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对于高中的教学是很不熟悉的。但是在教学中也略有接触到一些高中的教学,有一点粗浅的认识,在这里姑且谈一点听课和听讲座之后的感想。
先从题目谈起。X老师的这两个教学内容,都是X老师的“命题作文”:选择读写结合的角度来设计和确定讲座内容。但是我的标题是“高中语文教学”而不是“高中作文教学”。因为我觉得,语文的终极能力就是表达,无论听说读写,最终的综合体现反映在试卷上的就是作文。既然作文需要理论支撑,那也就意味这教学需要理论支撑。所以,这篇文章的标题我确定为“语文教学”。
之所以会觉得高中语文教学“需要理论支撑”(其实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都需要理论支撑的),源于我教学中的一大困惑:各学段的衔接。我曾经在一篇专门阐述教学困惑的文章里大肆抱怨小学的教学不明所以,现在回想起来,还真的是非常困惑,以至于当时的表达都有些不妥当了。这还不是终极,最刺激的是高中老师也在抱怨初中教学不明所以。真是相当的讽刺啊。不过讽刺归讽刺,既然大家都在抱怨,那说明确实有问题。现实是小学毕业的学生,会归纳段落大意,会概括中心思想,会分析修辞手法,高级一点的还可以阅读浅显文言文。初中生也还是要归纳段落大意,理解文章主旨,分析修辞手法,学习表达方式,学习表现手法,阅读文言文。高中生,我听到的课上,也还是在讲修辞,讲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以及阅读文言文。当然个各学段的文章难度肯定是呈递增趋势的。但是关于语文的知识这一方面,却看不到有明显递增的趋势。
曾经有一个想法:构建全面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明确界定各学段各年级的语文能力培养目标和发展的层级。当然这只是想法,一己之力难以成事更何况水平还低。在周老师的指导下,现在手上的《专题》教学的课题就是关于学段目标的。但是做起来却困难重重。这是题外话。其实我想说的是各学段的学生语文能力达成的目标设定怕是出了点问题。
听到不少高中老师的一些说法,例如高考作文中令人发指的凌乱表达;例如高中语文其实教不教区别不大,反正高考平均分都有100多(这是高中语文老师的说法,不是我说的);例如高中生基本不学语文,反正学了也是这点分,不学也能考这个分,不如花时间多做点数理化练习(这也是高中老师说的);要不利用语文课睡一下养养精神也好,台上那个普通话不错,催眠正好(这是我猜的)……这些说法当然是错误的,但是其中透露的现实是客观存在的。马克思总是在说“存在即合理”,那么我们不妨反思一下,到底为什么学生学不学都能够考得差不多的.分数?为什么语文课就不能给学生以“听不到就可惜了”的感受?为什么语文课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除了考试导向的因素之外,恐怕更多的还是我们自己身上的问题。我倒也不是自己身为教师却一味的只向教师找问题,事实是除了自己的因素外,教师这个职业的能量实在太小,完全不能影响到自身以外的其他任何因素。甚至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无奈,因为我们从事的是自己不能掌控的职业。这又是题外话,照例按下不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课后有个其他学科的老师(怎么又是其他学科,还和语文基本不沾边)问起我的感受。我简单评价后,那个老师说,肖老师的课,他觉得没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虽然听得出语文课的特点但感觉很普通,因为课上的东西他都知道,不会觉得令人眼前一亮。我觉得这个老师其实很有心,他确实的听出了这节课的特点:老老实实教会学生读书。而且作为初中的教学,本身也没有什么高深的知识。作为别科的教师,在素读文本,品词析句这些比较深入的专业问题上当然会看不出好来。但,请注意:我们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语文的外行。接下来,这位老师同样坚决地说李老师这节课好,因为李老师展示给他的是一个全新的语文世界,是他以往所未曾发现过的,但这些高深的知识,又和以往的语文经验有着本质的联系,所以一听之下,他感觉到相当惊艳。确实,他使用的就是“惊艳”这个词语。我在想,那一天在台上坐着的学生和台下坐着的老师,是不是也有“惊艳”之感?台上的学生,听的比平时认真专心仔细的原因除了大型公开课的因素以外,会不会也有像这个老师一样更多的是发现了全新的世界的因素?
话又说回来了。教师在语文课上到底给了学生什么样的东西,决定了这一节课的效率和质量。学生听不听,学不学,其实真的不能怪学生。能考上高中的基本都是筛选过的,完全可以认定他们的学习愿望、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是没有问题的。学生不听语文课,是不是我们总在课堂上重复初中的语文知识,反复要求学生达到他们早已达到的能力目标?(我是不是也总是在重复小学的知识?)学生学不学,教师教不教,最后高考成绩没太大差异,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在高中三年里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提高?
初中的作文要求是能够生动详实的叙述事件,或者写简单的议论文。那么当我看到高二或者高三学生拿来的作文和初三备考作文没什么区别,仍旧是小标题、排比段、相对幼稚的思维和较为苍白的语言以及逻辑不清的论证思路,甚至还略有不如的时候,我在想:高中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做一些理论知识的提高?应该在学生已具备的能力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仅仅停留在叙述事件要如何,展开论述要怎样这样简单的知识要求层面。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提供更高层次的语文理论知识作为支撑。
提高了课堂的层次,学生才会感觉到自己的收获和成长。有了收获和成长,才会投入到跟随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学习的状态中。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2
复习《项脊轩志》一文,主要想完成两个教学目标:一是识记、理解、运用文言字词;二是分析和借鉴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叙述事情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所有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这两个目标展开。
整个教学过程推进的比较良好,感觉还是很好的实现了预定的目标,收到了预想的效果。其中有两个环节我感觉较为满意:第一个是课内重点文言字词的迁移运用,第二个是鉴赏细节描写手法之前选取《老屋》歌词所做的铺垫。
第一个环节中,我选取的是XX年江苏卷高考题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中的一段文字,语段几乎包含了本节课所强调的所有重点字词和文言现象,课堂上及时地拿来让学生翻译,既突出了检测的针对性,又较好地强化了知识迁移过程中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直接体会到了文言文复习和高考之间的必然联系,让他们意识到了平时复习中积累文言知识的重要性,而课堂上学生头脑中这种意识的产生比老师平日里凭空的说教要强百倍千倍。
《项脊轩志》是作者归有光在经历了无数的人生变故、世事沧桑之后写作的文章,文章虽然感情真挚细腻,细节描写的手法运用的不露痕迹,但是因为语言朴素,叙述平淡,以学生现在的年龄和人生体验,很难提起深入阅读的精神和兴趣,更不要说体会作者情感的十分之一二,进行手法的分析和挖掘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截取了水木清华《老屋》中的一段歌词作为之前的铺垫。这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歌曲,作者在表达对老屋及屋中人思念的时候,选取了很多寻常生活中看似平淡而又十分美好的镜头和画面,这种方法和《项脊轩志》中采用的叙事抒情的方法极为相似,因而,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学生们对这样的歌曲也非常喜欢,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分析起来更是兴趣盎然,极好地调动了学习的兴致和课堂的气氛。
尽管如此,一堂课讲下来,感觉还是有很多的遗憾和不足。手法赏析环节中,因为设计的题目难度偏大,之前的知识补偿做的不够,使得学生们在分析的过程中抓不住根本,回答不到点子上,浪费了一些时间,以至于后面的链接阅读无法充分展开,写作方法的引导也仅仅是点到为止;还有,在驾驭课堂、随时随地调动学生情绪,以使他们时时刻刻专注于课堂内容上,做的也还不够,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努力。
虽然不是什么教学能手的选拔,优质课的评选,甚至因为有懒惰和畏难心理,在刚开始“听将令”,“奉旨”讲课的时候还有点不情愿,但是,当真正面对这件事的时候,我却以十二分的认真投入进去了它。因为,学校不仅提供给了我们展示的舞台,也给予了我学习的机会,我要好好把握;再有,自己竭尽所能之后,仍然存在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是自己真正需要克服的地方,而这,应该也正是进步之所在。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3
我于9月13日举行了校内教学大比武《荷塘月色》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荷塘月色》是第三单元“走进自然”单元主题的一篇课文,它意蕴深厚,是几代人传诵传教的名篇,可算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了。在第一课时整体感知文章脉络合作者情感变化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我的教学设计落在鉴赏语言和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上。
回顾课堂效果,我反思如下: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
阅读文化经典的目的是获得审美体验,即欣赏美进而创造美,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应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本着这样的思想设计本堂课,出发点是可取,但课堂效果并没有达到我理想的要求,这点引起了我进一步的思考: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效果更好?我想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
1、情感诵读,激发审美情感
诵读教学是早已被几千年的教育史验证了的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它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心灵熏陶感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情感诵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推动情感体验、促使情感升华,课堂阅读教学就不会再气氛沉闷,而是进入到声情并茂、起伏跌宕的趣味性境界。
情感诵读,首先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其次,诵读不仅要用声去读,更要用心去读。将优美的语言转化为形象、转化为意境,这样就会达到在诵读中生情、在诵读中传情的阅读境界,这样的诵读才称得上“美读”。再次,诵读不仅需要老师范读,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读,而且诵读方式应当多样化。老师的范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感情的把握;学生的自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不一的诵读可以使他们在与作者、教师、同学的互动交流中生发独特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感悟。
在本堂课上,我设计了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学生赏读、品味回读等形式的诵读,首先感觉还是读的不够,尤其是赏析第二部分时读的甚少;其次缺少齐读形式的`设计,冲淡了学生的激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课堂的活跃氛围。
2、莫让方法限制学生的审美思维空间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之作,其清新的语言、灵巧的构思、写景状物的高超技艺让人叹服。于是我想在赏析“月下荷塘”与“塘上月色”的美景中让学生领略到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魅力和动词的精心妙用。带着这样的功利心态,我先引导学生赏析一处优美的写景句子,让学生领悟到赏析句子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赏析自己所喜欢的写景句子。受我讲的方法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对句子的理解上,而非对美景的欣赏上,所以他们也没发现美,更不用说读出美来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不把学生框住,他才能生长出思想的花朵。
二、学生的学情决定教师的教学设计
在最初设计这堂课时,我设计的面较广、知识点相对较多,经组内讨论,面对我校普通班层次的学生,面面俱到就等于走马观花,并不会有实际效果。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在修辞与动词的妙用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两个方面上。经过课堂检验,少而精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三、合作学习应注重实效而非流于形式
在新课改下,合作学习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在自主学习难以解决问题的前提下才有必要进行合作学习,因此对于合作学习所讨论的问题的设计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讨论的价值。由于本次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座位的安排和教室有所不同,打乱了合作小组,有一组成员由于缺少领导组织者而未能参与讨论,使得本堂课的合作学习效果受到影响。这都是教师的疏忽,像这样的情况可以按照小组来安排座次。
四、教师的素养决定课堂的效果
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教学评价是否合理性以及课堂生成的驾驭力、师生活动的融洽度无不是教师素养的体现,而语文教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往往在教学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语文教师对语文内容的感受、领悟、解读,深深打上了其精神世界独一无二的烙印,所以,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应当是学生心灵的引领者、呵护者,是学生干渴心田的浇灌者。他应该借助文章去完成一次又一次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碰撞、激荡。我深感自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课堂语言的凝练度、课堂点评的精当度、课堂时间的掌控力等方面都有待提高,我会虚心向组内教师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学无止境,每次公开课都是助我成长的阶梯,我会以此自我鞭策,力争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4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我最初的认识主要有两个转变:一是转变教的方式;二是转变学的方式, 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这有不容易?我们的课堂常常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想想自己,在教学中也是有这样的现象:例如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知的东西,自己还在不厌其烦地细讲精练;一些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知识,自己却将之分化,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形成;学生自己的见解和体验,往往因为自己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扼杀……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的听专家们的引导和指点,认真和专家们做心灵上的交流。记得专家组有位老师说的好,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分析运用独到的处理方法,把教学思考中的特点、优点、亮点通过情景表达出来。
新课标是教学的依据,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要合作、互动等,尤其是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和注重积累与梳理。
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老师既要学习先进的课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适当改革教学;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或情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这样去做:
第一、在平时备课中吃透教材,搜集、整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并制作教具,研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二、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发挥想象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尊重和正确解读这些合作体验的结果。
第三、创设和谐、真诚的学习氛围。教师不能够也不应该去左右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果,要充分保障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表现欲望,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在师生平等的交流中得以解决,教师决不能居高临下地对学生指手画脚,更不能对学生的认识做这样或那样的否定和贬损,要具有平等与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能左右的仅仅是节奏和方法而已。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必须贯穿始终的是真诚与信任,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自我正确阅读的能力和潜力,要与学生彼此都敞开心灵。
第四、具有广博的知识与丰厚的文化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而且必须成为学问的杂家,不但要“渊”,而且要“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政治、历史、音乐、社会甚至于美学等以及理科的一般性知识,要晓天文、通地理,这样才有可能在新课标、新角色面前站稳脚跟,才能游刃有余。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5
自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全国实施以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同时,努力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践行新课标的理念,大力改革课堂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进步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教师之间存在素质差异,有些教师没能真正领会新课程标准,盲目追求形式主义,导致课堂教学华而不实,收效甚微。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病”得不轻,主要有以下几种症状。
一、教学内容重人文性,轻工具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过度关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上课时强调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课堂上缺乏思维的碰撞、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发挥。新课程实施以后,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这是可喜的现象。
然而,有些教师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曲解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高举“人文”教育的大旗,把语文课上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政治课”,淡化了语文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课堂上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看不到对文本字斟句酌,欣赏不到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悟。这种“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语文教学,失去了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功能,导致学生读起课文断断续续,写起文章空洞无物,说起话来吞吞吐吐,何谈语文素养的提升,更谈不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了。
二、教学方式重活动,轻训练
活动化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但有些语文教师不是从根本上去转变教学观念,而是过分放大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过度在活动的多样性和新奇性上下功夫。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热闹的活动,滥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画一画、演一演、议一议,这样似乎是丰富了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但课文却被放到了一边,大量的活动挤占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挤去了对学生字词句篇的训练,挤去了学生对课文谋篇布局的揣摩,语文课程的语文味丧失殆尽,这样的语文课还能算是语文课吗?
如在教学《欧也妮·葛朗台》时,有一位教师想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葛朗台语言的特点和神态的变化,但事先并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学生还没能体会葛朗台语言的特点,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就匆匆上台表演,结果导致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使得表演无法进行下去。这样的表演效果可想而知。
其实,我们的语文课堂需要生动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更需要的`是让学生动静结合,静心思考,潜心会文,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文训练,使之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提升语文素养。
三、学习方式重形式,轻效果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设”中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因具有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发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的优点,已经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于是有些教师就错误地以为合作学习使用得越多越好,课堂上合作学习到处可见。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开始分组合作学习。学生的讨论声、争吵声此起彼伏,课堂气氛热闹非凡。
可是嘈杂的背后,学生究竟有多少收获呢?其一,这样的分组学习缺少合理、明确的分工,没有建立小组合作机制,真正参与其中的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而其他学生则作壁上观,要么一言不发,要么闲话家常;其二,教师在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前,没有事先布置学生进行充足的准备,如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对问题的独立思考等,因此学生的讨论浮于表面,不够深刻,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其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没有发挥好主导作用,袖手旁观,放任自流,缺少过程性的指导,学生的讨论往往脱离了文本的中心和重点;最后,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合作学习,过于简单、缺乏思考性的问题只能是浪费时间。
如在教授《宽容序言》一课时,一位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主要内容;二是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有关语句,感受其形象特点,理解深层的含义。由于第一个问题比较浅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独立解决,根本不需要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反而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第二个问题学生大多能参与讨论,但在大组交流时只有一个小组的代表汇报,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可见参与讨论的学生并不多,讨论的质量也不高,这样的合作学习不要也罢。
其实,真正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所以,讨论前必须让学生明确本小组的“共同任务”,以及自己担任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只有这样,小组内的成员才能人人参与讨论,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内涵。否则,合作学习只能是流于形式。
总之,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广大语文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正确解读和践行新课程标准,把准语文教学的“脉”,对症下药,才能使语文教学健健康康地走进新课程。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6
我喜欢书法,尽管我写的字不怎么样。好几年前,我家里就有了《兰亭集序》的字帖,我还前前后后临摹了很长一段时间。《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亦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
其实,《兰亭集序》作为入选教材,文章也是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至今脍炙人口,熠熠生辉。而作为一篇文言文来教学,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文言关系,打破传统机械的先“言”后“文”教学模式,却值得探讨研究。我教学《兰亭集序》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内容是文章一二两段,解决的是三个问题:一是了解作者及其创作的缘由,了解书序的相关知识;二是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三是体会作者的感受及写作的特点。
课堂上我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到一节课下来大家的学习情绪没能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不是很好,原因当然有很多,有学生预习不够,比如在解决字词这一块学生就很被动,感受作者的的感受的时候也不够深刻。
基于此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去读,多让学生去说去感受。
首先加强诵读,多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适当时候才做点拨。
第一遍听读: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第二遍自读:自由诵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自我体验。
第三遍诵读: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第四遍悟读: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惜、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而悲?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在诵读中去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就跟自然了。“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终身受益不尽。”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金钥匙。
其次我更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比如以填表格的形式完成一二段内容的教学,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还让学生自己在本节课结束前总结归纳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自动学习,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我想:只要我们教师能够逐渐培养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一定能将古文课上得有滋有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实践探究更实用的方法。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7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上课时就尽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掌握内容,我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很多时间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说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 …… 几分钟过去了,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有的小组一直由学习好的同学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
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所以,教师必须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如何让学生去进行合作,去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所以我认为,小组交流应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二是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这样才能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成果。
学生已经习惯而且总想着怎样去做一个旁观者,这种现象的根源恐怕要追溯到以前旧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那就是表扬正确,呵斥错误。优秀生在老师不断的表扬声中信心十足,表现欲更强;而大多数学生却在无数次的呵斥下战战兢兢,他们不敢多嘴,怕别人讥笑,怕老师棒杀,怕说不好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快,干脆充当看客,什么也不说。这样的教学行为扼杀了个性,压抑了思想,泯灭了个人发言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员参与,也包括教师参与,教师的角色不要只局限于讨论的组织者,教师如果能经常性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并指导他们如何发表自我见解,或者以自己的发言暗示诱导学生如何发言,教给学生如何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学生一起讨论,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当然,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经过一个教师耐心辅导的过程。
另外,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也决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的学习肯定是低效的,最起码对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效果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无数次反复演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或者说去适应某个角色。比如进行记录,代表小组发言等。 在多次听课中,我发现多数的小组学习,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经常是某几个人在表演,学生回答学习的结果时,根本没有用“我们小组有人认为 …… ,有的人认为 …… ,最后一致认为是 …… ”的方式汇报交流的结果。而只是说“我认为 …… ”“我觉得 …… ”小组学习只是反映在形式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样的小组学习是不成功的。
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是新课改的基本课题,也是新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经历了一个过程之后,这个过程就是无形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主动性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素质的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我们组织课堂教学的唯一出发点。要最大程度尽最大能力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思考状态以及学习方式。某些好看的东西未必实用,这是生活中的常理。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8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湖南省石门县第一中学 赵秀英
在15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三点:一、加强教师自身素养;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三、坚持写教学后记。我这样践行着,且收效颇丰。
一、加强教师的自身素养。
我觉得教语文,学养是第一位的,技术是第二位的。只从“术”的方面去研究,不从“学”的方面去积淀,是舍本逐末。你要教学生读,你首先要会读、多读,有深刻的读书感悟;你要教学生写,你首先要爱写、能写,有独到的写作体验;你要教学生说,你首先要勤说、善说,有高超的口语表达才能;你要教学生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你首先要是一个大写的人。因为教语文说到底是教做人。
我们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教师不是演员,但要有演员的才能;教师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考;教师不是将军,但要有指挥千军的气概。语文教师尤其应当如此。一笔好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腔与学生融为一体的热情,一颗真挚而善良的心,所有这些,才能构成一位语文教师的神韵。
有的老师上课,心里想的是教学流程、步骤、环节,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后干什么,甚至几分几秒都有“科学”的设定。我觉得这样做就缺失了教学的灵气,教学的本真。我上课心中有路数,但全力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一仰一俯,一眨眼一皱眉,都是他们心声的反映。我就根据学生当时的状态因势
利导,教为学服务,而不是师生被教案牵着走。上课时要做到: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学生,心里装着每一位学生的心。
另外与时俱进,莫被“传统”束缚头脑;科学发展,不为时尚放弃永恒。古人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还重视“读万卷书,交万名友”。古代有“游学”之举,当代有“留学”之风,我还主张广泛交流。子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诗云:为切为磋为琢为磨。都是讲交流的重要与乐趣。霍懋征老师年逾八旬还去西北讲学,传播经验;魏书生老师做了局长还不放弃教学,他们是真正的事业家。语文课堂要充满诗情,要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教师享受语文教学。让课堂充满文化气息,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课堂要有书卷气,要有翰墨香,因为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浸润在文化积淀中的社会行为。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没有优秀的教师,什么理念、教材、教法、评价都可能会被扭曲、变形、异化。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教师,教学研究的生力军也是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课改的成败在于教师。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朱小蔓教授说:“如果我们教语文知识,不能教出个乐趣来,不能教出个兴趣来,不能教出个迷恋母语的境界来,那他就不是一个高明的教师。”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
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有没有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为此,我摸索、总结了几个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
(一)、巧设导语,诱发兴趣
让语文教学的导入充满诱惑,充满激情。让激情绽放,让诱惑持久,我觉得语文教学的.导入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暖余温。兴奋升温,容易调动人的情绪,使兴奋加值。抓住刚刚过去的,但学生仍沉于余味之中的事情,作导入的一个点,既合学生的口味,也有利于展开教学。例如,教《祝福》这课时,刚过了新年,学生还在回味着热闹的新年,脸上洋溢的那份快乐难以掩饰。一上课我就祝福他们,虽然这是迟来的祝福,但他们还是很高兴,趁机我让他们讲自己与家人团聚的欢乐,探亲访友的快乐,此时他们都乐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过新年时的乐趣,因而他们很快就能放开来讲,很兴奋,这样很快就调动了他们的情绪,也为他们跟文中的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做对比,为理解文章做了铺垫。
2、及时雨。及时的大雨总能让人心生快意,也让求雨的万物欢喜若狂。我觉得生活中的巧合也是及时雨,虽然巧合不是生活的长青之树,可遇不可求,但它却是那一点灵动的色彩,仅一点灵动,也能闪耀一时。巧合不是偶然,但偶而遇之,及时利用,也能成为课堂的动听音符,利用生活中的巧合,让巧合也成为课堂导入的一员,有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学中应该尝试这样的导入。
3、历史风。 历史是风,从远古吹来,吹到今天,也吹向明天。过去的每一天都成为历史,历史待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待在每一寸光阴里。让历史作载体,让历史作纽带,让历史见证昨天,让历史启迪今天,从而借助历史作语文课堂的导入,学生脑中再现了历史,既加深了印象,也激活了课堂。善用昨天的历史,也要善用今天的历史,让历史的风吹醒沉睡在旧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让历史的风吹出语文课堂导入的新意。
总之,导入是课堂上要走好的关键的一步,是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导入应以学生为主,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让语文课堂的导入如春天那怒放的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触发兴趣
设置问题,要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本着从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的原则,找准切入口,讲究坡度,愈进愈深,所见愈新愈奇,兴趣亦愈激愈浓。在“启”与“发”、“愤”与“悱”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既求同,又求异,不同意见不同观点之间相互触发,形成一种如切如磋的浓烈的课堂气氛。
(三)、拓宽渠道,巩固兴趣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也是激发兴趣巩固兴趣的阵地之一。学生的求知欲是十分强烈的,他们往往不满足于课本和课堂所得,希望开拓知识面。教师就要及时地保护和培养这种积极性,
积极地向课外延伸。可以组织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举行读书报告会、故事会;组织指导学生课余创作,提供发表园地;开展语文联谊活动,如猜字谜,记成语,谈楹联,接名句等。这样,就会是学生看到自己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当然还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处于高中年龄段的学生最容易接受新奇的东西,而这些又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健康的,这就需要我们因势利导,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到正确的方面来。加强思想教育,进行健康的心理指导,以及展开上述有意义的活动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此,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稳定、牢固的学习志趣,对于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坚持写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是下课后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自我评析和反省。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是指回顾、反省、检查自己一日之内的所作所为,有无不足之处,以便改正自己的行为。
撰写教学后记,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更为有益。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有些教师的教学后记,在课前就写在了备课笔记上,也有的教师只写几笔,就了事,没有什么东西。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要“精”,即简单扼要。教学后记不是长篇文章,也不是流水账,而是对该课的“实况”的回忆,对课堂上每一环节。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9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以致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的重要性,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地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无处无“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
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特别是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以致有些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0
1、自己没理解的问题,不要提问学生
导课的时候用了李冬梅老师的导课方式,提问学生:信息从哪里来?信息长什么样?信息看得见?摸得着吗?信息究竟是什么?
结果把自己给绕进去了,尤其是在信息看得见?摸得着吗?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解释这个问题,无法判断学生说的是否正确。仔细想一想,这个问题的答案还真不明确。我的第一反映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因为我们就是通过看、听、摸等方式获得信息的。但是,又想到,我们看见的、听见的、摸到的都是信息的载体,而不是信息本身,那么信息是不是有不能看得见摸得着呢?混乱。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求证。
2、及时反思
第一个班级教学时这样问的,结果发现自己也搞不清楚,所以第二节就没问这个问题,先回避了。第二节引课的时候,直接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举例说明。效果明显好于第一节课。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基本说出了信息的含义。而且当时感觉学生回答的非常好,为我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大的铺垫。可惜这个反思写的晚了些,现在想不起来学生是怎么回答的了,否在下次上课时可以利用这个内容来上课了。看来及时记下发现的问题或灵感是非常有必要的,下回一定有了感受马上记下来。
3、如何提问
此外,感觉自己在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上还存在问题,提问了几次,效果都不是很好。除了这样的.提问,适合找多少学生回答合适呢?通过这些问题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
我觉得提问的目的应该是:1、引发学生的思考。2、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的引导,引出信息的定义、并初步引出信息的特征:价值性、依附性等。3、活跃课堂气氛。
下次备课的时候应该把问题设计的目的明确了,否则这个提问对后面教学的作用就不大了。
4、喜欢的故事
学生还是喜欢“海军陆战队野外生存选三个工具”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既能体现信息的价值性、也能帮助学生对“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力的第三类资源”的理解。
感觉剥夺实验对理解信息对人的重要性,和“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力的第三类资源”也有很大作用。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1
一、教材简析:
1.整体课文分析
《赶海》是苏教版三年级的一篇课文,文章以倒叙的方式为我们回忆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趣”事。
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具体语言,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及难点:借助具体的语句体会赶海的乐趣,积累运用语气词,动词。
二、设计思路及理念:
《赶海》一文虽然文字轻松、语言活泼,但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融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中去,就成了我们最值得研讨的地方。因此,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我紧扣“趣”字,设计问题:这么多有趣的事,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另外,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图片展示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海星、海螺,拉近学生与大海的距离,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文中。整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们去读趣、找趣、品趣、说趣、演趣、写趣,使课堂气氛和谐,充满了生命活力,教师鼓励下的学生敢说、敢评、敢演、敢问,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课堂灵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板书:追浪花)
1.课前播放<大海啊,故乡>.闭眼边欣赏边想象画面.
2.你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发挥想象)
3.美妙的歌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蔚蓝的海边.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跟着小作者一起去赶海.(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理念]情境导入。鼓励孩子插上了翅膀在优美的旋律中想象大海的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向往,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思维,又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找“趣”
过渡:潮退了,告别了可爱的浪花,小作者又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1.打开课文,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总结,相机板书:抓海星 捉螃蟹 捏大虾)
2.默读你最感兴趣的事情,画出让你觉得有趣的字词,句子甚至是标点符号!然后再大声地读一读最喜欢的片段。
三、品读课文,体验“趣”
(一)、抓海星
1.引导学生读好“摸呀摸呀”。
以读代讲:你为什么把“摸呀摸呀”读那么慢啊?
这样摸会把小海星吓跑的.
2.想看看可爱的小海星吗?(出示图片)
3.指导感情读出喜爱之情。
鼓励性的评价: 你笑着读这个”嘿”这句话,读得真棒
4.让我们学学他,边笑着读边加上你的动作,一起来感受下摸海星的乐趣!齐读
小结:这短短的一句话,我们从一个动作”摸呀摸呀”、一个语气词“嘿”、甚至一个不起眼的小感叹号都感受到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我们文中像这么有趣的画面还有很多呢,你还觉得哪件事特别有趣呢?
(二)、捉螃蟹
1.指名读觉得有趣的句子.
质疑:那个低着头的小伙伴在寻找什么? ---捉螃蟹
2.同学们,螃蟹好捉吗?
从文中哪儿看出来这家伙一点儿都不好对付? ---东逃西窜
3.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表演东逃西窜.
4.为什么要东逃西窜呢? ----不愿意乖乖地被人捉住。
顺势理解“不甘束手就擒”的意思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2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词作。整首词最后收束到了一个“愁”字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品读这种“愁”的三个切入点,以便学生自主完成赏析任务,就像新课标要求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由于大家对李清照的生平较为熟悉,所以我担心学生都从“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这一点来品读,这样容易导致思路局限而且品出的“愁”脱离文本,不够深入。于是,我就决定由自己来完成这一点,让学生集中精力从二、三两个切入点进行品读。
在我语言的感召带动下,学生们都很积极地发言,特别是从第三个切入点赏析时,课堂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学生在对“憔悴损”的理解上,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有的说“憔悴损”指的是“菊花”,有的说指的是“李清照”,而且都言之有理。直到我对他们的理解都给予了肯定,他们才停止了争论,并都不自觉地鼓起掌来。
课堂的另一个高潮出现在赏析完全词后,学生朗读整首词时。这一遍朗读,和初步感知时的朗读真是天壤之别。当学生由这三个切入点,深入理解了李清照晚年饱受的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感受着清照低吟的名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他们积攒在心中的情感在此刻的朗读中倾泻而出了。
当然,最令我满意的还是教学思路十分清晰。首先,整堂课都围绕着一个“愁”字展开,分析了《声声慢》和《一剪梅》中的“愁”,并且比较了这两首词中不同的“愁”。其次,在分析“愁”时,指导学生赏析的方法,这种赏析的方法也是贯穿在整堂课的赏析过程中的。
总的'来说,这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我也得正视自己的不足:首先,朗读不充分。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对任何文章的理解,朗读都十分重要,更何况是一首词。正式上课时,我却因为紧张,几处都忘了让学生朗读。特别是在赏析“寻寻觅觅”这句时,提到叠词的音乐美,却没让学生齐读感受一下,这很不当。还好学生极赋深情地朗读,帮我弥补了这一不足。其次,在给学生提示,降低问题难度方面还不能很好的处理。
关于自己的不足,我也在努力弥补。在听老教师的课时,我更加关注他们的设问、提示以及降低问题难度等方面。自己也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注重问题的设置,在课堂上注意简练自己的评语等,希望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早日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它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意识和架构给高中语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地实施新课程标准。可以说,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许多盎然生机。但新课改毕竟代表着一次语文教育转型,这次改革之广之深也是前所未有,许多老师难以在短期内适应,在教学实践中就难以准确把握标准和尺度,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却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也就是说,这样的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文本
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图、采访、辨证会、播放课件等众多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者也倍感轻松。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语文知识?发展了哪些语文能力?课文
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开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层的思维方向,结果这节课便只剩下活泼有余,扎实不足,空洞的热闹了。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4
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反思性教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语文教师反思能力的外在表现和语文反思性教学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所谓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语文教师为了保证自己反思性教学的成功,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迅速地认知教学情境中各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并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监控、调节、改进,进而选择最适宜的教学策略,对教学活动做出最佳调节和修正的能力。
1、为往圣继绝学,从自己做起,从扎根的教育抓起。
做为语文教师,我们肩负着继承弘扬发展传统儒释道医等优秀文化的艰巨使命。宋代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投身教育事业,理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要从自我的修身做起,学习儒家经典,力行学做谦谦君子,从儒家的根“孝悌”做起,从《弟子规》做起。近年来,老师越来越难当,学生在家里对父母不恭敬,来了学校对课本、对圣贤、对老师缺少恭敬。《弟子规》成为中小学生的必读书,从孝敬父母抓起,有助于良好学风与做人态度的培养。相信一个孩子孝心提起来了,时时处处想到让父母放心、宽慰,这个孩子一辈子就不让人担心了。学习《弟子规》,不是口号,要抓落实。本人利用课前二到五分钟时间与学生共同学习《弟子规》,适当做讲解并穿插古今小故事,得益最大的是自己,大多数孩子都有所觉悟,可喜的是个别孩子学习态度有明显的好转。
2、八德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语文教材与教学中的体现与学习。
我国宋代就有了用以社会表彰的八种德行,即“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十年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连续开展重点研究课题"大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锁定的.八个核心德目是: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意在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民族生命力的全新价值。
“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简称。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
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与“八德”也是相通的,在教学中也可给学生有意与有益的参考与提示。比如在讲鲁迅的《药》时可适当对迷信与科学进行短小的讨论。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5
在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中语文需要更多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制定一套实践方案,并将其有效地实施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因此,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也只能是如何在保证学生对汉语足够重视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传授有利于提高学生汉语基础知识的教材和写作训练方法。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在认真考察教学、教师、教材和学生这三个最基本的环节的基础上,确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原则,从而有效地推进高中语文素质教育。
我认为,首先,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仍然有许多旧观念,它们无法摆脱旧观念、习惯势力和旧传统的影响,注重45分钟课堂知识的教学和传播,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智力发展的培养。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语文课程是阅读、写作、听、说、修辞、逻辑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不可能在每一堂课上都教授所有的东西。只有关注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适合学生的学习技能,学生才能取得实效。
从初中到高中的学生普遍缺乏汉语基础知识。由于初中三年级的高考,许多初中语文教学热衷于所谓的“基础知识训练”,包括很多单词、句子和文章,死记硬背似乎是“双基”知识的训练,但实际效果却降低了学生的语言技能。结果,一些学生语法混乱,表达不清,错误的单词和打字错误成堆,标点符号使用不分青红皂白,有些甚至不知道最基本的句子成分。这样,它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有着重要的影响。
新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注重积累感情,陶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汉语的思想感情和民族通用语言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想素质和文化品位,培养健康人格,形成健全人格。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这清楚地表明,高中语文教育指向“人的发展”。因此,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必须结合生活实际,注重语文实践、技能训练,立足语文知识,讲求实效,课内外有机结合。但我认为,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我们都必须关注一个核心和两个基本点,即围绕“技能练习”的核心。这两个基本点是课内和课外。注意课堂练习和课外阅读。课内外结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延伸到课外阅读材料,穿插一些课外阅读材料。这样,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活跃,对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是提高高中生语文素质的前提。
其次,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被动转变为主动。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总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理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认识和实践完全处于一种肤浅的认识状态。有时我们在思想上有一些理解,但当我们开始实践时,我们会退缩,担心打破原有的刻板印象模式,造成课堂混乱。这样,学生根本无法在学习中体现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提高高中生语文素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每节课上,我请一两名学生在舞台上发言,然后邀请一两名学生发言和评论他们的同学。此外,在自主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以问题的形式充分讨论和解决问题。这样,学习的主动权就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积极讨论,发表有进取心的演讲。但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举一反三,以此类推,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和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该主动掌握和运用知识,而不是被动地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ldquo;我认为一个好学生不是教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习&只要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就能掌握并受益于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提高高中生学习质量的主要途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01-09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07-31
【推荐】高中语文教学反思06-25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热门】09-12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01-13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精华)07-05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4篇)06-01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5篇)08-17
高中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