》教学反思 2

  《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二年级学生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课后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件媒体创设情境

  1、导入:

  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台湾,再引出其风景名胜──日月潭,带领学生去游览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2、课文讲解: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

  二、多种形式朗读、感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采用问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与情感进行个性化朗读,注重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强了他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1、读:

  教学时,有默读、自由读、小组读、个人读、老师读等多种形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2、悟:

  在学生熟读课文后,想象画面──美丽的.日月潭风光。

  看着课件──日潭、月潭,日出,给画面配上文字。

  三、不同以往的语言

  整节课采用师生平等、激励的语言。如:愿意读读课文吗?老师有几个字想请教同学们。老师也来组个词,行吗?怎么不给我一点掌声呀?

  平缓地和学生交流。如:你们读得真认真,那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想对他们的朗读说些什么呢?

  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

  1、课件的衔接不紧凑。

  2、课堂气氛活跃,但不严谨,课堂常规还有待加强。

《日月潭》教学反思 3

  《日月潭》是一篇描写细致,语句优美的课文,易调动人的情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以一则招聘启事引入课文,让学生当小导游,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品读中层层深入。除了引导学生品读之外,在讲述完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中的美景后,我又进行了如下设计,“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在不同的时候变化着自己的新装……”,出示微风吹拂下、夕阳西下、月光映照下的日月潭,孩子们看着这些美丽的画面心中又荡起了圈圈涟漪,对美丽的日月潭又产生了无限的'遐想,进一步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此时,我发现孩子们已经被这美丽的日月潭所陶醉所吸引,就势让孩子们用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夸夸日月潭,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跃跃欲试,有的说“日月潭景色宜人!”还有的说“日月潭风光秀丽!”孩子们的情感得以释放。

  在朗读、理解之后,我让学生说说你还了解台湾的什么,学生通过课前查找的资料说了一些,这时我也补充了台湾特有的阿里山、蝴蝶、水果等图片资料,使学生对台湾产生了美好的向往。这时,老师导语“在台湾也住着和你们一样的小朋友呢!让我们隔海相望,和他们说说心里话吧!”孩子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他们的情感再次得以释放。

  本课中也体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在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强,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其次是在课堂评价的实施和运用中,我不能适时地为学生作出最适当的评价引导;而且在“导游招聘”环节,由于一部分同学缺乏勇气,及对文本掌握不熟,没有积极参与其中,课堂参与面不是很广……等等。今后在学生的培训方面还要进一步规范语言,多多听课,多多积累经验。

《日月潭》教学反思 4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日月潭的瑰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日月潭的环境、形状、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话,概括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写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蒙蒙细雨”、 “轻纱”、 “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赞美日月潭风光秀丽、是旅游胜地。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插图,看图与朗读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的语言。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处。但是很遗憾,由于课前上不去网,没有搜集到日月潭的图片,只凭课本上的插图,学生的兴趣没能大大调动起来,学生的想象能力没能拓展开来,说得也不理想。

  再讲第三、四节时,我请孩子们自由地放声读一读,你觉得怎么读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就怎么读。让学生在小组内谈想法,相互交流。共同感受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

  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蒙蒙细雨”、 “轻纱”、 “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这一环节由于读得到位,同桌又讨论了,有几个同学说得特别好。可惜,还是有同学不敢站起来说,怎样调动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增强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和期盼祖国统一的意识,对于这个目标,我觉得还没能很好的完成,只是在最后我说:“日月潭如此美丽,希望早一点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到那时,我们就可以亲自领略一下这秀美的风光了。”我想,应该让学生多搜集一些台湾的知识会好一点。

《日月潭》教学反思 5

  《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这三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让学生能在课堂中真正地活起来,我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游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活跃起来。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这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觉着美,可是到底怎么美却感受不到。这时我就让学生再读,并且边读边看图体会。果然学生自己通过读、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绿”很美,我及时肯定了他们的读法,并鼓励他们再读看能不能又有新的体会。于是,学生又通过自己读感受到了“很深”也说明日月潭美。

  再如品读“清晨的日月潭”这一部分时,学生起初只能通过“薄薄的”“隐隐约约”等词语的表面感觉美,这也正是由于他们年龄较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我想到只有直观形象的情境教学才能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获得感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所以我借助课件通过让学生看图感受雾之薄,像隔着一层纱。之后我还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假使我们乘着小舟在这轻纱薄雾笼罩下的湖面上飘来荡去,你们是什么心情呀?”通过移情让孩子获得心理愉悦进而体会日月潭这种朦胧的美。学生在这优美的意境当中、欣赏着美丽的画面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学习兴趣提高了。另外在品读“中午的日月潭”这一部分时,抓住“建筑”一词,我相机补充图片资料,并伴随导语“在潭北的半山腰上,有因供奉文圣孔子、及武圣关羽而得名的文武庙。南边青龙山上有玄奘寺,那可是为纪念唐玄奘法师到西天取经,宣扬中外文化而建立的'呢!”这样一来,不仅让孩子了解到那里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还进一步感悟到日月潭的风光秀丽,同时体现了课内外学习的结合.在这节课中,我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同时学生自己也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这才是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日月潭》教学反思 6

  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课堂生成犹如无心所插之柳,往往能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教师要善于关注课堂生成,这样才能提高课堂实效性。

  《日月潭》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写景的美文,本文描绘了我国台湾省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课文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生成的梳理。

  本课我能很好的利用课堂教学评价处理生成资源 。比如在叫小老师领读时,一个孩子快步走到讲台前,我说:“张宏宇迫不及待的想领大家读生词了。”这样导向性的评价,不但使这个学生再整堂课都积极的举手发言,也激起了其它学生学习的.热情,都能踊跃发言。再如刚上课时,我提出了问题,一个男孩子声音很响亮的回答了问题,我评价说:“你的声音真响亮。”一堂课下来孩子们回答问题的声音都很大。还有我提问:“日月潭还有哪些名胜古迹呢?”一个孩子回答道:“日月潭周围还有阿里山。”课前我并没有预设到有孩子能知道日月潭周围的名胜古迹,我也是出于好奇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啊?”他说是在课文后面的介绍里了解的,我发自内心的称赞道:“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能在书上找到答案。”我这样的评价不但是给这个孩子会读书的肯定,也介绍了一种学习语文的方法,就是到书中找答案。这种方法的渗透还出现在,我提问“日月潭的得名”时,有一个孩子说:“不知道。”我提示说:“读读第二自然段,书上就有答案。”话音刚落,孩子们就纷纷举手了。

  我还对学生的错误生成给予了教学内容的弥补和修正。一个孩子读第三自然段:“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薄薄”在这里应该读báobáo,孩子读成了bóbó,在这里我没有预设,这个字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点难,但孩子出错了,我又不能置之不理,于是我将这个字写在黑板上,将问题扩大化,问大家:“这个字有几个读音?都读什么?在这里读什么?”通过部分学生的已有认知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教学“隐隐约约”时,通过肢体语言学生已经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我让学生再说几个这样“AABB”式的词语,一个孩子说出了“打打扫扫”当时由于过于着急,我只是说不对,没有给孩子纠正。如果我能把这个问题扩大,让孩子自己改正,或让其它同学帮忙改正就好了。这样“ABAB”式的词语在以后也要学到,如果及时纠正,不但会修正孩子的错误,还能对“ABAB”式的词语稍加渗透,拓展教学内容。

  生成的课堂,知识不再是机械沉闷地授予,能力不再是机械乏味地习得。总而言之, 课堂生成是无处不在的,关注课堂生成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理智对待每一个课堂动态生成,才能让课堂的生命流光溢彩。

《日月潭》教学反思 7

  《日月潭》是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整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本课教学的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完本课,我进行了如下反思。

  一、以读为本,自主感悟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所以课堂上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在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和板书,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了解,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重点介绍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也是朗读的重点,要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我设计了指名读,自由放声读,男女生赛读、同位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在老师适时的点拨和示范下,体会和感悟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二、字词教学比较扎实。

  本节课我用了大约17分钟的时间进行字词教学,分别从因、形、义三方面有所侧重、因字治宜的设计不同教学方法。如字音上侧重“朦、胧、境、绕、隐”的指导,字形上重点指导“茂、筑”,字义上侧重两个词语“朦胧”“环绕”的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索,想出各种好办法攻克难关,较为扎实的掌握了生字。另外,写字教学也不容忽视,“茂盛”二字的指导从结构入手,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互相评价。

  三、以评促学,鼓励为主

  在教学中我尽量实现评价的真实、真情、启发和提升,设计了多种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去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如:“你读得真美!”“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只要心去读,读出来的效果果然不同!”等。学生在老师的感染下,也能体现出了评价的发展作用,对同学也是先肯定,然后提改进意见。学生在长期的发展性评价中,胆子大了,能力也强了,对阅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四、不足之处

  这节课的语言是相当美,但孩子年龄小,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还有限,所以应该配上更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孩子边读边品,欣赏后再读再品,这样更易于帮助学生把“情”激发出来。另外,由于有家长听课,个别学生纪律涣散,需要加强教育。

《日月潭》教学反思 8

  本文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故事性很强的文章。课文的内容比较生动,而且简易,学生读上去没有太大的语言困难。我在新授本文之前先让学生进行了预习,从而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初步了解了这篇课文中两位主人公大尖哥和水社姐所具有的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课文伊始,我出示了日月潭的风景图。渐渐引导学生了解日月潭有这样美好的景象,来之不易。从而揭示出在恶龙吞噬了太阳和月亮之后,人们失去了光明,天地之间是一片漆黑的。这时候两位英雄人物,大尖哥和水社姐在这种情况下是挺身而出的。为了拯救人们,他们披荆斩棘、翻山越岭,吃尽苦头才打败恶龙,让人们重见了天日。在这类语言丰富的故事性文章中,最重要的还是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而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还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了本文的复述比赛。学生对于这样的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现进行评比,在根据每组选出的'优胜者,在班级中进行比赛,一节课上,八位优胜者,各自发挥自己的才干,想尽各种办法,再加上形象的肢体语言,让自己能以最佳的方式把本文复述出来。而未参加比赛的同学在观看其他同学表演的过程中,也是受益匪浅!

《日月潭》教学反思 9

  这篇美丽动人的传说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日月潭的秀丽风景、两位英雄的.义举,还有那一处处留白带给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大尖哥和水社姐取得金斧头和金剪刀的来之不易,我也是采用了清风雅韵一样的说话训练内容,学生通过想象说话,把原来抽象的“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变成了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学生在理解时也更立体一些。着实感受到两位英雄得到金剪刀和金斧头的艰难,对两位英雄更是充满了敬佩之情。

  文中的训练点还可以挖掘,比如英雄在海底与恶龙决战三天三夜的情况,我想一定是充满了惊险和刺激;英雄变成两座青山后,乡亲们的感激场面;游客来到日月潭,听了这个故事后的想法……课文中的留白成为课堂上的亮点。

《日月潭》教学反思 10

  1教学目标

  1、会认“环”等9个生字,会写“岛”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激发每一位同学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同时渗透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公民意识。

  2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用字。“潭、碧、岛、薄、雾、蒙、秀”

  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行文脉络、层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情感升级。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日月潭教学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好!老师今天将介绍一位神秘的“嘉宾”给大家,她来自神奇的大自然,很受大家尤其是你们这群小朋友的欢迎。那么她是谁呢?神秘在什么地方呢?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2、利用多媒体放映一系列课前设计好的有关“日月潭”的幻灯片。通过视觉刺激,让大家对“潭”这种自然景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3、师:你们喜欢这位来自大自然的朋友嘛?

  4、介绍“潭”字的写法,阐述“潭”的含义,并引出“日月潭”的由来。

  5、利用幻灯片让大家去认识名副其实的“日月潭”,加深印象。

  6、打开台湾地形图,叫一个学生上台指出“日月潭”的大体位置。

  7、师:“日月潭”就生在那里,长在那里。将来大家长大了之后一定要去看看这位神秘的“朋友”哦!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让学生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并借助于手上的工具初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然后借助于汉语拼音通读一遍。

  2、让大家前后、左右四个人组成一个临时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相互纠正,相互指导。并结合小组的智慧去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3、组织几个同学上台写生字,教师初步讲授词的含义。

  (三)、看课文,结合课文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同学们自己起来读,读完老师及时纠正错误。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及时纠正读音。

  3、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得胜者奖励一朵小红花。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学习书写“岛、展、环、绕、建、纱”教师按照汉字的正规书写格式,准确地进行板书。

  2、让小朋友们在纸上进行练习,同桌互评。

  3、2第二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日月潭教学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上节课学到的东西,同时利用幻灯片让同学们回顾“日月潭”的美丽形象。

  师: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这位神秘朋友。看看作者笔下的日月潭是不是一样非常地迷人、非常地令人神往呢?通过文字能不能勾勒出照片上的优美片段呢?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们今天的学习课堂吧!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首先是自由读,看看总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并梳理层次,找出语段的中心句。

  2、指名分句读,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理解。《结合课件,解释“群山环绕”、“隐隐约约”、“风光秀丽”的真实景象。》

  师: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已经解决了其中的一个问题——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就像地图上画出了日月潭的位置一样。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第二自然段又是写日月潭的什么信息呢?接下来大家细致、轻声地读一读。

  2、利用课件出示以下句子比较感知,并朗读:(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同样是描述日潭和月潭的句子,读起来和听起来有什么区别呢?(形象、生动、具体、准确)

  师:作者真的很有心啊!能根据事物的外形的特点来给事物起名字。大家有没有试过这样去给你身边的东西起个好听的名字呢?这样做呢就会让表达更生动、具体、准确、形象了。这就是你们将来要学到的一种表现手法——比喻。他的作用呢就是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地更形象、具体、生动。还有就是给名词加一些修饰,使得你笔下的形象更清晰。

  3、大家知道怎么做才能和作者一样,让你的文字散发出清新的味道了嘛?老师相信你们!现在呢就给老师展现展现你们刚刚学到的本领吧!把下面的句子修改一下吧!

  (1)湖中央有个小岛。

  (2)湖面上飘着雾。

  (3)校园外边有棵树。

  4、课件示范:

  湖中央有个精致的小岛,像美好的玩偶山庄。静静的湖面上飘着一层薄薄的雾,犹如仙境一般。美丽的校园外边有一棵高大的树,像巨人一样站在那里。

  5、师:同学们真的很聪明哦!以后继续加油!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6、师:日月谭,好美的名字啊!大家肯定也很喜欢吧?有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为大家读出文章中更多的介绍日月潭的优美语句。

  (四)、默读三、四自然段,画出描写时间的词语,并做标记。同时思考一下这两段分别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教师板书: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师:大家是不是发现下面的句子很美呢?(指名让学生上台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写在黑板上,教师结合课件加以解释。)

  (五)、师:好句子只有准确读呢才能读出感觉来,才能像早晨树上叽叽喳喳的鸟鸣一样清脆、悦耳。接下来大家跟着播放器读,仔细地听一遍以后就试着跟读。然后多读几遍就能像鸟儿一样了。

  1、利用音箱播放优美的句子、段落,并放映对应的幻灯片。让大家沉浸在一定的氛围中去体会文章的内容。

  2、利用课件对比理解“清晰”和“朦胧”,并鼓励学生积累这对反义词。

  师:看到朦朦胧胧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说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嘛!(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舒缓,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指名读。

  师:宝岛台湾的日月潭风光秀丽,你喜欢嘛?我们把后两段多读几遍,可以的话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六)、读思结合、加深体会,深化感情。

  1、日月潭的风光真的是在是太美了!你们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日月潭的风姿嘛?试试看!

  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大家能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呢?(出于对宝岛台湾的特殊感情,出于对日月潭的热爱和眷恋,作者写了这篇文章,表达他对日月谭的赞美和强烈的热爱之情)

  3、师:台湾是我们祖国的宝岛,从遥远的古代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不仅风光怡人的日月潭,还有景色迷人的阿里山,可是现在,由于许多外界的渊源,台湾还不能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4、日月潭真的很美,可是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污染和人为的破坏,日月潭在默默地哭泣!我们一定要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争做保护环境的小天使哦!现在呢老师就任命你们为“地球小卫士”,从你们的身边做起好吗?

  5、孩子们!让我们共同期待宝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共同期待日月潭的美好明天吧!

  9日月潭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9日月潭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日月潭教学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好!老师今天将介绍一位神秘的“嘉宾”给大家,她来自神奇的大自然,很受大家尤其是你们这群小朋友的欢迎。那么她是谁呢?神秘在什么地方呢?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2、利用多媒体放映一系列课前设计好的有关“日月潭”的幻灯片。通过视觉刺激,让大家对“潭”这种自然景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3、师:你们喜欢这位来自大自然的朋友嘛?

  4、介绍“潭”字的写法,阐述“潭”的含义,并引出“日月潭”的由来。

  5、利用幻灯片让大家去认识名副其实的“日月潭”,加深印象。

  6、打开台湾地形图,叫一个学生上台指出“日月潭”的大体位置。

  7、师:“日月潭”就生在那里,长在那里。将来大家长大了之后一定要去看看这位神秘的“朋友”哦!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让学生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并借助于手上的工具初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然后借助于汉语拼音通读一遍。

  2、让大家前后、左右四个人组成一个临时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相互纠正,相互指导。并结合小组的智慧去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3、组织几个同学上台写生字,教师初步讲授词的含义。

  (三)、看课文,结合课文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同学们自己起来读,读完老师及时纠正错误。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及时纠正读音。

  3、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得胜者奖励一朵小红花。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学习书写“岛、展、环、绕、建、纱”教师按照汉字的正规书写格式,准确地进行板书。

  2、让小朋友们在纸上进行练习,同桌互评。

《日月潭》教学反思 11

  《日月潭》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今天这节课主要带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三第四小节,描写日月潭清晨和中午风光的内容。学生品读文字,想象日月潭的美丽风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感知叠词

  《日月潭》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像“圆圆”“弯弯”这样的叠词,是学生感知叠词这一新概念的好的素材,因此,先出示“圆圆的太阳”、“弯弯的月亮”这两个词,让学生读准的基础上,概括出“叠词”这一概念;接着通过老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比如学生读“圆圆的太阳”,我适时评价:我好像看到了这太阳好圆呀等等,让学生感知到,叠词能更加生动形象地描摹物的形状、人的形态这一特点;最后,也通过学生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叠词是很有节奏感的,富有音律美。

  二、想象朗读

  学生品读文字,想象日月潭的美丽风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先让学生听范读,想画面,初步感知。接着,我运用多种方法逐句品读,使每个景物在学生头脑中的'形象饱满起来。比如引入学生的生活经验,想象“薄薄的雾”的画面及带来的感觉,或是通过图片的展示,让抽象的文字变得形象起来、生动起来。这篇课文介绍的日月潭对这个班级的学生来讲,是非常陌生的地方,同时,他们的生活经验也不是特别的丰富,提供相关图片,补充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感性积累不足的弊端,帮助学生实现把文字读成画面的目标。最后,回归画面整体,通过学生的朗读把他们脑海中的形象呈现出来。

  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想象画面品读文字这一环节中,可能今天我自己没有走进这种情境中,所以学生也无法很投入,很难想象出画面。

《日月潭》教学反思 12

  《日月潭的传说》讲述的是关于俺国台湾省最大的湖泊——日月潭的一个动人的传说,是民间故事。从第一课时,俺提问同学了解哪些民间故事,同学纷纷举手,急着谈到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就可以看出来,同学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很浓。所以在第二课时的公开课教案中,根据三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与同学对民间故事的赶兴趣程度,俺采取了引导同学合理想象的方式,解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中说到,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一团。俺提问:“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此时人间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引导同学想象,失去了太阳和月亮,人间漆黑一团,人们生活极其不方便;没有了太阳和月亮,植物、农作物无法生长,人们要忍受饥饿和寒冷等,认识到失去日、月的不便,发生

  与人们相同的'感受。同样地引导同学想象,在这份设计中,还运用了些,这就算是这节课处置得当的地方吧!

  当然,这节课也有些缺乏的地方。上完课后,张老师的一句话立刻点醒了俺。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的“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心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时,俺先引导同学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一路上吃了什么苦,然后边总结边反复地反问:“他们能停下来吗?”而张老师建议俺,在教师边总结的同时,边引导同学反复读这句话。教学这句话时,俺想要达到的目的也是这样,但张教导的方法效果更胜一筹。教学无定法,但法与法间也有相通之处。

  还有“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在谈到读完这句话的感受时,同学只说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与恶龙激战的时间很长,其实这儿俺也可以充沛运用想象的工具,使他们加深对“激

  战”一词的理解。

  “学无止尽”,虽然说俺现在上课有进步了,但还应“更上一层楼”吧!例如,张老师建议俺多看特教的语文教案,丁老师认为语文的教学应该再拓展开去等。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

《日月潭》教学反思 13

  《日月潭的传说》一课,描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为了解救被恶龙吞吃的太阳和月亮,用金斧头和金剪刀为民除害,最后化做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候在潭的两边。故事凄美动人,情节并不复杂。

  上这篇课文时,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对民间故事的感兴趣程度,采取了引导学生合理想象的方式,解读课文。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的“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一路上吃了什么苦?然后请学生来讲述,学生们讲得绘声绘色:有的说他们有可能被野兽袭击;有的说山中天气变化无常,他们忍受着日晒雨淋的痛苦;还有的.学生则联系二年级学过的《沉香救母》一课中的精彩片段:一路上,他们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们一点也不在乎……此时,他们已充分地感受到了他们这一路上的艰辛,为他们这种不怕辛苦与危险,一心要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染,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反复读这句话,深化了学生的感悟和理解。

《日月潭》教学反思 14

  《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这三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使他们不仅感受到日月潭的美丽,还大大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的情感。 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三维目标的整合,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整体感知,发现美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遵照课标的精神,在整体感知环节,我让学生默读全文,找出自己感受到美的语句,和小伙伴读一读并且互相交流。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知是不同的,寻找到他们心中认为美的地方也是不同的。我从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角度考虑,采取上述做法,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初进一步感知日月潭的美景。

  二、层层深入,感悟美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品读中层层深入。如品读“清晨的日月潭”这一部分时,学生起初只能通过“薄薄的”“隐隐约约”等词语的表面感觉美,这也正是由于他们年龄较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我想到只有直观形象的情境教学才能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获得感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所以我借助课件通过让学生看图感受雾之薄,像隔着一层纱。之后我还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假使我们乘着小舟在这轻纱薄雾笼罩下的湖面上飘来荡去,你们是什么心情呀?”通过移情让孩子获得心理愉悦进而体会日月潭这种朦胧的美。学生在这优美的意境当中、欣赏着美丽的画面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学习兴趣提高了。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另外在品读“中午的日月潭”这一部分时,抓住 “建筑”一词,我采用图片教学法,不仅让孩子了解到那里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还进一步感悟到日月潭的风光秀丽,同时体现了课内外学习的结合。

  三、拓展延伸,歌颂美

  在朗读、理解之后,我让学生说说你还了解台湾的什么,知道的小朋友可以来说说,这时我也补充了台湾特有的阿里山、蝴蝶、水果等图片资料,使学生对台湾产生了美好的向往。这时,老师导语“在台湾也住着和你们一样的小朋友呢!让我们隔海相望,和他们说说心里话吧!”孩子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他们的情感再次得以释放,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台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可是,上完了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比如说在课堂评价的实施和运用中,我不能适时地为学生作出最适当的.评价。当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叫日月潭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出了日月潭的形成,由于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就没有及时鼓励他,而是又去叫其他学生了。通过课后反思,我认识到应该尊重到每一个学生,从鼓励的角度出发,表扬他在课前查找了大量关于日月潭的资料。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这个学生的表现欲望,而且会使其他学生的信心倍增,积极性提高,从而使课堂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再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当今大力提倡感性语文教学的同时,就更应该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语文素养。反思自己,由于我的语言比较枯燥,没有把孩子们带入到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当中,孩子们没有充分地感受到日月潭秀丽的风光,更何谈读出美呢?

《日月潭》教学反思 15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以及下雨天,三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教过之后有一些体会如下:

  一、以读为本,自主感悟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在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形象,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我设计了指名读,自由放声读,男女生赛读、找伙伴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在老师适时的点拨和示范下,体会和感悟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二、互相合作,学会交流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请学生在自己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以后问:“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各学习小组热烈讨论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太阳高照的时候景色很美丽,因为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带我们出去玩。”有的说:“下雨的时候,日月潭周围一片朦胧,像仙境,很美。”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三、合理想象,拓展文本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我让学生看图,想象一下,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也会很美很美?孩子们在文本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合理想象。有的说:“日月潭的傍晚很美,天上星星闪闪,山上灯光闪闪,水中也是一闪一闪,真迷人。”“大雾天的日月潭又是另一番景象,整个天空一片朦胧,对面的山、水、天空都看不出了。”……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

  此外,实践积累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标,它能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日月潭》文字优美,如诗如画,使人入情入境,是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隽文。在教学中,我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教给他们积累的方法,同时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实践运用。相信,学生的“好词佳句锦囊”中也存放了不少的“金子”了。

  本节课环节的设计应该是很清楚的,条理是很明朗的,但是因为离我们这里比较遥远,有的景色学生的体会还不到味。

【《日月潭》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日月潭的教学反思01-05

日月潭教学反思08-14

《日月潭》教学反思09-26

《日月潭》教学反思03-09

《日月潭》的教学反思05-18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反思05-18

《日月潭》的教学反思15篇02-21

日月潭教学反思(15篇)11-10

日月潭教学反思15篇11-03

《日月潭》教学反思精选15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