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时间:2024-02-17 06:54:1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

  首先就要从教师做起,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乐于学习。例如在讲《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应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这篇课文讲述了儿子在父爱的支撑下获得新生的故事。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在于体会在面临着一场空前的灾难时,父爱、亲情以及儿子在危急时刻帮助同伴的良好美德。鉴于以上内容和目标,上课时,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热情,没有硬性规定读书的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这样学生没有了限制,来了兴致,有的默读,有的朗读,有的小声读,还有的小组分段读、合作读文,顿时教室里传出各种各样的读书声。由于之前布置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课堂上又为学生营造了愉快的学习氛围,因此学生读完课文后个个举起小手,跃跃欲试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个说父亲了不起,那个说父亲很伟大,还有的说儿子也了不起。学生们七嘴八舌,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上异常活跃,就连平时不愿参与学习的几个“学困生”也不甘落后,抢着说自己的想法。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我及时地对他们的想法给予了肯定,即使说得不够好,我也是先鼓励再指导,等到同学们对文中的父亲和儿子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课文,反复阅读和思考,指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具体表现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句子,多读几遍,不理解的同桌、小组议一议。小组合作学习,潜心读书,边读边圈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并作批注。在小组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一句反复读,在读中体会父亲的感情变化。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抓住写时间的词,体会时间的漫长,感悟句子的表达效果,指导朗读。画出父亲的外貌描写,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在漫长的挖掘中父亲所经历的艰辛,进一步体会父爱的伟大。然后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深入体会“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亲带来的精神力量。父爱的伟大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学生很快地找出课文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的。然后再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其他孩子的父母是怎么做的?文中运用了什么写法?面对这么多好心人的劝说,父亲放弃了吗?经过讨论,使学生清楚了文中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更加突出父亲的伟大。学生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执着的父亲,一个信念坚定的父亲,因为他的脑海里始终盘旋着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通过反复研读,明白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父亲是这样的了不起,儿子也非常了不起,从哪里能看出来?学生们热烈地讨论,再一次掀起学习的高潮,最后达成共识,这句话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全文紧紧围绕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父亲的责任,崇高的父爱。对这句话深信不疑说明了儿子对父亲的信赖,亲情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让我们把父子幸福相拥的镜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这时,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说:“老师,父亲这样坚持,不放弃,那如果他儿子死了怎么办?”听了他的话,我怔了一下。他的想法出乎我的意料,备课时我也没有想到,我犹豫了一下,想到此时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讨,揭开这一疑问。于是我对他的想法加以表扬,敢于质疑,这一想法很有新意,同学们都认真想想,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立刻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有的说儿子不会死,他们一定会团聚,因为当儿子被困在废墟下饥渴难耐、难以支撑的时候,是父亲的这句话给了他希望;有的说父亲孤军奋战,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就要倒下的时候,是这句话让父亲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有的说,即使挖到最后,儿子死了,父亲也不后悔,因为他努力了。同学们各说各的道理,争得面红耳赤。他们的辩论,让我感到欣慰。虽然学生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是经过讨论、质疑、解疑,相互得到了启发,而且在辩论中,学生们积极动脑思考,无论结果如何,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正是因为课堂上这种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才促使学生们能积极地参与学习,并且在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不是在一言堂,灌输知识。学生可以自己学、自己想,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感受教师对他们的尊重。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才能使学生有机会去撞击智慧的火花。我抓住时机,再一次给学生创造机会,想象一下,在废墟中等待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学生又一次沉浸在快乐的合作学习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

  最后,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儿子在地震中沉着冷静,勇敢坚强,遇事先替别人着想,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总结出地震无情人有情,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谱写了一曲伟大的永不放弃的爱之颂歌。这一感悟水到渠成。在一片浓浓的学习氛围中,下课的铃声响起,可学生们还沉浸其中,意犹未尽。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教室,这时,一个学困生走到我跟前,磕磕巴巴地说:“老师阿曼达真勇敢,那么危险的时刻还想着别人,我一定向他学习,以后胆子大一些。”看到他的进步,我欣慰地笑了,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真棒,老师相信你,加油!”他脸上带着少有的自信,像小鸟一样飞出了教室。

  我回到办公室,陷入了沉思。这节课在他人看来并不怎么完美,学生的讨论显得课堂有些混乱,学生回答问题,内容并不完整准确。可是我却感到这堂课比以往的课要好,那是因为我充分相信学生,尊重他们。按照语文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节课我带领着学生徜徉其中,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发展,尊重他们,为学生营造“开放”的课堂。没有像以往那样扼杀孩子的天真、不成熟等想法,而且始终引领着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经历来感悟、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快乐地去探索,大胆地去创新。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有的学生胆子小,不敢在全班发表见解,小组合作学习为这样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他们能在小组学习中无拘无束地畅谈。这一部分学生就不会游离课堂之外,相反在组内的讨论培养了他们说的能力,说就需要思考,因而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同时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能起到互补作用,互相启发,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正因为教师时时刻刻想到学生,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上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法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只起主导作用,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加以点拨、指导,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强加给孩子,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为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我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引导学生反复地、有层次地读。在读中感悟,使学生有所提高,有所发展。要想学生能快乐地学习,学习氛围的营造是不可或缺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愿意积极地参与,才能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中的学习中去。

  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就要做到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信任、鼓励与期待。回忆这节课,我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当学生讨论时,我参与其中共同学习,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一种亲切感;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面带微笑地注视着他们;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用肯定、赞许的微笑去鼓励他们。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2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是:“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这可以视为阅读教学的本质。“读”,这种最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我们当前的阅读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只有把读落到实处,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才能使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因此,我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摸索,构建了以“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读中发展”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读书的心理发展过程,我将阅读教学分为“初读了解,感知生疑;细读评析,领悟释疑;美读成诵,内化积累;延读创新,深化提高”等四个阶段。下面,我以《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教学为例,对这一教学模式作粗浅的分析。

  一、初读了解,感知生疑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要求为:“阅读教学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诵读、质疑、探究、讨论”。新课程标准把重视学生质疑放在改进阅读教学的首位,所以,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产生疑问,明确阅读目标,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读,根据自己的习惯与速度,边读边感知语言,在读中咬准字音,在读中感知字形,在读中理解部分词义,直至读得正确流利。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课文作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质疑提问,并通过查找工具书,讨论交流,初步排除一些疑问,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课文的重点综合考虑,筛选并提炼出一两个重要问题,成为细读评析的目标。

  在新课伊始时,我引导学生紧扣课题,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有这么多的父与子,为什么单独写这一对?

  生:这一对父与子最后怎么样了?

  生:这一对父与子关系是怎样的?

  师:以上两个同学的问题可以合成一个问题。

  生:地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问得真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

  在教学“父亲了不起”这一部分时,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最能折射全文的语段进行质疑。与学生交流从哪些句子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当学生说到“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一关键段时,我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师:你们也找到这段话吗?那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师:读着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

  生:课文为什么从父亲挖了8小时开始写,而不直接写父亲挖了36小时?

  师:真会读书,关注到课文的表达方法。

  生:是什么力量支持父亲挖了36个小时?

  生:父亲挖了36个小时,为什么还没有放弃呢?

  师:问题提得很有价值,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这样,既能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让学生通过对这段话的反复叩问,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二、细读评析,领悟释疑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披文入境,潜心会文,悟道悟义悟情,解决心中的存疑。教学中教师根据初读时筛选提炼的重要问题,重点选择部分段落,采用不同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让学生去读,在读中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教给学生阅读批注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记录下来,并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运用多种感官,潜心体会语言的含义,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探究和发现语言规律。然后采用小组合作(或全班交流)的形式,谈谈自己的收获或产生的新的疑问。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选择重点语句的能力,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的重点上,集中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上,教师不必担心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可在比较中求同存异,以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

  在重点句子的学习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把自己置身于事件的情境当中,细细品读,深深感悟:

  1.学生浏览课文3~12自然段,用喜欢的方法思考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2.出示两个句子:(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2)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3.师引:多长时间?(36小时),相当于两个白天一个黑夜,相当于我们连续上了50多节课。这么长时间里,父亲一直在不停地干什么?(挖)还强调了什么?)带着你的感悟自己试读读,你会怎样读这时间的进程?

  4.讨论:父亲挖了36小时了,为什么还没有放弃呢?

  5.联想:在父亲36小时的漫长挖掘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呢?

  6.教师读叙述语,指名学生读旁观者的话,其他学生读父亲的话。边读边思考,父亲每次回答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7.师:你读懂了父亲的.心,救儿心切的父亲心情一次比一次焦急。(引读)当有人劝他时,他急切地问:(生:谁愿意帮助我?)

  师:消防队长请他离开,他焦急地问:(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警察让他马上回家,他急得简直要崩溃了:(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生: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师:面对消防队长、警察的劝阻,面对摇头叹息着离开的人们,父亲停止了挖掘吗?

  生:没有。因为他要兑现给儿子许下的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崔峦老师曾经说过:“就小学阶段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在这环节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疑问促阅读,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解疑的过程,同时,通过联系上下文解决疑难,各种不同形式的读,学生对父亲的了不起有了更深的体会,一个直面困难、永不言弃的父亲形象逐渐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三、美读成诵,内化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这一环节目的就是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促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使学生与文中的情感产生共振,并把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下来,逐步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为学生今后语言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在读中自然流露情感,从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同时要注意做好范读和评读工作。当学生读不好时,可以范读,或者是教师,或者是学生,或者是录音,都可以。学生读后,应组织评议反馈,可以自评:你为什么这么读?可以互评:哪儿读得好?哪儿读得不好?为什么?这样以评促读,评中提高美读质量。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在指导学生背诵描写父亲那段话时:

  1.引读:总之,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份执着让这位父亲变得多么了不起。同学们:他挖了8小时……

  2.配乐范读课文:“假如他就是你的父亲,看到他为了找到废墟下的你,36个小时顾不上喝水,吃饭,睡觉,没人理解他,更没人帮助他,他仍在不停地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此时此刻,你又会怎样读这段话?

  3.指名感情朗读,引导学生评议。

  4.背诵:让我们轻轻地闭上你的眼睛,背这段话,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走进每位同学的心灵。

  多层次、多形式、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学生在读中品出语言文字的形、味、神。在读中升华父亲的形象。

  四、延读创新,深化提高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运用语文,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延读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知识的迁移,也可以是课外阅读。迁移的内容可以是读写方法,也可以是课文的语言材料,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还可以是语文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搜集、整理与课文有关资料,也可以阅读合适的课外读物,并对其中好的句、段进行摘录,写写读后感。教师要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交流、评议,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在感受完父亲的了不起后,进行延伸形象:此情此景,让我想起5.12汶川大地震后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个形象、一个动作、一段言语。请同学们来看。

  (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

  师:男儿有泪不轻弹,此刻,这个痛失女儿的男人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又是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这个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小生命甜甜的梦,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天下的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的心,此时此刻,挖掘已进行了36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还未卜。这个深爱儿子的父亲会对心爱的宝贝说点什么呢?请你将泪水凝聚在笔端,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学生在音乐中写话。

  总结全文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爱就在身边,其实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那一样不饱含着父母那浓浓的爱?(课件)

  爱,是父亲亲切的问候;

  爱,是母亲深情的目光;

  爱,是早上热腾腾的豆浆;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3

  阅读教学时要把学生带到教材所指的情境中,达到作者、文本、读者的情感水融,就要牢牢抓住“情感”这一主线,精心设计,把握契机,扣动学生心弦,渗透到学生心田,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1创设情境,诱感

  教师想让学生的思维、情感与文本撞击出灿烂的火花,教师动情的引导,情境创设尤为重要。教师用丰富的情感,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才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诱发学生的情感。《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课,文章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在没人理睬和帮助的情况下,历尽艰辛,用了38小时,徒手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与儿子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文章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学生对于这种情感的认识是肤浅的,激感就成为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与手段。上课伊始,播放美国大地震的录像,再加上教师富有情感地解说,把学生置身于大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油井爆炸、公路断裂塌陷、人群混乱的情境中,从视觉上拉近学生与大地震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情感。

  问题情境创设可以为学生的整体感知带来感染与启迪。如讲“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时,创设问题情境:“美国大地震,使房屋倒塌,家破人亡。同学们,像这样的大地震,在正常情况下,埋在废墟里达30多个小时的人生还的可能性大吗?然而,这篇课文讲十四个小孩在废墟下支撑了38个小时后却得救了。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得救了?”创设问题引导语,激感。

  2通过品读,体味情感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课堂上,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细细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与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课让学生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魅力是难点。教学时让学生在研讨、合作、反复吟诵中领悟文本的情感,真正做到以读为本,诱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教学时,抓住关键词“了不起”,紧扣中心问题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通过深入研读,感受父亲的伟大,父子情深。

  2.1引读

  在教学父亲的三句话“谁愿意帮助我?”时,父亲的三句话意思一样,但心情却不一样。别人的父母哭喊后绝望地离开了。旁人、消防队长、警察劝他离开,这位父亲不听劝阻积极地寻找,逢人便问:“谁愿意帮助我?”教师从不同情况、不同人的劝说进行引读,让学生在有滋有味地朗读中去感受别的学生家长同样爱自己的孩子,但这位父亲却特别执着,表现出对儿子不同寻常的爱。

  2.2作比较

  学习“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时,把句子改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要求学生进行对比读,从不同语速、语调地朗读中悟出父亲的执着,和对儿子深深的爱。

  2.3抓重点词

  学习“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时,抓住“满脸灰尘、布满血丝、破烂不堪、血迹。”体会到这位父亲在一片废墟中挖了30多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使他双眼布满血丝;在瓦砾中徒手挖掘,使他的衣服被刮破了,手被尖利的东西割破流血了。从中领悟到父亲不怕困难,不怕危险,一定要找到儿子的坚定信念。

  2.4角色朗读

  父亲找到儿子后的对话,通过分角色朗读,再现场景,从有感情地朗读中感受到父亲深深的爱,儿子深深的情,体现父子情深。

  2.5转换角色

  学习“出来吧!阿曼达。”这句话时,问:假如你是阿曼达,当父亲用颤抖的双手接你出来时,会说些什么?通过换位思考,把学生置身于阿曼达这个角色中,感受阿曼达先人后已的高尚品质,体会到阿曼达的了不起。

  教学中,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通过引读、分角色读、作比较、抓重点词句、换位思考等深入研读,使学生感悟到父亲深深地爱着儿子,儿子也深深爱着父亲、相信父亲。同样,教材中感人的人格力量也熏陶着学生,影响着学生,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人格得到升华。

  3回顾总结,情感升华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诱感,品味语言,反复诵读,点燃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此时要求学生再次朗读或拓展延伸,使学生不仅能在读中表达文本与作者的情感,更能在读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让文本、作者与读者(学生)的情感水融,达到真正的阅读境界。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播放我国5.12汶川大地震中爱处处存在的图片,配上背景音乐,加上教师用丰富的情感,深情地解说,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达到大爱无边的境界。此时让学生动笔写作,情感流露就水到渠成

  爱,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

  爱,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阳,驱走严寒,给人们带来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