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怎么进行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怎么进行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怎么进行教学反思1
反思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备的素质。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具有较强的反思能力、较好的`反思习惯。因此,在自我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反思。我总结了反思形式有以下几种:
1、笔记反思。
把自己一天活动中教育学生的心得体会详细的分析记录。在反思中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以保证自我教育的实效性。
2、交流反思。
在教学中多交流有力于及时反思,及时地解决问题。一方面,注意加强与同课头教师的交流。这种形式的交流及时、真实,能结合班级实际,共同寻找较合适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要多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通过多位教师的交流反思,目的性、针对性强,能集中发现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快地商讨解决的办法,从而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录像反思
通过教学实况录制,往往能发现许多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如教学中存在的不协调的习惯动作或习惯用语,语言缺乏激情,语速过快,难以集中学生注意力等,这种反思真实、形象、深刻,不失为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最好形式。
怎么进行教学反思2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无论前者还是后者,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反思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
怎样进行教学反思?何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就一节课而言,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应只是课后才做。
一、课前反思,明确目标,加强自觉实践
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了什么,这说明我们如何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新课教学前。必须充分地了解关注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反思就是要找到新旧知识的切人点。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反思后的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中反思,调控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十分关键,他们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技能,还需要有灵活的教学策略和应变能力。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后,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复杂、动态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突发的教学场景时,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课堂策略,满足学生的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拥抱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如此,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适时地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课后反思,变过程终结为教学生成
教学后的反思是目前最广泛的反思形式,我们平时所说的反思,通常指的就是课后反思。随着教学过程的终结,教师淡出了课堂教学,学生得到了成长和发展。但教师发展并没有终结,而是由课内走向课外,学生是发展的,教师也应是发展的。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及时记下其中的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课后反思,通过教学总结,教师可以深入分析自己的教学长处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教师可以重新审视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案,使得教学更加具体、直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教学后的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一提高一再反思一再提高”的过程,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也就没有飞跃;反思,是思想者的灵魂。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老师既是探索者”也是思想者,只有不断地思考,才有进一步的探索和成功,那些喜欢反思,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
怎么进行教学反思3
作为教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教学质量能够达到最高水平。但是现实情况呢?有些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很难做到高质量的教学,甚至有些教师一辈子都在忍受着教学上的困苦,既得不到成功的喜悦,也得不到学生的认可。这样的情况是令人遗憾的。
提高教学质量,就那么难吗?我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一些认真地反思,也许会有助于我们的教学。
要想探讨教学质量问题,首先必须要明确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很多,比如先天素质、家庭影响、社会环境、办学条件等等,但是最基本的、教师可以观察到的、教师可以改变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水平这三个方面。
本人将从今天开始为战斗在第一线的教师们提出一些具体的参考意见,希望老师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一、如何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反思
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在所有提高教学质量的因素中占据最重要位置的一个因素,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在反思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思考去观察:
1、在开始讲解每一篇课文之前,学生们是否已经主动进行了预习,并且能够从中找到问题并思考了呢?
2、每当下课以后,学生是否围在你身边问这问那,使你离不开教室?并且学生都是在争先恐后地企盼着你的解答?
3、你与学生在一起相处的`时候,学生有没有用一些难题来考考你?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做的?
4、每当课堂教学进入讨论阶段后,学生有没有争先恐后发言的现象?并且是努力的在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
5、每次安排任务后,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任务的完成程度如何?
6、作业批改后,学生有没有与你发生过争辩?有没有为自己的错误而进行观点的阐述?
7、在课余时间或自习的时候,有没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在研究你这个学科?
8、学生在每次考试后,是不是在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思考?还是仅仅满足于修改答案?
9、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是否会先进行认真的思考后再寻求老师的帮助呢?还是会快速地向老师请教而不经过充分思考?
10、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问题?有没有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经过教师本身的观察与思考得到答案的。如果你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超过半数以上的问题都是否定的答案,那么就说明你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二、如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反思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也是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如果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无论如何努力,也难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反思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在课堂讨论的教学环节中,针对某一个问题,你采取的是怎样的指导思路?是不是二名以上的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教师就急于把答案说出来了?
2、有没有具体方法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某个问题?当学生的回答不能满足老师的期望时,老师应该怎么做?是继续将问题进一步分解,还是转移话题?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某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启发性问题:提出一个开放性、非常规的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以激发他们的思维灵感。2. 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和研究,发现问题本身的规律和本质,促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合作探究问题,并通过互相交流和协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当学生的回答不能满足老师的期望时,老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进一步拓展问题:将问题进一步分解,引导学生从更深入的层面思考问题。2. 解释比较:通过解释相关概念和对比不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3. 转移话题:如果发现学生暂时无法理解问题,可以暂时转移话题,让学生在其他方面积累知识和技能,再回过头来深入思考问题。
3、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是积极地旁观还是时常打断学生的回答?
4、在你的教学过程中,你是否注重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特别是在布置背诵任务时,你是否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背诵?请分享一下你的做法和想法。
5、你有没有在每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引导学生自我总结?是否对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整理?修改后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你有没有帮助学生完成自我总结?是否对所学内容进行过整合和归纳?
6、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是自己首先进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还是先从教师那里得到指点后再去完成任务?
7、每次讲解习题时教师是否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后再去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8、教师是否有能力在课堂上创造出让学生与教师进行争论的机会?教师是否能够营造出让学生在课堂讨论阶段展开相互争辩的教学氛围?请您发表看法。
9、讨论问题时,学生时常会存在不同意见的现象,教学过程中,你是怎样做的?是草草结束讨论,还是给以深入引导,尤其是在时间不够用的情况下,是否教师直接给出了答案?
10、每当学生课下向教师探讨问题时,教师是满怀热情地为学生指出解题思路,还是匆忙地敷衍了事?是教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还是只告诉答案?
以上每一项内容都是紧紧围绕学生学习学习能力培养而涉及到的反思内容,在对自己是如何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表现进行反思时,可以参照上面所列出的条款展开自我检查,如果有半数以上的项目都是否定的答案。
三、如何对教师自己进行教学水平的反思
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往往是一件难以把握的事情,因为当局者往往难以客观地看待自己所做的事情。而最清楚的应该是学生,因为他们是直接接受教育的人。如果我们能够从学生的反应中发现自己教学水平的不足,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行反思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教学时,你的学生是以怎样的表情来听课的?是不是始终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面部表情是不是有一种满足的微笑?
2、每当你提出一个问题后,是不是多数学生都会积极响应?进而展开热烈的讨论?还是处于一种沉闷的气氛中,学生不为教师的焦急所动?
3、课堂上你为学生留下的有效时间是多少?能不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学生在积极地活动?
4、你在备课的时候,是否注意了学生的不同层次问题?是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思考题?
5、每一篇课文是否使用了不同的导入方法?在备课时是否去设计了一种堂堂有别、课课有新、篇篇有异的教学过程?
6、在讲解文章时,是否注意了利用教材中的空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使学生享受到想象过程的神奇魅力?
7、在教学过程中,您是否注重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您是否能确保每一节课都是在充满激情和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进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请用原创的方式描述以上问题。
8、是否注意到了课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否做到每一节课都为学生带来一些教材中所没有的新信息?
9、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是否能够将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让它们相互交融?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10、在课堂上,你对学生是表扬多,还是批评指责多?当学生回答问题比较
怎么进行教学反思4
一、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都离不开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如果一个教师仅仅停留在获取经验的表面,不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可能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只有通过反思总结,才能真正将经验转化为教育实践中的智慧和财富。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曾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这意味着反思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叶澜教授更是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教学反思的作用,不断探索发现其中的价值,并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从而提高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反思教学是一种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方式,它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新颖独特的教材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以及帮助学生学习新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是一种“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必要基础。是否具备反思能力和意识,是区分技术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反思教学,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对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教学反思”思什么?
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但以下几方面是反思的重点。
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找到改进的方法和方向。在进行反思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成功得意之处。教师应该回顾自己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包括课堂上精彩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等,以及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体会。教师还应该反思自己的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的处理。这些反思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思路。失误之处。教师应该侧重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失误之处,并探究如何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反思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流于形式等。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方面。学生见解。教师应该反思学生的独特见解,包括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精彩回答、创新思维等。这些见解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对世界的独特感受,是十分丰富的可贵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可以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总之,反思是一个不断完善教学的过程,教师应该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一些是个别的,一些则是普遍存在的。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所在,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解决。这样做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思维和经验,也能促进其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能有效地关注学生,体现教学民主意识和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另外,教师也应该记录下对学生的教学建议,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金无足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虽说“人无完人”,但是我们需要反思和总结教学成功的经验,找出在教学中的不足和缺点,加以改正和弥补,以此来实现进步和提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
三、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一)选准反思对象
“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有:回顾反思、记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理念;观摩反思同事的教学行为和理念,参与集体交流研讨,诊断自己或同事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反思公开发表的课堂实录(课例)意图、理念,对比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别人成果的可资借鉴之处。
(二)熟悉反思过程
反思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也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三)明确反思方式
1、内省式反思,即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来进行反思,可通过反思日记、课后备课、成长自传等方式完成。
2、学习式反思,即通过理论学习或通过与理论对照进行反思。
3、教学反思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交流式反思是一种通过与他人交流来进行反思的方法,它包括观察交流、学生反馈、专家会诊和微格教学等方式。观摩交流是指教师之间相互观摩,根据观摩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学生反馈是指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效果的看法和意见,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学生期望的效果。专家会诊是指专业研究人员、学校领导、同行教师定期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会诊,发现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并通过共同研究来解决问题。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学生、教师或专家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将教学过程制成录像,课后进行反复观看和交流,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些交流式反思的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并通过交流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帮助,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研究式反思是一种通过教学研究来进行反思的方法。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研究的态度,用研究的视角去审视教学情境,通过反思来改进教学实践。这种反思方式既注重理论研究,又注重实践操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教学问题的本质,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优化教育的目的。
(四)掌握反思方法
1、自我提问法
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在计划时间内回答完问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出现理解分歧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怎样的策略与措施更有效,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
2、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形式化”的讨论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广泛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假设并制定解决方案,开展行动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研究方案。通过反思和总结,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将得到提高。
3、教学诊断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法或小组“头脑风暴”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4、交流对话法
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集体备课时,教师可以向同事提出自己在教材解读、教材处理、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等方面遇
到的疑点与困惑,请大家帮助分析、诊断、反思,并集思广益提出解决办法。这样合作反思、联合攻关,可达到相互启发、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目的。
5、案例研究法
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发表于《中小学管理》20xx年第1期上的《一次失败的集体备课》案例分析,就是一个用案例分析法对一次集体备课行为的失败原因与启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反思解读的典型案例。
6、观摩分析法
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以后教这一课时;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提高?如前不久我观摩一位实习教师《我的读书生活》一课?教学完成后。教师请学生谈谈阅读的体会,学生们纷纷发言:我喜欢读书,因为我觉得读书有无穷的乐趣,我用一句名言概括我的阅读体会:好读书,读好书’。读书虽然很苦很累”但为了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又必须下苦功夫读书:我觉得读书苦中有乐,正在兴头上,班上一位后进生霍地站起来大声说。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引得全班哄堂大笑,部分同学还点头表示赞同。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实习老师慌了神“只好微笑着以一句”这就是你的体会,草草收兵:可不能小看这个小插曲“
7、总结记录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学生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是否得到了富有成效的训练,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写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其成败得失的原因何在,还有什么困惑?等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为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五)养成反思习惯
教师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不断反思、重构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基本看法的过程。让教师真正意识到并切身体验到反思对其专业发展的作用,对于督促教师自觉进行反思、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自身也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创造良好的`反思氛围,养成自觉反思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反思只是课后才做的事吗?
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个阶段的特殊任务。教学反思“不单单是教学经验、教训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反思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应该只是课后才做的事,课前反思可以明确目标。加强自觉实践,课中反思可以调控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后反思可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五、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一)从文体结构上,我们建议把“教学反思”看成“一事一议”的实用性论文。其写作结构概括为“教学实例―得失(成败)分析―理性思考”,第一、二部分是“反”,第三部分是重点,应该详写,尽量写出深刻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策略。
一般来说,我曾经参与过一次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内容是让学生们通过游戏方式学习加减法。在这个游戏中,我们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参加比赛。比赛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速算比赛,两名代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完成加减法口算题;第二环节是抢答比赛,老师会快速报出一个数学问题,两名代表需要尽快按下自己队伍的按钮回答问题。最终得分高的队伍获胜。在这个活动中,我认为我的成功之处在于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游戏规则,使得学生们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数学学习,并且能够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但是,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我没有考虑到一些学生可能对游戏规则不太熟悉,导致他们无法完全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其次,我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导致一些学生的口算能力较差。从这次活动中,我得到了一些启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制定更加细致的游戏规则,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机会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同时,我也需要借鉴新课程、新理念的思想,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多元发展,并在活动中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造能力。
(二)从写作内容上看,大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选择话题来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有意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刨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时的参照物。
3、在教学机智课堂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断深入,大家的思维也不断拓展。有时候,在某些偶发事件中,常常会突然涌现出一些瞬间的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往往是不可预知的。如果不及时捕捉并加以利用,这些灵感也会像烟花一样在瞬间消失殆尽,令人倍感遗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及时反思和总结,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些灵感的价值。
4、写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本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即使到位。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怎么进行教学反思5
我认真反思了几年来的语文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并且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确保每个人都能受益。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语文教育改革中,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理念,例如六十年代打好基础,七八十年代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九十年代以后则更注重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我们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应对当下社会的需求。
语文素养是一种非常综合和实践性的能力,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同时融合了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要素。这种素养不仅可以体现在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上,更重要的是能在生活中灵活应用语文、不断更新知识。总之,语文素养是一种整合性的、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未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和不懈追求。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在这方面,主要应体现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上。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我们忽略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这一基本事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诸多特点。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有本质的不同。母语教育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这些是母语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学习母语应有别于学习外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比如,利用汉字形声、象形、会意等特点识字,利用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指导写字;再如,利用汉字感情色彩强烈的优势,重视语感的培养,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又如,利用汉语言文化沉淀丰厚的优势,丰富语言积累,增加文化储备。总之,语文教育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为了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从自主学习基础开始。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和发展的主体,他们是“教学之本”。因此,我们应该保护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对祖国语文的热爱,从而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时间地维持下去,使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有所收获,越学越爱学。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综合学习,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而是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其重点,一是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二是精心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的平台,也就是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语文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要点有: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渐提高语文素质,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动的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和其他课程一样,现行的语文课程在体系上存在一些弊端。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课程过于强调统一、集中。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所谓大视野,即语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育要有时代气息,世界胸怀,超前意识,无论从观念、内容到方法,都要符合时代的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21世纪的语文课程。
为了推进语文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我们需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这意味着要克服当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和僵化的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我们需要进行根本性的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的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我们需要给语文教科书增加更多选学、选读、选做的内容,并且留出空间供地方和学校添加乡土教材。同时,我们也需要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不断更新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课程实施方面,我们既需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具吸引力和活力,又需要让教学走向自然和社会,探索各种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我们需要建构一个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这是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语文课程内容会源源不断地得到更新,因为地方、学校和教师们都会积极参与开发;同时,在打破学校和社会、现实生活之间的障碍后,语文课程体系也将逐步融入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以及综合性学习中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语文教育也将相互结合,变得更加开放、创新和充满活力。
怎么进行教学反思6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近几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了教育界的严重关注,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作为一名教师来说,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如何快速实现这四个阶段的转变?如何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成熟型教师?如何使自己最终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甚至学者型教师?值得各位老师深思和实践。
教师的教学经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经验本身,而应该进行反思。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教学经验是狭隘、意识性不足、系统性不强、理解程度不够深入的经验。教师如果只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其进行深入反思,则其教学水平的发展将会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与修正,以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只有通过反思,才能让原始的教学经验处于不断被审视、修正、强化、否定的思维加工中,去伪存真,精益求精,从而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
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
一、教学反思的涵义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
教学反思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原理
教学反思不仅仅是简单的回顾,更注重对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备课和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可以视为元研究,而教学反思则是次研究,它帮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推动他们在不断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用平实的话,就是教后想想,想后写写,认真思考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想一想: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情景是否和谐,教学过程是否得到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教学手段优越性是否体现,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想想后。动动笔”写中有学,学中有思,形成课堂随笔或教学日记“写成教学论文或以课题形式进行研究,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及时写下。
二、教学反思的特征
1、自觉性。教学反思贵在自觉。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要有虚心的态度,如果自认为了不起,自我感觉很好,就很容易满足现状。“教无止境”,只有教师不满自己的教学现状,充分意识到自己教学经验的局限性,才会自觉地进行反思。如果你理想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是个人的需要、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2、超越性。教学反思是一种手段。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可以说,教学反思的实质就在于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3、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思,属于“自我反思”、“个人奋斗”。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4、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究和解决自身、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来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师通过反思,可以从例行的、冲动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有意识的方式去行动,同时也可以从教学主体、目的和工具等方面,从教学前、中、后等环节获得体验,进而变得更加成熟。因此,教学反思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类型
教学反思按时间可分为:
1、“课后思”是指在一节课结束后,总结思考、撰写课堂随笔或教学日记的活动。对于新教师来说,这一活动尤为重要。通过“课后思”,新教师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找到改进方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课后思”也有助于巩固知识点、加深理解,促进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课后思”,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习惯养成。
2、“周后思”或“单元思”: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3、“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和总结;
4、我们可以在学期中召开期中考试后的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们的意见,进行全面的阶段性思考。此外,我们还可以以一个学期为周期,进行“学期思”,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也可以将反思的范围扩展到一个学年或三年一届教学的宏观层面。
教学反思按教学进程可分为:
1、教学前反思
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案进行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的过程”。
教学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2、教学中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工具和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力求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自发地进行反思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捕捉到一些教学灵感,并对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调整,以达到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中反思具有监控性,不但能使教学过程高质高效地进行,更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
3、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反思是指老师在上完课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反思,老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更新教案和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同时,在每一节课、每一章节教学结束后,老师还应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教师不仅能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能将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
教学后反思具有批判性,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四、教学反思的内容
1、教学成功之处。教师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
2、教学不足之处。即使再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今后再教学时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教学再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教学再设计”或“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5、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五、教学反思的策略
教学反思的策略有:
1、反思日记。一次教学结束后,详细回顾并记下自己的教学全程,就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准确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师生情感的默契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反思。
2、课堂录像。用摄像机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录制下来,课后重播,围绕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等进行自我反思――“微格教学”。
3、同行观摩。请同行听课,课后研讨,让他们指出自己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明白自评与他评之间的差异,以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
4、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探讨。通过向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请其他教师就我们的做法和体会发表意见,从而在交流探讨中进行反思和总结教学的得失。这样有助于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六、教学反思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可简单概括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
2、对比研究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样的课,我们可以去听优秀教师怎样上课,阅读优秀教师的教案,倾听优秀教师的备课思路,并与自己的教案、课堂教学进行比较。通过学习比较,容易发现问题,产生新的想法,并且找出教学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的差异,不断提升自己。
七、教学反思的意义
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学
怎么进行教学反思7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思考、反省,并从中找到问题、探索解决方案的过程。教学反思旨在引导教师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自己的经验和教学方式不断完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学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促进个人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教学反思也是一项需要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具备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我认为,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回顾教学过程。教师应该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回想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方面,重点关注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第二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根据回顾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自身教学能力、学生特点、课堂氛围等多方面因素。第三步:制定改进方案。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并有计划地开展相应的'改进措施。第四步:总结反思成果。教师应该对反思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总结,并将总结结果应用于下一次的教学实践中,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需要教师始终保持警觉,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这包括是否以人为本、是否贯彻了课改的要求,以及是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还需反思自己在课程设计、对学生的认知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的观念。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能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教学任务的反思。这节课我想教什么?我教了什么?想教什么是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我教了什么,则为一节课完成的教学任务。任务是否全部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较好的突破。教师都要反思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完成任务,重点没突出、难点没突破又是什么原因?
3、反思自己的教学能力是指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和提升,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习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功力,并且不断追求专业化、精细化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要理性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并改进不足,形成适合自己情况的教学模式。在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是否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解决“学会”的问题;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乐学”的问题;是否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创新思维,解决“会学”的问题;是否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解决“精学”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过程,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4、学生学习行为的反思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完成教学任务不仅仅是看教师是否讲完了,更关键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习,才能真正达到教学任务的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是只顾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师能够让学生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才能保证他们不仅仅掌握知识和技能,也能在情感和态度上有所提升。相反,如果学生只是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而没有任何情感和态度上的提升,那么教学就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因此,课后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是教师对自我教学的重新构建。通过反思发现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求解决的办法和策略,再监测实施策略的效果。
【怎么进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02-28
教学反思怎么写07-09
教学反思怎么写?02-19
怎么进行工作总结11-07
教学反思怎么写范文04-23
《怎么都快乐》教学反思12篇06-08
《怎么都快乐》教学反思(12篇)07-02
《怎么都快乐》教学反思15篇03-07
《怎么都快乐》教学反思(精选15篇)03-13