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教学反思(精)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詹天佑》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詹天佑》教学反思1
对一节课成功了,我们要及时总结经验;失败了我们也要认真总结、找准症结所在,以便弥补不足。在教学小学课文《詹天佑》这一课,我让学生了解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主持修筑了第一条京张铁路,表现了中国人的价值。只是在课上出现了这样的小插曲。在让学生上台扮演小司机时,我让学生推荐同学表演,由于被推荐的同学准备不够充分,因此他只能用生硬的动作、语言,简单地说完整个过程,而对其他同学的质疑也只能含糊地回答了,由于调控不及时,引起同学们议论纷纷,我也觉得十分尴尬。是啊,课堂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是为学服务,而教师的导必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及时的调控,评价,指点,帮助,鼓励等;同时调控学生的情绪,调控课堂的气氛,或根据实际情况调控教学手段的使用方法等。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如何灵活把握课堂,使自己的教学设计得以完整实现是一件需要长久努力的工作!
小学课文《詹天佑》中“人”字形线路的教学设计
小学课文《詹天佑》这篇课文,我通过直观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人”字形线路。因为这一节既是文章的重点,又是文章的难点,这一部份内容学生很难理解的。它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理解了这一节的容,才会真正理解“杰出”这个词的意义,才会对课文的中心思想有个明确的.认识。
在教小学课文《詹天佑》一课中的“人”字形线路这一节时,开始,我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把插图挂在黑板上。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问:“‘人’字形线路好处是什么?”学生都鸦雀无声,回答不出来。当时我也 很着急,又指着挂图解说了一番,但还是收效不大。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对“人”字形线路还没有真正的认识。下课后,我分析了原因:原来挂图仍缺乏立体感。后来,我准备好两根教鞭和一大一小两个石头。上课后,我改画示意图为实物演示。当我再讲解“人”字形线路时,就先在讲桌上的一端的一角上(图a点)放上一个小石头(表示青龙桥),又在一端的另一个角上(图b点)放上一个大石头(表示火车头要上山),然后用教鞭(表示铁路线)搭在两个石头上问:“如果铁路这样修建,火车能爬上山吗?”学生看到陡陡的“铁路”,大家抢着回答:“坡太陡,火车根本上不去。”
老师说:“那我们看该怎样解决坡度大这个难题呢?”
学生说:“应该减少坡度。”
老师又问:“那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也 讲到减少坡度的道理?”同学们都在想,过了一会儿,有个学生叫到:“《挑山工》!”“对了,挑山工上泰山走的是折尺形线路,就是为了减小坡度。”
老师说。接着老师又在讲桌的另一端(图c点)放上一个小石头(表示岔道口),让学生阅读课文后用两根教鞭去搭“人”字形线路。(a、c两点相连,b、c两点相连)学生亲自搭成了“人”字形的铁路后,教师又让学生用粉笔盒当作火车到前面来演示。并先做了标志“车头”“车尾”的记号,就开始“开火车”了:“北上的列车过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过了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拉,拉的火车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
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弟弟多了。”这时,再提问学生:“‘人’字形线路有什么好处?”学生都能争先恐后地回答:“‘人’字形线路减少了坡度,火车上山容易了。”学生的回答说明:他们不但完全理解了这一节的内容,而且也通过“人”字形线路体会到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干。
《詹天佑》教学反思2
学完《詹天佑》一课。我让同学们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第二天上课,我便检查学生们的背诵情况。不错, 多数同学都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了下来,还有一个同学没检查,他可是我们班的老大难,总是背不过书。为了激起其学习的积极性,课前我曾单独找他说:“这一课,你挑选一段最简单的背下来就行。”他答应了下来。我想:他应该准备好了吧。于是点了名让他背诵。
谁知,他站起来后,竟说了一句:“袁老师,请您给大家背一段喜欢的段落,好吗?” 他一说出口,我就满脸地不高兴,心想:你这个袁野,胆子真够大的,是老师检查你背诵,怎么向老师叫起板来?
正要对他发火,质问他到底准备了没有,可又一想:这个同学由于经常完不成作业,而受到过多的批评。现在的他,对老师的批评,虽口上答应,但却落实不到行动上,就象一个人身上的虱子多了,反而不觉得痒了。做老师的要不拿出个榜样来,他还真谁都不服。
于是我不再板着面孔,而是微笑着对大家说:“同学们,袁野同学提的问题很好。到现在为止咱们班还有两个人没有背诵,一个是袁野,一个是老师。下面,由老师先背诵一段,再由袁野背诵。”
班里出奇地静下来,看来,不单是袁野,其他同学也都希望欣赏一下老师的背诵。毕竟这样的事在学生面前还是第一次。平时习惯了检查同学们,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受同学们检查是一种怎样的滋味。想着这些,连我这个当老师的都觉得不安起来。不过,很快我便定下神来,有声有色地背了一段文章。
刚一背完,袁野便带头鼓起掌来。我听到下边有同学说道:“没想到老师背得这么美。”接着有人说道:“袁野,轮到你背了。”袁野慢慢地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道:“老师,我还没背过呢。”
他一说完,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同学们更是七嘴八舌,都说:“你欺骗了老师,是个不诚实的孩子。”
看到大家群起而攻之,我的心倒软了下来,我想:“我不能再批评他了,否则,他会消沉下去的.,应该给他解围。”想到这里,心里便有了主意。我对同学们说道:“同学们请静下来,俗话说得好,人在有难时,应帮他一把,会让他产生无穷的力量,渡过难关的。帮助别人,就等于快乐自己吗!老师想和袁野约定一件事:明天上课时,老师背诵整篇课文,让袁野自选一段最喜欢的背,好不好?”大家听了一致赞同,袁野也赶紧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一上课,袁野便主动提出先让他背诵,我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便背了起来。哎!背完一段了,他怎么还再往下背,还真有股倔强脾气,大概想和老师一比高低。正想着,他一下子停下来。原来他已经把课文背了一大部分了,还真神了。于是我带头给他鼓起掌来,表扬他背书很用功夫。表扬的同时,我看到袁野的脸上露出了很少见到的笑容。
接下来我把课文从头到尾背了一遍。唉!这一次,竟没有同学给我鼓掌。倒是看见除了袁野外,都举起了手,我以为学生们要给我提毛病呢!便让课代表发言。课代表站起来说道:“老师,你都要求自己背诵了整篇课文,我们也要求自己背诵了整篇课文。早自习在你未来之前,我们同桌之间就互相检查了一下,让我们也在课堂上亮亮相吧!”你瞧,一个个还真和老师较上了劲。
时间有限,不能一一背了。于是我提议由袁野起头,让全班一起来背诵。我也加入到了背书的行列中来。学生们看到老师跟他们一起背起书来,背书的劲头就更足了。
事后,我想:老师的模范作用可真大。在学生面前,老师应当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应俯下身子来和学生一道学习,而不是板着脸孔当圣人。学生和老师都是一样的人,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应第一个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施于人,己要先欲。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树起一个真实可学的榜样,学生的学习劲头才会更足。
真应该感谢袁野同学给我提出的问题,它让我清醒地认识到: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为人之师,责任更加重大。
真心希望学生们能给我提出更多的意想不到的问题,让我们共同解决,让我们师生能够共同快乐地成长!
《詹天佑》教学反思3
我在教《詹天佑》时,以“自读自悟”教学模式为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读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部分时,我分三步走:
第一步、让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充分自由读:边读边用你喜欢的符号划出这一段中最使你感动的语句,并想想这些语句为什么使你感动?
第二步、围绕这一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1:最使我感动的语句是: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这类说法不就应出自工程人员之口。”因为这段话使我体会到詹天佑具有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学生2:最使我感动的语句是: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因为读着这段话,我仿佛亲眼见到了詹天佑不辞劳苦地工作的.情景……)学生在宽松自在的氛围中漫读,尽情表达自己的所思所得,充分比较分析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进行自发反馈、调整补救。
第三步、透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语言”部分让学生转换主角朗读,体会人物品质:假设你是詹天佑你会怎样对工程技术人员说这番话?“一千个读者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语言告诉我:他们心目中的詹天佑或语重心长,或和蔼而不失严肃……“行动”部分让学生想象画面朗读,体会人物品质:读了以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时此刻你心里是怎样想的?“心理活动”部分让学生假设情境朗读,体会人物品质:这条铁路一旦修不成就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如果修成了,就能鼓舞人民,突出詹天佑的爱国心。学生深情并茂的朗读,使我感受到:他们对詹天佑怀着无比崇敬之情。
在讲读第五、六自然段“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我采用了画一画,演一演的教学方法。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开凿的方法各自不同,前者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后者采用中部凿井法。这部分资料让学生在自读讨论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简笔画画出简单的开凿办法示意图,无须多讲,学生就能明白。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工程中,最能突出表现其杰出才干的地方,就是设计了“人字形”线路。讲解时,让学生亲自进行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的运行路线的实物演示,揭示詹天佑不仅仅是我国的爱国工程师,而且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詹天佑》教学反思4
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使课堂成为学生挥洒个性、享受学习幸福的栖居地?在这里,儿童固有的灵性将得以迸发,潜有的悟性将得以唤醒,失落的自信将得以找回。
我在教《詹天佑》一课时,为学生搭建了这样一个激发智慧、释放思想的舞台,充分发挥了开放式教学的优势,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一、开设“小小模拟招标会”。
课文一开始没有直接记叙詹天佑如何主持修筑京张,而是不吝笔墨地展现了上世纪初我们的主人公受命于危难之间的复杂背景和面临的巨大困难。――这离学生的生活相差了近一个世纪,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学生开展一个“小小模拟招标会”,引领他们跨入时光隧道,去触摸一百年前的时代“脉搏”!在“招标会”上,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与险恶用心昭然若揭,他们那黔驴技穷、虚张声势、寸步不让“狗咬狗”的种种丑态被同学们“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当时修筑京张铁路的各种“人为”和“客观”上的重重阻力便也自然而然地“显山露水”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爱国工程师的形象也呼之欲出!
二、自读自悟,多角度探索。
课文的第四小节即“勘测线路”,这一部分一直是一个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詹天佑,领悟人物的精神面貌?我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请他们交流读后的感受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反复地在读中悟、在悟中读,最后请学生将感受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有的抓住课文的空白点进行大胆想象写了一段话;有的以话外音的形式进行了感情丰富的朗读;有的采用人物评说的方式;有的更有创意。
三、设计图纸,汇报演示。
为了表现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书上举了“开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两个最“经典”的例子,以往我总借助多媒体或幻灯图片亲自演示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总感觉学生学得很被动,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次,我先将了他们一军:“同学们,假如你是詹天佑的小助手,你能帮他画一张设计图纸,并给大家汇报一下设计意图吗?”在冠以“工程师小助手”头衔的“诱惑”下,同学们来劲了:他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画的画,演的演,讲的讲,还真是煞有介事的!从中折射出学生难以想象的潜力,每个学生的`心里都充盈着创造的激情、蓄积着表现的欲望、扑棱着翻飞的想法!每位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设计图纸是最佳的,在他们激烈的讨论中,课堂成了他们彼此交流、合作、享受成功的乐园!
四、“老外坐火车”的情景展现。
课文结尾我没有简单地喊上几句口号为詹天佑“歌功颂德”,而是设计了“老外坐火车”这样一个情景展现,引导学生以导游小姐或导游先生的身分,向火车上的外宾介绍京张铁路。在穿插播放火车鸣笛“呜…呜…”声中,“导游们”开始有声有色、兴致勃勃地向“老外”介绍起这条“争气路”来,请看下面几位学生的导游词片断:
A、外宾朋友们,现在我们的火车已进入了八达岭隧道,你是否觉得这条隧道要比居庸关隧道长得多呢?它的开法与居庸关隧道是完全不同的,它采用的是中部井法……
B、现在我们乘坐的火车已停在了南口,我们要给火车尾巴再装个头,也许你们感到很惊讶吧,火车干嘛要两个头呢?不急,过一会儿就能知道谜底了!
C、现在我们已到了青龙桥,大家往外看,这就是詹天佑的铜像!我们马上要爬这个高高的陡坡了!哦,别怕,詹天佑为我们设计了“人”字形线路,你看,火车到了“人”字形岔道口就换了个方向,两个火车头互换位置,原来推的火车头就拉,原来拉的火车头就推,这样减缓了坡度,火车上山就特别轻松!
在火车的“呜…呜…”声中,同学们学得兴致盎然,那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蛋兴奋的神采在尽情地飞扬!
《詹天佑》教学反思5
《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说明问题。而开凿隧道,只选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两处记叙,很有代表性。
执教了这篇课文之后有这样的几点反思:
一、开头,在音乐的渲染下,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这篇课文理解的难点就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这两部分内容。这两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教师采取了直观教学的手段,让学生画示意图和观看课件动画。
三、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情感体验还不是很深刻,学生的回答也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谈得也比较泛泛。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尽管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但是读的时间和遍数还不是太充分。阅读教学还是应该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前提下,去感悟,去体验,学生自然容易“书读百边,其义自见”。
2、在处理“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的两部分内容时,我尽管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学生也理解了设计的巧妙,但是对于詹天佑的设计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赞叹之情。在教学设计人字形线路时,学生并没有提出,为什么要设计人字形线路?设计这个线路有什么好处?要是能结合“连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这个内容以及当时的施工条件来看詹天佑的设计,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水到渠成。同时这到激发动机时入情。而且在整堂课中教师都很有激情,在语言上努力打动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四、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课标中强调的以学定教,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也是教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即联系上下文。
最后的创意表达,拓展思维,没有给学生很多的时间去思考,去讲,学生的情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我明白了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独特之处,要针对文章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
《詹天佑》教学反思6
关于生本课堂,我也只是听了几节课而已,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还没有摸着门道。我的生本课设计,也是照猫画虎完成的。上《詹天佑》这节课,我是带着惶恐和大家见面的。
说到欣慰的地方,我觉得在生本课堂上,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以前都是我在精心的设计,想形式,想内容,想突破重难点的方法。现在孩子们通过前置性小研究,他们自己查资料,自主学习、思考,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当然,在课堂上,并不是资料的堆积,我也渴望有思想的碰撞,问题的深入。今天,我的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谈理解、谈感受、进行想象、联系生活实际、插入查找的故事以及积累的`名言进行深入的学习,我觉得挺好。更难得的是孩子们在生本的学习中,能够自己写一些小诗,去多读一些相关的文章。我认为他们的能力就在这样的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锻炼。就本节课而言,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孩子们从字里行间感受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培养孩子们乐于表达的习惯。从孩子们的发言中,我觉得目标达到了。以前吧,我会找到外国报纸轻蔑的话语让学生去理解,我也会想办法让他们抓住黄沙满天、狂风怒号让他们去体会、想象,今天,都是他们自己去找寻的,也自发地运用了一些方法去深化感悟。我想,老师讲出来的和学生自己去获得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关于詹天佑杰出方面,我想肯定也还要花一个课时去研究。这也给我的生本课提出了一个难题:这样上下去,一篇课文要好几个课时才能上完,是不是可以以单元为中心,进行一两篇这样细致的研究,其余的就可以带过去呢?另一个困惑就是班级还有一些后进的学生,他们有时在课堂上就扮演了沉默的代言人,我一堂课是不能兼顾全体的,该用怎样有效的办法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呢?有怎样好的评价机制能去促进他们自主发展呢?
从我个人方面来说,在这个环节中,我心中拟定的汇报小组和上课请到的小组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小组要在我的不断引导中去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可面临着这样一个空间,我显得很是拘谨,害怕自己去打断,害怕我的声音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一阵阵犹豫和矛盾之后,孩子们所要达到的高度就没有体现出来,该我追问、升华的部分也没有深入。铃声一响,才发现学生应该可以走得更远一点。另一个就是在前置研究时,我让学生用了充足的时间做准备,课堂随机的生成和疑问就少了,显得很是呆板。要做成一件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在面临问题的时候,不知道我还有多少坚持继续往前走。
我想,生本课堂,自主学习是很关键的一环,如何去有效地落实呢?也还需要花时间在校进行训练,直到形成习惯。一堂课结束了,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如何走出迷茫,在前行的路上且行切思,且思且行吧。
《詹天佑》教学反思7
语文教学,,它体现文本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本色就应是学习语言,让学生从文本中体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文字语言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到达实、活的简简单单的学语文这种境界。如在执教《詹天佑》一课中,我注重了两个环节:
教学片断一
师:同学们打开书。课文中的这些生字都认识吗?大声地把这些生字读给同位听。读不好的互相提个醒。(黑板出现:杰出、阻挠、要挟、藐视、马虎、大概、差不多)
师:这些词,谁想读一读。指生读要挟的“挟”,藐视的“藐”的读音,指导读好。又在黑板上写出嘲笑、轻视指生读
师:真好,都读对了。明白“要挟”是什么意思吗?
生:威胁,拿着重要的事情或东西胁迫对方,在那里是帝国主义利用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弱点,强迫清政府答应他们的要求。
师:对,藐视你又怎样理解呢?
生:帝国主义打心底里看不起中国清政府。
师:说得好。我们再读一遍。
评析:字、词学习要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始终,但这需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状况而定。《詹天佑》是一篇描述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帝国主义的嘲笑,依然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在学习中我们首先要理解贯穿文中的一些字词。抓住并挖出能体现当时社会环境的词,便于更好地体会爱国工程师是在怎样的状况下主持修筑铁路的。这样,学生学得简单、扎实,也让学生从课始就能感到文字和背景是相联系的,使语文课的语文味开始就显山露水。
教学片断二
出示问题:指名读詹天佑在怎样的状况下开始修筑京张铁路的,又是如何修筑的,找出词、句来读读。
师:谁愿意说?
生:帝国主义的要挟、嘲笑,还有国人的殷殷期盼……
师:真好!还有吗?
生:詹天佑还想:不想让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要为中国人争一口气。
师:对,为中国人争气。他是怎样主持修筑的呢?
生:詹天佑很认真,很严谨……
师:继续
生:我从“不能有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不就应出自工程技术人员之口,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师:应对困难,詹天佑又是怎样克服的呢?
生:他设计出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线路。
师:多么杰出,多么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呀!
评析: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一节语文课主要就是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在对话,还有这种对话是否深刻。并把复杂的资料,由抓词、句的理解而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将学生学习定格在浅易明了的基调上,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才能,反映了他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透过课文所记叙的具体事例来体会詹天佑是一位怎样的“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人”字形线路为什么能克服坡度大的困难本课的难关:
在教学中,教师在透过感情朗读,品味文句,勾画圈点等方式来解决教学重点,个性是那些能体现他“杰出”“爱国”这两个特性的文句,必须要让学生朗读并认真地感悟。
对于课文中的一些重要资料,教师务必采用讲授法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如詹天佑是在怎样的状况下完成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这些资料距离学生较远,学生不易理解,开始上课时,不让学生交流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还可结合地图介绍京张铁路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然后,着重组织学生就2、3自然段的资料展开讨论: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主持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国内外的轰动?能够从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体会帝国主义对我们的蔑视;从备受帝国主义国家蔑视的中国工程师,不怕帝国主义嘲笑,敢于理解这项艰巨的任务,体会我国人民为“争了一口气”而扬眉吐气的兴奋情绪,以及对詹天佑的殷切期望。透过讨论,引导学生充分感悟到:詹天佑为了维护祖国尊严,顶着重重压力,不怕种种困难,毅然理解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是受命与危难之际,为中国人民争一口气的壮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引导学生理解詹天佑在修筑铁路中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在教学时,可分成三个小问题。在勘测线飘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的语言、行动和想法的语句,体会詹天佑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为中国人民争气的决心以及爱国之心。在开凿隧道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引导学生边读边试着画示意图,说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说说什么叫“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什么叫“中部凿井法”,从而体会詹天佑针对不同状况采用不同办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设计来源于实践的意识。在青龙桥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大胆,方法的巧妙,从而感悟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詹天佑》教学反思8
课文以人物姓名为题,重点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并且让学生知道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把詹天佑修筑铁路的经过写出来的。在课上,我围绕文章的中心词“杰出”、“爱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索,并充分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这样在学生的`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探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学生互相讨论、合作、欣赏中增强学习自信心。
在学习活动中,我与学生之间形成了积极的互动效应,我力求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比如在与学生探讨两种开凿法时,既注意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又注重适时的点拨,学生在读读、说说、干干中明白了两个隧道的掘进方法,体会到了詹天佑工作的细致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深入实践、新的思维。通过画图、演示再现了火车在“人“字型线路行驶的情形。就这样,学生的疑难全在读书和动手实践中水到渠成地解决了,课文的重点也得到了突出。
在指导朗读时,我采用了自读、默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法,加深了对詹天佑的敬佩之情。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是从无疑到有疑的过程,如何使学生有疑最终达到无疑,方法是让学生深入地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疑问,而疑难的解决还是*引导学生读书。在第四自然段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边读边做标记,并提出问题,在读中理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质疑、解疑的能力,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我在引导学生感悟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的创新精神这一环节时做得较好。学生通过读书、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有了较深感悟,从而体会到了在生活中、学习中处处都需要这种精神,使学生得到了启发,对学生起到了导行的作用。
不过,这一节课也有几个环节处理得不是很好。如:
1、在教学中过多强调去挖掘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卓越才能,没有延伸到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崇敬之情。
2、上课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回答问题和动手的机会太少。今后在教学中要更好地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共同进步。
《詹天佑》教学反思9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改实践中,要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到写作中去。叶圣陶先生说过:“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但是有的学生光注重“积蓄”不注重“倾吐”,有的学生注重“积蓄”而缺少书面表达的其他要素,即使有东西也“吐”不出来。这样,就必须在读写之间系上一根纽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让读写结合,在阅读中学会习作。蒙老师在这节课上很好的体现了读与写的结合:如在让学生读4至6自然时,让学生边读边写自己的感触,这样就促使了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写,使学生不光有了“积蓄”也学会了“倾吐”;如在教学时让学生给詹天佑写颁奖词,教师让学生在读文感悟后运用文中一些词语写颁奖词,使学生不再缺少书面表达的词语,使读写之间互相沟通,绿水长流。
这节存在不足之处是:1品读不是很到位。2创设情景有些欠妥。像学生在念颁奖词时,教师为什么只强调要严肃认真,而不是快乐、兴奋或者骄傲呢?
《詹天佑》教学反思10
我在教《詹天佑》时,以“自读自悟”教学模式为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勘测线路”部分时,我分三步走:
第一步、让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充分自由读:边读边用你喜爱的符号划出这一段中最使你感动的语句,并想想这些语句为什么使你感动?
第二步、围绕这一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最使我感动的语句是: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这类说法不就应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正因这段话使我体会到詹天佑具有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学生在宽松自在的氛围中漫读,尽情表达自己的所思所得,充分比较分析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进行自发反馈、调整补充。
第三步、透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詹天佑的“语言”部分让学生转换主角朗读,体会人物品质:假设你是詹天佑你会怎样对工程技术人员说这番话?“一千个读者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语言告诉我:他们心目中的詹天佑或语重心长,或和蔼而不失严肃……“行动”部分让学生想象画面朗读,体会人物品质:读了以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时此刻你心里是怎样想的?“心理活动”部分让学生假设情境朗读,体会人物品质:这条铁路一旦修不成就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如果修成了,就能鼓舞人民,突出詹天佑的爱国心。学生深情并茂的朗读,使我感受到:他们对詹天佑怀着无比崇敬之情。
在教学“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我采用了画一画,演一演的教学方法。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开凿的方法各自不一样,前者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后者采用中部凿井法。这部分资料让学生在自读讨论明白课文的基础上用简笔画画出简单的开凿办法示意图,无须多讲,学生就能明白。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工程中,最能突出表现其杰出才干的地方,就是设计了“人字形”线路。讲解时,让学生亲自进行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的运行路线的实物演示,揭示詹天佑不仅仅是我国的爱国工程师,而且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詹天佑》教学反思11
我在教《詹天佑》时,以"自读自悟"教学模式为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勘测线路"部分时,我分三步走:
第一步、让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充分自由读:边读边用你喜欢的符号划出这一段中最使你感动的语句,并想想这些语句为什么使你感动?第二步、围绕这一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最使我感动的语句是: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因为这段话使我体会到詹天佑具有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学生在宽松自在的氛围中漫读,尽情表达自己的所思所得,充分比较分析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进行自发反馈、调整补充。
第三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詹天佑的"语言"部分
让学生转换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品质:假设你是詹天佑你会怎样对工程技术人员说这番话?"一千个读者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语言告诉我:他们心目中的詹天佑或语重心长,或和蔼而不失严肃。"行动"部分让学生想象画面朗读,体会人物品质:读了以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时此刻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心理活动"部分让学生假设情境朗读,体会人物品质:这条铁路一旦修不成就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如果修成了,就能鼓舞人民,突出詹天佑的爱国心。学生深情并茂的朗读,使我感受到:他们对詹天佑怀着无比崇敬之情。
在教学"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我采用了画一画,演一演的教学方法。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开凿的方法各自不同,前者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后者采用中部凿井法。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在自读讨论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简笔画画出简单的开凿办法示意图,无须多讲,学生就能明白。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工程中,最能突出表现其杰出才干的地方,就是设计了"人字形"线路。讲解时,让学生亲自进行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的运行路线的实物演示,揭示詹天佑不仅是我国的爱国工程师,而且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詹天佑》教学反思12
《詹天佑》这篇课文以人物姓名为题,重点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詹天佑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学习文章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说明问题。而开凿隧道,只选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两处记叙,很有代表性。
文章的中心词是“杰出”和“爱国”。我围绕着这两个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索,并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这样在学生的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探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学生互相讨论、合作、欣赏中增强学习自信心,教学反思《詹天佑教学反思》。教学课文后有这样的反思:
教学中注重了多种形式的读。例如对于“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这句话,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三种情境进行情景体验。对于“遇到困难,他总是想……失掉信心。”这句,让学生体会你想强调那个词引导学生体会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在交流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课标中强调的'以学定教,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认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这篇课文理解的难点就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这两部分内容。这两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我采取了直观教学的手段,让学生画示意图和观看课件解说,从而也能感受到人物的杰出与伟大。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感触最深的地方,但也有不足之处:
一、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的理念贯彻不到位。我在教学中,虽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但是读得还不够。看看其他优秀老师的课堂,这点都做得很好,他们能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过程中去感悟,去体验,学生自然能做到“书读百边,其义自见”。
二、在教学中,关于詹天佑所采用的“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的两部分内容时,学生理解不够深刻。在课堂上,我的学生在比较机械地跟着我的思路走,没有什么自己的创意。所以,我感觉到,自己对学生的启发还是不到位。
《詹天佑》教学反思13
《詹天佑》这篇课文重点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学习文章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在课上,我围绕文章的中心词“杰出”、“爱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索,让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这样在学生的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探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学生互相讨论、合作、欣赏中增强学习自信心。
在课堂上,我力求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比如在与学生探讨两种开凿法时,既注意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又注重适时的点拨,学生在读读、说说、画画、看看中明白了两个隧道的掘进方法,体会到了詹天佑工作的细致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深入实践、新的思维。通过画图,再现了火车在“人“字型线路行驶的情形。就这样,学生的疑难全在读书和动手实践中水到渠成地解决了,课文的重点也得到了突出。在第四自然段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边读边做标记,用“当我读到________,我感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进行回答。在读中理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质疑、解疑的能力,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这一课教学我的重点是:
1、生字、新词。
2、重点语句的理解。
3、背诵4、5、6自然段。
《詹天佑》教学反思14
《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主要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让学生练习收集资料。
教学完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以读贯穿课堂,在读中理解。阅读教学还是应该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前提下去感悟,去体验,这样学生自然容易“见文生情”。如有关帝国主义者对修筑京张铁路阻挠、要挟、嘲笑的语句和詹天佑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部分都应该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只有读出感情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在理解“中部凿井法”“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方法和“人”字形线路时,通过读重点段、读重要的句子、词语,学生就能较容易地找出詹天佑当时遇到的困难和采用这些方法的原因和独特之处,从而体会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二、环节设计要恰当。因为我在这堂课中处理的内容是“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结合课文的相关语句说一说。”很多学生都从课文的四、五段感到詹天佑是杰出的外国工程师,抓住了一点,而没有结合全文来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所以导致学生谈起来苍白无力。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最好还是让学生们先说说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社会环境中的困难”,然后再学习詹天佑在修筑铁路中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部分。这样,有了前一部分的情感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詹天佑成功地修筑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条铁路的意义,体会到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为国争光的感情。
三、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这篇课文理解的难点就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这两部分内容。这两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我让学生画示意图从而感受到人物的杰出与伟大。“居庸关和八达岭”长城采用的开凿方式,学生们理解还能讲解出来,“人”字形路线,很多同学会画,但是语言表达不清楚,说明对这个部分理解不深刻,对于詹天佑的设计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赞叹之情。我想如果结合“连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这个内容以及当时的施工条件来看詹天佑的设计,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便会水到渠成。同时这也是教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即联系上下文理解。
《詹天佑》教学反思15
本文是写了中国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事迹,学习本文,资料的收集很重要,因为詹天佑所处的年代很特殊,所做的事情也很特别,要突出本文教学重点:了解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就不能不提一提当时的背景,而这是理解上的难点,光靠文中第二自然段所提到的`内容是不够的!当时课堂上有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幸好京张铁路不满四年竣工,否则清政府都被推翻了,那该怎么办呀?
这是一个附带的小问题,反映出学生常识知识不够,首先推翻请政府的是什么人?铁路对谁有益?其次不论上哪个政府都不可能做一件违背于国于民有利事情的!通过老师这么一点拨,学生经过这么一个过程,使得他们进一步明确了资料搜集工作的重要性!当然收集信息很重要,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很重要,在今后教学中也要注重这方面的培训!
【《詹天佑》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詹天佑教学反思11-15
《詹天佑》教学反思09-10
詹天佑的教学反思09-10
詹天佑教学反思03-26
《詹天佑》教学反思03-22
【优选】詹天佑教学反思07-06
【精品】《詹天佑》教学反思07-06
【精】詹天佑教学反思07-06
语文《詹天佑》教学反思11-16
语文《詹天佑》教学反思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